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中國借貸各國 總額超越世銀

中國借貸各國 總額超越世銀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 2011.01.19 07:25 pm

根據《金融時報》統計,中國借貸給發展中國家的金額額度,已經超過世界銀行,此舉不僅已顯示中國經濟實力深厚,也可望讓中國有能力確保全球自然資源。

根據該報指出,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中國進出口銀行在2009年至2010年,與開發中國家簽約借款金額就高達1100億美金,約合3.2兆台幣,已超越世銀為解決全球金融危機答應借出的1003億美金。

不過對此,被點名的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中國進出口銀行均拒絕表示任何意見,也拒絕公佈海外貸款金額。

另外,中國也在全球陷入金融風暴的時,以貸款方式,將手伸入全球天然資源領域,包括透過貸款向俄羅斯、委內瑞拉及巴西換取原油資源,與阿根廷換取鐵路興建權等

《金融時報》在報導中也暗指中國這種「政治性」借款,通常以較優惠方式條件借出,而且條件較不透明化,目前金額總數是從已取得的數據加以計算,因此《金融時報》認為,實際金額其實應該更高。

【2011/01/19 台灣醒報】
========================================

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DIV 與 SPAN 標籤元素的差異

DIV會宣告一個區塊,這區塊就像容器一樣可以容納任何HTML標籤。
DIV與SPAN的差異在於,SPAN所包圍起來的物件不會換行,而DIV會自動換行。
DIV內可以含SPAN,但SPAN內是不可以含DIV。

陳道富﹕中國貨幣超發推升通膨預期

陳道富﹕中國貨幣超發推升通膨預期


2011年 01月 06日 12:05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學家陳道富週四在《上海證券報》上撰文稱﹐中國貨幣超發的情況正在推升地產價格和通貨膨脹預期。

陳道富表示﹐中國貨幣超發主要是受到政府政策的推動﹐一方面﹐政府支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促使信貸投放增加﹐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的結售匯制﹐出口企業必須將外匯兌換成人民幣﹐這意味著貿易順差會增加國內貨幣供應量。

他表示﹐高存量貨幣導致了老百姓通貨膨脹預期強烈﹐特別是在房價和物價持續上升時期﹐這又進一步導致房價難以下調。

中國有關允許國內出口企業將外匯收入存放於境外﹐而不再需要兌換成人民幣的新規定已於今年1月1日生效。未來這一新規可能會抑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進而緩解通貨膨脹壓力﹐但分析師稱﹐短期來看﹐由於預期人民幣將會升值﹐因此出口商可能會繼續將外匯兌換成人民幣。

一些質疑中國貨幣政策的人士指出﹐中國的M2存量已超過美國。

但陳道富在文中反駁稱﹐中美兩國貨幣供應量統計口徑略有不同。

他還稱﹐中國M2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偏高是因為中國是一個高儲蓄國家﹐同時金融業還不發達。陳道富此番言論與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上個月發表的言論一致。

陳道富還稱﹐儘管如此﹐其他指標還是顯示中國確實存在貨幣超發的情況。

建議使用M2增長率與GDP及物價漲幅之和的比較來看是否存在貨幣超發。他表示﹐通過這種方法計算﹐2009年M2的增長速度為19.3%﹐2007年為負數。

=======================================
以經濟學中的費雪交易方程式來說:
P*Y=M*V
其中M是貨幣數量、P是物價水準、Y是實質國民所得、V是貨幣流通速度
交易方程式就是說,貨幣數量乘以流通速度等於明目國民所得。
 
文中所建議的「用M2增長率與GDP及物價漲幅之和的比較來看是否存在貨幣超發」就是建立在這個交易方程式之上。
 
再講貨幣數量學說,
這個學說中,假設貨幣流通速度(V)固定不變,而實質國民所得(Y)是勞力與資本等生產要素的生產結果,與貨幣數量無關。
那麼貨幣數量(M)的增加,必定會造成物價水準(P)的增加。
 

IMF或考慮加強監督跨境資本流動

IMF或考慮加強監督跨境資本流動

2011年 01月 06日 12:06

知情人士週三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正考慮加強對全球資本帳戶的監督與管理職能。

預計IMF執行董事會將發佈一份初步的評估意見﹐內容涉及IMF如何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督。

