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澳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澳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澳洲經濟疲乏 二度降息

澳洲經濟疲乏 二度降息
澳洲央行宣布降息至空前新低,是今年來第二度降息,但暗示可能不會再調降利率,澳幣應聲走揚。
澳洲央行6日調降隔夜現金利率1碼至2.5%,符合經濟學家預期,但央行總裁史蒂文斯這次不像上個月,說物價展望「可能提供一些繼續寬鬆的空間」,暗示不會再降息,激勵澳幣走高,盤中一度升值0.85%至0.9005美元左右。過去三個月來澳幣已跌13%。
澳洲有90%的房貸戶的貸款採機動利率,總理陸克文可望因利率下降提高政治聲望,但反對黨則認為降息反映出經濟疲軟。
麥格理駐新加坡外匯策略部門主管佛瑞斯特說:「澳洲央行並未指明有更多降息空間,這被視為較中立而非寬鬆的看法,我認為澳幣將升值。」
【2013/08/07 經濟日報】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澳洲5%外匯存底 擬買陸國債

澳洲5%外匯存底 擬買陸國債
人民幣國際化又取得新進展,澳洲央行(RBA)副主席洛威(hilip Lowe)昨(24)日表示,澳洲首次計畫將5%(約19.6億美元)外匯存底轉投資於大陸國債,並已獲得大陸央行批准,預估年底前就能實現。
新華08網與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導,洛威昨向上海澳洲商會以「金融改革之路」發表演說,披露前述訊息。
澳洲央行目前的外匯存底約392億美元,其中,45%為美元資產、45%為歐元資產,5%為日元資產,另有約5%的加拿大資產。
洛威表示,澳洲計劃將5%的外匯存底轉為人民幣資產,可能年底前就能完成。大陸央行已經批準初步投資額度,雙方正在就投資前的必要協議進行磋商。他強調,人民幣一旦實現自由兌換,可能成亞洲地區重要儲備貨幣之一。
滙豐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昨天發布的最新報告認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若中國要擁有真正的全球性貨幣,人民幣必須實現完全可兌換,他預期,這可望在5年內實現。
大陸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張茉楠表示,大陸是澳洲最大貿易夥伴,從這角度看,澳洲央行這決定是客觀理性的。
目前中國經濟規模已占全球的10%,今明兩年可望超越美國成全球第一大貿易國。預估未來3到5年內,澳洲還會大幅增持大陸國債。
另一方面,澳洲央行這項決定也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張茉楠說,一國貨幣要想成為國際性貨幣,首先是在貿易領域,成為國際結算貨幣,最後一個階段才是成為國際儲備貨幣。澳洲外匯存底納入人民幣資產,「是一個風向標的意義」。
澳洲近來不斷加強與大陸在貨幣金融領域的合作,2012年3 月22日,大陸與澳洲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定,互換規模為人民幣2,000億元/澳幣300億元。今年4月10日,雙方又啟動人民幣與澳幣直接兌換機制,澳幣成為繼美元、日圓之後,第三個可直接兌換人民幣貨幣。

【2013/04/25 經濟日報】

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謝國忠﹕澳大利亞可能成為下一個西班牙


謝國忠﹕澳大利亞可能成為下一個西班牙
2012 年 07 月 03 日 14:57
數家中資銀行提供顧問服務的上海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指出﹐澳大利亞經濟嚴重依賴中國﹐而要想避免出現類似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那樣的經濟滑坡﹐澳大利亞央行 (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必須大幅降息。

前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說﹐澳大利亞患有嚴重的“荷蘭病”。他最近接受採訪時說﹐澳大利亞需盡快放鬆貨幣政策﹐以避免房地產市場崩潰。一旦澳大利亞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而澳元匯率又要保持在當前水平﹐那麼澳大利亞將出現西班牙現在的情況。

謝國忠發出警告稱﹐海外投資大多直接投向大型採礦和能源項目﹐這種投資將從當前的接近國內生產總值 (GDP) 一半的水平大幅下降。他指出﹐這將導致澳大利亞房地產市場下滑、房價下挫 20%-30%。

這種悲觀的分析與經濟學家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 IMF) 的觀點大相徑庭。後者認為澳大利亞成功削減了債務水平﹐並且保持了相對較高的經濟增速。最新數據顯示﹐在中國對原料和資源需求的刺激下﹐澳大利亞經濟增速達到 4.3%。

但謝國忠認為﹐澳大利亞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正是這種對中國需求以及對資源的依賴。中國目前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推動澳大利亞佔 GDP 7% 的礦業發展的主要動力。現在中國經濟放緩已開始促使部分分析師質疑澳大利亞礦業繁榮能否維持長久。

