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稅合一 明年稅改頭號目標
| |||||||
| |||||||
呼應外界要求,財政部已將「兩稅合一制」列為明年頭號稅改目標。鑑於兩稅合一的抵稅額每年高達千億元,未來檢討兩稅合一制時,不排除調整目前的抵稅比率,股利的稅負有可能上升。高層官員說,財政部目前尚未對兩稅合一的改革設限,包括調整兩稅合一的稅額扣抵方式(我國採取完全設算扣抵制)、保留盈餘加徵10%所得稅的存廢等,都將會納入改進的範圍。 政府支出增加、稅收減少,財政赤字不斷上升下,前副總統蕭萬長昨(30)日建議政府,在經濟、物價穩定時,檢討並廢除兩稅合一制度。 除蕭萬長主張檢討兩稅合一制,包括立委廖正井、賴士葆等國民黨籍立委,先前亦曾提出相同修法建議。 財政部表示,已經感受到外界對兩稅合一的改革訴求正在升溫,日前已將兩稅合一的存廢及改進之道委外研究,明年初即會啟動以兩稅合一為主軸的新一輪稅制改革。 我國實施兩稅合一已有15年,依據統計,個人股東申報的股利所得扣抵稅額,近年來已高達約1,000億元。財政部承認,兩稅合一營造輕稅環境、減輕投資者稅負是事實,但對國家財政的負面影響愈來愈大。 財政部是在今年5月以「我國兩稅合一制度現況檢討與未來改革方向」委外進行研究,預定學者年底提出改革報告。 受託學者向財政部初步提出的研究方向,是以掌握主要國家在兩稅合一制度的發展趨勢與現況,並從國際租稅潮流、產業影響、租稅收入、稅負公平、以及稅務行政等不同面向,重新探討我國兩稅合一制度未來可能的改革方向,以兼顧國際競爭、稅收中立與公平效率的多重目標。 閱讀祕書/兩稅合一 「兩稅合一」是為消除營利所得重複課稅的稅制。台灣是自1998年1月起實施兩稅合一,藉由將公司階段繳納的所得稅,由股東申報綜合所得稅時扣抵,以創造低稅負的投資環境,減輕投資者的稅負。 兩稅合一制的基本精神,是將公司視為法律的虛體,不具獨立納稅能力,僅是作為把盈餘傳送給股東的導管,因此,公司階段的所得與股東階段的股利,僅課徵一次所得稅。 相對於兩稅合一的稅制稱為「獨立課稅」制。獨立課稅制將公司與股東視為獨立的個體,公司的所得在公司階段課徵一次所得稅後,其盈餘分配給股東時,股東須再繳納一次所得稅,容易造成重複課稅問題。 (記者陳美珍)
【2013/07/31 經濟日報】
=========================
|
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兩稅合一 明年稅改頭號目標
財部截標 將衍生三隱憂
財部截標 將衍生三隱憂
| ||
| ||
1.交易量萎縮 2.殖利率曲線扭曲 3.小額投資人吃悶虧
今年以來,財政部標售公債三度截標,債券交易員指出,財部的做法,長期將產生三大隱憂,除債市交易量萎縮、殖利率曲線扭曲外,就連公債小額投資人也吃了悶虧。 今年5月、7月和8月發行的3期長期公債,財政部為節省利息支出而截標,使表定發行金額和實際發行金額間產生極大落差。 據統計,這三期公債公告發行額為950億元,實際只發出672億元,減幅近三成,交易商因無法預估標售利率,進場意願下降,使次級市場交易量急速萎縮。 另外,因財政部介入,公債發行利率並非市場交易決定,殖利率曲線扭曲,交易商認為,公債利率向為公司債發行參考指標,公債殖利率曲線失真,交易商為避免風險,報價價差會擴大,企業發行公司債成本將受衝擊。 交易員還說,有些退休族群習慣委託中華郵政買進小額公債,投資人購買的利率是以得標利率為準,財政部截標,會讓這些小額投資人「吃悶虧」。 交易員指出,以20年券標售而言,若財政部不截標,得標利率可能落於2.3%,意即小額投資人可買到2.3%利率的公債。結果財部將利率截在2.1%,相當於小額投資人有0.2個百分點的利息損失,「他們也是沉默的大眾。」
【2013/07/31 經濟日報】
|
最後一項理由基本上不存在,因為幾乎沒有人會去郵局購買公債(起碼我還沒有看過)。
債券的流通籌碼變少,價格容易獲得支撐,這對交易員來說不就是一件好事嗎?
30年債得標利率 九年新高
30年債得標利率 九年新高
| ||
| ||
財政部昨(30)日發行30年期公債再度截標,得標利率落於2.5%,比市場預期高出20個基本點,為近九年來30年公債發行利率的新高紀錄。
債券交易員指出,財部兩度截標,使20年與30年券的利差擴大到40個基本點,是平時的兩倍;這兩次長券標售結果跌破市場眼鏡。
前次30年債標售利率高點為2004年5月的4.01%。券商主管認為,若昨日300億元的30年期公債全部發完,利率可能會飆到2.6%以上,債市後續表現要看壽險業是否有投資興趣,以及國際債市走向而定。
財政部昨日預計發行300億元的30年期公債,最後僅發行263億元,減發12%,交易員說,「經過上周後,這次截標已經不意外,只是利率這麼高,震撼市場」。
上周二標售的20年債,財部截標利率為2.1%,券商主管說,20年與30年券的合理利差為20個基本點,因此市場原本預期30年券發行利率為2.3%,沒想到財部「不按牌理出牌」、截在2.5%,使20、30年券利差擴大一倍。
交易員指出,今年5月發行的30年債利率1.99%,這次飆到2.5%,彈升超過50個基本點。
券商推測,財部這回截標利率高於市場預期,可能是前次20年債截標幅度過大,導致債市交易量萎縮,擔心債市持續委靡,可能引發不可預期的後遺症,因此稍稍鬆手,以示尊重市場機制。
但如此一來,也讓上周剛以2.1%得標20年券的買盤,陷入立即虧損窘境,以合理利差推估,20年券殖利率將受30年券利率牽引走高至2.2~2.3%。券商主管說,「天花板(指30年券利率)鬆動,整條殖利率曲線都會跟著動」。
債券商主管說,昨日的30年券,保險業得標42.2%,加上委由券商得標的部分,估計保險業奪標近八成。
長券殖利率驚驚漲,銀行業買氣急凍,昨日僅得標15.98%、票券業則是抱回4.94%。
【2013/07/31 經濟日報】
|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夫妻互贈IPO股避稅…破功
夫妻互贈IPO股避稅…破功
| ||
| ||
補證所稅的漏稅破網,財政部主動出擊。夫妻藉由贈與財產免稅之便,互贈IPO股票後,留待上市再出售的證所稅避稅行為,將要破功。財政部祭出回歸條款,不僅仍要對出售者課證所稅,課稅成本也要強制回溯按受贈前價值計算,證交所得「一毛都漏不掉」。
這項規定,將與新版證所稅同步溯自今年的1月1日起生效。新版證所稅修法案已經總統令公告溯至今年1月起實施。配合新法,財政部也已完成所得稅法施行細則修正草案。鑑於坊間有高所得者為免除繳納IPO股票的證所稅,藉由夫妻贈與「轉換」IPO股票的避稅手法,財政部透過修改施行細則,先祭出反制措施。 施行細則明文限制,配偶相互贈與的股票,其第一次贈與前,如屬初次上市、上櫃前取得者,受贈配偶出售時,也應認定是受贈配偶在初次上市、上櫃前取得的股票。財政部解釋,這項規定將使夫妻藉由贈與,將IPO股票「免稅化」的過程完全失效。 舉例來說,甲取得A公司的IPO股票20張,每張成本50元,甲趕在未上市前,贈與給配偶乙,由乙在股票上市後,以200元價格出售。 由於夫妻相互贈與財產免稅,而乙在出售股票時,A公司已是上市公司,依據現行稅法,2014年以前,居住者出售上市櫃公司股票可以免課證所稅。甲與乙互贈IPO股票的行為,若未經明定,就會出現既不必繳納贈與稅,也免徵證所稅的合法避稅現象。 但在財政部修改所得稅法施行細則後,由於甲是在取得IPO股票後,贈與給配偶乙(即第一次贈與),因此,甲贈與給乙的IPO股票,在乙出售時,仍要視為是IPO股票,並回歸按甲第一次贈與前(即取得時)的50元做為成本,以乙每股出售價200元減除取得成本50元,每股課稅所得就是150元。 財部表示,IPO股票在證所稅開徵後,屬於強制核實課稅的範圍,除非是非承銷取得、且張數在十張以下者外,出售IPO股票的獲利,明年5月要辦理所得稅申報。換言之,今年曾採取夫妻互贈IPO股票規避證所稅者,IPO出售獲利全部跑不掉,明年仍要照常繳稅。 新聞辭典》IPO股票 IPO是初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的簡稱,是指企業的股份首次公開發售由投資人認購的過程,目的是為籌集企業所需的營運資金。 我國對於IPO股票的課稅方式,與一般上市、櫃公司略有不同,出售IPO股票的投資人,每年5月必須強制核實申報其證券交易所得,扣除成本及費用後,按15%稅率分離課稅。 為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股票,IPO的股票取得後,持有一年以上出售者,稅率減半為7.5%;上市、上櫃後繼續持有滿三年者,只須按3.75%的低稅率課徵證所稅。
