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Fed官員Fisher﹕Fed不會通過發鈔來解決財政赤字問題

Fed官員Fisher﹕Fed不會通過發鈔來解決財政赤字問題


2010年3月31日 10:06

美國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行長Richard Fisher週二稱﹐美國政府需要維持財政秩序﹐因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Fed)不會解救肆意揮霍的借貸行為。

Fisher稱﹐美國的貨幣當局不會成為催生通貨膨脹的推手。

Fisher稱﹐如果龐大的政府債務推高了債券收益率﹐Fed會介入購買國債以壓低收益率嗎﹖他認為不會。Fisher稱﹐通過發鈔購買債券來解決債務問題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惡性通貨膨脹﹐並破壞經濟活動。即便受到壓力﹐Fed也不會實施這種行為。

Fisher目前不是利率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具有投票權的成員。

Fisher稱﹐財政部和Fed均需要留心市場最近的走勢。此前債券市場曾發生大幅波動。

Fisher稱﹐隨著Fed抵押貸款支持證券購買計劃接近尾聲﹐他希望Fed資產負債表能夠回歸正常。

他稱﹐Fed資產負債規模過於龐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Fed希望其可以實現“瘦身”。

Fisher的講話截取自他為圖森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下屬Eller管理學院所準備演講的文本。

Fisher重申﹐今年隨著時間推移﹐經濟將繼續增長﹐但仍面臨諸多挑戰。

Fisher稱﹐經濟受到高失業率和缺乏物價壓力等產能過剩問題的困擾。

Fisher補充稱﹐數據顯示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速大約將達到3%。他同時警告稱﹐經濟在以此速度增長時所能降低失業率的程度可能不如我們希望達到的水平

From WSJ

歐元大幅下跌﹐因主權債務擔憂重燃

歐元大幅下跌﹐因主權債務擔憂重燃


2010年03月31日07:11

紐約匯市週二尾盤﹐歐元大幅下挫﹐因圍繞歐元區部分成員國主權債務問題的擔憂情緒重燃。

歐元兌美元下跌逾0.5%﹐同時歐元兌英鎊跌至一個月低點﹔此前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警告稱﹐希臘銀行系統依然面臨經濟前景疲軟帶來的風險。另外﹐愛爾蘭宣佈計劃向受困的銀行系統大規模注資﹐這凸顯出當地經濟復甦的脆弱性。

歐元回吐了因上週的歐元區希臘救助計劃而取得的全部漲幅﹐該計劃幫助希臘在週一發行了7年期債券。希臘國債也承壓﹐因為政府發行國債吸引的認購興趣不及以往﹐從而促使政府支付較高的利率。

FX Solutions首席市場分析師稱﹐歐洲主權債務問題的任何震動都會引發投資者蜂擁買入美元。

美元和英鎊也受益於週二美國和英國公佈的強勁經濟數據。3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反彈﹐同時英國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被向上修正。

紐約匯市週二尾盤﹐電子交易系統顯示﹐歐元兌1.3413美元﹐週一尾盤兌1.3475美元﹔歐元兌124.47日圓﹐週一尾盤兌124.65日圓﹔美元兌92.81日圓﹐上週一尾盤兌92.49日圓。美元兌1.0669瑞士法郎﹐週一尾盤兌1.0625瑞士法郎﹔英鎊兌1.5064美元﹐週一尾盤兌1.4981美元。

ICE美元指數從81.286升至81.502。

令歐元雪上加霜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下調了對德國經濟的增長預期﹐警告稱德國經濟有顯著下行風險﹐一定程度上是由於銀行業疲軟引起的﹐因為德國銀行有南歐業務敞口。

分析師稱﹐美國經濟數據向好推動美國國債收益率走高﹐提振美元兌日圓走勢。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使美元計價資產對投資者更有吸引力。

怎樣用配對交易做到漲跌俱贏

怎樣用配對交易做到漲跌俱贏


2010年03月31日08:52

自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宣佈以3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石油公司XTO Energy之後﹐這家石油巨頭的股票已下跌了8%以上。對某些人而言﹐這是一個投資機會。

認為市場對埃克森的懲罰過於嚴厲的投資者可能會買入這家公司的股票並等待股價反彈。然而其他投資者正進行一項無論埃克森的股價是漲是跌均能獲利的交易。

這一策略叫做“配對交易”(paired trading)。它本質上是押注兩支特定有價證券之間的相對估價將最終趨同。在上述交易中﹐投資者的配對交易對象是埃克森和與它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雪佛龍公司(Chevron)。

這一策略可以多種形式實施:股票配期權、同一股票的兩個類別互配、各種大宗商品進行組合搭配﹐或用受同一力量影響的任意兩項資產進行配對交易。其基本形式是:投資者買進一項資產(多頭)並同時賣出另一項資產(空頭)。交易者押注多頭將比空頭漲得多或跌得少。

儘管配對交易易於實施且通常比持有或賣空單支股票更安全﹐但它仍可能會造成完全事與願違的結果。

以埃克森和雪佛龍為例。由於它們的業務模式相近﹐兩支股票的價格通常應當相繼出現變化。然而在埃克森收購XTO之後﹐雪佛龍的股價僅跌了5%。配對交易者認為市場對埃克森的交易反應過度﹐因此買入埃克森並賣出雪佛龍。

並不一定要賭雪佛龍會跌或埃克森會漲。進行此類交易的一名對沖基金經理說﹐只是相對於雪佛龍﹐埃克森的估值偏低﹐我們認為埃克森會跑贏大盤。在我們看來﹐這項配對交易的收益可能在10%至12%。

這也是一種降低風險的策略。如果油價崩盤使埃克森股價大跌10%﹐以100,000美元做多埃克森的投資者將損失10,000美元。而由於雪佛龍的股價也將大跌﹐以等額做空雪佛龍的配對交易者所獲的利潤將抵消他的部分或所有損失。(股價下跌時﹐空頭的價值上漲。)由於理論上雪佛龍相對於埃克森的估值過高﹐如果雪佛龍比埃克森跌勢更猛﹐則交易者可能獲利。

風險:基本論點錯誤。市場可能認為﹐由於埃克森與XTO合併﹐雪佛龍的財務前景從根本上而言比埃克森更樂觀﹐並且若果真如此﹐兩支股票之間的差距可能不會縮小。差距可能會變大﹐從而造成損失。

在最壞的情況下﹐某些事件可能會讓交易受到嚴重干擾。幾年前曾發生過這種情況。那時﹐美國聯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的母公司UAL出人意料地競購全美航空公司(US Airways)。

許多配對交易者一直做多UAL並做空全美航空公司。消息宣佈時﹐全美航空公司的股價曾一度幾近翻番﹐讓做空這支股票的交易者損失慘重。與此同時﹐UAL股票的跌幅超過12%﹐做多UAL者蒙受了損失。許多配對交易者兩方面均遭受損失。一些人的損失超過了最初投資的金額。

另一個風險:你的觀點是正確的﹐但押注過早。你可能押注兩家公司的估值已失去理性﹐然而市場可能長時間的保持非理性狀態﹐而你在市場改變之前已無力承擔這項交易。

多年來﹐配對交易者買進家得寶(Home Depot)並賣出勞氏(Lowe's)﹐他們的理論依據是這兩家公司基本上相同﹐因此估價應該相似。按照這一理論﹐勞氏相對於家得寶的價值被高估了。

然而﹐一位對沖基金經理說﹐家得寶有一段時間運營不佳﹐而勞氏增長迅速。2003年至2007年間﹐勞氏的股票持續上漲﹐而家得寶基本保持平穩。這名基金經理說﹐對許多投資者而言﹐這是一項可怕的交易。

這一交易如今仍在繼續﹐而勞氏的相對價格最終開始向家得寶靠攏。但這對因蒙受損失而被迫平倉的交易者來說已於事無補。

Jeff D. Opdyke

8%→10% 銀行資本適足率將提高

8%→10% 銀行資本適足率將提高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2010.03.31 03:15 am

金融海嘯後,為了提高銀行業清償能力,國際巴賽爾委員會研議把銀行法定資本適足標準從8%提高到10%。據了解,中央銀行與金管會已達成共識,一旦國際提高標準,台灣也將跟進適用,部分金融機構會因而面臨增資壓力。

金管會統計,去年12月底全體本國銀行平均資本適足率11.86%,較去年第三季上升0.26個百分點。國銀平均資本適足率已高於國際巴賽爾委員會新決定的10%;但還是有個別銀行資本適足率未達10%,依去年12月底數字,包括陽信銀、板信銀、聯邦銀和日盛銀。

中央銀行與金管會昨(30)日舉行金融聯繫會議,針對金融海嘯後,各國採行的監理措施討論,其中一項便是國際巴賽爾委員會決定提高銀行資本適足率。官員指出,將密切注意國際金融監理趨勢,檢討相關資本適足率規定,如果要實施,也會給銀行一定的調整期。

去年12月底本國銀行第一類資本適足率平均為9.02%,金管會近期也已逐漸將對第一類資本的要求訂入法令,例如銀行業申請大陸子銀行,第一類資本適足率要達8%。目前有15家銀行第一類資本適足率未達8%,公股行庫更幾乎都未達標準。

36家本國銀行(不含慶豐銀行)中,資本適足率高於12%的有15家;介於10%至12%有17家;低於10%者僅四家;但全部銀行都高於8%的法定標準。

【2010/03/31 經濟日報】

愛爾蘭施鐵腕 銀行皮皮剉

愛爾蘭施鐵腕 銀行皮皮剉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0.03.31 03:14 am

傾盡全力挽救銀行業的愛爾蘭政府訂30日在股市收盤後,宣布調整銀行資本結構的新措施,並公布第一波首批轉移至「壞帳銀行」貸款的折價幅度,其中恐有兩、三家銀行將收歸國有,銀行業者正面臨一場存亡生死戰。

愛爾蘭財政部長雷尼罕(Brian Lenihan)30日將向內閣報告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紓困計畫,並表示將「徹底」拔除病灶。愛爾蘭銀行在這波金融海嘯中災情慘重,股市大跌五成,政府為求解決流動性不佳的問題,大舉收購銀行對地產開發商的放款。

前途未卜拖累銀行類股重挫,聯合愛爾蘭銀行30日盤中重挫16%,該股29日已大跌19.6%。29日已重挫10.4%的愛爾蘭銀行,30日下跌1.1%至每股1.23歐元。

根據計畫,新的「壞帳銀行」國家資產管理局(NAMA)將以總計800億歐元(1,080億美元)折價收購銀行壞帳。經濟學家預估,折價幅度將在35%至40%,高於政府先前公布的30%。

報導指出,去年已收歸國有的盎格魯愛爾蘭銀行(Anglo Irish Bank)將是政府額外注資規模最高者,預計尚需90億歐元。

政府也將進一步收購聯合愛爾蘭銀行(Allied Irish)和愛爾蘭銀行(Bank of Ireland)的股份,其中聯合愛爾蘭銀行尚須注資60億至70億歐元,政府持股將由目前的25%增至70%。

愛爾蘭銀行也需25億至30億歐元資金挹注,政府持股比重將在增持優先股後,由目前的16%再增至約40%。

經濟學家並表示,政府將設下目標為160億歐元的年度銀行資本結構調整計畫,包括將Irish Nationwide和EBS Building Societies兩家銀行收歸國有。

雷尼罕說:「我們已有新的監理單位,依據各銀行的準備金決定接受何種政府援助。」他說,NAMA已查訪金融業黑洞,證明愛爾蘭政府能管控財政,並獲得廣泛的國際認可。

雷尼罕表示:「我們必須將這種信心傳達給銀行業,並徹底解決問題。」

【2010/03/31 經濟日報】

希臘高利發債 人氣銳減

希臘高利發債 人氣銳減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2010.03.31 03:14 am


希臘上周獲歐盟承諾必要時會紓困後,該國29日發行50億歐元(67億美元)公債,借貸成本幾達德國的兩倍,且債市第一天交易價格就慘跌,反映希臘債務危機尚未過去。

這是歐盟上周宣布紓困方案以來,希臘首度發債,票面利率為6%,意味希臘與德國發行同樣期限的公債,卻必須多付3.34個百分點的利息。希臘的借貸成本也高於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及義大利等債務堪憂的國家。

希臘此次發債雖收到70億歐元的標單,較預定發行額度多出24%,但市場需求平淡,不如上次3月4日發債時超額認購近三倍。

債市首日交易價格慘跌,更推升該批七年期公債的殖利率在30日盤中升抵6.3%。荷蘭銀行的價格顯示,希臘與德國公債的利差擴大33個基點至367個基點。利差擴大表示投資人的信心不足,因此要求較高的風險溢酬。

希臘十年期公債的價格也下跌,利用信用違約交換(CDS)移轉希臘債務違約風險的價格則上揚。

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IMF)上周已表示,若希臘無法自行自市場籌資償還債務時,將提供貸款紓困。雅典當局寄望這項保證可以重建市場信心,並縮小利差。但目前希臘尚未獲得任何援助,而且未來任何貸款都必須獲得歐盟區所有成國的同意。

希臘財長帕帕康斯坦丁努表示,利差應會逐步縮小。他說:「歐盟高峰會和歐洲央行的決定才幾天,認為利差會馬上縮小是錯誤看法。我們知道利差會逐步縮減,在希臘通過4月及5月的關鍵期後,減幅可能最大。」

希臘4月及5月共有200億歐元債務到期,今年總融資需求達540億歐元(720億美元)。

野村國際公司策略師戴柏說,如果希臘順利熬過今年春天,市場會冷靜下來。他指出:「這是信心問題。你可以說公債的高利率長期下來會出問題,但如果希臘善加處理財務,利差自然會縮小。」

雅典大學經濟學教授史都納拉斯說:「這次發債不能稱為成功,因為代價很高。但雖然構築信心要花時間,我認為最壞的狀況已經過去。」

【2010/03/31 經濟日報】

南韓碼頭 貨櫃塞爆

南韓碼頭 貨櫃塞爆


【經濟日報╱編譯吳柏賢/彭博資訊二十九日電】 2010.03.30 03:58 am

一年前,南韓最大的釜山港四處是閒置的貨櫃,如今卻堆滿外銷歐美的貨櫃,已超過航運公司所能負荷。

釜山國際貨櫃碼頭公司副總經理朴宗和(音譯)表示,今年銷往美國與歐洲的家具、電子產品與衣服運量暴增,加上海運公司減少載運量,最多造成15%的貨櫃滯留在釜山港,且滯留時間往往超過一周。

倫敦Drewry航運顧問公司指出,去年全球貿易量萎縮,貨輪供給過多,造成航運業者損失逾200億美元,業者因而減少航班,並調費率。

今年前兩個月,釜山港的貨運量開始從去年的谷底反彈,增加21%,迫使朴宗和額外租場地以放置逾3.1萬個空貨櫃。

美國零售業聯合會指出,受惠於商店補充庫存,本月美國的零售貨櫃運量可望增加13%,上半年可能增加17%。

全球最大航運避險基金集團香港Tufton Oceanic公司分析師強生‧梁表示,今年亞洲-美國的臨時航運費率已因此提高50%,每40呎的貨櫃運價高達2,100美元。

美國客戶將存貨減少至兩年來新低,為維持存貨而緊急下單,也是運費飆高的原因之一。

不過,航運業者因擔心需求無以為繼,至今仍未增加往返太平洋東西岸航線的貨輪。美國的失業率仍逼近10%、2月的建照核發數也下滑1.6%,延續1月的下滑4.7%。全球最大航運業者麥司克集團(A.P.Moller-Maersk)執行長安德森(Nils Andersen)說:「歷經航運業的衰退後,相信業者在將新船加入營運前,都會格外謹慎。」

去年麥司克的財報出現60年來首度虧損,並預估今年的獲利平平。Drewry公司預估,今年所有的航運業者可能將減少虧損至70億美元。

貨運量激增正值年度航運業與客戶的合約談判之時。全球兩大航運商麥司克與地中海海運公司(Mediterranean Shipping),連同其他13家業者,要求亞洲-美國航線的每個貨櫃增加800美元運費,漲幅約50% 。

【2010/03/30 經濟日報】

美歐經濟報喜 春天不遠了

美歐經濟報喜 春天不遠了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二十九日電】 2010.03.30 03:58 am

美國消費者支出和歐元區的企業與消費者信心指數29日雙雙報喜,顯示美歐經濟復甦日趨穩定,可望開始加快創造就業的速度。

美國商務部公布,2月個人消費者支出增加0.3%,符合分析師預期,雖然略低於1月的0.4%,卻是連續第五個月增加。2月消費者所得持平,不如分析師預期,反映出失業人數仍然增加。

美國的消費者支出占經濟的比重約70%,支出增加意味零售商的獲利可望持續成長,也暗示未來幾個月的經濟腳步會更加穩定。

雖然2月消費者支出增加略低於1月,經濟學家仍視為不錯的表現,尤其是在東岸的暴風雪侵襲阻止許多人出門購物的情況下。

許多分析師預測,美國經濟在2009年第四季大幅成長5.6%後,今年第一季速度將減緩為2.5%到3%。和過去經濟復甦都由消費者支出帶頭不同,這次復甦將更依賴企業支出和外國的需求。高失業率、低薪資成長、信用緊縮和創紀錄的住宅貸款戶違約,都使消費者轉趨保守,這次復甦因而格外遲緩。2月的支出成長超過所得成長,使美國人儲蓄率從1月的3.4%略降為3.1%,為2008年10月以來最低水準。

另一方面,歐元區企業和消費者對經濟的信心在3月大幅改善,創下近二年的高水準,也超越經濟學家的預測,反映歐元區經濟在歐元貶值協助下可望加快腳步。

歐盟執委會公布,歐元區16國3月的企業主管與消費者信心指數攀至97.7,高於2月的95.9,為2008年5月來最高水準,超過經濟學家預測的97.1。

歐元區經濟去年第四季幾近停滯後,今年第一季逐漸增加動能,主因是企業增加生產以滿足出口訂單。3月歐元區服務業與製造業的擴張,都呈現二年半以來最快的速度。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際銀行(ING)資深經濟學家韋利特說:「歐元區的復甦仍然由出口帶頭,現在斷言弱勢歐元提供了助力仍然太早,但這對陷於主權債務危機的歐洲來說是一線曙光。」

【2010/03/30 經濟日報】

全球電信業 將掀併購潮

全球電信業 將掀併購潮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0.03.30 03:58 am

紐約時報報導,隨著全球景氣逐漸好轉、各國政府積極推動寬頻服務普及化,電信產業專家認為,全球電信產業即將掀起一波整併潮,產業面貌也將為之改觀。

埃及電信業者Orascom執行長薩威瑞斯(Naguib Sawiris)日前表示:「未來幾年內將湧現大整併潮。所有中小型的業者將尋求適當的併購機會,以確保在新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行動通訊數據需求成長讓電信業者得以安度金融海嘯,但併購交易熱度也因而趨緩。根據Mergermarket統計,全球電信業交易金額在2005年達到2,847億美元的高峰,去年滑落至804億美元,不過目前正在回溫,今年可望大幅成長50%。

電信業交易金額今年來已達312億美元,其中83%來自墨西哥電信大亨施林整併旗下三家拉丁美洲行動通訊商的238億美元,其他還包括印度行動通訊龍頭巴提電信公司(Bharti Airtel)有意以107億美元併購科威特電信業者Zain的非洲資產,目前已接近定案。

歐洲電信業也浮現整併跡象,法國電信 (France Telecom)去年11月起即分別與德國T-Mobile和丹麥TDC整併其在英國和瑞士的Orange業務。

法國電信財務長貝里席耶說:「未來成長的契機來自行動寬頻,而非語音服務,因此掌握的網路頻寬愈大愈好。」

在成熟而變化不大的歐洲行動通訊市場,同業競爭多半在用戶數上,但在手機使用率破百的情況下,很難進一步發展,更遑論擊敗地位穩如泰山的前段班對手,因此跨國併購成了可行的發展策略。

儘管如此,電信業者態度始終謹慎。法國電信前年取消併購北歐TeliaSonera,理由是不受投資人青睞;歐洲用戶數最多的伏得風(Vodafone)也因投資人憂心衝擊獲利能力,對跨國併購裹足不前。

即使在手機使用率較低、併購交易熱絡的非洲和中東市場,電信業的跨國併購仍經常因價格爭議而落空,巴提電信和信實工業(Reliance)併購MTN失利,法國威望迪(Vivendi)競標Zain非洲資產落空,Orascom與法國電信也因雙方在埃及的合資企業而對簿公堂。

【2010/03/30 經濟日報】

日本2月失業率 沒變好沒更壞

日本2月失業率 沒變好沒更壞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10.03.30 02:15 pm

日本總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的日本失業率維持4.9%,與上月持平,也與市場預估相符。經濟產業省發布的數據則顯示,2月份工業生產較前一月下滑0.9%,超過市場預估的0.5%。

日本男性失業率5.2%,女性失業率為4.4%,失業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25萬人至324萬人,為連續16個月同比增加;就業人數減少80萬人至6185萬人,為連續25個月同比減少。

日本總務省說,儘管醫療福利、住宿及飲食服務業等行業的就業人數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成長,但製造業、建築業等行業就業人數大幅減少。

【2010/03/30 聯合晚報】

鐵礦砂 一年漲一倍

鐵礦砂 一年漲一倍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10.03.30 02:15 pm

全球礦業界龍頭澳洲必和必拓(BHP Billiton)集團30日宣布,已和亞洲相當數量的客戶達成協議,對鐵礦砂銷售改採更具彈性的短期季約議價制,揚棄已行之40餘年的年度定價制度。

分析師認為,這是必和必拓對亞洲鋼鐵業者的一大勝利,必和必拓在3月間已帶頭將煉焦煤定價從年度基準轉變為短期季約,該公司認為短期定價制度的透明度更高、也更公平,鋼鐵業者主張較穩定的年度定價。

必和必拓並未說明和那些亞洲鋼鐵業者達成協議,也未說明所議定的價格。

澳洲IG Markets分析師波特說,必和必拓奠定新制基礎後,預料巴西淡水河谷(Vale)和力拓(Rio Tinto)將跟進。鐵礦石現貨價一年來幾乎漲了一倍,目前約為合約價的兩倍,必和必拓、力拓、澳洲Fortescue金屬集團以合約價出售鐵礦石,一年總共損失約200億美元。

另外,全球最大的鐵礦石出口商淡水河谷和日本鋼鐵公司已敲定每噸105美元的鐵礦石進口價,比2009年暴漲約一倍,協議價格期限從一年縮短為3個月,在4至6月實施。據報導,南韓浦項集團(Posco)也同意這個價格。

過去40年來的年度議價制每年由4月1日起開始,以率先談妥的價格為基礎價。全球最大鐵礦石消費國中國去年並未遵循日本鋼鐵率先談成的價格,而在市場價格暴跌68%後轉向現貨市場購買,今年中國官方也反覆表態希望堅持長協價。

中國鋼鐵協會秘書長單尚華日前指出,中國鋼廠大多處於「微利」,以現貨市場價為參考定價,對中國鋼業者而言廠恐難獲利。

但今年代表中方談判的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日前放出口風,表示鐵礦石談判機制需要改善,定價制度的「調整」也在意料中,市場解讀為中方將讓步的跡象。

【2010/03/30 聯合晚報

中國將於3月31日啟動融資融券交易試點

更新﹕中國將於3月31日啟動融資融券交易試點


2010年03月30日18:53

中國宣佈﹐將從週三起推出令市場期待已久的融資融券試點。

中國上海和深圳的兩家證券交易所週二同時發佈了從週三起開通融資融券試點的公告。此舉在市場普遍預期之中。融資融券投資工具的推出將使投資者更好地為4月16日中國股指期貨的推出做好準備。相對於融資融券而言﹐股指期貨是一種更為複雜、而且風險性更高的金融衍生產品。

兩家證交所的公告幾乎一模一樣﹐均表示將於2010年3月31日起正式開通融資融券交易系統

這是繼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公佈股指期貨推出日期之後的又一消息﹔中金所上週五公佈將從4月16日起推出股指期貨。這一金融衍生產品一直備受爭議﹐因為它在對沖風險的同時也容易被投機行為利用。

申銀萬國證券(Shenyin Wanguo Securities)分析師錢啟敏稱﹐融資融券早於股指期貨推出的原因在於其槓桿率及投資風險相對較低。

他還稱﹐儘管融資融券長期而言能夠帶來很多好處﹐包括價格發現和對沖風險等等﹐但推出初期的影響可能非常有限﹐因為首批試點只有六家證券公司參與﹐淨資本總額只有人民幣300億元。

中國證監會近日批准六家證券公司首批參與融資融券試點﹐分別是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Guosen Securities Co.)、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CITIC Securities Co., 簡稱﹕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Haitong Securities Co., 簡稱﹕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Guotai Junan Securities Co.)、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GF Securities Co., 簡稱﹕廣發證券)以及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Everbright Securities Co., 簡稱﹕光大證券)。

證監會宣佈﹐首批融資融券試點證券公司必須滿足近6個月淨資本在人民幣50億元(7.31億美元)以上﹐以限制風險。

融資是指投資者可通過向證券公司融資買進證券﹐證券價格的漲跌將會放大潛在盈虧。融券則是指投資者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然後賣出﹐並寄希望於之後以低價買入證券返還證券公司﹐從中賺取差價。

股指期貨是風險性更高的投資工具﹐主要依託投資者對主要股價指數走向的判斷﹐股市下跌同樣也可能有利可圖。

投資者們尤為期待融券及股指期貨交易的推出﹐因為這些工具能夠擴大市場下跌時的投資選擇。

由於一樁債券期貨醜聞幾乎使整個國家的金融體系陷入癱瘓﹐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禁止金融期貨交易。

1995年﹐一樁政府債券期貨交易操縱醜聞對中國的金融體系構成威脅。這次教訓令中國監管部門在涉及金融衍生品問題時總是謹小慎微。

另外﹐國內及新加坡、巴黎等海外市場涉及衍生品交易的金融問題也一次次抑制了中國監管機構重啟期貨交易的興趣。

From WSJ

日本零售上月成長4.2% 13年最大

日本零售上月成長4.2% 13年最大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0.03.30 03:58 am

在政府補貼方案刺激下,日本2月零售銷售較去年同期大增4.2%,創13年來最大增幅,但分析師擔心,仍飽受高失業率和通貨緊縮威脅的日本經濟,將隨振興方案退場面臨衝擊。

日本經濟產業省29日公布2月零售銷售成長4.2%,優於分析師預期的正1.8%和1月的正2.3%,並寫下1997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

東京滙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白石說:「在民間薪資仍停滯不前的情況下,零售銷售能有如此亮麗表現真難以置信。」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資料,2月汽車銷售激增15%,不受豐田汽車大規模召修事件波及;包括平面電視在內的電子產品銷售則大增8.6%。此外,油價上漲使汽油銷售大幅成長20.7%,異常溫暖的2月天氣也帶動春季服飾銷售勁揚8.4%。

不過,2月大型零售商的業績較去年同期減少4%,連續第23個月衰退,主因是薪資和就業疑慮使消費者購買奢侈品的意願低落。

經濟學家指出,由於零售銷售主要依據百貨公司和其他大型零售商的業績,在近年來消費者轉向專門零售商和網路購物的情況下,該數據的消長無法全面反映零售銷售的現況。

這項數據也顯示,在強勁出口帶動下逐漸復甦的現階段日本經濟,對海外需求的波動十分敏感,而振興方案仍是帶動日本民間消費的重要支柱。

日本民間消費占國內生產毛額六成,在就業市場疲軟和通縮疑慮拖累下,消費者信心受仍顯得欲振乏力。2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為連續第12個月下滑;1月失業率4.9%,已較去年7月創紀錄的5.6%減緩。

分析師認為,隨著振興方案的成效遞減,支撐內需力道也將減弱,今年整體經濟成長將受波及。白石表示:「部份政府刺激經濟的措施到4月將停止,有些則到9月,此後景氣應該會受到不小的衝擊。」

【2010/03/30 經濟日報】

美國債券市場歷史性牛市將盡?

