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

別讓自大成為職場絆腳石


別讓自大成為職場絆腳石
2012 年 04 月 27 日 07:56
瓦恩食品公司 (Schwan Food Co.) 的經理布倫特•舍溫 (Brent Sherwin) 曾經以為自己在公司裡享有四星級口碑,但他卻從未意識到,他在以業績出色著稱的同時也頂著“毒舌”的惡名。

他回憶道,“公司頂層高管做的決定不妥時,我會很快給他們指出來。”

克服你的缺陷
專家稱,不請高管培訓師也一樣可以糾正你身上隱藏的缺陷。

培訓公司企業績效戰略公司 (Corporate Performance Strategies Inc.) 的總裁戴維•布魯克米爾 (David Brookmire) 建議,每過一到兩個月,就請一些你熟悉的同事給你提提意見。

領導力咨詢公司智睿咨詢 (Development Dimensions International) 的總裁鮑勃•羅傑斯 (Bob Rogers) 建議,“找那些你信任的伙伴,而不是視你為競爭對手的人。”

如果同事們不願提意見,布魯克米爾建議你跟他們強調自己改進工作的決心。他說,如果你“按照同事的反饋去做”,他們還會更信任你。

布魯克米爾訓練過一名來自一家跨國軟件公司的銷售副總裁。這位副總裁曾錯過兩次升職機會,後來他接受了來自其他高管的 360 度反饋。

反饋結果是,他的同事們認為他只關注自己所在的團隊。因此,布魯克米爾為他制定了一份包含 17 個步驟的修正計劃。計劃中包括一些指導原則,比如“建立更有魅力、更平易近人的管理風格。”

這位高管決定讓自己隨時能看到培訓內容,於是他把這份計劃放在一個皮夾子裡隨身攜帶。

他對同事們說,這份單子代表了“我為確保自己成為優秀的企業合伙人而正在努力做的事情。”他去年 12 月份得到了提拔。

Joann S. Lublin
和無數對自己的缺點渾然不覺的人一樣,舍溫也沒能認識到他差一點兒就要在職業道路上栽跟頭。

2009 年 12 月份發生的一件事讓他幡然夢醒,當時他的老板警告他說,除非他能改善與同事的關系,否則他的升遷之路就到此為止了。施瓦恩公司安排他參加了領導力咨詢公司普德管理咨詢 (PDI Ninth House) 的培訓。很快他獲得了兩次提拔,現在已成為施瓦恩旗下消費品牌子公司的高級副總裁。

近期的幾項研究發現,許多管理人員面臨降職甚至是被解雇的風險,因為他們對自身領導能力的自我評價要高於上司或同事對他們的評價。普德管理咨詢於 2011 年進行了一項針對 29,231 名美國管理人士的研究,研究發現,這類所謂的“自我提拔者”受挫的幾率要比一般人高五倍。

此項研究的主要作者路易•N•夸斯特 (Louis N. Quast) 警告稱,“他們是在自討苦吃。”

夸斯特博士還說,如果不能認識──並改正──缺點,即使是工作表現得到上司肯定的人也有可能喪失升職機會甚至是失去工作。夸斯特是明尼蘇達大學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的組織領導力學科教授,兼任普德管理咨詢副總裁。

專家們表示,有抱負的管理人士應該更加用心地改正缺點,因為企業在經濟滑坡期間削減了領導力培養方面的投入,近期又提高了對管理人員績效的要求。

專家們表示,要想在職業道路上走得順利,可以請一個高管培訓師,或者經常向同僚征詢坦率的反饋。

對一些頂層高管來說,如果他們的自我評價不那麼高的話,會做得更好一些。去年發表的一項針對 451 名首席執行長的研究顯示,有 65 名在業績弱於同行水平的美國上市公司任職的首席執行長被解職,在此之前,他們的錯誤決策曾多次受到下屬、董事會成員及競爭對手的恭維。

這項研究包括 2001 年至 2007 年期間進行的一些調查,主要關注年銷售額超過 1 億美元的企業。該研究調查了“潛在恭維者”以略微夸大的方式來讚揚企業主管某項戰略決策的頻率,以此來衡量恭維程度。

研究者發現,這些被解職的企業主管對自己能力的評價也會高於其他人對他們的評價。此項研究的作者之一、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 (Northwestern University's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助理教授伊塔伊•施特恩 (Ithai Stern) 解釋稱,“過度自信往往導致企業主管不願進行必要的戰略調整以改善雇主的財務表現。”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陶氏微生物控制技術業務部 (Dow Microbial Control) 的全球總經理馬克•亨寧如今會引導大家對話,而不是立馬擺出自己的觀點。
惠普公司 (Hewlett-Packard Co.) 去年解雇了上任僅 11 個月的李艾科 (Leo Apotheker)。知情人士透露的原因是,李艾科屢次下調財務預期,無力鼓舞員工士氣,而且往往只向幾名搭檔征詢意見,這讓董事會感到失望。

普德管理咨詢的首席執行長 R•J•赫克曼 (R.J. Heckman) 說,李艾科“對他的局限性缺少充分的自我認識。”李艾科不願就他在惠普任職時的情況置評,但在回復記者在電子郵件中提出的問題(對自己的短處認識不足是否是導致他被解職的原因之一)時,他表示,“我不完美,但有誰是完美的呢。”惠普一名發言人拒絕置評。

為彌補自己的不足,施瓦恩的舍溫接受了一項嚴格的表現評估。該評估名為“360 度反饋”,內容包括客戶的反應。他說,聽說別人把他視為一個行動迅速但囂張傲慢的牛仔時,他大吃一驚。

舍溫很快就學會如何在不冒犯任何人的情況下坦率地表達意見。舍溫舉例說,他的教練建議他給上司看硬邦邦的數據,而不要“說上司多麼多麼蠢。”

陶氏化學 (Dow Chemical Co.) 旗下一家子公司的全球總經理馬克•亨寧 (Mark Henning) 說,他自己最近接受評估和培訓時也一樣感到很惶恐。亨寧回憶說,盡管他所在的子公司當時業績增長強勁,但老板堅持要他接受培訓,因為“我的領導風格需要改進。”

陶氏化學聘請普德管理咨詢的一名培訓師對亨寧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訓練,一直到去年 6 月份為止。亨寧起初拒絕改變──他說自己幹勁十足的風格是成功的關鍵──他還對工作感到灰心喪氣。他說,“我工作過於努力了,我總想自己一個人包攬所有工作。”

亨寧最終意識到,開會的時候在表達自己的觀點之前應該先征求員工的意見。

這位 51 歲的高管現在說,“人長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是有道理的。”

亨寧麾下子公司的業務運營負責人布萊恩•基欽 (Bryan Kitchen) 說,如今亨寧會引導大家對話,而不是立馬擺出自己的觀點──這是一種積極的轉變。基欽還說,亨寧以前是事無巨細地管理,“而現在他會放手讓我去做。”

亨寧也有所收獲。他說,去年他獲得了十年來最高的績效評分和獎金。

Joann S. Lublin

IMF:亞洲決策者應做好收緊政策準備


IMF:亞洲決策者應做好收緊政策準備
2012 年 04 月 27 日 13:53

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 IMF) 週五表示,亞洲各國政府應做好重新收緊政策應對經濟過熱壓力的準備,同時要繼續對全球經濟脆弱給亞洲經濟持續帶來的嚴峻風險保持警惕。

IMF 在其《區域經濟展望》(Regional Economic Outlook) 中警告稱,若政策應對措施不足,在歐元區經濟衰退程度較預期嚴重的情況下﹐亞洲經濟增速可能會因此減少 2 到 5 個百分點。

該基金還刻意指出了一個發生幾率不大、但卻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風險﹐那就是如果中國房地產市場發生劇烈調整﹐其後果將可能導致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

儘管如此﹐IMF 指出﹐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緊張氣氛有所緩和﹐加上亞洲經濟加快增長的步伐預計從 2012 年一直延續到 2013 年﹐亞洲各國政府應準備好較年初所預期的時間提早將政策回歸至緊縮軌道上。

IMF 稱﹐鑒於當時所面臨的種種不確定性因素﹐2011 年末在全球經濟復甦陷於停滯的情況下暫停宏觀政策的正常化回歸是完全有道理的。

然而﹐在當前經濟增長過熱壓力日趨明顯的情況下﹐決策者應該準備好改弦易轍﹐重新使經濟步入緊縮週期的軌道。

在談到日本時﹐IMF 表示﹐日本央行可能需要擴大資產購買規模來提振經濟和抗擊通貨緊縮。週五上午日本央行宣佈將資產購買規模擴大 5 萬億日圓。

談到中國時﹐IMF 稱政府應該努力在支持經濟增長和處理信貸過剩之間求得平衡。

IMF 稱印尼央行應該在當前全球市場人氣改善的情況下準備好收緊貨幣政策。而對於越南來說﹐IMF 認為﹐為維護市場信心﹐越南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不大。

對於經歷了 2010 年一系列加息和通貨膨脹逐漸下降的印度來說﹐IMF 認為其實際政策利率已更接近中性水平。

Natasha Brereton-Fukui

西班牙評級下調可能引發餘震


西班牙評級下調可能引發餘震
2012 年 04 月 30 日 12:45
準普爾公司 (Standard & Poor's) 將西班牙主權信用評級降至“BBB+”的決定似乎已經比市場慢了一步。畢竟﹐如果從標準普爾基於市場價格的模型所反映的情況來看﹐西班牙的信用評級應該是“BB-”﹐已不止是降至垃圾級那麼簡單。西班牙國債收益率上週五僅小幅上升﹐但這並不意味著標準普爾此舉無關緊要﹐這有可能打亂歐洲近來圍繞經濟增長和財政緊縮的爭論﹐而其產生的連鎖效應可能令局勢進一步惡化。