擔任數家大型中資銀行顧問的謝國忠說﹐現在中資銀行向資源類項目貸款已經出現問題。他說﹐當一個泡沫由外資支持時﹐這個泡沫也就快破滅了。而大型項目的推遲可能成為泡沫破裂的導火索。

受成本上升和大宗商品價格下滑影響﹐必和必拓 (BHP Billiton Ltd.) 已擱置了 2015 年之前總額 800 億美元的新項目﹔由於礦藏枯竭導致成本高企﹐總部設在瑞士的 Switzerland PLC 去年關閉了 3 家澳大利亞礦產﹔分析師預計力拓股份有限公司 (Rio Tinto Ltd.) 可能也將被迫擱置部分當地煤礦項目。煤炭和鐵礦石價格遠遠低於過去兩年曾觸及的最高水平。

謝國忠指出﹐澳大利亞央行將被迫採取下調利率的應對措施﹐而此舉可能會使澳元相對於美元貶值 30%。這將有助於提振澳大利亞除礦業以外的其他產業﹐這些產業因澳元兌美元超過平價水平而受到打擊。

Caroline Henshaw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澳洲洪災重創全球煤炭供應

澳洲洪災重創全球煤炭供應

2011年 01月 05日 10:04

澳大利亞遭遇嚴重洪災﹐煤炭生產因此中斷﹐煤價上漲推高﹐全球的鋼材產量可能也會因此受限﹐從而導致部分地區的鋼材價格可能出現上升。

昆士蘭是全球最大的海運煤炭出口基地﹐最近該州東北部連降暴雨﹐造成數十所煤礦停產﹐煤運鐵路和公路封閉。近幾週﹐位於昆士蘭的澳大利亞煤礦公司Macarthur Coal Ltd.和位於聖路易斯的美國博地能源公司(Peabody Energy Corp.)以及力拓股份有限公司(Rio Tinto)、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Vale)均宣佈由於不可抗力的原因﹐它們無法履行合同責任﹐無法在特殊情況下運輸煤炭。力拓和淡水河谷屬於世界上最大的煤礦公司。

麥格理資本(Macquarie Capital)駐紐約分析師伍德沃斯(Curt Woodworth)表示﹐煉鋼煤的年產能力約為9,800萬噸﹐其中從昆士蘭出口的煉鋼煤中有73%受到不可抗力的影響。這佔到鋼鐵製造商使用的全球年海運煤供應的37%左右。

分析師說﹐現貨市場上煉鋼煤的價格已漲至每公噸250美元﹐漲幅達10%。美國飛利凱睿證券有限公司(Brean Murray, Carret & Co.)的分析師薩斯曼(Jeremy Sussman)說﹐如果基礎設施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那麼價格顯然還將繼續上漲。

受昆士蘭煉鋼煤生產暫停影響最大的是中國和亞洲其它國家和地區﹐因為它們的鋼材生產和電力公司均嚴重依賴從澳大利亞出口的煤炭。另外﹐依賴亞洲鋼材的全球買家也將受到一定影響。

通過熔煉鐵礦石和煤炭等原材料來煉鋼的綜合鋼鐵生產商已經受到鐵礦石漲價的影響。由於需求相對疲弱﹐這些生產商可能無法為抵消原材料成本上漲而提高鋼材價格。美國紐柯公司(Nucor Corp.)等鋼鐵企業熔煉的是回收鋼材﹐而不是煤或鐵礦石﹐它們不會受到影響。

鋼鐵研究公司MAR Inc.的鋼鐵分析師阿普勒鮑姆(Michelle Applebaum)說﹐受這些因素影響﹐除煤炭企業受益外﹐國內外的電弧爐煉鋼廠可能也會從中受益﹐因為它們完全不會受到煤炭漲價的影響。

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 Corp.)等部分鋼鐵企業有可能會間接受益﹐因為它們依賴的是北美的煉鋼煤。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商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不太從澳大利亞進口煉鋼煤﹐因此至少在短期內可能不太會感受到鋼材成本上漲帶來的連鎖反應。

煉鋼煤供應短缺﹐正推高硬煉焦炭這種頂級煉鋼煤的價格。在澳大利亞遭遇洪災之前﹐硬煉焦炭的價格就已達到每公噸225美元。未來幾週結算下一批季度合約時﹐預計硬煉焦炭會漲至每公噸300美元。

分析師說﹐煉鋼煤價格上漲﹐供應短缺﹐可能會讓鋼廠縮減產量﹐於是鋼材出口價格可能提高。截至週二﹐昆士蘭地區的部分洪水開始有所消退﹐但煤礦企業尚未取消有關不可抗力的公告。

另外﹐儘管澳大利亞熱能煤供應量佔全球熱能煤的比例僅為3%左右﹐但澳大利亞煉鋼煤供應中斷﹐預計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高公用事業公司使用的熱能煤的價格。近幾週﹐歐洲和世界其它地方天氣異常寒冷﹐因此發電所需的熱能煤需求也有所增加

