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新光吳家錄:IFRS二階段 保險業會倒光

新光吳家錄:IFRS二階段 保險業會倒光
 
新光人壽副董事長吳家錄昨(28)日指出,如果台灣的保險業完全與國際會計準則(IFRS)接軌,預期保險業屆時必須增提2兆元的驚人準備金,不到兩年,所有保險公司全部倒光。

吳家錄所指的,是IFRS 4「保險契約」第二階段(PhaseII)。金管會計劃在2013年實施的IFRS,是針對保險會計,僅實施「第一階段」,尚未決定「第二階段」的實施時間。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對第二階段研擬實施時間表,預計年底才會定案,最快2015年實施。
吳家錄說,2兆元的責任準備金不是隨便喊喊,是根據保險契約精算後的結果。如此龐大的準備金額度,即使是國泰、新光、南山等龍頭公司都受不了。對台灣保險業而言,IFRS吃下去不是「營養品」,是「毒藥」。
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回應說,政府一定會考慮台灣保險市場現況,絕不會貿然實施保險會計的「第二階段」,也沒有實施的時間表。
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也發表看法指出,他相信台灣的監理官,不會這麼沒有「sense」。
「拿歐洲的會計制度,硬套在台灣身上,適合嗎?」李長庚說,歐洲保險公司社會安全制度完善,保險公司都以投資型保單為主,必須提存的準備金有限。但台灣發展投資型商品僅八年,發展落差太大。
國際會計準則的保險會計,第一階段是要求「資產」(如股票、債券、不動產等)以市價來評價。第二階段是「負債」(即保單的責任準備金)也要得以「公平市價」(即市場利率)測試保險公司的資本適足性。
吳家錄昨天出席由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主辦的「2011保險信望愛獎」,他呼籲,金管會要實施IFRS保險會計第二階段,務必要先請各公司先模擬試算,否則就是判保險公司死刑。
【2011/06/29 經濟日報】

====================================
會計的目的在表達公司的財務狀況。
同一間公司在同一段期間,依照不同會計制度所編製的財務報表理當不應有巨大差異才是。
若全世界都在用的IFRS說台灣的保險公司會破產,那麼我還真擔憂目前台灣的保險公司財務報告是否允當表達!

近三年歐系保險公司紛紛撤出台灣市場,據說即與歐洲將實施IFRS有關。

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香港下週一將正式推出離岸人民幣定盤價

香港下週一將正式推出離岸人民幣定盤價
2011年 06月 24日 07:49
港將於下週一正式推出離岸市場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定盤價﹐從而為離岸市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設定基準﹐此舉可能會加速中國大陸以外人民幣衍生品的發展。

中國政府去年7月份取消了對人民幣在香港使用和流通的部分限制﹐此後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和交易量呈現出爆炸性增長。但由於離岸人民幣缺少一個人們普遍認同的每日外匯定盤價﹐人民幣金融產品在香港的發展受到阻礙。

香港財資市場公會(Treasury Markets Association)週四表示﹐將於每週一至週五格林威治時間0315公佈人民幣定盤價﹐同時已指定15家活躍於離岸人民幣市場的銀行﹐為計算定盤價提供報價。

定盤價是從報價銀行所提供的中間報價中﹐剔除兩個最高及兩個最低的報價﹐再取其平均數而計算出來的。

上述15家指定的銀行包括匯豐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 簡稱﹕匯豐控股)、渣打集團有限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PLC, 簡稱﹕渣打集團)和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各自在亞洲或香港的子公司。另外﹐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BOC Hong Kong (Holdings) Ltd., 簡稱﹕中銀香港(控股))也在其中。

財資市場公會表示﹐香港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定盤價的推出將有利人民幣產品在香港的進一步發展﹐這將使人民幣計價合約更為透明﹐並且提供了一種用於管理人民幣敞口所帶來的風險的獨立工具。

交易員及銀行業人士曾表示﹐一旦有基準的定盤價出現﹐涉及人民幣衍生品的交易將實現騰飛。包括人民幣期權及遠期合約在內的衍生品將使銀行業及企業在對沖人民幣敞口問題上有更大的靈活性。

據香港金融管理局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簡稱﹕香港金管局)表示﹐截至4月末﹐作為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的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總計達人民幣5,1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四倍。

Fiona Law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QE2讓誰受益?