對於投資者來說﹐標準普爾下調西班牙評級的理由並不意外﹕在經濟增長方面﹐標準普爾亡羊補牢﹐預計西班牙經濟今年將萎縮 1.5%﹐之前的預期為增長 0.3%。該公司預計 2012 年西班牙預算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比例將達到 6.2%﹐高於 5.3% 的目標。標準普爾同時還警告稱﹐西班牙銀行業需要獲得政府扶持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該機構因此預計﹐西班牙公共債務還將進一步上升﹐到 2015 年將佔到 GDP 的 87.5%。儘管標準普爾對西班牙結構性改革的努力予以了肯定﹐但改革在短期內還無法轉化為增長。應該說標準普爾擔心的這些問題對市場來說並不陌生。

評級下調本身無疑會加大外界對西班牙銀行業境況的擔憂。評級下調後﹐西班牙銀行業重組基金 FROB 的評級也隨之自動下調﹐而隨後將可能導致各銀行評級的下調﹐這將使西班牙銀行業在融資方面遭遇新的挑戰﹐並加大在融資問題上對歐洲央行 (ECB) 的依賴。西班牙銀行業已經通過歐元系統 (Eurosystem) 借入資金 3,160 億歐元﹐相當於銀行業全部資產的 11%。瑞士銀行 (UBS) 認為﹐當一家銀行借入央行的資金超過 10% 時﹐該行就可能需要通過大規模發行股權權益來恢復正常。如今﹐西班牙銀行業借貸成本的高企和市場融資渠道的匱乏已開始對西班牙國內的信貸環境構成威脅。

考慮到西班牙信用評級在短短七個月內被三次下調﹐這可能導致市場對歐元區其他評級被下調的擔憂再度升溫﹐並加大債券市場的振盪。這將產生異常嚴重的後果﹐因為即便投資者相信政府在努力應對國內債務問題﹐市場的振盪也可能迫使他們遠離。這將導致政府在融資問題上更多的依賴國內資源﹐令主權債務與銀行業問題事與願違地更多地糾纏在一起。

最後﹐標準普爾下調評級再次提醒各國預算赤字高企所要付出的代價。雖然北歐國家可以通過財政緊縮來推動整個歐元區的經濟增長﹐但這可能有損它們的信用質量。相比之下﹐歐元區南部的那些外圍國家如今在推動自身經濟增長方面已是無計可施。這又回到了歐元區緊張局勢的核心問題上﹐如果要真心幫助歐元區的外圍國家﹐歐元區北部的成員國是不是可以將它們來之不易的高等級信用評級暫時擱在一旁。

Richard Barley

標普下調西班牙評級 由A下調至BBB+


標普下調西班牙評級
2012 年 04 月 27 日 07:04
準普爾評級服務公司 (Standard & Poor's co.) 將西班牙投資級評級下調兩檔﹐理由是在該國經濟萎縮之際政府債務風險隨之上升。

標準普爾將西班牙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 A 下調至 BBB+。評級展望為負面﹐反映出西班牙經濟增長和預算狀況面臨著嚴重的內外部風險。

該機構表示﹐預計西班牙經濟將出現萎縮﹐理由是可支配收入下降、私營部門進行去槓桿化、政府集中實施財政整頓措施﹐且西班牙的許多重要貿易夥伴外部需求前景不確定。

標準普爾預計﹐今明兩年西班牙國內生產總值 (GDP) 將分別萎縮 1.5% 和 0.5%﹐此前給出的預期分別為增長 0.3% 和 1%。

由於赤字預期高於此前預期﹐同時也考慮到其他債務指標也在上升﹐標準普爾預計 2014 年西班牙整體政府債務淨額佔 GDP 的比例為 76.6%﹐此前給出的預期為 64.6%。

該機構指出﹐在經濟萎縮之際﹐西班牙的預算前景可能惡化﹐並稱西班牙需要向銀行業提供進一步資助的可能性加大。

標準普爾表示﹐西班牙經濟正在恢復平衡﹐西班牙政府所採取的措施應有利於實現這一目標。該機構稱﹐西班牙的經常項目赤字正在收窄﹐這主要是受該國出口表現強勁提振。並稱如果不計入實際收入與預期收入的缺口(該指標反映的是西班牙對外淨債務的淨利息和股息支出)﹐西班牙的經常項目是平衡的。

和 2008 年至 2010 年不同﹐西班牙央行 (Bank of Spain) 現已成為該國經常項目赤字融資的主要來源﹐這反映出西班牙商業銀行系統對官方融資渠道的依賴程度已大幅提高至高於標準普爾 1 月份預計的程度。該機構曾在 1 月份下調西班牙評級。

儘管西班牙經濟形勢不樂觀﹐但標準普爾表示﹐西班牙新政府一直在實施全面結構改革﹐這應有利於中長期經濟增長。

不過﹐標準普爾預計﹐就業市場改革措施無法在短期內提振就業﹐已然偏高的失業率將會進一步上升﹐直到就業市場開始持續復甦。

標準普爾還補充稱﹐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管理策略一直缺乏成效。除非歐元區所採取的應對措施能夠提振投資者信心並穩定市場資本流動﹐否則西班牙經濟前景惡化程度可能比此前預期更加嚴重。

此前﹐標準普爾 1 月份將西班牙信用評級下調兩檔。

Nathalie Tadena

雙率雙升非選項? 央行澄清


雙率雙升非選項? 央行澄清
 
中央銀行發布澄清稿指出,26 日某媒體報導「抑物價央行:雙率雙升非選項-認供給面衝擊的通膨,不應用貨幣政策處理,透露 6 月利率可能維持不變」,與事實不符,央行特澄清如下。
一、央行貨幣政策由理事會決定。
二、楊副總裁昨日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答覆委員質詢時,並無報導所稱「抑物價央行:雙率雙升非選項」等說詞。
三、面對國內此波供給面衝擊的物價上漲壓力,一般認為較佳的方法係由供給面來解決,例如降低關稅、貨物稅,避免廠商哄抬、囤積,以及增加供給等;至於採用貨幣政策則有其侷限性。
為防杜通膨預期心理,央行已加強收回游資(3 月銀行超額準備已降至 95 億元),並引導市場利率上升(金融業隔拆利率由 3 月 26 日的 0.399﹪升至 4 月 25 日的 0.503%)。此外,央行並於 4 月 23 日,邀集九大行庫董事長來行研商加強不動產授信風險控管事宜,央行會持續密切注意物價情勢的發展,適時採行妥適的貨幣政策,以維持國內物價的穩定。
【2012/04/26 經濟日報】

3 月景氣連五藍 復甦緩慢


3 月景氣連五藍 復甦緩慢
 
經建會昨(27)日發布 3 月景氣概況,出現連續第五個藍燈,綜合判斷分數下降至 14 分。經建會研究處長洪瑞彬表示,景氣仍處於低緩狀態,復甦期程「不會很快」。
綜合判斷分數由上月 15 分減為 14 分,帶動 3 月綜合判斷分數下降的主因是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指數,由 109.8 下降至 107.4,指數燈號由黃藍燈轉藍燈,分數因此減少 1 分,其他項目燈號維持不變。
洪瑞彬說,繼續出現藍燈不是景氣變壞,是持續處於低緩,除了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指數下跌,工業生產指數、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等多個項目降幅已減緩,燈號雖未變,已開始出現止降跡象。
國內機構預測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在 3.48% 到 3.88% 之間。洪瑞彬指出,近期公布最新預測值的台經院、中經院,與政府部門看法接近,今年經濟成長率逐季好轉沒有問題,但景氣不會是 V 型反彈,預估復甦腳步較為緩和。
從景氣指標觀察,去除長期趨勢後,3 月領先指標呈現連續第七個月上揚,同時指標、落後指標都尚未止跌。洪瑞彬說,同時和落後指標現在看不到止降,但 3 月情況不會比上個月差,谷底可能已經到了,4 月希望情況繼續緩和。
針對油電雙漲,洪瑞彬表示,國內消費難免受到影響,主因擔心物價上漲的預期心理,但這次是屬於輸入型、供給面的一次性拉動,政府也密集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監控重要民生物資價格變化,希望能緩和過度反應的市場情緒。
主要國家或地區領先指標大多回升,本月國際機構如環球透視、國際貨幣基金(IMF )、經濟學人智庫(EIU)等都微幅上調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美國領先指標更出現連六個月上升,表現優於預期,維持復甦力道;日本也出現連四個月上升;中國則是持平。
國際經濟情勢持續好轉,但洪瑞彬指出,目前仍有若干不確定因素,如國際油價處於高檔、歐債危機未完全解除,未來必須密切觀察。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2/04/28 經濟日報】

美國第一季度 GDP 增速低於預期


美國第一季度 GDP 增速低於預期
2012 年 04 月 28 日 08:19
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速較前一季度下降,原因是政府支出減少且庫存增長速度放慢

美國商務部 (Commerce Department) 周五公布,2012 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 (GDP) 經通貨膨脹調整後折合成年率增長 2.2%。這是第一季度 GDP 的首次預估值。