煤炭行業專家說﹐澳大利亞煤礦企業很難彌補因洪災損失的產量﹐因為產能已經逼近極限水平﹐即使在正常情況下﹐也無法大力提高產能以彌補損失。

Kris Maher / Robert Guy Matthews

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澳洲PPI大增 可能再升息

澳洲PPI大增 可能再升息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0.10.26 08:28 am

澳洲第三季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創2008年以來最大季增幅,顯示經濟成長強勁可能推升通膨,為此澳洲央行暗示可能再度升息,澳元兌美元25日盤中一度漲抵99.72美分,接近與美元1比1的平價水準。

公用事業和建築業成本上揚,使澳洲上季PPI較前季成長1.3%,不但優於預期的成長0.5%,也寫下2008年第三季以來最強勁的增幅。

澳洲央行總裁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25日表示:「天然資源業投資急遽增長,是1960年代末期以來最大增幅,未來可能還會更強勁。」他說,由於國內經濟存在擴張性衝擊,容忍通膨升溫毫無助益。這番話顯示史蒂文斯可能在11月2日的例行會議上升息。

澳洲訂27日發布上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市場預估年增率2.9%,位於央行2%到3%的區間上限;核心CPI年增率為2.6%。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凱凡斯表示,PPI上揚顯示上季CPI也可能攀升,在多餘產能有限、貿易暢旺、薪資壓力升高的情況下,澳洲央行可能不願靜觀其變。

澳洲央行本月出乎意料維持基準利率在4.5%,但警告可能必須在某個時刻升息,不會停留在原地踏步。

該行在去年10月至今年5月間調升了150個基點,此後一直按兵不動。

受強勁的PPI數據和央行的樂觀展望所激勵,澳元兌美元25日勁揚1.22%至99.48美分,盤中一度漲抵99.72美分,再度逼近與美元平價的水準。蘇格蘭皇家銀行策略分析師吉柏斯認為,澳洲和美國政策方向上的歧異,意味著澳元匯價未來幾周很就可望追平美元。

【2010/10/26 經濟日報】

紐西蘭利率 維持3%

紐西蘭利率 維持3%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美聯社威靈頓28日電】 2010.10.28 02:12 pm

由於經濟復甦依舊遲緩,紐西蘭央行28日維持基準利率在3%的水準不變,並表示不急著升息。紐西蘭央行在兩度升息一碼、將基準利率從2.5%的空前低谷提升到3%後,已經連續兩次利率按兵不動。

紐西蘭準備銀行說,許多國內數據都比預估虛弱,主要是因為消費者支出趨於謹慎,房屋業活動相對淡靜,很多企業的未來展望也沒有以前樂觀。6月這一季的經濟數字顯示,在6月止的會計年度中,紐西蘭經濟僅小幅成長0.7%,經濟學家並普遍認為,經濟復甦的步速會相當零碎與虛弱

準備銀行總裁波拉德說,出口物價持續居高,以及強烈地震之後的災後重建活動,都有助支撐未來一年的經濟活動。

紐西蘭本月將商品服務稅從12.5%提高到15%後,可能帶動通貨膨脹升高,但因為國內需求受抑制,預料通膨的衝擊會相當有限。紐西蘭目前的年通貨膨脹率是1.5%。

【2010/10/28 聯合晚報】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不懼礦業稅… 雙拓鐵礦砂拚擴產

不懼礦業稅… 雙拓鐵礦砂拚擴產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 2010.10.21 02:31 am

儘管澳洲政府計劃課徵新的礦業資源稅,澳洲兩大礦業公司力拓(Rio Tinto)和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仍打算繼續增加鐵礦砂的生產,力拓20日即通過31億美元的擴張計畫。

力拓20日敲定把皮柏勒礦場(Pilbara)產量提高28%的計畫;就在兩天前,該公司與必和必拓合併鐵礦砂事業的計畫才因為歐洲與亞洲監管當局的反對而作罷。

必和必拓同日也宣布,上季鐵礦砂產量增加6%,必和必拓也可能加速擴產計畫,以滿足新興國家的強勁需求。這兩家公司今年初曾揚言要取消在澳洲的投資,6月與澳洲總理吉拉德達成折衷協議後,態度已明顯軟化。不過媒體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力拓和必和必拓現在又因礦區使用費糾紛,威脅要背棄協議。

柏斯一位分析師說:「要是力拓以及必和必拓正在推動媒體報導的這些鐵礦砂投資計畫,就表示這兩家公司顯然不太在意礦業稅。他們認為銷售更多鐵礦砂的好處大於必須多繳稅的壞處。」