【2013/07/30 經濟日報】
|
GDP新算法 美開第一槍
GDP新算法 美開第一槍
| ||
| ||
美國經濟史即將改寫,因為多年來影響最深遠的一項統計方法改變將在本周三出爐,如按新法計算,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將增加百分之三。
金融時報廿八日報導,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將在卅一日宣布多項經濟統計上的變革,其中最重要的項目是:把研發和著作權支出列為投資,且首度將退休金赤字納入統計。如按新法計算,美國GDP料將增加百分之三。
這項平均每五年一次的改變,旨在精確反映現代經濟,而美國將是第一個採用這套國際新標準的國家。
經濟分析局主管國內經濟核算的主管莫爾頓在今年四月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說:「我們把這些重大變革追溯自一九二九年,所以我們基本上在改寫經濟史。」
此次改變的範圍極廣,經濟學家將忙上幾個月。值此美國共和黨主張聯邦政府成長失控之時,經濟分析局的變革很可能將把聯邦支出占GDP的比率降低半個百分點,同時應該可以把今年聯邦債務占GDP的比率,從二○一二年的百分之七十三降低約兩個百分點。
經濟分析局卅一日還將宣布兩項GDP數字:第二季經濟成長初步估計,及修訂後的二○一○到二○一二的年度GDP。
一般預料今年第二季的成長很難看,年增率約百分之一點一,紐約巴克萊資本公司經濟學家麥基甚至預測,年增率僅百分之零點五。
幾乎每個預測者都認為,美國經濟成長放緩是暫時的,預期下半年在美國政府大砍支出且庫存造成的短期拖累消失後,經濟成長將反彈。多數經濟學家表示,第二季的成長數字愈低,預料今年下半年的成長就愈高。
【2013/07/30 聯合報】
|
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大驚喜! 6月景氣燈號逆轉勝為綠燈
大驚喜! 6月景氣燈號逆轉勝為綠燈
| ||
| ||
經建會發布6月景氣對策信號,原本預期連10黃藍燈,卻意外出現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綜合判斷分數跳升為23分,終結連9黃藍燈。這是23個月以來第一個綠燈。 轉為綠燈的關鍵,分別是工業生產指數由藍燈變成黃藍燈、海關出口值由黃藍變綠燈、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由黃藍變綠燈、製造業銷售值由藍燈變黃藍燈,各增加一分的結果,由上月的19分增為23分。 【中央社台北26日電】 經建會今天公布6月景氣燈號,從連續9個月亮黃藍燈,終於轉亮為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表示,6月生產面、貿易面、消費面指標持續改善,金融面與勞動市場表現也大致穩定;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由5月的19分增為23分,燈號轉呈綠燈,中止連續9個月的黃藍燈。 經建會表示,領先指標維持上升走勢,同時指標已脫離水平,連續3個月上升,顯示景氣正逐漸步上復甦之路。
【2013/07/26 經濟日報】
|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20年債利率飆破2% 28月首見
20年債利率飆破2% 28月首見
| ||
| ||
中央銀行昨(23)日標售20年期公債,結果跌破市場眼鏡,得標加權平均利率為2.025%,這是2011年4月以來,台灣20年期公債標售利率首次升破2%。
利率飆高,逼得財政部「截標」,將得標最高利率訂在2.1%,投標利率超過2.1%的標單,財政部都不賣。這期公債預計發行300億元,最後僅賣出120億元,高達六成的籌碼流標。沒籌到的180億元,國庫署官員表示,將改用借款方式籌措。 「財政部設了利率天花板」,債券交易員說,若不截標,300億籌碼全發完,20年債利率可能彈升至2.3%以上;這也代表,「國庫的期望利率與市場有極大落差」。 交易員表示,標債結果出爐,「大家都嚇了一跳」,實際發行金額不到預計發行的一半,堪稱史無前例。 交易員表示,今年1月發行的20年債,最高得標利率還在1.605%,昨天已來到2.1%,半年來彈升近5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若1月標進10億元,帳面上就虧8,000萬元。 擔心利率持續走揚,銀行交易員不敢再大量買進長券,買盤態度保守,使長券利率節節攀升。 交易員表示,國內債市跟隨國際債市走空,先前具指標性的台電5年券流標,一度造成市場恐慌,如今就連20年債利率也漲破2%大關,國庫、企業發行長期債券籌資恐遭遇瓶頸。 央行上次標售20年債是在4月中,當時最高得標利率1.84%,較昨日低了0.26個百分點;儘管財政部截標,昨日最高得標利率2.1%,仍創2011年4月以來、兩年三個月新高。 今年以來,財政部已二度對公債祭出截標手段。5月20日發行的30年期公債,同樣採不足額發行,預計發行350億元,最後只發出289億元,利率為1.99%。 從得標金額分析,銀行業得標僅12.51%,較前次標售20年券時的42.18%少了近30個百分點,交易員指出,「大型行庫興趣缺缺,是長券利率大彈跳的主因。」 這次保險業奪標41.66%,證券業占32.5%,保險業估拿下逾七成籌碼,票券業則抱回13.33%。 閱讀祕書/截標 財政部發行公債是採競標方式,若投標利率高於財政部設定的底標,考量發債成本,即使發行金額未達預定金額,財政部也可宣布「截標」、不足額發行,將資金成本鎖在低點。 昨日的20年期公債競標,財政部就把得標利率「截」在2.1%,超過2.1%的標單都無法拿到公債額度。 財政部預計發行300億元,最後僅發出120億元,意即這120億元的得標者,投標利率都在2.1%以下,順利得標。 公債的得標利率也就是財政部要支付的利息,一直以來,財政部較少動用截標,都由市場來決定公債的利率,因為透過投標者競逐,財政部已經拿到比市場還要低的利率。 (陳美君)
【2013/07/24 經濟日報】
|
6月工業生產連5衰
製造業連五衰 本季仍弱
| |||||||
| |||||||
經濟部昨(23)日公布6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99.43,較去年同期衰退0.55%,是今年2月以來連續第五個月衰退,表現不如預期。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楊貴顯指出,按目前國際經濟景氣走勢觀察,第3季製造業可能仍維持中間偏弱格局。
展望7月,經濟部表示,6月按產值計算的製造業動向指數為53.7,大於50以上,顯示業者預期7月製造業產值有望較6月攀升。主要行業別中,除了化學材料業指數為接近持平的49.8,其他業別對7月展望都相對樂觀,其中又以汽車及其零件業後市最看好,指數高達75.3。
6月製造業生產指數較上月衰退4.67%,年增率也連五個月衰退,但經濟部強調,衰退幅度趨緩,從5月的-1.10%回升到-0.55%,接近持平水準。且累計1到6月製造業生產,仍較去年同期小增0.13%。