美國債券市場歷史性牛市將盡?


2010年03月31日10:13

美國政府的一項重要支持政策在公司債券市場掀起了一輪歷史少見的行情。就在這項政策即將結束之際﹐3月份﹐投資者仍將大量資金投入了高風險企業。

截至本週二﹐共有315億美元的新發高收益債券、亦即垃圾債券投入市場﹐刷新2006年11月創下的月度發行紀錄。背後的部分推動力量在於美聯儲(Federal Reserve)大規模的抵押貸款債券收購計劃。這項計劃於週三結束。

美聯儲共計買入1.25萬億美元本來缺少買家的抵押貸款債券﹐這讓投資者手中有了現金﹐使他們可以拿去買其他東西。在有美聯儲撐腰的情況下﹐投資者去買進風險更高、收益也更高的證券﹐公司債券是他們的當然選擇。

債券市場的良好行情刺激了股票市場和整個經濟的反彈﹐回過頭來又加強了債券市場的漲勢。美國投資公司學會(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編制的數據顯示﹐2009年﹐投資者向債券類共同基金投入了3,754億美元﹐規模空前﹐同時從股票類基金撤回87億美元。

同在週二﹐一項廣受關注、跟蹤高收益債券回報情況的指數達到歷史峰值﹐較2008年12月的底部上漲82%。這項指數是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 indexes)編制的。即使是平時波瀾不驚的美國投資級公司債券﹐其回報也較2008年10月份的底部上漲了35%。

僅18個月前﹐在金融危機達到最嚴重階段、美國信貸市場陷入凍結的時候﹐出現這樣的行情基本是不可想象的。當時﹐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已經破產﹐投資者一古腦地拋售債券來滿足短期現金需求﹐目的只有一個:生存。就連一些全世界信用最好的公司﹐它們能不能存活下去也都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懷疑。

目前﹐在美聯儲抵押貸款債券購買計劃壽終正寢之際﹐人們的討論話題正轉變為經濟形勢能否支持債市繼續上漲。從今以後﹐公司債券的上漲越來越有可能受到限制﹐這是因為其漲勢已經達到很高水平﹐政府的支持減少﹐而利率也有可能上升。

人們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集中於經濟增長的力度。很多投資者認為﹐市場能否進一步上揚﹐取決於經濟增長不快不慢的狀態能否持續。資產管理公司Lazard Asset Management首席固定收益投資經理拉莫斯(Joe Ramos)表示﹐如果經濟增長乏力﹐那麼債市中的多數已經被高估﹔從可產生的現金流來看﹐從市政債券到公司債券﹐一切都已被高估。

他所謂復蘇“乏力”﹐指的是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遠低於經濟學家預測的3%﹐同時失業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復蘇過猛會帶來加息﹐可能讓投資者拋售債券而買進股票。

看多的投資者反駁說﹐經濟增長加快、失業率快速回落會降低公司的違約風險﹐使投資債券更加保險。投資管理公司Payden & Rygel高級投資經理薩爾尼(Jim Sarni)表示﹐收益率仍然不高﹐而對更高的收益率仍然存在強烈的需求﹔這將成為一個自我維持的機制。

薩爾尼和其他人還指出﹐如果經濟復蘇乏力﹐這將使美聯儲維持短期利率﹐從而也會對固定收益投資形成保護。

Mark Gongloff

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美國國債市場發出警告信號

美國國債市場發出警告信號


2010年03月30日11:20

美國國債市場狀況令人不安﹐這是技術因素所致﹐還是美國財政困境最終開始試探債券投資者耐心底線的證據﹖

上週美國國債拍賣情況不容樂觀﹐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3.7%大幅上升至3.88%﹐在人們記憶中首次突破10年期互換利率﹐這些都是市場承受壓力的信號。

毫無疑問﹐美國財政狀況憂慮引發了最初的市場不安。美國通過9,400億美元的醫療改革法案重新點燃了人們對美國財政赤字的憂慮﹐從而推動國債收益率上升﹐以及與互換利率的價差(簡稱﹕互換價差)收窄﹐而這往往是國債供應增加預期導致的。互換價差出現負值可能意味著美國國債需求低迷或人們對美國財政的公信力產生懷疑。

但醫療改革和赤字已不是什麼新問題。技術因素似乎也在這輪拋售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當美國國債收益率開始上升時﹐互換利率卻因銀行在最近大量國債發行之後尋求對沖固定利率敞口而被推低。

在上述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互換價差開始趨近於“零”。這似乎讓一些押注該價差重新走上正常軌道的投機者猝不及防。這些投資者於是被迫出售手中的美國國債以了結頭寸﹐從而使交易商出人意料地成為多頭﹐進而導致新債拍賣需求下滑、國債收益率攀升、以及互換價差大幅下降並出現負數。

當然﹐互換價差出現負數不會立即威脅到美國的借貸成本。在財政憂慮更加緊迫的英國﹐10年期互換價差從2月初以來一直是負數。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週一重申﹐如果英國再不為削減赤字採取進一步可靠舉措﹐其“AAA”評級可能會被下調。

不過﹐下週10年期和30年期美國國債拍賣現在已經變得舉足輕重。美國財政部希望本季度結束後需求將有所上升﹐交易商或許願意承擔更大風險。但如果上週黯淡的拍賣情況重新出現﹐這將意味著美國的財政操控空間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大。

Richard Barley

視茫心驚驚…剪指甲

視茫心驚驚…剪指甲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資料來源/王國憲醫師、嚴炯誥醫師】

剪指甲?都剪了幾十年了,有什麼困難!問家裡長輩,指甲剪得好嗎?可能會得到這樣的答案。事實是,有些老人家看不清楚,彎腰也不容易,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剪到肉。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王國憲說,就有老人家因為這樣白內障、老花眼,視力霧濛濛一片,或有腰痠背痛的毛病,彎腰不像年輕時方便,乾脆少剪腳趾甲;甚至中風、臥床,就得靠親友幫忙剪指甲。

台北醫學大學老人護理暨管理學系講師蕭伃伶表示,老人家指甲比較厚實,本來就不好剪,若還罹患糖尿病,末梢神經循環差,常可能剪得太深,甚至剪到肉,卻不感到痛。

不修剪腳趾甲,會讓趾甲愈長愈厚,變得很硬,更不好剪。如此惡性循環下去,腳趾甲有如脫韁野馬,像電影裝扮巫婆的指甲般,愈長愈彎曲,出現一堆指甲毛病。

特別是,如果腳趾甲的問題不處理好,也會影響走路,走幾步路就疼的不得了,老人家若因為這樣不愛走路,健康也會大打折扣。


王國憲說,有的老人家可能還有灰指甲,它是黴菌造成的感染,因腳行走接觸地面,或經常包在鞋子裡,好發在腳部,會使指甲變得厚脆、脫屑,顏色也會變黃、白,指甲脆弱而很難剪。

剪甲須知

1.先泡溫水約5、6分鐘,待指甲軟化較好剪。
2.腳趾縫記得清洗。
3.不要剪得太短、太深。
4.避免夾到或撞傷指甲,以免細菌入侵。
5.不要和別人共用指甲剪,以免相互傳染。
6.洗完澡記得擦乾腳趾縫。


剪甲正確方式

修剪一片指甲,應分多次慢慢修剪,避免一刀到位,容易誤剪,或剪到甲床(肉)。

剪甲剪太深 小心變凍甲

剪甲不當,剪得太深,或剪得太圓,兩旁過於凹入,指甲嵌進肉裡,還會出現甲溝炎,或俗稱的「凍甲」,症狀輕微的凍甲,可用矯正器導正生長方向,嚴重者就得拔掉讓它重長。

皮膚科門診常有病人指甲太厚,有凍甲也不好拔,醫師得開給含水楊酸成分的藥膏,病人擦一兩個月,待指甲軟化後再回診處理。

王國憲提醒,別以為指甲小小一片沒什麼,剪壞或剪到肉,一旦皮膚受傷後感染細菌,有可能惡化成蜂窩組織炎,糖尿病人還可能因細菌跑到血液,出現菌血症,治療起來更為棘手。

糖尿病人如何照顧指甲

1.指甲應沿著指甲白線上方修剪,勿剪成圓形,避免嵌入指溝。
2.修剪過的指甲,以銼刀再修磨平滑。
3.腳有硬繭,不可自行剪開,以免傷口感染。
4.避免穿高跟尖頭鞋,以免指甲壓迫受損。
5.糖尿病人免疫力弱,指甲易感染黴菌(灰指甲),指甲變厚,剪指甲前最好泡溫水讓指甲變軟。

放大鏡指甲剪

家中長輩剪指甲時,多少有點怕怕。現在生活科技進步,就有人設計附放大鏡的指甲剪,從放大鏡放大指甲的模樣,剪的時候,就不怕看不清楚,不小心剪到肉肉了。

放大鏡指甲剪,並不是要你一手拿放大鏡,一手拿指甲刀來剪,這樣肯定手忙腳亂。它是直接將放大鏡固定在指甲刀上,平常可摺收進去,要用再拉開,角度剛好就在指甲位置上端,瞧得一清二楚。
如果後輩沒時間幫老人家剪指甲,不妨去買個放大鏡指甲剪送給長輩,老人家肯定會覺得貼心、好用。
這類放大鏡指甲剪,在日系雜貨販賣店,或網路商城都買得到,有的除了放大鏡、指甲剪外,還附有指甲收集夾,背面甚至貼心地設計了磨甲器,可依功能在數10元到300元不等。
【2009/12/10 聯合報】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Pimco:債券多頭近尾聲

Pimco:債券多頭近尾聲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2010.03.27 02:37 am


管理全球最大債券基金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表示,債券市場近30年的漲勢可能接近尾聲,建議買進德國和加拿大等財政赤字較低國家的公債,同時看好銀行債是信貸市場最佳投標的。

葛洛斯看公債:喊買加、德,避開英國,銀行債也不錯。

Pimco共同投資長葛洛斯說,包括英國、美國、日本在內的國家過度舉債,以應付激增的赤字,終將引發通貨膨脹。他建議投資人避開英國公債,轉而投資美國與巴西短天期公債、德國長天期公債以及核心歐洲公債

葛洛斯指出:「實質利率向上攀升,是債市主要的空頭因素,債券的好日子已經結束了。我們現在較關注利差,而非殖利率。」

考慮通膨或通縮因素,美國10年期公債的實質殖利率已增至1.71%,高於去年底的1.12%。

Pimco說,葛洛斯旗下的總回報基金(Total Return Fund)2月增持美國以外已開發國家債券,加碼至2004年5月以來最高水準,占總管理資產的19%,高於1月的18%。該基金並加碼美國政府相關機構的公債至35%,高於1月的31%,但減持現金至2%,低於上月的9%。

但葛洛斯的警告可能令投資人措手不及。新興組合基金研究公司(EPFR)共同創辦人杜翰指出,至3月25止流入固定數益市場的資金,幾乎是去年第一季的五倍。

此外,Pimco公司債資產管理部門全球主管基瑟(Mark Kiesel)喊進銀行債。他說,消費者貸款虧損減緩及聯準會(Fed)採行低利率政策,使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及花旗集團受益,而銀行籌資以強化資產負債表,將嘉惠債券持有人。

美國銀行美林指數顯示,美國銀行債的表現已超越整體投資級公司債的市場,投資報酬率0.22%,優於一般證券的虧損0.32%。

基瑟表示:「如果我下輩子可以選擇,會投胎成貨幣中心銀行,以近乎零的利率借款,然後審慎放款,坐享利差。」

根據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資料,平均資產逾150億美元的美國銀行業者,淨利息收益率(衡量銀行貸款業務獲利能力的指標)在去年12月底攀至3.38%,遠高於一年前2.94%的歷史低點。

【2010/03/27 經濟日報】

消費者選股:所好未可選 所厭堅棄之

消費者選股:所好未可選 所厭堅棄之




2010年03月29日07:43


八年前﹐錄像帶出租大型連鎖店百視達公司(Blockbuster)的股價約為每股30美元。

現在﹐該股價格為每股30美分左右。所以﹐如果你持有10股百視達股票的話﹐你仍有差不多足夠的錢租最後一部錄像帶──只要經紀人免去你的交易費。

百視達的故事就像一部災難片﹐悲慘程度堪比《泰坦尼克號》(Titanic)。不過跟百視達這艘船一起沉入大海的都是什麼人?任何人要是最近曾經走進百視達的租賃店、好好地觀察了一翻﹐估計就不會有這等遭遇。很多年前你就能看到百視達現在這種悲慘結果的苗頭了。

(他們如何與在線影片租賃公司Netflix或互聯網競爭呢?年復一年﹐我們當地的百視達店甚至都不記得訂購塑料袋了。)

這裡有一點可以供散戶投資者參考。如果你作為消費者對一家公司感覺不好的話﹐就不要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

不要因為你知道一家公司並且喜歡它的產品而去投資其股票﹐相反﹐要是你知道一家公司並討厭它﹐那就應該將其股票脫手。你可以把這稱為“火雞原則”:在股市上﹐確定食之無味的“火雞股”比發現大有價值的“老鷹股”容易得多。諷刺的是﹐大多數投資者把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了獵鷹上。

百視達並非個例。這家錄像帶租賃連鎖店警告說可能不得不申請破產﹐僅僅幾天之後﹐智能手機生產商Palm就宣佈了令人失望的銷售業績。去年秋季曾漲至高達每股18美元的Palm股票一下子跌到了4美元。

有人說﹐Palm公佈的消息令市場“吃了一驚”、“大為震驚”、甚至是“目瞪口呆”。

真的是這樣嗎?

這表明﹐最近沒有一個華爾街人士進過手機店或聽說過iPhone。甚至在任何一條街上(包括華爾街)或酒吧里﹐他們都不曾環顧一下四週﹐看看智能手機用戶手上拿的是什麼手機。

你不得不猜測去年秋季是誰在推高Palm股價。自2007年蘋果公司(Apple)宣佈推出iPhone以來﹐Palm或許就已經時日無多﹐甚至在那之前就已經如此。去年推出的Palm Pre看起來似乎太微不足道、太晚了。

想想火雞原則。

二十年來﹐很多散戶投資者盲目買進自己喜歡光顧的商店、連鎖餐館以及所青睞產品的生產企業的股票﹐試圖以此發家致富。他們是在聽從林奇(Peter Lynch)的忠告﹐即願意買哪家公司的產品就投資哪家公司。林奇曾在富達投資(Fidelity)旗下Magellan基金任經理﹐他1989年出版的暢銷書《選股戰略》(One Up on Wall Street)就是以這一理念為基石。

在90年代的牛市期間﹐投資者做的還算好。不過在那個時候﹐隨便什麼股票都在上漲。

在過去十年中﹐遵從這一戰略的結果有好有壞──或者說比較糟糕。

JetBlue和Krispy Kreme Donuts等熱賣消費品企業讓投資者賠了個底兒掉。那些投資於Gap、亞馬遜(Amazon)、可口可樂(Coca-Cola)、索尼(Sony)等各種公司的人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有時甚至長達數年。即使股票最終反彈﹐很多人都已經厭惡地把股票出手了。

僅僅因為喜歡一家公司的產品就投資其中是不夠的。如果你想通過投資某只股票賺錢﹐你需要對它有更多的瞭解──從估值到基本面﹐包括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

那麼﹐一個消費者何時相對華爾街有優勢呢?在確定火雞股這件事上。

畢竟﹐企業賠錢比賺錢要容易。

華爾街上的專業投資者總是受到公司投資者關係部門的花言巧語轟炸。企業、分析師和顧問都在忙著給予最積極正面的推動。消費者從來聽不到投資者關係團隊的那一套說辭﹐但他們每周都會從商店門口走過﹐可能會對真實情況有更清晰的看法。

要是奉行“賣掉自己不再光顧的企業的股票”的策略﹐投資者肯定早在華爾街之前就擺脫了從Circuit City、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到斯普林特(Sprint)等 “火雞股”。

普通投資者有多種方法可以把這更進一步﹐積極地做空下一個百視達──如果他們想這樣做的話。

你可以通過任何一個經紀人用很少的錢買進很多只股票的認沽期權。認沽期權就是預測一只股票會在某個時間前跌到某個特定價格以下:也就是說﹐它提供了對一只股票崩盤的槓桿式押注。如果你預測正確﹐很小的賭注可能變成巨額利潤。如果預測錯誤﹐損失的也只是那一點點賭注而已。

不過對大部分人來說﹐僅僅是確保自己的投資組合里沒有“火雞股”就已經是一種成就了。

Brett Arends
(編者按﹕本文作者Brett Arends是《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專欄作家,他的專欄《投資回報》幫助投資者分析最新時事并做出相應投資決定。)

From WSJ

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利豐發出的預警信號

利豐發出的預警信號


2010年03月25日16:20

這可以看作是一個預警信號。

在發佈2009年業績報告後﹐香港上市的服裝供應商利豐有限公司(Li & Fung Ltd., 簡稱﹕利豐)股票週四的跌幅達到10%。該公司為沃爾瑪連鎖公司(Wal-Mart Stores Inc.)和Kohl's等零售商供應服裝。

問題不在利豐。去年利豐的利潤一舉紀錄高位﹐儘管美國和歐洲零售商的疲軟表現導致銷售額下降﹐利豐2009年利潤仍增長39%。

真正的問題在於﹐近期庫存重建這個主導亞洲市場的投資主題已經讓投資者有些忘乎所以。

經濟學家辯稱﹐出於消費將回升的預期﹐美國零售商開始增加T恤衫和個人電腦庫存﹐亞洲出口復甦因此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庫存反彈有一定的合理性﹔美國企業的庫存已經連續四個季度下降﹐1月份庫存相對於銷售的比率也降至近10年低點。

所以投資者大量投資相關類股。利豐股價一舉升至紀錄高位﹐且遠遠高於歷史估值水平。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和裕元工業(集團)有限公司(Yue Yuen Industrial (Holdings) Ltd., 簡稱﹕裕元集團)等公司的股票同樣表現強勁。三星電子銷售包括電腦晶片和手機在內的多種產品。裕元集團則為耐克(Nike)、阿迪達斯(Adidas)、Timberland等大品牌生產鞋類產品。

但庫存重建將是一個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其時好時壞的特點現在已經明顯體現出來﹕經濟學家預計1月份美國批發庫存會增加﹐但實際上該數據卻下降了。

另外﹐企業對於經濟危機的破壞性影響仍記憶猶新﹐它們可能縮短庫存週期。供應管理學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簡稱ISM)稱﹐上個月接受其調查的非製造企業中有68%認為庫存水平基本合理﹐26%的受調查者認為庫存過高﹔這都表明近期內企業不會大規模增加庫存。整體而言﹐ISM 2月份的調查顯示庫存水平還在下降。

從這方面來看﹐利豐領先一步。該公司的訂單量不斷增加﹐但其總裁Bruce Rockowitz很快意識到庫存水平短期內難以恢復到2007年的高位。

還是小心為妙。

Mohammed Hadi / David Roman

From WSJ

改革與成長 歐盟喬不定

改革與成長 歐盟喬不定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 2010.03.26 03:07 am

歐盟領袖25日在布魯塞爾舉行高峰會,商討解決希臘危機的對策,但愈來愈多決策者說,歐元區信心危機真正的對策不在這個議題——而在歐元區主要經濟體延遲已久的結構改革。

市場擔心歐盟領袖無法消弭是否金援希臘的歧見,使歐元24日跌至十個月的低點。惠譽調降葡萄牙的債信評等,已凸顯希臘財政危機可能蔓延到其他歐洲弱國的風險。

這場混亂與1999年推出歐元的願景有天壤之別,當時單一貨幣的倡議人士無不預測,透過改革低效率的福利國和鬆綁過度規範的市場,將帶來歐洲的復興。然而十年後,歐元區卻步履蹣跚,趕不上全球復甦的腳步。

16個歐元區國家面臨嚴酷的抉擇:它們可以藉削減福利和開放勞動市場來刺激全歐元區的成長,否則它們會像許多經濟學家說的,將面臨長達十年的經濟停滯。

歐元區各國在實施單一貨幣的十年間,經濟動力逐漸減緩,從2000到2008年的年成長率只有1.7%,低於1990年代的2%。下個十年情況可能更糟:公共債務和退休人口雙雙激增,勢必推升稅負,加重企業與消費者的負擔。

前法國財長、現任資訊科技服務業者Atos Origin公司執行長的布瑞頓說:「這場危機對世人提出一個大問題:這些國家願意接受真正的改革嗎?」

25日的歐盟高峰會將討論未來十年的經濟目標,但截至目前種種跡象顯示,長期以來備受社會福利和勞工保護照顧的歐洲人,接受結構性改革的意願仍然很低。

即使在經濟大好時,歐洲人仍厭惡採用美國的模式,並斥之為聽任人民自生自滅。在時機不好時,選民更是支持經濟安全勝於改變。

法國保守派政府上周在地方選舉挫敗已發出警訊,顯示選民反對沙克吉總統對企業友善和削減社會福利的政策。

歐元區內部競爭力的差異也激起各國間的政治緊張。德國一枝獨秀的出口實力,促使法國財長拉加德上周一再譴責德國未創造對其他國家產品的需求,德國政治人物則反譏法國和其他南歐國家必須提振工業競爭力。儘管如此,德國整體的經濟成長多年來仍然疲弱不振,意味未來將面對艱困的選擇。

倫敦智庫歐洲改革中心(CER)首席經濟學家提福德(Simon Tilford)說:「歐元原本應藉加深各國的整合而帶來高生產力和成長率,但整合已經減緩。勞動市場和產品市場缺乏彈性,已引發歐元能否發揮其潛力的質疑。」

對已沒有其他方法可提振經濟的一些歐元區國家來說,結構改革是最後一線希望。加入歐元區意味各國無法藉利率來鼓勵借款,或藉匯率來提振出口,許多經濟學家因此建議放棄備受歐洲人重惜的「社會模式」。

這意味限制退休年金與福利,只發放給真正需要的國民,以避免有工作能力者依賴國家救濟生活,並取消企業與勞動法規中阻礙創業與製造就業機會的規定。目前改革的氣氛仍未形成,但未來部分歐元區國家除了改革外,可能別無選擇。(取材自華爾街日報)

【2010/03/26 經濟日報】

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名家觀點/貨幣政策漸進調整的六大理由

名家觀點/貨幣政策漸進調整的六大理由


【經濟日報╱鄭貞茂】 2010.03.25 09:54 am

今年全球景氣復甦,各國政府紛紛採取刺激政策退場機制,各國央行也面臨貨幣政策是否應該調整的問題,這也是影響今年金融市場的主要因素之一。

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因為彼此情況不同,對貨幣政策的調整態度也不一致。歐洲央行雖然標榜其貨幣政策的獨立自主性,但在經濟復甦腳步疲弱以及希臘財政危機引發政府債信問題的拖累下,勉強推出量化政策的退場時間表,但今年內升息機率不高。

日本經濟表現雖然較歐洲為佳,日本央行4月初將公布的短觀報告也將顯示企業信心明顯好轉,但通縮陰霾籠罩,又擔心長期公債利率上升增添日圓升值壓力,因此在3月份的貨幣政策會議中,日本央行再度加碼其量化目標,從10兆日圓擴增至20兆日圓,與歐洲央行貨幣政策走向大相徑庭。

美國經濟今年表現在先進國家當中應該算是最好的,因此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走向也成為各國政府的關注焦點。今年初聯準會調高重貼率1碼,加上3月底原先一些對金融業的短期紓困措施將自動到期而不再展延,因此各界對於聯準會升息預期也逐漸升溫。不過,聯準會官員顯然不希望外界對升息過於期待,因此在3月份的貨幣政策會後新聞稿中,再度重申超低利率將維持較長一段時間,預期聯準會最快升息時間在今年第四季。

