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加拿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加拿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升息? 加拿大按兵不動 澳洲暗示上調

升息? 加拿大按兵不動 澳洲暗示上調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10.10.20 08:20 am

加拿大央行19日宣布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同時下修今、明兩年經濟成長預估值,暗示短期內不會祭出緊縮政策。另外,根據澳洲央行的會議紀錄顯示,儘管決策官員在兩周前決定按兵不動,但似乎很快會再升息。

在連續升息三次後,加國央行19日維持基準利率在1%不動,與外界預期相符。該行並調降加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先前預估的3.5%降至3%,明年也從2.9%降至2.3%,且經濟要到2012年底才會發揮所有潛能,比7月預估的2012年初還晚。

加拿大央行加入南韓、巴西、馬來西亞和澳洲等央行之列,在全球復甦仍有變數時選擇維持現行利率水準,也避免和美國聯準會(Fed)以及歐洲央行(ECB)背道而馳;歐美央行都暗示可能會推出新的刺激政策。近幾個月僅瑞典和印度等主要國家升息,新加坡將放寬星元波動區間,也等於執行緊縮政策。

加國央行在聲明中指出,此時正值全球復甦轉換期,美國前景疲軟,新興市場的成長開始轉趨溫和,加上加拿大國內的消費和房市活動可能開始減緩,若要減少貨幣政策刺激,都需慎重考慮。

加元兌美元匯率19日在紐約匯市早盤暴跌2%至1.0374加元。加元14日才升破與美元平價的水準,是半年來首見。豐業銀行(Nova Scotia)經濟學家霍特形容,現在全球央行的手都被Fed綁住,其他主要央行也都在考慮新的寬鬆措施。

澳洲央行19日公布的會議紀錄顯示,官員5日集會時決議讓利率維持在4.5%不變,主要是因為跡象顯示信用成長遲緩,且澳元強升,以及國際前景依然不確定。

然而,該行看起來打算很快就會升息,因為紀錄寫道不斷上揚的通膨,最後可能迫使央行不得不實施緊縮政策。央行不可能無限期留在原地等著世界經濟爆發狀況。

【2010/10/20 經濟日報】

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0.5%→0.75% 加拿大再升息

0.5%→0.75% 加拿大再升息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 2010.07.21 02:24 am

加拿大央行(BOC)20日一如預期調升基準利率1碼,但下修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預測,並審慎評估經濟發展前景。受此利空衝擊,加元對美元匯價20日早盤一度觸及兩周來低點,隨後又反彈走高。

加拿大央行調升基準利率1碼至0.75%,符合道瓊社訪調經濟學家的預期。不過,央行也調降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預測,從3.7%下修至3.5%,並把明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從3.1%修正至2.9%,反映全球經濟成長趨緩與國內消費成長動能減弱,未來得靠企業投資和出口來帶動成長。加元對美元匯價20日一度貶值0.36%至1.0587加元,稍後回升至1.0532加元。

央行預期,加拿大經濟可望在明年底完全復甦,較先前的預測晚了兩季。央行說,通膨的潛在壓力仍低,可能要到2012年底,核心與整體通膨才會接近2%的目標。加國央行也將2012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由1.9%上修至2.2%。

加國央行是繼6月之後,再次升息,但仍認為貨幣激勵措施「十分重要」,因為經濟前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此必須先評估海內外經濟發展情勢,才能決定能否減少刺激政策措施。

加國央行說,加國經濟在政府與消費者支出帶動下,發展「大致一如預期」,但復甦步調會比4月預估時更平緩。

【2010/07/21 經濟日報】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加拿大金融監理 西方不敗

加拿大金融監理 西方不敗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法新社蒙特婁二十日電】 2010.06.21 03:54 am

在金融海嘯中幾乎毫髮無傷的加拿大,準備把握25日起接連主辦八大工業國(G8)和20國集團(G20)高峰會的機會,展現健全的財政控管和金融監理實力。

G8領袖將於25和26日在亨茨維爾(Huntsville)會晤,26與27日多倫多將展開G20峰會,為此加拿大已加緊部屬維安警力,成本高達數十億美元。

加拿大在2008年底至2009年中短暫陷入顯著的衰退後,隨即強勁反彈,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可望在七大工業國(G7)中遙遙領先。