楊貴顯指出,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全球經濟仍面臨走低風險,加上新興市場內需減弱和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退場疑慮,都可能進一步影響我國下半年製造業出口動能。他預期,和去年相比,第3季表現可能維持「持平偏弱」態勢,「好不會太好,但也不會太壞」。
好消息是,個人電腦(PC)新處理器和作業系統,及新款智慧型行動裝置等將在下半年推出,可望帶動電子零組件拉貨需求,又因石化新增產能開出,第3季製造業表現,有機會較上季回升。
6月製造業主要行業中,化學材料業因去年基期偏低、近期泛用樹脂需求升溫影響,擺脫連續四個月負成長,年增率更激增9.36%,升勢最旺。此外,電子零組件也在晶圓代工廠帶動下,有2.93%的成長。
【記者邱建業/台北報導】酷暑商機爆發,6月零售業營業額年增率翻上3%,創下今年3月以來最大單月增幅,其中消暑商品、百貨公司等店家營業額,更飆上兩位數成長。
【2013/07/24 經濟日報】
|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江揆:券商設OSU 拚Q4開放
江揆:券商設OSU 拚Q4開放
| ||||
| ||||
OSU上路後,有助爭取已在星、港做財富管理的外國與台灣「高淨值客戶」重新垂青台灣。
金管會預估,政策上路初期,一年約可為券商創造150億元營收,不過,券商垂涎的「大陸富豪」,則牽涉陸方態度,暫時不在OSU可接觸之列。
江揆昨天聽取金管會報告OSU業務近況時指示,金管會應在三至五個月內儘速公布「國際金融業務條例」修正後續子法,協助券商盡速擴大國際競爭力。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在會後記者會表示,正與央行做最後磋商,盼第4季前能上路。
吳當傑指出,開辦OSU業務,有助吸引外流星港的外國、台灣高淨值客戶回流。待寶島債近日上路後,未來取得OSU資格的證券商在從事經紀、自營及承銷業務時,也可增加不少業務量、做大OSU規模。
目前政策已開放大陸專業投資機構可來台投資,日後OSU能否准許一般大陸富豪來台理財?吳當傑則說,大陸自然人能否來台,得視大陸態度,暫不在OSU可touch(接觸)之列。
他也提及,未來金管會將針對券商承作OSU業務採差異化門檻管理,「若券商僅做外幣經紀、自營與承銷業務,可採低門檻;但要針對高淨值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就得要求具備較佳的財務狀況、資本適足率及國際業務經驗等。」
為鼓勵券商開辦OSU業務,金管會將比照銀行OBU,開出15年租稅優惠,包括就經營境外客戶業務免徵營所稅、營業稅、印花稅及OSU給付境外客戶利息免予扣繳所得稅。
在商品設計上,也將准許OSU提供高風險、高報酬產品,例如一些信用評等較低,但投報率較高的金融衍生性商品等,爭取高淨值客戶青睞。
【2013/07/12 經濟日報】
|
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地下水位下降 全球農產量逐年減少
地下水位下降 全球農產量逐年減少
| ||
| ||
「過度抽取地下水,全球即將發生糧食危機」,英國《衛報》報導指出。18個國家世界主要國家正經歷所謂的「用水高峰」(Peak Water),它們過度抽取地下水,農產量逐年減少,而這些國家的人口佔了世界總數的2分之1。
《衛報》指出,世界最大的三個國家,中國、印度和美國都面臨地下水枯竭的問題。在印度,1億7500萬的人口所食用的穀物,是由過度抽取的地下水所灌溉,在中國,數字則是1億3000萬;在美國,在人口增長快速的州,像是加州和德州,可灌溉農地正不斷的縮小。 中國的地下水位正在下降,影響穀物的收成。中國北部平原的地下水位驟降,該地區提供了全國一半小麥和3分之1玉米的灌溉用水,人們過度的抽取地下水,這些地區部份是所謂的「化石含水層」,不會因為地下水循環而補充,屬於不可再生的水資源。 印度近年來穀物的收成逐年增加,但過度的使用地下水灌溉農作物,在可見的未來,勢難負荷以每年1800萬人速率增加的人口。在美國,農夫們過度抽取西部大平原的地下水,在德州、奧克拉荷馬州、堪薩斯州、內布拉斯加州等地,灌溉農業特別發達,但是現在水井正在乾枯。 中東則是最嚴重的區域,華盛頓地球政策研究所(Earth Policy Institute)氣候分析專家萊斯特.布朗( Lester Brown)聲稱,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伊拉克和葉門正經歷嚴重的用水高峰期,人口不斷增長,但是地下水位卻下降。 敘利亞的穀物產量在2002年達到高峰,但是從那之後,產量至今約降了30%;自從2004年以來,伊拉克的穀物產量降了33%;在2007年至2012年之間,伊朗的穀物產量降了10%;在過去35年來,葉門的穀物產量減少了一半,在2015年之前,葉門所有的穀物將仰賴進口。 布朗發出警告,許多國家正面臨農作物減少的情形,墨西哥今年農作物收可能欠收,巴基斯坦也會達到用水高峰。 《科學人雜誌》曾指出,糧食短缺將拖垮人類文明。在許多貧窮國家,由於水資源的短缺,嚴重影響糧食生產,糧食價格因此而飆漲,社會陷入動盪不安,糧食問題若不決解,長久下來影響的層面超乎我們的想像。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2013/07/08 台灣醒報】
|
今明年經濟成長 IMF下修
今明年經濟成長 IMF下修
| ||
| ||
國際貨幣基金(IMF)九日調降全球今、明兩年經濟成長展望,理由是美國聯準會可能縮減量化寬鬆政策,使新興市場成長加速減緩,且歐元區萎縮情況加深,美國聯邦預算減支也對國內成長造成衝擊。
預期二○一三年全球經濟成長百分之三點一,二○一四年成長百分之三點八,分別較四月時的前估值下調零點二個百分點。
IMF也將美國今、明兩年的成長預估分別調降至百分之一點七與百分之二點七,低於前估的百分之一點九與百分之三。
IMF表示,全球成長前景的負面風險依舊環伺。這份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指出,「舊風險存在的同時,新的風險已經浮現,包括新興市場國家成長減緩的時間可能會更長」。
中國、巴西與印度等國正面臨成長潛力減緩、信貸減緩與金融條件趨緊,原因是投資人考慮把資金從新興市場撤離,轉向美國報酬較高的資產。
IMF將新興市場的成長預估調降零點三個百分點,預估今、明兩年的成長率分別為百分之五與百分之五點四。
IMF敦促通膨低且面臨經濟疲軟的富裕國家央行維持刺激措施,直到復甦步上軌道,理由是這些國家的長期利率攀升,已衝擊新興市場。
IMF指出,開發中國家須留意金融危機,以防聯準會縮減購債計畫導致資金流向反轉。
IMF指出,成長減緩與資金外流是新興市場決策者面臨的困境,應該以寬鬆貨幣政策來處理成長轉弱的問題,但警告降息將無法幫助政府遏止投資外流導致貨幣貶值與市場崩跌的情況。
歐元區則面臨萎縮情況惡化。IMF指出,預期歐元區今年萎縮百分之零點六,明年恢復成長百分之零點九。
報告中的唯二亮點為日本與英國。日本央行積極的寬鬆措施,讓IMF將日本今年經濟成長預估調升零點五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二;英國的成長預估則調升至百分之零點九。
【2013/07/10 聯合報】
|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3/update/02/
日經常帳順差 連二月擴大
先前擔憂日圓貶值會加重能源進口的負擔,使得日本逆差持續。
不過,如今看來這應該是多慮了。
先前日本的逆差,似乎祇是J Curve效應。
葡「政」盪有解 發債危機未除
葡「政」盪有解 發債危機未除
| ||||
| ||||