與先進國家相較,新興市場國家央行面臨的環境完全不同,尤其是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成長已出現過熱疑慮,通膨隱憂逐漸浮現,加上熱錢流入,資產價格泡沬化現象益發明顯,因此亞洲各國央行實施寬鬆政策退場的意圖相當明顯。

越南央行去年底已升息4碼,今年中國大陸人民銀行也調高存款準備金率4碼,菲律賓央行提高重貼率2碼,馬來西亞與印度央行也分別升息1碼,之後新加坡、南韓、泰國等國央行也有可能陸續跟進採取緊縮措施。不過,因為熱錢流入造成貨幣升值,也讓各國央行在調整貨幣政策的腳步上格外小心,儘量避免吸引熱錢流入,對資產價格上漲產生更大壓力。

從台灣今年經濟復甦的情況來看,表現可說是超乎預期的強勁,加上2月份消費者物價一口氣攀升至2.35%,另外房價上漲問題也成為各界關心焦點,因此我國央行今年貨幣政策走向應該比較貼近亞洲其他央行的作法。

不過,考量到幾個因素,預期央行將採取漸進式的調整方式,先從收縮市場過多的流動性著手,之後才會採取升息的動作。首先,雖然首季經濟成長可能超過9%,但這畢竟是因為基期過低的關係,而且出口好轉也多集中在科技業,其他產品出口仍未回完全恢復,加上企業投資與民間消費也剛開始復甦,因此整體經濟成長腳步仍未完全站穩,景氣並沒有過熱問題。

其次,消費者物價上漲壓力仍相對溫和,儘管油價從去年的每桶50美元上升至目前的每桶80美元,但國內交通費用並未明顯上升,加上食物價格下跌,房屋租金平穩,服務業費率持續調降,消費者購買力雖然回升,但這只有減輕廠商降價壓力,尚未發生需求拉動的通膨壓力。

第三,失業率雖然開始好轉,但整體失業率仍然偏高。第四,銀行放款開始回升,但主要是因為企業舉新還舊以降低債務成本,真正投資需求仍在初步復甦階段,因此金融體系存放比仍然偏低,閒置資金比例偏高。

第五,房地產價格上漲僅發生在大台北地區,並不是全面性現象,但民眾擔心資產價格泡沫化問題必須要處理。第六,熱錢導致台幣升值壓力是否不利後出口以及經濟成長,必須要謹慎應付,尤其近來人民幣升值議題沸沸揚揚,央行更須提防熱錢藉機炒作新台幣。

因此,總結上述,適度收縮金融體系過多的流動性以及選擇性信用管制應是當前貨幣政策重點,整體而言,央行應該還是會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以利經濟持續穩定成長。至於採取何種方式緊縮市場銀根,就靜待今日央行理監事會議的結果揭曉。(作者是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2010/03/25 經濟日報】

淡水河谷出招 鐵礦漲一倍

淡水河谷出招 鐵礦漲一倍


【經濟日報╱編譯吳柏賢/道瓊社二十四日電】 2010.03.25 03:21 am

巴西媒體報導,全球最大礦商淡水河谷公司(Vale )有意提高價格114.4%,為年度鐵礦砂價格談判投下變數。

據巴西經濟價值報(Valor Economico)報導,淡水河谷要求4月至6月的頂級鐵礦砂價格,由去年每公噸57美元的參考價調漲至122.20美元,漲幅遠高於市場預期的60%至90%,並提出新的季合約模式。

淡水河谷發表聲明,否認該公司曾向市場公布新的價格資訊,並重申季合約模式並非新創,而是彈性談判策略的一部分。

Banif投資銀行礦業分析師卡多索說:「我認為中國的供應鍊應能吸收大幅度的漲價,但歐洲、美國,甚至於拉美市場都沒有成長的跡象,令人擔憂。部分鋼廠與製造商沒有將高成本轉嫁給客戶的餘地。」

但淡水河谷提出的高價也可能只是談判的手段。聖保羅Link投資券商分析,這些價格不太可能成為最終價格,因為折扣應不可免。合約的平均價格漲幅可能不到114.4%。

淡水河谷的季合約模式IODEX,已為鐵礦砂合約談判掀起新波瀾。直至目前為止,鐵礦砂合約主要以年度基準價或市場現貨價為準。

卡多索說:「季合約若成定局,代表沿用約40年的基準價制度的大改變,可能導致市場更波動。」

全球最大鐵礦買家的中國可能不接受季合約。卡多索說,鐵礦砂價格上漲時,季談判對礦商有利,可反映市場實際價值,迅速掌握市場趨勢,但缺點是價格波動較大。

供給吃緊是目前談判的核心議題。經濟價值報指出,淡水河谷向客戶表示,今年的鐵礦砂需求為10.32億公噸,但供應量僅10億噸。

卡多索說:「鐵礦砂價格高漲將使新商機加速出現,高價帶來的強勁現金流,將刺激更多併購、合資與採礦計畫擴張。」

卡多索也說:「中國已在收購非洲與巴西的礦業資產,有如日本貿易公司許多年前的做法。」

【2010/03/25 經濟日報】

德法共識 IMF主導金援希臘

德法共識 IMF主導金援希臘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0.03.25 03:21 am


歐盟領袖高峰會25日將在是否金援希臘的爭論中登場,歐洲外交官員透露,德、法兩大成員國已同意,國際貨幣基金(IMF)應該參與金援希臘的計畫。

本次會議是由歐盟理事會主席范宏畢(Jerman Van Rompuy)特別召集,可望在會議開始前將宣布這項協議,預料將促使歐盟各國達成共識。

在德、法兩國居中協調下,歐元區16國將補貼這項以IMF為主體的紓困貸款。消息人士說,歐元區會率先援助希臘,但IMF才是要角,他並表示,此舉料將對歐元區違反預算上限的國家祭出嚴格制裁,這點與德國首重的項目一致。

歐元區財政首長一周前才同意,將在歐盟架構下提供某種紓困計畫。堅決反對由德國為主金援希臘的德國總理梅克爾,自此開始推動讓IMF介入,但與主張歐盟共同解決的法國意見相左。

消息人士說,德國希望「簡化現有的複雜程序」,便於歐盟制裁財政紀律不佳的會員國,例如罰款或取消歐洲部長級會議的投票權等手段。據悉,梅克爾設下三個條件,如果希臘無法在金融市場籌資、IMF金援比重可觀且歐盟強化制裁手段,就同意該協議。

這顯示,儘管梅克爾堅持不讓歐盟提供大部分的資金,但也讓歐盟擁有部份權限,避免由IMF獨力介入。

在德國堅持下,法國的態度也有所軟化。法國官員23日表示,巴黎當局對於是否讓IMF金援、參與時機,以及對成員國制裁方式等項目逐漸讓步。

巴克萊資本公司歐洲首席經濟學家卡羅表示:「這看似是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卻是個合情合理的解答。」他說,IMF的機制可靠且透明,而任何能撫慰投資人的方法都有助益,「在歐洲沒有任何機制處理目前的情況時,這個選項就存在了,這正是IMF存在意義」。

【2010/03/25 經濟日報】

現在投資歐洲是否安全?

現在投資歐洲是否安全?


2010年03月25日08:51

就在投資者以為希臘的形勢可能開始企穩之際﹐形勢卻變得更加嚴峻了。在數日的上漲之後﹐由於對希臘債務償還能力的擔憂加劇﹐歐洲股市上週四和週五大跌。股市和債市下挫﹐歐元兌美元匯率進一步下跌。

其他歐洲國家也面臨著很多債務挑戰﹐以致於有人開始爭論曾經神聖的歐元本身的未來。財政問題對該地區的經濟增長造成了重壓﹐預計2010年歐洲的經濟增長速度甚至比不上增長緩慢的日本。有這麼多的問題需要加以應對﹐在這種情況下﹐難怪花旗環球金融有限公司(Citigroup Global Markets)最近稱歐洲是“世界的病人”了。

當然﹐最為成功的投資者能在別人只看到危險的地方發現機遇﹐並有勇氣在別人紛紛逃離的時候沖進去。最有名的例子是﹐2009年3月﹐在標準普爾500指數跌破800點大關、向邪惡的666點下挫的時候﹐一些勇敢大膽的人在拋售潮中買進﹐進而收獲了一生難遇的短線上漲。這種歷史性轉變的小型版經常在全球各地的市場上演。

反向投資者現在開始羅列投資歐洲股市的理由。其中包括:希臘問題和該地區整體經濟低迷意味著利率應該會在更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在低水平。這可能預示著可以投資歐洲股市等風險較高的領域﹐歐洲股市估值看起來比世界其他地區股市要好。法國和德國企業的平均市盈率約為17倍﹐而英國企業的市盈率約為14倍。這比美國和中國分別為22.5倍和19倍的市盈率要低的多。

簡而言之﹐歐洲所籠罩的陰雲可能使歐洲的投資可能性變得模糊。退休基金顧問公司翰威特公司(Hewitt Associates)全球資產配置負責人羅伯遜(Colin Robertson)說﹐世界上的頂尖企業是非常全球化的﹐我們告訴我們的客戶要把一部分基金投資於最好的公司﹐無論公司所在何處。他還說﹐歐洲表現很好﹐與美國和其他地區不同的是﹐歐洲最大的國家──法國和德國──沒有由令人質疑的抵押貸款支持的不可持續的樓市泡沫。

匯豐(HSBC)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說﹐投資者──包括匯豐本身──可能都忽視了德國、法國和英國的藍籌股跨國公司在新興市場中的強大地位。報告中說﹐舉例來講﹐在中國﹐有60%的出口是來自外資企業的。

和以往一樣﹐投資者面臨的挑戰是在避開陷阱的同時把握機遇。不過如今陷阱和機會看起來都很多。

機遇

歐元區邊緣國家的政府債券。近期希臘的國債發行比更安全的德國債券的收益率要高的多。與此同時﹐大部分投資者認為德國不會允許歐元區成員國希臘在債務上違約。最近50億歐元(合67.7億美元)的希臘國債拍賣的收益率為6.3%﹐比德國債券收益率高了約3.25個百分點﹐而且還嚴重超額認購。據標準普爾說﹐預計希臘今年將發行460億歐元國債。

包括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內的其他歐元區國家看起來提供了類似的可能。它們最近的國債發行收益率比希臘國債要低﹐不過高於德國國債的收益率。

風險是﹐這些國家實際上將違約。

藍籌股歐洲企業。據花旗環球金融有限公司的數據﹐歐洲市場往往會在歐元走軟後表現良好﹐歐元的走軟一般是指跌幅在10%以上的持續的長時間下跌。

在歐元走軟後的12個月中﹐歐洲股市往往會表現良好﹐電信類股和科技類股是漲勢最強勁的類股之一﹐分別漲了36.9%和14.2%。這主要是因為很多歐洲又大又強的企業﹐特別是德國的企業﹐都是跨國公司。歐元的走軟理論上講應該會提振出口。

眾所周知﹐歐洲藍籌股的派息也比同類美國企業要高﹐現在也不例外。

英國股市。按一些指標衡量﹐英國財政狀況和希臘的一樣糟。

不過英國股市卻值得玩味。倫敦富時100指數成份股中的企業有約70%的收入來自英國以外﹐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新興市場。力拓(Rio Tinto PLC)和Xstrata PLC等礦業企業在英國上市﹐不過業務的重點卻主要是在中國和印度等國家﹐過去一年中﹐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遠比發達國家市場要強勁。

歐元區邊緣國家的歐洲銀行。在風險譜中更遠的是﹐T. Rowe Price旗下的European Stock Fund經理特納雷利(Dean Tenerelli)看好運營良好、但受到嚴重打擊的銀行。

甚至是希臘的銀行。希臘的大型銀行在債務危機期間遭受了重挫﹐不過特納雷利的基金投資了希臘國民銀行(National Bank of Greece)。他說﹐這些銀行可以為自己提供資金﹐淨資產收益也很強。我們認為﹐即使經濟形勢因財政措施而惡化了﹐希臘國民銀行也會是一項好的投資。

陷阱

匯率波動。外匯風險對投資海外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是個躲不開的惡魔。預測匯率走勢是種神秘的藝術。

投資者最好的賭注:分散投資﹐不要讓任何的貨幣──歐元、英鎊、日圓或美元──在投資組合中佔太大的比例。

評級很差的公司債。投資者可能會被信用評級低於BBB的企業發售的垃圾債券的豐厚收益所吸引。假如他們把垃圾級債券的投資限於接近垃圾級頂部的債券﹐結果會更好。

Dave Kansas

From WSJ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製造業工業生產 雙星報喜

製造業工業生產 雙星報喜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2010.03.24 03:12 am

經濟部昨(23)日公布,今年前兩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06.12,較去年增長55.84%,除了紡織業外,多數製造業都較去年同期成長,經濟部預期,首季的製造業生產,可望維持中高度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昨天公布,2月工業生產指數96.7,較1月減少13.95%,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97.64,也較上月減少14.8%。主因是2月適逢農曆春節,工作天數較少,使得兩項指數都較元月縮水。

經濟部統計處副統計長馮田琪表示,每年1、2月幾乎都會碰上農曆春節,在分析時,多會合併1、2月統計數據進行跨年比較。以今年1、2月數據來看,前兩月的工業生產指數,較去年同期增加五成一;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率也高達五成五,顯示景氣好轉。

根據經濟部統計,2月工業生產年增率達35.17%,主要來自權重占八成的製造業所貢獻,後者的2月年增率是36.42%。國內製造業者預測3月生產將較2月增加的比率為41.15%,預期減少者占6.99%,製造業生產量動向指數67.08,顯示3月製造業生產將較2月明顯攀升。馮田琪說,全球經濟前景漸趨穩定,近期美日歐等主要國家公布的經濟數據,都透露出景氣復甦跡象,再加上亞洲新興國家需求依然強勁,有利支撐我國外銷接單成長動能。

【2010/03/24 經濟日報】

零售驚艷 內需升火

零售驚艷 內需升火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2010.03.24 03:12 am

經濟部昨(23)日公布商業零售額統計,今年前兩月百貨、量販等綜合商品零售額達1,562億元,創歷來同期新高;2月餐飲零售額310億元,也是一年來最高,反映「悶」了一年的民間消費,終於開始活絡。

經濟部統計處昨天一口氣公布工業生產指數、批發零售及固定資產投資等三項統計,這些統計都說明,近期台灣經濟已逐步擺脫國際金融海嘯的影響,業者多看好中短期走勢;連同上周公布的外銷訂單也是增勢凶猛,顯示外部需求轉強,如今內需市場也回神,景氣將因內外需同步增溫而走強。

經濟部統計處副統計長馮田琪說,今年在政府持續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加上持續開放陸客來台觀光等多重因素刺激下,預期今年的民間消費可望溫和成長。

根據經濟部統計,2月國內零售業營業額為2,845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7.46%,累計前兩月,零售業營業額為5,64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86%,其中以綜合商品零售業貢獻最大。

一般說來,零售業與餐飲業,最能做為探測內需市場冷暖溫度計。在今年農曆春節效應下,2月綜合商品零售額,較去年同期增加33%,累計前兩月綜合商品零售額1,562億元,刷新歷史紀錄,年增率為5.05%。

經濟部統計的綜合商品零售額包括,百貨公司、超級市場、便利商店、零售量販店等。從今年兩個月來看,百貨業業績成長7.84%,便利商店業年增5.61%,零售式量販店則成長4.55%。零售業與餐飲業,是探測國內內需市場冷暖的主要「溫度計」。

政大企管系教授別蓮蒂分析,去年一整年受國際金融海嘯衝擊,不少消費者不敢花錢,一年多來,國內的消費情緒頗受壓抑,但隨著景氣好轉,加上今年過年年假較長,也大舉激發國內消費者的購物慾望。

從餐飲業表現來看,今年2月,國內餐飲營業額為310億元,是一年來最高金額,年增率也有13%,是一年來首見兩位數成長,由此也佐證,金融海嘯遠離,國人又開始敢上餐館消費,內需明顯回溫。

【2010/03/24 經濟日報】

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成本三級跳 鋼廠很頭痛

成本三級跳 鋼廠很頭痛


【經濟日報╱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2010.03.23 03:54 am

全球煤鐵礦長約由年盤改為季盤,原本一年一價的結構變為「逐季變盤」,煉鋼成本不穩定性增加,在未來二年後市看多的前提下,原物料漲勢可能出現三級跳,讓鋼廠大傷腦筋。

鋼鐵專家指出,煤鐵礦商態度愈來愈強硬,極可能造成新一波的貿易糾紛,最近大陸已經要求國務院出面主導鐵礦價格談判,歐盟大鋼廠也針對這項議題展開政治訴求,若情況不受控制,對大家都不利。

鋼鐵專家說,全球鋼鐵工業雖然近年蓬勃發展,鋼材日益平民化,但基本上鋼鐵產業仍是國防工業重要的一環,價格過度極端化對供需都不利,但短期內鋼價成本墊高的態勢一時之間很難解決。

中鋼表示,煤鐵礦供應年度長約制走入歷史,原本只要談定價格,一簽就是一整年。隨鋼鐵需求大增,煤鐵礦採購賣方地位壯大,煤礦年約已改為一季、半年、一年等三種模式,大鋼廠要三選一,仍很難抉擇。以煤礦為例,今年礦商提出季合約每公噸200美元、半年合約220美元、年度合約240美元,一旦選定就不能更改,顯示礦商對往後煤礦價格大漲深具信心,以往價格波動的風險是由賣方承擔,現在則落在買方。

鋼鐵分析師說,煤礦合約制度改變,讓鋼廠成本變動更複雜,不確定因素大增。據了解,全球煤鐵供應大廠首要目標是將今年價格墊高到2008年的水準,然後再蓄勢漲價,鋼廠成本壓力會愈來愈重。

【2010/03/23 經濟日報】

鐵礦砂定價 日本改季約

鐵礦砂定價 日本改季約


【經濟日報╱編譯朱小明、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0.03.23 03:54 am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全球礦商和日本鋼鐵製造商已達成初步協議,將改採與現貨市場掛鉤的短期合約,取代有40年歷史的年度合約鐵礦砂定價制度,預料中國鋼鐵製造商也將被迫跟進。

參與談判的一名高階主管表示,雙方已從年度合約改以每季議約的方式。

這項初步協議顯示,在礦商的壓力下,傳統的鐵礦砂年度談判定價制度可能告終。

全球三大鐵礦砂供應商淡水河谷(Vale)、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力拓(Rio Tinto),已和新日鐵、日本川鐵、住友金屬和神戶製鋼等日本鋼鐵製造商達成初步協議,但雙方仍需解決一些重要障礙,才能達成最後協議。這位主管透露,預料月底即可宣布最後協議。

據報導,淡水河谷上周提出礦價上漲80%至90%的要求,並表示無意簽署更多長期合約,轉而推動鐵礦砂銷售現貨化。

在傳統制度下,礦商和鋼鐵製造商每年談判達成的第一個價格即為當年基準價。由於鐵礦砂價格影響鋼價,進而影響日常用品物價,鐵礦砂基準價格的談判成為非常重要的商品定價談判。

歐洲和中國鋼鐵業者主張,鐵礦砂改採季度定價制度將導致鋼材價格波動,不利於和汽車製造商等客戶談成鋼材供應的年度合約。

一旦採用與現貨市場掛鉤的季度價格制度,鋼鐵製造商勢必面臨更高的成本。至4月底止的今年度鐵礦砂合約價格約每噸60美元,與每噸逾140美元的現貨價格相距甚遠。

不過,在日本業者妥協後,中國鋼鐵業者很可能被迫跟進。雪梨一名原物料交易員說:「年度合約行不通的,現在唯一的方法可能是中國接受季度合約,但漲價幅度不能太大。」

產業分析師也說,簽訂基準合約價格的權力還在製鋼業者手中,但假使中國持續堅持簽訂年度合約導致談判破局,就只能忍受巨大的溢價幅度。

【2010/03/23 經濟日報】

日本人為何也只生一個﹖

日本人為何也只生一個﹖


2010年03月23日09:04


東京沒有類似於中國政府努力實施的官方計劃生育政策﹐不過從東京普通家庭的人數上﹐你是永遠也無法猜到這一點的。

2008年﹐也就是日本厚生勞動省(Ministry of Labor, Health and Welfare)最近一年發佈數據的時候﹐東京的出生率是日本最低的﹐每個婦女平均只生1.09個孩子。

東京高昂的生活成本、長時間的工作時間、稀缺的日托服務﹐這些都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東京一些中心社區的小學關門等待重新開發﹐學校的操場靜悄悄的﹐只是偶爾可以在布滿水藻的游泳池中看到路過的水鳥。


在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其他地區﹐情況同樣堪憂。2008年﹐日本全國的出生率為每個婦女生1.37個孩子﹐較2005年1.26個的紀錄低點有所提高﹐不過仍遠遠無法滿足日本人口更新換代的需要。如果目前的形勢繼續下去的話﹐2050年前日本的人口將從現在的約1.27億人減至9,500萬人。

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延長﹐這是個好消息﹐但對人口規劃來說卻是壞消息﹐原因是很少的工人要供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

政府數據顯示﹐2008年日本人出生時的平均預期壽命是全球最高的﹐女性為86.05歲﹐男性為79.29歲。

不過據日本統計局的數據﹐2008年需要社會供養的人口比例為55.2%。這一比例是把老年人和兒童的人數加在一起﹐然後除以處於工作年齡段的人口數量。自1997年以來﹐老年人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一直高於較年輕人口的比例。

生育現金津貼

去年8月﹐日本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 of Japan)上台﹐它承諾要把政府的注意力轉向提振內需﹐同時推遲上調消費稅的計劃(目前為5%)﹐儘管日本的公共債務規模越來越大。

根據日本政府“兒童及育兒計劃”所制定的目標﹐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Yukio Hatoyama) 1月份承諾﹐將通過取消日托的等待名單、整合托兒所及幼兒園體系﹐進而努力增強托兒服務﹐並將增加課外托兒服務﹐作為創建一個整個社會分擔家庭育兒重擔的環境。

日本民主黨的計劃包括以每個孩子3,000多美元的額度向家庭發放現金津貼﹐針對高中年齡以下的孩子按月支付﹐以幫助降低撫養成本。

日本眾議院在上週二通過了有關育兒津貼的法案﹐人們普遍預計日本民主黨佔多數的參議院將在本月結束以前予以通過。

但一些人說﹐這項政策更大的目的不是提振日本較低的出生率﹐而是給其疲弱的消費帶來一種短期刺激。

摩根大通(J.P. Morgan)駐日本首席日股策略師Hajime Kitano表示﹐我將育兒津貼看作是針對35歲人群的一種稅收減免。

他說﹐日本1975年出生的人群在1997年大學畢業﹐成為完全的社會人﹐這一年正好是山一證券(Yamaichi Securities)破產的時候。山一證券曾是日本四大經紀商之一﹐其破產被視為“失去的10年”中一個標志性事件。

Kitano上週四發表的研究報告說﹐在上世紀90年代末﹐人們開始談論彼時年輕人在就業上遇到的“冰河世紀”﹐“失去的10年”造成的負面影響在這個“失去的一代”身上體現得最為強烈。

他說﹐失去的一代現在正在接近35到44歲這個消費盛年期。

Kitano說﹐雖然育兒津貼表面上是針對孩子的﹐但更仔細地考察就會發現﹐它似乎更像是對這一代人的援助。

很多日本公司並不認為政府的政策將遏制出生率的下降﹐都在積極地尋求拓展海外市場份額。
多樣化嬰幼兒護理產品生產商貝親公司(Pigeon Corp.)在中國已經有了20多年的運營歷史﹐去年在中國開辦了第二家工廠。
麥理格證券(Macquarie Securities)分析師伯格哈特(Robert Burghart)在近期研究報告中寫道﹐貝親的奶瓶、奶嘴和清潔劑在國內嬰幼兒護理產品市場的份額在70%到80%之間。
他說﹐中國每年約2,000萬人出生﹐這個市場對貝親公司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
Lisa Twaronite

From WSJ

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南韓 有望躋身MSCI已開發市場

南韓 有望躋身MSCI已開發市場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2010.03.21 02:47 am

南韓官員預期,MSCI指數今年可能把南韓從新興市場升等為已開發市場,南韓股匯市可望演出慶祝行情。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20日引述政府官員報導,編纂MSCI指數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今年可能把南韓從新興市場升等為已開發市場,南韓股、匯市的投資魅力可望跟著三級跳。

根據報導,南韓企劃財政部副部長許京旭表示,一些編纂投資指數的主要金融業者,今年可能調高南韓的市場地位。他並透露,最快兩個月內,南韓公債可望納入被投資人廣為追蹤的花旗銀行世界債券指數(World Bond Index)。

許京旭也說,當局已聯繫編纂MSCI指數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並預期該指數今年上半年會把南韓從新興市場升級為已開發市場,時間應該在南韓公債納入花旗銀行世界債券指數之後。

上述兩種情況都可能吸引更多外資追捧南韓資產,原因是追蹤這些投資指數的基金將購買新納入指數的股票和債券。據估計,追蹤MSCI指數的基金規模約達5兆美元,南韓升級後,淨流入基金的資金可望達到25億美元。

去年9月富時指數(FTSE)把南韓升級到已開發市場時,大批外資蜂擁至南韓股市,推升Kospi指數攀上15個月新高。本月以來,外資已買超韓股31.1億美元,占今年來總買進金額的85%。