QE2讓誰受益?
2011年 06月 23日 08:00
聯儲(Federal Reserve)6,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計劃帶給華爾街的好處是大大的。

廉價資金洪流讓華爾街大銀行輕輕鬆松撈到了利潤。(上個季度﹐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交易業務每一天都在賺錢。)大宗商品投機者已經富了起來。股市一片繁榮﹐至少按賬面來看是這樣的。自貝南克(Ben Bernanke)去年8月公佈第二輪量化寬鬆(QE2)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已經上漲約24%。

但普通投資者見到了多少好處呢?

為了對此有所瞭解﹐我聯繫了共同基金行業組織投資公司協會(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他們全面監測有關普通投資者投資共同基金數額的數據。

結果如何呢?過去10個月﹐普通投資者並沒有買進以參與華爾街的所謂繁榮。他們一直在變現。

這段時期內﹐他們總計從美國股票型共同基金撤資520億美元。他們與最豐厚的收益失之交臂。最大規模的撤資(約佔撤資總量的一半)是在最初的幾週﹐剛好是股市真正開始快速上揚之前。

如果這還不夠的話﹐那就再舉一個情況。當投資者重新參與這種繁榮當中的時候﹐他們也並不總是能選準最佳時機。比如他們在2月和4月買入了大量股票﹐而當時正是股價見頂回落的時候。他們在這些交易中虧了錢﹐因為目前的股市已經低於上述兩個月時的行情。

8000多萬進入老齡的嬰兒潮一代都希望在退休之前減輕在股票方面的敞口。關於QE2的作用﹐最多也只能說它通過抬升股價﹐幫助部分嬰兒潮一代以稍微高一些的價格變現了手中的股票。

但這個最新分析讓第二輪量化寬鬆大力提振了經濟的說法更加站不住腳。

即使是在週二慘淡的住房銷售數據公佈之前﹐我們也已經知道目前的樓市實際上比第二輪量化寬鬆實施之前還要差。我們已經知道﹐目前的通脹率和失業率比當初更高。我們已經知道﹐經濟增長變得更為緩慢。

讓人意外的是什麼呢?就連股市的所謂繁榮也跟其他情況一樣﹐只是一種幻覺﹐其根源是美元貶值。如果以強勢貨幣來衡量股市﹐其繁榮就顯得微不足道。事實上﹐過去幾週的股市動盪意味著﹐以瑞士法郎計算的話﹐標普500指數當前比去年8月27日僅上漲了不到2%﹐那正是貝南克首次公開其宏大理念的日子。

還有人想要第三輪量化寬鬆嗎?

Brett Arends

美聯儲:經濟前景疲弱 刺激手段技窮

美聯儲:經濟前景疲弱 刺激手段技窮
2011年 06月 23日 10:47
聯儲(Federal Reserve)官員認為﹐美國經濟今明兩年將呈現令人失望的疲弱復蘇﹐並表示他們已經用完了到目前為止所準備的經濟刺激手段。

這種悲觀展望與繁榮的世界經濟形成了鮮明對比。世界經濟的繁榮給美聯儲決策帶來束縛﹐卻讓美國企業在國外看到了機會。

經過兩天的會議﹐美聯儲決策者週三大幅下調了他們對美國經濟增速和失業率的預測。美聯儲主席貝南克(Ben Bernanke)在一場沉悶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們無法確切解釋經濟增長速度為什麼一直停滯不前。可能是我們曾經擔心的不利因素中的某一些──像金融部門的疲態﹐房地產行業、資產負債表和去槓桿化等方面的問題──其中一些不利因素可能太過強大﹐或者比我們曾經以為的更頑固

在正常年代的經濟減速期間﹐美聯儲可能會考慮下調短期利率。但在目前﹐它不希望造成加劇通貨膨脹的風險﹐而且短期利率也已經接近於零。美聯儲說﹐它預計利率至少還有好幾個月將保持不變。美聯儲去年啟動的6,000億美元債券購買計劃將按既定安排於本月月底結束。

物流公司聯邦快遞集團(FedEx Corp.)是全球經濟增長情況的晴雨表。該公司週三說﹐第二季度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3%﹐主要得益於國外業務的強勁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估計﹐美國經濟2011年和2012年的增長率約為2.5%﹐不到同一時段中國經濟預計增速9.5%的三分之一。

