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閒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閒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對沖基金提前交易阿裡巴巴合成股

對沖基金提前交易阿裡巴巴合成股

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被西方人忽略的俄羅斯警示信號

被西方人忽略的俄羅斯警示信號
2014年 03月 04日 14:31

Reuters/file 2013
俄羅斯總統普京


什么人人都對普京(Vladimir Putin)的行為感到吃驚?


專家們總是在電視訪談中喋喋不休地說,近些年來涉足商業、金融市場的人們都已經看到了俄羅斯發出的警示信號。

1、看看克里姆林宮的黃金儲備

一個鮮為西方人知道的事實是,普京這些年來一直在儲備黃金。五年來,普京已經將俄羅斯黃金儲備量提高了一倍,目前俄羅斯擁有超過一千噸的黃金儲備,價值達440億美元,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黃金儲備之一。

為什么要儲備黃金?是什么驅使俄羅斯政府囤積這種“非生產性”資產、卻不選擇美國國債等金融資產?當然不是要用來加工黃金首飾。黃金是全球唯一一種不受任何人牽制的通貨。當你想要完全自由地去對抗其他國家時,你就會去囤積黃金。

2、看看俄羅斯的股市

俄羅斯公司的股價很低,真的非常之低。俄羅斯股市基于預期每股收益的市盈率僅為5倍。而相比之下,全球股市的預期市盈率在14倍左右,美國股市的市盈率為17倍。

換句話說,投資者對于俄羅斯企業每股收益真實價值的押注僅僅為其他國家的三分之一左右。

迄今為止,俄羅斯股市的這種偏低程度為全球之最。其他國家的股價沒有低至如此地步的,連阿根廷也沒有。阿根廷股市的市盈率為11倍。

換句話說,俄羅斯股票已經便宜到幾乎免費的地步,只要你信得過他們的政府和法律,就去買吧,祝你好運,呵呵。

3、看看俄羅斯巨富們去哪兒了

有一個滿大街都是不怕被搶劫、被槍殺、被綁架的俄羅斯億萬富翁的城市,想不想見識見識?坐飛機飛到倫敦希思羅機場(Heathrow Airport),然后坐地鐵到市中心下車,你就看到了。

倫敦儼然已經成了泰晤士河畔的另一個莫斯科。時髦的倫敦西區充斥著俄羅斯巨富,還有他們的老婆們、情人們、幫閑食客們。這些人都成了老城區里的笑柄。

這些富豪就是將倫敦房地產炒至天價的始作俑者。真正的倫敦本地人是不去買這些房子的,因為買不起。根據倫敦房地產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的數據,過去十年中,倫敦最好社區的房價已經上漲了一倍多。上個月,這些社區房價折合成年率的漲幅接近8%,并且已經連續上漲39個月,也就是三年多。

幾年以前,倫敦一位頂級金融家曾經告訴筆者,不僅僅是房地產市場,整個倫敦都淪為了俄羅斯富豪的洗錢之地。

從中你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俄羅斯最有錢、消息最靈通的商人都盡可能從普京治下逃得遠遠的。

(但倫敦就夠遠了么?2006年,普京最激烈的批評者之一、前俄羅斯安全機構特工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Alexander Litvinenko)在倫敦遇害,英國警方要求傳訊有謀殺嫌疑的俄羅斯政府特工,但普京拒絕將這名嫌疑人引渡至英國。去年,普京的另一個主要批評者、大富豪別列佐夫斯基(Boris Berezhovsky)被發現于倫敦附近的家中上吊身亡。)

4、看看鮑勃‧達德利(Bob Dudley)的遭遇

達德利是石油巨頭英國石油公司(BP)的首席執行長。他是首位擔任該職務的美國人,他在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事故后接任該職。但在此之前,他被石油業觀察人士所熟知是因為另外一件事:這位運氣不佳的英國石油公司高管曾試圖在普京主政的俄羅斯運營BP-TNK合資公司。

英國石油公司投入巨額資金組建了這個合資企業,但后來普京及其親信想要獲得控制權。

發生了什么事?很簡單。俄羅斯政府騷擾達德利,然后拒發他的工作簽證,把他踢出了俄羅斯。俄羅斯政府控制的石油巨頭Rosneft獲得了合資企業的控制權。

達德利2008年在一份聲明中說,我的工作簽證狀態不確定,公司和我本人不斷受到騷擾,有鑒于此,我已決定暫時離開俄羅斯,去其他國家工作。他說,他和公司受到普京政府前所未有的調查、訴訟、質詢,此外還有其他負擔。

5、看看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Mikhail Khodorkovsky)的遭遇

這位尤科斯石油公司(Yukos)的創始人曾是俄羅斯的巨富之一,但他11年前曾與普京對立并公開批評他,由此鑄成大錯。

接下來,他因“逃稅”和“欺詐”的指控在西伯利亞被捕,并被投入監獄。索契冬奧會前夕,在普京發起的一場公關宣傳戰中,霍多爾科夫斯基剛剛獲釋。

與此同時,尤科斯被查封變賣,主要的受益者又是克里姆林宮控制的石油公司Rosneft。值得玩味,是不是?