吉拉德的少數政府正與礦商協商礦業稅的細節,這項稅預定2012年年中生效,只對鐵礦砂和煤礦業者課稅,可徵得105億澳元稅收,力拓、必和必拓和Xstrata等礦商將支付大部分稅金。吉拉德在坎培拉告訴記者:「我們一直以來的立場是一定會徵收現有的礦區使用費,並按照計畫課徵新礦業稅。」

不過增產消息並未激勵力拓和必和必拓股價上漲,中國升息導致國際商品價格承受壓力,進而推累力拓與必和必拓20日收盤各跌1.68%和0.68%。

【2010/10/21 經濟日報】

=========================================
在獨占的保護之下,這兩大礦業商根本不用畏懼礦物稅,因為這些稅遲早都會由這些商品的買家吸收。
只不過當時提出礦業稅的時機不好、規模也太大,反彈聲浪四起,搞到當時的總理陸克文被同黨同志推翻,黯然下臺。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升息? 加拿大按兵不動 澳洲暗示上調

升息? 加拿大按兵不動 澳洲暗示上調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10.10.20 08:20 am

加拿大央行19日宣布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同時下修今、明兩年經濟成長預估值,暗示短期內不會祭出緊縮政策。另外,根據澳洲央行的會議紀錄顯示,儘管決策官員在兩周前決定按兵不動,但似乎很快會再升息。

在連續升息三次後,加國央行19日維持基準利率在1%不動,與外界預期相符。該行並調降加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先前預估的3.5%降至3%,明年也從2.9%降至2.3%,且經濟要到2012年底才會發揮所有潛能,比7月預估的2012年初還晚。

加拿大央行加入南韓、巴西、馬來西亞和澳洲等央行之列,在全球復甦仍有變數時選擇維持現行利率水準,也避免和美國聯準會(Fed)以及歐洲央行(ECB)背道而馳;歐美央行都暗示可能會推出新的刺激政策。近幾個月僅瑞典和印度等主要國家升息,新加坡將放寬星元波動區間,也等於執行緊縮政策。

加國央行在聲明中指出,此時正值全球復甦轉換期,美國前景疲軟,新興市場的成長開始轉趨溫和,加上加拿大國內的消費和房市活動可能開始減緩,若要減少貨幣政策刺激,都需慎重考慮。

加元兌美元匯率19日在紐約匯市早盤暴跌2%至1.0374加元。加元14日才升破與美元平價的水準,是半年來首見。豐業銀行(Nova Scotia)經濟學家霍特形容,現在全球央行的手都被Fed綁住,其他主要央行也都在考慮新的寬鬆措施。

澳洲央行19日公布的會議紀錄顯示,官員5日集會時決議讓利率維持在4.5%不變,主要是因為跡象顯示信用成長遲緩,且澳元強升,以及國際前景依然不確定。

然而,該行看起來打算很快就會升息,因為紀錄寫道不斷上揚的通膨,最後可能迫使央行不得不實施緊縮政策。央行不可能無限期留在原地等著世界經濟爆發狀況。

【2010/10/20 經濟日報】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澳洲不升息

澳洲不升息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10.10.05 04:48 pm

澳洲央行貨幣決策會議今天決定,現金利率維持在4.5%不變。

市場原本預期澳洲將升息一碼以抑制通膨竄升,但澳洲央行今天卻意外宣布連續第5個月維持利率不變。

澳洲央行表示,由於通貨膨脹溫和、和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決定暫不調整利率,但強調未來仍有升息可能。

【2010/10/05 聯合晚報】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歐美製造業降溫 復甦添變數

歐美製造業降溫 復甦添變數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10.10.02 03:52 am

最新調查顯示,歐洲和美國製造業景氣持續擴張,但逐漸降溫,亞洲的印度製造業的擴張速度也降至10個月最慢,代表全球經濟前景仍充滿變數。

據供給管理人協會(ISM)1日公布的資料,美國製造業景氣9月連續第14個月擴張,但速度減緩,ISM製造業PMI跌到54.4,是10個月最低,也不如8月的56.3,但優於道瓊社預估的54。

美股1日盤初在製造業等經濟數據優於預期帶動下,三大指數同步上漲,道瓊最高漲逾0.7%。但由於市場對前景仍有疑慮,之後在平盤上下震盪。

負責ISM製造業PMI調查的歐爾表示,綜合數據顯示製造業上個月相對強勁,因為54.4依然相當正面,但細項數據走弱,整個情況較沒那麼樂觀。

Markit Economics 1日公布的資料顯示,歐元區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到八個月最低,從8月的55.1下滑到53.7,比9月23日公布的初估值只多了0.1。雖然該指數已連續第12個月保持在代表景氣擴張的50以上,但節節下滑代表歐元區經濟成長減速。