和鄰近的最大貿易夥伴美國相比,加拿大並未淪至為金融體系紓困的地步,而且儘管全球陷入房市危機,加國的不動產市場依舊興盛。加拿大陷入經濟衰退時財政基礎依然穩健,而且過去十年來國庫年年有預算盈餘,國債銳減約1,000億加元(980億美元)。

由於金融危機和刺激經濟方案影響政府歲收,加拿大在3月底止的上個年度罕見地出現470億加元(460億美元)預算赤字,但這僅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渥太華大學經濟學教授列伯朗說:「這遠低於歐美的水準」。

自稱債務比為各先進國家最低的加拿大,預估預算收支很快就能平衡。列伯朗說:「加拿大顯然在銀行、金融體系乃至於政府財務方面,都十分健全。」

加國財長弗雷赫提(Jim Flaherty)坦言,這對加拿大來說這的確「比較容易」,因為加國只有五到六家大型銀行,共握有90%市場,而大型保險公司也只有三家。加拿大銀行家協會(CBA)則說:「雖有金融海嘯來襲,但加拿大銀行控管良好且資本充足,即便今日也是如此。」

加拿大總理哈柏(Stephen Harper)表示,關鍵在於「監管架構目的在避免魯莽的風險,並確保透明性」,此外,「讓風險、表現和薪酬適當連結」也相當重要。

加拿大金融法規每五年修訂一次,避免過時,目前將各家銀行舉債規模的上限訂為流動資產的20倍。列伯朗說:「這不只規範銀行活動,也規範所有金融機構的金融活動,在先進國家中十分獨特。」

【2010/06/21 經濟日報】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加元澳元 可望獲IMF欽點

加元澳元 可望獲IMF欽點


【經濟日報╱編譯吳柏賢/綜合外電】 2010.06.17 09:10 am

受美元與歐元波動劇烈影響,近一年來表現亮眼的加元與澳元魅力大增,不但有望獲俄羅斯納入外匯準備,也可能入選為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提款權(SDR)的組成貨幣

俄羅斯央行第一副總裁烏育卡耶夫(Alexei Ulyukayev)說:「我們正討論將澳元納入外匯準備,這有利也有弊;加元已被納入,但尚未開始運用。」

俄羅斯的外匯存底至本月4日止達到4,582億美元,規模為全球第三大。烏育卡耶夫去年11月指出,俄國外匯準備中,美元占47%,歐元41%,英鎊10%,日圓2%。相較之下,2006年美元占50%,歐元40%,日圓與英鎊合計占10%。

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去年表示,俄羅斯將減少美元準備比重;在此之前,美元對歐元在兩年半的期間貶值34%。自去年11月25日以來,歐洲債信危機引發市場恐慌,使歐元兌美元匯價貶值22%,並於本月7日跌至四年來新低的1.1877 美元。

加元與澳元近12個月來則表現亮眼,主因是投資人預期全球經濟復甦將推升加拿大與澳洲的原物料需求。加元對美元與歐元分別升值10%與23%;澳元對美元升值8.6%、對歐元更升值21%。

澳元與加元的表現,也使市場開始猜測IMF可能將這兩種貨幣加入SDR的一籃子貨幣中。IMF每五年調整一次貨幣組成,上次宣布調整是在2005年11月;目前美元所占比重為44%,歐元34%,日圓與英鎊各占11%。

根據IMF的規定,人民幣與俄羅斯盧布仍未充分在國際市場上進行交易,因此不能納入SDR計算資產的貨幣基準之列。IMF拒絕評論是否正考慮將任何特定貨幣納入SDR的一籃子貨幣,但IMF的協定條款排除納入其他「自由使用」的貨幣。

倫敦RBC資本市場公司的外匯策略部門全球主管柯爾說:「澳元與加元是重要性日增的全球供需要素,將它們加入一籃子貨幣合乎邏輯;SDR也該如此。」

最重要的是,增加SDR的貨幣種類將強化一種印象,即IMF已注意到中國與其他國家所提出降低美元主宰地位的要求。

【2010/06/17 經濟日報】

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

G7第一砲 加拿大升息1碼

G7第一砲 加拿大升息1碼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彭博資訊】 2010.06.02 09:11 am