第一季度 GDP 增速不及預期。此前接受道瓊斯通訊社 (Dow Jones Newswires) 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當季 GDP 將增長 2.6%。

2011 年第四季度,美國 GDP 增長 3.0%。

商務部稱,增速放緩主要反映出私人庫存投資減速以及非住宅類固定投資滑坡的影響。該領域包括基礎設施、電腦和工業設備方面的支出。

庫存增長曾幫助美國經濟在 2011 年年底擴張,在去年第四季度 GDP 增幅中的比重超過一半。在今年第一季度,庫存增長在 GDP 增幅中的比重只有約四分之一。

第一季度非住宅類固定資產投資減少 2.1%,前一季度增加 5.2%。

第一季度政府支出減少 3.0%,而在 2011 年第四季度政府開支下滑了 4.2%

作為此次報告中的亮點,消費者支出繼續呈良性增長。第一季度個人消費支出增長了 2.9%,為 2010 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大升幅。

不過,消費者還面臨成本上升的問題,過去這一個季度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上升了 2.4%,而之前一個季度的升幅為 1.2%。

國內總購買價格指數上升了 2.4%。

Eric Morath

=============================
美國第一季的 GDP 成長率雖僅 2.2%,但 Morningstar 認為 1Q GDP Was High Quality (If Not High Growth)
我也認為從美國 Q1 的 GDP 數字中可以看到政府逐漸放手的影子,讓經濟靠民間的力量自己站起來。



兩岸金融打結 貨幣清算卡關


兩岸金融打結 貨幣清算卡關
 
兩岸金融往來「打結」,金管會基於立法院決議,無法放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台北分行開業,台銀上海分行開業申請也受阻,使得兩岸貨幣清算協定的簽訂連帶受波及。
此外,針對第三次「金銀會」的時間,據了解,至今雙方都還沒有敲定,外界質疑能否在上半年舉行。銀行局高層表示,「急事緩辦」,有確定的時間會對外公布。
銀行業者表示,從實務上來看,兩岸貨幣清算協定的簽訂,必須雙邊各有清算行,以台銀上海分行、中行台北分行的可能性最高,但到現在為止,台銀大陸分行、中行台北分行都無法開業
業者擔心,如果兩岸金融往來繼續「卡來卡去」,勢必拖累兩岸貨幣清算協定的簽訂。財金部會對此均不願多表意見,金管會官員表示,貨幣清算協定的簽訂屬中央銀行的權責,央行官員則強調,央行正積極洽談中。
台銀上海分行、玉山銀東莞分行及兆豐銀蘇州分行,早已獲大陸銀監會核准籌設,三家銀行並依規定向大陸地方監理機關提出「開業申請」,至今未獲核准,台銀日前甚至被要求拿回開業申請案,因陸方「暫不受理」。
大陸方面未說明原因,不過,銀行業者猜可能是中行、交行的台北分行,到現在還沒有獲准開業。
台資銀行在大陸申請案件,除了台銀、玉山銀及兆豐銀的「開業申請」案外,還有多家銀行的申設分行、支行案,以及六家台資銀行申請承作台資企業人民幣業務案。
對於中行、交行台北分行何時能獲准開業?金管會官員表示,依立法院財委會決議,兩岸銀行須同步承作人民幣及新台幣業務,因此,必須等到六家台資銀行全部獲准承作人民幣業務後,才能同意。
華銀日前已獲准籌辦人民幣業務,但仍須大陸官方「驗收」,至今尚未開辦。銀行業者擔心,在大陸的申請案不知還要被「卡」多久,甚至波及兩岸貨幣清算協定的簽訂。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2/04/30 經濟日報】

台新金 想買紐約人壽


台新金 想買紐約人壽
 
消息人士昨(29)日透露,台新金正評估收購國際紐約人壽在台子公司,雙方已簽署「一對一」洽談的保密協議,5 月底前有效。台新金若是成功收購,將激化金控間的競爭態勢。
截至去年底,台灣紐約人壽累積虧損 36.67 億元,加上國際會計準則(IFRS)中的「保險合約會計」第二階段實施後,有增提準備金與增資壓力,這項收購案的成交價,可能創下國內保險史上「不到 1 元」、甚至賣方要「貼錢」給買方的紀錄。
針對台新金要買紐約人壽一事,台新金財務長兼發言人林維俊及紐約人壽總經理林順才昨天均表示,「不評論個案」。
台新金出售台証證後,帳上可自由運用的現金有 100 多億元,在國內 16 家金控中銀彈最為充沛。一旦成功併購紐約人壽,資產規模將從 2,622 億元提高到 3,396 億元,逼近民營第二大金控富邦金的 3,621 億元規模,在銀行保險市場也可與中信金相抗衡。
市場人士分析,台新金若併紐約人壽,將有三大好處。首先是為台新金財富管理客戶量身打造適合的保險商品;其次有利台新金打造銀行、保險的獲利雙引擎;第三,台新金在證券、銀行的短期資金之外,另有保險的長期性資金可以運用。
總部在美國的國際紐約人壽集團,近幾年陸續撤出海外市場,目前只剩台灣與墨西哥有據點,香港、韓國與泰國已分別在 2010 年及 2011 年出售。林順才說,出售與金融風暴無關,而是母集團專注美國本土的利基市場。
消息來源表示,紐約人壽在兩周前主動找上台新金洽談此事,由美國母公司直接與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等人談判。雙方都沒有委託財顧,為展現誠意,彼此都做了犧牲。
據了解,台新金原本要參加 4 月 20 日截止的加拿大商宏利人壽在台分公司標售,但最後並沒去投標。紐約人壽在台子公司原本也要舉行標售,有意投標者還包括旺旺集團等,但也已為此而更改遊戲規則。
消息人士說,紐約人壽更喜歡台新金,因此與台新金簽「一對一」洽談的備忘錄。紐約人壽去年底帳面淨值 39.85 億元,但累積虧損達 36.67 億元,台新金應不必籌資就可交易。
【2012/04/30 經濟日報】

台新擬併紐約/吳東亮壽險美夢 快成真了
 

台新金董座吳東亮。
圖/經濟日報提供
台新金評估購買紐約人壽,且簽下「一對一」商談協議,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的生日願望看似有機會美夢成真。民國 39 年次、生肖屬虎的吳東亮,最近一次出席台新金的公開活動是在 4 月 10 日,也就是他生日的前一天。
今年正好是台新銀行成立 20 周年,當時,媒體追問吳東亮,要如何打造台新的下個 20 年?吳東亮表示,台新除了要走出去,配合兩岸經濟協議(ECFA)架構往大陸市場及東南亞市場擴張,國內方面則要評估購買保險公司。
他還表示,銀行、證券、投信投顧等執照都已齊備,對還欠保險子公司的台新金來講,壽險是優於銀行的併購選項。

圖/經濟日報提供
事實上,台新金早已磨刀霍霍,瞄準紐約、宏利等外商,準備出擊。這對於以「認真」兩字自詡、強調「專注、堅持、用心、永不放棄」等力量的吳東亮而言,別有意義。2008 年底金融海嘯爆發,台新銀行流動性告急,一度需要央行開放貼放窗口。吳東亮捱過事業寒冬,忍痛出售台証證,銀行部分則積極處分不良資產,強化風險控管,終於逐漸調整體質,去年繳出每股稅後純益創下七年新高的佳績。
幾家大型民營金控,包括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等,積極向大陸發展;台新金子公司台新銀卻因條件尚未達門檻,連到大陸設代表處都不行。
吳東亮並不氣餒,西進不行,就先在國內把自己做大、做強,台新的下個 20 年,有機會在保險子公司到位與茁壯下,開出更燦爛的果實。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2/04/30 經濟日報】
================================
壽險業是一個錢坑,是否要跳下去,真的需要好好評估。
台新金今年還有丙種特別股要到期償還,雖然買紐約人壽可能不用花錢,但屆時資本適足率等會下降。

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歐洲財政緊縮爭論帶來不確定性


歐洲財政緊縮爭論帶來不確定性
2012 年 04 月 27 日 10:46
於實施財政緊縮﹐投資者們的看法可謂患得患失。緊縮力度過大﹐他們擔心藥力太猛會害死病人﹔緊縮力度過小﹐他們又擔心政府已放棄財政紀律。

近幾週﹐這兩種擔憂同時出現。在西班牙﹐儘管該國承諾將預算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比例削減 3.2 個百分點﹐但債券收益率仍上升。另外﹐法國的總統大選和荷蘭政府解散也引發收益率走高﹐因為人們擔心緊縮力度放鬆。投資者是否正失去理性呢﹖

也許並非如此。問題在於存在兩種相衝突的危機解決理念﹐即為每個國家確定適合各自情況的舉措﹐以及制定明確的統一規定以恢復歐元區公信力。歐盟委員會 (European Commission)、歐洲央行 (European Central Bank) 和德國等歐元區核心國家堅持採取一刀切式的政策﹐規定各國預算赤字佔 GDP 的比例到 2013 年必須降至 3%。
但這可能並非是適合所有國家的最理想政策。例如﹐西班牙債務佔 GDP 的比例為 68.5%﹐顯著低於 87.2% 的歐元區總體水平﹐該國的當務之急可能是調整因建築及相關行業崩潰而受到破壞的增長模式。雖然降低目前為 8.5% 的預算赤字佔 GDP 比例也是必要的﹐但如果過於激進﹐則可能損害經濟增長。更嚴重的是﹐財政緊縮帶來的不良後果(失業率升至 23.6%)可能削弱旨在促進長期增長的結構性改革所受到的支持。同時﹐由於對於財政緊縮的擔憂推高債券收益率﹐西班牙實際上同時面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收緊。