從根本上說﹐IMF將尋求加強對資本帳戶的監督。據幾位知情經濟學家稱﹐儘管IMF不能強制成員國進行資本管制﹐但對那些最終求助IMF提供資金支持的國家﹐IMF可能提出這方面的要求。

這是IMF試圖更好地管理複雜多變的跨境資本流動所作努力的一部分。

知情人士稱﹐這一問題可能會被提上G-20日程﹐但是可能會遇到一些政治阻力﹐特別是來自部分發達國家的阻力﹐因為這些國家會希望保持其投資靈活性。

歐元區該從以往債務危機中學到什麼?

歐元區該從以往債務危機中學到什麼?


2010年 12月 01日 08:10

在近30年時間里﹐我一直在追蹤主權債務危機情況。

1982年8月我正在路透社紐約分社工作﹐當時墨西哥宣佈無力償還債務。整個上世紀80年代我都在追蹤拉丁美洲的債務問題﹐以及1994-95年的墨西哥債務危機。我近距離關注著90年代末期的亞洲金融危機以及隨後對巴西和阿根廷的救援計劃。

這些經驗使我想到了以下這些深刻的結論:就像托爾斯泰所說的快樂家庭﹐所有危機都是相像的﹐另一方面﹐就像他說的不幸家庭﹐他們各有各的不幸。

一些危機以違約告終﹔一些則沒有。兩者的差別主要是一個經濟體能否走出困境。如果金融市場對希臘救助行動和即將進行的愛爾蘭救助行動並未表現出如釋重負﹐幾乎可以肯定是出於對經濟增長緩慢的憂慮﹐經濟增長緩慢因採用緊縮政策而更加遲緩。

韓國和亞洲其他經濟體在危機後經濟出現增長﹐所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牽頭的金融救援向這些國家的緊急注資足以幫助它們渡過困難時期﹐並避免違約。相反﹐上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國家的債務問題使它們經濟發展緩慢﹐起初迫使它們重新制定償債時間表﹐開始時每次將債務到期時間延長一年﹐此後延長數年。

由於西方銀行狀況較差﹐因而沒有採取更大膽的行動﹐這些銀行的財務狀況不夠強大﹐不足以應對這些政府永遠不會全額償付債務的現實。

重新制定償債時間表降低了債務的淨現值﹐但不足以使政府逃離他們的債務陷阱。與歐元區目前的困境一樣﹐上述陷入危機的各國政府也只能在銀行有時間提高其緩沖資本並承認損失的情況下﹐才能大幅減少債務負擔。回想起來﹐亞洲經歷了流動性危機﹔拉丁美洲則經歷了償債危機。


從兩次危機里得到的教訓是:不要以浮動利率從銀行借貸﹐而且不要以他國貨幣借貸。用本幣以固定利率借貸應該是正確的。那樣的話﹐利率上調也不致給你的整體債務造成無力支付的利息。你也不致遭受美元債務增長的麻煩﹐就像1994年墨西哥危機時美元急劇貶值一樣。

從以往危機中學習的另一個教訓是民間債務問題﹐比如1981年智利銀行倒閉後的經濟衰退。在危機中﹐私營領域持有的過多債務幾乎不可避免地成為公共債務﹐就像美國、英國、以及愛爾蘭的情況一樣。

歐元區政府沒有以浮動利率借貸﹐但許多國家目前意識到﹐他們也沒有以本幣借貸。歐元區二線國家以歐元借貸﹐而歐元主要受德國和歐元區其他核心國家支配。許多受訪者向我暗示﹐這不是真正的主權債務危機﹐因為涉及的國家對他們的貨幣和匯率政策沒有掌控權。

但歐元卻令希臘和葡萄牙等國政府得以積累沉重的債務﹐若非如此﹐它們早就難以為繼。在過去所謂第三世界國家政府出現違約時﹐它們也常常對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40%-60%的高額債務採取這種做法。

債券投資者和銀行家將很快對高額債務和赤字緊張不已。如果按歐元區成員國的標準﹐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多數拉丁美洲國家的債務和赤字水平都是合格的。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元區政府能夠將債務堆積十年﹐超過了拉丁美洲的承受能力。