6、看看鮑勃‧克拉夫特(Bob Kraft)的遭遇

2005年,這位新英格蘭愛國者(New England Patriots)橄欖球隊的老板隨一個代表團訪問俄羅斯,與普京見了面。會面時,這位俄羅斯總統對克拉夫特戴著的超級碗冠軍戒指贊賞不已。克拉夫特摘下戒指,拿給普京看。

普京把戒指放進自己衣服口袋,走出了房間。


當時我供職于《波士頓先驅報》(Boston Herald),我采訪了克拉夫特的公關團隊。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們竭力避免生出事端。他們對我說,克拉夫特已“決定把戒指當做禮物送給普京總統”……在普京把戒指放進自己衣服口袋之后。

這可能看起來只是一件小事,但實際上可以從中看出普京的性格。普京想要什么,就要得到什么。他絲毫不在乎別人怎么想。

(普京在索契冬奧會前夕的公關戰中,提出給克拉夫特買一個戒指作為補償)。

Brett Arends

本文譯自MarketWatch

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名家觀點/實境寓言的警惕—呼應管中閔觀點

名家觀點/實境寓言的警惕—呼應管中閔觀點
 
早年在寫「法國狼與貓頭鷹」一文時,曾對fable與parable兩字產生困擾,中文意義都是寓言,究竟有何差別?經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兩者雖都是藉簡單的故事闡明一項道理,但前者是借助非人類的角色(例如:鷸蚌相爭、龜兔賽跑、太陽與風),後者則以人類為主角(例如:國王新衣、愚公移山),如果同時有人與動物,則仍歸fable。一般而言,純屬parable的寓言,因為接近實境,受限制較多,數量較少,所以當我看到經濟學人2月分以「The Parable of Argentina」為封面故事時,深感好奇。
對台灣而言,阿根廷是遙遠的國度,九○年代中期,因參加國際金融會議初次造訪該國,對馬路之寬廣、街頭錦衣華服,印象深刻;但也對該國幣值不穩,市面普遍收受美元卻又採用大幅偏高行情的匯率計價,也多有感觸。
此次經濟學人在內文中用了A century of decline(一世紀的衰退),比用來形容日本的the lost decade(失落的十年)更怵目驚心。
10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1914年,當時阿根廷已經歷連續43年平均6%的經濟成長,吸引大量歐洲移民,GDP(國內生產毛額)超越德、法及義大利,經濟成果睥睨各國。甚至「英國的驕傲」Harrods百貨公司也在布宜諾艾利斯設立海外第一個據點,擁有初步的民主體制、肥沃的土地、以及高教育水準的人口,阿根廷被稱為country of the future。
但曾幾何時,不僅Harrods已於1998年熄燈,阿根廷的人均GDP甚至輸給鄰國的烏拉圭及智利,何以致之?其原因當然不單純,阿根廷奧運選手出身的知名經濟學教授Rafael di Tella曾表示,一個人被70萬發子彈擊中,你實在說不出哪一發是致命的一擊。
諾貝爾獎得主專研經濟發展、並曾於1971年來台講學的顧志耐(Simon Kutznet),據稱曾表示全世界有四種國家,已開發國家、未開發國家、日本及阿根廷。意即阿根廷的發展經驗相當獨特,結果其衰退也相當獨特。
百年前十大富國之一的阿根廷,何以衰退?政治不安定是一個因素,稚嫩的民主體制,在1930年發生軍事政變,其後50年又發生五次,不過距最近一次1976年的軍事政變,也已近40年,政治不安的影響應已淡化。
當然矛頭也指向司法不獨立、財產權欠保障、統計數字失真、教育體制欠佳、人民奢華不儲蓄等,不過如以經濟議題而言,最值得注意的是貿易政策。
百年前阿根廷致富,歸功於牛肉及農產品出口,時至今日,全國最富有的1%人口仍與農業、畜產的出口密切相關。但是二次大戰後,南美各國均藉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走向開放,阿根廷卻獨排眾議封閉市場,保護主義加上財政因素,阿根廷在進口及出口均課徵高額關稅,出口高關稅會降低農產品出口意願,使2006年還是世界第四大小麥出口國,去年降為第十名,而政策措施引導農民休耕減產,更是雪上加霜。
貿易封閉的思維,使阿根廷、巴西共同發起原本有機會主導國際經貿舞台的「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始終無法達成全面共識,其中阿根廷與巴西、烏拉圭間對開放程度的歧見,有重要影響;日前Mercosur中的準會員墨西哥、秘魯、智利、哥倫比亞已另組太平洋聯盟,並在本年2月10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經濟學人雜誌以阿國足球名將梅西落寞孤單的背影為封面,說明了封閉貿易政策的下場。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日前表示:台灣不應停留在過去的光榮,要努力追上世界的潮流,也要看見自己面臨的困境。
這段話雖也可以用來描述阿根廷,但阿根廷擁有的天然資源、國際關係及外交環境,遠非台灣可及。阿根廷的實境寓言,管主委的睿智諍言,值得我們警惕深思。經濟學人雜誌談論責任歸屬時用了一個字眼economically illiterate populists,姑且譯為經濟無知的民粹主義者,這恐怕是台灣許多怪現象的共同原因吧!
(作者是總統府資政、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
【2014/02/25 經濟日報】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小鬼當家 瑞典反省育兒經

小鬼當家 瑞典反省育兒經
 
華爾街日報報導,部分瑞典人開始反省,以兒童為中心的教養方式是令人擔心的趨勢,因為這可能造成小鬼當家現象,使年輕人未能為成年生活作好準備。
瑞典立法禁止體罰小孩、給予父母長期育嬰假,而且廣設公費托兒所幫忙照料1歲以上兒童,一切以兒童為中心的教養方式,讓小孩自小就習慣當家作主。瑞典小孩經常決定家裡晚餐吃什麼、看哪一台電視,和到何處度假。
但出版《小孩如何奪權》(How Children Took Power,暫譯)一書的瑞典精神病醫師厄柏哈特(David Eberhard)指出,瑞典的作法矯枉過正,對小孩過份敏感、不願加以懲戒,將導致整個世代教養不佳。
他解釋,他的用意並非鼓吹大家打小孩,但對小孩畢恭畢敬,對小孩和社會來說都是弊多於利
厄柏哈特觀察到,當瑞典小孩長大後,發現自己沒為成年生活作好準備,焦慮失調問題和自我傷害行為增加。厄柏哈特是斯德哥爾摩以北Danderyds Sjukhus醫院精神病房主任。
瑞典學校的學生成績在國際評比的排名已經開始下滑。瑞典人現在豔羨芬蘭等國家,後者的學校較講規矩,老師仍具權威,而這些在瑞典已不復見。
厄柏哈特舉例說明,瑞典老師如果因為學生在上課時間傳簡訊或打電玩而沒收手機,必須面對家長指責他們侵害學生權利。一些老師後來只好好上課時間和學生講理,勸他們把手機收起來。
瑞典嚴格的兒童福利法使父母不敢懲戒小孩。體罰指控將由警察、心理學家和檢察官組隊調查,且罰款可能達約1,000美元。
瑞典是全球最早立法禁止體罰的國家,雖然全國僅有200萬名兒童,但至少自1979年以來,一直在養育兒童的討論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4/02/18 經濟日報】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Lex專欄:阿裡巴巴估值不好算