美聯儲和聯邦快遞都預計美國經濟增長將在今年下半年提速。但它們對於美國經濟能夠實現多大程度反彈的預期已經降低。

美聯儲曾經說﹐日本大地震、中東亂局等短期因素沖擊了上半年經濟﹐減緩了增長速度﹐這些因素應該會減弱。

但經濟增長面臨的更長期障礙仍然存在﹐而人們對美聯儲當前立場的看法各不相同。其最新經濟刺激措施﹐也就是6,000億美元債券購買計劃﹐獲得的評價好壞不一。

貝南克說﹐這個計劃防止了日本式通貨緊縮、即消費價格下降的發生。但巨型債券投資基金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首席執行長埃爾-埃利安(Mohamed El-Erian)說﹐這個計劃絲毫沒有修復經濟中的根本性結構性問題。



=========================================
這段談話相當令人洩氣!
FED能做的都做了,但是美國經濟成長的速度依然緩慢。


接下來FED還能做什麼呢?
我想此時FED什麼都不做,等待一段時間會比較好。
貨幣政策從實施到發生效果通常會有時間上的遞延,QE2在六月底結束之後,應該要有一段時間來評估與等待政策發酵。
一昧地下猛藥,日後恐怕會造成更大的副作用(通貨膨脹)。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社會》涉違證交法,前台證副總求刑9年

中時理財

《社會》涉違證交法,前台證副總求刑9年

  • 2011.06.16
  •  
  • 【【時報-台北電】】
    現任台新證總經理施啟彬,在民國九十八年擔任台證證券副總經理時,承辦通嘉科技公司的IPO公開承銷案,和該公司的總經理李皓民等人,將上市前的股票,配發給自己的人頭帳戶,賺取鉅額價差;另負責查核的證交所專員丁偉宬,也藉機索賄二百萬元,檢方昨日偵結起訴八人,施遭求刑九年,併科罰金二千五百萬元。
起訴指出,台證證券在前年四月間,以五百萬元受通嘉科技公司委託,承辦該公司IPO公開承銷案件,台證邀請永豐金證、日盛證等四家公司組成承銷團,負責通嘉公司上市前的股票銷售。

施啟彬時任台證副總經理,和台證業務部副總冷必成、通嘉總經理李皓民、財政部處長孫典娜等人,依規定在通嘉公司股票詢價圈購時,不得直接或間接參與,以購入股本九十元和通嘉公司於興櫃之成交均價二百一十八元間計算,每張至少有十二萬元以上的價差利潤。
施等人覬覦鉅額的價差,遂另覓人頭參與詢價圈購與員工認購,再統一由孫彙整輸入配售名單,在通嘉公司上市當天,陸續以超過二百元的高價全數賣出,總計獲取不法利益二億一千多萬元。
檢方另發現證交所專員丁偉宬因掌有通嘉上市的查核權,遂向通嘉索賄兩百萬元,李詢問施的專業意見,施竟表示二百萬元為合理價錢,李遂答應付現金一百萬元,另一百萬元以配售詢價圈購股票十五張抵付。
檢方昨全案偵結,將施啟彬、冷必成、吳皓民孫典娜和丁偉宬等八人,依違反證券交易法起訴,冷、吳和孫因犯後具悔意且主動繳回不法所得,各求刑一年五個月到七個月,緩刑兩年,丁求刑一年二個月,施則因犯後仍堅稱未違法無悔意,求處九年有期徒刑併科罰金二千五百萬元。(新聞來源:中國時報─張嘉文/台北報導)

=========================================
IPO詢圈讓有能力者可以利用制度的漏洞獲取龐大利益。
本案如今證實,不單證券商的內部人從中得利,現在連臺灣證券交易所的基層也被染黑了(下樑歪了,上樑正嗎?)。
如果不健忘了話,先前華南永昌證券的益通IPO也傳出華南永昌證券的董事長從IPO詢圈中獲得龐大利益。
但目前看來,金管會還沒提出任何亡羊補牢的措施。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跑贏市場的“玄機”

跑贏市場的“玄機”
2011年 06月 16日 08:07
贏市場其實很簡單。只要把市場的表現說得不那麼好就行了。

Christophe Vorlet
形形色色的投資產品推銷人員在吹噓他們的選股能力時﹐會將其包括派息在內的回報率與不含派息的標普500股指進行比較。

當你拿來作比的並非標普500的整體回報率時﹐你的投資產品自然就能輕而易舉地跑贏市場了。根據標普公司(Standard & Poor's)的數據﹐過去十年間﹐在不含派息的情況下標普500基準股指的年均回報率僅為0.72%。而如果計入派息﹐標普500每年的總體回報率則達到了2.81%。