這與以往的主權債務危機有明顯的不同:債務相較於經濟體的規模。對愛爾蘭的可能救助資金規模可能是其GDP的50%。西班牙2011-13年為彌補其預算赤字和債務到期所需要的融資需求預估為3,500億歐元(合4,670億美元)。

歐洲政治家正在經歷所有政治家都會在這樣的危機中所作的一切﹐這些過程包括否認、震驚和最終承認。

各國政府在這樣的環境里掙扎﹐難怪由歐元這一共同貨幣連接起來的鬆散經濟聯盟會呈現出混亂的局面。

在歐元區成員國為愛爾蘭制定救援計劃的同時﹐卻沒有跡象顯示各成員國努力阻止這一局面向歐元區其他二線國家蔓延。我想起美國一位資深決策者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支持巴西救助計劃後對我說的話:有一件事比失敗更糟糕﹐那就是讓你損失了很多金錢和信譽的失敗。

Stephen Fidler

===============================================
有幾點相當實用:
不要以浮動利率借錢。
借貸不要以他國貨幣計價。→對歐元區國家而言,歐元是本國國幣還是他國貨幣?
小額借貸是債務人在怕;大額借貸是債主在怕。
金融體系一旦發生大問題,政府仍需出面收拾,但前提是政府要有能力收拾。
 

中國不存錢 世界怎麼辦﹖

中國不存錢 世界怎麼辦﹖


2010年 12月 10日 07:51

他們說﹐20世紀90年代末是不正常的年代。金錢流入新興市場﹐而後突然流出﹐在那個時候﹐這種突變看起來是個巨大的危機。

他們說﹐21世紀初也是混亂年代。先是科技股泡沫破裂。隨後﹐在20世紀90年代末飽受摧殘的新興市場政府開始大量儲存美元﹐造成美聯儲主席貝南克(Ben Bernanke)所說的“全球儲蓄過剩”。伴隨著發達國家的寬鬆貨幣政策和毫無遠見的監管政策﹐這些資本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引發了一場舉債熱潮﹐導致房市出現泡沫。

他們還說﹐過去幾年也是一團糟。信貸和房市熱潮隨著百年一遇的泡沫破裂而結束。政府匆忙伸出援手﹐各國央行極力壓低短期利率。投資者為避險而紛紛買入美國國債﹐在美國已大量舉債的情況下導致長期利率走低﹐而現在美聯儲正阻止長期利率上升。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美國經濟是一定會復蘇的﹐到了復蘇的那天會怎樣?可能會出現的結果是:全球儲蓄過剩逆轉﹐廉價資本不再充足。

麥肯錫咨詢公司智庫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e Institute)預計﹐未來幾年內﹐新興市場的投資會增加﹐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同時這些國家的儲蓄開始減少。麥肯錫在最新報告《告別廉價資本》(Farewell to Cheap Capital)中說﹐企業、銀行、消費者、投資者和政府都將不得不適應一個新世界﹐這個世界中的資本更昂貴、不再那麼充足﹐這個世界超過一半的儲蓄和投資都發生在新興市場。

整體來說﹐世界經濟的投資不能超過儲蓄。以前的農民將收獲的玉米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來吃和賣(消費)﹐一部分儲存起來(儲蓄)用作明年的種子(投資)。全球經濟產量也是同樣道理。縱觀歷史﹐25年來增加的儲蓄大部分都來自中國和其他更窮的國家﹐流向更富的國家﹐尤其是美國。

節儉的中國工人和農民把錢放在銀行。銀行把錢借給政府﹐政府再借給美國財政部和抵押貸款巨頭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最終﹐這些錢被用來支持美國次貸危機前的廉價抵押貸款和次貸危機後奧巴馬政府的巨額財政刺激計劃。2008年﹐每4美元全球儲蓄中就有1美元來自中國政府、公司和家庭。

