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專欄:對沖基金高盈利背後的秘密

專欄:對沖基金高盈利背後的秘密
2011年 05月 30日 07:47
一次看到對沖基金的收益無情地擊敗了作為業餘選手的你構建的投資組合﹐你是否已經感到疲憊厭倦了?

Reuters
SAC Capital Advisors 對沖基金經理和創始人科恩(Steve Cohen)
你可曾想過像鮑爾森(John Paulson)和科恩(Steve Cohen)這樣的對沖基金巨子為何能輕鬆實現15%、20%甚至是30%的年化收益率?

你有富餘的收入購置第二套房產嗎?或是買下加勒比海上的一座小島?亦或是投資德加、沃霍爾、梵高的名作﹐或是其它藝術品?或者你只想錦衣玉食──就像拉賈拉特南(Raj Rajaratnam)服刑前那樣。

嗯﹐別走開。你要做的是聯繫當地的證券律師﹐告訴他/她(最好是大聲耳語)﹐你要創立一只對沖基金。不過別說創立(starting)﹐要說推出(launching)﹐你得說行話才行。告訴律師﹐與其接受你的現金付款﹐不如在你創立的BlackTreeGraniteAdvisers Capital LLC(黑樹大理石顧問公司)中持有一定股份(相信我﹐這是一個好名字)。

對沖基金業曾經是華爾街那些老道的精英交易員的天下﹐但現在普通人想要在這個行業賺大錢確實也是前所未有的容易。

是的﹐你得遵守新的監管規則﹐包括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註冊﹐但這個資金規模達3萬億美元的行業大多數時候還是處於無人監管的狀態。你不需要申請牌照﹐你的出身並不重要﹐你甚至無需一台電腦。你可以在家辦公。

一旦你創立了自己的對沖基金﹐你就開始需要投資者。為了吸引投資者﹐你需要一個令人信服的投資策略來吸引現金。現在到了這篇文章的關鍵部分。目前市場上主要有三大投資策略:

研究推動型:

別被名字給唬住了﹐這裡我們說的不是老式的分析、調查和大量複雜的數字運算﹐而是指打個電話給公司董事、“專家網絡”和高層管理人員──這就是如今對沖基金經理青睞的研究方式。看看這些“研究”給拉賈拉特南帶來多大的回報:他可是個億萬富翁啊!

每個人都想從中分得一杯羹﹐調查員也不例外。科恩在SAC Capital十年來的交易記錄正受到審查。大約20宗期權交易的時間可疑。這些交易可能都存在問題。除非有人戴著竊聽器或電話遭到竊聽﹐否則誰也查不到。

機會驅動型

這種策略受到對沖基金John Paulson & Co.以及Magnetar Capital的青睞。其知名度雖不高﹐但是非常有利可圖。這種策略涉及大量工作和風險﹐但這只是對你的投資者而言﹐而非作為對沖基金經理的你本人。

作為對沖基金經理﹐你負責尋找投資機會。這可以是比如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Inc.)發行的一只股票、債券或資產基金。你甚至可以自己發行這些產品。

然後開始做功課。這下你要幫忙了。向投資者兜售幾只證券(比如抵押貸款﹐這裡只是隨口舉個例子)﹐添加到基金中。

哇﹐你會說﹐在你的幫助下﹐這些都將成為非常可靠的投資。當然你不會將已違約的抵押貸款放進投資組合中(這裡當然也只是隨口舉了個例子)﹐對吧?你可不想敗壞自己的聲譽。

現在看風險。你的對沖基金將通過一種衍生品對沖上述投資組合的風險。這很瘋狂﹐風險很大。你知道這或許沒有道理﹐但Magnetar和鮑爾森都通過類似手法獲得了成功。他們幫助構建的一些投資組合表現不好﹐但他們卻通過反向操作賺了大錢。所有的代價不過是投資人付出的辛勤工作﹐承擔的巨大風險。

其它投資策略

最後﹐雖然並不推薦﹐但你依然可以遵循百試不爽的各種對沖手段:套利、外匯、大宗商品、主權債務、固定收益可轉債套利、側重於做空、以定量分析為基礎的各種套利手段。

但你真的會這樣做嗎?據Hennessee Hedge Fund Index 透露﹐4月份對沖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只有1.36%。相比之下﹐標普500指數的漲幅為2.85%﹐道指漲幅為3.98%。

