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名家觀點/實境寓言的警惕—呼應管中閔觀點

名家觀點/實境寓言的警惕—呼應管中閔觀點
 
早年在寫「法國狼與貓頭鷹」一文時,曾對fable與parable兩字產生困擾,中文意義都是寓言,究竟有何差別?經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兩者雖都是藉簡單的故事闡明一項道理,但前者是借助非人類的角色(例如:鷸蚌相爭、龜兔賽跑、太陽與風),後者則以人類為主角(例如:國王新衣、愚公移山),如果同時有人與動物,則仍歸fable。一般而言,純屬parable的寓言,因為接近實境,受限制較多,數量較少,所以當我看到經濟學人2月分以「The Parable of Argentina」為封面故事時,深感好奇。
對台灣而言,阿根廷是遙遠的國度,九○年代中期,因參加國際金融會議初次造訪該國,對馬路之寬廣、街頭錦衣華服,印象深刻;但也對該國幣值不穩,市面普遍收受美元卻又採用大幅偏高行情的匯率計價,也多有感觸。
此次經濟學人在內文中用了A century of decline(一世紀的衰退),比用來形容日本的the lost decade(失落的十年)更怵目驚心。
10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1914年,當時阿根廷已經歷連續43年平均6%的經濟成長,吸引大量歐洲移民,GDP(國內生產毛額)超越德、法及義大利,經濟成果睥睨各國。甚至「英國的驕傲」Harrods百貨公司也在布宜諾艾利斯設立海外第一個據點,擁有初步的民主體制、肥沃的土地、以及高教育水準的人口,阿根廷被稱為country of the future。
但曾幾何時,不僅Harrods已於1998年熄燈,阿根廷的人均GDP甚至輸給鄰國的烏拉圭及智利,何以致之?其原因當然不單純,阿根廷奧運選手出身的知名經濟學教授Rafael di Tella曾表示,一個人被70萬發子彈擊中,你實在說不出哪一發是致命的一擊。
諾貝爾獎得主專研經濟發展、並曾於1971年來台講學的顧志耐(Simon Kutznet),據稱曾表示全世界有四種國家,已開發國家、未開發國家、日本及阿根廷。意即阿根廷的發展經驗相當獨特,結果其衰退也相當獨特。
百年前十大富國之一的阿根廷,何以衰退?政治不安定是一個因素,稚嫩的民主體制,在1930年發生軍事政變,其後50年又發生五次,不過距最近一次1976年的軍事政變,也已近40年,政治不安的影響應已淡化。
當然矛頭也指向司法不獨立、財產權欠保障、統計數字失真、教育體制欠佳、人民奢華不儲蓄等,不過如以經濟議題而言,最值得注意的是貿易政策。
百年前阿根廷致富,歸功於牛肉及農產品出口,時至今日,全國最富有的1%人口仍與農業、畜產的出口密切相關。但是二次大戰後,南美各國均藉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走向開放,阿根廷卻獨排眾議封閉市場,保護主義加上財政因素,阿根廷在進口及出口均課徵高額關稅,出口高關稅會降低農產品出口意願,使2006年還是世界第四大小麥出口國,去年降為第十名,而政策措施引導農民休耕減產,更是雪上加霜。
貿易封閉的思維,使阿根廷、巴西共同發起原本有機會主導國際經貿舞台的「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始終無法達成全面共識,其中阿根廷與巴西、烏拉圭間對開放程度的歧見,有重要影響;日前Mercosur中的準會員墨西哥、秘魯、智利、哥倫比亞已另組太平洋聯盟,並在本年2月10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經濟學人雜誌以阿國足球名將梅西落寞孤單的背影為封面,說明了封閉貿易政策的下場。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日前表示:台灣不應停留在過去的光榮,要努力追上世界的潮流,也要看見自己面臨的困境。
這段話雖也可以用來描述阿根廷,但阿根廷擁有的天然資源、國際關係及外交環境,遠非台灣可及。阿根廷的實境寓言,管主委的睿智諍言,值得我們警惕深思。經濟學人雜誌談論責任歸屬時用了一個字眼economically illiterate populists,姑且譯為經濟無知的民粹主義者,這恐怕是台灣許多怪現象的共同原因吧!
(作者是總統府資政、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
【2014/02/2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