不過﹐由於歐元區已經設定了赤字目標﹐偏離這些目標也將令人擔憂﹐因為這也許會降低面臨再融資困難國家獲得支持的可能性。政客們稱希臘債務重組是特例﹐但投資者們擔心其他歐元區外圍國家可能步其後塵。這令西班牙和意大利債券的海外需求降低﹐意味著兩國政府幾乎別無選擇﹐只能減少借款規模。

法國和荷蘭在發行債券方面遇到的問題較少﹐然而一旦兩國財政緊縮的力度面臨放鬆就可能引發不確定性﹐這導致投資者擔憂。

歐洲可能改變立場。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 (Mario Draghi) 稱歐元區國家需要一項“增長公約”﹐甚至連德國總理默克爾 (Angela Merkel) 也在談論增長﹐不過這兩人均排除了採取經濟刺激舉措的可能性。有關歐元區是否應重新考慮 3% 赤字目標的爭論也許最終會成為一件好事。

不過短期內﹐這一爭論﹐加上對於全球其他地區增長的擔憂﹐帶來了出現政策失誤的風險﹐因為政客們錯誤理解了投資者的擔憂。同時也存在出現市場危機的風險﹐因投資者未正確理解政客們的意圖。

Richard Barley

==============================
緊縮財政應該是德國人的主張,以換取德國人的支持。
假若這套主張遭到質疑,恐怕德國人會退出歐元區,形成另一個風暴。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行政院通過的證所稅草案


行政院院會今 (26) 日通過證券交易所得課稅相關之所得稅法及所得基本稅額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賦稅》2012/4/26
一、 為建立公平租稅環境,於量能課稅原則下,兼顧稅收穩定、稽徵成本、市場及經濟衝擊與國際競爭力等因素,擬具「所得稅法」及「所得基本稅額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 101 年 4 月 16 日陳報行政院,經該院院會今 (26) 日討論修正通過。
二、 個人之證券交易所得,採修正所得稅法,按單一稅率分開計稅、合併申報,重點如下:
(一) 自 102 年 1 月 1 日起,個人股票及私募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受益憑證之交易所得,依所得稅法規定課徵所得稅。
(二) 個人之證券交易所得,每一申報戶全年交易所得超過 400 萬元部分按單一稅率計稅,徵收率授權行政院於 15%至 20%間定之。
凡繳納證券交易所得稅者,其課稅年度繳納之證券交易稅,可按其證交稅額之 50%,於應納稅額範圍內減除。
(三) 個人證券交易所得及應納稅額相關計算規定
1. 當年度證券交易損失減除及減除不足數後延 3 年。
2. 出售持有滿 3 年以上股票之交易所得減半課稅。
3. 成本計算一律採用先進先出法,但 101 年 12 月 31 日以前取得之上市 (櫃) 股票,得依 101 年最後交易日之收盤價(興櫃股票為成交均價)與原始取得成本兩者孰高認定。
三、 營利事業之證券及期貨交易所得稅,維持最低稅負制,惟調高稅率及調降扣除額,重點如下:
(一) 營利事業自基本所得額扣除之金額,由現行 200 萬元調降為 50 萬元;並修正法定稅率由現行 10%至 12%調高為 12%至 15%。
(二) 出售持有滿 3 年以上股票之交易所得減半課稅。
四、 上開修正草案行政院將於近期核轉立法院審議,財政部將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溝通,期能於該會期完成立法,俾踏出稅制改革重要之一步。
新聞稿聯絡人:謝科長慧美
聯絡電話:2322-8122
======以下是行政院的公告=======

行政院院會通過「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及「所得基本稅額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 日期:2012/4/26
  •  資料來源:本院
行政院院會今(26)日通過「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及「所得基本稅額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

陳院長表示,本案社會多所關注及期許,請財政部以本院通過之法案,立即加強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及外界充分溝通。

陳院長指出,本次財政部所擬的「所得稅法」及「所得基本稅額條例」兩項修正草案,經過政務委員管中閔及相關部會討論之後,兼顧量能課稅和市場穩定的原則,不但可以建立制度,而且對未來的市場將有長遠影響,感謝管政務委員及相關部會的努力。

兩草案內容修正要點如下:

一、「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共修正 6 條):

(一) 為符合量能課稅及公平正義原則,並維持股票交易所得稅負公平性,自 102 年 1 月 1 日起,個人股票及私募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受益憑證之交易所得,依本法規定課徵所得稅。(修正條文第 4 條之 1)

(二) 規範個人證券交易課稅所得及應納稅額之計算規定,包括當年度交易損失扣除及不足扣除數後延 3 年、出售持有滿 3 年以上股票之交易所得減半課稅方式、扣除金額、稅率、成本之認定及計算方法等。(修正條文第 14 條之 2)

(三) 個人倘藉資金或股權之移轉或其他虛偽之安排,不當為他人或自己規避或減少納稅義務,稽徵機關得報經財政部核准,按實際交易事實調整相關納稅義務人之所得額及應納稅額。(修正條文第 14 條之 3)

(四) 個人之證券交易所得應辦理申報之門檻金額。(修正條文第 71 條及第 73 條)

(五) 本次修正條文,自民國 102 年 1 月 1 日施行 (修正條文第 126 條)

二、「所得基本稅額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共修正 8 條):

(一) 營利事業免依本條例計算繳納所得稅之門檻金額,由現行新臺幣 200 萬元調降為 50 萬元。(修正條文第 3 條)

(二) 營利事業出售持有滿 3 年以上股票之交易所得,於減除當年度出售持有滿 3 年以上股票之交易損失後,以餘額半數為所得。(修正條文第 7 條)

(三) 配合第 3 條修正調降營利事業免依本條例規定繳納所得稅之門檻金額,修正調降扣除金額,並修正法定稅率,由現行 10% 至 12% 調高為 12% 至 15%。(修正條文第 8 條)

(四) 刪除個人未上市、未上櫃股票及私募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受益憑證交易所得計入基本所得額之規定。(修正條文第 12 條)

(五) 營利事業或個人倘藉資金、股權之移轉或其他虛偽之安排,不當為他人或自己規避或減少納稅義務,稽徵機關得報經財政部核准,按實際交易事實調整相關納稅義務人之基本所得額及基本稅額。(修正條文第 15 條之 1)

(六) 本次修正條文,自 102 年度施行。(修正條文第 18 條)

美聯儲再次維持貨幣政策不變


美聯儲再次維持貨幣政策不變
2012 年 04 月 26 日 07:15
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Federal Reserve, 簡稱美聯儲) 週三再次確認計劃將接近零水平的短期利率維持到 2014 年末﹐並溫和下調對美國經濟形勢的評估。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簡稱 FOMC)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結束後發佈的聲明中指出﹐海外金融市場壓力的擔憂再次湧現﹐而且 FOMC 對就業市場的描述也更加保守。美聯儲成員們承認近期通貨膨脹升溫﹐但預計這只是暫時性的

在此次會議上﹐美聯儲的 10 位成員中有 9 位投票支持維持寬鬆貨幣政策。自 1 月份以來﹐美聯儲一直表示計劃將處於超低水平的短期利率一直維持到至少 2014 年年底。

週三的政策聲明未就美聯儲是否計劃開始第三輪債券購買計劃或其他新計劃提供任何新線索。美聯儲官員曾表示﹐如果經濟形勢惡化﹐將考慮採取更多措施提振經濟﹐但上次政策會議的紀要顯示官員們對於很快推出新刺激措施並無太大興趣。

週三政策聲明的措辭有了一些變化﹐暗示官員們對經濟復甦力度產生了新的擔憂。

週三的聲明稱﹐政策委員會預計﹐未來幾個季度經濟將繼續溫和增長﹐隨後增速將逐漸加快。而在 3 月份﹐美聯儲官員稱﹐預計經濟將溫和增長。

美聯儲官員在描述就業市場時稱﹐失業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高位。而上個月﹐官員們稱﹐最近幾個月失業率已大幅下降﹐但仍保持在較高水平。

談到海外市場時﹐美聯儲官員們表示﹐全球金融市場的緊張狀況繼續對經濟前景構成很大的下行風險。而在 3 月份時﹐他們稱﹐此類風險已減弱。

能源價格高企也使通貨膨脹面臨一定的上行壓力﹐而對此﹐美聯儲重申﹐預計這將只是暫時的

據政策聲明顯示﹐里士滿聯邦儲備銀行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 行長 Jeffrey Lacker 週三對政策委員會的決定投了反對票﹐因他並不認為經濟狀況或將容許聯邦基金利率水平保持在極低水平直至 2014 年年底。

Kristina Peterson

如何經營你和老板之間的關係


如何經營你和老板之間的關係
2012 年 04 月 26 日 07:45
Gabriele Maltinti/Getty Images
是否有一個缺乏管理技巧的老板?或是一個對如何更好地管理他人完全不感興趣的老板?