加拿大銀行(央行)1日調升基準利率1碼至0.5%,成為去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七大工業國(G7)中最先升息的國家。但加國央行未表示將來會持續升息,指將審慎權衡進一步措施。

加拿大央行將商業銀行間隔夜拆款目標利率調升至0.5%,高於先前的0.25%,符合彭博資訊訪調經濟學家的預期。這是加國央行自2007年7月以來首度升息,同時也是央行總裁卡尼(Mark Carney)上任以來第一次升息。

總部在渥太華的加拿大央行說,歐洲債務危機及全球復甦不均為經濟成長投下變數,央行不一定會持續升息

歐債問題雖使商品價格走低,但對加拿大的衝擊有限,今年首季加國經濟成長年率達6.1%,是美國同期的兩倍。央行預估明年通膨率將超過2%的目標區間。

加拿大央行發表聲明指出:「鑒於經濟前景有許多不確定性,任何縮減貨幣刺激政策的作法都將審慎考量其對國內及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央行下次利率決策會議的時間為7月20日。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資深經濟學家格羅曼指出,加國國內經濟成長強勁,超越歐債危機恐引發全球二度衰退的憂慮。他說:「這個決定是將利率調升至高於緊急狀態的水準,並非採取大幅緊縮政策。」

加拿大的隔夜拆款目標利率自2009年4月以來,一直維持在0.25%的超低水準。

升息消息傳出後,加元兌美元匯價1日早盤下跌0.8%,報1.053加元兌美元,但兩年期加拿大政府公債的殖利率下滑至1.71%,低於前一交易日的1.82%。

【2010/06/02 經濟日報】

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礦稅傳染病 將蔓延全球

礦稅傳染病 將蔓延全球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10.05.21 03:13 am

澳洲計劃提高資源稅,可能國際間引發一股跟風,勢必衝擊礦業公司的獲利和股價表現。

雪梨瑞士銀行(UBS)商品分析師普萊斯表示,礦業人士形容這是一種全球的「課稅傳染病」,「巴西可能會對礦商開徵新稅;加拿大和南非也是礦產大國。」

花旗駐雪梨分析師聖斯伯利則預測,加拿大、祕魯和智利可能是下一個

全球最大銅礦出口國智利,正提案計劃暫時調高礦業稅,以協助大地震後的重建。全球第二大鐵砂出口國巴西表示,可能會對商品生產課稅,或提高權利金。印度政府19日說,計劃對礦業出口商的「超級獲利」,課徵暴利稅

礦業資料分析業者原物料集團資深合夥人艾里克森表示,歐洲、尤其是北歐國家,也可能想從礦商身上多榨一點油水出來,畢竟歐洲正為債務赤字問題發愁。

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World Mining Fund)的操盤手韓艾飛(Evy Hambro)表示,「資源國家主義」是礦商未來幾年所面臨的主要風險。穆迪投資人服務公司日前預估,澳洲2012年開始加稅後,礦商的獲利可能會縮減近三分之一。稍早該公司也表示,加稅對礦業的信評可能是負面因素,增加部分礦商中短期的不確定因素。

自澳洲政府本月初宣布加稅以來,澳洲第三大鐵礦砂出口商Fortescue金屬集團的股價已挫跌22%,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在墨爾本市場交易的股票下跌近10%,澳元則貶值10%。

南十字證券公司執行董事艾特肯表示,澳洲的課稅計畫是「全球金融市場自殺」。

澳洲財長史旺表示,他「強烈反對」加稅會傷害礦商的說法。

澳洲最大退休金計畫供應商單位AMP資本投資人公司指出,中國對澳洲金屬的需求將超越稅率提高的負擔。

澳洲礦業委員會指出,加稅會讓澳洲礦商的稅負成為全球最重。而抗拒加稅潮流的國家,可能會吸引較多投資。必和必拓、Xstrata和力拓(Rio Tinto)等主要礦商,在澳洲政府宣布加稅後陸續表示正在重新評估澳洲的投資案。