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上個月製造業PMI從58.2下滑到55.1 ,義大利從52.8下跌到52.6,法國一枝獨秀,從55.1上升到56,但西班牙和愛爾蘭的PMI跌到50以下,是2月來首見。希臘從43上揚到44.7,但仍在衰退階段。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表示,景氣下滑的速度以及愛爾蘭、西班牙和希臘同步陷入衰退的情況,相當令人憂心。另一份報告顯示,歐元區8月失業率連續第四個月維持在10.1%的12年新高。

在歐元區意外的英國,製造業上個月景氣也減緩至10個月最慢,PMI指數從8月的53.7跌到53.4,不如市場預期的53.8。出口訂單也出現一年來首度下滑。

中國9月PMI不降反升,相較之下顯得一枝獨秀;印度9月製造業PMI從57.2跌到55.1,是十個月來最低;澳洲製造業也出現九個月來首見萎縮。這些數據勢必影響這些國家央行的政策走向。

【2010/10/02 經濟日報】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大地震打亂經濟 紐西蘭升息政策暫緩

大地震打亂經濟 紐西蘭升息政策暫緩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美聯社威靈頓16日電】 2010.09.16 02:28 pm

紐西蘭準備銀行(紐國央行)今天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3%的水準不變,表示12 天前的大地震帶來的經濟衝擊,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紐西蘭央行並且表示,國內經濟依舊虛弱,房屋銷售下滑、消費者支出與信用需求都不甚旺盛。

紐西蘭在此之前,為防範通膨加速,曾連續兩個月升息一碼,升到3%。而在全球經濟衰退期間,基準利率則連續13個月維在2.5%的低谷不變。

準備銀行總裁波拉德今天說:「雖然全球與國內經濟持續復甦,但前景卻自6月以後就開始走弱,我們認為在此關頭,應該維持官方現金利率(OCR)不變為宜。」波拉德還說:「9月4日襲擊坎特伯里的大地震,明顯地打亂經濟活動,而且影響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日。」

波拉德並且指出,全球經濟的擴張似乎已經趨緩,預告美國成長的指標尤其顯著惡化。儘管前景轉弱,準備銀行仍然預期,經濟成長能在未來幾年逐漸吸收目前的過剩產能。

準備銀行指出,未來官方現金利率的上升速度會明確減緩。

【2010/09/16 聯合晚報】

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澳上季GDP大增 澳元勁揚

澳上季GDP大增 澳元勁揚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 2010.09.02 08:51 am

澳洲經濟上季強勁成長,成長率是三年來最快,顯示亞洲對礦產的需求持續帶動澳洲經濟擴張,家庭消費也增加,市場預期澳洲央行可能再度升息,澳元也應聲上漲。

據澳洲統計局1日發布的統計,澳洲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第一季成長1.2%,比一年前擴張3.3%,雙雙優於分析師先前預期的0.9%與2.8%增幅。同時,第一季成長率也從0.5%上修至0.7%。

上述消息激勵澳元升破1澳元兌0.90美元,紐約1日盤初最高報0.9066美元,上漲1.8%。

出口大增5.6%是上季經濟表現比預期強勁的最主要因素,貢獻GDP成長率1.1個百分點,反映中國對鐵礦砂與煤炭的需求帶動必和必拓等礦產業者加速投資。

成長優於預期粉粹市場先前預期央行可能降息的預期,但多數分析師仍預測央行最快要到明年初才會再度升息。澳洲是20國組織(G20)成員國中最積極升息的國家,自去年10月至今年5月間,已將基準利率調升至4.5%。

雪梨RBC資本市場經濟學家王淑玲(譯音)說:「澳洲仍然超標成長,民間消費改善,出口價格也支撐成長。沒有任何條件顯示央行可能降息,下次利率調整一定是升息,預計在2011年初。」

澳洲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製造業在8月加速成長,一掃7月成長速度降至2009年2月以來最低的陰霾,顯示中國經濟雖然減速,但減速的程度有限。澳洲央行助理總裁德貝爾(Guy Debelle)31日曾表示,美國二次衰退的「風險仍存在」。

澳洲上一季經常帳赤字縮小至2002年以來最低,而零售銷售營建許可也在7月彈升。不過,澳洲工業總會1日的報告指出,澳洲製造業成長速度降到五個月來最低。

【2010/09/02 經濟日報】
========================================
澳洲第二季的表現相當令我驚訝。
原本預期中國一連串的緊縮會衝擊澳洲的出口,但是目前看來似乎影響有限。

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韓澳看淡全球經濟 升息放緩

韓澳看淡全球經濟 升息放緩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謝璦竹/綜合外電】 2010.08.18 08:43 am