波塔斯除將負責協調經濟政策外,也負責與歐洲執委會、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IMF)所謂三方代表團的關係。上周捲入執政危機的新任財政部長艾布奎克也將留任。
葡萄牙總統席爾瓦上周五表示,這幾天情勢逆轉之前,葡萄牙原可以合理的利率取得市場融資,如今卻可能無法重返債市。
葡萄牙10年期公債殖利率達到7.12%,前總理蘇格拉底2011年3月曾因殖利率達到這個水準而放棄發債,轉而尋求紓困。
波塔斯上周堅辭外長後,葡萄牙公債殖利率一度突破8%。他希望經濟政策有所調整,反對由艾布奎克接任財長。艾布奎克預料會不顧民意反彈,繼續推動撙節措施。
柯爾賀拒絕接受波塔斯辭職,也沒有把辭呈交給總統。他6日說:「穩定高於各黨的政治考量,為克服當前的脆弱的政治局面,也是不可或缺的。」
這項政治妥協尚需獲得總統席爾瓦的支持。總統有權解散國會並宣布改選。
民調顯示,如果提前大選,在野的社會黨得票率會最高,拿下35%的選票,但要組閣仍得爭取共產黨或左翼聯盟的支持。共產黨和左翼聯盟不僅反對撙節,認為有反效果且不公平,還主張三方代表團應排除IMF。
【2013/07/08 經濟日報】
|
美油產激增…別指望油價大跌
美油產激增…別指望油價大跌
| ||
| ||
美國石油榮景已經影響到全球的能源價格,但別指望未來油價因而大幅下跌。
美國石油產量在1970年代初期達到巔峰,此後穩定減少,直到五年前北達科他州等地的頁岩油開採榮景興起、導致國內原油產量激增,情況才改觀。
根據美國能源署(EIA),美國去年每日生產650萬桶石油,是1990年中期以來最多,而且產量持續增加。4月每日生產740萬桶石油,是20多年來單月最高。
然而美國油產增加並未導致汽油價格下跌。去年一般汽油每加侖平均3.62美元,創歷史新高。即使燃料效率提升,天然氣價格仍持續上漲,因為經濟疲弱與其他因素,一直抑制需求的成長。
石油是全球交易的商品,理論上代表價格放諸四海皆準。這個前提是石油必須自由流動,但實際上流動往往受限於出口控制、補貼、環境管制,以及管線等其他基礎建設。美國石油業者並未預期北達科他州產量會激增,企業沒有準備管線來輸送這些新的石油,因此美國石油並未流入全球市場,而是滯留在美國中部。這使西德州輕原油(WTI)價格下跌,但對布侖特原油影響小得多。2012年底和2013年初,西德州輕原油每桶價格比布侖特低逾20美元。
對美國汽車駕駛來說,美國汽油有一大部分從依照布侖特原油標價的石油中提煉,即便美國原油價格不高,汽油也不會跌價。
不過西德州與布侖特的價差逐漸縮小,如今兩者每桶價差不到10美元。這主要是因為石油業者擴建管線,並利用軌道車等替代方法運送到沿岸;同樣地,沿岸煉油廠改用愈來愈多國內原油,對布侖特的需求減少。換言之,美國油產增加,能讓全球油價稍稍下跌,但對美國加油站的油價不會有太大影響。 此外,美國石油供應增加、需求溫和,但世界其他地區情況正好相反。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經濟成長,帶動全球石油需求,但北美以外地區的石油供應,一直因為老油田減少和石油輸出國(OPEC)控制價格而受限,這個情況一時半刻不會改變。
【2013/07/08 經濟日報】
|
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迎傳統旺季 經部:本季出口動能強
迎傳統旺季 經部:本季出口動能強
| ||
| ||
經濟部指出,6月電子、電機、礦產品、塑橡膠及其製品、化學品等產品成長強勁,均達兩位數以上,主要是行動裝置需求熱絡,帶動半導體高階製程及晶片的需求暢旺,智慧型手機、平板新機種陸續上市,帶動我相關產業供應鏈產品出口增加;另原油價格走揚,也帶動石化與化纖產品價格上揚。
在出口地區方面,6月對大陸及香港出口達102.9億美元,年增6%;對東協六國出口53.3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次高,年增20.3%,其中對新加坡出口創歷年單月新高,達19.9億美元。
6月對日本出口17億美元,成長9%;對歐洲出口23.1億美元,成長7.1%;惟對美國出口27.4億美元,減少3.1%。
展望未來,國貿局表示,由於國內電子業持續擴充高階製程產能,資本設備進口已連續兩個月超過35億美元, 其中半導體生產設備進口增加14.8%,此將有助於電子產品出口的持續成長。
國貿局指出,第3季傳統旺季,隨著暑假到來,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續增,可望帶動上游半導體設計、電子零組件與代工組裝業者的出口成長;再加上塑化出口已止跌回升,基本金屬及機械出口減幅有縮小現象,預期下季出口將持續回穩。
【2013/07/09 經濟日報】
|
6月出口亮眼 預告下半年榮景
6月出口亮眼 預告下半年榮景
| ||
| ||
我國今年6月出口值264.8億美元,年增率高達8.6%,表現出乎預期,打下出口穩健回升的基礎。財政部預期,下半年為出口旺季,成長幅度應會優於上半年的2.4%。
上半年出口成長2.4%,其中第2季出口增幅2.4%,優於主計總處原預測的0.21%。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認為,第2季出口表現不差,但增幅不大,全年經濟成長「保2」沒有問題,「保3」卻有極高難度。 財政部昨(8)日公布6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6月出口264.8億美元,較上月微增0.5%,但年增達到8.6%,超乎預期。財政部指出,主要是去年6月出口僅有243.71億美元,基期低是造成6月出口高成長的主因;1至6月出口1,504.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2.4%。 葉滿足分析,第2季出口增幅與第1季雖都達到2.4%,並「不算優」。不過,在資本設備進口連續二個月超過35億美元,以及礦產品出口回穩至20億美元的水準,下半年出口展望仍屬正面,6月的表現已經奠定「穩健」進而「回升」的基礎。 葉滿足認為,影響下半年出口較大的因素,是大陸成長動能鈍化的現象。我國對大陸及香港出口比重接近40%,未來出口動能強弱要看大陸的經濟走勢而定。 上半年出口表現較好的貨品是電子產品及礦產品,6月電子產品出口75.7億美元,為歷來第三高。但是,機械產品出口則持續疲軟,6月出口17.1億美元,已連續二個月負成長,其中又以工具機減少0.5億美元、減幅12.9%最多。 進口則在連續兩個月負成長後,6月終於由負轉正,單月進口232.3億美元,月增6.1%,年增率則有6.8%。累計上半年進口1,358.8億美元,增幅0.3%。上半年累計出超146.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1.6億美元。 6月資本設備進口35.4億美元,連續二個月維持在35億美元以上的水準。財政部分析,主要是電子業持續擴充高階製程產能所致。累計第2季資本設備進口100.4億美元,為近八季以來新高;上半年資本設備進口年增率8.8%,其中半導體生產設備增加14.8%,將有助於電子產品出口持續成長。
【2013/07/09 經濟日報】
|
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中國經濟的硬著陸風險
中國經濟的硬著陸風險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 2013-07-04 (www.ftchinese.com)
中國新一屆領導層正試圖完成一項難度極大的經濟調整,即讓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放慢前進的腳步。近來,隨著有關部門採取措施試圖對“影子銀行業”加以控制,種種困難就表現得更為明顯。但在這些困難背後卻隱藏著一個更大的問題:中國日益放緩的經濟甚至有可能崩盤。實際上,正是中國新一屆政府所表達出來的打算依賴市場機制來實現發展的願望引發了這種風險。