【2010/05/21 經濟日報】
========================================
Tim say:
澳洲、巴西等國政府希望能夠過稅務轉嫁的方式,從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身上獲得一些好處。
反正,礦區就在那裡,澳洲跟中國的距離又比巴西近,加上運費的總成本還是澳洲比較低廉,只要增加的稅金少於澳洲與巴西成本差距,那麼中國還是會跟澳洲買礦。
此外,目前鐵礦價格由每年調整改為每季調整,礦商有較高的彈性來反應加稅的負擔。若因此說近期澳洲礦商的股價下跌是因為加稅的緣故,似乎有點牽強。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加拿大利率 維持不動

加拿大利率 維持不動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 2010.04.21 09:09 am

加拿大央行20日維持基準利率在0.25%的空前谷底不動,但會後聲明中已不見一年來保證要維持低利率的語句,,明顯暗示下回央行就會調高利率。

加拿大央行說,經濟展望已好轉,同時通膨也將比先前估計更早回到2%的目標水準。央行在聲明中說:「近來經濟展望改善,維持這種特殊政策的理由漸漸消失,適合開始放鬆貨幣刺激措施。」至於升息的幅度與時機,仍須視經濟活動與通膨的展望而定。上述說法無異為6月1日利率會議準備升息埋下伏筆。

Toronto-Dominion銀行經濟學家亞歷山大說:「6月升息的機率很大,我賭到時有75%機率會升息。」

市場預期加拿大將在6月1日升息,成為七大工業國中率先升息的國家,刺激加元上漲,加元兌美元匯價從消息發布前的1.0115加元兌1美元,升至1.0071加元。

加拿大與美國迥異,主要金融機構沒有發生倒閉。拜房貸監管較佳之賜,加拿大避開了房貸崩盤與金融危機。央行也表示,經濟成長速度比預期快。

加拿大央行還說,隨著財政刺激措施退場,主要經濟體的復甦很可能「相對低迷」。「全球復甦的持續性仍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

【2010/04/21 經濟日報】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商品助攻 加元與美元平起平坐

商品助攻 加元與美元平起平坐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彭博資訊六日電】 2010.04.07 08:47 am

原油等商品價格大漲、加拿大與美國的利差可能擴大,加元6日盤中漲破1美元關卡,是2008年7月以來首見。

有「小潛鳥」(Loonie)暱稱的加元,6日盤中一度漲至1加元兌1.0009美元,創2008年7月22日以來新高。

先前加元漲到與美元等值是伴隨著國際油價2007年夏季創下空前新高,當時西德州輕原油期貨價格漲到每桶147.27美元。西德州輕原油6日在每桶87美元左右,盤旋於18個月高點。

蒙特婁銀行外匯交易部門主管根舍爾說:「對加元而言這是場完美的風暴。加拿大目前的基準利率高於美國,而且加拿大央行還有可能在美國聯準會之前升息。油價也漲得更高了。各種基本面顯示我們會維持在這個價位一段時間。」

在2007年因為油價高漲而突破與美元匯價1比1之前,加元匯價低於美元長達30年。身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的加國,受惠於美國與新興市場對銅礦、黃金、小麥與原油的需求擴大。

加拿大也是全球最大的鈾產地,在全球天然氣出口國中排名第二,並擁有中東以外最多的石油蘊藏。加拿大也是全球第二大小麥出口國。

加拿大最大的汽車零件零售商CTR資深副總萊特說,加元上漲有助於他們採購以美元計價的原物料。他說:「我們在亞太地區採購大量以美元計價的原物料,這讓我們可以提供更好的價值給客戶。」

西德州輕原油5月期貨繼5日創下2008年10月8日以來最高收盤價後,6日盤中一度漲到每桶87.09美元,隨後回落至86.7美元左右。

加國基準利率目前定在0.25%,與美國相近。但彭博訪調的分析師預估,加拿大央行到明年中時就會把基準的隔夜拆款利率調高2個百分點,升息至2.25%。

彭博訪調的分析師也估計,加拿大經濟在2月增加了2.5萬個工作,顯示就業連續第三個月增長。加拿大統計局將在9日發表這項就業報告。

加拿大預計也將是七大工業國(G7)中第一個重返財政平衡的國家。加國財長法賀提(Jim Flaherty)3月4日提出的預算報告書估計,預算赤字將從去年破紀錄的538億加元,縮小到2014年的18億加元。