不過,南韓政府一直對外資流入傷透腦筋,因為這造成韓元加速升值,導致出口商面臨沈重的競爭壓力。

南韓的另一大挑戰是中國和人民幣。中國的貨幣政策近來在全世界掀起波瀾,市場觀察家和各國決策官員普遍認為人民幣必須升值,但人民幣升值首當其衝的將是南韓。

中國不僅是南韓的競爭對手,也是重要的貿易夥伴;後者30%的出口都輸入中國。

因為這層雙重關係,人民幣升息對南韓來說可能是兩面刃。許京旭指出,南韓出口可望因人民幣升值而增加收益,但韓元也將面臨升值壓力。

過去12個月韓元兌美元已升值30% ,政府官員對此憂心忡忡。

早在一年多前,MSCI已把南韓列入考慮升級市場地位的名單,但直到去年6月都未付諸行動,原因是雖然南韓的經濟發展和流動性需求都達到標準,但缺乏境外貨幣市場,境內匯市又處處受限,對國際投資人不利。

此外,南韓的即時股市資訊受到已開發國家罕見的反競爭條款管制。

【2010/03/21 經濟日報】

埃里恩專欄/掌握六要點 拆解財政地雷

埃里恩專欄/掌握六要點 拆解財政地雷



【經濟日報╱埃里恩】 2010.03.22 03:36 am


每隔一段時間,全球經濟就會出現一開始遭到忽視的新發展趨勢,讓政府、企業以及家家戶戶猝不及防。

過去十年來,我們已經看過幾個這樣的例子。例如,中國興起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主力,衝擊世界各地的物價、就業以及財富流動。我認為美國與英國的住宅與金融產業過度擴張、終至崩潰,也屬於這種一開始被忽略的重大發展。

現在,我們應該關注一項新的局勢演變:許多先進國家正同時陷入嚴重的財政惡化。目前我們狹隘地只注意希臘的發展,但到頭來,我們會發現這其實代表著先進經濟體的板塊變動,影響深遠。要提前掌握這項演變,我們必須謹記六個要點。

第一,這種狀況是近年來資產負債表引發問題的最新發展。2008到2009年間,政府必須介入處理房市、金融與消費的同時崩盤。現在世界必須面對這些急救作法的後果。

美國的主權負債比率在兩年內急速攀升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0%,是先前難以想像地高。即便美國經濟以最樂觀的預估速度成長,美國負債相對於GDP的比率,仍將在未來十年內繼續上揚,因為負債總額已經太高了。

許多指標都可以顯示公共財政的集體惡化程度,我最偏愛的是花旗首席經濟師布伊特(Willem Buiter)的指標。現在,全球GDP有逾40%落在那些財政赤字高達GDP 10%以上的國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先進國家。而過去30年來,負債這麼嚴重的國家所佔的全球GDP比例一直都只有0到5%之間,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發展中國家。

其次,這波公共財政的衝擊已經模糊掉傳統的分野,像是我們所認定發展中與已開發國家的區別。現在,已開發國家的經濟與財政前景愈來愈糟,而發展中國家卻反而愈來愈好。

第三,問題不在先進經濟體會不會對這種狀況做出調整,他們終將調整;問題在於調整的步伐是有序還是失序,調整的時機,以及所帶來的整體衝擊。

政府自然會希望靠經濟增長以及民間部門持續持有國債,來漸進處理掉負債問題。但是全球異常的高失業率、經濟成長動能熄火、財政赤字居高不下以及新法規體制的不確定性,都為這種緩進作法帶來嚴重阻力。

因此,各國政府將被迫提高稅率,降低支出。而如果沒有及時採取這些辦法,後果恐怕將是訴諸通膨來降低負債,或者直接倒債,甚至沒收私人財產。

第四,政府的行動將衝擊到國內經濟的其他部門,因為政府可以分配或佔有經濟資源。受影響的產業則更難靠移出或跨境交易來避掉這些衝擊,因為政府財政惡化已成為全球性的現象。

第五,國際因素將使先進國家面對的經濟調整挑戰更為複雜。一國財政的重建效果不只要看一國政府的意願與能力,還受到其他國家重建決策的影響。

以上五點都顯示,資產負債表問題所帶來的衝擊,跨越各種產業與市場類別。可是現在,主流意見仍以為資產負債表的衝擊是局部、暫時性的,而且可以逆轉。

這讓我們得到第六也是最後一個要點:政府與民間部門將會太慢面對現實,帶來更多傷害。當新的系統性挑戰來臨時,通常沒有可以參考的辦法,於是人們常用舊的經驗去分析新的狀況,結果是根本忽略掉新局勢出現的事實。

更複雜的是,及時認清現狀還不能解決問題,必須要提出正確的作法。而歷史教訓告訴我們,政府與企業實在很難擺脫舊日的思維與承諾。

這使我們面臨什麼局面?我們的看法是大家尚未充分認知到先進國家的公共債務問題,但隨著時間逼近,終將證實是個關鍵問題。愈早認清這個局面,就愈可能跑在危機之前,而不是被危機所害。 (作者Mohamed El-Erian是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Pimco)執行長/編譯陳家齊)

【2010/03/22 經濟日報】

IMF示警 先進國家該省支出了

IMF示警 先進國家該省支出了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2010.03.22 03:36 am


國際貨幣基金(IMF)21日警告,先進國家的龐大公債已形成嚴峻的挑戰,僅收回現有的振興經濟方案並不足以解決問題,隨景氣持續復甦,各國明年應開始撙節開支。

國際貨幣基金副總經理李普斯基(John Lipsky)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論壇時指出,先進國家的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預計今年內將達1950年的戰後水準。這些國家債台高築的嚴重程度為二次世界大戰後僅見。


李普斯基說,即使未來幾年收回財政刺激方案,負債比也會在2014年底前升抵110%,高於2007年底的75%。

七大工業國的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比在2014年前將趨近或超過100%,僅加拿大與德國得以倖免。高負債與高赤字的國家已然嚐到借貸成本上揚的痛苦,中期而言,公共債務龐大勢將拖累經濟成長的腳步。

李普斯基說:「醫療保健及退休金支出大增,形成日益沈重的壓力,政府債務因而激增。解決財政問題是關鍵的短期優先要務,因為市場擔心財政的永續性,將損及經濟復甦的信心。」

他指出,債務居高不下恐使先進國家的經濟成長率每年減少半個百分點。如果想在2030年前順利將債務比降至危機發生前平均60%的水準,2010年結構性赤字占GDP的4%的狀況須在2020年時轉為財政盈餘,且達GDP的4%,前後相差8個百分點。

由於IMF預估振興經濟方案的裁量性支出只占GDP的1.5%,李普斯基說,先進國家光是收回振興經濟措施並不足以達到財政穩健的標準,還須採取其他步驟以節省開支,例如改變退休或健保方案、刪減其他項目,以及增加稅收。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共同投資長埃里恩稍早說,各國政府若未能及早採行財政措施,解決公債升高的問題,可能會透過通膨手段或債務違約等方式躲避債務。

但李普斯基警告,切勿試圖藉由通膨來減輕債務負擔。他說:「溫和的通膨對減輕實質債務負擔的效果有限,通膨加速卻將導致高昂的經濟成本,對經濟的永續成長形成重大風險。」

【2010/03/22 經濟日報】

外銷訂單的美麗與哀愁

外銷訂單的美麗與哀愁

【聯合晚報╱吳文淵】 2010.03.21 02:46 pm

經濟部日昨發布2月外銷訂單統計,金額達274.1億美元,比去年同月增加36%;雖然金額及增幅都比不上1月,但在放了九天春節長假的2月淡月裡還能維持成長之勢,難能可貴;並因外銷訂單是關鍵的出口領先指標,2月訂單報喜,3、4月出口表現有底,給外銷導向類股打了強心針。

每年的農曆新年不一定在同一月份,因此一般觀察年初景氣動向,都是1、2月合起來看。以今年前二月訂單表現,比去年同期大增53%,出口成長已是必然;再以平均月金額289億美元而言,也超越了民國97年金融海嘯的268億水準,但仍略低於96年景氣鼎盛時期的293億元,顯示全球需求尚未完全恢復,復甦中須防波動。

從地區別的接單中,台灣產業明顯受惠於日圓升值效應,今年前二月來自日本的訂單大增近一倍,是訂單增加最多的市場,主要是電機產品;其次是大陸(含香港),精密儀器等產品的訂單激增123%,是成長最快的產品;另一快速成長的市場是東協六國,主要訂單項目是資訊與通信產品,例如筆記型電腦等,為機電、面板、筆電類股提供了支撐。這些統計也說明,台灣外銷市場板塊由歐美往亞太的位移正在加速,既是全球貿易區域化的結果,也提醒台灣強化與此區域連結的重要性。

值得關注的是,外銷訂單與實際出口間的關聯性正在下降,其主因就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海外出口」的貿易形態使然,並隨著經濟全球化而愈演愈烈、益趨複雜。根據統計,在民國90年之前,出口金額占外銷訂單的比率大致都在九成以上;91年後,這項比率直線下降,去年降到63%,表示台灣每接到的100美元訂單,大約只有6成從台灣出口,很多都是從海外生產地直送給買主了;這讓外銷訂單對出口的領先指標意義打了折扣,也意謂訂單的增加不等於就業的增加。然而,在生產要素自由流動、交貨效率要求愈來愈高下,這已是難以逆轉之勢;政府該做的是,別讓接單的人也跟著走了。

【2010/03/21 聯合晚報】

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當孩子開始駕車時……

當孩子開始駕車時……




2009年03月12日11:57

開車可謂是一把雙刃劍。

汽車讓我們在美國大多數城市之間往來穿梭自如﹐而任何公共交通系統都無法做到這一點。美國人依靠汽車去上班﹐去購物﹐去見朋友。

然而﹐養車費用也十分高昂。對大多數人來說﹐相當一部分的收入花在了與汽車相關的開銷上。一旦開始駕車﹐我們就自我鎖定在一個更奢侈的生活方式上﹐要求我們更加努力掙錢。

當我們的孩子開始駕車時﹐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開車是讓他們早日步入成人世界的重要一步--這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我有三個孩子﹐其中兩個已經達到法定駕車年齡﹐但在開車方面的經歷不同。現在﹐我最小的孩子也17歲了﹐他很希望能儘快摸到方向盤。

我對孩子開車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受自己六、七十年代在南加州成長經歷的影響。當時﹐我所在高中只有少數幾個孩子有自己的車﹐其他人都走路或騎自行車上學﹔或在高年級的時候﹐搭其他同學的便車。

不過﹐我的大多數朋友在16歲時都拿到了駕照﹐許多人在此之前就知道怎麼開車。但我卻是個例外。

我第一次摸方向盤﹐是在高中的駕車課上。我以為自己開得不錯﹐結果拐彎時忘了打轉向燈﹐被教練臭罵了一頓。從此以後﹐我對開車的興趣銳減。

一年後﹐我父親教我開車﹐我17歲時拿到駕照﹐但對開車總是提不起什麼興趣來。我也開車﹐但並不樂在其中。

我的大兒子大衛也是17歲才開始駕車﹐他上大學兩年後﹐我們把家裏一輛舊車送給了他。在那輛車報廢後﹐他給自己買了一輛二手車。他在德克薩斯州長大﹐酷愛開車。

我女兒瑪蓮娜在新澤西州上高中﹐這個州對駕車管理極為嚴格。她十幾歲時就學了駕車課程﹐持有學員駕照多年﹐但一直沒有拿到正式駕照。

所以﹐我家裏的兩個小大人在開車方面出現了兩極分化。大衛隨時都可以開車出去上班或娛樂﹐但不得不賺更多的錢來養車。

瑪蓮娜不能開車﹐活動範圍受到限制﹐但不養車意味著她的日常生活費用很低。2008年大學畢業後﹐她在紐約一家出版社找了一份入門級的工作﹐這個城市很適合無車族。

她在新澤西州跟我們一起住了幾個月﹐這樣可以省下不少生活費用﹐她不久前剛和朋友一起在紐約布魯克林區合租了一個住處。以她的收入而言﹐即使住在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她可能都會入不敷出﹐更不用說是住在紐約了。

但是瑪蓮娜每個月花在房租、食物和地鐵交通上的基本開支約為750美元﹐其他費用就沒什麼了。如果她精打細算的話﹐生活應該能過得去。

現在談談我們17歲的兒子布蘭頓﹐他想今年夏天就能開上車。我們住在一個小鎮上﹐這裏的青少年大多用兩條腿作為交通工具﹐而且小鎮有鐵路直達紐約市﹐因此布蘭頓不能指望馬上就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即便如此﹐今後給他買車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我向IntelliChoice.com的編輯詹姆斯•貝爾(James Bell)諮詢﹐這是一家專門研究養車成本的網站。貝爾說﹐如果要給自己的孩子買車(我以前從來沒有這麼做過)﹐每個月的養車成本在500美元左右﹐不包括保險費﹐而且指的是二手車。

貝爾預計﹐即使家裏的孩子只開你的車﹐每個月仍會增加200美元的維修費(孩子們開車往往不知愛惜)和汽油費﹐而且保險費也要另計。

一開始的時候﹐布蘭頓的駕車費用會由我們支付﹐但最終將由他自己負擔。因此﹐如果他想享受開車帶來的好處﹐就得學會自己賺錢養車。

所以說﹐開車是一把雙刃劍。

Neal Templin

From WSJ

買房並非致富之道

買房並非致富之道



2009年07月24日08:31

我和妻子以高於買入價的價格賣掉了以前的四套房子﹐有時差價還相當大。

我們算得上很幸運。我們從來沒有為買房花太高的價錢﹐我們總是在好學區和象樣的社區買房﹐我們所生活的社區的房價在地產泡沫時代出現暴漲﹐而在泡沫破裂時﹐我們雖然也受到影響﹐但還不至於遭受滅頂之災。

甜蜜的家我為這些年來的買房經歷建立了最基本的現金流模型﹐也就是賣價減去買價和裝修及維修成本﹐結果顯示﹐1991年至去年夏天﹐年均投資回報率大約為3.5%。我們去年夏天賣掉了上一套房子﹐買了現在這套。

接下來的情形就不妙了。如果我們被迫賣掉現在的這套房子(我估計在我們入住的10個月內它貶值了5%左右)﹐不算我們進行修繕所花的2萬多美元﹐我們這些年的累計回報率也會下降到每年約2%。而如果我們所在的新澤西北部社區的房價繼續下跌(這種情況目前看來很有可能)﹐回報率還會進一步縮水。

那我有沒有後悔買房﹖絕對沒有。買房並不是致富計劃﹐而且美國人永遠不應當將它視為致富之道。因為我的工作原因﹐我們不斷搬家﹐在這種情況下﹐買房讓我的家人有了依靠。通過買房﹐我們得以住在舒適的小區﹐要在這樣的小區租房子可是很難的。同時﹐付房貸其實是一種強迫儲蓄的方式﹐等到我們退休後﹐這一點應該會給我們帶來好處。

哥倫比亞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研究房市的邁耶(Christopher Mayer)說﹐我們所經歷的房價上漲很有代表性。總的來說﹐全國的房屋增值幅度高於通脹率1%左右。

上世紀90年代末到2006或2007年之間的房價大幅上漲是一種失常的狀態。買房所能獲得的最大價值不在於升值。邁耶說﹐其價值在於能住﹐同時不用付本來必須要付的房租

邁耶估計﹐如果加上估算的租金、減去財產稅﹐我買房所實現的2%的年回報率可以達到6%。

正因如此﹐你應當從自己的實際需要出發買房子﹐但也不要太大了。超出實際需要的房子並不是投資﹐而是浪費﹐就跟租一個不必要的大公寓一樣。你可以作此選擇﹐但那樣在財務上並不明智

買房並非致富之途的另一個原因﹕大多數房子--尤其是我和妻子所青睞的那種老房子--都是砸錢的大坑。

就拿我們2001-2004年在新澤西州Verona的那幢房子來說吧。我們買那幢房子花了33.5萬美元﹐在房市接近高點的時候賣了45.5萬美元。年回報率接近11%。唯一的問題是﹐我們花了4.5萬美元裝修浴室、打理廚房、拋光地板等等。結果是﹐我們的實際回報率不到7%。

將這種情況與我們現在的房子對比一下。算上我們在目前這幢房子上投入的錢和貶值的情況﹐我估計從去年買下它到現在我們的投資虧了近10%。邁耶預測紐約都會區的房價未來幾年內還將下跌10%。

在當前的市場狀況下﹐這種情況對買房者的財務而言是個殘酷的現實。但可堪安慰的是﹕我真的很喜歡我們的房子、所處的社區和我們現在所安頓下來的幽雅的郊區小鎮。換句話說﹐住在這幢房子裡我很高興﹐剛好這所房子還是我自己的。

Neal Templin

From WSJ

外資借券 不一定放空

外資借券 不一定放空




【經濟日報╱記者蕭志忠/台北報導】 2010.03.19 03:13 am

中央銀行緊盯外資熱錢流入,引發市場關注外資借券放空的行為。證交所昨(18)日指出,外資法人在現有核准的「有價證券借貸業務」的借券系統中,借券用途包括避險等,借券人對借券成交所取得的有價證券,並不一定全部用在市場「放空」。

證交所說,台股對放空規定較歐美嚴格,僅允許「有券放空」。有券放空有二種放空管道,即借券賣出或融券賣出。

二者最主要不同處為,借券賣出是透過證交所借券系統,出借人與借券人都為外資等國內外特定機構法人;信用交易融券賣出的出借人,則為擔任授信機構的證金公司或券商。

融券賣出僅能在市場賣出,亦即「融券放空」;借券賣出除在市場賣出外,還有返還借券或證券權益補償;融券賣出的現券償還;權證、股票選擇權或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金融商品履約;因應指數型股票基金(ETF)的實務申購或買回等,亦即不是單純的只有「放空」一途。

證交所表示,借券系統對外資等法人借券有嚴格控管。如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不得超過該上市櫃股份或受益權單位數3%,屬於盤中控管。

另外,借券賣出餘額不得超過該有價證券上市櫃股份或受益權單位數的10%;借券賣出餘額與融券餘額合併計算,不得超過該上市櫃股份或受益權單位數的25%。

證交所日前也曾針對市場傳出外資在台股借券大量放空逾1,000億元時統計表示,今年到2月25日為止,市場借券餘額約1,654億元;借券賣出金額占借券成交金額比率約26%,每日平均賣出金額僅約8億元,占市場日平均成交值僅約0.8%。亦即借券賣出金額約270多億元,非所謂的逾千億元,且非純粹「放空」。

【2010/03/19 經濟日報】

防止通縮惡化 日銀擴大對銀行放款

防止通縮惡化 日銀擴大對銀行放款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2010.03.18 02:23 am


日本銀行(央行)17日一如市場預期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同時宣布擴大對銀行的放款規模,希望提振飽受通縮摧殘的經濟。

日銀在聲明中表示,理事會成員投票一致通過把隔夜拆款利率維持在0.1%的低點不變,同時決定將三個月期銀行借貸機制的規模倍增至200兆日圓(2,220億美元),藉此降低長期利率水準。

日銀放寬貨幣政策,顯示該行擋不住政府施壓,被迫讓步。最近幾周來,鳩山內閣不斷力促央行寬鬆貨幣政策,以免日圓升值傷害日本的出口經濟,並防止通縮加速惡化。

分析師指出,日銀擴大對銀行的信貸規模,早在市場預料之中。不過,這只是適度寬鬆政策,對經濟或市場的影響有限。最值得關注的是,日銀七位理事中有兩人不同意此決定,顯示央行未來將更難在寬鬆政策上取得共識

東海東京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齊藤說,日銀放寬信貸可能讓政府官員認為,當局愈是施壓,愈能對央行予取予求。他表示,央行此舉「不太可能提振總體經濟,對流動性的影響也有限」。

消息宣布後,日圓兌美元盤中最高漲到90.03日圓兌1美元。不過,由於日銀內部決策出現歧異,促使投資人減持高收益資產,日圓匯價稍後回軟,收盤報90.53日圓兌1美元。

日銀說,透過擴大企業融資機制的方式,就能大幅增加市場所需的資金,進而壓低長期利率。不過,央行仍拒絕將此舉視為寬鬆貨幣政策。

日本財相菅直人本月曾說,希望最快今年能擊退通縮,並把通膨目標設在1%左右。日銀理事會下個月將再度召開集會,根據最新調查的家庭和企業信心指數,公布半年一度的經濟展望報告。

分析師普遍預期,日政府將持續對央行施壓,要求央行寬鬆貨幣政策,以抑制日圓漲勢。農林中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南武志說:「由於日銀只做出最少的讓步,市場將開始反映未來進一步的貨幣措施。預料政府也會繼續要求日銀採取更多行動。」

【2010/03/18 經濟日報】

標普稱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可能大幅攀升

標普稱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可能大幅攀升


2010年03月19日09:41


標準普爾評級服務公司(Standard & Poor's Ratings Services)週四發佈一份報告稱﹐因中國政府支持巨量放貸﹐未來幾年﹐中國銀行不良貸款可能大幅增加﹐但銀行業應能將此控制在可控水平。

山西某銀行職員(右)正在清點現金這是預測不良貸款將大幅增加的最新一篇報告。中國銀行業幾乎全為國有銀行﹐2009年淨放貸高達1.4萬億美元﹐約為2008年的兩倍。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2009年一直在警告稱﹐新增貸款大幅增加可能會導致銀行資產質量下滑。惠譽在二月份將中國兩家中型銀行評級下調﹐部分原因是這兩家銀行2009年貸款增長。

問題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的間接貸款上。因無法從銀行直接貸款﹐各省、市、縣政府成立投資機構以從銀行取得貸款。這些貸款在去年為大批公共建設提供了資金﹐中國經濟因而在金融危機中持續增長。

但早在金融危機之前﹐許多地方政府財政狀況已經不佳。分析師稱﹐如果政府沒有現金來還貸﹐則地方政府的間接貸款更助推了已成上漲趨勢的銀行不良貸款增加。近幾個月來﹐中央政府監管機構已加強了對此類間接貸款的監督。

對於地方政府投資機構的貸款數額﹐市場估計不一。據一直在研究該問題的美國西北大學助理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估計﹐貸款總額可能高達11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各媒體採用的估計數字約為六萬億元人民幣。

標準普爾在其報告中稱﹐至少在2012年之前﹐預計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及其它問題貸款比率將保持在10%以下。截至2009年底﹐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比率為1.58%。

標普的銀行分析師曾怡景(Ryan Tsang)稱﹐如果不良貸款率攀升至如上所述的高度﹐則中國眾多城市銀行及農村信用社將可能轉而向政府求助。但公開上市的大型銀行﹐應有能力承受不良貸款高企而不至於遭受評級下調﹐因近幾年來﹐這些大型銀行風險管理能力有了改善。

曾怡景是標普這份報告的作者之一。該報告中還稱﹐未來兩三年﹐隨著新增貸款引發的信貸損失大幅攀升現象開始顯現﹐中國銀行業的盈利可能下滑﹐而銀行資本化水平可能降低。但標普認為﹐銀行的財務狀況應可承受壓力﹐不至於導致評級下調。

曾怡景說﹐如果問題貸款比率大幅上升超過10%﹐則可引發擔憂。他說﹐接近15%的水平﹐即可能需要政府採取緊急干預﹐以增強金融系統的抗風險能力。

標普這份報告發佈之際﹐正是中國各大銀行擬於下週開始公佈2009年年度財務報告前夕。

中國銀行股份公司(Bank of China Ltd.﹐簡稱中國銀行)﹐這家以資產而論排行第三的中國上市銀行﹐將在下週三公佈2009年財報。據咨詢公司Thomson One Analytics的統計﹐分析師普遍預計中國銀行淨利潤去年同比上升超過22%。這將是首家公佈年度業績報告的銀行。分析師預計﹐中國前兩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與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淨利潤年比增幅均會超過17%。

該數據強勁的主要原因是﹐去年的巨量新增貸款﹐使借款人較往年更易獲得信貸﹐從而降低了貸款違約率。

Dinny McMahon

希臘總理及財政部官員均否認該國擬向IMF求援

希臘總理及財政部官員均否認該國擬向IMF求援


2010年03月19日08:08


希臘財政部一位官員週四否認了關於該國可能下月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尋求援助的報導。目前外界對歐盟最終制訂出救助希臘的方案越發質疑。

這位不願具名的希臘官員表示﹐這些報導純屬無稽之談﹐並不屬實。

該官員強調﹐希臘尚未正式向歐盟申請財政援助﹐並重申希臘只希望獲得歐盟其他成員國的政治支持。

當日希臘總理George Papandreou也表示﹐儘管希臘在努力改善麻煩重重的公共財政﹐但該國並未尋求從歐盟或IMF獲得財政援助。

Papandreou在一個電視轉播的內閣會議上稱﹐希臘希望依靠自己的努力﹐因此希臘並未尋求財政幫助。

From WSJ

IMF若出馬 歐元區短多長空

IMF若出馬 歐元區短多長空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 2010.03.19 02:23 am

在德國反對下,希臘寄望歐盟提供金援的希望可能破滅。那麼,向國際貨幣基金(IMF)討救兵是否可行?