在最近的一篇報告中,傑羅姆列維預報中心(Jerome Levy Forecasting Center)的大衛•列維(David Levy)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中國的“失速速度”是多少?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在未來十年裡可輕而易舉地將經濟增速從10%降至比如說6%。這里隱含的假設是,“一個迅速擴張的經濟體就像一列高速行駛的火車;松開油門,它自然就慢下來了。它會繼續沿著之前所在的軌道行駛,只不過速度沒有那麽快了。”列維卻認為,中國更像是一架大型噴氣式客機:“最近幾年,有兩個引擎一直運轉得不太正常,飛行員現在不願繼續把壓力都壓在剩下的好引擎上。他開始讓飛機減速,但如果減得太厲害,飛行速度就將低於失速速度,飛機就會從天上掉下來。”
2008年後,凈出口不再是中國經濟的一支推動力量。投資填補了這個空檔,特別是在2009年。其結果是,投資支出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進一步飆升——2007年時為42%,這已然是一個高得出奇的數字,2010年時升至48%,這更是絕對令人瞠目結舌。驅動這一投資引擎的“飛機燃油”,是信貸的爆炸性增長;2009年,貸款年增速接近30%。這一政策當時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但如今,在凈出口熱潮已經退去的情況下,中國政府還希望降低對信貸所驅動的投資的依賴,那麽,中國經濟現在只剩下一個引擎,那就是消費——私人消費和公共消費。
實際上,有關各引擎對GDP增長的貢獻的季度數據顯示,迄今為止,中國政府所希望的放緩進展得非常順利(見圖表)。但它若想將經濟增速從10%降至6%,仍需剋服巨大的挑戰。
首先,庫存投資必須大幅下降,原因是庫存投資水平取決於經濟增速、而非經濟活動水平。想想看:在一個增長停滯的經濟體中,庫存積累通常為零。再者,假設其他因素保持不變,如果經濟增速降至6%,那麽所需的庫存投資將會變為經濟增速為10%時所需庫存投資的60%。這一調整造成的即刻影響將是,庫存投資大幅下滑,而後才會從已經降下來的水平(對應的經濟增速為6%)上重新開始增長。另外,企業很可能無法完全預見到經濟的放緩,尤其是在經歷了多年的高得多的經濟增長之後。因此,它們會發現自己受累於迅速增加的庫存,不得不大幅削減存貨,並以更大的幅度削減產出。
其次,固定資本投資也必須大幅下降。投資或許不得不下降40%: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這意味著中國的GDP要收縮20%,那顯然需要一場深度(而意外的)衰退。那些負責投資的人很可能不能迅速作出調整,因為他們預期中國經濟會再次以10%的速度增長。那種增長會暫時對中國經濟形成支撐,但付出的代價卻是產能過剩嚴重加劇。和庫存的情況一樣,屆時將會導致更大幅度的投資下降。
第三,投資引發的需求下降和經濟活動萎縮還可能對企業利潤造成巨大的不利影響。這將損害企業的償付能力,並進一步降低投資。
最後,經濟增速下降、尤其是在巨大的信貸熱潮之後出現的增速下降,可能會對資產負債狀況產生意外的負面影響。中國私人部門的負債已然相對較高(見圖表)。假如經濟仍以10%的年增速增長,這些債務應該是可控的。在一個充滿活力的經濟體中,無所謂選擇什麽時機出台新項目。但在一個增長更為緩慢的經濟體中,壞賬可能會出現激增。
世界銀行(World Bank)在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中主張,“(中國的)首要任務仍是繼續推動經濟走向再平衡,同時採取措施逐步降低不可持續的高投資率”。然而,“如果事實證明投資不能帶來盈利,現有貸款的償還就可能出現問題——這有可能導致不良貸款激增”。即便中國政府出手紓困金融業,那些負責放貸的人也肯定會變得更加謹慎。似乎可以肯定的是,表外金融的擴張(中國有關部門最近就此採取了應對措施)會讓局面變得更加難以管控。
這一切並不是在說,中國無法在中長期內延續其補償性增長。相反,這一切說的是,一個增速為6%的經濟體的結構,必然會與一個增速為10%的經濟體的結構有很大不同。千萬不要認為這種調整無需改變GDP各成分的占比。相反,調整後的經濟或許是,消費會占GDP的比如說65%,而投資僅占35%。因此,消費增速將不得不大幅高於GDP增速,同時投資增長將會緩慢得多。這將改變收入的分配:家庭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占比會大幅上升,而企業利潤的占比會下降。它還要求改變生產結構,服務業會相對較快地增長,而製造業會相對較慢地增長。
中國新一屆政府現在從事的工作,實際上是重新設計其“大型噴氣式客機”,因為當這架飛機著陸時會有半數引擎運轉不正常。市場基本不可能幫助順利實現如此巨大的改變。我認為,相信中國會如預期那樣著陸的唯一理由是,中國政府在過去解決了大量棘手問題。但眼下這個問題會非常棘手。為了維系需求,中國政府或許會發現自己不得不去做一些新一屆領導層既不想做、而且現在也沒預料到會去做的事情,比如累積巨額財政赤字。早點明白這一點至少可以早做準備。
譯者/梁艷裳、鄒策
本文的網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1248
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
中國6月份官方非製造業PMI降至53.9 (NMI:54.3→53.9; PMI: 50.8→50.1)
中國6月份官方非製造業PMI降至53.9
中
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and Purchasing)與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三聯合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6月份官方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53.9,5月份為54.3。該指數高於50表明非製造業活動較前月擴張,低於50表明非製造業活動出現萎縮。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佈,6月份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從前月的62.9降至61.8,並稱PMI仍位於較高水平。該機構還公佈,6月份新訂單分類指數從50.1升至50.3。
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週一公佈,中國6月份官方製造業PMI從5月份的50.8降至50.1。
非製造業PMI主要涵蓋零售、航空和軟件等服務性行業以及房地產和建築行業。
該數據是基於對27個非製造業行業中1,200家公司採購經理或主管的月度問卷調查編制的。
Liyan Qi 發稿
=============================
中國六月在銀行間資金緊俏之下,差點爆發金融危機,結果NMI與PMI均還能維持在50以上。
龍邦案 金管會2罰國寶人壽 // 國寶:金管會重罰不公 考慮提訴願
龍邦案 金管會2罰國寶人壽
| ||
| ||
針對國寶人壽出席龍邦興業股東常會,並行使表決權,金管會昨天「二罰」國寶人壽。金管會副主委王儷玲表示,國寶內控制度輕忽廢馳,已依法撤換該公司投資長等人。至於是否監管或接管國寶?王儷玲說,「金管會持續評估中」。