麥肯錫表示﹐未來幾年這都將消退﹐因中國和印度加快了投資步伐。麥肯錫說﹐中國計劃在國內170個大城市建設新的地鐵系統、公路和高鐵。

170個城市!為了與城市人口增長保持同步﹐中國需要每兩年增加一個規模相當於紐約市的居住和商業面積﹔印度則是每年增加一個芝加哥的面積。匯豐(HSBC)駐香港的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預計﹐由於許多亞洲工廠的生產接近最高產能﹐企業資本支出可能將猛增。基於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估﹐麥肯錫預計2010年底前全球投資與產出之比將接近25%﹐這是上世紀70年代初以來未曾見過的高位。金融危機前全球投資與產出之比略高於22%。

但在中國﹐如果歷史和中國五年規劃可以當作指南的話﹐消費者尤其可能減少儲蓄。仍在節省度日的日本人也可能減少儲蓄﹐因為越來越多的退休人員在使用存款﹐儘管在人口逐漸減少的日本缺少有前景的投資﹐意味著日本將持續把存款投入到其他國家和地區。

那麼存款將從何而來?如果情況一切順利﹐多數存款將來自美國人﹐在過去幾年的磨練下﹐美國人可能將儲蓄更多。美國聯邦政府或許將削減赤字(喜歡造詞的經濟學家稱之為“動用儲蓄”(dissaving))﹐不過仍將在醫療保健和退休金上有更多的支出。麥肯錫說﹐如果英美家庭仍像目前一樣﹐全球儲蓄率將增長一個百分點﹐部分抵消中國人儲蓄的減少﹐因中國消費者支出了更多收入。

但只是部分抵消。全球儲蓄過剩可能輕易變為全球儲蓄缺乏﹐這可能意味著利率大幅上升

麥肯錫估計﹐如果經通脹調整的長期利率回到40年均值﹐那麼將高出1.5個百分點﹐較目前約3%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如果新興市場較美國更加速進行基建和其他投資﹐同時其他富裕國家增加他們的整體儲蓄﹐那麼利率將進一步上升﹐而這將遏制全球經濟增長。

David Wessel
==================================
本文的重點在於因為中國的消費能力增加,儲蓄將會減少使得全球資本的供給將面臨短缺,屆時利率將大幅上升。
但是,歐美國家的央行是否會允許利率大幅上升呢?
歐洲、美國甚至日本為了刺激本國經濟可能讓印鈔機不停轉動,上演著無止境的QE。

不管如何,儲蓄是美德,但是要提防通貨膨脹所造成的傷害。

美國2010年12月ISM非製造業指數上升

美國2010年12月ISM非製造業指數上升

2011年 1月 6日 01:08

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週三公佈﹐2010年12月份美國非製造業加速擴張﹐以強勁態勢結束2010年﹐不過非製造業就業增速有所放緩﹐且價格壓力加劇。

供應管理學會公佈﹐去年12月份美國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11月份的55.0上升至57.1﹐10月份為54.3。
該數據高於50表明非製造業活動實現擴張。
此前經濟學家的預期為﹐當月非製造業PMI將上升至55.7。該學會還表示﹐當月商業活動/生產指數從前月的57.0上升至63.5。
該報告還顯示﹐去年12月份ISM非製造業就業增速放緩﹐當月就業指數從52.7下滑至50.5。新訂單指數則從57.7上升至63.0。而通貨膨脹有所加劇﹐當月價格指數從前月的63.2上升至70.0。
=====================================
美12月服務業擴張4年來最速
中央社

 美國12月服務業擴張飆出自2006年5月以來最快速度,顯示美國復甦範圍正在擴大。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非製造業指數,從11月的55升至57.1,優於市場預期。這項指數高於50顯示成長,而非製造業占美國經濟約9成比重。

 今天出爐的另1份報告顯示企業聘僱正在加速。

 聯邦快遞(FedEx Corp.)與嘉年華集團(CarnivalCorp.)業績亮麗,顯示著擴張正延伸到製造業以外的產業,而這可能會讓更多僱主有信心擴大員工規模。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決策官員上個月同意持續挹注經濟資金時便指出,就業缺乏是風險之一。

 麻州IHS全球洞察組織(IHS Global Insight)首席金融經濟學家貝修恩(Brian Bethune)在報告出爐前表示:「情況正在改善,復甦正在擴大。」