美國投資管理研究協會(CFA Institute)個人理財業務負責人赫蘭(Stephen Horan)說﹐獲取回報率的主要方法有兩個:資產價格上漲以及收益。如果你將其中一個系統性地剔除在基準股指之外﹐同時又心知肚明你對自身產品回報率的計算方式是將這二者都涵蓋在內的﹐那麼這樣的對比是完全不公平的。

按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的要求﹐當共同基金將他們的回報率與一種股指的回報率做比較時﹐他們在描述該股指的表現時必須將派息收益包括在內。基金經理除了遵守全球投資表現標準(Global Investment Performance Standards)這一自願性原則之外﹐也必須遵守證交會的上述規定。

然而﹐並非所有的金融顧問、時事通訊發佈者以及投資領域的其他專業人士都會遵循此類規定。

芝加哥商交所(CME)網站去年11月登載了一篇文章﹐文章中的一張圖表將某大宗商品交易指數的回報率與標普500的回報率進行了對比——比較結果明顯有利於大宗商品交易員。芝加哥商交所的一位發言人說﹐該圖表極具誤導性﹐因為它所顯示的標普500沒有包含派息﹐這使得股市投資看上去處於巨大的劣勢﹐而事實並非如此。他說﹐我們的看法與這篇文章有出入﹐我們將把它從網站上拿下來。

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斯普林斯(Colorado Springs)Wealth Logic公司的金融規劃師羅斯(Allan Roth)估計﹐有些金融顧問在財務報表中將客戶包括派息在內的回報率與市場基準股指不含派息在內的回報率進行比較﹐這樣的情況他每年會見到不下20起。

佛羅里達州基因斯維爾(Gainesville)American Optimal Advisors公司的Aorda資產組合在把他們的業績與標普500做比較時就沒有將後者的派息考慮在內。Aorda的網站顯示﹐自2005年1月以來標普指數的累計回報率為12.5%﹐而計入派息後﹐該指數的回報率為28.1%。該資產組合經理烏亞賽弗(Stan Uryasev)承認說﹐我同意你們的說法﹐今後我會澄清相關文件。他還說﹐十分感謝你們讓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4月份時﹐TheStreet.com發出了一封電子郵件﹐勸說讀者們訂閱該網站聯合創始人、CNBC主持人克雷默(James J. Cramer)提供的交易小貼士服務Action Alerts PLUS。近日﹐齊茲曼(Douglas Zitzmann)將這封郵件發佈在了他的博客Fumbled Returns上。

這封以克雷默之名發送的電郵的主題叫“我的投資組合打敗了標普500”。郵件中說﹐Action Alerts PLUS取得的成績令人難以置信。郵件說﹐從2002年1月1日到今年4月1日﹐該投資組合的總體平均回報率比標普500的回報率高出了一倍還多。郵件中附帶的一張柱狀圖表顯示﹐標普500的回報率為15.5%﹐相比之下克雷默的投資組合的回報率則達到了39.2%。

的確令人難以置信﹐但前提是你將派息計入到克雷默投資組合的同時卻將它們從標普500中剔除。計入派息後﹐標普500在同時期內的總體回報率為38.3%。這樣看來﹐Action Alerts PLUS高出一倍以上的回報率也就無從談起了﹔它僅僅以累計0.9個百分點“險勝”。而且這還不包括稅款以及訂閱年費(第一年為299.95美元)。

克雷默在一封回復《華爾街日報》問題的電子郵件中說﹐除了管理這個投資組合之外﹐其餘事情他一概不管。他把這些質疑轉給了TheStreet的法律總顧問巴頓(Gregory Barton)來回應。巴頓在電子郵件中證實﹐克雷默投資產品的表現的確包括了派息在內﹐而宣傳材料中提到的標普500回報率則沒有涵蓋這一因素。

在一次採訪中﹐當被問到這種對比是否公平時﹐巴頓說﹐我們最近已經在Action Alerts PLUS的網站上做出了更新﹐以此來體現標普500在計入派息後的表現情況。他隨後說﹐上述更新已經在過去這個星期中發佈到了網站上。

在時事通訊發佈者當中﹐TheStreet並不是唯一一個這麼操作的。再來看看The Proactive Fund Investor吧﹐它是由唐納休(Bill Donoghue)編輯、MarketWatch分銷的線上服務。最近﹐The Proactive Fund Investor將它的“總體回報率”與標普500做了對比——在計算該指數回報率時沒有計入派息。MarketWatch和《華爾街日報》均由道瓊斯公司(Dow Jones & Co.)出版。

