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克魯曼專欄/金改 學學無聊的加拿大

克魯曼專欄/金改 學學無聊的加拿大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 2010.02.02 03:33 am 金融危機時,沒新聞就是最好的消息。冰島崩潰屢屢登上頭條,而加拿大特別穩定的銀行,則不太上報紙。 然而當世界把焦點從金融紓困轉向到金融改革時,無聲的成功案例應該和驚人的失敗享有同等版面。我們需要向成功的國家學習,而最佳範例就是我們的北方鄰居。現在,加拿大是個重要典範。 我知道,加拿大總被認為很無聊。新共和雜誌曾經宣布,「值得提倡的加拿大創新」是史上最無聊的新聞標題(這是1980年代紐約時報的一則評論標題)。但我一直覺得加拿大非常引人入勝,這個國家和美國極度相似,但不盡相同。因為太相似了,兩國的發展經驗一旦不同,很可能是出自政策差異,不是文化或經濟結構的差別。 而且,銀行業無聊就是件好事。 先來談一點背景。過去十年來,美國與加拿大都面臨相同的全球環境,都面對亞洲廉價貨品與低廉資金大舉湧入。兩國的經濟學家都喜孜孜宣布,經濟大衰退已成歷史。 但當狀況開始惡化,兩國的遭遇卻截然不同。美國出現房貸違約暴增、幾家主要金融機構崩潰,其他則要靠政府鉅額紓困才能存活。加拿大沒遇上這些問題。兩國遭遇為何如此不同? 不是因為利率。許多評論者都批評聯準會把利息降到太低,維持低利太久,形成災難性的泡沫。但是加拿大的利率基本上緊跟著美國,所以看來,光是低利率並不足以造成金融危機。 加拿大的經驗看來也反對伏克爾的看法,這位讓人敬仰的前聯準會主席認為,金融危機的病兆起於金融業太大,範圍太廣,變成「大到不能倒」。但在加拿大,每家銀行基本上都是大到不能倒:因為只有五家銀行壟斷了金融市場。 另一方面,加拿大的經驗看來支持華倫女士(Elizabeth Warren)的看法。這位國會金融紓困監督委員會的主席認為,這波危機的起因是金融公司的欺騙性放貸。加拿大有一個獨立的金融消費保護局(Financial Consumer Agency),該機構大大限縮了次級信貸。 最後,加拿大經驗看來支持,要讓銀行業保持安全,最好的就是保持金融業的無趣;也就是說,限制銀行的涉險業務範圍。美國也曾有過無聊的銀行體系,但雷根時期的解除管制讓銀行業變得危險刺激。加拿大則繼續享有快樂的乏味。 更具體來說,加拿大比美國更嚴格限制銀行的金融槓桿,也就是限制他們借錢牟利的規模。加拿大也限縮了證券化市場,這種市場讓銀行把眾多放貸包裹出售。銀行宣稱證券能分散減少風險,但實際上是讓銀行用別人的錢愈賭愈大。 毫無疑問,加拿大的保守讓銀行家無法像在美國那樣,發揮他們的聰明創意;但到頭來證明,這終究是件好事。 所以,美國有機會仿效加拿大的成功範例嗎? 事實上,眾議院去年12月通過的金融改革法案,原有機會讓美國變得更像加拿大。這個法案要成立個獨立的金融消費保護局,限制槓桿比例,並且透過要求銀行留下一部分的放貸,從而限縮證券化市場。 但任何法案都要60票才能過關的參議院能否通過金改法案,則是大有疑問。共和黨顯然死命反對任何實質的金融改革(沒有任何一位共和黨人投票贊成眾議院法案),而一些民主黨人也模稜兩可。 所以,我們很可能什麼都不作,或作得不足以防止下一場金融危機。但這可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怎麼作,隔壁鄰居已經明確說明,要怎樣才能安定銀行體系。 (作者Paul Krugman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2010/02/0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