 接受彭博訪調的67位經濟家,針對12月ISM非製造業指數所做的預測中值為升至55.7,預估區間從54至58.5不等。

 而民間僱主服務公司(ADP Employer Services)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2月企業增聘員工數寫下2001年開始紀錄以來最高水準,就業人數攀升29.7萬人,幾乎達彭博調查經濟家預估中值10萬人的3倍之多。(譯者:中央社尹俊傑)1000105

=====================================
美國12月份的強勁經濟數據是否僅為年節消費所帶來的短期榮景?應該還有待觀察。
希望美國的經濟擴張能夠提升就業,這樣的經濟成長才會比較長久與健康,FED也能夠結束QE措施。

買西班牙國債 李克強:中國將助歐

買西班牙國債 李克強:中國將助歐


【聯合報╱編譯組/法新社馬德里5日電】 2011.01.06 02:37 am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5日表明將幫助歐洲克服債務危機。他展開歐洲三國訪問,承諾購買西班牙債券,並簽署價值數億歐元合約。

李克強被公認為下任總理人選,他的動作是對歐洲有力的信任票,因為中國外匯存底高達2.6兆美元,其中大部份是以歐元形式持有。

他對歐洲促進經濟復甦的努力表達支持,也試圖緩和全球市場對於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甚至西班牙都陷入債務危機的憂慮。他此行將訪問西班牙、英國與德國。

德國「南德日報」論壇版5日刊出李克強的評論說:「中國支持歐洲穩定金融的措施,並協助某些國家因應主權債務危機,對於促進經濟復甦和穩定成長都有助益。」

李克強4日展開這項訪問,在與西班牙財政部長薩加多會面時,承諾購買更多的西班牙國債。

李克強也將會見西班牙總理薩巴德洛及西班牙國王卡羅斯。

【2011/01/06 聯合報】
==========================================
中國崛起而西方衰落,中國也趁機學習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為成為世界強權作準備。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2011年可幫投資者跑贏大盤的幾大猜想

2011年可幫投資者跑贏大盤的幾大猜想


2011年 01月 05日 07:56

預料金融市場的走勢絕非易事。即使知道各國經濟的大致走向﹐對投資者來說有時也無多大用處。

2010年表現最棒的幾大經濟體中﹐有兩個是巴西和中國﹐預計這兩國的經濟增長率分別是7.5%和10.5%。但截至去年12月23日﹐兩國股市在這一年都出現下跌。

相比之下﹐雖然美國經濟在2010年可能只增長了2.6%左右﹐可謂增長乏力﹐但美國股市幾大主要股指的漲幅去年卻高達11%至20%不等。雖然很多歐洲經濟體頻頻出現危機﹐但德國Dax指數在2010年卻大漲了約16%。

正因為股市存在不可預測性﹐所以有必要來看看今年可能會出現哪些意外情況。若想在股市獲取豐厚的利潤﹐一般要麼在出現新一輪動向之前提早動手﹐要麼就得預測准將發生哪些意外事件。去年﹐《華爾街日報》週日版預測了一系列意外事件﹐如美元反彈和市政債券遇到麻煩等。但關於醫療類股上漲和油價走軟等預測﹐後來卻與實際情況恰好相反。

以下是一群投資者和分析人士預測的2011年可能影響股市的意外事件。

股市持續上漲:股市2008年崩盤﹐2009年暴漲﹐2010年下半年意外企穩回升﹐漲幅之大令人難以忘懷。

很多投資者預計股市今年最不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緩慢、穩步上升﹐但這卻很有可能在今年成為現實。其關鍵原因在於﹐儘管美國經濟不斷出現好轉的跡象﹐美國住房和就業市場的艱難處境卻會抑制經濟增長。通貨膨脹率依然較低﹐因此利率不太可能激增。美國的股票估值並不高﹐但也不再是物美價廉。

機構股票經紀公司BTIG LLC駐紐約的市場策略師歐魯克(Mike O'Rourke)堅持認為﹐2008年股市崩盤三年後﹐很多謹慎的投資者將於2011年重返股市。其他人認為﹐出於對市政債券業績的擔心﹐一些投資者可能會退出債市﹐進入股市。