國寶人壽5月7日違反對金管會承諾,不但出席被投資公司、龍邦興業股東常會,並行使表決權。金管會5月已做首波懲處,先限制國寶資金運用(禁買台股),經過快2個月調查,金管會昨天再對國寶人壽做出人事處分。 王儷玲表示,根據相關人員陳述,國寶董事長葉佳瑛本次從頭到尾反對去投票,國寶總經理蔡長軒也要求相關人員不要去投票,甚至國寶董事會也決議「不投票」;結果該公司投資長連乾良及協理陳祥欽等人,認為有「被授權」,竟赴台中參與龍邦股東會並投票。 王儷玲表示,本案顯示國寶「公司治理」很有問題,經理部門法令遵循很弱;董事會做出「不投票」決議,但經理部門步調卻不一致。
【2013/07/02 聯合報】
|
=============================
國寶:金管會重罰不公 考慮提訴願
| ||
| ||
國寶人壽因參與龍邦興業改選遭金管會重罰,國寶人壽昨(2)日晚間發布四點聲明,直指國寶人壽並未違法,金管會處理有失公平,對處分「表示失望」,並考慮依法提起訴願,以維護國寶本身及投資人、保戶權益。
國寶人壽發言人陳曉鳴補充說,國寶人壽將在收到金管會公文後,將先依處分撤換投資長連乾良;而總經理蔡長軒的懲處,要等到本月下旬例行董事會討論。 國寶人壽昨天發布的四點聲明,一是保險法令並未禁止保險業對持有的有價證券行使股東權利,因而國寶出席龍邦興業股東常會行使表決權,至於內部人員個人疏失,金管會認定與公司有落差,公司將另行處理,「但外部行使股東權利仍屬合法,非違反保險法令。」 其二是金管會僅要求國寶人壽不得行使股東權利,「未通盤要求全體保險公司,有失公平。」 第三是金管會採取類似行政指導方式,要國寶人壽承諾不出席龍邦股東會行使表決權,但行政指導不具法律強制力,且依法相對人明確拒絕指導時,行政機關不得據此對相對人為不利處置,金管會卻忽視此相關規定。 最後,保險業因持有有價證券行使股東權利,並非資金運用,且國寶人壽事前已評估分析並做成說明,循內部程序進行用印審核,相關程序符合法令及內控規定,金管會裁罰理由欠缺依據。
【2013/07/03 經濟日報】
|
看來還有得吵。
台灣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
經濟學家不會告訴你的10件事
經濟學家不會告訴你的10件事
Jason Scheinder
Quentin Fottrell
1
. “我們無法預測下次危機……”在華盛頓的政治僵局可能阻礙美國經濟復蘇之際﹐投資者再一次向經濟學家請教將來的運勢。不過其實拿一張通靈板(Ouija board)來占卜一下效果也是差不多的。從美聯儲(Federal Reserve)主席本•貝南克(Ben Bernanke)以降﹐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沒有預測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加州大學里弗塞德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經濟學教授梅森•加夫尼(Mason Gaffney)在他2011年論文《危機預測獎》(An Award for Calling the Crash)裡面這樣反思道:“2008年危機出乎我們大多數人的意料。這件事讓很多人問﹐經濟學家怎能如此渾然不知。”
這不是一個孤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勞倫斯•鮑爾(Laurence Ball)說﹐從大蕭條到20世紀70年代油價瘋漲、再到2000年-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的一切﹐多數經濟學家都沒有料到。他說﹐房貸危機之所以很難預測﹐是因為“15年前次級按揭貸款基本不存在”。經濟學家通過考察過去的事件來預測將來﹐但有些事件沒有先例可循。鮑爾說:“這個世界變化很快。”
這些解釋難讓普通投資者釋懷﹐畢竟很多人都把經濟學家當作領路人看待。密歇根州布盧姆菲爾德希爾斯(Bloomfield Hills)投資顧問公司Clear Financial Advisors的創始人羅伯特•斯曼斯基(Robert Schmansky)說:“你不可能給整個世界建個模型出來。就算是預測利率、收益和通脹率﹐太多太多的東西都有可能出問題。”他說﹐當經濟學家無法發佈預警﹐投資者就會吃苦頭。斯曼斯基說﹐2008年年底股價直線下跌時﹐他的很多客戶都在急急忙忙地將股票變現﹐因為他們一樣也沒有料到。
美國商業經濟學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Economics)現任會長肯•西蒙森(Ken Simonson)說﹐需要為經濟學家說一句的是﹐他們和其他人一樣﹐往往都是基於可以公開獲取的信息來做出決定。但他承認﹐在金融危機之前﹐“大部分經濟學家對經濟情況的判斷確實太過樂觀”。美國商業經濟學會是一家由應用經濟學家、策略人士、學者和政策制定者組成的國際協會。
2. “……但我們可以為危機的發生推波助瀾。”
專家說﹐一方面樂觀預測可以導致投資者對災難不設防﹐另一方面﹐經濟學家的悲觀預測也可以對危機的發生起到推動作用。管理咨詢公司Silicon Associates合伙人賽斯•拉比諾維茨(Seth Rabinowitz)說:“經濟學家在媒體上那些繪聲繪色的言論會影響消費者信心。”他說﹐其他影響消費者支出決策的因素還有收入、股市波動性──以及經濟學家的言論。他說:“如果消費者過於擔憂﹐他們就會減少消費﹐這會給處於復蘇邊緣的經濟造成傷害。叢這個角度來說﹐經濟學家對媒體講話的措辭肩負著更大的社會責任。”
3. “我們做些猜測也無妨。”
專家說﹐考慮到經濟學家的模型基本上沒有幫助他們在2008年時留意到近在眼前的危機﹐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現在都在學習相信自己的直覺──換句話說﹐他們是在猜測。需要說明的是﹐這些都是有根據的猜測﹐但畢竟還是猜測。據密歇根大學弗林特校區(University of Michigan-Flint)金融與商業經濟學教授馬克•佩瑞(Mark Perry)估計﹐半數以上的經濟學家都是以直覺為依據。他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學家已經開始意識到人是不可預測的”﹐這迫使他們遠離更加正式的模型。
另一些人說﹐做一些猜測不一定是壞事﹐因為數學模型在真實世界里往往無用﹐特別是在涉及2011年9月11日恐怖襲擊以及其他突發災難等事件的時候。英國知名經濟學家約翰•凱(John Kay)說﹐這些模型以一致性和可預測性為假設前提﹐而現實中的人類行為是很難預測的。他說:“依賴於一致性不是明智的策略。”
美國商業經濟學會的西蒙森說:“任何專業經濟學家或研究人員都需要利用一定程度的判斷和創造性﹐來發掘其他人還沒有注意到的關聯﹐或厘清影響經濟的多種因素。”他說﹐沒有哪個時間段可以單獨依靠數學模型來復製﹐“所以人們說﹐經濟預測者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天氣預報員看起來比較靠譜”。
4. “那些大膽的預測?不過是雄激素在起作用而已。”
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是男的。據經濟學家約翰•西格弗里德(John Siegfried)和查爾斯•斯科特(Charles Scott)發表於《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的綜述文章﹐新晉經濟學博士只有三成左右是女性﹐相比1995年僅略有提升。考慮到男性在其他很多金融職業中都只佔少數﹐這種失衡尤其驚人。根據勞工部婦女事務局(Department of Labor's Women's Bureau)數據﹐會計師、審計師、報稅員、核保師、稅務稽查員和徵收員當中的女性數量全都超過男性。