Lex專欄:阿裡巴巴估值不好算

英國《金融時報》 Lex專欄

還記得轉到暈頭之後,手裡拿著大頭針,蒙著眼給毛驢貼上尾巴的游戲嗎?給阿裡巴巴(Alibaba)估值,便能重拾這樣的感覺:眩暈、看不清、全靠猜。這家中國電商巨頭尚未選定上市地點,但這不影響它作為世界頭號待上市大企業的地位。對大多數分析師的調查顯示,他們為阿裡巴巴給出的估值都在1000億美元以上,越來越多的調查甚至估值超過1500億美元。為一家信息披露甚少的公司估值,更像是派對游戲而不是嚴肅的計算。
盡管如此,我們可以摘下麵紗,看看雅虎。雅虎(Yahoo)持有阿裡巴巴24%的股份,梳理一下它的申報文件,便能瞭解阿裡巴巴的銷售額、毛利、營業利潤和凈利潤數據。在截至2013年9月的財年中,銷售額增長65%,利潤翻兩番,不過財報未解釋利潤大增的原因。阿裡巴巴自2011年以來才開始實現凈營業利潤。嘗試根據這些數據預測出可靠的盈利數字,假設最近51%的銷售額增速今年得以延續,使用2011年和2012年14%的凈利潤率計算,截至2014年9月的全年凈利潤將為14.2億美元。但如果使用去年28.5億美元的利潤計算,再乘以1.51,凈收入將達到43億美元。
通過選擇參照公司來找出市場認可的乘數,跟預測利潤一樣困難。樂天市場(Rakuten)模式與阿裡巴巴相近,可以說是最接近後者的同行,它的預期市盈率為33倍——在日本很是驚艷,但對於亞洲熱門的互聯網股票而言,就不算什麽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Tencent)市盈率為38倍。美國的估值更高:Facebook市盈率為53倍,亞馬遜(Amazon)更是達到了難以置信的185倍。以這些數字乘以上面的兩個利潤計算值,阿裡巴巴估值區間為460億美元至7950億美元。不難得出估值在1000億美元以上的結論,但要想算出具體數字堪稱難上加難,所以還是別費心思了。
Lex專欄是由FT評論家聯合撰寫的短評,對全球經濟與商業進行精闢分析
譯者/何黎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獅城札記/泰國軍人「免洗擋箭牌」

獅城札記/泰國軍人「免洗擋箭牌」
 
採訪泰國「封鎖曼谷」時住市區西邊,這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槍街」,整條街賣槍給可以合法擁有的人,其間也有不少裱框店,裡面大多是軍人戎裝半身玉照。這種槍與軍裝的結合,是另一種「泰國」。
「槍街」周邊的裱框店家,牆上九成是軍人戎裝半身照;相框裡的將軍們,肩膀胸前掛滿了徽章,威風極了。
泰國軍人有優良傳統,一九三二年正值全球大蕭條,就是一群有改革意識的軍人結合「人民黨」,推翻當時執政的「拉瑪七世」,將王室壟斷的權力,交由泰國人民。
泰國軍方在二戰、清剿泰共、越戰,都扮演穩定泰國政局和國家安全的支柱;裱框店裡大大的戎裝照,代表軍人社會地位獲得肯定。一九五七年泰國甚至設立了「軍人銀行」,專為軍人及眷屬服務,一九七三年才轉型為商業銀行。
正常的民主國家,軍人角色就是單純的保家衛國,但一九三二年起泰國政壇幾乎都有軍人介入,平均不到四年就政變一次。泰國軍人也曾經非常克制,一九九一年二月政變後,約十五年沒有再發動政變,直到二○○六年才又推翻塔信政權。
泰國軍人想扮演政治菁英,卻欠缺西方民主菁英間妥協及鬥爭交互並用的民主文化,以致於泰國軍人常常成為對立雙方爭相籠絡的「工具」,原因不是其社會地位,而是他們有槍砲坦克。
在「封鎖曼谷」時連丟兩顆手榴彈的人,被部分團體指證是海軍士兵脫下軍服後所為,軍方百口莫辯之際,反倒指責警察沒有抓到外傳從外國跑來製造動亂的人。這反映了泰國軍人常被對立政敵之一拿來當「免洗擋箭牌」,用完即丟。
泰國軍人在政黨政治叢林中少有完整意識形態論述或精準路線鬥爭策略;他們自比為政府、王室的忠誠守護者,卻又主動或被迫選邊站,一如裱框店裡張張英勇威武的玉照,本質卻終究是張畫布。
【2014/01/24 聯合報】

藉冬奧展大國夢 俄外交三手都硬

藉冬奧展大國夢 俄外交三手都硬

作為有能力影響全球進程的大國,俄羅斯走過2013這個外交豐收年。但新華社22日引述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說,2014年俄外交有三大「抓手」—在中東積極斡旋提升大國影響力;以索契冬奧會展現公共外交軟實力以及以歐亞一體化構建「價值觀魅力」