南韓和澳洲央行17日不約而同表示全球經濟前景籠罩烏雲,市場認為這意味兩國很可能放慢升息腳步。另外,新加坡7月出口成長不如預期,反映全球經濟疲軟,衝擊該國出口。

南韓央行總裁金仲秀17日在一場演說中表示,市場未來可能動盪不已,主要國家的商業活動可能更不穩定,因為美國和中國經濟成長有趨緩現象,加上南歐國家的債務問題未解。

他也重申,央行會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下維持物價穩定並支撐經濟成長,而全球經濟和金融狀況,決定升息的步伐

央行有「責任」要考慮升息對家庭和中小企業的影響,但也要保持警覺,不能長期依賴低利率。

南韓央行上個月升息1碼至2.25%,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第一次,但本月又按兵不動。經濟復甦帶動物價上漲壓力,但全球經濟前景轉淡卻拖累占南韓經濟一半的出口展望,讓央行左右為難。

無獨有偶,澳洲央行在17日公布的本月初決策會議紀錄中指出,如今全球經濟前景的變數比今年稍早更多。官員表示,6月和7月時決定維持利率不變,是因為市場出現相當程度的波動。

美國的成長腳步從今年初來就相當溫和,亞洲經濟先前經歷過一段強勁成長,如今看起來降到較能持久的速度。

澳洲央行從去年10月到今年5月共升息六次,本月初則和南韓央行一樣決定按兵不動,維持基準利率在4.5%,市場預期到明年前澳洲央行可能都不會升息。

另外,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IES)17日說,新加坡上個月非石油類出口比一年前成長18.2%,增幅小於6月經向下修正後的28.5%,也不如分析師平均預期的20%。

分析師預期新加坡下半年出口成長將持續減速。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艾爾文‧劉說:「下半年出口成長還會見到更顯著的減速,出口復甦很可能已經在上半年進入高原期,復甦的動能接下來將減弱,某些月份甚至會非常疲弱。」

經季節修正後,7月出口比6月萎縮3.9%,減幅比分析師預估的下滑2.7%還嚴重。出口已連續第三個月萎縮,6月出口比5 月減少0.1%,5月出口又比4月萎縮0.3%。

【2010/08/18 經濟日報】

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新西蘭央行將隔夜拆款利率上調25基點至3.00%

新西蘭央行將隔夜拆款利率上調25基點至3.00%


2010年7月29日 05:25

新西蘭央行(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週四將官方隔夜拆款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3.0%﹔但補充說﹐是否進一步加息將取決於市場形勢﹐而且加息步伐和力度可能會比原先的預期更加溫和。新西蘭央行上個月已將利率上調25個基點。

新西蘭央行週四的決定與市場預期完全一致。此前接受道瓊斯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調查的11位經濟學家均預計新西蘭央行將加息25個基點。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必和必拓 上季增產16%

必和必拓 上季增產16%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法新社雪梨二十一日電】 2010.07.22 02:22 am

礦業巨擘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宣布,上季鐵礦砂和冶金用煤礦產量雙雙增加16%,激勵股價21日上揚2%。但這個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對短期前景並不樂觀,理由是中國的經濟降溫措施可能拖累商品需求。

必和必拓宣布,迄6月底止的年度第四季鐵礦砂產量為3,120萬公噸,較去年同期成長16%;去年全年度的產量則為1.25億公噸,年增率為9%。

必和必拓向澳洲證交所表示:「西澳的鐵礦砂產量連續第十年創下歷史新高。」

在製鋼的關鍵材料冶金煤方面,年度第四季產量為1,100萬公噸;年產量增加3%至3,740萬公噸。

受此激勵,必和必拓股價21日盤中一度勁揚逾2%,尾盤漲幅縮小至1.17%,每股報38.75澳元。

儘管產量表現突出,必和必拓卻對前景感到憂心,「已開發國家調整財政措施,使得近期前景存在變數。而中國為經濟降溫的措施,意味著商品終端需求的波動情形還會持續下去」。

必和必拓的鐵礦砂和冶金煤合約多年來都是一年一約,3月時已改為更短期的合約。該公司表示,去年度冶金煤34%出貨量已改為新的議價機制,但39%的西澳洲鐵礦砂還在採用舊的一年一約制。

【2010/07/22 經濟日報】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澳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 經濟展望佳 澳元升1.6%

經濟展望佳 澳元升1.6%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 2010.07.07 08:21 am

澳洲央行(RBA)5日一如預期決議維持基準利率不動在4.5%,但聲明中對經濟的展望比市場期待樂觀,激勵澳元對美元勁漲1.6%。

這是澳洲央行連續第二個月按兵不動,維持基準的目標隔夜現金利率在4.5%的水準,但央行也暗示,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可能帶動通貨膨脹升高,未來仍可能再度升息