經濟狀況不景氣的時候﹐對沖基金的業績往往更差。金融危機期間十分之一的對沖基金倒閉。投資者贖回和投資損失給整個對沖基金業造成的虧損超過6,000億美元。換句話說﹐即便你能贖回你的股份﹐許多對沖基金不是倒閉就是處於鎖定期而無法贖回。

還有一種投資策略

很多人可能會問是否還有第四種投資策略﹐這種策略可以產生穩定強勁的收益﹐但又不要做大量“研究”或挑選各類用於對沖的證券。

有。這是一種被動投資策略:你收集客戶的資金然後將其注入到全球各地的帳戶﹐其中瑞士的銀行最受歡迎。然後你給每個客戶發送業績報表﹐上面會顯示巨大的增幅﹐好年景時有30%﹐熊市時可能只有1%。客戶想要贖回自己的股份時﹐你只要從一個美國帳戶付款即可。摩根大通銀行過去就曾提供這種服務。

再來看看你的被動投資組合。你不必投入一分錢。

記不清這種投資策略的名字叫什麼了﹐但有人通過這種手段賺了很多錢。當然保密是很重要的﹐你可能只想讓家裡的人知道內幕。

David Weidner

我為什麼不投對沖基金

我為什麼不投對沖基金
2011年 05月 25日 08:04
沖基金行業有錢有勢的人們上週飛往拉斯維加斯﹐參加一場氣勢盛大的會議。

近2,000名基金經理、投資者、理財顧問和趨炎附勢的人在貝拉吉奧酒店(Bellagio)住了三天。前總統小布什(George W. Bush)來了﹐前國務卿鮑威爾(Colin Powell)、金融史學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對沖基金SAC Capital Advisors的億萬富豪科恩(Steve A. Cohen)和英國前首相布朗(Gordon Brown)也來了。

我未能參加第一天晚上的池邊宴會﹐但肯定是相當熱鬧。第二天早晨大家看上去都是直打趔趄。

寬闊的舞廳內舉行的全體會議固然是名流濟濟﹐真正的行動卻發生在投資者和基金經理討論金錢問題的旁邊小房間內。投資者一茬茬地進來見識新的基金﹐希望找到能讓他們發財的經理。

祝他們好運。但我在跟這些理財行家交流的時候﹐也做了一些思考。

一般來講﹐基金經理一年會拿走你資金總額的2%﹐這還只是他為你管賬的所得。如果有利潤的話﹐他還會拿走利潤的20%。

所以你獲得的回報就要扣除這些費用。如果有交易費用的話﹐也得扣除。要跑贏一只基本的指數型基金﹐對沖基金的回報就必須多出很多。

多出多少呢?我們來算一下。據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斯特恩商學院數據﹐過去80年左右的時間里﹐美國股市平均年回報是9.3%﹐債市平均年回報為5%。如果一個投資組合是三分之二投股市﹐三分之一投債市﹐那麼它每年平均回報就是7.9%左右。

如果投資期限為30年左右﹐這個投資組合就可以將1,000美元的本金變成9,800美元。

但在收取了2%加20%的費用之後﹐一年回報就只能剩下4.7%。(可能還會更少﹐因為利潤是不均衡的﹐在不景氣年份﹐基金經理不會拿出虧損額的20%還給你。)

按這個回報率計算﹐你最後只有4,000美元。也就是說﹐基金經理吃掉了你三分之二的利潤!

但基金經理們說﹐這種比較是不公平的﹐因為我們得到的投資回報將高於市場。

好吧﹐有些基金的回報會高於市場。但高出多少呢?

如果說市場一年的回報是7.9%﹐那麼一只費率結構為2%加20%的對沖基金就必須得到11.85%的總回報﹐才剛剛趕得上大市表現。

也就是說﹐它每年回報必須超出市場50%。可能性有多大呢?

在名義回報下降的當前﹐挑戰更加艱巨。

對沖基金的回報率究竟會高出多少呢?