一些評論者說﹐經濟學界的男女失衡有可能對經濟政策造成影響。據2012年一項對美國經濟學會(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會員的調查(調查結果發表於《當代經濟政策雜志》(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Journal))﹐對於教育券、醫療保險和勞工標準政策等議題﹐男性經濟學家和女性經濟學家有著不同的看法。相比男性經濟學家﹐受調查女性經濟學家認為政府在經濟中的角色“過小”或“太過小”的概率高出24個百分點﹐女性經濟學家認為政府政策應努力讓美國收入分配更加平等的概率高出32個百分點。
另外幾項研究也得出了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魯莽行事的結論﹐其中一項便是私人銀行與財富管理公司巴克萊財富(Barclays Wealth)和倫敦研究公司Ledbury Research在2011年聯合進行的研究。根據這項研究﹐男性之所以比女性更容易魯莽行事﹐一個可能存在的原因是雄激素增加了冒險偏好。亞拉巴馬州特洛伊大學(Troy University)約翰遜政治經濟中心(Manuel H. Johnson Center for Political Economy)執行主任斯科特•博利耶(Scott Beaulier)說:“男性往往更加沖動﹐更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更加關心宏觀概念和好高騖遠的投資。”他說﹐經濟學家過度冒險﹐可能會形成那種與其說是要得到事實驗證、不如說是要成為新聞報道焦點的大膽預測。
5. “我們的財富指標不管用。”
經濟學家通過多種指標來衡量各國經濟健康狀況﹐但很多指標或許並不像經濟學家認為的那樣準確。比如經濟學家最關注的指標之一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就不一定能反映一國經濟是否健康﹐尤其是考慮到重大經濟危機常常緊跟在高增長時期之後發生。
美國自身的復蘇停滯不前﹐就使GDP指標的價值受到一定程度的懷疑。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下屬的商業週期測定委員會(Business Cycle Dating Committee)根據這個指標宣佈﹐衰退的正式結束時間是2009年6月。但ShadowStats.com編輯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等統計學家認為美國經濟仍然沒有實現復蘇。(ShadowStats.com網站根據往屆美國政府使用的方法來分析政府的經濟和失業統計數據。)威廉姆斯說:“最新GDP數據與失真的通脹數據有關。2009年以來﹐經濟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他說﹐將當前GDP數據剔除通脹率之後﹐2013年一季度的年化增長率大約就只剩0.4%而不是2.4%。威廉姆斯說:“很遺憾這樣一個基數並沒有意義。這樣的數據最多也只能表明該季度的GDP是增長了還是萎縮了。”
失業指標也是如此。政府官方估計的5月份失業率為7.6%﹐然而威廉姆斯說﹐這個數據具有誤導性。“氣餒勞動者”(沒有積極找工作的人)沒有包含在內﹐如果把他們加上去﹐失業率就更接近23%。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肯尼迪政府學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教授傑弗里•弗蘭克爾(Jeffrey A. Frankel)說:“我一直勸告人們不要只看總體數據。”他還說﹐勞工部有氣餒勞動者數據提供。
但專家說﹐基礎指標也有它們的用途﹐不管是房價、個人消費率﹐還是貿易差額、通脹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鮑爾說:“GDP和失業率是非常好的基礎指標。GDP高的國家教育、衛生水平都好於比較窮的國家。”
6. “我們這門學科很沉悶﹐但是並不精確。”
馬薩諸塞州萊克星頓(Lexington)投資顧問公司Advisor Perspectives負責研究的副總裁道格•肖特(Doug Short)說﹐經濟學家這個群體最大的特點就是內部分歧非常大。據《華爾街日報》2013年4月份的調查﹐經濟學家預測2013年GDP增長率的範圍是1.8%到3.9%﹐預測2014年GDP增長率的範圍是2%到4%。肖特說﹐最低數值的預測意味著經濟溫和增長﹐而最高數值所意味的則已經是強勁的增長了。
如此不精確的原因是什麼?聖地亞哥(San Diego)波因特洛馬拿撒勒大學(Point Loma Nazarene University)費爾馬尼安商業與經濟研究所(Fermanian Business and Economic Institute)首席經濟學家林恩•里澤(Lynn Reaser)說﹐經濟學家背負著這樣一個壓力﹐必須做到比他們的學科所允許的更加精確。“他們不願跟客戶說他們最多也只能提供一個大致的範圍﹐於是就給出了一個精確的估計值。”里澤說﹐經濟學家改變預測的速度也太快了﹐“他們對最新數據反應過度﹐其實如果採用一種更長遠的視角﹐很多情況下他們都會做得更好”。
肖特建議﹐不要相信任何一位經濟學家的預測﹐要看他們的平均預測。他說﹐在遭遇財務壓力的時候﹐“哪怕是對平均預測也要抱以懷疑態度”。比如根據《華爾街日報》2013年4月份的那次調查﹐經濟學家預測2013年增長率的平均值就是2.4%。肖特說﹐同時也有好消息:“颶風桑迪已經過去了﹐事實證明財政懸崖不是什麼大的障礙﹐止贖潮也沒有摧毀整個經濟──至少目前為止沒有”。
7. “我們偏向左派。”
截至2008年﹐美國經濟學會接近半數會員表示他們是登記在冊的民主黨人﹐只有17%的會員表示他們是共和黨人。另外﹐在同一次調查中﹐60%的經濟學家都說﹐他們覺得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如果當選的話﹐他在重要經濟議題上取得的進展將是當時所有總統候選人當中最大的。(此次調查是由“呆伯特”(Dilbert)漫畫創作者斯科特•亞當斯(Scott Adams)委托進行的﹐調查執行機構是全美輿論及市場研究公司The OSR Group。)同一年對國家經濟研究局成員的一項類似調查發現﹐46%的受調查者將自己定義為民主黨人﹐10%將自己定義為共和黨人。
這兩次調查屬於關於這個話題的最新調查。從中看來﹐經濟學家群體比大部分社會群體都更加偏向民主黨﹐甚至超過長期被貼上“自由派精英”標簽的高學歷人士群體。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2年的一項調查﹐在學歷高於本科的人士當中﹐自封民主黨人的比例超過自封共和黨人14個百分點──39%自稱為民主黨﹐25%的人自稱是共和黨。
部分專家說﹐甚至在經濟學家的報告中都可以看到左傾政治觀點。《美國經濟學家》雜志(American Economist)2008年的一篇文章認為﹐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經濟學家在向選民兜售大政府觀念的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作者斯科特•博利耶(Scott Beaulier)、威廉•博伊斯(William J. Boyes)和威廉•芒茨(William S. Mounts)寫道:“我們發現﹐經濟學家在社會中、在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日益重要﹐已導致支持政府干預的態度增強。”(博伊斯說自己更多地是自由派而非左翼或右翼﹐博利耶稱自己是一個奉行“自由企業制度”的經濟學家。芒茨沒有回復置評請求。)另一些人說﹐這種說法並不全面。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弗蘭克爾說:“支持限制政府角色的學院派經濟學家多得出奇。請你告訴我﹐這是左派還是右派?”