澳洲央行總裁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說,全球經濟復甦的速度快慢不一,「必須等國內外有關需求與物價的數據出爐後,才能作下一步決定。央行理事會認為當前的貨幣政策仍屬適當。」28日澳洲將發布第二季通膨數據。

央行聲明對全球經濟的評估比市場先前預期樂觀,紓解了二度衰退的疑慮。受到樂觀展望的激勵,澳元與歐元同步勁揚,美元則回吐近來的漲幅。

澳元對美元5日上漲1.6%,報85.26美分兌1澳元,遠高於決議發布前的83.17美分。歐元對美元上漲0.4%,報1.2591美元兌1 歐元。

分析師說,澳洲央行未向二度衰退的恐慌低頭,對安撫市場發揮了作用。RBC策略師李格諾說:「RBA的聲明內容很平衡,也安撫了市場先前的恐懼。今年內降息的機率非常低,反倒有機會再升息。」

ICAP經濟學家卡爾說,金融市場先前揣測今年會降息並不正確。「市場信心原本很低落,但RBA明白表示,現在可以稍微安心,經濟應會穩步復甦。」

澳洲6日公布的5月貿易統計也支持澳洲經濟穩定成長的預測。

受惠於鐵礦砂與煤等出口商品價格上漲,澳洲5月貿易順差激增至16.5億澳元,是2009年3月以來最高。出口比前一個月成長6%,進口成長4%。

【2010/07/07 經濟日報】

========================================
「必須等國內外有關需求與物價的數據出爐後,才能作下一步決定」
→看來澳洲央行對於後勢也看不清楚。

「受惠於鐵礦砂與煤等出口商品價格上漲,澳洲5月貿易順差激增至16.5億澳元」
→澳洲的經濟成長動力在於中國的經濟成長,不知道中國打房的效果會不會反應在澳洲的貿易順差上,我認為澳洲6~7月份的經常帳數字很值得觀察。

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

澳洲資源稅 政府大讓步

澳洲資源稅 政府大讓步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 2010.07.02 02:00 am

澳洲政府提議徵收資源稅引發的爭議即將落幕,澳洲媒體報導澳洲政府與三大礦商已達成協議,2日將宣布妥協方案。

澳洲時代報(The Age)1日在網站上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上台剛滿一周的新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與三大礦商的資源稅談判即將達成協議,將把免稅門檻大幅提高,政府也準備在資產折舊處理上讓步。

資源稅爭議是導致澳洲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遭到黨內逼宮的導火線。陸克文政府主張對礦商徵收40%的資源超級利得稅,不滿的礦商威脅撤資,斥資數百萬澳元宣傳資源稅的害處,引發民眾憂慮資源稅衝擊就業,也造成陸克文支持率急轉直下。

吉拉德與礦商如果達成協議,有助年底國會大選選情。另一方面,在野的主要勢力自由國家聯盟(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也有支持資源稅的壓力,該聯盟主席亞伯特(Tony Abbot)曾說,若他贏得選舉,將撤銷該法案。

據消息人士,為達成資源稅妥協方案,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執行長克洛柏斯(Marius Kloppers)、力拓(Rio Tinto)澳洲區董事總經理皮佛(David Peever)與Xstrata煤礦公司執行長費伊柏格(Peter Freyberg)等人,與澳洲財長史旺(Wayne Swan)及資源部長佛格森(Martin Ferguson)1日在坎培拉舉行第二天協商。政府官員也證實確有其事,但未說明協商的進展。

根據報導,政府已同意提高繳稅的最低門檻。原先的提案規定,凡開採案的報酬率達到長期債券殖利率的水準,就符合繳稅資格,新案則提高為長債殖利率加7%,相當於12%。另外,新案也允許礦商將現有資產以市值計算稅基,因此可擴大折舊抵稅。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坎貝爾說,政府在折舊抵稅上的讓步,對擁有大量舊資產的礦商是一大勝利,例如必和必拓與力拓在澳洲西部的龐大鐵礦設施,都已折舊過。對Fortescue Metals 等新礦商也有利,因為基本金屬價格飆漲,早已超過帳面價值。

至於政府會不會堅守40%的稅率,報導沒有提及,不過一般認為政府在這方面也會讓步。

這項報導激勵礦業類股從盤中低檔回升,高於消息曝光前的價格,不過受大盤走低影響,必和必拓與力拓股價1日分別收跌1.4%與2.3%。

【2010/07/02 經濟日報】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加元澳元 可望獲IMF欽點

加元澳元 可望獲IMF欽點


【經濟日報╱編譯吳柏賢/綜合外電】 2010.06.17 09:10 am

受美元與歐元波動劇烈影響,近一年來表現亮眼的加元與澳元魅力大增,不但有望獲俄羅斯納入外匯準備,也可能入選為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提款權(SDR)的組成貨幣

