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社會切片》 兒女蟄居 父母傷神

《社會切片》 兒女蟄居 父母傷神


by /卓以定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09.26.10 - 06:20 am

世界周刊1369期刊出筆者「誰是我最親的家人?」之後,收到很多的讀者的迴響。有人打電話,有人來信討論。其中一位老先生,經由世界日報轉傳來一封信,希望我答覆。現在摘錄重點如下:

「誰才是我最親的家人?」一文讀後心有戚戚,幾次想寫信給大夫,訴訴苦衷,請求指點,但我的苦,怕是大羅神仙也難拯救,卓女士雖是一位好醫生,我想您對我的處境恐也愛莫能助,但家中的無解習題時時困擾著我,我還是決定寫這封信。

今年已80多歲,妻子70歲,兒子也近50歲了,他自美國名大學畢業,畢業後職業也算穩定,似乎也有點積蓄,兩年前因失業搬回家中同住,妻子對兒子從小溺愛,疏於管教,兒子在校時交一女友,這女孩因和家庭失和,搬來我家與兒子同居,他倆是校友,離校後兩人雖不在一處工作,卻同居多年,沒結婚也未生子女,最近分手。兒子沒對妻和我說明是何原因,我和妻子也從未追問過。

兩年來,我發現兒子整天在家面對電腦,不和任何朋友往來,可能也沒有朋友。手中有點錢,喜歡亂買東西,堆在家裡不整理,不處理,連他搬回來住時帶回的東西,現已使我家滿坑滿谷。地下室、車房、他住的房間已塞滿許多無用的紙箱,現在又漸漸地把客廳、飯廳當作他的垃圾車了。尚不止此,他還在他原來住的地方租一個儲藏室,兩年可能沒有去看過,租金一定是照付的,否則屋主早來催租了。

他原住的房子離我家不遠,原和女友同住,女友離去後,他一個人住,月租二、三千元,住十多年,房租都夠買一所房屋了。兒子生活不算奢侈,在家和父母一同過著簡樸的生活,他也很習慣、很滿足,他也許也試著找過工作,迄未找到,可能有些工作他認為不合適,他以前的工作待遇是不錯的,目前經濟不景氣,再想找差不多待遇的工作已較難,何況他的年齡不小,作新進人員他不甘心不說,別人是不是要他─顧慮到上司比他年輕,相處問題多多,也都難猜想。

以我目前的經濟情況和我的生活方式、養兒子一輩子似乎也不是太大的問題,而且兒子本身的經濟情況也不需要仰賴我們太多,只是想到我和妻死了以後呢?兒子的生活習慣不改,他不但不能自己居住,也不能正常生活。想想看,每天買些無用的東西,或許有幾件有用的,如衣物之類,長此以往不加處理,即使有廣廈千萬間也有放滿的一日。他自己不處理,也不讓別人幫他處理,溺愛的母親完全順著他,作為父親的我束手無策,欲哭無淚,也不敢管教。兒子已大,管也管不了,更有老妻護「犢」。「敵」眾我寡,望風披靡,說一人招兩人怨,不知何以自處。

「誰才是我最親的家人呢?」卓博士、編者、讀者(如有幸能和讀者見面的話) 何以教我?我現在真如卓醫師文中所說:「是愛恨抑制,動彈不得,更加上動輒得咎」,無法擺脫,苦不堪言…

每個家庭有著不同的問題,但這樣的孩子成年了還離不開家的故事,的確越來越多。兒女大了,本應離開家有自己的人生,但這個家庭因兒子失業回家居住,兩代想法不同,兩邊各有苦衷。這個家庭外表親密,其實是父母之一和兒子太親近,放著問題不處理,長期內在糾葛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其實,我以為家庭的成長往往比孩子的成長更重要。很多孩子長大後的心理問題,往往來自於家長不能隨著兒女大。女兒不獨立,可以選擇婚姻成家,依賴先生。兒子往往因為東方人的重男輕女,家長原本就有準備傳給他的財產,所以試著獨立了一下,卻又回家恢復被父母照顧,永遠做個孩子的安全身分。