8. “我們可能有特殊目的。”
很多有影響的經濟學家都在學術機構工作﹐這些機構可以給人一種客觀、權威的光環。但專家說﹐實際上大部分經濟學家都有自己的政治動機和經濟動機。投資顧問斯曼斯基說:“大部分經濟學家都從金融機構拿錢﹐這些機構希望你能進行長期投資。”
另外﹐根據傑拉爾德•愛潑斯坦(Gerald Epstein)和傑西卡•加里克-哈根巴斯(Jessica Carrick-Hagenbarth)2010年論文《金融經濟學、金融利益和金融危機暗角》(Financial Economists, Financial Interests and Dark Corners of the Meltdown)﹐大學中的經濟學家約70%都擁有學術之外的經濟利益。這篇論文分析了2005年到2009年經濟學家接受媒體採訪、在媒體上撰文及發表研究成果的情況。研究人員總結道﹐儘管與企業和私營部門存在如許瓜葛﹐很少有經濟學家會指出自己為私營領域服務。
弗蘭克爾說﹐涉及可能存在的道德問題時﹐經濟學家應當披露他們的咨詢工作﹐大學應當擁有清晰的披露流程。弗蘭克爾說﹐他自己所做咨詢工作的收入只要達到1,000美元以上﹐他都會將其公開。他說﹐把做過的咨詢工作記錄下來﹐對經濟學家來說是一件好事。他說:“很多學院派經濟學家的問題在於﹐他們的頭腦陷在雲霧(理論模型)之中﹐不願意亮出清晰的政策立場﹐這跟擁有特殊目的還是有很大不同的。”美國商業經濟學會說﹐學會的經濟學家在接受調查或媒體採訪時都會披露他們與哪些機構存在著關聯。
9. “我們也可能是在講外星語。”
根據涓滴經濟學理論﹐提供給富人的稅收減免或其他經濟利益將通過改善整個經濟來使更貧窮的社會成員受益﹐然而實際情況常常不是這樣。同樣﹐經濟學理論不一定會“涓滴”到最需要它們的人群當中。里澤說﹐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沒有誰真正懂得經濟學家在說什麼”。
當然﹐所有職業都有講行話的傾向。專家說﹐當經濟學家出現在新聞媒體當中的時候﹐他們常常儘量少講行話﹐並使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解釋常常非常複雜的概念。但把經濟學通俗化似乎沒有起到多大作用:喬治華盛頓大學商學院(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安娜瑪麗亞•陸莎迪(AnnaMaria Lusardi)總結認為﹐雖然經濟學家通過媒體、論文和書籍解釋他們的概念﹐但美國人對哪怕是最基本的經濟和金融概念都缺乏理解。
在2009年的一項研究中﹐陸莎迪和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金融學教授彼得•圖法諾(Peter Tufano)發現﹐只有三分之一的公眾明白信用卡(以及復合利率)的原理。另外根據美國國家信貸咨詢服務基金會(National Foundation for Credit Counseling)2013年的調查﹐所有成年人當中﹐接近一半的人給自己的個人理財知識的打分是C、D或F。基金會發言人蓋爾•坎寧安(Gail Cunningham)說﹐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壞消息。專家說﹐人們的理財知識越貧乏﹐他們放棄儲蓄、發生債務、支付更高信用卡手續費的可能性就越大。事實上這次調查發現﹐目前57%的美國人都在擔心自己的存款不足。
10. “我們向你們兜售的﹐是你們已經知道的。”
我們真的需要經濟學家嗎?一些專家說這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經濟學家向銀行等機構提供服務﹐但從某些意義上講﹐他們知道的東西不比普通人更多。弗蘭克爾說:“不過我們希望沒人注意到這個問題會降低對於我們所提供服務的需求。”
弗蘭克爾說﹐經濟學家的“理性預期假說”認為﹐勞動者是理性的﹐投資者是理性的﹐消費者是理性的﹐股票和房地產等資產的價格反映了所有可以獲得的信息。“在努力跑贏股市的過程中﹐人們已經消化了可以公開獲取的、由經濟學家提供的信息。”
不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鮑爾說﹐市場和公開可獲取信息能夠準確判斷的只是當前時刻的資產價值幾何﹐不是將來可能值多少:“如果你想知道五年後的經濟會是什麼樣﹐經濟學家會提供很多判斷”。
(本文譯自MarketWatch)
================================
好吧!經濟學家並沒有這麼偉大。
臺灣證券交易所產業分類股價指數
分成
水泥類、食品類、塑膠類、紡織纖維類、電機機械類、電器電纜類、
化學生技醫療類、化學類、生技醫療類、
玻璃陶瓷類、造紙類、鋼鐵類、橡膠類、汽車類、電子類、
建材營造類、航運類、觀光類、金融保險類、貿易百貨類、
綜合類(目前無成分股)、油電燃氣類、其他類、
水泥窯製類、塑膠化工類、機電類
以及
原電子類所細分之半導體類、電腦及週邊設備類、光電類、通信網路類、電子零組件類、電子通路類、資訊服務類、其他電子類等共34種產業分類股價指數。
取樣基期:
食品類、紡織纖維類、造紙類、建材營造類、金融保險類、水泥窯製類、塑膠化工類、機電類等8種以民國75年12月29日為基期,基期指數設定為100。
半導體等8種電子類、化學類、生技醫療類及油電燃氣類等11種以96年6月29日為基期,基期指數設定為100。
其餘產業分類股價指數以民國83年12月31日為基期,基期指數設定為100。
樣本:
採樣標準與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相同,分類方式除
水泥窯製類包括水泥工業和玻璃陶瓷業;
塑膠化工類包含塑膠工業、化學工業、橡膠工業;
機電類包含電機機械業、電器電纜業、電子工業,其餘產業分類股價指數均按臺灣證券交易所之上市產業分類。
資料來源:http://www.twse.com.tw/ch/products/indices/tsec/taiex_2.php
===========================
產業分類指數共34種,其中水泥窯類、塑膠化工類、機電類、化學生技醫療類、電子類這5項可以再細看子產業。
水泥類、食品類、塑膠類、紡織纖維類、電機機械類、電器電纜類、
化學生技醫療類、化學類、生技醫療類、
玻璃陶瓷類、造紙類、鋼鐵類、橡膠類、汽車類、電子類、
建材營造類、航運類、觀光類、金融保險類、貿易百貨類、
綜合類(目前無成分股)、油電燃氣類、其他類、
水泥窯製類、塑膠化工類、機電類
以及
原電子類所細分之半導體類、電腦及週邊設備類、光電類、通信網路類、電子零組件類、電子通路類、資訊服務類、其他電子類等共34種產業分類股價指數。
取樣基期:
食品類、紡織纖維類、造紙類、建材營造類、金融保險類、水泥窯製類、塑膠化工類、機電類等8種以民國75年12月29日為基期,基期指數設定為100。
半導體等8種電子類、化學類、生技醫療類及油電燃氣類等11種以96年6月29日為基期,基期指數設定為100。
其餘產業分類股價指數以民國83年12月31日為基期,基期指數設定為100。
樣本:
採樣標準與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相同,分類方式除
水泥窯製類包括水泥工業和玻璃陶瓷業;
塑膠化工類包含塑膠工業、化學工業、橡膠工業;
機電類包含電機機械業、電器電纜業、電子工業,其餘產業分類股價指數均按臺灣證券交易所之上市產業分類。
資料來源:http://www.twse.com.tw/ch/products/indices/tsec/taiex_2.php
===========================
產業分類指數共34種,其中水泥窯類、塑膠化工類、機電類、化學生技醫療類、電子類這5項可以再細看子產業。
景氣漸好但力道緩 PMI指數連4月擴張
景氣漸好但力道緩 PMI指數連4月擴張
| ||
| ||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公布今年6月分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較5月下滑1.7個百分點,為53.6%,呈現連續4個月擴張,但擴張速度趨緩。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說,這顯示景氣仍逐漸復甦中,但力道緩和。
吳中書指出,雖然PMI下滑,但仍屬於50%以上的「擴張」狀態,呈現持續擴張趨勢。值得注意的是例如食品相關產業,5月因受到毒澱粉事件影響,所以PMI呈現趨緩,但6月已回升。
他進一步分析,景氣復甦力道趨緩,預估我國今年經濟成長率(GDP),大約在2%到3%之間。他認為,下半年對台灣經濟的最大影響因素是歐美景氣的動能恢復情形。
對於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議題,吳中書認為,服貿協議對台灣和世界各國經濟的整合很有幫助,雖然部分產業會受到衝擊,「但不能因為有產業受到負面衝擊,就不去和其他國家談貿易協議。」不過,政府也應規劃相關配套措施。
進一步來看,六月PMI組成的5項指標除人力雇用數量呈現上揚,較前月上升2.4個百分點外外,新增訂單、生產數量、供應商交貨時間與原物料存貨指數的擴張速度皆趨緩。其中又以供應商交貨時間下跌最多,跌幅有4.8個百分點。
此外,受訪企業雖已連續7個月看好未來6個月的景氣狀況,但看好家數卻也連續6個月遞減,較前月續跌2.4個百分點。
【2013/07/02 聯合報】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