這一切都可能會為今年股市將緩慢上升埋下伏筆。

歐魯克說﹐今年很有可能是股市和風細雨的一年﹐波動性不大﹐漲幅慢慢升到一個較低的兩位數。他說﹐波動性較低對大多數人來說會比較意外﹐但我相信2011年很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1月大漲:一些分析人士對於股市的短期前景越來越擔憂。他們擔心﹐過去六個月股市大漲22%、美國經濟依然脆弱以及人們對歐洲的擔憂﹐這一切因素對股市來說都不是好兆頭。標普500指數2009年1月曾暴跌8.4%﹐2010年1月大跌3.6%。

但芝加哥哈里斯私人銀行(Harris Private Bank)的首席投資長埃布林(Jack Ablin)則依賴分別追蹤機構投資者和散戶交易的數據。這些數據表明﹐機構投資者對於股市的態度更加樂觀﹐1月份股市可能表現強勁。

加息:如果美國經濟緩慢好轉、波動性減少且股市上升﹐那麼美聯儲(Federal Reserve)說不定會冒險發出可能加息的信號﹐具體時間或許是在2011年下半年。

富國銀行資本管理公司(Wells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投資策略師鮑爾森(James Paulsen)等人甚至預計﹐經濟狀況的改善將促使美聯儲在不晚於夏末的時間開始加息﹐較最近壓低利率的措施做出戲劇性的轉變。

這有可能帶動短期利率升高﹐挫傷近幾個月一直上漲的花旗集團(Citigroup)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等銀行股。在這種情況下﹐債券也有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美國加息的可能性或將提振美元匯率﹐給出口商帶來壓力﹐並限制整個市場的上揚。這是預測2011年市場上漲幅度不大的另一個理由。

貴金屬承壓:過去兩年來﹐因為美元和其他主要貨幣承壓、經濟問題困擾發達經濟體﹐黃金和白銀價格出現飆升。對將來通脹形勢的緊張情緒也越來越濃重。

但部分分析人士說﹐如果2011的經濟形勢緩慢改善﹐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那麼美元將會走強﹐金銀價格可能大跌。令人擔憂的是﹐分析師說﹐貴金屬價格的上漲不是供給問題造成的﹐而是緣於投資需求的大增。

如果美元匯率上升﹐同樣是這些已經對金銀產生迷戀的投資者(很多人在一兩年前還沒有任何金銀投資)﹐一部分人可能會退守場外。而如果美國政府對於債務問題的解決真的變得認真起來﹐美元有可能再一次受到提振﹐而黃金價格則有可能出現回落。

前交易員、博客《全球宏觀經濟觀察》(Global Macro Monitor)作者埃文斯(Gary Evans)預測﹐隨著奧巴馬政府看到歐元被削弱、並因為利率開始升高而擔心主權債務危機已蔓延到美國﹐它將警醒過來﹐認真處理赤字和債務問題。

中國戰勝通脹:中國政府正在艱難地抗擊目前年率已超5%的通貨膨脹。一些人說﹐政府可能猛然踩剎﹐破壞增長。

但投資銀行Westwood Capital執行合伙人阿爾伯特(Daniel Alpert)對中國的前景更加樂觀﹐而中國的情況又能很好地反映全球經濟的走向。他預計中國人對自身通貨膨脹的處理將表現得遠比人們普遍認為的嫻熟。

他認為﹐中國的指令經濟更能遏製造成通貨膨脹的過剩資本流入。而如果美聯儲真的加息﹐流入亞洲的資本也會隨之減少。

奧巴馬人氣提高:如果經濟穩定、市場上揚﹐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受歡迎程度則有可能回升。埃文斯預計﹐隨著奧巴馬向中間路線靠攏、2012年顯得不可戰勝﹐他將有如鳳凰再生。

他說﹐當美國人對經濟狀況和總統更加滿意﹐他們將在鼓舞之下花錢和招人﹐從而進一步提升奧巴馬的人氣。

GREGORY ZUCKERMAN

世界銀行發行首批人民幣計價債券

世界銀行發行首批人民幣計價債券

2011年 01月 05日 07:18

世界銀行(World Bank)週二表示﹐將發行首批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

此次發行規模為人民幣5億元﹐合7,600萬美元﹐發行時間為2011年1月14日﹐到期時間為2013年1月14日。這批固定利率債券每半年付息一次﹐票面利率95個基點。