如果IMF出馬,短期內可替歐元區經濟體化解危機,但長遠來看,卻可能導致歐元區分崩離析。

希臘對於向IMF求援也是百般不情願,因為這麼做意味歐洲數十年來耗費龐大政治與金融成本所建構的金融機構,運作成效一敗塗地。事實上,德國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諷刺的是,雖然對希臘紓困迄今仍舉棋不定,但對歐元區經濟體卻是個好消息。市場信心不足導致歐元走貶,不僅對該區出口商及時提供一臂之力,也使歐洲央行的強硬立場放軟。

由IMF出手紓困會比急就章成立的歐洲貨幣基金(EMF)更有意義,畢竟前者擁有較多專才,干預行動較少政治味,也不會引發太多道德風險。

然而,向IMF搬救兵只能解燃眉之急,長期卻可能對歐元區造成不利影響。因為,問題的根源是歐元區的經濟結構和德國重視出口甚於內需,導致該區陷入通縮,並面臨薪資縮水、高失業率和生活水準下滑等窘境。

要紓解這些壓力,必須仰賴德國改革財政。

欲解決希臘和歐元區當前的危機,唯有德國重新平衡經濟,把成長動力轉向內需消費;或是希臘等國透過讓貨幣貶值和提高通膨來刺激經濟成長。如果是後者,那麼歐元實驗也將邁向終點。

(取材自道瓊社)

【2010/03/19 經濟日報】

歐盟遲不伸援 希臘擬向IMF討救兵

歐盟遲不伸援 希臘擬向IMF討救兵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10.03.19 02:23 am

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希望下周歐盟峰會能同意提供該國備用貸款,否則不排除向IMF求助。

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18日向歐盟喊話,要求各國領袖在下周高峰會上同意提供備用貸款。華爾街日報報導,希臘官員揚言,如果一直等不到回應,可能於4月2日至4日間向國際貨幣基金(IMF)求援。

巴本德里歐在歐洲議會表示,希臘不排除任何選項,但仍然比較希望得到歐盟而非IMF的協助。他說,若能得到歐盟支持,能讓希臘更有餘裕推動改革。

他說,這項工具到位後,就足以讓市場停止投機炒作。目前希臘10年期公債殖利率比德國高3個百分點。

不過,華爾街日報引述希臘匿名官員說法報導,雅典當局鑒於本周歐盟財長會議並無具體結論,對下周的領袖高峰會也不抱太高期望,可能會在4月2日至4日復活節周末期間向IMF求救。

希臘財政部稍後出面駁斥此報導,但華爾街日報指出,希臘經濟、競爭力與海運部長卡蘇里17日告訴當地媒體,向IMF求援的機率是70%。

歐元區無法自行解決希臘問題的疑慮再起,歐元18日在紐約早盤持續走軟,兌美元匯價最低下跌0.7%至1.3648美元,兌日圓跌1.7%,報122.66日圓兌1歐元。雅典ASE綜合指數跌2.8%至2,031點。

歐盟遲遲無法提出具體方案,德國的態度是一大關鍵。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同屬基民黨的議員麥斯特表示,如果希臘需要外援,就該向IMF伸手;除IMF,無人握有協助希臘重返資本市場的工具。沒有IMF參與就逕行援助希臘,「是非常大膽的實驗。」

德國總理梅克爾17日也公開呼籲,應考慮把倒債違約國逐出歐元區。她說歐元區應訂定一項協議,如果成員國一再違反預算和債務規定,則可開除之。許多觀察家認為,梅克爾這番話只是政治語言,無非是要轉移焦點,淡化德國在這場債務危機中的角色。要開除任何成員,需經27個會員國無異議通過。

歐盟去年底也曾表示,要開除歐元區任一成員國,依歐盟現行法律幾乎不可能,自願退出者可能也得退出歐盟。

但德國政府內部對該不該由IMF援助希臘也有歧見。德國財政部長蕭伯樂與歐洲央行(ECB)總裁特里謝和歐元集團主席容克爾等人的立場較一致。蕭伯樂17日接受周日世界報訪問時說,接受IMF協助相當於「承認歐元區無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容克爾說過,希臘問題需要IMF提供「技術性協助」,但不需IMF「帶頭」。特里謝也曾說,讓IMF介入並不妥當。

【2010/03/19 經濟日報】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名家觀點/大陸 會先升息再升值

名家觀點/大陸 會先升息再升值

【經濟日報╱劉憶如】 2010.03.17 03:28 am

人民幣匯率問題一直是美中關係重要的一環,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呼籲大陸應採取「市場導向」的人民幣匯率政策,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隨後也在人大閉幕記者會上回敬,人民幣沒有低估的問題。

持平而論,歐巴馬的發言,是面臨國會龐大的人民幣促升壓力下,不得不然的政治表態;而溫家寶雖是為人民幣匯率辯護,但他處處引述統計數據,佐證大陸不需為美中貿易失衡來負責,更像是一番專業的經濟論述。

歐巴馬演說的重點,其實不是在談論人民幣有無被低估的問題,他的潛台詞是,人民幣應該要升值。

特別是從美中貿易來說,美方認為,美國的貿易、財政赤字都可以歸咎於大陸不願意調升人民幣匯率,使得大陸對美國持續享有高順差。

溫家寶在回應時說,人民幣的幣值沒有被低估,他還列舉了不少貿易數字來佐證他的看法,包括,去年大陸統計37個國家對大陸的出口情況,發現有16個國家對大陸的出口,出現增長,就連歐盟去年總體出口下降20.3%,對大陸的出口卻只下降15.3%。

溫家寶的舉證,旨在說明大陸不需要為其他大國的貿易失衡負責,因為就算是在國際金融海嘯之中,多數國家對大陸的出口都是增加的。他甚至認為,美國龐大的貿易逆差,並非大陸調升人民幣匯率就可解決。

以往大陸也呼籲過,美國應開放大陸採購美國的高科技產品,才能解決美中貿易逆差。

人民幣到底有沒有被低估?溫家寶說沒有,但我認為還是有的,但即使該升值,升值的時間點仍應拿捏最佳時機。其實很多亞洲國家的貨幣,也都是處在相當低估的狀態,這些國家的幣值低估,原因是與美元處在高位相比的結果。但問題是,在國際金融海嘯過後,不少人都會質疑,現在的美元匯率是否能和美國經濟實力相匹配。

溫家寶對人民幣匯率的主張,其實還有一句潛台詞沒說,那就是一個國家的匯率,究竟是應該採取固定匯率制度或是浮動匯率制度,其實這是國家主權執掌的範圍,外國政府不應該來干涉,更不能說,美國貿易出了問題,就要其他國家配合改變匯率制度。

我相信,人民幣匯率最終還是會進入升值通道,但何時會升值,要看大陸如何看待自己的國內外經濟社會責任。從大陸最新統計數據來看,今年大陸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增長2.7%,前兩個月的新增貸款也高達人民幣2兆元,為全年8兆元目標的四分之一,通膨的壓力,也會讓大陸採取先升息再升值的立場。

撇開政治議題不講,從經濟層面來看,坊間對於人民幣匯率的討論五花八門,經濟學者有自己的看法,媒體也有,但不管誰來看人民幣匯率,或是其他的經濟數據,只要已知的東西不夠全面,看到、想到的評論,也不過是拼圖中的一塊。

一般我們看經濟數字時,通常考慮三件事:第一是,原始數字告訴我們什麼事情;第二是這個數字在經過多方解讀後,可能會因政治傾向有所不同;第三則是,有些數據是從別人的專欄、意見、解讀中片面擷取的。

我認為,要做好經濟分析的工作,最好是多從原始資料下手,然後透過大量閱讀,參考別人的說法,但別人的說法量不要照搬,而是要想辦法透過自己的架構、邏輯,來思考該怎麼來解讀數據。

(中國信託首席經濟顧問劉憶如口述,記者邱金蘭、林安妮整理)

【2010/03/17 經濟日報】

日本央行利率維持0.1%不變

日本央行利率維持0.1%不變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日本央行17日宣布利率維持0.1%不變,以利打擊通膨緊縮以及需求不振的問題。該行同時宣布繼續放鬆銀根,主要是擴大去年底實施的對銀行短期貸款措施,放款基金從10兆日圓(台幣3兆5000億元)擴大一倍,增加為20兆日圓。

日本央行聲明表示:「日本經濟目前正在回升,主要是由於國內和國外採行的各種經濟措策措施使然。本行認為,日本經濟的關鍵課題是,如何來克服通膨緊縮,透過價格的穩定來恢復永續成長。」因此,行央決定利率維持0.1%不變。

全球主要央行紛紛思考經濟振興包裹的退場時機,但背負天文數字財政債務的日本政府已數度敦促央行採取更多措施,支持經濟,對抗通膨緊縮,因此日本央行的回應如同外界預料,內部全體一致同意利率維持0.1%。

【2010/03/17 聯合晚報】

「經濟仍脆弱」 美維持超低利率

「經濟仍脆弱」 美維持超低利率


【聯合晚報╱紐約特派員傅依傑/16日報導】 2010.03.17 03:38 pm

美聯準會(Fed)16日決定,聯邦資金利率續維持0至0.25%,同時發布利率政策聲明,幾點值得關注:

一,這次政策聲明基調,與前幾次大致相同;這次對勞工市場、企業開支似比上次樂觀,但對房市著墨,較為悲觀;總的來說,Fed對美經濟復甦持「審慎」態度,認為還很脆弱,仍須「呵護」這是它續維超低利率根本原因。

低利率會「再維持一段時間」

二, 聯準會於2月18日調升重貼率一碼,雖強調為技術性回歸市場機制,但仍引人聯想為「升息」前兆,今天不調聯邦資金利率,且再度聲明超低利率將「維持一段時間。」讓市場放了心。

三,宣佈3月31日結束房地美、房利美1.25兆美元房貸抵押證券收購計畫,標識停止挹注流動性。這是必要之舉。但經濟學家擔心,可能導致貸款利率上升,阻礙蹣跚中的房市回穩。聯準會因而「下保單」,表示一旦情況不對,隨時恢復收購,也反映聯準會對經濟復甦的審慎態度。

0-0.25%歷史谷底 已15個月

美自2007年12月正式陷衰退,聯準會自2008年12月起,維持聯邦資金利率在0-0.25%歷史谷底,至今15個月;從去年3月起,每次利率政策聲明都宣稱,超低利率將「維持一段時間,」但市場心知肚明,這種情況不可能長存。

維持超低利率時間過長,蘊釀通膨風險,終將傷及整體經濟健全與金融穩定,因此超低利率有如二面刃。聯準會除維持經濟健康成長外,另一大任務是壓抑通膨,必然了解超低利率過長帶來的通膨風險。

預估下半年才會升息

去年第四季美GDP耀眼成長5.9%,但預期今年首季緩升2.8%,降了一半,美經濟目前仍在「復甦起步」階段,如聯準會解讀,「還很脆弱,仍待呵護,」但隨著經濟步伐愈走愈穩,不須扶持時,聯準會即將擇時升息,預期就在下半年。

【2010/03/17 聯合晚報】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南韓央行新總裁 鴿派路線救失業

南韓央行新總裁 鴿派路線救失業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0.03.17 02:43 am

在南韓央行與政府對基準利率的看法分歧之際,南韓總統李明博16日提名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特使(OECD)金仲秀為下一任央行總裁。分析師認為,新總裁可望維持低利政策,以支持經濟復甦。

南韓總統府發言人說,現任總裁李成太的任期將於3月底結束,這項人事任命案訂23日交付內閣成員表決。

李成太去年12月曾公開表示,央行不能太晚升息,結果引來政府關切,南韓財政副部長許京旭更自今年1月起參與央行的每月例行會議,打破十年來的慣例。南韓財政部長尹增鉉也在最近一次的貨幣決策會議前說「目前不是升息的時機」。

即使澳洲、越南和馬來西亞已陸續升息,南韓政府也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2007年來最快的5%,央行11日仍連續第13次維持2%的超低利率水準不動,會後並表示2.5%的通膨率還在目標區間,但下半年將升至約3%。

分析師認為,立場較為鴿派的金仲秀將維持較長時間的低利政策,以符合政府寧冒通膨竄高危機,也要將拼經濟、救失業放在第一要務的方針。南韓1月失業率達4.8%的十年新高。

花旗集團經濟學家張在澈(音譯)表示:「南韓央行首度升息的時間點將比我目前預期的7或8月要來得晚。」

一向不諱言希望央行維持低利政策直到經濟復甦確立的南韓企劃財政部,樂見金仲秀出線,「我們希望他維持央行的獨立性,並與政府密切合作」。

62歲的金仲秀畢業於首爾大學,1979年赴美國賓州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後,在俄亥俄州立大學人力資源研究中心擔任資深研究員,回國後歷任南韓開發研究院院長、總統府資深經濟事務秘書等要職,去年獲指派為OECD特使。

【2010/03/17 經濟日報】

7000億美元垃圾債 2012恐釀災

7000億美元垃圾債 2012恐釀災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 2010.03.17 05:43 am

馬雅人預言2012年世界將走向末日,不管你相不相信,但2012年的確有一個災難可能降臨:逾7,000億美元的垃圾債券將陸續到期。

據紐約時報統計,從2012年起,三年內總計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所謂垃圾債券將陸續到期。分析師擔心,這些高風險、高收益的公司債再融資的需求激增,超過市場胃納。

由於全球企業與政府同時間都準備大舉發債,因此債信評級較低的企業可能難以取得再融資,這將導致違約大增,甚至引發新的破產潮。

光是美國政府,在2012年就準備舉債近2兆美元,才能夠支應當年的預算赤字並再融資現有貸款。

這種論調已不再侷限於以往的空頭派與末日論者,連穆迪也發出警訊。

穆迪資深信用研究員卡希笛說:「如果企業不能事先想妥出路,2012年起雪崩隨時會發生。」

私募基金與許多非金融企業在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前,都可以輕鬆地舉債,但這些危機前發動的槓桿收購與其他交易要到2012年才是算總帳的時候。

據標準普爾全球固定收益研究部主任瓦查,理由是這些金額創紀錄的債券與貸款通常借款期間為五至七年。此外,2009年與2010年到期的債務很多獲得展延,也加重了2012年以後的負擔。

債券分析師警告,結果可能是金融末日,也就是所謂的「到期牆」(Maturity Wall)。2012年到期的債務總額為1,550億美元、2013年增加到2,120億美元,2014年更增至3,380億美元。相較之下,今年只有210億美元債務到期。

儘管信用市場已逐漸恢復正常,但問題是市場吸收得下大增的信用需求嗎?

就像次貸危機爆發前一樣,衍生性金融商品在引爆高風險公司債危機中將扮演關鍵角色,這次兇手是一種稱為擔保貸款憑證(clo)的金融工具。和次貸擔保債券一樣,clo也將公司債重新包裝出售,使得市場上的垃圾債暴增。

【2010/03/17 經濟日報】

櫃買指數ETF 年底買得到

櫃買指數ETF 年底買得到


【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2010.03.17 04:24 am


今年是櫃買中心的指數年,包括積極規劃的櫃買50指數及債券指數,都將於今年5月初公布,而指數編製成員的寶來投信,也將把兩個指數都拿來發行相關ETF,預期年底前即可同步買到櫃買指數及債券相關ETF商品。

櫃買中心董事長陳樹表示,推動上櫃股票指數及債券ETF是今年的業務推展重點,而這兩項櫃買中心自己編製的指數,都將在5月問市,並提供投信可利用兩項指數發行相關ETF,此舉除將提供投資人投資新選擇外,也同時可提供小額投資人參與公債市場交易的機會。

陳樹認為,ETF具有追蹤指數表現、方便交易、分散風險、波動性低且被動式管理等優點,是櫃買市場不可或缺的商品,因此才積極推動,讓兩項商品可同步上市。

根據櫃買中心的規劃,櫃買50指數將依照市值排列,考量公眾流通量及流動性等條件,選出50檔上櫃股票以流通市值加權計算股價指數,而單一個股所占的成分將不超過10%,指數以97年12月31日為基期,基期指數為100點,亦即當櫃買指數出爐時,會有一年多的股價指數波動呈現。

且考量公眾流通量的問題,預期在50檔中會有10檔的公眾流通量必須超過50%,所以市值前50大的上櫃公司不見得一定是櫃買指數成分股。

目前櫃買中心正在積極測試指數採樣及模擬指數的編製,未來將採取一季檢視指數成分股一次。

\據悉,以目前採樣的結果來看,櫃買50指數與櫃買指數的相關性可超過98%,相當具有代表性。

至於指標公債指數則將選取最新發行的5年、10年及20年期中央政府公債作為樣本成分,指數基期亦為97年12月31日,不過,由於債券價格的波動較小,因此在基期指數設定方面則設計為1,000點。

由於債券指數是國內首推的指數,也沒有相關的ETF商品,寶來投信表示,除了爭取櫃買指數發行ETF外,目前也正在研究相關債券ETF的發行,預期今年底若能順利將兩項商品上市,投資人將有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也將更奠定寶來投信ETF的龍頭地位。

【2010/03/17 經濟日報】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看懂經濟學/經濟復甦 為何我薪水沒漲?

看懂經濟學/經濟復甦 為何我薪水沒漲?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 2010.03.14 03:18 am

主計處上個月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4.72%,改寫近3年新高,看似走出前年金融海嘯的陰霾。但去年國內上班族每月平均薪資只有42,509元,比前年44,424元減少4.31%,減幅又創歷史新高。

為什麼一般上班族辛苦工作,卻無法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

道理很簡單,第一:許多大企業雖然總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的6成左右,但所雇用的員工人數約僅占全體勞動力的37%,表示感受春燕來臨的上班族其實不算很多,例如營收突破新台幣1兆元的鴻海,在台員工人數約5,000人左右,占國內全部受雇員工人數的比率不到0.05%。

因此,仍有超過6成的勞動人口,到現在仍感受不到景氣「守得雲開見月明」。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白皮書的最新資料顯示,2008年中小企業雇用員工人數為796萬人,是大型企業雇用人數147.9萬人的5.39倍。重要的是,中小企業8成以上是服務業,吸納了勞動力中最容易失業的中高齡與低學歷族群。

第二,公司賺錢,不代表老闆就一定會替員工加薪。

主計處定義,國內上班族日常所得可概分為三種,一種是每月領取的固定薪水,稱之為「經常性薪資」;一種是非按月發放的報酬,如年終獎金、紅利、績效獎金等,稱為「非經常性薪資」;第三是雇主幫員工上繳給政府的勞退、勞保、健保費用,稱為「非薪資報酬」。

根據主計處最新「受雇員工動向調查」資料顯示,民國97年上班族平均全年收入61.6萬元,有71.0%來自於經常性薪資、15.6%是非經常性薪資、13.4%是非薪資報酬。

和10年前的數字相比,經常性薪資的比率下滑0.33個百分點,非經常性薪資下滑1.29個百分點,但非薪資報酬上升1.6個百分點。

也就是相比於10年前,平均年所得只多了40,765元,成長率為10.28%;獎金只多了2,188元,成長率為2.33%,皆遠低於近10年累計物價成長率11.05%,10年來物價上漲吃掉薪資成長;只有雇主幫員工提撥的各種保險費用明顯增加。

雇主提撥的非薪資報酬不直接進入員工口袋,員工也不覺得有加薪的感覺;但這筆費用逐年增加,難免影響雇主為員工加薪的幅度與頻率,甚至因為雇主必須相對提撥退休金等費用,人事成本仍加重,也會影響是否增加人力的意願。

前年發生的金融海嘯,讓許多人的退休計畫泡湯或是儲蓄重傷。國人的平均薪資水準更倒退回5年前的水準,工作難找、加薪不易,非薪資報酬又年年提高,自然只有少數人能真正感覺到春燕來了。

【2010/03/14 聯合報】

2010年3月12日 星期五

雷曼倒閉的台前幕後

雷曼倒閉的台前幕後


2008年10月07日13:30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在崩潰前的幾周裡竭力掩飾自己正在飛速滑向金融懸崖。

這家陷入困境的証券公司悄悄地把歐洲央行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當作它財務上的救命稻草。9月10日,雷曼在電話會議上向投資者保証自己根本不需要新的資本,而此前一天雷曼的管理人員剛剛計算出公司需要至少30億美元新鮮資本。雷曼認為其龐大的房地產投資組合估值合理,但業內管理人士說其投資組合估值過高,高出了逾100億美元。在對沖基金客戶開始從雷曼撤出資金之時,雷曼向他們保証說自己的財務狀況良好。

9月11日,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終止了雷曼偽裝強大的努力。作為雷曼及其客戶之間的中間人,摩根大通比大多數外人更了解雷曼的困境,而且不喜歡自己看到的情形。知情人士說,摩根大通再次提出了一周前沒有得到滿足的要求,要求雷曼提供50億美元的額外抵押品--即容易出售的証券,為摩根大通客戶所持的雷曼貸款頭寸提供保護。

這真可謂釜底抽薪。50億美元的抵押品要求,加上雷曼的對沖基金客戶大量撤資,令這家有著158年歷史的華爾街老店元氣大傷,不得不在4天後申請破產保護。

在信貸危機期間,金融公司夾存於各種相互沖突的壓力之間:既要將痛苦的真相告知公眾,又要避免引發恐慌。《華爾街日報》根據証券申報文件、破產法庭文件以及對事件參與者的20多次訪談寫成這個雷曼不顧一切求生存的故事,首次披露雷曼為自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這家公司進行的幕後操縱令人懷疑它是否越過了正常的界限,誤導了客戶和投資者。

投資銀行的生存在非常大的程度上依賴於信任--貸款機構和投資者的信任、對沖基金和其他大客戶的信任,尤其是作為交易對手方的其他大銀行的信任。投資銀行的業務十分復雜,其資產負債表極其龐大且不透明,局外人很難確知一家公司的問題有多嚴重。但一旦他們感覺到一家公司出了問題,就會很快逃離。

眾議院監管和政府改革委員會(U.S. House Oversight and Government Reform Committee)周一將舉行聽証會,審查導致雷曼申請破產的監管失誤和金融過度問題。雷曼首席執行長理查德﹒福爾德(Richard Fuld Jr.)將在聽証會上作証。

FBI調查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已經就雷曼或其管理人員是否因向投資者謊報公司狀況而涉嫌欺詐展開初步調查。知悉調查內情的人士稱,紐約東區的美國聯邦檢察官辦公室(U.S. Attorney's office)的檢察官們也在調查雷曼管理人員是否在9月10日向投資者和研究分析師們夸大其辭,從而誤導投資者--5天以後該公司就申請了破產保護。

前任檢察官們說,嚴重的金融危機會讓投資銀行的管理人員處境艱難,因為對他們來說,維護客戶信心至關重要。

曾任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証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律師、現為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法學院教師的赫寧(Peter Henning)說,如果你的公司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而你不能顯示出軟弱,所有的管理人員都必須在這兩者之間找平衡點。但刑事檢察官們將安然公司(Enron Corp.)的聲明作為其管理人員誤導投資者的証據。看起來好像你好象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雷曼的崩潰是持續13個月的信貸危機中的決定性事件。政府決定不救助雷曼,令全球投資者和貸款機構產生恐慌,迫使美國推出了史無前例的金融體系救助計劃。

整個夏季,福爾德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要補充因不斷加劇的房地產相關損失而耗盡的資金。8月,隨著投資者壓低雷曼的股價,雷曼面臨困境的傳言開始流傳。

知情人士稱,福爾德和手下的銀行家接觸了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大都會保險(MetLife Inc.)、英國的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 PLC)、代表迪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Sheik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的投資者, 以及中國主要的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這些努力都無果而終。上述銀行的發言人都不予置評或聯系不上。

危機加深

隨著信貸危機的加深,Fed向投行提供了新的貸款安排。盡管Fed不會透露具體的借款者,但市場通常能夠判斷出來,借款投行的形象也會因此蒙上污點。一位知情人士稱,雷曼兄弟夏季時並未這樣做,因為該行不想被視為要靠Fed的資金度日。

雷曼兄弟選擇了其他途徑,從歐洲央行獲得了借款。這筆借款至少有一部分是通過其在法蘭克福的業務部門獲得的,因此沒有引起市場的注意。在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時,它的欠款約在80億至90億歐元之間。歐洲央行的發言人拒絕就此置評。

雷曼兄弟董事長兼CEO理查德﹒福爾德隨著對雷曼兄弟的擔憂在市場上擴散開來,該公司的高管開始接到客戶的來電。沒有人希望在雷曼兄弟可能申請破產保護的情況下讓自己的錢陷到該公司之中。雷曼兄弟歐洲抵押貸款業務高級副總裁克裡斯蒂安﹒勞雷斯(Christian Lawless)說,他接到了投資者的大量電話,紛紛要求撤出資產。他回憶曾向一些情緒激動的客戶表示,你們這些人都是金融專業人士,我們的資產負債狀況比任何時候都要好。

9月初,雷曼持有股份的倫敦大型對沖基金GLG Partners越來越對雷曼兄弟感到擔憂。在一連串的電話中,福爾德和雷曼的其他高管都安撫GLG的管理層說雷曼能夠生存下來。但這只對沖基金的經理決定從雷曼兄弟撤出更多資產。在此前的幾個月裡,他們一直在減少對雷曼兄弟的投資。

臨近勞工節時,雷曼兄弟從韓國產業銀行(Korea Development Bank)融資的努力宣告破滅。9月9日這一消息透露後,雷曼兄弟的股價暴跌了45%,為有史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要求抵押品

雷曼兄弟的債券評級依然很高,不過,摩根大通卻越來越感到擔憂。作為雷曼兄弟的“清算行”,摩根大通充當著雷曼及其客戶之間的金融中間人。摩根大通旗下投行的聯席首席執行長史蒂文﹒布萊克(Steven Black)在那天午飯後就致電福爾德。他對福爾德說,為了保護公司自身以及其客戶,摩根大通要求提供50億美元的額外抵押品--在摩根大通5天前提出、雷曼兄弟尚未支付的50億美元抵押品之外。

福爾德說服布萊克將價碼降到30億美元,而此前50億美元的要求仍然懸而未決。布萊克派了兩名摩根大通的投資銀行家前去討論融資計劃。

與此同時,雷曼兄弟的管理人員安排在次日召開電話會議,提前宣布收益,並披露重組計劃。當晚同外部銀行家進行了有關融資可能性的討論,但沒有達成任何正式計劃。這些銀行家建議雷曼兄弟不要舉行電話會議,他們警告說市場上有很多有關該公司金融狀況的公開質疑。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當晚,雷管兄弟的高管討論了2009年年初之前融資30億至50億美元以改善資本金的必要性。這位人士稱,討論融資必要性的文件曾在公司高管中傳閱。