報導說,過去一年,敘利亞危機的柳暗花明和伊核問題的破冰,少不了俄羅斯斡旋調解,俄也再度站在了中東政治舞台的聚光燈下。而新年裡,俄羅斯力圖以「公正斡旋者」的身分擴大在中東事務中的話語權與影響力、重返戰略要地的雄心彰顯無遺。

俄羅斯重視敘利亞危機、伊核問題有國內安全方面的考量。中東動盪以來,凱達組織等恐怖勢力坐大,外溢效應日益顯現,對俄外高加索地區的反恐形勢帶來巨大壓力。

冬奧會是體育賽場,更是公共外交舞台。斥鉅資辦奧運,俄羅斯圖的絕不僅是摘金奪銀或賺取虛名,而是要經由這場聲勢浩大的體育外交向世界展示俄羅斯現代化進程,提振民族信心。正如俄總統普亭所說,希望外界以「全新眼光看待俄羅斯」,這將有助於展現俄羅斯的大國夢。

報導說,加強歐亞區域一體化是俄羅斯外交在新年裡的另一個重要「抓手」。面對歐盟東進,北約東擴,俄羅斯強勢對抗,爭取「中間力量」,力推關稅同盟,密切與鄰國經貿往來,提升地區影響力,打造全方位區域聯盟。

然而烏克蘭和亞美尼亞靠近俄羅斯主導的關稅同盟,不代表它們捨歐洲一體化而取歐亞一體化。基輔街頭新一輪反政府示威顯示,俄歐「拉鋸戰」遠未真正結束。下一局比拚的不是成員國數量多少,而是能否完善一體化戰略構想,凝聚「向心力」。

對俄羅斯而言,如何讓歐亞一體化理念在獨聯體國家深入人心,如何讓這些國家民眾早日獲得經濟利益和實惠,或許要比簡單地增加關稅同盟成員國或者發放「禮包」意義深遠得多。2014年俄羅斯在外交上無疑希望「三手」都要硬。
【2014/01/23 世界日報】

可以看到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與伊朗問題出力。
在中東地區似乎可以感受到美國退而俄羅斯進。
相對的,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著墨就比較少了。起碼在北朝鮮問題上,焦點就不在俄羅斯上。遠東已經變成中國與美國角力的戰場了。

愛快羅密歐 搶賺日本同志財

愛快羅密歐 搶賺日本同志財

車商愛快羅密歐為求突破,將目標轉向同志,贊助相關活動。圖為去年表彰對同志等社群有卓越貢獻的東京超級巨星獎(TSSA)檔案照。
(彭博資訊)
義大利車商愛快羅密歐(Alfa Romeo)在日本市占不到0.1%,自知無力與豐田等同業競爭。為求突破,愛快羅密歐突發奇想將目標轉向一個常被企業忽略的客群:同志。愛快羅密歐2011年開始接觸日本當地同志組織,贊助同志影展和同志遊行,更在遊行時發送紅色的愛快羅密歐保險套,Google與IBM等大企業也名列同志活動的贊助商。
愛快羅密歐日本部門行銷主任愛蘭普斯說:「我們是很性感的品牌,當你開愛快羅密歐,就像宣告要勇敢忠於自我,我們希望強調符合品牌價值的特色。」
愛快羅密歐的同志行銷計畫,剛開始曾面臨來自日本管理團隊的阻力,但在市場上從未遭遇困難。愛蘭普斯預測更多企業將跟進,特別是在時尚和美妝市場,「市場充滿無限商機」。
據日本汽車進口商協會(JAIA)資料,愛快羅密歐推出同志行銷計畫一年後,2012年日本銷售激增逾一倍至4,452輛。不過,去年愛快羅密歐在日本僅推出一款新車,不如一年前兩款,導致出貨量下滑至3,148輛。
許多大型歐美企業早在1990年代就開始瞄準同志客群,但在同性婚姻欠缺法律認可、同志話題被視為禁忌的日本,這股趨勢遲遲無法擴大。不過,隨著民調顯示日本民眾對同志的接受度逐漸上升,情勢已出現轉變,軟體銀行、電通(Dentsu)等日本企業也開始搶食同志商機。
顧問業者Qocci預估,日本同志消費市場每年估達6.6兆日圓(630億美元),該公司創辦人東田正木說:「企業垂涎這塊市場,大部分同志無法結婚或生育,有更多可支配所得。」
【2014/01/24 經濟日報】

這樣倒是一個鮮少企業敢涉入的市場區塊。
主要是一般人對於同志的觀感,如果操作不當反而會傷害品牌形象。
但自2013年開始,已有部分國家開放同志婚姻,可以觀摩看看當地企業如何接觸這塊市場。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國發會揭牌 馬總統:不該管的不要管

國發會揭牌 馬總統:不該管的不要管
國發會昨天揭牌,總統馬英九致詞期勉國發會為國家發展規劃活路與出路,不過總統最後一句:「該管的管,不該管的不要管」卻引發聯想,不知是冷笑話,或者另有弦外之音?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解讀總統談話,他說,市場化與自由化的意義就是,「該管的管,不該管的不要管。」政府該做的是,營造良好的經商與投資環境,不宜涉入市場,影響產業發展。
馬總統表示,國發會由經建會、研考會及工程會等三個機關整併而成,他盼望國發會能成為部會間的潤滑劑與催化劑,在整個國家發展的研究規劃、與執行考核上發揮功用。
馬總統說,國發會的業務內容不限於經濟建設,必須彈性考量國家發展策略;例如募兵制,不只是單純軍事問題,並且攸關人力運用;又如我國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與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涉及經濟與外交,也與兩岸關係息息相關。
管中閔說,國發會委員人選由行政院核定,最多廿七人,現在已新納入教育部與文化部,如果需要再納入陸委會與國防部,將先向行政院請示。
江揆期許「看得更遠更清楚」
行政院長江宜樺表示,國發會幾乎等於「小行政院」,比過去被稱為「財經小內閣」的經建會扮演更重要角色,國發會對國家十年、廿年後的方向,必須比其他機關「看得更遠、想得更清楚。」在不受干擾,不受各種短淺意見影響下,為國家的未來作長遠規劃。
蕭萬長盼「相加力量變相乘」
前副總統蕭萬長說,國發會今後擔任國家整體發展、規劃設計、協調審議及管考任務,不僅是數量上一加一等於二,而是應透過整合,「讓相加力量變成相乘效果」。
【2014/01/23 聯合報】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戲說金融/一筆匯款…賓拉登行蹤化暗為明