別氣餒。相反﹐你應該主動經營你和你老板之間的關係。

而且﹐它做起來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困難。

老板雇你是讓你來工作的。你的高效率不但於你有利﹐對你的老板和團隊來說都有益處。而高效率是建立在你和你老板之間高質量的關係之上的。要發展這種關係﹐你必須明白老板對你的期望是什麼﹐老板的需求和喜好是什麼﹐你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又是什麼。

對於如何處理好這三方面的關係﹐本文給出了一些建議:

工作方面:要出色、有效地完成工作﹐你首先必須清楚老板對你的期待是什麼。但如果你老板總是在從一個會場趕往另一個會場的途中﹐或是不擅溝通﹐那麼你有可能一身力氣使錯了地方。

在這種情況下﹐你只能靠自己去弄清楚下面三個關鍵問題的答案:

這個任務應該什麼時候完成?
這個任務是優先級別的﹐一般級別的﹐還是低級別的?

如果需要的話﹐你應該向誰尋求幫助?

比如說﹐有可能你老板需要一份報告或幻燈片﹐或是需要組織一次會議或展覽﹐或是需要跟進一位客戶﹐或是需要招一名新人填補空缺﹐或是需要做一份產品設計。在你接到任務時﹐就要問清楚截止日期是什麼時候﹐並瞭解在老板看來這份任務屬於哪個優先級別。這會幫助你決定﹐你需要花多少時間、精力和技巧來完成這個任務。

另外﹐要弄清楚一旦你遇到問題該向誰尋求幫助。有些老板可能喜歡下屬遇到問題時向他們反饋﹐而另一些也許沒有這麼多時間和精力來幫你解決問題﹐希望你向同事或更富經驗的人求教。

老板方面:無論喜歡與否﹐下屬都不得不調整自己來適應他們的管理者。為了做到這一點﹐你必須瞭解老板的需求和喜好。在老板處理信息、做決定、與他人合作以及溝通的方式中尋找蛛絲馬跡。在這四個寬泛的管理行為領域中﹐每個老板都有其獨特的方式。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 (Peter Drucker) 說﹐聽覺導向型的管理者需要通過交談來傳遞信息﹐視覺導向型的管理者則更喜歡一份要點書面總結。管理者們做決定的喜好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些會向多名同事咨詢﹐有些則只向他信任的一小群人徵求意見﹐當然還有些喜歡獨自拿主意。在和下屬合作時﹐有些老板屬於親力親為型﹐他們會持續不斷地給你指導和建議﹐以便這個任務你完成得就像他們自己親自做的一樣。而另外一些老板則給予下屬很大的自主權﹐讓下屬按自己的方式來完成任務。

溝通方式則更是千差萬別。有些老板很刻板﹐偶爾才和下屬互動一下﹔有些則喜歡和下屬打成一片。有些一開始直奔主題﹔有些則偏好從細節入手。

而你的方式不可能和老板的完全合拍。但不管怎樣﹐你最明智的行為是做一個誠實可靠、忠心耿耿的下屬﹐並且願意配合老板的工作習慣和方式做出許多調整。

通過這一調整﹐你和老板的關係也會更進一層。

注意﹐如果你的老板喜歡侮辱下屬﹐或是公然厚此薄彼﹐那麼調整並非解決之道。

你自己方面:為了同老板建立起良好的關係﹐你還需要學會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你完成的每一個任務都是你才能和缺陷的一次展示。

有時候﹐你可以在和老板交談時告訴他們幾個你特別引以為自豪的成就。同時﹐你也可以就自己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以及如何改進向老板請求指導和反饋。

即使只觀察老板也會促進你的自我發展:有可能老板的言行會讓你倍受鼓舞而不自覺地模仿﹔也有可能他的言行讓你大失所望﹐你會盡力避免自己在成為老板後也這樣。

扔掉那些不切實際的期望。老板不是你的父母辦公室也不能滿足所有員工諸如對感情、關注、被人接納、冒險精神﹐或掌控環境和他人的個人需要。對他人性格的切合實際的評估﹐會大大有利於你採用更好的策略處理和老板及他人之間的關係。

有了自我瞭解以及繼續學習和改進的願望﹐那麼你就準備好了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工作天地裡大展身手了。

在和一個難纏的老板合作時﹐我常常會心懷感激地想起一名資深同事對我說的話﹐“就把老板想做是一團火燄。你不會想走得太近﹐因為會被燒傷﹔你也不願離得太遠﹐因為外圍太寒冷。

這條忠告在處理和你和你老板之間的關係時同樣行之有效。

(本文作者是全球性的領導力發展機構“創意領導力中心”在印度詹謝普爾的資深講師﹐著有《培育明日的領導人:來自印度商界的啟示》(Developing Tomorrow’s Leaders Today: Insights from Corporate India) 一書。)

Meena Surie Wilson

薩夫特專欄/歐元區 反撙節暗潮洶湧


薩夫特專欄/歐元區 反撙節暗潮洶湧
 
這不純粹只是對歐元區撙節措施的反彈,也是對政策的反撲,眾多互相重疊且矛盾的政策顯然無法奏效,而每個人都怪罪到別人頭上。
一連串政治與貨幣政策面衝突,凸顯準確預測歐洲會走上哪條路的難度很高,更不用說會由誰帶頭,或是歐元區將由何種法律規範及如何建構。
這些都成了歐元區資產風險溢價升高的理由,金融市場周一即反映了這點。從最新發展來看,這實在不令人意外。
保守派的現任法國總統沙克吉在周末首輪選舉投票中,落後給社會黨的歐蘭德,且沙克吉預料會在 5 月 6 日的第二輪投票落敗。如此一來,法國下任領袖可能是準備重新談判歐洲財政協議,使之更有利於經濟成長的歐蘭德。沙克吉目前的盤算是,說服首輪投票支持極右派候選人雷朋(Marine Le Pen)的近 18% 選民,轉而支持他。
另外,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與內閣遞交辭呈,因為聯合政府無法說服反歐元的自由黨支持削減預算措施,以達成歐盟目標。
在法國 5 月 6 日舉行第二輪投票的同一天,希臘也將舉行選舉,預料新民主黨將拿下最多席次,新民主黨領袖薩瑪拉斯(Antonis Samaras)已開出許多承諾,包括降稅和暫停全面的薪資及退休金削減措施,希望透過加強追討欠稅來彌補財政缺口。
這些事件的共通點,顯然是對財政緊縮的前景與影響感到反感,而會有這種反應不是沒有道理的。目前正在實施的財政撙節措施,期望各國不透過貨幣貶值而完成瘦身,在此過程中,支援力量來自歐洲央行(ECB)缺乏效率的協助,以及殘缺不全的集體行動承諾。這樣的撙節不僅扼殺經濟成長,也導致歐洲經濟仰賴歐洲央行的支援。
事情可沒這麼簡單。造成歐元區未來事件發展更難預料的原因,在於邊緣偏激政黨正贏得廣大支持,這些政黨有些是反對歐元及外來移民,但有些純粹只是搞怪。
德國也讓人意外。即使在老成持重的德國,事態也愈發古怪。新興政黨海盜黨(Pirate Party)在一項全國民調中一舉躋身第三,僅次於總理梅克爾所屬的保守派和社會民主黨。
海盜黨的政見理念鬆散,聚焦於言論自由和網路自由,不過一名黨內領袖近日把該黨的崛起與納粹相提並論引來一片撻伐,他已為自己的失言道歉。
我們顯然正身處激流,前途難測。
另外,雖然已非新鮮事,但歐洲央行與歐元區政界人士的歧見日深,同樣令人關切。央行認為它應保有處事獨立性,但政界人士認為央行應配合他們的決策。
歐蘭德已呼籲歐洲央行調降利率、並且開始直接貸款給各國政府,但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西班牙經濟部官員也公開要求歐洲央行擴大收購債券。
美國財長蓋納日前在國際貨幣基金(IMF)會議中說:「危機應對的下一階段能否成功,將取決於歐洲的意志與能力,搭配歐洲央行以靈活、積極且具創造性的方式運用工具,按部就班支持正在進行改革的國家,走在市場之前。」IMF 也向歐洲央行施壓,要 IMF 更積極主動。
歐洲央行不會輕易就範。一旦情勢落入惡性循環,央行最後大概還是會被迫伸出援手,不過央行當然是不情不願,而且非常可能做得太晚又太少。
歐洲央行理事會成員、德國央行總裁懷德曼(Jens Weidmann)周一在紐約演講時,抨擊由央行出手的作法。
他說:「重複相同的方式無法解決問題,吃止痛藥會有副作用,服藥時間愈久,副作用就愈大,將來必會出現反噬。」
懷德曼是對的:他被要求做做不到的事,經常還是給他添麻煩的人要求他這麼做,而且也是同一批人讓歐洲央行介入的正面效果減弱。
有鑑於此,拋售歐元區資產可能是最合理、亦在預期之中的發展。
(作者 James Saft 是路透專欄作家)
【2012/04/25 經濟日報】