俄羅斯央行第一副總裁烏育卡耶夫(Alexei Ulyukayev)說:「我們正討論將澳元納入外匯準備,這有利也有弊;加元已被納入,但尚未開始運用。」

俄羅斯的外匯存底至本月4日止達到4,582億美元,規模為全球第三大。烏育卡耶夫去年11月指出,俄國外匯準備中,美元占47%,歐元41%,英鎊10%,日圓2%。相較之下,2006年美元占50%,歐元40%,日圓與英鎊合計占10%。

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去年表示,俄羅斯將減少美元準備比重;在此之前,美元對歐元在兩年半的期間貶值34%。自去年11月25日以來,歐洲債信危機引發市場恐慌,使歐元兌美元匯價貶值22%,並於本月7日跌至四年來新低的1.1877 美元。

加元與澳元近12個月來則表現亮眼,主因是投資人預期全球經濟復甦將推升加拿大與澳洲的原物料需求。加元對美元與歐元分別升值10%與23%;澳元對美元升值8.6%、對歐元更升值21%。

澳元與加元的表現,也使市場開始猜測IMF可能將這兩種貨幣加入SDR的一籃子貨幣中。IMF每五年調整一次貨幣組成,上次宣布調整是在2005年11月;目前美元所占比重為44%,歐元34%,日圓與英鎊各占11%。

根據IMF的規定,人民幣與俄羅斯盧布仍未充分在國際市場上進行交易,因此不能納入SDR計算資產的貨幣基準之列。IMF拒絕評論是否正考慮將任何特定貨幣納入SDR的一籃子貨幣,但IMF的協定條款排除納入其他「自由使用」的貨幣。

倫敦RBC資本市場公司的外匯策略部門全球主管柯爾說:「澳元與加元是重要性日增的全球供需要素,將它們加入一籃子貨幣合乎邏輯;SDR也該如此。」

最重要的是,增加SDR的貨幣種類將強化一種印象,即IMF已注意到中國與其他國家所提出降低美元主宰地位的要求。

【2010/06/17 經濟日報】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紐西蘭2.75% 巴西10.25% 同步升息

紐西蘭2.75% 巴西10.25% 同步升息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0.06.11 03:17 am

紐西蘭和巴西因為經濟穩健復甦,加上通膨壓力升高,雙雙宣布升息,其中紐西蘭升息1碼至2.75%,為三年來首度升息,且可能再接再厲;巴西已是第二度升息,一舉將基準利率調高3碼至10.25% 。

歐洲債信危機讓菲律賓和泰國的央行日前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但紐西蘭央行考量國內經濟穩健復甦、通膨壓力逐漸威脅經濟成長,10日決定採取2007年7月以來首見的升息對策,將處於2.5%歷史低谷的基準利率調高1碼,升幅符合市場預期。

紐西蘭準備銀行(RBNZ)總裁波拉德(Alan Bollard)說:「潛在通膨壓力可能升高。由於目前現金利率很低,逐漸移除刺激措施是合宜的法。我們仍將視經濟和金融市場情勢解除貨幣刺激政策。」該行預估,未來一年通膨率將因提高銷售稅而加速至5.3%。

無獨有偶,巴西央行9日也宣布,基於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創數十年來最佳表現,為抑制通膨,基準的Selic利率將調升3碼,是該行自4月升息3碼後再度升息,升幅符合預期。

拜強勁內需所賜,巴西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達9%,創15年新高。巴西5月年通膨率為5.22%,雖為七個月來首度下滑,仍連續第五個月超出央行預定年底的4.5%目標。

【2010/06/11 經濟日報】

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三年來首次 紐西蘭升息一碼至2.75%

三年來首次 紐西蘭升息一碼至2.75%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2010.06.10 02:32 pm

紐西蘭中央銀行今天一如預期宣布升息一碼,官方現金利率從2.5%調整為2.75%。這是紐國將近三年來第一次升息,顯示央行認為,通膨加速對經濟成長的威脅大於紐元升值。

紐西蘭儲備銀行 (央行)總裁波拉德表示,經濟復甦已進入第二年,潛在的通膨壓力預料會增加,鑒於現金利率偏低,逐漸取消貨幣政策刺激措施是適當之舉。他還說,未來將根據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發展,檢討是否進一步取消刺激措施。

由於貨物和服務稅(GST)將在10月從12.5%調高到15%,紐西蘭預計明年6月之前的年通膨率將上升到5.3%,遠高於央行1% 到3%的目標區。

紐西蘭銀行貨幣策略師瓊斯表示,紐國央行今年還會升息,進而撐起紐元。利率調升可能使利差交易更熱絡,造成紐元進一步走挺。升息消息宣布後,紐元匯率從66.71美分升值到67.09美分。過去一年來,紐元兌美元匯率已升值6.3%。

【2010/06/10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