兒女拒成長 東方家庭挑戰

2010年5、6月,美國最重要「家庭治療」雙月刊(Family Therapy)中就刊出一篇來自日本專家的報告,細訴東方家庭面對的大挑戰。日本田村毅教授(Takeshi Tamura, M.D.Ph.D.)的"Hikikomori-Social Withdrawl Among Japanese Youth and Their Families"(日本家庭蟄居族病症和他們的家庭)文章,說明什麼是Hikikomori(蟄居族病)。日本家庭和華人家庭結構十分類似,這30年來,有著越來越多的「蟄居族」或稱「繭居族」,就是指早已成人的兒女,他們普遍對外面社會有恐懼,喜歡長期隱居,或是發自內心的離不開家。他們抗拒學習和成長,對工作不感興趣,潛意識仍舊依賴父母,出外總有挫折感,不論工作與否,都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日子。最可怕的是隨著歲月和年紀成長,他們的社交能力更為退化,即使中年過後還是如此,而且每況愈下。雖然男女都可能得此病,但是臨床案例男多於女。

「蟄居族」在日本增加快速,很像流行病一般,成為日本嚴重的社會問題。開始時,只是一群較為內向、沒有社交能力的兒女。奇怪的是這些病態的「蟄居族」,在青少年之前幾乎完全正常發展,甚至懷有遠大的志向和理想,也是好學生。長大之後,就突然地退縮。但是他們又喜歡享受,響往追求自由,對外界有著莫名恐懼,喜歡躲進自己的小世界。有時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有少數更會極端依賴父母,甚至對父母愛恨交集,而引起重大衝突,對父母暴力相向。

田村教授以為,大部分日本家庭完全忽視了兒女從青少年成長,到完全獨立自主階段時,沒有察覺到兒女應該可以自己找尋到天空的重要性,父母更是應該多方設法讓他們成長離開。他也責怪日本社會並不重視一個年輕人必須學會獨立自信的重要,以及學會了解自己的長短和需求,成功的將自己融入其它的友儕團體或組織。如果這些無法完成,那麼不管兒女年紀多大,將來父母不在了,都有可能成為「蟄居族」的病人(hikikomori)!

單身蟄居族 成功治癒率低

這篇文章主要成功點是田村醫學教授的豐富臨床經驗。他看了很多「蟄居族」的單身病人,發現成功治愈率極低。因為大部分這類病人,都不願意求診,來了一兩次就再也不見蹤影,田村感覺,因為日本的家庭強調的是一生一世的家人關係,他自己也是30歲才離開父母家,因為那年他結婚了,才不得不離開。如果長大的兒女內心不願意離開家,有依賴感,父母可能認為和這個孩子更為親密,是這個孩子的孝順行為,而嚴重耽誤了孩子的黃金治療時間。

中產以上家庭 兒女易退縮

田村教授並且發現大部分「蟄居族」的都是出身中產以上的家庭。父母都對這孩子寄望很高,而且這孩子也從小聽話,也一直維持很優良的成績,一直到有一天,突然覺得無法完成大家的期望,人就突然像洩了氣的球,再也不肯發揮原有功能了。隨著歲月,內向漸成孤僻,造成他們完全沒有了朋友。

大部分的日本家庭和華人家庭一樣,依然是男主外,女主內。母親依然擔負大部分職責教養兒女。父親依然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外面的職場打拚,很少陪著兒女長大。當家庭出現「蟄居族」兒女的危機時,這個現象更為顯著。母親更為過分保護這個兒子,甚至抗拒父親的干預,不許父親直接規勸長大的兒子到外面世界闖蕩。這讓已經退縮的兒子,錯認父親不了解他,或是過分嚴厲。使得母親和已經早為成人(有些都過了中年)的兒女關係更為契合、糾纏。過分保護的母親也使得這個已經病重的大孩子,更沒有意願去找自己的世界了。

據田村教授多年搜集的家庭資料,他發現這種有著「蟄居族」病態兒女的父母,一般在表面看來是正常夫妻。但是其實他們在教育兒女的基本理念上南轅北轍,甚至不和。他們很可能在年輕時,往往因為婆媳或是對長輩的不同意見,有過痛苦相處經驗。但為了孩子,父母不能隨便分手,離婚是終生的瑕疵,他們絕不會分手。在這種家庭,很明顯的,「蟄居族」兒女都是和母親特別親近,也特別的依賴,有時,這種「戀母情結」比單親家庭的兒女還「單親」。

平常肯承認自己的大孩子有問題,來看田村教授的,往往是母親。她們覺得自己有罪又極端恥辱,認為是自己做母親失敗。我在診所也有著同樣的感受,往往這樣的母親常是獨自偷偷出現,她們有勇氣出現,不外母愛驅使,真正感受長大了的兒女出了大問題了,但如果要求見她們的先生時,往往不是說先生工作太忙,就是認為他不懂得這孩子,或不願告訴他,說先生即使知道,也不會來!