據過去一些研究﹐一年最多高出3%到5%。

但《金融經濟學雜志》(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剛剛發表的研究證明﹐這是不成立的。

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教授迪切夫(Ilia Dichev)和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的Gwen Yu﹐對1980年到2008年28年間近11,000只對沖基金給投資者帶來的回報做了研究。

他們的主要發現是﹐扣除通脹因素的實際回報遠遠低於人們以前所認為的水平。這是因為我們聽說的往往都只是表現好的基金﹐也因為投資者一般都是在優秀基金剛剛取得好業績之後加入(在基金業績不好之後又退出)。

他們發現﹐對沖基金在這整個時間段內的平均年回報似乎是12.6%。但投資者實際上只掙了6%左右。他們指出﹐這遠遠低於同一時間段投資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一年10.9%的回報。事實上﹐這個回報比你家奶奶投資美國國債所獲5.6%的回報也多不了多少。他們還發現﹐對沖基金回報的波動性也要更大。

也就是說﹐所謂對沖基金跑贏大市﹐基本上就是吹出來的一個神話。兩位研究人員說﹐對沖基金投資者的風險與回報平衡﹐比以往所認為的差得多。

以下是我在賭城得出的結論:

如果一個基準投資組合一般情況下的年回報是7.9%﹐那麼一位收取2%加20%費率的對沖基金經理基本上每年就會拿走你3.2%的資金。在聽到小布什博得聽眾喝彩的時候﹐我心裡想到不遠處那家賭場只拿走輪盤賭賭注的2.7%。如果是玩雙骰子或21點﹐賭場提成就不到1%。

明年﹐拉斯維加斯的賭場運營商應該到對沖基金聚集地、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威治去開年度大會。他們可以從這些人身上學到一兩樣東西。

Brett Arends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QE2吹起的一個大泡沫

QE2吹起的一個大泡沫
2011年 05月 26日 07:22

項政策花了納稅人6,000億美元。這項政策原本是用於拯救經濟的﹐但貝南克推出的被稱作“第二輪量化寬鬆”(英文簡稱:QE2)的規模龐大的財政刺激方案的效果是否真的有如預期?

還有幾週QE2就要正式結束。美聯儲主席貝南克說這項政策已經讓經濟走上正軌。

但有關真實數據的分析卻道出了完全不同的故事。

事實證明﹐QE2或許創造了70萬個全職工作機會﹐相當於每個職位的成本約85萬美元。

房價比QE2推出之前的水平低﹐經濟增速放緩﹐通脹走高。

是的﹐QE2造就了股市的巨大繁榮。普通投資者又開始大舉湧入股市。上週我們目睹了華爾街勃勃生機回歸的最新例證:互聯網新秀LinkedIn上市首日股價暴漲。

但即使是股市也並非像看上去的那麼繁榮。一項分析表明﹐受QE2影響而大幅上漲的標普500指數其大部分漲幅其實是作為美股計價幣種的美元貶值造成的。

所以真相是﹐QE2給美元計價的金融資產催生了一個巨大的新泡沫。從美股到黃金均是如此。與此同時﹐其對實體經濟並未產生明顯效果。

看看就業數據。據美國勞工部(U.S. Labor Department)透露﹐自去年8月至今全職工人數量僅僅增加了70萬人﹐從1.118億上升至1.125億。

按6,000億美元的代價計算﹐創造就業的平均成本高達85萬美元。

與此同時﹐兼職工人的數量下降了60萬人。換句話說﹐我們只不過將60萬或70萬兼職工人轉變成了全職工人。這麼看淨增的就業量少得可憐。

如今就業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為58.4%﹐低於去年8月58.5%的水平。全部勞動力中﹐實際在工作的人口比例(即勞動參與率)下降了半個百分點。

一些復蘇的跡象

房價倒是跌了不少。據美國全國地產經紀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透露﹐去年8月QE2開始前成屋均價為17.73萬美元。

而如今均價為16.37萬美元﹐跌幅為8%。

但經濟增速已經放緩。去年夏天增長率為2.6%﹐但現在只有可憐的1.8%。

與此同時通脹率卻上升﹐從QE2開始前的1.2%上升至現在的3.1%。

好吧﹐或許沒有QE2經濟的表現會更差。但以上數據卻戳穿了一個謊言﹐即這些經濟政策的執行效果和宣傳的一樣好。經濟學家對未來的前景感到越來越失望。上週五零售商Gap成了經濟蕭條的最新指標﹐其業績足以告誡市場:銷售依然疲軟﹐成本卻在上升。

與此同時QE2卻給所有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催生了一個完全人造的泡沫

看看股市。自去年8月27日貝南克在懷俄明州的傑克遜城(Jackson Hole)宣佈他的QE2計劃以來﹐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了26%。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好﹐是吧?但這只是一個幻象。真正的情況是美股的計價貨幣美元的價值正在下跌。