【2010/04/07 經濟日報】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英韓紐加 利率不變

英韓紐加 利率不變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09.09.11 09:26 am 英國、南韓、紐西蘭和加拿大央行10日不約而同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谷底不變,但至少亞洲已開始嗅出緊縮政策的氣息。南韓央行表示,如果房價繼續上漲,可能升息。 英國央行連續第六個月讓基準利率停留在0.5%的歷史低點不變,並表示資產收購的規模維持在1,750億英鎊(2,900億美元),符合市場預期。英鎊兌美元匯率10日在紐約早盤最高上漲0.7%至1.6663美元,為一個月來最高。 同日,加拿大央行也宣布讓利率原地不動,保持在0.25%的空前低點,重申至少到2010年7月前都會是如此。 但亞洲央行似乎開始透露準備讓寬鬆政策退場的跡象。南韓央行10日讓基準利率在2%的谷底不變,不過強烈暗示,如果房價漲過頭,就算得比其他國家先開升息這一槍,還是要升息。 市場預估,南韓最早可望於11月升息。 南韓央行總裁李成太表示,目前消費者物價和國際收支平衡表都沒問題,但房屋市場最令他擔心。 紐西蘭央行也按兵不動,讓基準利率維持在2.5%的空前低點,同時明白告訴市場,央行將繼續「提供經濟大量的支持,並預期這種支持會維持一段時間」,預估到2010年下半年前,基準利率都會維持在現行甚至更低水準。但市場依然預期,紐西蘭央行可能於明年3月升息。 分析師認為,從未步入衰退的澳洲,可能更早升息,時間或許就在年底前。 巧的是,印度央行總裁蘇巴拉奧10日在一場銀行會議上也提到,印度可能必須比其他國家更早一步結束寬鬆貨幣政策,因為通膨壓力已開始浮現。 上周才結束的20國集團(G20)財長會議後,各國一致同意現在還不是結束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的時候,但隨著復甦跡象在全球各地愈來愈明顯,退場時間點也愈來愈接近。 國際貨幣基金(IMF)兩名資深經濟學家在組織發行的期刊上撰文,建議各國央行必須首先限制並收回非傳統的操作方式,重新調整收支平衡表,準備貨幣緊縮政策的工具,並定義他們的計畫,以及和市場溝通。 【2009/09/11 經濟日報】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加拿大與印度 意外降息1碼

工商時報  2009.04.22 加拿大央行 意外降息1碼 陳培康/綜合外電報導  加拿大央行周二意外降息1碼,至史上新低的0.5%。同日,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印度週二連續第6度降息,降幅1碼,將利率降至歷史谷底,希望鼓勵商業銀行增加放款,刺激經濟免於落入2003年以來最慢速的成長。瑞典央行則是調降利率2碼,使利率降為該國史上最低的0.5%。  加國央行總裁卡尼(Mark Carney)表示,比起美國,加拿大的金融體系穩健的許多,沒有銀行危機,不用政府進行紓困。加國自2007年12月以來累計已將基準利率調降了4.25個百分點。  加拿大今年第一季的失業人口達27.3萬人,為該國史上最差的數字,今年的GDP成長率預估值也由1月時的-1.2%向下修正為-3%。而該國央行同時把明年的經濟成長率由3.8%下調為2.5%。  印度央行週二則將附買回和附賣回利率各調降0.25個百分點,分別到4.75%和3.25%。這是印度央行自從去年10月以來的第6次降息。  降息無疑是要刺激經濟,印度央行預測今年四月開始的會計年度的經濟成長率可能會降至6%,為2003年以來最差的數據。  印度央行從去年10月以來總共已將附買回和附賣回利率各調降了425和275基點,卻沒無法有效刺激民營商銀調降放款利率。印度第二大銀行,民營的ICICI銀行在此期間只把放款利率調降了50個基點。  野村證券駐孟買分析師Sonal Varma表示:「在下個月印度的選舉結束之前不會有新的刺激方案提出,貨幣政策都將是政府刺激經濟的主要武器。」  另一方面,瑞典的降息幅度比許多市場觀察者預期的要小,許多分析師預期瑞典至少降到0.25%甚至到0。  不過0.5%的水準也意味著未來調降的空間有限,而瑞典央行也表示未來不排除使用量化寬鬆的方式來把資金注入到市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