MarketWatch的總編卡拉威(David Callaway)說﹐我們並不是經常宣揚我們時事通訊的表現﹐因為這會不可避免地引發準確性問題。

巴頓說﹐要大致達到克雷默的回報率﹐你在過去三年中平均每年要進行774筆交易。

此外﹐你也可以購買並持有一隻標普500指數基金﹐接下來﹐除了將得到的派息進行再投資之外﹐你便無需再做任何事了。你所取得的回報率同樣可以比市場回報率高出一倍以上——只要你在計算市場回報率時不計入派息。

Jason Zweig



=================================
首次注意到這個問題是在寫論文時,我發現用來當作比較基準的指數報酬率通常都將配息的報酬給剔除。
如此一來便使得指數的報酬率偏低,容易得出一個可以「顯著」打敗市場的策略,從而質疑市場的效率性。


當然,當時這樣做其實是有其背景的,因為長期追蹤台灣加權指數的五百至六百檔成分股的股息資料是有其困難的。


不過,自92年起臺灣證券交易所陸續編製各類指數的報酬指數。如此一來,應該可以比較客觀與正確地比較各項策略的優劣。


下次看到基金或某些投顧的代操文宣中,吹捧其績效可以長期超越大盤時,別忘了質疑其大盤是哪種大盤?
是含息的大盤還是不含息的大盤?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美國經濟比你想的還要糟糕

美國經濟比你想的還要糟糕
2011年 06月 10日 07:46

Martin Feldstein


巴馬政府推出的各項政策導致了美國經濟的疲軟:來年的經濟增長率充其量將低於歷史平均水平,令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留在高位或繼續走高。


Chad Crowe
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長率從去年四季度的3.1%下降到僅為1.8%的水平,但這樣的降幅還是低估了衰退的程度。在這1.8%的增量中,三分之二是企業庫存,而不是消費者或其他最終買家的消費額。這意味著,折合年率計算,最終銷售增長率僅為0.6%,實際季度增長率僅為0.15%──這幾乎等於沒有增長。經濟持續擴張無法建立在存貨投資的基礎上,只有最終銷售才能促使企業雇傭工人並進行投資。

如果我們考察更多細節,那麼這幅圖景就更加悲觀。月度GDP估計數據表明,2011年一季度只有2月到3月實現了增長。在3月短暫上漲之後,經濟在4月又再次下滑。實際工資,耐用品訂單,制造業產出,成屋銷售,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均出現下滑。而領先指標指數4月下挫也就不足為奇了,這是該指數自2009年春季上升以來第二次下滑。

5月份的經濟數據即將出爐,情況甚至比4月份還要糟糕:就業人數增長率大大降低;失業率走高;制造商報告訂單和產出增速放緩;連鎖店銷售疲軟;消費者信心急劇下降。

奧巴馬政府到底做了什麼才導致經濟無法實現強勁且可持續的復蘇?

奧巴馬政府最明顯的錯誤在於其財政政策失當:給購車者提供的舊車置換補貼;給首次購房者減免稅收;推出了8,30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舊車置換補貼只是暫時刺激了汽車產量,但對經濟沒有持續影響;給首次購房者提供的稅收減免也僅僅是暫時刺激了房屋需求。

而刺激計劃的規模和結構都不足以抵消總需求的巨大降幅。2008年底家庭財富的巨大縮水使得年消費支出量減少了5000多億美元。住宅開工量的下降又令GDP減少了2,000億美元。所以GDP總損失超過7,000億美元。奧巴馬政府在2009年首次推出的刺激計劃不足3,000億美元,2010年這一數字達到最高4,000億美元。就算刺激計劃中的每一美元都能等額提振GDP,上述規模仍然不足以填補7000億美元的年度GDP缺口。

事實上,刺激計劃中的每一美元給GDP帶來的增量遠遠小於一美元。經驗表明,最具成本效益的臨時財政刺激措施是政府直接支出。2009年想要這麼做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維修和替換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使用的軍事裝備。這項工作最終都要進行,但奧巴馬政府的刺激計劃中並沒有撥給國防部的預算。相反,總統奧巴馬讓國會中的民主黨領導人制定了一份像大雜燴一樣的刺激計劃,其中包括向州和地方政府進行財政轉移支付;增加對個人的轉移支付;給低收入納稅人臨時減稅等。其結果就是赤字增加但經濟卻沒有增長。