戲說金融/一筆匯款…賓拉登行蹤化暗為明
獲得2013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在內五項提名的「凌晨密令」,描述美國中情局歷經十年布署,將策動911事件的蓋達組織首腦-奧薩瑪賓拉登擊殺的故事。一筆透過西聯匯款完成的交易,讓擔任賓拉登信差的神秘客曝了光,也使中情局大海撈針計畫,出現曙光…
電影一開始,沒有任何的畫面,是一連串911事件發生當下,罹難者生前最後一刻的語音留言,他們有的非常驚恐,有的鎮靜的與家人告別,也有氣若游絲,直到最終嚥下一口氣的求援聲。
從中情局總部奉派到巴基斯坦的瑪雅(潔西卡雀斯坦飾演),目睹了美國政府與蓋達組織的鬥法,刑求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她親眼看著自己的夥伴,一位三個孩子的媽,被佯裝賓拉登手下的自殺炸彈客,在登門造訪時同歸於盡,她也經歷過一出中情局據點的大門,就被突如其來的機槍掃射-若非汽車防彈玻璃發揮作用,早已一命嗚呼。
透過大筆現金收買任何可能的消息,一部藍寶堅尼紀念款車的代價,只為確認某一個人的身分是否是真的,這種做法,引來美國內部反彈,中情局高官被要求返國說明,還因此調職,而狙擊賓拉登與防制炸彈客何者優先,也在內部引來激辯。
氣氛低迷、情緒低落,瑪雅一度想放棄這樣的任務。就在此時,長期監聽的線報傳來消息說,發現一處中產階級密集的住宅區,有棟牆高16呎,貼滿黑玻璃的建築物,進出分子相當神秘,可能是蓋達組織高官的棲身之處。
經過反覆確認,中情局把賓拉登藏身於此的機率,由四成逐漸提高,到了九成五的把握時,啟動代號為「金絲雀計畫」的狙擊行動。在911事件發生後約十年,完成了斬首任務。
神出鬼沒的賓拉登,行蹤之所以曝光,最早起源於一筆匯款。中情局全面清查911劫機者的親友帳戶時,發現一筆5,000美元的款項,透過西聯匯款由巴基斯坦匯入,並循線抓到了嫌疑人,逐步掌握到「信差」的動向,這也是賓拉登最後被狙殺的導火線。
西聯 不開戶也能轉帳
【經濟日報/記者邱煜婷/台北報導】
911事件震驚全球,美國追擊蓋達組織首腦賓拉登的過程,不只全球媒體競相追逐,也成為好萊塢劇本的素材。有趣的是,根據電影「凌晨密令」的描述,據點遍及全球的西聯匯款,居然是追出賓拉登所在的重要線索之一。
西聯匯款約19世紀中成立,最早的業務是收發電報,但隨著各種通訊工具崛起而逐漸沒落。著眼於世界移民潮的金流匯款業務,公司成功轉型並恢復快速成長。在台灣,西聯匯款和京城銀、元大銀、大眾銀、台新銀合作,共有超過200個服務據點。
西聯匯款以移民匯款為主要業務,主打不需要開設銀行帳戶,只要填寫相關表格、出示身分證明文件、付出相關手續費,就可獲得一組密碼,並在數分鐘內,就可將款項匯往全球西聯匯款的據點。
而領取款項方式也很簡單,領款人取得匯款人的密碼、出示個人身分證明文件等資訊,就可快速取款。
銀行業者表示,西聯匯款在台灣,目前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提供民眾國外旅遊碰到意外時,快速向國內親友求援;第二則是提供在台的外籍勞工快速小額匯款服務。不過,因為消費者不用開戶就能匯款,若發生問題時,究竟要找西聯匯款還是銀行處理,容易引起爭議。
【2014/01/18 經濟日報】

我是西聯匯款(WU)的股東。
根據WU的介紹,WU在全球的主要客戶是外籍勞工,因為外籍勞工有固定將工資匯回家鄉的匯款需求。因此,金融體系落後的外籍勞工輸出國,例如墨西哥、印尼與菲律賓等,都對WU的業務很重要。