這是世界銀行發行的首只人民幣債券﹐並獲得了Aaa/AAA評級。中國即將成為世界銀行的第三大股東。

世界銀行在公告中表示﹐此舉顯示出該行支持人民幣市場增長的強烈意願。
=======================================
世銀 首度發人民幣債券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 2011.01.06 02:37 am

世界銀行成員組織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已發行人民幣5億元的人民幣計價債券,是該行首度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將有助於中國在全球市場推廣使用人民幣。

世界銀行4日說,已在香港人民幣計價債券市場發行這批二年期債券,籌措人民幣5億元(7,600萬美元)。據彭博資訊,該債券票面利率為0.95%,由滙豐銀行主辦發行。

世界銀行集團全球資本市場部主管赫瑞拉波爾(Doris Herrera-Pol)在聲明中說:「這是世界銀行首度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

中國去年2月放寬企業透過香港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的規定,部分原因是想強化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和提倡國際商務使用人民幣。全球最大速食餐廳業者麥當勞公司,去年8月發行人民幣2億元的三年期債券,票面利率為3%,成為首家發行人民幣債券的非金融業外國公司。重機具製造商開拓公司(Caterpillar)11月也發行人民幣10億元的債券。

北京當局上月說,第二次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初期籌資人民幣50億元,並計劃再集資30億元。北京當局去年9月首度在香港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籌資約60億元。

北京當局希望人民幣逐漸成為全球準備貨幣,以反映中國日增的經濟與政治影響力。在全球市場推廣使用人民幣有助於減少流入中國的美元,降低通膨壓力

【2011/01/06 經濟日報】
====================================
越來越多超國家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券。
人民幣走向國際貨幣似乎是不可逆的趨勢。

澳洲洪災重創全球煤炭供應

澳洲洪災重創全球煤炭供應

2011年 01月 05日 10:04

澳大利亞遭遇嚴重洪災﹐煤炭生產因此中斷﹐煤價上漲推高﹐全球的鋼材產量可能也會因此受限﹐從而導致部分地區的鋼材價格可能出現上升。

昆士蘭是全球最大的海運煤炭出口基地﹐最近該州東北部連降暴雨﹐造成數十所煤礦停產﹐煤運鐵路和公路封閉。近幾週﹐位於昆士蘭的澳大利亞煤礦公司Macarthur Coal Ltd.和位於聖路易斯的美國博地能源公司(Peabody Energy Corp.)以及力拓股份有限公司(Rio Tinto)、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Vale)均宣佈由於不可抗力的原因﹐它們無法履行合同責任﹐無法在特殊情況下運輸煤炭。力拓和淡水河谷屬於世界上最大的煤礦公司。

麥格理資本(Macquarie Capital)駐紐約分析師伍德沃斯(Curt Woodworth)表示﹐煉鋼煤的年產能力約為9,800萬噸﹐其中從昆士蘭出口的煉鋼煤中有73%受到不可抗力的影響。這佔到鋼鐵製造商使用的全球年海運煤供應的37%左右。

分析師說﹐現貨市場上煉鋼煤的價格已漲至每公噸250美元﹐漲幅達10%。美國飛利凱睿證券有限公司(Brean Murray, Carret & Co.)的分析師薩斯曼(Jeremy Sussman)說﹐如果基礎設施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那麼價格顯然還將繼續上漲。

受昆士蘭煉鋼煤生產暫停影響最大的是中國和亞洲其它國家和地區﹐因為它們的鋼材生產和電力公司均嚴重依賴從澳大利亞出口的煤炭。另外﹐依賴亞洲鋼材的全球買家也將受到一定影響。

通過熔煉鐵礦石和煤炭等原材料來煉鋼的綜合鋼鐵生產商已經受到鐵礦石漲價的影響。由於需求相對疲弱﹐這些生產商可能無法為抵消原材料成本上漲而提高鋼材價格。美國紐柯公司(Nucor Corp.)等鋼鐵企業熔煉的是回收鋼材﹐而不是煤或鐵礦石﹐它們不會受到影響。