但是先生一旦沒有和太太同時出現,想要治癒這樣長大的兒女,功效就大大的減少了。往往這樣憂鬱的母親來了一兩次,也會和自家的兒子一般,放棄治療,退縮並且隱藏這件家醜。

我曾經有個老鄰居,E老太太是個極端友善的老好人。年紀超過85歲,還時時在自家前後院穿梭,種植著各式各類的季花,把她家小小的院子裝飾的如同一片片花海。即使在炎炎夏日,她也永遠忙出忙進的除野草,種耐晒的新花苗和灌水。她也很喜愛我當時還在家的兩個女兒,見到她們,一定會流露出發自內心的慈靄和笑容。

長期依賴父母 難獨立生存

我和外子也是盡力幫忙她,幫她抬走大小垃圾,將沉重的郵寄包裹替她抬入她的房子。因為我們一直以為她自從先生入天國之後,是一人寡居在這裡。她說有個大學教授的兒子,一家住在鄰州外地的大學城。一直到那年冬天,她很久沒有出現在院子。突然看到她前院前有個賣房的牌子,試著敲門或打電話,也沒人回音。

有天,一對中年夫妻和賣房經紀人在她前院聊天,我立刻出去準備問個究竟。才知E太太以92高齡平靜去世。那對夫妻就是E的次子和媳婦,他們說老母一生健康,走時也不拖拉,生病了兩三天就走了。他的次子說,可憐的是他的哥哥才50多歲,一直和老母同住。居然在母親走後,也在一個月之後,死在客廳。

我們一家人十分震驚,因為天天都見到的鄰居,居然完全不知道E老太太和兒子同住,鄰居多年也從沒有和這位兒子見過面。他居然完完全全的躲藏在自家屋裡,連垃圾、包裹都沒有幫忙母收拾過。我們好奇地忙問「他怎麼過世的?」

很明顯這對教授夫妻並不知道,只說哥哥自從母親走後,電話都不肯接,他們只好搭飛機來這裡看看他,才發現哥哥在客廳已經腐爛的屍體。原來這個蟄居族的兒子,工作到48歲退休之後,十多年來就窩在家裡。更是失去能力和動力,已經不會獨立生存。母親生前,他依賴母親,母親死後,他也沒有生存能力,這真是天下父母最大的的噩夢吧!

成功的案例真得都需要父母兩人有共同意願,把兒子推出去,叫他自己生活,去找自己的快樂,去度自己的假,花自已的錢,擁有自己的生活圈子,父母一定得立場堅定的站在同一陣線上,徹底更改過去對兒女的呵護互動,長大的兒女可能會惱羞成怒,或是連連叫苦,父母一旦心軟,就易功虧一簣!

A夫婦兩人為了兒子黏家不工作,而下了決心一起來的。先生侃侃而談,說家中的長女是父母最窮時出生的。當時剛來美國拿到學位,A妻子為了帶她,讀了碩士並沒工作,親自哺乳。果然長女從小聰穎,出類拔萃,從小到大,都沒有讓父母操過一點心。

小她四年的弟弟Frank,出生不久,父母經營的公司開始賺進第一個百萬美金。Frank生長在富裕的家庭,但是也因為如此,A妻子得協助老公,生下Frank之後,就得工作。從小的Frank是養得白胖完全被保母帶大,受盡家人的寵愛。

母親太溺愛 兒女成長受阻

Frank自小個性聰明但是被動、懶散、功課中等。他們一直替他請家教,補習功課。現在總算大學混了一個學士文憑。父母總覺得對他歉疚,尤其母親覺得沒有餵他奶、親自養育和教育他。於是就加倍供給他優渥的物質享受,連吃葡萄柚,都得家人替他剝,不然他就懶得吃。今年已經29歲了,和同居的前女友吵翻搬回家,已經一年多了,早已沒有工作,每天白日睡覺,晚上上網。

最近父親問他對未來有何計畫?想不想到自家公司上班?他說他當然想,但是要求自己開一家分公司,來做老板證明給父母看。要父母給他至少200萬美金創業,父親反對,說兒子過度沉溺物質享受,生活缺乏目標,只想做大,要務實就得從基層做起。兒子當場發火,回到自家自己的臥室,滿屋子摔打物品。