伊朗守諾減核 歐美鬆綁制裁

伊朗守諾減核 歐美鬆綁制裁
伊朗遵守協議中止純度20%濃縮鈾生產,國際原子能總署人員檢查確認後,歐盟與美國宣布對伊朗解除部分經濟制裁。
美聯社、歐新社
伊朗遵守與西方國家的過渡減核協議,中止純度20%濃縮鈾生產。歐盟與美國20日宣布對伊朗解除部分經濟制裁,象徵西方國家與伊朗達成減核首個重大進展,為將來締結長程核子協議打下基礎。
伊朗與西方國家及德國經過將近10年談判,去年11月24日簽署過渡核子協議,這項協議20日生效,伊朗遵照協議承諾,中止純度20%的濃縮鈾提煉作業。聯合國觀察團確認伊朗停止提煉濃縮鈾之後,美國與歐盟均解除對伊朗的部分貿易制裁。
根據協議,西方國家解除制裁範圍包括石油、黃金與其他貴金屬貿易,並解凍伊朗部分海外資產,價值42億美元,伊朗可從2月1日開始分期拿回資金。解除制裁金額規模60至70億美元。
過渡核子協議約定,未來六個月西方國家與伊朗繼續協商,以期達成長程減核協議,使西方終結對伊朗發展核武的恐懼,而伊朗也能擺脫痛苦的經濟制裁。
美歐放鬆制裁,伊朗官員歡欣鼓舞,認為這有助於新任總統羅哈尼之後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WEF)。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薩利希接受國家電視台訪問說,「對伊朗的制裁如冰山一樣正在融化」。
以色列曾批評過渡核子協議是「歷史錯誤」,並不斷警告為防止伊朗發展核武不惜動武。以色列表示,長程核子協議必須杜絕伊朗建造核武的可能性。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艾希頓說,「這是重要的第一步,但需要更多努力才能徹底消除各國對伊朗核計畫的憂慮」。艾希頓說,希望從2月開始商談長程核子協議。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帕莎其說,未來的談判將「更複雜」。一名白宮發言人說,仍會「積極執行」對伊朗的其他制裁。
【2014/01/21 聯合晚報】

美國跟伊朗談和,可以逐漸將外交與軍事焦點從中東轉向遠東。
美國之所以敢這樣做,應該跟資源轉向有關。過去需要中東穩定的原油供給,但現在已經能夠自給自足了,中東的重要性不若以往。
伊朗重新回到國際舞台,對於國際原油的供給也會增加,加上投資人對於QE的預期使得美元走強,因此油價應該易跌難漲。

我認為美國轉移焦點,美國在中東的盟友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都要小心。

適度曬太陽 有助降低高血壓

適度曬太陽 有助降低高血壓
 
研究指出,適度曬太陽可能有助降低高血壓。高血壓是心臟病發與中風的危險因子。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陽光能改變皮膚的一氧化氮濃度,使血管擴張,達到降血壓的作用。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實驗醫學教授費利許說:「少部分的一氧化氮就會從皮膚進入循環系統,擴張血管,血壓一旦降下來,心臟病發與中風的風險也跟著降低。」
24名志願者分2階段實驗,第1階段讓受試者照射助曬燈,吸收紫外線與熱能,時間20分鐘;第2階段,研究人員阻隔紫外線,只讓燈發出熱能,時間也是20分鐘。 結果支持血壓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聯。
心血管疾病好發率已知會隨季節與居住緯度而異,在冬天及在較高緯度地區,心血管疾病好發率較高,陽光紫外線也在這個季節較低。
【2014/01/22 Upaper】

人力嚴重不足 日擬鬆綁外勞

人力嚴重不足 日擬鬆綁外勞
日本政府重新檢討外勞政策,期彌補「少子高齡化」趨勢下的人力不足;有人建議技術勞工的「實習期」延長為五年,也考慮開放純勞動的非技術外勞。
日前舉行的產業競爭力會議中,與會者提出擴大引進外勞及提高女性就業率等政策。日本現行的外勞制度為「外籍人士技能實習制度」,其法令精神為轉移日本技術、培養開發中國家人才,目前在日本外勞約十五萬人。
然而日本勞力嚴重不足,日本銀行本月公布的「地區經濟報告」即指出,人力不足已導致地方工程延宕,特別是建築業。「新日鐵日金」董事長兼執行長宗岡正二表示,「因應災後重建,及辦公大樓、大廈、倉庫等與景氣息息相關的工程暴增,不只工地缺人,連設計人才都缺。」汽車業界抱怨,因為缺開車的司機,新車做好卻運不出去。
經濟再生大臣甘利明說,「對少子高齡化的勞動力不足,及二○二○年後半『團塊世代』進入後期高齡期(七十五歲),日本該如何因應,外商十分關心。」經濟財政諮詢會議的民間專家指出,政府設定經濟成長率要達百分之二,但推算回去,勞工明顯不足。對二○二○年東京奧運的建設進度,也會有不利的影響。
產業界建議,政府應允許技術外勞得以再入境,且單次停留期間從三年延長到五年,工作範圍擴大到醫療及長照。另外,盼放寬引進沒有專業技術的外勞。政府內部持續有雜音,厚生勞動省、法務省舉二○○八年金融風暴後,日裔巴西勞工大量遭解雇帶來的治安問題,以及社會福利預算膨漲等,態度保守。
【2014/01/22 聯合報】

台灣也該引以為鑑。

抗議趨暴力 曼谷進入「緊急狀態」

抗議趨暴力 曼谷進入「緊急狀態」
泰國反政府示威領導人素貼(右上)廿一日現身曼谷示威現場向民眾致意,大批示威者振臂歡呼。
(法新社)
泰國看守內閣廿一日下午宣布,由於反政府組織抗議活動已轉趨暴力,為避免抗議活動持續擴大,首都曼谷市及周邊省分自廿二日起進入「緊急狀態」。
泰國副總理察能在廿一日看守內閣會議後舉行的記者會中表示,泰國政府必須啟動緊急法令,因應抗議活動轉趨暴力的狀況,曼谷及周邊省分的「緊急狀態」將為期六十天;在緊急狀態地區,政府可實施宵禁,也可不經指控即逮捕嫌犯,另可審查媒體、禁止五人以上的政治集會,甚至可將曼谷市部分地區列為禁區。
總理盈拉表示,政府無意與示威者對抗,「我們將遵循國際標準,與示威者和平談判。」未來主要由警方而非軍方來控制局勢。
反政府示威領導人素貼獲悉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後表示,政府沒有理由這麼做,因為他們是和平集會,沒有武器也沒有製造恐怖活動。他說,封鎖曼谷示威將照常進行,擔心違法的人可以回家,但相信將有更多示威者不會理會緊急狀態或可能的宵禁等措施。
反政府組織「封鎖曼谷」行動是自一月十三日開始,但從去年十一月起的反政府活動不斷,主因是泰國反對黨民主黨等團體,不滿盈拉政權提出「特赦法」,想讓她哥哥、前總理塔信結束流亡返國。
特赦法後來雖經上議院否決,但示威抗議已成形;盈拉在十二月九日宣布解散國會,訂今年二月二日重新改選,一般預料她幾乎篤定勝選,續任總理。
反政府組織杯葛選舉,要求盈拉立刻下台,讓他們組成「人民議會」進行改革。
觀光局表示,由於外交部還未將旅遊警示燈號升高到可退團費的橙色警示;依規定已報名參團旅客若不想去泰國,出發當天解約須賠償全額團費給旅行社,出發前一天解約,賠償一半團費。
【2014/01/22 聯合報】