鋼鐵研究公司MAR Inc.的鋼鐵分析師阿普勒鮑姆(Michelle Applebaum)說﹐受這些因素影響﹐除煤炭企業受益外﹐國內外的電弧爐煉鋼廠可能也會從中受益﹐因為它們完全不會受到煤炭漲價的影響。

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 Corp.)等部分鋼鐵企業有可能會間接受益﹐因為它們依賴的是北美的煉鋼煤。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商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不太從澳大利亞進口煉鋼煤﹐因此至少在短期內可能不太會感受到鋼材成本上漲帶來的連鎖反應。

煉鋼煤供應短缺﹐正推高硬煉焦炭這種頂級煉鋼煤的價格。在澳大利亞遭遇洪災之前﹐硬煉焦炭的價格就已達到每公噸225美元。未來幾週結算下一批季度合約時﹐預計硬煉焦炭會漲至每公噸300美元。

分析師說﹐煉鋼煤價格上漲﹐供應短缺﹐可能會讓鋼廠縮減產量﹐於是鋼材出口價格可能提高。截至週二﹐昆士蘭地區的部分洪水開始有所消退﹐但煤礦企業尚未取消有關不可抗力的公告。

另外﹐儘管澳大利亞熱能煤供應量佔全球熱能煤的比例僅為3%左右﹐但澳大利亞煉鋼煤供應中斷﹐預計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高公用事業公司使用的熱能煤的價格。近幾週﹐歐洲和世界其它地方天氣異常寒冷﹐因此發電所需的熱能煤需求也有所增加

煤炭行業專家說﹐澳大利亞煤礦企業很難彌補因洪災損失的產量﹐因為產能已經逼近極限水平﹐即使在正常情況下﹐也無法大力提高產能以彌補損失。

Kris Maher / Robert Guy Matthews

美聯儲官員不擔心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問題

美聯儲官員不擔心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問題

2011年 01月 05日 07:11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Fed)官員似乎並不為近期長期利率上升問題感到困擾﹐他們指出﹐利率上升的部分原因是美國經濟狀況正在逐漸改善﹐而這正是他們的目標

在Fed週二公佈的12月14日會議的紀要內容中﹐美聯儲官員們並未暗示經濟前景改善足以使得他們改變國債購買計劃。

美聯儲官員們似乎不擔心利率上升問題﹐但對其原因作出了一些解釋。他們表示﹐投資者預期上述購買計劃最終規模可能減小、金融市場參與人士年末進行了頭寸調整﹐這些因素均可能產生了影響。

美聯儲官員們還稱﹐美國總統奧巴馬(Obama)的減稅法案勢必在提振2011年經濟增長的同時擴大已然巨大的預算赤字。

紀要內容顯示﹐儘管經濟出現起色﹐但美聯儲官員們普遍感覺﹐經濟前景的變化不足以作為調整資產購買計劃的依據﹐一些官員表示﹐他們對於改變計劃的前提要求較高。

美聯儲官員們對經濟增長前景更加樂觀﹐稱通貨緊縮風險已消退。但他們也表示﹐失業率預計僅會緩慢下降﹐並指出了一些下行風險﹐特別是美國住房市場狀況及歐洲持續不斷的債務危機帶來的風險。

========================================
看來美國經濟逐漸復甦已經確立,但是FED的QE2暫時還不會停止。
重點還是在於就業狀況何時能夠止跌回升,屆時FED才能夠放手吧。

美國12月份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升至57.0

美國12月份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升至57.0


2011年 01月 04日 07:52

在價格壓力日益加劇之際﹐美國製造業活動12月份繼續擴張﹐以強勁勢頭為2010年劃上句號。

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週一公佈﹐其1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上升至57.0﹐11月份和10月份分別為56.6和56.9。經濟學家此前預計﹐12月份PMI升至57.1。

該指數高於50表明製造業在擴張。

報告顯示﹐各分類指數均較為樂觀。12月份工廠就業繼續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就業指數從前月的57.5降至55.7。12月份新訂單指數為60.9﹐前月為56.6。生產指數從前月的55.0上升至60.7。庫存指數為51.8﹐前月為56.7。

通脹壓力有所加劇。12月份價格指數升至72.5﹐前月為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