經濟持續疲軟的另一個原因是奧巴馬重視提高稅率。雖然奧巴馬勉強同意在2011年和2012年延續小布什政府的減稅政策,但奧巴馬今年的預算方案也呼應了他要求對高收入個人和跨國公司課以重稅的論調。有了這片漂浮在頭頂的加稅疑雲,個人和企業均不願進行創業投資也不願擴大經營規模就不足為奇了。經營規模的擴大能夠成就經濟的堅實復蘇。

第三個問題源自奧巴馬政府缺乏應對未來預算赤字和不斷膨脹的國家債務的明確方案。這就令未來的增稅和利率政策充滿了不確定性。利率水平是影響家庭支出和企業投資的重要因素。今年國家債務佔GDP的比例上升至69%,而2008年這一比例還只有40%。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估計,本世紀第二個十年結束時這一比例將高達85%,此後還將繼續上升。現實情況更加糟糕,單單ObamaCare一個項目在實施的頭十年就將耗費超過1萬億美元的資金。奧巴馬信誓旦旦地保証他的醫保立法不會給國家債務增加一毛錢的負擔──除非提議設立的新稅種能獲通過,用於老年人的醫保支出(Medicare)能夠減少,否則奧巴馬的保証無異於天方夜譚。

最後,奧巴馬政府在美元匯率政策上的立場前後不一。美國財政部反復重申這句口號:強勢美元對美國有利!但他們卻眼睜睜地看著美元實際價值在去年跌去了7%,同時還敦促中國允許美元加快兌人民幣的貶值速度。在匯率政策上缺乏前後一致的立場增加了不確定性,也限制了企業投資和雇工的積極性。

除非出台一項連貫有利的經濟政策,否則經濟還將繼續疲軟。這意味著在不提高邊際稅率的同時控制長期預算赤字。具體做法是縮減政府支出,限制取代政府直接支出的稅收支出。這意味著降低企業和個人的稅率以刺激創業和投資。這也意味著改革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制度,以保証未來退休人員的生活標準,同時限制未來納稅人的成本。

所有這些措施都是可行的,但奧巴馬政府卻一項也未實施,也沒有跡象表明他們未來會採取這樣的措施。

(編者按:費爾德斯坦是裡根政府時期的國家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現任哈佛大學教授,同時也是《華爾街日報》的特約撰稿人之一)

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華爾街最大的秘密

華爾街最大的秘密
2011年 06月 08日 13:22
爾街有眾多共同基金想賣給你﹐它們或是“絕對回報”基金﹐或是“中型股混合”基金﹐還有可能是“小型股增長”基金。

許多經紀商、理財顧問和銷售員都會對你說﹐只有將所有這些基金按適當比例混合持有﹐你才能構建出合理的投資組合﹐使其回報與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到完美匹配。

一派胡言。

在你投入真金白銀前﹐不妨聽聽鮑勃•豪根(Bob Haugen)的高見。

曾擔任金融學教授的他花費了半生時間來研究股票市場。他撰寫過眾多書籍和論文﹐還與人合寫了Case Closed這篇非凡的分析文章。

他在文中不厭其煩地詳細分析了在1963年至2007年近半個世紀時間內那些表現最好(以及表現最差)股票的特徵。

他發現了什麼?

大多數所謂“時尚”股票都不值得投資。而那種要獲得更多回報就得承受更大“風險”的說法則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豪根說﹐股票市場其實有一個巨大秘密。

他說﹐幾十年來﹐“那些有著最高風險的股票創造了最低的回報﹐而那些有著最低風險的股票則創造了最高的回報。”換句話說﹐股票的風險與回報應該成反比才對......從他對45年間股市表現的研究看﹐市場對風險的回報一向是為負的。

你不會因為自己承受風險而獲得回報﹐卻會因選擇不承受風險而獲得回報。

所有那些迷人而性感的“增長型”股票﹐所有那些你在不顧一切追求高回報過程中承受的額外波動性﹐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如果你當初把資金投入那些似乎只能讓你保本微利的低風險“價值型”股票﹐你的投資收益其實會好得多。