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

財經小內閣褪色 經建會熄燈

財經小內閣褪色 經建會熄燈
 
回顧經建會歷史,經建會擘劃經濟建設藍圖,一度被視為「財經小內閣」,重大財經政策總是經建會說了算數;近年來因主委頻頻走馬換將,加上財政困窘,經濟建設規畫難以落實,「財經小內閣」已逐漸褪色。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副董事長葉明峰表示,經建會決策採委員制,委員會成員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央行總裁、財政部長、經濟部長、交通部長、農委會主委、工程會主委、勞委會主委與金管會主委等,財經閣員幾全員到齊,因此經建會委員會也被稱為「財經小內閣」。
葉明峰曾經擔任經建會副主委,他說,經建會成效與「主委是誰」有很大的關係,例如蔣經國、徐立德與林信義等人,當年以「行政院副院長」之尊,兼任經建會主委,俞國華也以央行總裁兼掌經建會,這些「超級主委」開會的時候,哪一位財經首長敢缺席?而經建會拍定的重大財經政策,也沒有可能再翻案。
葉明峰說,當時重大財經政策或公共建設,都先送經建會評估、審議,經建會委員會通過後,部會間就沒有太大意見;現在經建會開會,各部會往往僅派副首長或主任秘書與會,會議效能不可同日而語。
他表示,經建會主委的領導風格很關鍵,由俞國華、蕭萬長、江丙坤等的財經大老級擔任,比較能發揮決策與協調功能。
經建會官員也說,近年來經建會主委一職更迭太快,很難建立威信,且政府財政困難,部分重大公共建設案都與各部會當初規劃有落差,使得經建會失去財經小內閣的功能。
【2014/01/20 聯合報】

日抗議安重根紀念館 韓斥無知

日抗議安重根紀念館 韓斥無知
安重根紀念館在大陸哈爾濱車站落成,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廿日說,安重根是暗殺日本首任韓國總監伊藤博文的恐怖分子,日本已透過外交管道向大陸、南韓抗議。
菅義偉說,安重根是被判死刑的罪犯,「對上個世紀發生的事,南韓、大陸依其片面評價,有這樣的(建紀念館)合作,實在無助建構地區和平。」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州局長伊原純一,十九日打電話向駐日的大陸及南韓公使抗議,表示「此舉與日本的立場相悖,非常遺憾。」
安重根是韓國獨立運動人士,一九○九年日本殖民統治朝鮮半島時期,安重根於哈爾濱火車站刺殺伊藤博文。南韓民眾認為安重根是民族英雄,南韓總統朴槿惠去年六月向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議,建造安重根紀念館。
對日本政府稱安重根為「恐怖分子」,南韓外交部表示,安重根是爭取國家自由和區域和平而捐軀的偉人,伊藤博文則是動員武力侵略朝鮮半島、帶給韓國人極大傷痛的罪魁禍首。聲明中說,日本政府無知的發言,令人驚訝,這顯然意味日本當局對歷史仍有錯誤認知,刻意美化過去的侵略歷史。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也表示,安重根是著名的抗日義士,也受到中國人民尊敬,在哈爾濱設立安重根紀念館「完全正當合理」,大陸不接受日本「所謂的抗議」。
【2014/01/21 聯合報】

想知道安重根是誰嗎?想知道日本與韓國的歷史衝突嗎?
這個BLOG可以提供一些資訊:
http://histopolitan.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22.html

看來針對這段歷史事件上,中國與韓國是在同一陣線。

閱讀秘書/O2O

閱讀秘書/O2O
O2O(Online to Offline),是指從網路世界延伸到實體商店來。國內不乏有意開辦第三方支付的電子商務業者主張,盼消費者日後不用帶鈔票、信用卡就可出門,只要掏出手機,即可完成付費;店家POS機連上第三方支付業者平台,也可協助消費者扣款。
以大陸來說,近期大陸第三方支付業龍頭支付寶,就宣布與新浪微博推出微博支付,無論是微博平台上的線上交易,還是實體商家的日常消費,都可用微博行動App直接透過支付寶付款。
【2014/01/20 經濟日報】

大家都拿中國當例子。
怎麼都沒想過日本iMode,早在第二代行動通訊(2G)時代就能夠做到這些事情了。
等到中國做起來之後,台灣才想追。

第三方支付法 「O2O」拚突圍

第三方支付法 「O2O」拚突圍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薛琦、蔡玉玲明(21)日將首度審查第三方支付專法。據了解,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上周釋出「可彈性思考」善意,外界解讀,電子商務業者企盼多時的O2O(Online to Offline )行動支付業務,有機會突破。