梅克爾撙節聯盟 面臨崩解


梅克爾撙節聯盟 面臨崩解
 
德國總理梅克爾頓失兩名盟友,她力主撙節以抗歐債危機的策略或將面臨威脅。
(路透)
荷蘭政府內閣總辭、加上法國總統沙克吉可能連任失利,讓德國總理梅克爾頓失兩名政治盟友,也使她力主以撙節對抗歐債危機的策略面臨威脅,輿論開始質疑減支是否真是帶領歐洲脫困的唯一解方。巴賽隆納國際事務中心主任瓦格(Jordi Vaquer i Fanes)說:「藥方沒有奏效,現在每個人都在討論撙節是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法。這雖然不代表梅克爾全盤皆輸,卻意味著有關歐元區危機的辯論本質正在改變。」
荷蘭總理呂特 23 日提出內閣總辭,使向來是德國忠實盟友的荷蘭,淪為歐債危機中最新一個被迫提前大選的國家。
法國 22 日的第一輪總統大選投票結果則顯示,愈來愈多法國人不滿沙克吉順從德國教條的作風。下個月初第二輪投票可能擊敗沙克吉的社會黨候選人歐蘭德,已表明將反抗歐盟的財政協議,除非有促進成長的配套措施出現。
國際貨幣基金(IMF)也不再把削減預算赤字當作對抗危機的關鍵。IMF 日前警告,如果決策者急於削減赤字、為銀行去槓桿化,歐元區可能面臨更長期的通縮。在失業率仍低、距離危機還很遠的德國,政治前景也變得難以預料。德國最大反對黨社會民主黨,熱烈期盼法國政壇變天能使德國改採更有利成長的對策;與梅克爾聯合執政、親商派的自由民主黨,因身處政治風暴中心,也與梅克爾漸行漸遠。
【2012/04/25 經濟日報】
==========================
治病要對症下藥。
希臘的問題明顯是財政浮濫,但西班牙卻並非如此。
用治療希臘的藥來對付西班牙的病症,恐怕副作用會很大。

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國內市場增長放緩 中國車企擴大出口


國內市場增長放緩 中國車企擴大出口
2012 年 04 月 25 日 09:04
著中國國內汽車市場增長放緩﹐中國的汽車廠商開始擴大出口﹐這將加劇與國內外品牌的競爭﹐進而增大全球汽車市場的風險。目前中國汽車出口量仍然很小。

目前出口海外的中國國產汽車尚未對歐美的發達市場構成威脅。在歐美﹐中國產汽車將面臨消費者嚴格的審視。不過﹐中國產經濟型汽車卻開始進入非洲、亞洲和拉美等迅速增長的新興市場。

進軍海外之舉以中國本土汽車廠商為首﹐這些公司在進軍出口市場方面獲得北京越來越大的支持。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去年轎車出口量較 2010 年增長了近一倍﹐至 39,600 輛﹐佔其總銷量的 9%。奇瑞汽車有限公司和長城汽車也紛紛擴大出口

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眼下歐洲經濟持續低迷,美國經濟增長緩慢,中國市場成了豪華車廠商的必爭之地。全球車企紛紛帶來旗下豪車以吸引中國富人的關注。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轎車和卡車出口量去年達到 849,500 輛﹐較 2010 年增長了 50%。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汽車出口將以類似的年增速增長。大部分出口汽車定價遠遠低於 15,000 美元﹐有些車型價格更是低至 6,000 美元。

中國汽車廠商擴大出口之際正值外界擔心中國國內可能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由於預期 2020 年前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將從去年的 1,850 萬輛增長到至少 3,000 萬輛﹐外國汽車廠商及其在華合資伙伴開始爭相擴大產能。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分析師喬納斯 (Adam Jonas) 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說﹐去年在華汽車生產廠開工率為 81%﹐較上年的 88% 有所下滑﹐預計這一趨勢還將繼續。

業內分析人士說﹐產能過剩可能對中國本土品牌沖擊最大。中國汽車廠商僅佔中國汽車市場的約 30%。由於中國汽車廠商有著質量差、客戶服務差的壞名聲﹐這些廠商越來越不得不在價格上展開競爭。

Bloomberg News
去年﹐中國汽車生產商吉利的出口增長了近一倍。圖為上個月﹐吉利汽車一家浙江工廠中的工人。
市場調研公司 IHS Automotive 駐上海輕型汽車預測業務經理 Boni Sa 說﹐出口汽車的利潤比在國內市場銷售汽車要高﹐因此﹐最近我們看到中國汽車出口增長很快。

大多數發達國家市場對中國生產的低端車型不感興趣。許多中國車型為降低成本放棄了空調及電動車窗等給人帶來舒適體驗的功能。

前通用汽車 (General Motors) 高管施雷斯 (Rudy Schlais) 說﹐中國生產的質量較低的汽車在北美或歐洲是沒有市場的﹐除非是填補了某個市場空白的特種車輛。施雷斯現在經營著上海亞仕龍汽車科技咨詢公司 (ASL Automob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magineChina
近來﹐本田汽車開始向加拿大出口在中國生產的微型車飛度。圖為 2010 年北京車展上的一部本田微型車。
本田汽車 (Honda Motor Co.) 的微型車飛度 (Fit) 就是這樣一個例子﹐該車型正在從中國南部的一家工廠出口到加拿大﹐而這款車向歐洲出口已有五年時間。

但是施雷斯指出﹐中國的乘用車正穩步進入由中國重型卡車製造商開創的非洲和亞洲市場。受到廉價勞動力和龐大規模經濟的支持﹐中國品牌正迅速在這些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站穩腳跟。

中國政府還表現出在出口方面變得更加靈活﹐尤其是對自然資源豐富且對華貿易順差的新興經濟體的出口。

中國的吉利汽車計劃在 2015 年前每年向海外銷售 100 萬輛汽車﹐這一數量約佔其目標銷售總量的一半。吉利的最大的汽車出口市場包括烏克蘭、俄羅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智利和斯里蘭卡。

這些新的競爭者是如此地成功﹐以至於一些外國汽車製造商最近開始敦促巴西政府限制中國汽車製造商進入巴西市場。

由於競爭日趨激烈﹐通用汽車從本月開始要求其中國合作伙伴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Corp.) 向南美出口一些中國製造的車型。

在中國﹐外國汽車製造商也在向低端路線轉移﹐從而加劇了中國汽車製造商主導的低利潤入門級汽車市場的競爭。這種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國政府正在力促外國汽車製造商與其本土的合資企業伙伴推出國內品牌﹐進而加速技術轉移。

一些在華的外國品牌也在海外與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汽車品牌競爭。通用汽車通過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生產汽車﹐去年該公司從中國出口到國外的汽車增加了兩倍以上﹐達到 4.8 萬輛。

這些汽車中有許多在南美銷售﹐其中包括中國製造的微型商用車。通用還在該地區銷售雪佛蘭賽歐 (Chevrolet Sail) 緊湊型汽車。該公司還向埃及和利比亞出口汽車。

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甘文維 (Kevin Wale) 說﹐如果有市場出現缺口﹐而我們有產品可以滿足其需要﹐我們就會出口該產品。

Chester Dawson / Sharon Terlep

中國汽車市場有點“堵”


中國汽車市場有點“堵”
2012 年 04 月 24 日 11:04
速開進中國市場的汽車生產商越來越多﹐發生擁堵的風險也越來越大。

週一開幕的北京車展已經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最大盛會。曾被稱作“時髦辣妹”的時裝設計師維多利亞•貝克漢姆 (Victoria Beckham) 前來推銷路虎 (Range Rover) 的攬勝極光 (Evoque)﹐瑪莎拉蒂 (Maserati) 則正在展示一台多功能運動型車 (SUV)。

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數量、不斷增長的財富以及越來越大的汽車需求﹐這種盛況不難理解。從 2008 年到 2011 年﹐汽車銷量增長了 98%。分析人士總是在說﹐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GDP) 達到 1 萬美元(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時﹐需求將會騰飛。預計中國將在 2013 年達到這個關口。

但在汽車廠商一齊開動引擎的轟鳴聲中﹐也有理由保持謹慎。

產能過剩是風險之一。咨詢公司 Synergistics 中國汽車業專家羅威 (Bill Russo) 估計﹐2015 年中國的產能最高可能會達到 2,800 萬輛。在 2011 年銷量為 1,850 萬輛的情況下﹐生產商預期的增長幅度可真不小。

從最近的例證來看﹐這些生產商可能太魯莽了──2011 年的銷售量僅增 2.5%。不過各廠商的說辭是﹐針對購車的稅收優惠措施結束影響了銷售。但 2012 年一季度傳來的還是壞消息: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 3.9%。

豪車市場利潤率最高﹐競爭尤其激烈。瑪莎拉蒂那款計劃於 2014 年生產的 SUV 將要在保時捷 (Porsche)、寶馬 (BMW) 和梅賽德斯 (Mercedes) 等廠商的眾多車型中擠出自己的位置。福特 (Ford) 也在打算向中國市場引進新款 SUV。經濟型乘用車市場利潤率更低﹐而國內廠商也在努力爭奪市場份額。

汽車廠商不能白白錯過駛入中國快車道的機會﹐而且終究會有部分廠商勝出。奧迪 (Audi)2011 年在大中華區的銷量實現了 37% 的增長。但駛向更高利潤的道路已經顯得有點擁堵。

Tom Orlik

標普將印度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


標普將印度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
2012 年 04 月 25 日 15:45
標準普爾 (Standard & Poor's) 週三將印度長期主權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這一意外舉動導致印度股市下挫、盧比走低。

消息傳出後﹐孟買證券交易所的敏感指數 (Bombay Stock Exchange's Sensitive Index) 轉為下跌。格林威治時間 0648﹐該指數跌 0.9%﹐至 17,058.42 點。盧比兌美元回吐漲幅﹐美元最新報 52.63 盧比﹐盤中低點為 52.46 盧比。

標普將印度的長期主權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並確認評級為 BBB-﹐即投資級中的最低一檔。

標普評級分析師 Takahira Ogawa 表示﹐若印度外部環境繼續惡化﹐增長前景趨淡﹐或財政改革進展依然緩慢﹐則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會下調該國評級。