在時間檢驗中勝出的是那些綜合考慮每股淨資產值、收益、現金流和派息等因素後價格顯得低廉的股票。發行這些股票的公司目前就有數額巨大且不斷增長的利潤﹐這些股票不屬於那些將幸福一股腦寄希望於未來10年的公司。它們還常常能從股市近期的增長動力中獲益。

雖然豪根說﹐很難找到堪稱“完美”的個股﹐但你依然能夠找到表現良好的股票來構建投資組合。

投資價值型股票可以獲得良好回報。豪根和Case Closed一文的另一位作者納丁•貝克(Nardin Baker)寫道:有強大證據顯示﹐與所有那些有關預期回報的複雜理論相比﹐簡單的直覺更為靠譜。

簡單的直覺事實上會讓你更輕鬆地賺更多的錢。即使是在計算進交易成本後﹐憑直覺進行投資的策略也能奏效。

這一發現也並非只適用於美國。豪根還研究了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股市的歷史數據。

結果是一樣的。波動性較低的股票帶來了較高的回報。簡直是免費午餐嘛。

很多專業投資者已經知道這一點﹐但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而知道的人當中﹐又有很多人不斷忘記﹐一次又一次地急著追捧那些昂貴的“潛力股”。最近的情況就是這樣。

華爾街也不會過於廣泛地向公眾散播這種寶貴的信息。跟客戶解釋起來是很困難的。而且﹐如果客戶知道有一個以更低風險獲取更高回報的簡便方法﹐他們還需要基金經理幹嗎呢?

不只豪根一人做出了這樣的分析。反向投資者多年來強調的數據顯示﹐在任何一個較長時間段內﹐“價值型”股票總能跑贏“增長型”股票。

投資公司GMO的知名策略師蒙迪埃(James Montier)曾經證明﹐日本過去20年的大熊市完全是緣於“魅力”股的下跌。他發現﹐這期間如果你持有日本的價值股﹐同時做空這些魅力股﹐你實際上會賺到錢。

這種免費午餐證明﹐市場遠遠談不上完全“有效”。豪根說﹐這個事實對有效市場假說堪稱致命一擊。

就連一些狂熱崇拜有效市場假說的人也都被迫部分承認了這類觀點。他們幾十年來堅持認為﹐要獲得更高回報﹐你就得承受更大波動或曰“風險”。回過頭來看數據時﹐他們才意識到實際情況並不全是這樣。他們承認﹐小公司的表現比大公司好﹐價值型股票的表現比增長型股票好──儘管它們含有的風險更低。

哦﹐原來就是這樣有效啊。

這對今天的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碰巧﹐過去兩年股市反彈期間增長型股票出現了大幅上漲。於是投資者再次任由自己幻想未來的輝煌﹐而不是緊盯今天的利潤。FactSet的數據顯示﹐從2009年年初開始﹐增長型股票的表現比價值型股票好20%。這令人難以置信。小盤增長型股票表現最好。所有股票中最安全的大盤價值股表現最差。

如果歷史可為鏡鑒﹐這種現象將會是一時的﹐它對聰明的長線投資者來說是一次機會。顯而易見的結論是﹐現在就該拋售增長型股票、買入價值股或價值股基金。雖然我對處於目前水平的整個股市持謹慎態度﹐但如果要買股票的話﹐我會買進一只低估值的大盤價值股基金。

Brett Arends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周小川為人民幣改革巧施木馬計?



周小川為人民幣改革巧施木馬計?
2011年 06月 02日 07:15
2
009年﹐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Zhou Xiaochuan)在說服中國領導人努力使人民幣成為國際標準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一個至今沒有答案的問題是:改革家周先生在說服他們的時候是否採用了一些花招?

Bloomberg News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
周小川的支持者說﹐他利用了經濟民族主義說辭來推動這項議事日程﹐通過使人民幣更依賴市場力量而非行政命令﹐從而最終放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這可以說是一種特洛伊木馬策略:讓這項政策主張聽起來如此誘人﹐這樣決策者們就會在沒有意識到其潛在影響的情況下批准這些構想﹐就像特洛伊人接受了希臘人運來的漂亮木馬﹐渾然不知裡面藏了什麼。

北京的一家經濟咨詢公司龍洲經訊(Dragonomics Research)的董事總經理葛藝豪(Arthur Kroeber)稱﹐人民幣的國際化是周小川構想出來的﹐在他的鼓動下﹐中國領導人批准了這個構想。