次日(9月10日)清晨,雷曼兄弟召開了投資者電話會議。該公司宣布將出現其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季度虧損──39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房地產估值的下降。福爾德說,該公司打算出售旗下投資管理業務的多數股份,並降低股息。


雷曼兄弟的管理人員只字未提需要籌資的事情。

據會議記錄顯示,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分析師梅奧(Mike Mayo)問到,根據計劃雷曼兄弟是否需要籌資40億美元。雷曼兄弟首席財務長勞伊特(Ian Lowitt)回答說,我們感覺不必籌集那麼多的額外資金。他還提到說,我們目前的資本狀況很強勁。

福爾德和勞伊特均拒絕置評。一位雷曼兄弟的高管說,該公司在前一晚上決定無需籌集更多的資金,因為該公司希望通過出售更多的資產籌資。

次日,也就是9月11日前,雷曼兄弟信用違約掉期(CDS)的價格──1,000萬美元債務損失的5年保險成本──從5月底的每年21.9萬美元飆升至80萬美元.。客戶開始打電話、發電子郵件給雷曼兄弟要求撤資。雷曼兄弟努力滿足他們的要求,以免暴露自己的疲弱之態。

不過摩根大通擔心如果雷曼兄弟倒閉了,持有該公司的貸款頭寸會有麻煩。摩根大通經紀自營業務負責人羅索(Jane Buyers Russo)打電話給雷曼兄弟的資金部主管托魯西(Paolo Tonucci)。她告訴托魯西說,雷曼兄弟必須提供摩根大通幾天前要求的50億美元的擔保。

滿足這項要求暫時凍結了雷曼兄弟的電腦化交易系統,幾乎令該公司沒有足夠的資本來為交易等業務提供資金。

現在雷曼兄弟的無抵押債權人說,摩根大通幫助引發了一場流動性危機。摩根大通則說這是毫無根據的臆測。

密切關注雷曼兄弟的Fed官員看到放貸機構和客戶紛紛撤退。他們越來越擔心雷曼兄弟難逃此劫。

9月12日,周五。當天下午,信用評級公司警告說,如果雷曼兄弟沒有籌集到新的資金,它們周一將下調該公司的債務評級。

在雷曼兄弟內部,恐慌情緒不斷加劇。太多的客戶打電話要求撤資,以致於雷曼兄弟無法適當地處理這些請求。該公司的現金管理系統無法應付激增的撤資要求。該系統每天從倫敦等分支機構收回現金,次日再重新發放出去。雷曼兄弟的紐約業務部門無法恰當地把錢轉入倫敦的帳戶上,使得該公司位於倫敦的主要歐洲分支機構周一前基本陷入癱瘓。據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估計,本應轉入雷曼兄弟倫敦業務或其交易對手的50多億美元周一前沒有到帳。普華永道受聘幫助分析雷曼兄弟問題。

撐過周末

Fed官員與雷曼兄弟高管在該公司總部聯手確定哪些資產尚未擔保給其他放貸機構,能用來作為抵押品申請Fed貸款。官員們希望幫助該公司撐到周末。據幾位知情人士透露,雷曼兄弟從Fed申請到約300億美元的隔夜貸款,周六前要還清貸款。而雷曼兄弟的一位高管說,該公司當時沒有向Fed貸款。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安排進行緊急談判,從周五晚間開始,當時雷曼兄弟董事會忙著向Lazard Ltd.的銀行家們征詢意見。雷曼兄弟希望能達成一項協議,將自己賣給美國銀行或是巴克萊集團(Barclays PLC)。不過,該公司的律師周五深夜就開始準備申請破產保護的文件,以備不時之需。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召集華爾街人士,請他們一起為雷曼兄弟擺脫困境出謀劃策。巴克萊和美國銀行都對購買雷曼兄弟商業地產業務不感興趣。美聯儲又讓多家公司(包括高盛和瑞士信貸等)人士對雷曼兄弟的大量商業地產資產進行估價,並考慮每家公司出資數十億美元收購它。

據幾位當時在場的人說,這些人對雷曼兄弟商業地產部門首席執行長沃什(Mark Walsh)不停發問。他們想知道為什麼雷曼兄弟沒對其326億美元的商業地產資產進行更大規模的減記。根據規定,証券公司要對他們的資產按照當下的市值進行估價,即所謂“按市價計值”。

這些人看了雷曼兄弟的帳目後,對其房地產資產的高額估價感到意外。其中兩位華爾街人士說,他們認為雷曼兄弟對它們的估價大約比它們應有的價值高出35%。

雷曼兄弟的部分歐洲房地產貸款特別讓人擔心。據《華爾街日報》了解到的文件內容,雷曼兄弟對部分歐洲房地產貸款相關証券的估價高達面值的97.9%。該公司對類似的美國資產的估價是面值的56%。盡管歐洲此類証券市場略好於美國,但也受到了信貸危機的沖擊。

這些估價對雷曼兄弟的數千債權人來說非常重要。雷曼兄弟共欠他們數百億美元的債務。這些債權人可以持有那些地產作為抵押,也可能希望把它賣掉。根據最近通過的救助計劃,它們或許可以賣給聯邦政府。

雷曼兄弟相信,它對房地產資產的估價是恰當的。首席財務長勞伊特在9月10日的電話會議上表示,雷曼兄弟近期出售的地產資產與市值水平是相符的。

到了9月14日、周日,Fed官員認為對雷曼兄弟已經無計可施。巴克萊和美國銀行都不願達成交易,除非政府同意提供交易所需資金,而這幾乎肯定要動用納稅人的錢。財政部長鮑爾森(Henry Paulson)堅持表示他不會做這樣的交易,而Fed官員也覺得他們沒有義務單獨這麼做。在此同時,保險巨頭美國國際集團(AIG)也難以支撐下去了。

一天傍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和其他部門官員在與雷曼兄弟人士及公司律師召開的會議中傳達了這樣的信息:雷曼兄弟必須申請破產。

雷曼兄弟隨後與破產事務律師米勒(Harvey Miller)一起,在大約5個小時之內準備好了申請文件。周日午夜剛過,雷曼兄弟提交了破產申請。

雷曼兄弟按揭部門管理人士勞雷斯在當晚給客戶發送的郵件中寫道:業務在短短幾周內被摧毀,語言已不能表達悲哀。但我想向你們保証,我們將以這樣或那樣的比以前更強大的形式重新回來。

破產導致數百億美元的現金和証券資產陷入一片混亂,這些資產是雷曼兄弟機構經紀業務部門的數百對沖基金客戶委托的投資。該部門向對沖基金出借資金和股票,並幫它們處理交易事項。D.E. Shaw & Co.和Och-Ziff Capital Management等一些世界最知名的對沖基金都擁有與雷曼兄弟及其子公司有關的資產。

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合伙人洛馬斯(Tony Lomas)說,我曾目睹過一些非常重大和艱難的形勢,但從沒見過這樣的情形。

周一,未參加申請破產保護的雷曼兄弟經紀-交易部門從Fed針對投資銀行的特別貸款計劃借得455億美元。為在業務癱瘓之際保持市場秩序,Fed希望這個部門能繼續存在下去,哪怕只有幾天。

同一天,巴克萊開始與雷曼兄弟重新談判。翌日,巴克萊同意出資15.4億美元收購其北美業務。同時,它將償還雷曼兄弟從美聯儲借的455億美元,同時取得貸款抵押資產。美聯儲在此交易中未發生一分錢的損失。

在雷曼兄弟公司,福爾德在備忘錄中向員工通報了交易。他說:我知道這麼做讓你們每個人都非常痛苦,不論是個人情感上還是經濟上。對此我感到極度不安。

Carrick Mollenkamp / Susanne Craig / Jeffrey Mccracken / Jon Hilsenrath

公司債市場現漏洞 投資者可發死人財

公司債市場現漏洞 投資者可發死人財


2010年03月12日08:42

面向散戶投資者發行的數百億美元公司債都附帶了一項特殊條款﹐這裡面暗藏快速吸金之玄機。只是有一樣﹐那就是投資者必須和即將離世的人結伴進行投資。

美國國際集團(AIG)、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卡特彼勒(Caterpillar Inc.)、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 Co.)旗下的通用電氣金融(GE Capital)以及其他美國大公司所發行的債券通常附有這種所謂的“生者選擇權”(survivor's option)。

這種操作幾乎不為人知。投資者可以找到病入膏肓的人士﹐聯合他們用低於面值的價格在公開市場上買進附帶上述條款的債券﹐讓自己變成債券的共同持有人。當病人去世後﹐這位仍活著的持有者就可以要求發債方按面值贖回債券﹐並有可能很快實現盈利。

通常情況下﹐公司制定這一條款是為了減輕普通散戶投資的恐懼心理﹐因為年長的夫婦可能擔心兩人中會有一個在債券到期前先走一步﹐留下未亡的配偶面對可能的財務損失。

但是﹐市場振盪加大了該條款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因為眼下有些債券折價很深。法律和金融專家說現在沒有什麼(法規)可以阻止投資者聯手即將離世的親屬、甚至陌生人買進此類債券。

現在還不清楚自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有多少投資者已經屯積了此類債券﹔而在危機初期有些債券的市價甚至還不及面值的一半。

眼下債券價格已經從低點反彈﹐但金融服務公司Knight Capital Group旗下Knight BondPoint提供的數據顯示﹐那些由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GMAC Financial Services)、AIG下屬American General Financial Services及學生貸款營銷協會(SLM Co.)等公司發行的、含“生者選擇權”條款的債券仍存在超過20%的折價。

公司發行這些債券是因為希望從散戶投資者手中獲得經常且穩定的資金。這些公司往往每周都會通過零售經紀商售出少量債券﹐比如說2,500萬美元。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渠道將債券兌現:一是在公開市場上轉賣給其他投資者﹐二是等待債券到期後由發債公司贖回。

羅得島州克蘭斯頓的遺產規劃律師卡拉馬德(Joseph A. Caramadre)就屯積了很多這種肯定能回本的債券資產。在2006年至2009年期間﹐卡拉馬德聯合數十位重病患者設立了多個聯合經紀帳戶﹐然後以低於面值的價格吸納附有“生者選擇權”條款的債券。卡拉馬德的律師和他提交給羅得島州聯邦法庭的文件均披露了他是如何向客戶支付投資收益的。

他的律師弗蘭德斯(Flanders, Jr.)說卡拉馬德特別善於尋找金融產品中隱蔽而又合法的漏洞。

弗蘭德斯說﹐卡拉馬德和家人及客戶在附有上述條款的公司債中共計投資了約1,000萬美元﹐而且他們還成功地賺到了不少錢。舉例來說﹐卡拉馬德的妻子用42.1萬美元買進了面值60.5萬美元的債券﹐其中就包括AIG兩家子公司發行的公司債。隨後不到一年﹐該債券的聯合持有人就去世了﹐於是卡拉馬德的妻子要求發債公司全價贖回。

芝加哥律所Mayer Brown LLP的律師拜思特(Edward Best)說﹐發債說明里沒有任何條款禁止此類操作。拜思特還為陶氏化學(Dow Chemical Co.)等發行此類債券的公司提供法律服務。

不過發債企業並未想到這種投資者保障條款會被人用來鑽空子。“總有些人想方設法地要把任何東西都拿來賭一把。”

AIG發言人說公司對此毫不知情﹐直到瞭解到了卡拉馬德的所作所為。他說公司債的相關條款並未禁止此類行為。

承銷商Incapital LLC指出﹐目前市場上面向散戶投資者發行的公司債規模約為830億美元﹐其中大多數都附帶有“生者選擇權”。Incapital發言人說﹐過去許多年證明這種選擇權能夠為散戶投資者帶來好處﹐並有助於降低市場風險﹔卡拉馬德的做法是個案。

許多債券都對最低持有年限做出了規定﹐發債方有權限制贖回。這意味著一位投資者急於兌現可能會導致付款推遲。此外﹐投資者可能會因發債方違約而蒙受損失﹐儘管這種情況很少見。

Mark Maremont / Aparajita Saha-Bubna

頭一遭 英國石油吃下巴西油田

頭一遭 英國石油吃下巴西油田

【經濟日報╱編譯吳柏賢/綜合外電】 2010.03.12 02:28 am

歐洲市值第二大的能源業者英國石油公司(BP)11日表示,已與美國石油天然氣商Devon 達成協議,將以70億美元現金收購後者在巴西、亞塞拜然與墨西哥灣的資產,不但可強化英國石油在墨西哥灣的主宰地位,更將首度取得巴西蘊藏豐富的深海油源。

這筆交易將使英國石油達成未來十年的目標:產量以每年1%至2%的速度成長。

根據交易內容,英國石油收購的資產包括巴西的十個探勘區、美國墨西哥灣區深水探勘權,以及亞塞拜然裏海ACG油田的開發權。

此外,英國石油將以5億美元把加拿大亞伯達省科比(Kirby )油砂礦的50%股權賣給Devon,由兩家公司共組合資公司,共同開發該區油礦。Devon將負責為英國石油籌措1.5億美元資本。

分析師認為,這筆交易的重點是巴西蘊藏豐富的深海油田。英國石油執行長海華(Tony Hayward)對巴西油田已注意多時。

將墨西哥灣視為重要據點的英國石油,目前已是墨西哥灣最大石油與天然氣業者,交易後地位更形鞏固,將獲得一項高品質的投資組合,包括240 多份租約在內。此外,英國石油已與Devon合作開採墨西哥灣的卡斯基達油井(Kaskida),收購Devon在該油井的30%權益後,英國石油在這座油井的權益將達100%。

此外,在收購Devon所擁有、亞塞拜然ACG油田5.63%的股權後,英國石油擁有的ACG股權達到39.77%。ACG油田的日產量達82萬桶。

Devon去年11月宣布出售資產計畫,並期望墨西哥灣與美國以外的資產能售得75億美元,以專注於美國與加拿大沿岸的石油天然氣田。

英國石油與Devon在亞伯達省組成的合資公司,將由Devon負責經營。倫敦ICAP公司分析師史密斯表示,這筆交易將釋放科比油砂礦的潛力,並將確保英國石油在加拿大懷丁(Whiting)煉油廠的原油供應。英國石油正大肆投資此煉油廠,以擴張產能,預定於2012年開始運轉。

【2010/03/12 經濟日報】

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明星交易員的賺錢秘訣﹕不交易

明星交易員的賺錢秘訣﹕不交易


2010年03月10日07:53

上週﹐共同基金行業明星交易員、T. Rowe Price公司New Horizons基金的約翰•拉波特(John Laporte)退位。投資者如果在拉波特上任之時、即1987年股市崩盤之前三週在這只基金中買了10,000美元﹐現在就擁有78,000美元。如果是投資於覆蓋小企業的羅素2000成長型指數(Russell 2000 Growth Index)﹐現在僅升值至52,000美元。

拉波特的致勝秘訣何在?在於基本不做交易。他曾勸告繼任者埃倫博根(Henry Ellenbogen)也少做交易。對於大大小小的投資者來說﹐拉波特的建議都不失為一種經驗。

他的股票一般是持有四年﹐而據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數據﹐一般的小企業型基金每九個月就將其股票換手一次。

New Horizons基金持有量最大的20只股票中﹐有三分之二的股票都至少持有了五年。拉波特的最大頭寸是醫療產品經銷商Henry Schein﹐持有時間超過了14年﹔第四大股票O'Reilly Automotive從1999年以來就一直持有。

在尋找明日高成長企業的過程中﹐拉波特注重的是有創造力的企業領袖﹐濃厚的企業文化和做生意的創新方式。他青睞於服務行業和未被少數大公司控制的市場。他還強調充實的現金流、高額資本回報和低負債率。

但在嬰兒期發現成長型企業需要有耐心。拉波特說:“我通常是在數年過後才對業務戰略和管理團隊感到有把握。”

而拉波特常常懊悔﹐要是當初沒有過早賣出各種優勝股﹐他的基金不知又掙了多少錢。咖啡店鏈鎖企業星巴克(Starbucks)1992年上市以前﹐T. Rowe Price公司就已經在其中持有一小部分風投股權。兩年後﹐分析師說﹐咖啡價格將會上漲﹐星巴克的盈利將會下降﹐拉波特聽信了這種說法﹐對星巴克股份進行了獲利了結。

從那時開始﹐星巴克的股價漲了不下10倍。他懊悔地說:“我們少賺了遠不止兩億美元。當市場下滑或公司股價不穩時﹐要有鋼鐵般的意志才能堅持下來。”

New Horizons基金在零售企業沃爾瑪(Wal-Mart)於1970年上市時購買了它的股票﹐然後在1983年售出(那時拉波特還沒有執掌這只基金)﹐現在沃爾瑪已經從一個小企業成長壯大。拉波特會定期查看New Horizons基金曾經購買的沃爾瑪股份的價值。今天﹐這批股份大約值140億美元﹐超過New Horizons基金總價值的兩倍。

財務學教授法瑪(Eugene Fama)和法蘭奇(Kenneth French)曾經發現﹐八分之一的小型、成長型股票一般每年都會上漲﹐而這些小股在變大前夕﹐平均產生多達62%的巨額年度回報。

奇怪的是﹐每逢這些股票的回報有可能變得非常高的時刻﹐它們都會被多數小企業型基金強力拋售。拉波特曾有意延長優勝股的持有時間﹐以降低拋售帶來的影響﹐但他或其他多數基金經理都不能完全消除這種影響。為了保持“風格的純粹性”﹐小股型基金常常只持有少數大公司股票。

散戶投資者則沒必要因作為優勝股的小公司將變大而將其拋售。

正如價值投資家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指出的﹐“多數真正的便宜股並不大量存在”。這讓一次就買幾百股的小投資者獲得了優勢。但很多散戶投資者想在人家的遊戲中打敗專業投資者──這是難以成功的﹐因為迅速換手是多數專業投資者都無法取勝的遊戲。正如拉波特的職業生涯所證明﹐換手越少﹐獲利越多。

Jason Zweig
(編者按﹕本文作者Jason Zweig是《華爾街日報》的個人理財專家﹐他在這裡向不知如何打理投資的讀者介紹一些理財小竅門)

本文涉及股票或公司

T. Rowe Price Group Inc.

總部地點﹕美國

上市地點﹕納斯達克

股票代碼﹕TROW

擔心被邊緣化 美歐爭與亞洲簽自貿協定

擔心被邊緣化 美歐爭與亞洲簽自貿協定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法新社新加坡十日電】 2010.03.11 03:07 am

亞洲區域加速整合,美歐心急如焚,近日將分別與亞太國家進行自貿談判。

中國加速與亞洲區域國家進行經貿整合,擔心被邊緣化的美國寄望下周啟動的泛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判能達成協議,促進美國與亞洲國家的經貿關係,提升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

下周一(15日)在澳洲墨爾本展開的談判將聚焦於促進美國與澳洲、汶萊、智利、紐西蘭、祕魯、新加坡及越南間貿易活動的泛太平洋夥伴協定。

官員們希望TPP未來能成為更廣泛亞太貿易區的核心,最終目標是把中國、日本和南韓及東南亞主要國家也納入其中。

墨爾本會議結束後,緊接著登場就是歐盟,渴望與東南亞增進經貿關係的歐盟將與新加坡展開自由貿易談判。

分析師說,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及杜哈(Doha)回合全球貿易談判陷入僵局,都促使亞太國家持續擴大以亞洲為中心的貿易協定網絡,而美國和歐洲一直被拒於門外。

華盛頓策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專家波爾說:「美國毫無疑問仍是亞太強權,但缺乏全面的亞洲策略,美國未能持續關注亞太地區助長中國的影響力,這可能逐步傷害美國商業利益,最終削弱美國的保衛能力。」

亞洲在這波全球經濟衰退中帶領全球復甦,促使西方國家更重視與亞洲的經貿關係。密切參與貿易議題的亞洲外交官員表示:「美國和歐盟正試圖敲開亞洲大門,等於默認經濟實力中心正在、或者已經移至亞洲。美歐很清楚,忽視亞洲對自己不利,中國已是眾多亞洲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而且正在主導此區的經濟整合。」

美國貿易副代表馬倫提斯(Demetrios Marantis)警告說,美國政府面臨被亞洲貿易協議排除在外的危機。

美國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研究顯示,東亞自貿區的歧視性政策可能導致美國經濟每年至少少掉250億美元的出口,並導致美國「流失約20萬個高薪工作」。

美國與澳洲及新加坡簽有自貿協定,也已與南韓洽簽貿易協議,但與南韓的協定因雙方在汽車和牛肉上出現爭端而尚未付諸實行。

【2010/03/11 經濟日報】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打擊炒房 選擇性信用管制上膛

打擊炒房 選擇性信用管制上膛


【經濟日報╱記者藍鈞達、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0.03.10 04:21 am

為打擊炒房,中央銀行將觀察近日道德勸說銀行節制相關授信的成效,不排除在25日理監事會議時提案討論選擇性信用管制,針對特定區域一定價位以上房貸和投資型房貸,限定貸放成數和期限,以引導資金流向生產性用途,避免資產泡沫影響正常經濟。此外,回應行政院長吳敦義已指游資是炒房利器的談話,央行也可能採用政策工具,收回市場游資,以免過多游資造成資產價格泡沫。

相關人士指出,央行這幾天動作很不尋常,除前天主動要求銀行提供房貸利率、成數、寬限期和投資客定義,也連續兩天透過大型行庫「作價」,引導隔夜拆款利率上揚,昨(9)日金融業隔夜拆款平均利率走高至0.123%的近十個月新高,拆款利率最高更突破0.2%。

銀行主管指出,儘管拆款利率走高,央行最近收錢動作毫不手軟,3月以來已發行存單自市場淨收回1,100餘億元,央行存單未到期餘額也首度超過6兆元,「價量同步緊縮」,暗示央行月底理事會將有所動作。

央行和金管會要求銀行最快今年上半年起,必須在房貸契約清楚揭露,未來利率若調高,借款人可能增加的還款負擔,及本金寬限期屆滿後可能增加的繳款負擔,更被銀行認為是在預告利率即將走高。據了解,央行和金管會是近日才請銀行公會研議資訊揭露方式。

銀行主管分析,市場資金寬鬆,加上美國調高重貼現率和大陸調高存準率,市場預期央行可能跟進調升存準率。但提高存準率,等於全面緊縮,抑制房價之餘,也會影響到企業資金需求和其他投資成本,傷害力很大。

至於重貼現率,銀行主管認為,在主要國家尚未升息前,央行拉高隔拆利率只是在鳴槍示警兼試水溫。

閱報祕書/選擇性信用管制

選擇性信用管制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之一,指管理特定銀行信用(即資金)流向與流量的工具。央行可採取的選擇性信用管制,包括五大類,證券保證金比率管制(指央行對有關證券交易的各類貸款,規定貸款額與交易額的百分比)、消費者信用管制(指央行對分期付款信用的支付,加以適當限制)、不動產信用管制(指央行就一般銀行客戶購買新住宅或商業用房屋貸款,規定貸款最高限額)、輸入信用管制(限制資金輸入,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和利率管制(指對不同產業的投資訂定差別放款利率,引導資金轉移投資方向)。

央行僅在民國78年2月28日曾動用選擇性信用管制,被外界俗稱為「228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房市造成極大震撼。央行當時針對金融機構承作「空地放款」及「投資公司」等兩項放款,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強制限定金融機構土地貸款成數及期限,對投資公司放款總餘額則以當年2月底帳列餘額為基準,不得增加。

央行當時規定,金融機構應暫停辦理無擔保購地放款,購置的土地在未完成過戶前不得作為擔保品申請貸款,並禁止對無正當使用目的的都市空地,及近兩年內轉手過戶三次或三次以上者貸款。建造住宅或企業用建築及高爾夫球場土地,貸放成數最高額度以不超過「當年2月底該土地公告現值加四成」為限,貸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三年,且一年內如未動工,有關貸款必須收回。 (傅沁怡)

【2010/03/10 經濟日報】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股票權證 8日起分流交易

股票權證 8日起分流交易

【經濟日報╱記者蕭志忠/台北報導】 2010.03.07 02:50 am


證交所完成權證分流交易的三階段測試,本周一(8日)起4,000多檔認購售權證,全部轉移到第二交易核心系統交易,正式與股票分流交易,展開推動權證市場發展的「權證元年」。

證交所1月18日將128檔認購售權證轉移到第二交易核心系統上線交易;完成第三階段電腦交易測試後,本周一起將所有4,000多檔認購售權證全部移轉交易;未來券商新發行的權證,也將由第二交易核心系統負責交易。

證交所表示,本周一起所有權證交易都納入第二核心交易系統,權證與股票分流交易後,投資人可分開看股票及權證交易,更方便權證交易,有助活絡權證市場。

權證市場除了交易平台完全改變,今年交易方式也將作重大變革,證交所在權證第二核心交易系統全面上線後,預計年中將權證的交易方式,由現行的集合競價改採逐筆競價,增加權證的成交量值。

權證未來採逐筆交易後,在「一筆、一筆交易」的精神下,可能產生前一筆價位成交後,後一筆以較高價位成交;與集合競價須滿足最大成交量比較,相對價格波動較大;但成交時效性則不受25秒撮合一次限制,成交量值會相對集合競價放大。

權證市場今年推動交易平台及交易方式重大變革,讓券商公會理事長黃敏助也發下豪語,將引進香港的「牛熊證」。

【2010/03/07 經濟日報】

日韓印鋼鐵廠 急尋自有礦源

日韓印鋼鐵廠 急尋自有礦源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彭博資訊八日電】 2010.03.09 03:32 am

在鐵礦砂與焦煤廠商連番大幅漲價之下,全球主要鋼鐵廠現在都更著重取得自有的礦源,確保原料價格的穩定。日、韓、印度的鋼鐵廠都已宣示提高原料自給率的計畫。

日本最大的新日本製鐵執行副社長谷口進一上周表示,新日鐵將儘快收購、開發自有的礦源,目標是讓自有礦源可以供應50%的製鐵原料。目前,新日鐵的鐵礦砂有35%來自自有或部分擁有的礦場,焦煤自給率則是25%。

