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庶民經濟指標何需編?

工商時報  2009.09.28 庶民經濟指標何需編? 于國欽  經濟學一直被認為是一門沉悶的科學,許多用語只有行內人聽得懂,但雷根就懂得化繁為簡,信手把通膨率與失業率一加而成為今日家喻戶曉的痛苦指數(misery index),雷根憑著痛苦指數道盡民眾的心酸,贏得了1980年美國總統大選。  今天內閣大張旗鼓的研究庶民經濟,還在編庶民經濟指標,事實上,何需編?雷根信手將通膨率與失業率一加,立即化腐朽為神奇,直到如今,痛苦指數依舊風行於各國,正是不折不扣的庶民指標。這說明只要深入經濟指標的內涵,加些創意,根本無需勞師動眾編什麼庶民經濟指標,即可自其中看出人民的感受。  GDP成長已不再是加薪的保證  譬如說,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指示經建會編「生活物價指數」,事實上根本無需大費周章的編,只要把現行的食物類價格、外食價格等民眾天天都得面對的項目稍做整理即可,即或不加以整理,我們也可以自原始數據看出民眾的感受,像去年消費者物價(CPI)僅漲3.53%,但食物類即大漲8.55%、外食價格也漲7.45%,這些天天消費的項目這麼高的漲幅應該就很貼近民意了吧!  這些年台灣經濟成長約在4%到6%之間,但任憑經濟怎麼成長,薪水始終紋風未動,於是大家便認為這個指標太虛幻。事實上,GDP分配到受雇人員報酬的比例真的愈來愈低,由2001年的48.7%降至2007年的44.5%,而分配到營業盈餘的比率則由32.4%升至36.9%,由此可知,受到全球化的影響,GDP的成長確實已不再是加薪的保證。  基層勞工薪資與失業率 感受較真  那麼,何以官方宣稱民眾平均薪水增加,但多數人仍感覺薪資停滯呢?官方有沒有比較接近民眾感受的「庶民指標」?其實是有的,平常大家看的都是全體國人的平均薪資,事實上若單獨看基層勞工的薪資即可發現,自2000年以來他們的薪資確呈停滯,經過漫長的8年僅由35,049元升至36,058元,以物價平減後的實質薪資連年下滑,完全呼應了民眾的感受。  總體指標可以分成兩類,出口、投資、工業生產、外銷接單、貨幣供給雖是觀察景氣的重要指標,但和民眾距離太遠,利率、失業、物價、薪資、儲蓄、股價、房價才是與民眾休戚相關的指標,尤其是被雷根拿來當痛苦指數的失業率理應是一個「庶民指標」才是,何以在台灣經常被認為無法反映民眾的感受?會讓民眾產生這樣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民眾對失業的認定有誤,長期以來不少人認為沒有工作就是失業,事實上只有找不到工作者才算,那些連找都不找而賦閒在家者不能算失業者,其二則是基層勞工失業的情況確實較嚴重,而失業率衡量的是全體社會的情況,難免被白領優勢勞工給平均掉了,不過我國失業統計相當豐富,依職業別算出各類職業的失業率可發現,基層勞工失業率如今高達7.5%,高於平均失業率6.13%,這樣的失業率自然可得到較多民眾的共鳴。  我們經常會聽到政府官員說台灣錢淹腳目,台灣的儲蓄有多高,但一般民眾不免想問:「台灣儲蓄率真有這麼高嗎?為什麼我們家不是這樣。」兩方認知的差距在於一般講儲蓄率23%是指全體家庭的平均儲蓄率,若依高低所得五等分位觀察,最有錢的家庭儲蓄率真的高達36.9%,而中產家庭太約在13.6%,最窮的家庭連一毛的儲蓄都沒有,中產家庭十年來儲蓄確實每況愈下。經此五等分位後的儲蓄率即可反映不同階層民眾的景況,這豈不正是典型的庶民指標?  加強「分配面」統計編製才是上策  由此可知,台灣現行總體指標的內涵極為豐富,只須效法美國總統雷根的創意即可,根本無需編什麼「庶民經濟指標」。若說這些總體指標還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那就是應加強「分配面」統計編製,亦即依所得(或資產)5等分位,分別呈現富有、中產及低收入家庭所面臨的物價、教育、就業、工時、薪資等情況。若能如此,當可為冰冷的總體指標注入些許生命,非但可以反映萬民之憂樂,同時也可以讓吳揆的庶民經濟理念得以實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