若以硬通貨衡量﹐當前股市就遠沒有這麼繁榮了。以瑞士法郎計價﹐去年8月27日至今標普500指數僅僅上升了8.4%。若以瑞典克朗和澳元計算﹐升幅就更小了。若以黃金計價﹐標普500指數僅上升了4.5%。

與此同時﹐繁榮的假象卻導致各類投資者承擔種種高風險。只要看看LinkedIn的IPO盛況你就知道了。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經濟學家說這是回到金本位制的一個理由。這很自然地讓你想知道下一步走勢會如何?

BRETT ARENDS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台灣國民所得統計與經濟情勢展望

5/19台灣主計處發布2011年第一季國民所得統計結果。

其中,2010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由 6.92%上修至 7.13%,導致 2010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由原先的 10.82%上修為 10.88%。
2011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初估值為 6.55%,預估2011年全年為 5.06%。

在國際情勢分析方面,主計處認為全球景氣在就業情勢與家庭財務狀況逐漸好轉,加上企業獲利轉佳有利金融市場表現之下,逐漸擺脫對於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依賴,回復自生性成長。
但因金融海嘯期間為了刺激景氣而採行之擴張性政策使得部分國家財政隱憂逐漸浮現;油價高檔震盪,推升通膨壓力;以及日本震災、海嘯與核災問題將影響經濟復甦力道與時程。
並根據Global Insight五月的資料,預測2011年全球經濟成長3.5%,較二月份之預估值3.7%調降約20個基本點。其中,各主要區域與國家之變化如下:
已開發國家 2.4%→2.1%
新興市場 6.4%→6.3%
中東與北非 5.1%→3.9%
美國 3.2%→2.7%(因赤字與債務問題)
中國 9.5%→9.3%(為預防通膨與資產泡沫,多次調升利率與存款準備率)
日本 1.2%→0% (雖重建將帶動生產與消費活動,但仍有核災、餘震與限電等問題)
歐盟 1.7%→2.0% (雖持續受到主權債務問題困擾,但德、法經濟強勁擴張應可帶動成長)

對於2010年第一季
從需求面來分析,第一季經濟成長率6.55%中,外貿部門佔 391 BP,主要是商品與服務輸出成長10.87%。
至於內需部門方面,約佔264 BP,主要是就業回溫與金融市場熱絡使得民間消費的復甦,尤以自小客車新增掛牌數大幅擴增 55.81%,使得民間消費成長 5.01%。而民間投資方面,固定投資成長 12.40%,但存貨投資則因去年基期較高而衰退。公共支出方面,政府消費與投資僅分別成長 0.06%與 1.91%。

預測全年成長5.06%
對外貿易方面,認為國際景氣持續復甦、科技大廠持續擴大委外代工、ECFA早收項目生效、中國勞動成本提高有利我國出口成長。日本震災雖有產業斷鍊的衝擊,但因日商對台要求產能支援或其客戶轉單來台,使得出口衝擊將得以舒緩。惟台幣大幅升值可能影響業者獲利,亦對於我國出口競爭力造成威脅。
民間消費方面,仍看好在景氣回溫之下,企業獲利擴增,將帶動就業與薪資回升,加上公部門將於下半年調薪3%,雖物價上升將約制部份消費動能,但民間消費仍趨活絡。
固定投資方面,國際大廠持續擴大委外代工,使得國內廠商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因應出口需求,將持續投資。加上日本震災之後,基於分散風險的考量,已有日商規劃在臺設廠生產或尋求國內業者產能支援。公共部門方面,預計今年政府各項公共建設計畫規模約 4959億元,與去年 4944億元相當。
物價方面,認為中東與北非政局不安、天候異常造成糧食供給短缺,加上全球需求續增與市場資金過多,助長原油及農工原料價格上揚。台幣升值雖有助於減緩國際原物料漲價的衝擊,但預測今年躉售物價指數(WPI)上漲 3.42%。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方面,在原物料價格漸次傳遞的影響下將推升國內食物及能源價格,但政府透過降稅、調整公用費率漲價機制等,將可舒緩漲勢,預測CPI將上漲2.10%。

今年各季之經濟成長率年增率預測如下:
2010Q1:6.55%
2010Q2:4.64%
2010Q3:4.02%
2010Q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