必和必拓已經與日本第二大鋼鐵廠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JFE Holdings)敲定協議,4到6月一季的焦煤價格漲價55%。必和必拓與力拓等主要礦場也向中國等地的鋼鐵廠要求40%甚至80%的漲價。

在此壓力下,南韓最大鋼廠浦項鋼(Posco)已在上月宣布將「積極」投資礦場。全球最大的阿賽洛米塔爾鋼鐵廠則已在去年12月宣布,要把目前鐵礦砂約50%的自給率,在2014年時提高到75%到85%。

谷口進一說,全球鋼鐵需求長期終將隨人口而增長。因此,取得自有礦源顯得格外意義重大。新日鐵在2008年聯合其他日本廠商,以31.2億美元買下巴西礦場Namisa的40%股權。谷口進一說,一旦Namisa的擴建計畫在2011年如期完工,新日鐵的鐵礦砂自給率屆時可提高到40%。

【2010/03/09 經濟日報】

日本經常帳 終於…出現順差

日本經常帳 終於…出現順差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10.03.08 03:00 pm

出口連續第二個月攀升,協助日本1月經常帳締造8998億日圓 (99億美元)的順差,扭轉了去年同月的赤字狀態,也顯示海外的需求依然支撐日本的經濟復甦。

東京瑞穗證券公司的經濟學家飯塚尚己說,這項報告說明出口業持續扮演支撐經濟的重要角色,未來的出口成長可望激勵企業增加工廠與設備的支出,並加速經濟的反彈。
他說:「目前的經濟是靠出口與存貨調整在推動,進入第二季後,製造商的資本支出將帶來新的貢獻。」

日本1月的出口激增40.6%,達到4.62兆日圓,進口成長7.1%,達4.42兆日圓。
經常帳衡量商品、服務與投資所得的流通,日本是汽車、電子與很多商品的出口大國,傳統上都有龐大的經常帳順差。但去年的全球衰退對日本出口造成重大打擊,去年1月時仍有1327億日圓的經常帳逆差。
經常帳報告是日本經濟仍持續復甦的另一證據。日本工廠生產如今以去年5月以來的最快速度增長,1月失業率己降到10 個月來的最低谷。財務省上周表示,去年最後一季的資本支出下滑18.5%,雖是連續第11次下滑,但跌幅卻是一年來最低。
【2010/03/08 聯合晚報】

德財長 提議設EMF

德財長 提議設EMF


【經濟日報╱編譯吳柏賢/綜合外電】 2010.03.08 03:28 am

德國財長蕭伯樂(Walfgang Schaeuble)6日接受周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專訪時表示,將儘速提案成立新的歐盟機構,以協助歐元區的穩定。

蕭伯樂說:「我們打算成立的機構,不會與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相互競爭。為了歐元區的內部穩定,我們需要一個擁有IMF的經驗與類似執行權力的機構。我將在近期提出建議。」
希臘的預算赤字引發金融動盪,凸顯出歐元區缺乏單一財政部門,無法處理會員國債務違約,或強迫會員國刪減赤字以避免情勢失控。
蕭伯樂說:「歐元區致力於以自身力量解決問題。依我的觀點,接受IMF的財政援助前,歐元國家必須承認無力自行解決問題。」
蕭伯樂的提議呼應上個月成立歐盟貨幣基金會(EMF)的提議,該提議由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梅爾(Thomas Mayer )與布魯塞爾歐盟政策研究中心的葛羅斯(Daniel Gros)共同提出。
根據他們的提議,成員國可提出事先存放在EMF的金額,且若同意接受歐盟執委會與政府監督,採用「量身打造的調整方案」,則可超額提領。EMF也可發行新的EMF債券,交換投資人手中的違約債券,以避免金融秩序瓦解。
蕭伯樂說:「我支持歐盟與歐元區內的經濟政策應強化協調。」
他舉例說明,各國財長應公開且坦白地指出歐元區內各會員國的問題,並提出建議;任何會員國若競爭力受阻,歐盟執委會也應及早提出嚴正警告。

蕭伯樂說:「造成希臘債信危機的原因並非投機,但投機使問題更加嚴重,因此我們亟須與歐盟及20國集團的盟國合作,使信用違約交換(CDS)市場更透明、管理更為完善。」

他說:「我們不能允許歐元成為國際投機客的掌中玩物。禁止過度投機是德國的責任。具體的措施如同我數日前所宣布,立法禁止放空交易等。」

【2010/03/08 經濟日報】

貶值能否助歐元走出困境?

貶值能否助歐元走出困境?

2010年03月09日08:00

圍繞歐元區陷入困境的經濟體是否能夠通過退出歐元區並貶值貨幣而解決問題﹐歐洲和美國之間出現了分歧。

問題集中在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甚至愛爾蘭等國如何能夠降低工資和其他生產成本﹐以便能跟上歐元區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德國的腳步。

在歐元誕生之前﹐通常的反應會是貶值貨幣。現在﹐貶值貨幣的代價看起來高得讓人望而怯步。

貶值貨幣能夠立即造成以歐元計價的合約違約潮。甚至是退出歐元區的可能都會使一個國家發生金融大撤退。這將可能產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埃成博格(Barry Eichengreen)所說的“所有金融危機之最”。

讓我們現在像優秀的經濟學家一樣假定金融危機已經過去。那麼貶值貨幣能奏效嗎?

在美國﹐一些知名經濟學家認為可以。普林斯頓大學的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就說﹐貶值貨幣是符合“宏觀經濟原理”的﹐而哈佛大學的費爾史坦(Martin Feldstein)則認為﹐希臘可以“暫時退出歐元區”﹐在匯率更有競爭力的時候再重新加入。

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拉克曼(Desmond Lachman)認為﹐西班牙和其他歐元區國家不會很快就轉向貶值貨幣的辦法。不過在經歷了多年的低增長甚至零增長之後﹐大幅貶值貨幣可能是啟動經濟的最後一招。

不過在歐洲﹐甚至是不看好歐元的人士都認為﹐貶值貨幣不是解決之道。花旗集團(Citigroup)首席經濟學家布伊特(Willem Buiter)給出了存在分歧的可能原因。歸根結底是所在地域不同。

曾為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成員的布伊特說﹐支持貶值歐元的人士主要集中在美國﹐這並不是巧合。

他辯稱﹐他們熟悉美國經濟﹐而美國的經濟中外貿只佔經濟產值的一小部分﹐而且還有他所說的“為時已久的名義剛性(nominal rigidities)”。

換句話說﹐在美國貶值可以奏效﹐因為進口只代表經濟的一小部分﹐所以貶值引發的價格上漲不會給個人支出造成很大的影響。名義剛性意味著﹐也難以通過提高美元薪酬來應對生活水平的下降。

他在新的研究中說﹐他們對歐元區及其“財政陷入困境、競爭力受損”的成員國較不熟悉。他說﹐這些是開放型小經濟體﹐有著持續的實際剛性和非常有限的名義剛性。

也就是說:在開放型經濟體中﹐進口對國內價格水平的影響比封閉型經濟體要大。比如說﹐“實際剛性”(real rigidities)意味著﹐工人們通過集體討價還價﹐反對實際收入的下滑。有限名義剛性意味著﹐他們在談判較高工資上通常會成功。

(實際上﹐歐元區經濟體的開放程度差別很大。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數據﹐希臘是開放程度最低的國家之一﹐商品和服務貿易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8%﹐愛爾蘭則為75%。不過相比之下﹐美國只有14%。)

布伊特說﹐這些經濟體的結構造成的結果是﹐對希臘和其他國家來說﹐他們新的、退出歐元區後的貨幣的外在價值大幅下滑﹐隨之而來的是內在價值發生同樣大幅的下滑。對競爭力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對政府、銀行、公司和家庭以歐元計價的資產負債表則會造成極大的破壞。

貶值的任何好處都會很快被不斷上升的薪酬等其他成本所抵消﹐令國家多多少少地退回到起點﹐而代價卻是嚴重的金融動盪。

對希臘、西班牙等其他國家的隱含結論是﹐為了與德國競爭﹐它們必須擁有靈活的勞動力市場﹐並且應該引入其他改變﹐來提振經濟中的供方。

另外的選擇是緩慢的增長﹐這可能會把這些國家整個變成歐元區中的“西弗吉尼亞州”。抑或﹐他們可以滿懷希望地等待歐洲央行來決定通貨膨脹其實沒有那麼糟﹔抑或﹐讓德國人擺脫他們的經濟節制主義﹐變成大手花錢的遊手好閑之人。

從德國聯邦統計局(Federal Statistics Office)本週發佈的數據來判斷﹐最後這個方法可能不是最好的。去年德國平均工資下降了0.4%﹐而製造業工資下滑了3.6%。原因之一是短期用工﹐不過數據顯示出2009年期間﹐德國對歐元區其他國家的競爭力增強﹐而不是減弱了。

布伊特在研究中回到了本專欄一週前提出的話題上。最有可能退出歐元區的國家不是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而是德國。

他說﹐德國政治形勢發生了變化。

他說﹐與歐盟的緊密關係和近50年來帶有德國政界色彩的機構已經成為了過去﹐不太可能會回來了。

Stephen Fidler

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希臘發債68億美元 1小時賣爆

希臘發債68億美元 1小時賣爆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2010.03.05 02:47 am

希臘4日標售10年期公債,獲得市場超額認購,顯示投資人恢復信心。不過,政府3日推出的削減赤字方案再度引發反彈聲浪,抗議人士在財政部高舉標語要民眾「群起反抗」。

希臘4日發行50億歐元(68億美元)10年期公債,市場反應熱烈,不到一小時就獲得超額認購,顯示市場對希臘政府改善財政已恢復信心。
希臘公共債務管理局局長克里斯托都羅表示,公債推出後一小時內認購總額就達到70億歐元(95億美元),遠超過政府原訂的目標。
參與交易的銀行家透露,希臘政府提供比基準交換利率中價(mid-swap rate)高300個基點的利率,使這批公債的殖利率達到6.39%。相形之下,希臘2019年7月到期的指標公債,發行時的利率只有6.1%。
本次發債考驗市場對希臘政府提出削減赤字計畫的信心。雅典當局今年必須籌資530億歐元(724.3億美元),才能償付到期的公債並支應龐大的預算赤字。
一名希臘資深政府官員說:「按目前的發行狀況來看,市場對希臘債市已恢復信心。這是很好的進展,每個人都鬆了一口氣。」
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了展現解決赤字的信心,3日再提出規模48億歐元的削減赤字方案,措施包括公務人員減薪、凍結退休金與調高菸、酒和奢侈品的稅率等。
消息傳出後引發國內勞工不滿,約有300名抗議人士4日湧進財政部大樓,張開一幅標語,呼籲希臘人「群起反抗」,推翻嚴峻的削減債務措施。
另一方面,巴本德里歐呼籲歐盟成員國儘快表態支持希臘提出的撙節支出方案,希望藉此安撫市場的疑慮。他5日將會晤德國總理梅克爾。不過,梅克爾已強調,本次會晤和承諾援助希臘無關。
德國國會議員先前透露,歐盟將在必要時提供希臘250億歐元的緊急資金,助其償付到期債券。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也預期,歐盟不會坐視不管希臘。他說:「歐盟國家認同歐元為歐洲帶來許多利益,因此他們應該願意做出回報。」他並指出,希臘提出的減債方案比市場期望的還周全,可望帶動希臘經濟復甦。

【2010/03/05 經濟日報】

西班牙經濟 拖累銀行業

西班牙經濟 拖累銀行業

【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綜合外電】 2010.03.06 02:16 am

西班牙的經濟衰退與房市泡沫爆破危機,可能連帶拖累國內兩大銀行業者,即西班牙國際銀行(Banco Santander)與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

雖然面臨房市泡沫爆破與高失業率等問題,這兩大銀行在金融危機期間依舊賺錢,主因是政府嚴格要求銀行須維持高準備金因應壞帳,以免重蹈1990年代房市泡沫覆轍。

不過壞帳不斷增加,讓人擔心這些防護是否能穩得住。隨著準備金逐漸變少,衝擊到銀行獲利,正如美國與歐洲銀行因經濟衰退與房地產相關損失而遭到拖累。
巴克萊資本公司分析師雷納指出,雖然銀行業在信用危機安然脫身,但以最近的獲利報告來看,這些強制規定的準備金能否足以吸收未來虧損,引起不小疑慮。巴克萊資本公司已將這兩大銀行的股票評為「減碼」。
西班牙國際銀行與西班牙對外銀行堅稱他們的預防措施洽當,也符合央行規定。不過分析師卻持不同意見,質疑西班牙銀行業可能少報壞帳與粉飾太平,並在房貸正式歸類於壞帳之前幫助房貸戶修改貸款條件使其能還款。根據西班牙統計局的最新統計,去年銀行業「變更」房貸條件的案件增加55%至43萬5,835筆。

西班牙國際銀行發言人指出,他們向來就有在房貸變成壞帳前協助優良客戶的政策。

西班牙對外銀行也說,會幫助顧客更改部分的房貸契約,但是他們的住宅房貸多為首次購屋房貸,顧客較不會違約。

西班牙銀行協會(AEB)指出,房貸變更增加的因素可能是債務人想將固定利率改為機動利率,不可能會將壞帳比例減至最小。不過分析師指稱,這些變更會美化高風險貸款的短期帳面。
華爾街日報指出,西班牙經濟持續惡化,也連帶拖累房市。西班牙今年失業率可能飆到20%,國內生產毛額(GDP)也預計從去年萎縮的3.6%再度下滑。西班牙房價已從高點回跌15%,預估還會持續下探。
分析師認為,西班牙對外銀行與國際銀行雖然資金充足,但準備金可能分別在今年底與明年前捉襟見肘。如此將迫使兩大銀行籌資來彌補壞債,將損害2011年與2012年的獲利。
【2010/03/06 經濟日報】

歐元的未來…還會往下貶

歐元的未來…還會往下貶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2010.03.06 02:16 am

希臘標售公債獲市場超額認購,暫時度過難關,但接下來歐洲各國將陸續發債,使希臘後續籌資難度變高。分析師並警告說,若全球央行或退休基金也開始看空遭希臘危機拖累的歐元,並且減持部位,歐元恐會長期走貶。

雅典當局4日發行50億歐元(68億美元)10年期公債,超額認購金額達三倍之多,顯示市場樂觀看待希臘不會出現債務違約,同時也代表歐盟處理希臘危機時,未直接介入、僅仰賴對市場喊話的策略發揮效果。然而希臘為吸引資金,支付的票面利率高達6.25%,比歐元區內公認經濟次差的葡萄牙高出2個百分點,更比德國高一倍。

希臘很快必須再回資本市場籌集10億歐元,應付4月的再融資及付息之需。希臘國會5日通過嚴苛的削減預算赤字案,包括減少48億歐元的公務支出在內,將有助於恢復市場對希臘償債能力的信心。

希臘債信危機導致歐元兌美元匯價過去三個月重挫10%,短期投機炒家被視為狙擊歐元的原凶,美國司法部已就避險基金是否聯手作空歐元展開調查。

然而分析師警告,包括各國央行及退休基金等影響力較大的長期投資者,也有可能因為看空歐元而減持部位。尤其是如果德國出面擔保希臘債務,甚至將擔保擴大至其他歐洲弱國時,德國公債將承受重大壓力,投資人恐自歐元區撤資,歐元可能再跌10%。

藍金資產管理公司(BlueGold)董事總經理任永力說:「問題是退休基金、壽險公司及中央銀行都可能看空歐元,如同他們2002年至2008年間看空美元一樣。他們必須處理現在危機可能導致歐洲貨幣聯盟解體的情況。我認為,當更多人拋售歐元,可能促使歐元長期走跌。」他警告投資人注意歐元可能下滑至1.20美元。

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向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申報的每周數據顯示,押注歐元走跌的部位已累積至破紀錄的90億美元。

雖然這只占歐元每日交易量3兆美元的一小部分,但仍有指標意義,因為全球央行握有的7.5兆美元準備金中,有三分之一是歐元,而央行投資策略通常與其他長期投資者一致。

【2010/03/06 經濟日報】

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我製造業 較南韓明顯衰退

我製造業 較南韓明顯衰退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2010.03.04 03:15 am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昨天表示,國內製造業在2002到2007年間的附加價值率衰退5.74%,跌幅是南韓的一倍以上,長此以往,不利於提升國人所得與生活品質。

台經院昨天舉行「全球景氣復甦下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契機」研討會,龔明鑫報告「國內製造業未來關鍵十年的發展趨勢、展望與策略」。

他提到,國內製造業的附加價值率近年來下降十分明顯,在2002到2007年的六年期間,整體附加價值率衰退5.74%,同時間南韓製造業僅衰退2.46%,國內跌幅是南韓的一倍以上,去年又再下降0.88個百分點。

龔明鑫分析,台灣製造業生產基地持續外移,國內生產價值鍊縮短,是造成我國製造業的附加價值率持續降低的主要因素。

此外,我國製造業高度集中電子零組件展業,導致台灣經濟「成」、「敗」都必須看電子業臉色,只要電子業的國際景氣好,台灣經濟就好,反之則差。

但台灣主要競爭對手南韓自2003年起逐步完成產業結構調整,「產業輪漲」的平均貢獻現象明顯,資訊產品的出口貢獻率大幅下降,其他運輸工具、石油煤製品等,開始扮演出口主力推升產業。

龔明鑫認為,國內製造業的投資與研發態勢,與南韓大相逕庭,可能會形成未來嚴重的發展限制。國內許多企業集中在少數產業與生產鏈,南韓企業則是在產業內高度集中,生產鏈朝上下游延伸。台灣企業投入研發追求市場化,但南韓則多半與美、日、歐等技術領導企業競爭,以技術領先為發展目標。
【2010/03/04 聯合報】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歐洲的原罪

歐洲的原罪

2010年03月03日13:06

歐洲指責華爾街安排的金融交易把希臘帶到了需要救贖的邊緣。但仔細看看希臘加入歐元區後近10年來的財政狀況﹐發現不僅希臘自己一手製造了其債務問題﹐而且其它歐洲國家政府也屢屢對希臘違反規定的作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雖然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和美聯儲(U.S. Federal Reserve)正在調查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 Group Inc.)安排的一項有爭議的2001年掉期交易﹐但希臘自己的預算行為也顯然違反了歐盟的規定﹐其影響大大超過此類交易。

希臘面臨的這一困境──長年超支讓債券投資者擔心其無法償還債務──本不應在歐元區發生。各歐元區國家很早就制訂了一個旨在防止任何一個消費無度的國家破壞共同貨幣的協定。該協定要求採用歐元的國家把年預算赤字控制在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以內﹐政府總債務限制在GDP的60%以內。

但向歐盟提交的預算報告顯示﹐除2006年之外﹐希臘多年來均未遵守赤字規定﹐其債務從未控制在上限的30個百分點之內。

希臘自1997年以來每年都大幅向上修訂其赤字數據。最終數據曾幾次達到最初報告數據的四倍。去年底﹐希臘政府把其2009年預算赤字預估從最初佔GDP的3.7%增加到接近GDP的13%﹐從而引發了當前的危機。

這些修訂的影響大大超越了希臘用於幫助掩蓋其債務規模和赤字數字的有爭議的衍生產品交易的影響。由高盛安排的2001年貨幣掉期交易幫希臘削減的赤字約佔當年GDP的0.1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希臘沒有將其2001年的16億歐元(22億美元)軍事開支入賬。歐盟統計局(Eurostat)說﹐這是衍生品交易削減金額的10倍。

法國股票市場監管機構主席朱葉(Jean-Pierre Jouyet)說﹐希臘問題表明﹐歐盟金融機構沒有足夠的權力或專業技能來防止成員國違規。歐盟需要新的手段來管理這種失衡狀態﹐因為沒有懲罰機制的協定不足以防範這些問題。他曾任前歐洲委員會主席德洛爾(Jacques Delors)的幕僚長。

1996年﹐時任德國總理的科爾和法國總統希拉克在都柏林峰會上會面。希臘外交部負責國際經濟事務的秘書長帕帕佐普洛斯(Constantine Papadopoulos)說﹐希臘合法地加入了歐元區。他說﹐認為希臘以欺騙手段加入歐元區的想法是歐洲人腦海中根深蒂固的觀念之一﹐而且由於這是一種精心策劃的宣傳﹐這一觀念極難改變。

帕帕佐普洛斯是希臘現在的執政黨──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的成員之一。他說﹐大多數的修訂是因為2004年上台的新民主黨(New Democracy)修改了過去處理軍事支出的方式。他說這影響了希臘政府過去記錄的預算赤字。但歐盟統計局認為這些修訂是必需的﹐因為希臘大大低估了它的軍事支出。

報告顯示﹐希臘並不是唯一一個違反歐元區規定的國家:大多數其它歐元區成員幾年來也曾至少一次未達到債務與赤字要求。

歐元1999年誕生時有創始成員國11個﹐18個月後希臘加入。其誕生過程顯示了歐洲各國領導人一種有意而為的政治姿態:歐元這種新生貨幣的成員國範圍應當盡可能地大。儘管意大利和比利時當時遠遠超過了債務限制﹐但它們還是被允許隨著第一批國家加入歐元區。這一決定也引起了一些爭議。
2000年6月﹐希臘總理科斯塔斯•西米蒂斯(Costas Simitis)在希臘加入歐元區後舉杯祝酒。讓作為古代“民主搖籃”的希臘加入﹐具有很大的象徵意義。上世紀90年代晚期的希臘畢竟被認為實現了經濟大轉身﹐所以很少有人反對。
希臘的當前危機削弱了歐元﹐並讓人對其他一些歐洲國家的債務水平也感到擔憂。危機說明﹐歐洲大範圍推廣歐元的政治野心與經濟現實產生了碰撞。它還說明﹐希臘在經濟上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建在虛假經濟數據上的海市蜃樓。
經濟學界和歷史學界認為﹐這源於歐元的一個先天弱點:即缺乏協調的財政政策來與貨幣統一伴生。2009年出版記載歐元誕生過程的編年史著作《The Euro》(歐元)的作者馬什(David Marsh)說﹐從一開始﹐歐元就充滿了各種未予解決的矛盾。一些政治家認為﹐貨幣聯盟是把歐盟建成政治聯盟的一個途徑﹐其他人則強調財政與貨幣約束的必要性﹐這些人主要來自德國。
一旦某個國家加入歐元區﹐如果它恣意妄為﹐其他國家也拿它無可奈何﹐因為歐元的設計師們並沒有設計出任何實質性的執法方式。

2002年1月1日﹐法蘭克福燃放焰火慶祝歐元紙幣和硬幣開始流通。一個原因是﹐1996年都柏林的一場歐洲峰會達成妥協﹐把是否對違規政府徵收罰款的決定交給歐盟其他國家的政府來做。這對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Jacques Chirac)是一個勝利﹐而對希望罰款自動生效的時任德國總理科爾(Helmut Kohl)是一個失敗。自此以後﹐從來沒有哪個國家被罰過款。

花旗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貨幣政策委員會(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前委員布伊特(Willem Buiter)說﹐1996年的協議﹐是要把債務與赤字規則當成“紙老虎”來執行。

他在一項新的研究報告中寫道﹐協議是無效的﹐因為它在一段時間里讓人誤以為﹐能夠改變成員國財政行為的懲罰和獎勵措施是存在的﹐而實際上二者都不存在。

對財政規則的不嚴肅態度很早就已經存在。為了能夠在新世紀以前推出歐元﹐歐盟各國領導人決定把1997年當成一個關鍵年。如果大家都能夠滿足這一年的目標﹐那麼就可以推出歐元。

60%債務率的目標根本無法企及。例如比利時在1995年的債務水平就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31%。各國達成一致﹐只要看起來是在下降﹐債務水平過高也可以接受。(作為一個整體的歐元區從來沒有滿足60%的債務水平限制。)

於是歐洲努力在年度赤字上堅守立場。這導致這一年度內各國財政收入紛紛出現一次性上升。各國都在出售手機頻譜牌照。法國從即將私有化的法國電信(France T口l口com)獲得了超過50億歐元的資金﹐用於承擔未來的養老金給付義務。德國嘗試重估自己的黃金儲備﹐但沒有成功。

受這些辦法提振﹐並在科技行業繁榮的幫助下﹐12個國家中有11個國家實現了1997年的3%目標。當1999年的新年鐘聲敲響時﹐歐元高調誕生﹐儘管再過了三年後紙幣和硬幣才開始流通。
之後﹐各國修正了數據﹐不過聲勢要小得多:在最初11個按照1997年數據符合加入歐盟資格的歐盟國家中﹐有三個國家──西班牙、法國和葡萄牙──後來把1997年赤字數據向上修正至GDP的3%以上。而法國把預算數字向上修正到GDP的3.3%是直到2007年才進行的。
希臘沒有趕上第一波加入歐盟。希臘1997年的赤字為GDP的4.0%﹐和要求差的太遠。即使是這樣﹐技術專家官員仍懷疑希臘的統計數字。不過在1999年底﹐出於讓歐元區取得成功的迫切希望﹐歐盟忽略了這些擔憂。希臘1998年的數據看起來有所改善﹐歐洲國家政府認同希臘達到了財政目標。
他們用希臘1998年赤字降至GDP的2.5%和1999年有望達到1.9%作為證據﹐並讚揚希臘減少了債務。1999年12月﹐各國政府聯合宣佈﹐希臘1998年赤字低於條約規定的參考值﹐預計1999年將繼續保持住﹐中期內還會進一步下降。