次日,等他出門,父母一看,不得了,Frank把自己的房間打得稀爛,家具能毀的,都破壞了!這時父母才感覺真是應該來看心理醫生了,「請問,該如何把他趕出去?可以讓他自己去獨立生活?」此時一直沉默、不時落淚的母親卻說:「不要太逼他,把他逼瘋了,怎麼辦?他就太可憐了!」於是很明顯的家庭父母子三人的關係可以看出端倪了。

後來經過多次的諮詢,母親開始慢慢放下防衛,說起自己娘家的舅舅的故事。舅舅小時是聰明伶俐,又是外祖母的中年後的最小孩子,受盡一家的寵愛。迄今已經70多歲了,大學畢業之後,結交很多女友,從未結婚或是工作。現在還是依賴自己兄姐留下的金錢援助。讓她自己深刻體會,原來母親過多的憐憫和寵愛是造成兒女停止成長的主因。

在接受輔導後,他們夫妻首先共同坦誠告訴兒子,他們發現兒子發火之後,他們覺得自己能力有限,去接受長期的心理治療。並且告訴兒子是他們的親子技能差,以致兒子將近30,還住在家,問兒子在家高興嗎?兒子當然說不高興。此時父母就把自己的舅舅沒有工作的一生拿出來討論,問兒子的想法。

兒子當然說自己絕對不是舅公,只承認自己太久沒有工作會害怕。父母說「那我們大家想法一致,想出減少害怕,但可以離家的方法」。父母就開始將兒子送到附近的城市的子公司去打工,讓兒子有了重新出發的機會。並且子公司給的工作,開始是無薪的實習生(intern)。後來他們自己墊錢給子公司的經理,請他訓練兒子,用自己的錢請經理發給兒子做薪水…我相信父母如果同時願意更改過去的角色,不再維護,也不過分期望子女出人頭地,那麼這個家庭的劇本就會改寫。

這一代的年輕人,都由最為勤勞的戰後一代的父母帶大,從小過著比父母更為富裕的生活。台灣陽明大學醫學院范佩貞教授說:「富裕的小孩,前面沒有需求,後面也不必負擔,他怎麼會有動力呢?」真是一語道破問題的癥結。

2010年台灣的勞委會分析主計處資料,20至34歲的年輕失業占總失業人口的49.5%,學歷在大專以上的更占四成以上。勞委會對此現象表示,現今年輕人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假若無經濟壓力,但對職業要求較高,不肯屈就。又長期習慣依賴家庭,受父母過度保護和經濟供應,不怕失業,又可以自此躲在家中。

心理治療一般應先由母親處下手,可以從這母親的語氣,心態逐漸體會她的無助,和心中的飢渴需要先生的幫助,但又不相信先生的為父能力可以解決問題。此時鼓勵她帶先生同時來診所,說他也得負責,因為真正最有效治療「蟄居族」,是絕對需要雙親的合作和完全配合。母親的傾向往往對兒女的舉止太過敏,讓他們成為控制父母的人,父親為此而成為弱勢的旁觀者,成為無效又沒用的父親,就像那位來信的老先生投書中的悲哀和無奈!

長此下去,這樣的「蟄居族」父母,當別人問起這個兒女時,怎麼他總在家?或是怎麼他總和父母一起看電影?他還和父母度假?難道他沒有自己的朋友時?他們(指父母)只好說兒女孝順,要陪他們,只是個性內向。其實父母自己逐漸體會的不只是如此,是擔心可沒有辦法改變現實而已。

做為一個心理醫生,對於這樣無助的家庭,其實能做的是把問題變成是他們的資產和力量!如果父母肯一起出現,能夠鼓勵他們兩人把從不敢去碰觸的問題,和「蟄居族」兒女直接提出來,這樣子長大的兒女才會有著合乎自己年齡的反應,才會學著放膽,慢慢地有著自信,往外面的世界去尋找他自己的天空!但不是每個蟄居族都可以改變,有些人天性內向,又沒有獨立自主能力,又容易緊張失措。父母再如何同心協力也無法趕他出去,要成功的讓「蟄居族」自立的機會就不大。

但我以為各家兒女不同,即使兒女不能盡如人意,不管是「蟄居族」或其他問題,父母都不必太自責而失去自己幸福的人生!(作者為心理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