Sudeep Jain

華爾街新問題:銀行家太多 交易太少


華爾街新問題:銀行家太多 交易太少
2012 年 04 月 25 日 07:25
爾街碰到的最新問題:銀行家太多﹐交易數量太少。

面對新規出台、利潤降低以及併購市場低迷的情況﹐多家銀行計劃縮減為交易充沛的時代打造的投資銀行部。

據知情人士透露﹐包括花旗集團 (Citigroup Inc.)、高盛集團 (Goldman Sachs Group Inc.)、摩根大通 (J.P. Morgan Chase & Co.) 和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在內的多家投行已經削減了獎金﹐正準備再裁撤數十個工作崗位﹐其中包括部分資深銀行家佔據的職位。

知情人士說﹐最快下月上述投行就會開始進行這輪有針對性的裁員。同時這些投行及其競爭對手也開始重新評估其顧問業務的盈利預期。

直到最近﹐遭到裁員的主要還是交易部門﹐由於監管規定和市場低迷導致業務乾涸﹐華爾街投行的交易部門裁減了數千個職位。

Jon Krause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但現在交易撮合人和企業顧問也成了投行削減成本時考慮裁員的對象。這幫人依舊是華爾街備受矚目的專業人士﹐而他們對投行淨收入的貢獻遠不能和交易員相比。除了併購顧問服務﹐包括股票和債券融資在內的投資銀行業務也受到裁減。

金融服務業高管獵頭公司 Options Group 執行合伙人卡普 (Michael Karp) 說﹐銀行業的整個模式正在發生變化﹐很多投行都在瘦身裁員﹐這將持續到今年年末。他又說﹐所有頂級大行都存在人員過剩的情況。

華爾街“優勝劣汰”的大環境意味著遭裁員的往往是年邁和無力勝任的銀行家。據知情人士透露﹐業績不佳或接近退休年齡的銀行家將成為裁員對象。

一家華爾街大行投資銀行部主管說﹐我們的目標是裁撤那些無法完成本職工作的人。這位主管說﹐相對於要做的工作而言﹐很多投行顯得過於臃腫。與過去幾年相比﹐投行不太願意繼續留用這些員工以期業務能在短期內復蘇。

雖然銀行家堅持認為進行交易的種種條件仍然成熟﹐但交易量始終低迷正在侵蝕投行收入。Dealogic 的數據顯示﹐在 2012 年一季度﹐全球併購收入下降至 38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超過 17%﹐是自 2010 年一季度以來收入最低的一個季度。

去年一季度﹐摩根大通在美國為價值達 1,326 億美元的一系列併購交易提供了咨詢﹐排名業內第一。今年這個數字下降到 462 億美元。排名第二的高盛集團去年一季度在美國為價值 816 億美元的交易提供了咨詢﹐但今年一季度只有 428 億美元。

併購業務減少之際﹐華爾街的整體薪酬水平已經出現了下降。花旗、瑞信 (Credit Suisse Group AG) 和摩根士丹利等銀行 2011 年的投行獎金最高下降了 30%。這種下降反映出全行業所處的嚴酷環境。投行業不僅面臨著利潤因監管加強而出現下降的局面﹐還面臨著歐洲債務危機帶來的麻煩。

一家大投行的併購部負責人說﹐大家都覺得我們回不到過去的好日子了﹐所以每家公司都將注意力集中在成本上面。

包括初級投行業者在內﹐所有級別投行業從業人員的獎金都已下降。許多投行高管說﹐考慮到新的現實情況以及初級投行業者帶來的業務量﹐這些人的薪酬太高了。業內人士說﹐底層分析師和項目經理 (Associate) 的基本工資一般是 10 萬美元多一點﹐然後再加上績效獎金。

Bloomberg News
投行董事總經理 (managing director) 的基本工資平均在 40 萬美元左右﹐而業績高的投行業者過去常常有數百萬美元的年度獎金入賬。但在今年﹐摩根士丹利總體上將現金獎金限制在 12.5 萬美元以內﹐其他投行也實施了多種形式的薪酬限制。

資深投行業者說﹐公司還要求他們從客戶身上取得更多收入。據他們描述﹐投行界覺得﹐不能只滿足於和那些只是間或給公司帶來業務的客戶維持長期關係了。

某大銀行的一位高管說﹐投行業者在反思﹔利潤遭到擠壓、併購業務不多﹐這降低了做投行的樂趣和滿足感﹔大家都在問自己﹐還值得繼續做下去嗎?

一些投行業者正在選擇離開﹐他們或許是因為預料到公司會裁人或者是看到有同事離開。高盛近幾個月發生了多起備受關注的離職事件﹐包括國際併購部聯席負責人扎維 (Yoel Zaoui)、國際工業事業集群資深投行業者馬特松 (George Mattson) 和頂級私募業者貝爾林斯基 (Milton Berlinski) 的離職。知情人士說﹐其中一些人已經退休﹐另一些人還在思考下一步怎麼辦。

在一些人重啟投行職業生涯時﹐小型專業投資銀行成為他們的熱門選擇。今年 2 月﹐四位曾在摩根士丹利擔任董事總經理的投行業者開辦了自己的公司 Dean Bradley Osborne Partners LLC。

Anupreeta Das / Gina Chon

謹慎型投資者五大行動指南


謹慎型投資者五大行動指南
2012 年 04 月 25 日 07:36
華爾街備受冷落的股票﹐價值型買家卻會對其青睞有加。

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投資管理公司 Peridot Capital 的總裁查德•布蘭德 (Chad Brand) 就偏愛那些不被青睞、不受重視和不受追捧的股票﹐並對除此之外的幾乎所有其他股票都持謹慎態度。其備受關注的 Peridot Capitalist 博客重點列出了他正在參與的投資以及他可能會規避的領域。

“我是一個逆勢操作的長線”投資者﹐布蘭德最近接受電話採訪時稱﹐“我一直在尋找定價不當的股票﹐我會試著去屏蔽龐雜的信息﹐研究總體形勢﹐然後出手抓住機會。”

以下為他在股市投資中的行動指南:

1. 買入遭到拋售的成長股

布蘭德說﹐他會搜尋一些被認為已過全盛期、但依然還在增長的知名企業﹐梯瓦製藥公司(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便是這樣一家企業。

梯瓦是一家頂尖的仿製藥生產商﹐但其有一大塊收入來自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專利藥克帕松(Copaxone)。諷刺的是﹐幾年之後克帕松的專利到期時﹐其他仿製藥廠家將可仿製該藥品。

布蘭德說﹐如此一來﹐梯瓦製藥股票的估值受到打壓﹐市盈率約為八倍﹐他認為市場對此是反應過度了。布蘭德稱﹐“就算已經在專利上遭到沖擊的企業﹐比如默克(Merck)和輝瑞(Pfizer)﹐它們的市盈率都有 10 倍。”他補充道﹐梯瓦的增長速度可能會放緩﹐但它坐擁“可創收現金的有利可圖的強勁業務”。

布蘭德還認為﹐蜂窩通信服務提供商 NII Holdings 也身陷同樣的處境。他指出﹐該公司的業務遍及發展迅猛的拉美地區﹐用戶群也在逐漸擴大。該公司正在花費巨額資金升級網絡﹐此舉導致其收益降低並對股價造成打壓﹐但這是一個暫時的情況。他說﹐一旦支出恢復正常﹐預計該公司股價有望從當前的 18 美元升至 30 美元。

2. 以日常消費類股票抵御市場波動

布蘭德認為﹐“今年容易獲得的收益可能已經收入囊中。”因此﹐其投資組合中滿是受市場波動影響小、高分紅的消費品企業股

連鎖藥店沃爾格林(Walgreen)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退出藥品福利管理公司 ExpressScripts Holding Co. 的合作網之後﹐該公司股價近期受到了沖擊。布蘭德認為﹐隨著投資者被其達 2.8% 的股息率所吸引並嘗試從人口的老齡化中獲利﹐沃爾格林的股價將有望反彈。

3. 大舉買進餐飲股

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總是變化多端﹐在食品消費上尤其是這樣。儘管如此﹐餐飲股一直都是令人滿意的投資標的﹐在布蘭德看來﹐像墨西哥餐廳 Chipotle Mexican Grill 和星巴克(Starbucks)這樣的知名連鎖餐飲企業的股價已經達到定價過高的程度。

不過﹐布蘭德確實青睞餐飲股﹐因此他正在買進規模更小、但業務強勁且擁有忠實顧客群的企業的股票。他青睞的兩只股票分別是 Kona Grill 和 Biglari Holdings﹐後者為連鎖店 Steak n Shake 和 Western Sizzlin 的母公司。

布蘭德說﹐“作為一個以價值為先的人﹐我對市盈率達到 30 倍或 40 倍的股票不感興趣﹐即使它表現出不錯的發展勢頭。”

4. 能源股勢頭強勁

天然氣和煤炭股的價格正在探底﹐是價值型投資者的最佳選擇。

布蘭德稱﹐“它們是能源領域中兩個價格跌至新低的行業﹐你能從中找到一些物有所值的股票。”

他最中意的煤炭企業包括博地能源公司(Peabody Energy)和康壽能源公司(Consol Energy)﹔天然氣公司則包括切薩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和桑德里奇能源公司(SandRidge Energy)。

布蘭德稱﹐“煤炭資源將從地球上消失的說法在相當程度上夸大了事實。”關於天然氣資源﹐他則認為其生產和供應最終將能與市場需求相符。

布蘭德還說﹐他挑選的這四只股票“從資產方面來說狀況不錯﹐在業內處於不錯的水平而且價格便宜”。

他補充說道﹐“你要在它們不受追捧之時買入﹐如果這些股票回升至更為正常的水平﹐你就要獲利退出去關注別的股票。”