圖/經濟日報提供
近期業者相當關注的O2O行動支付議題,大陸早就開放電子商務業者承作,提供消費者更多購物便利。舉例來說,消費者未來到實體商店買書、用餐、搭計程車,不用鈔票、信用卡,靠著手機App程式,就可連結第三方支付帳戶付款。
至於非金融業第三方支付業者的儲值金額上限,經濟部提出的版本是3萬元,業者期盼能放寬到5萬至10萬元,預期明天討論後有機會放寬到5萬元。
在經濟部報送的草案中,符合條件的本、外資都可准許開辦第三方支付業務,惟陸資除外。此外,支付幣別只能是新台幣,不能是人民幣或其他外幣。
曾銘宗明天將率隊出席三政務委員召開的第三方支付專法審查會,經濟部由商業司長游瑞德領軍。日前經長張家祝特別向游瑞德面授機宜,要他「全力爭取」。外界預期明天的審查會,將是專業火花四射。
據了解,在上周四行政院會結束後,三政委曾找曾銘宗溝通,曾銘宗表示願意保持彈性,針對電商業者認為不夠開放之處,將指示內部研議。
經濟部與跨部會先前敲定的「共識版」草案中,有意開辦儲值業務的第三支付業者,資本額須達3億元;不做儲值業務,資本額5,000萬元;至於儲值上限則是3萬元。電商業者呼喚中的O2O行動支付業務,因跨部會擔憂洗錢問題難防,暫不開放。
相關官員說,台灣資訊科技能力很強,想做行動支付不是問題,不過,金管會、法務部與央行都擔憂「假交易、真洗錢」。經濟部提議,可要求業者定期申報異常交易,「但涉及金流、金融的問題,金融監理單位不點頭,經濟部也沒辦法。」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4/01/20 經濟日報】

「相關官員說,台灣資訊科技能力很強」。
希望相關官員能夠先看過eTag的新聞之後,再來說這句話。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英特爾 全球裁員5,400人

英特爾 全球裁員5,400人
晶片大廠英特爾17日宣布,計劃今年在全球裁員約5%。該公司正面臨個人電腦(PC)銷售下滑的窘境,要把重心轉往成長較快的領域。
英特爾2013年底員工數達10萬7,600人,意味這次計畫可能裁掉約5,400名員工。英特爾發言人克勞特(Chris Kraeuter)表示,這是整頓人力資源以滿足業務需求的一部分,這次裁員計畫包含退休、自願離職與其他選項在內,且英特爾每年全球人力折損規模約4%。
執行長柯森尼奇正帶領英特爾轉攻可穿戴裝置、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等晶片。該公司在16日的法說會中,已暗示計劃要調整員工職位,並縮編整體人力。更早以前,英特爾預估,今年第1季的整頓費用達2億美元,其中可能預留一部分作為資遣費。
英特爾並非唯一因應PC需求減少而裁員的科技公司。惠普(HP)正在進行為期數年的內部整頓,至2014年度裁員數將達3.4萬人,相當於總人力的11%。
英特爾台灣企業行銷部公關經理邱雅欣表示,5%精簡人力計畫並非按等比例,也沒有對特定國家和地區細分,對台灣的影響尚無法評估,不過台灣的業務一直是英特爾的重點發展,包括平板電腦、資料中心、物聯網、軟體服務的業務和行銷等方向。
她表示,目前精減員工的計畫分四方向,包括屆齡退休或優退、遇缺不補、自願離職計劃以及內部轉職。針對內部轉職,員工可以透過內部網站,看那些部門有職缺,或是去外面找工作。
【2014/01/19 經濟日報】

轉往哪裡?

零售業實體店家定價慌了 網購害的

零售業實體店家定價慌了 網購害的


圖/經濟日報提供
電子巨擘百思買(Best Buy)日前公布慘澹的年底購物季銷售,並歸咎於大幅降價,但這凸顯出零售產業面臨更深刻的問題:消費習慣的長期改變不只衝擊實體商店的來客數,甚至已讓實體店失去定價能力。電子商務快速興起,多年來對實體零售業者帶來嚴重挑戰,並已證明實體商店的防衛策略並未奏效。舉例來說,百思買去年大舉裝修店面並積極行銷,甚至邀請消費者到門市試用產品後、再上網以較低價格購買,但感恩節當周周末的來客數依然下滑。
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推升失業率並使消費者抓緊荷包,衝擊美國實體零售業千日的來客數。但復甦至今近五年,消費者似乎一去不復返。
ShopperTrak調查全美6萬家門市,去年到實體門市的消費者只有三年前的一半。
若逐年比較來客數,2011年減少28.2%,2012年減少16.3%,2013年減少14.6%。
網路購物在今年購物季的成長,幾乎是實體門市的兩倍多。消費者似乎不再出門逛街看實品,而是上網瀏覽,再到價錢最優惠的實體門市購買。
據ShopperTrak,2007年的消費者一年平均到訪購物中心五次,如今僅三次。
根據商務部,網路銷售去年第3季僅占整體零售銷售的5.9%。這個比率雖低,卻對消費行為和付款方式去有深遠的影響。隨著消費者上網逛街與尋覓折扣(如亞馬遜針對日用品有定期訂購與優惠價),實體零售門市鼓勵衝動消費的機會也愈來愈少。
【2014/01/20 經濟日報】

這也凸顯要在零售業中建立護城河有多麼不容易。

這也讓我想起我家附近書局的演變。
最早,我家附近有二間書局,到我念小學時可能因為龍年的緣故,市場需求較大所以逐漸增加為五間。之後隨著學生數減少而逐漸收攤,大約國一時又剩下原來的二間。
大約是國三時,離我家較遠的一間也不見了。
唯一的一間,大約在2007年一分為二,分成文具部與圖書部。文具部因為附近公司行號與學校機關有需求,所以還可以撐下去。
圖書部雖然有重新裝潢,又兼賣些布偶、玩具等雜物,但還是不敵博客來在2012年也消失了,搬遷到另一個學區(離我家坐公車大約30分鐘左右的地方)。

科技的滲透力真是可以摧毀護城河。
如果還不信的話,看看美國的柯達軟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