結果上述說法都不是真的。2000年3月﹐歐盟統計局說﹐一個新的會計標准將希臘1998年赤字推高至GDP的3.2%。之後歐盟統計局在2004年的報告中﹐在希臘1998年原有赤字上又加了近20億歐元﹐主要是因為希臘錯誤地把對國有機構的補貼算做了股權收購──葡萄牙後來也採用過這種方法。最後﹐1998年的希臘赤字為GDP的4.3%﹐遠遠高於加入歐元區的標準。
情況變得越來越糟。歐盟統計局發現﹐希臘多年來都幾乎沒有紀錄過任何軍用設備支出﹐一直高估了稅收收入﹐沒有紀錄政府醫療體系中的醫院成本﹐並把歐盟對希臘私營機構的補貼算做了政府收入。
在經濟低迷面前﹐其他國家也陷入了和希臘相同的境遇。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法國和德國超過了赤字上限﹐樹立了一個哪怕是歐元區的主要經濟體也可以不遵守規定的先例。2003年﹐荷蘭和意大利也超過了赤字上限。比利時前首相德黑尼(Jean-Luc Dehaene)說﹐當德國和法國陷入麻煩的時候﹐歐盟並沒有作出激烈的反應。

在歐元區早期的12個成員國中﹐除比利時、盧森堡和芬蘭﹐所有其他國家都至少有一年超過了預算赤字上限。最後﹐迫於政治壓力﹐赤字上限的要求於2005年被放寬﹐允許經濟低迷時超過赤字上限。

那是在2003年希臘悲喜劇式的赤字數據之後。2004年3月﹐希臘公佈2003年赤字為26億歐元﹐相當於GDP的1.7%。歐盟統計局加入了一個腳注﹐說這個數字是“暫時的”﹐不過仍遠遠低於歐元區2.7%的平均水平。

希臘的任何慶祝都是短暫的。兩個月後﹐迫於歐盟統計局的壓力﹐希臘公佈了新的數據。2003年赤字被修正為3.2%﹐原因之一是高估了稅收收入和歐盟的補貼。在那之後四個月﹐數字被修正為4.6%﹐原因是希臘沒有把一些軍費支出計算在內﹐高估了社會保障盈餘﹐低報了利息支出。

2005年3月又進行了一次修正﹐赤字上升為5.2%。當年晚些時候﹐赤字變成了5.7%。18個月之前公佈的26億歐元赤字如今變成了88億歐元。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Vassilis Monastiriotis說﹐簡而言之﹐希臘沒有奉行歐元區的原則﹐那就是財政紀律。
Charles Forelle / Stephen Fidler

金融業買公債 不必揭露損益

金融業買公債 不必揭露損益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2010.03.02 02:55 am

金管會對金融業持有公債的會計處理全面解禁,允許壽險、銀行買進熱門指標公債,可放在「持有至到期」項下,不必再以市價評價。此舉將使金融業買進公債後,不必面對市場價格波動風險,買債意願大幅提升。

這項禁令解除,受惠最大的是壽險與銀行業,因為這兩個行業是公債長期投資者;至於短期操作公債的票券業與證券業,並無太大影響。

但國內公債籌碼原本就不足,銀行、壽險業買進熱門公債後,如果列入「持有至到期」,等於把債券全鎖進保險箱,將使債市流通籌碼更稀少,不利債券次級市場交易。

且依34號公報,列入「持有至到期」的金融商品不必依照市價評價,也可能讓銀行、壽險公司買進大量公債後,即使公債價格狂跌,帳面也看不出來,不必揭露損益。

據了解,保險局農曆年前發函給壽險公會,同意壽險業買進熱門公債後,在會計帳上可放入「持有至到期」項下;據了解,銀行局近期也將發函對銀行開放。

國內資金過剩,讓債券市場長期都有供不應求的問題,新發行的公債往往一標售就被長期投資機構買走,且不拿出來交易,以致次級市場流通籌碼嚴重不足,也無法建立合理的債市殖利率曲線。

金管會96年要求銀行、票券、證券、壽險等四大公會訂定自律規範,只要買入最熱門的指標公債,都必須放在「備供出售」或「交易」項目,債券價格會跟著市場利率波動變化,並要反映在財報,且相關投資不能列入「持有至到期」。

這項規定主要是避免公債被銀行、保險業者鎖住,以維持次級市場流通;且列入「交易」、「備供出售」的金融資產,依照規定須依照市價來評價,可避免金融機構為了消化資金、不顧風險的大量買進公債。

相關人士指出,去年中開始,壽險公司不斷向金管會爭取解禁,主張會計處理應該回歸交易本質,壽險公司明明是長期持有公債,不能硬性規定業者列為「備供出售」。

據了解,金管會最近開會檢討是否解除限制,調查結果發現,金融業者並未因為會計帳限制而減少購買公債,債市交易量也沒有比較活絡,金管會因而同意解除限制。

【2010/03/02 經濟日報】

企業海外發證券 國人可買了

企業海外發證券 國人可買了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0.03.03 09:18 am

本國企業在海外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ECB)、海外存託憑證(GDR、ADR)等有價證券,國人將可投資。金管會昨(2)日發函開放券商自行買賣外國有價證券時可以投資,複委託部分近日也將開放。

這是繼開放信託資金可投資本國企業在海外發行的有價證券後,再增加新投資管道,這一連串的放寬措施,不但讓國人投資選擇更多樣化,企業籌資也有更多的資金來源。

金管會官員表示,國人不能買國內企業在海外發行的有價證券,是施行多年的規定。主要是因為當初政府相關單位認為,國內企業在國內已有發行有價證券,國人如果要投資,在國內買就可以了,不需要跑到國外去買。

隨著市場的變化、投資管道與商品多樣化,民眾可能有避險或其他投資操作的需求,且市場愈來愈自由化,證券商公會多次建議放寬限制,金管會洽商中央銀行同意後,決定鬆綁限制。

金管會官員表示,原本規定,國人不能投資本國企業赴海外發行的有價證券,包括透過銀行辦理的特定金錢信託業務、證券商複委託、投資型保單,以及券商自行買賣外國有價證券等,都不能投資。

有關特定金錢信託的投資管道,日前銀行局在相關法令規定中,已鬆綁限制,金管會昨天發布函令,開放券商自行買賣有價證券,可投資本國企業赴海外發行的存託憑證、轉換公司債。

至於券商複委託業務部分,金管會近日內也會修改券商買賣外國有價證券管理規則,開放可以投資本國企業在海外發行的DR及ECB。官員表示,這項規則的修改需要預告期間,時間可能會較長一點。

此外,有關特定金錢信託投資國外有價證券的規定,是比照券商複委託規範,因此,在金管會昨天發函開放複委託可以買賣紅籌股之後,金錢信託投資國外有價證券的範圍,也比照開放,可投資紅籌股、以及以陸股為成分股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等。

【2010/03/03 經濟日報】

港澳紅籌股 今起可透過複委託下單

港澳紅籌股 今起可透過複委託下單

【聯合報╱記者陸倩瑤、鄒秀明/台北報導】 2010.03.03 05:21 am

民眾在台灣下單投資港澳紅籌股昨天正式解禁,金管會宣布,今天開始,投資人可以透過國內券商下單買賣在香港與澳門證交所掛牌的紅籌股、陸股ETF以及紅籌股ETF。

金管會證期局上周五解除港澳地區的「紅色禁令」,允許國內證券商受託買賣、或自行買賣紅籌股等帶有陸資色彩的股票。

新規定昨天生效後,在券商開立複委託帳戶的投資人,今天可以直接下單買賣港澳紅籌股或陸股ETF,不必再借用海外人頭戶下單,或繞道香港開戶買股票了。國內大型券商如群益、寶來證券等昨天都表示,複委託下單交易系統已設定完成,投資人可隨時進場。

不過,金管會以「循序開放」為由,這次只開放紅籌股直接下單買賣,港澳國企股(H股)仍然不准碰。

港澳紅籌股指的是:中資持股逾百分之卅,但公司註冊地在海外(或境外)香港或澳門的上市公司。依據證期局統計,港澳紅籌股共計一百卅檔,中國移動、聯想電腦集團都是台灣股民熟知的紅籌股。

不過,國企股同樣在港澳證交所掛牌,由中資控股,這次未在金管會開放之列。市場人士說,國企股註冊地中國,必須受到中國法規管轄,合計一百五十六檔;號稱全世界最大銀行的中國工商銀行、股票市值最大的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都是香港掛牌的國企股。

複委託除了手續費率較高,港股交易每張股票也不像台股都是一千股,投資人下單必須注意交易單位不同。還有,港股沒有漲跌幅限制、交易時間到下午四點,都與台股不同。

閱報秘書 複委託下單

投資人委託國內券商代為買賣海外證券商品,國內券商再委託海外券商買賣,即是複委託。
直接戶與複委託戶最大不同在於,直接戶裡的股票與股款在投資人名下,投資人權利、義務很清楚。
但複委託戶裡的股票與股款在台灣證券商的名下,香港證交所(證監會)只認台灣券商,不認投資人,萬一發生問題,投資人權益問題較複雜。

【2010/03/03 聯合報】

通縮幽靈 悄悄撲向歐元區

通縮幽靈 悄悄撲向歐元區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2010.03.03 09:20 am

歐盟統計局(Eurostat)2日公布歐元區2月通膨年增率意外降至0.9%,是去年9月以來首見下滑,意味歐元區除了財政窟窿過大的債務危機以外,現在可能又面臨通貨緊縮的威脅。

歐元區16國2月通膨率下滑出乎市場意料,道瓊社訪調的經濟學家預估,通膨率應可保持在1%不變。官方數據也顯示,雖然歐元區1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受能源價格遽升的影響,比前一個月高出0.7%,創17個月新高,但與去年同期相較仍下降1%。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對西班牙與愛爾蘭在內的歐元區國家而言,物價持續下跌的威脅真實存在,希臘等國則長年維持非常低的通膨率,這可能使體質孱弱的政府更難修復預算、減少發行公債。

倫敦資本經濟公司(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麥珂恩指出,隨西班牙及愛爾蘭的房市泡沫持續爆破,兩國將面臨非常漫長的通貨緊縮期。

歐元區邊緣國家的債務高築加上物價下滑,將影響歐元區出現廣泛復甦的機會。西班牙及其他邊緣國家過去十年來,一直是歐元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Markit Economics公司1日公布的採購經理人調查也發現,西班牙、希臘和愛爾蘭製造商上個月再度調降貨物銷售價格,延續了逾一年來的趨勢。由於「激烈競爭限制廠商的定價能力」,希臘出現八個月來的最大降幅。

愛爾蘭的消費者物價已經在下滑,比去年同期低2.6%,降幅為歐元區最大。經濟衰退推升愛爾蘭2009年底的失業率增加近三分之二至逾13%,導致消費者支出大減。許多經濟學家說,歐元區失業率最高的西班牙也面臨物價下滑風險。

對企業而言,物價及服務價格下滑通常意味獲利縮小,對政府來說則是稅收減少。歐元區國家將深受衝擊,因為在他們的政府稅收中,銷售稅和增值稅的比例很高。消費者與企業還可能因為通貨緊縮,期待未來的成本可能更低,而推遲消費、投資或聘雇決定。

希臘、愛爾蘭及其他國家在努力減少預算赤字時,通貨緊縮的壓力恐將使經濟停滯、財政益發困窘。

【2010/03/03 經濟日報】

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英鎊重挫 希臘債務問題令歐元承壓

英鎊重挫 希臘債務問題令歐元承壓


2010年03月02日07:12

紐約匯市週一﹐英鎊大幅下挫﹐英國財政狀況堪憂以及英國政局存在不確定性導致投資者紛紛拋售英鎊﹐從而使英鎊兌美元在紐約交易時段尾盤時的跌幅超過1.6%。

歐元兌美元也走低﹐因為投資者對潛在救助方案能否幫助希臘及其他歐元區外圍成員國擺脫財政困境存在疑問。

紐約匯市週一尾盤﹐電子交易系統顯示﹐英鎊兌美元報1.4983美元﹐上週五尾盤報1.5251美元﹐前夜一度跌至1.4785美元。歐元兌美元報1.3559美元﹐上週五尾盤報1.3616美元﹔美元兌日圓報89.07日圓﹐上週五尾盤報88.86日圓﹔歐元兌日圓報120.79日圓﹐上週五尾盤報121.00日圓﹔美元兌瑞士法郎報1.0793瑞士法郎﹐上週五尾盤報1.0746瑞士法郎。

ICE期貨交易所美元指數報80.728﹐上週五尾盤為80.385。

考慮到英國經濟現狀低迷且赤字規模日益膨脹﹐一些投資者擔心﹐英國可能會成為下一場危機的爆發地。英鎊兌歐元較前一交易日跌幅超過1%﹐而英鎊兌澳元前夜也大幅下挫至25年低位。

分析師表示﹐隨著大選臨近﹐投資者擔心英國議會最終會出現無多數黨的局面﹐從而陷入僵局。另外﹐英國保誠集團(Prudential Plc, PRU.LN)將以355億美元收購美國國際集團(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Inc., AIG)旗下子公司的消息也拖纍英鎊下跌﹐因為投資者準備應對不利於英鎊的收購資金流。

瑞銀(UBS)稱﹐投機人士也加入打擊英鎊的行列。瑞銀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截至2月23日當週持倉報告的分析顯示﹐英鎊空頭頭寸規模創歷史最高水平。投機性頭寸只是外匯市場的一個側面﹐但卻能夠體現出整體市場人氣。

東方匯理銀行(Calyon Corporate and Investment Bank)駐倫敦的高級外匯策略師Stuart Bennett表示﹐英鎊很可能會進一步下挫﹐之後才可能顯示出回升跡象。

另外﹐有其他跡象顯示眼下英鎊遭遇拋售的勢頭可能接近尾聲﹕技術圖形方面﹐根據歷史交易模式分析﹐英鎊兌其他主要貨幣普遍觸及關鍵低位。舉例來說﹐如果英鎊兌美元觸及關鍵低位1.4688美元﹐那麼英鎊將反彈至1.5429美元﹐甚至進一步反彈至1.5778美元。

與此同時﹐Bennett還稱﹐歐元兌美元也出現下滑﹐回吐了上週五有關德國政府主導希臘救助計劃消息引發的漲幅﹐因為投資者仍感到目前局勢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儘管美元兌歐元走高﹐但美元兌加元跌幅卻接近1%﹐因加拿大政府此前公佈了好於預期的經濟增長數據﹐實現九年以來最大經濟增幅。

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和澳大利亞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週二將公佈是否對基準利率作出調整。預計加拿大央行將維持利率不變﹐但分析師對澳大利亞央行是否會在金融危機見頂之後第四次加息持不同觀點。
 
from WSJ

通貨緊縮──歐元區的新煩惱

通貨緊縮──歐元區的新煩惱

2010年03月02日13:54

正奮力填補政府巨大財政窟窿的歐洲國家如今面臨著又一件頭疼事:通貨膨脹不足。

分析人士說﹐價格的持續下滑──也就是經濟學家所謂的通貨緊縮──在包括西班牙和愛爾蘭在內的一些歐元區國家存在著真實的可能性。

包括希臘在內的其他國家則面臨著多年非常低的通貨膨脹率。這樣的結果可能令歐元區一些最弱的經濟體更難以擺脫低迷﹐政府更難以修復財政預算、減少公債。

倫敦咨詢公司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麥克考溫(Jennifer McKeown)說﹐隨著樓市泡沫的破裂繼續在西班牙和愛爾蘭經濟中蔓延﹐這兩個國家將面臨非常漫長的通貨緊縮﹐這是個非常大的風險。

曾一度迅速增長的歐元區邊緣國家中的高額債務再加上價格下滑﹐將令歐元區實現更廣泛復蘇的希望變得越發複雜。西班牙等歐元區邊緣國家過去十年來一直是歐元區增長的主要動力。

週一公佈的一項對採購經理人進行的調查顯示﹐西班牙、希臘和愛爾蘭的製造商上個月下調了銷售價格﹐進而延續了過去一年多的趨勢。據編輯數據的Markit Economics﹐在希臘﹐由於激烈的競爭繼續制約製造商的定價能力﹐銷售價格降幅創八個月來的最大。受出口和國內重新進貨的推動﹐2月份歐元區製造業總產出回升至30個月來的高點。

愛爾蘭的消費價格已經開始下滑。很多經濟學家說﹐在失業率為歐元區最高的西班牙﹐消費價格也有下滑的危險。愛爾蘭消費價格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6%﹐是歐元區下滑幅度最大的。愛爾蘭的衰退導致2009年底該國失業率上升了近三分之二﹐至13%以上﹐之後愛爾蘭的消費者支出處於下滑中。

零售商用降價對此作出反應。英國主要零售商馬莎(Marks and Spencer)在2009年推出的“我們順應了形勢﹐我們降了價”活動中﹐服裝、家具和家居用品的價格平均降低了12%。據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的說法﹐預計2010年消費價格將再次下降。

對於企業來說﹐消費品和服務的降價往往意味著利潤減少。對於政府來說﹐則意味著稅收收入減少﹐對那些銷售稅和增值稅佔了稅收收入很大一部分的歐洲國家來說尤其如此。這可能會令希臘、愛爾蘭等國在努力減少預算赤字時﹐本身已經脆弱的計算結果變得更加難以處理。

當價格下滑深入家庭和企業的觀念中時﹐就會發生通貨緊縮﹐造成家庭和企業推遲支出、投資和招聘﹐原因是它們認為未來產品、服務和勞動力的成本會更低。這樣的預期及其帶來的謹慎行為可能會令經濟陷入不景氣。

歐洲央行說﹐已經避免了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由16個國家組成的歐元區的年通貨膨脹率約為1%。歐洲央行稱﹐指導企業、勞動力和消費者行為的中期通貨膨脹預期比價格的短期走勢更重要。

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引用對專業預測人士的調查數據作為證據。調查數據顯示﹐專業預測人士預計未來五年通貨膨脹率將在歐洲央行設定的通貨膨脹目標(略低於2%)上下。

對歐元區整體來說是這樣。不過很多分析人士說﹐佔歐元區約五分之一的葡萄牙、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未來幾年可能面臨比歐元區平均水平低的多的通貨膨脹率﹐甚至可能出現價格下滑。

BRIAN BLACKSTONE

from WSJ

股神給我們的幾點啟示

股神給我們的幾點啟示

2010年03月01日15:00

每隔幾年﹐都有批評者說巴菲特(Warren Buffett)寶刀已老。

他們說﹐巴菲特年歲太老﹐作派也太老。他再也不能把握形勢﹐這一次他是錯了。

巴菲特在週一接受電視採訪網絡泡沫期間﹐他們這麼說他﹐嘲笑他拒絕加入盛宴。去年﹐這種聲音又一次浮現。

道指跌破七千點的時候﹐人們認為巴菲特是過早、過於大膽地利用了危機。2008年秋季﹐巴菲特在高盛(Goldman Sachs)和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押下大額賭注﹐並呼籲公眾大量購買股票。

現在﹐輪到批評家們啞口無言了。

上週六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發佈報告﹐顯示去年其淨利潤激增61%﹐達到每股5,193元﹐賬面價值躍升20%﹐達到紀錄高位。該公司A類股去年接近跌破70,000美元﹐如今已回升至120,000美元。

在通用和高盛身上下的賭注表現如何?目前為止已經掙了數十億美元。另外﹐任何人只要在2008年10月份聽從巴菲特的建議投資了股市﹐就算是通過一只簡單的指數型基金﹐其投資也漲了大約25%。

當然這也不是稀罕事。任何人只要在1965年持有伯克希爾哈撒韋爾公司一只10,000美元的股票﹐今天就擁有大約8,000萬美元的財富。

巴菲特是怎麼做到的?上週六的致股東信中﹐他向新投資者解釋了他的信條:

保持流動性充足。他寫道﹐我們決不會對陌生人的好意產生依賴﹐我們對自己事務的安排﹐一定會讓我們極有可能面臨的任何現金要求在我們的流動性面前顯得微不足道﹔另外﹐這種流動性還將被我們所投的多家、多樣化的公司所產生的利潤流不斷刷新。

大家都拋時我買進。巴菲特寫道﹐在過去兩年的混亂中﹐我們把大量資金用起來﹔這段時間對於投資者來說是極佳時期﹐因為恐慌氣氛是他們的最好朋友……重大機遇難得一見﹐當天上掉金時﹐要拿一個大桶而不是頂針去接。

大家都買時我不買。巴菲特寫道﹐那些只在評論家都很樂觀時才投資的人﹐最後都是用極高的代價去買一種沒有意義的安慰。從他這句話推導﹐顯然是要有耐心。如果人人都在買進時你做到了按兵不動﹐那麼只有在人人都拋售時你才能買進。

價值﹐價值﹐價值。巴菲特寫道﹐投資中最重要的是你為了什麼而給一家公司投錢──通過在股市中購買它的一個小部分──以及這家公司在未來一二十年會掙多少。

別被高增長故事愚弄。巴菲特提醒投資者說﹐他和伯克希爾副董事長芒格(Charlie Munger)不投那些“我們不能評估其未來的公司”﹐不管它們的產品可能多麼讓人興奮。

多數在1910年賭押汽車業、1930年賭飛機或在1950年下注於電視機生產商的投資者﹐到頭來輸得一無所有﹐儘管這些產品確實改變了世界。“急劇增長”並不一定帶來高利潤率和高額資本回報。喂﹐有沒有人下注於中國?
理解你所持有的東西。巴菲特寫道﹐根據媒體或分析師評論進行買賣的投資者不適合於我們。

防守好於進攻。巴菲特寫道﹐雖然我們在某些市場上揚的年頭裡落後於標普指數﹐但在標普指數下跌的11個年頭裡﹐我們的表現一直好過這一指數﹔換句話說﹐我們的防守一直好於進攻﹐這種情況可能會繼續下去。在動盪年代﹐巴菲特的這些建議都是符合時宜的。

Brett Arends

from WSJ

澳大利亞央行加息25個基點

澳大利亞央行加息25個基點

2010年03月02日12:18

澳大利亞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週二將隔夜拆款利率目標上調了25個基點﹐至4%﹐因澳大利亞經濟加速增長﹐就業市場狀況迅速趨緊。

澳大利亞此次收緊貨幣政策在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期之中﹐澳大利亞央行曾於2月份維持利率不變。

經濟學家預計澳大利亞央行將在2010年加息數次﹐因該國在努力實現利率正常化﹐同時國內經濟正在亞洲強勁商品需求的提振下復甦。

澳大利亞國庫部長韋恩•斯萬(Wayne Swan)週二表示﹐加息是經濟復甦不可避免的結果。他特別指出﹐資源行業的前景相當光明。他還重申﹐商業銀行上調住房和企業貸款利率的幅度沒有理由超過央行的加息力度。

此次加息使澳大利亞央行的行動遠遠領先於二十國集團(G20)其他成員國﹐G20的多數國家仍將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並且經濟依然疲弱。

在2009年避免經濟出現衰退之後﹐澳大利亞央行是G20中第一個開始加息的央行﹐在去年10月、11月、12月採取了一連串的加息舉措﹐這是前所未見的。澳大利亞央行行長Glenn Stevens上週表示﹐目前的利率水平較正常值低50-100個基點。

澳大利亞經濟已啟動新一輪上行趨勢﹐已經較低的失業率令人擔心﹐隨著礦業和能源等經濟領域的需求升溫﹐工人可能會供不應求。澳大利亞1月份失業率降至5.3%﹐較大家認定的充分就業水平高出不多。澳大利亞央行警告稱﹐資源經濟領域的繁榮將把技術型勞動者從經濟的其他領域吸引走﹐從而帶來工資壓力。

再度掀起的礦產建設和投資狂潮預計將在2010年年底之前使澳大利亞經濟增長趨勢恢復到歷史平均水平。澳大利亞央行認為﹐通貨膨脹率將仍保持在2%-3%的目標區間內﹐但該行還稱﹐需進一步上調利率才能實現目標。

from WSJ

復甦遇阻力 南韓經常帳逆差


復甦遇阻力 南韓經常帳逆差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2010.02.26 04:05 am

南韓央行最新統計顯示,1月出口值創一年來最大跌幅,拖累1月經常帳出現一年來首見的逆差,顯示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的復甦動力可能趨緩。但央行預估,全球經濟復甦將使2月經常帳恢復順差。

因嚴寒天氣帶動能源進口成長,加上寒假海外旅遊增加擴大旅遊帳赤字,南韓1月經常帳逆差為4.48億美元,遠不如去年12月的順差15.2億美元,是繼2009年1月創下16.1億美元逆差後的首見逆差。經季節調整後,1月經常帳逆差為4.64 億美元,去年12月經常帳順差為33.8億美元。

南韓央行也公布,南韓1月出口值經季節調整後為332.2億美元,較去年12月的363.3億美元萎縮8.6%,是繼去年1月出口減少11.2%以來的最大減幅。若與去年1月相比,則1月出口大增46.7%,進口則成長26.4%。
出口統計數據顯示,1月商品貿易順差由去年12月的40.2億美元縮減至15.5億美元,旅遊部分的逆差則由上個月的6.7億美元擴大為8.9億美元。
南韓央行官員李永博(音譯)預估,隨著全球經濟穩健復甦帶動南韓出口成長,2月經常帳將恢復順差,未來數個月將維持經常帳順差,但並未提供預估值;維持經常帳順差能為韓元提供支撐。南韓財政部稍早曾預估,2月經常帳順差將逾10億美元。
近來隨經濟復甦和進口成長,南韓的經常帳順差幅度已逐漸縮小。南韓央行去年12月曾預估,今年的經常帳順差將由去年的426.7億美元減為170億美元,南韓政府則預估今年順差為150億美元。
大宇證券經濟學家吳裕善(音譯)表示:「2月經常帳可望回到順差,但今年的順差幅度將縮小。」
市場通常聚焦於未經季節調整的經常帳月比增減幅度,因為該項數據最能呈現進出一國資金的規模,是觀察外匯存底的重要指標。
【2010/02/26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