5. 及時獲利回吐

對投資者來說﹐無論市場上漲或下跌﹐最艱難的舉措就是賣出升值的股票增加現金儲備。布蘭德稱﹐現金並非毫無升值能力﹐特別是在市場像在 2011 年 10 月至今年 3 月期間那樣大漲了之後。

布蘭德稱﹐“如果你不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拋出一些升值的股票﹐那麼在行情下跌時你就會沒有現金去抓住機會。你可能會陷入的最糟糕的處境是﹐當市場出現調整時﹐你應當進入市場卻沒有資金。”

今年頭三個月股市上漲時﹐布蘭德減持了升值的股票﹐將現金頭寸比例提高了一倍﹐使其從年初的 10% 升至 20%。近些日子股市下跌﹐這證明布蘭德的決定頗有先見之明。

他說﹐要確保為下一個股市低迷期準備好現金﹐“那時是你能掙到最多錢的時候。”

他還說:“我對市場既不過度看漲也不過度看跌﹐但是如果一整年的調整幅度都沒達到 10% 的話﹐我會感到驚訝﹐我想做好準備迎接調整。”

JONATHAN BURTON

========================================
第五點說到我目前的困境,在今年 (2012) 第一季時,沒能即時賣出和泰汽車 (2010 年以 65 元買進,2012 年第一季最高到 261 元),把資金儲備下來。
結果,當台灣股市因為證所稅事件而回檔時,我已經沒有資金可以進場了。


第三點的餐飲類股我不是很愛,原因在該段的第一句就直接點明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總是變化多端﹐在食品消費上尤其是這樣。)


第二點以日常消費類股抵禦市場波動的作法我很認同,不過 Walgreen 的殖利率僅 2.8%,遠低於我的標準。

想買筆記本電腦﹖請再等等


想買筆記本電腦﹖請再等等
2012 年 04 月 25 日 08:06
年春天﹐如果你正考慮買一台新的筆記本電腦﹐我的建議是三思而後行。除非你現在的電腦已經堅持不住﹐必須趕緊換新的﹐否則你有充足的理由等到至少今年夏天﹐也許是秋天﹐再進行更新換代﹐尤其是如果你想買 Windows 電腦的話。即使你要買的是 Mac 電腦﹐我的建議也依然是如此。

這讓今年的春季購機指南與以往有些不同。人們總是擔心購買的科技產品很快就會過時﹐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顧慮大可不必。但今年春季真不是一個購買新筆記本電腦的好時機﹐因為在未來幾個月內﹐筆記本電腦會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巨大變革。

Microsoft
微軟可能將在今年秋天推出 Windows 8 操作系統﹐這將是歷年來最具突破性的 Windows 版本。PC 機製造商也將設計新的筆記本電腦。
在 PC 機方面﹐微軟公司 (Microsoft) 準備發佈 Windows 8 操作系統﹐可能就在秋天。這是歷年來最具突破性的 Windows 版本﹐PC 機製造商將設計新的筆記本電腦以抓住這一契機。雖然 Windows 8 可通過鼠標、觸控板和鍵盤進行操作﹐但重點將放在與平板電腦相似的觸摸屏導航模式上。很多 PC 機製造商正計劃在聖誕節購物季期間推出可切換的 Windows 8 個人電腦﹐既能當平板電腦﹐也能當普通的翻蓋筆記本電腦使用。

如果你現在購買一款傳統的 Windows 7 筆記本電腦﹐雖然微軟公司表示將很可能為用戶升級到 Windows 8 操作系統﹐但你現在買不到那些新款筆記本電腦。即使你現在買到了一款市面上寥寥無幾的觸摸屏筆記本電腦﹐即使微軟說它可以兼容 Windows 8 的觸摸屏功能﹐但也可能無法實現充分優化﹐在新操作系統下流暢運行。此外﹐以我的經驗來看﹐如果想用新的 Windows 操作系統﹐最好還是買一台與之匹配的新電腦﹐尤其是對於 Windows 電腦而言。

在 Mac 機方面﹐蘋果公司 (Apple) 也正計劃在今年夏天推出名為“Mountain Lion”的新操作系統﹐但更新程度沒有 Windows 8 那麼大﹐部分原因在於﹐蘋果公司已經通過觸摸板﹐將許多觸摸手勢操作功能和平板電腦功能整合到 Mac 電腦上﹔公司也沒有給出任何暗示﹐說打算在 Mac 機上使用觸摸屏。

Apple
蘋果公司計劃在今年夏天推出名為“Mountain Lion”的新操作系統。如果你現在購買 Mac 電腦﹐即使操作系統會升級到 Mountain Lion﹐你也無法享用到即將推出的新硬件。
不過﹐蘋果早該重新設計它的筆記本電腦了﹐尤其是 MacBook Pro 產品線。今年下半年﹐蘋果很可能會推出硬件設計發生較大變化的新產品。如果你現在購買 Mac 電腦﹐即使操作系統會升級到 Mountain Lion﹐你也無法享用到即將推出的新硬件。

還有另外一個值得你持幣待購的因素。英特爾公司 (Intel) 生產的芯片被大多數 Windows 電腦製造商以及蘋果公司採用﹐該公司即將推出一個名為 Ivy Bridge 的全新產品系列﹐聲稱其將提供快得多的圖形處理能力﹐同時不額外損耗筆記本的電池續航時間。雖然一些採用 Ivy Bridge 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很快就會上市﹐但這種新處理器要到今年 6 月左右才會在消費型筆記本電腦市場大量舖開。因此﹐即使在 Windows 8 推出之前﹐你現在購買的消費型筆記本電腦也會在處理器方面被今年夏天的類似產品所超越。

當然﹐凡事都有利有弊。隨著新款筆記本電腦的臨近﹐如果你放亮雙眼﹐就有可能找到價格極具誘惑力的使用現有英特爾處理器的 Windows 7 筆記本電腦──機器的運行能力也很不錯了。而且﹐PC 機製造商可能會在未來某個時點提供 Windows 8 操作系統的免費升級。

綜合上述因素﹐如果你必須現在更換筆記本電腦﹐我給你提供一份簡單的選購指南。當然﹐這些建議只是針對那些使用筆記本電腦從事一般任務的普通消費者﹐如電子郵件、上網沖浪、社交網絡、一般辦公軟件、照片、音樂、視頻和小遊戲等。這份指南不適用於企業買家、鐵桿遊戲玩家和媒體從業人員。

平板電腦還是筆記本電腦

平板電腦有助於你減少對筆記本電腦的依賴﹐並有很多新產品可供選擇。平板電腦用戶經常發現﹐他們用其從事收發電郵、上網瀏覽和登錄社交網絡等日常活動後﹐使用筆記本電腦的次數明顯減少。

價格

Windows PC 電腦製造商覺得他們在筆記本電腦上的利潤太低﹐因此試圖提高其價格。現在 300 美元以內就能買到一款低配的 Windows 筆記本電腦﹐500 美元左右能買到配置不錯的﹐但高配的型號一般在 600 到 900 美元之間。最便宜的蘋果筆記本電腦是 11 英寸的 MacBook Air﹐售價 999 美元﹐配置較好的型號則馬上就升到 1,200 美元的區間。

Windows 還是 Mac

Windows 7 筆記本電腦在設計上更為多樣化﹐而且往往接口較多﹐硬盤容量較大﹐價格較低。不過﹐蘋果筆記本電腦更耐用、更時尚﹐內置軟件也好一些﹐售後服務出色﹐而且可以再花點錢裝上 Windows 操作系統。

此外﹐蘋果用戶很少受到電腦病毒的侵擾﹐而 Windows 用戶不得不擔心自己的電腦遭到成千上萬種病毒的潛在攻擊。此外﹐蘋果公司外型輕薄、運行流暢的 MacBook Air 筆記本電腦起價才 999 美元﹐真是令人愛不釋手﹐不僅便於旅行攜帶﹐也適合作為一台用戶主要使用的電腦。

超極本

幾乎每家 PC 機製造商現在都推出了模仿 MacBook Air 的筆記本電腦﹐稱其為“超極本”(Ultrabook)。我還沒找到一款能與 MacBook Air 相提並論的超極本﹐尤其是在電池續航能力方面。不過﹐我還是很喜歡超極本﹐並認為大多數消費者都會有同樣的感受。超極本的主要短板在於價格相對較高(有些產品高達 1,000 美元)﹐而且存儲空間較少﹐和 MacBook Air 一樣使用運行速度較快的固態硬盤而非傳統硬盤﹐最多只有 256G 的容量。

內存

如果買 Windows 電腦﹐內存至少得要 4G﹔Mac 電腦則 2G 內存就可以﹐但 4G 更佳。

處理器

英特爾處理器(包括那些即將推出的產品)有 i3、i5 和 i7﹐i5 適合大多數消費者使用﹐甚至 i3 也夠用了。配備 AMD 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運行起來同樣流暢。

顯卡

通常而言﹐價格較低的電腦顯卡較差﹐價格較高的電腦顯卡較好。一款好的顯卡能讓機器的運行速度更快。

硬盤

除少數低價和輕薄筆記本外﹐500G 的硬盤應該是大多數 PC 機的最低配置。當然﹐你也不要被銷售員誤導﹐購買硬件配置超過自己需求的筆記本電腦。

Walter S. Moss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