春華資本集團(Primavera Capital Group)的創始人及董事長胡祖六(Fred Hu)曾在銀行業及其他事務方面與周小川共事。胡祖六說﹐周小川選擇了一種利用民族主義情緒的巧妙方式﹐然後將其改頭換面﹐稱中國需要更大膽、更迅速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也許是這樣吧。但其他消息靈通的學者駁斥了有關周小川耍弄政治技巧的說法﹐他們說﹐即使周小川想推行這種策略也無法取得成功。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金融系主任李稻葵(Li Daokui)說﹐這是一種過於高明的解釋。如果他有這麼聰明的話﹐他就能提前躲在家中避開這麼多的政治攻擊。

引發這種爭論的根源

周小川拒絕接受本文作者的採訪。在他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內﹐他一直承受著來自政府和中共高層的壓力﹐後者希望增強國家在經濟管理中的控制力。在2000年至2002年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期間﹐他實行了更加嚴格的監管規定﹐人們把股市的暴跌歸咎於他。在央行任職期間﹐他經常與希望人民幣幣值保持大幅低估局面的財政部和出口商們發生沖突。

他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源於個人的政治背景。他是前任國家主席江澤民(Jiang Zemin)的人馬。在江澤民於2003年卸任後﹐無法再像從前那樣保護周小川使其免受攻擊。

為了理解圍繞貨幣政策產生的爭論﹐很重要的一點是回想一下2009年年初之前的中國經濟政策的民族主義程度有多麼嚴重﹐當時全球經濟正深陷於衰退中。中國國務院總理將這種衰退歸咎於美國的政策﹐同時﹐中國學者認為﹐被稱為“北京共識”的一種國家控制經濟發展的新模式被證明比所謂“華盛頓共識”的市場化政策要優越。中國凍結了從2005年開始的人民幣升值走勢﹐有跡象表明﹐中國認為人民幣貶值是保護本國岌岌可危的出口商的一種方法。

這種氛圍對於長期以來一直在中國央行宣導市場化改革的周小川來說尤其嚴峻。他與美國和歐洲央行行長及政治家們的密切關係成為一個不利因素。看著他越來越灰白的頭發和蒼白的面容﹐記者們一度猜測他很快就會被掃地出門。

但是﹐現年63歲的周小川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官場老手。2005年﹐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負責監管的中國債券行業發展步伐緩慢﹐在對這種狀況感到失望的情況下﹐他爭取到一年期以下債券的監管權力。市場上出現了這種債券的銷售熱潮﹐央行最終也得到了一年期以上債券的監管權。美國前財政部長漢克‧鮑爾森(Hank Paulson)說﹐周先生看上去是一個溫和而富有魅力的人﹐但骨子裡卻無比強硬。

周小川選擇在2009年3月發表三篇關於中國經濟政策的文章。在接下來的4月份﹐20國集團峰會將在倫敦召開﹐會議肯定會向中國施壓﹐要求其允許人民幣升值並向缺少現金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提供資金用於發放應急貸款。

其中的兩篇文章讚揚了中國的經濟政策──這與北京的政治立場保持高度一致。周小川寫道:“綜合比較世界上主要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政策措施﹐我國政府在出台重大舉措時決策及時、果斷、有力﹐體現了獨特優越性。”

更重要的角色

在第三篇文章中﹐周小川呼籲設立一種由一家全球性機構負責管理的超主權儲備貨幣﹐以取代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他寫道﹐只要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能夠將所有主要經濟體的貨幣納入其中﹐就能擔當這個職責。雖然沒有提到美元或人民幣﹐但這篇文章闡明了美元已經不能勝任全球儲備貨幣之職以及人民幣應該擔當更重要角色的理由。這種間接的文風在中國的政論文章中很常見﹐通過這種方式﹐周小川論證了人民幣應該發揮重要的國際作用。

在文章發表幾天之內﹐俄羅斯呼籲將人民幣納入IMF用於確定SDR價值的一籃子貨幣。(目前這一籃子貨幣包括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在當年的晚些時候﹐這個提議得到了一位IMF前任總裁的支持。

意想不到的影響

從國內來看﹐這篇文章在領導層反響不錯。儘管領導人並不讚成周小川提出的整體構想中的具體細節﹐但大幅提高人民幣國際地位的這個構想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支持。在一個月內﹐中國國務院批准了中國央行支持的一項允許人民幣跨境結算的計劃。從此﹐這項業務開始飛速發展。2010年﹐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總額達到人民幣5060億元(約合780億美元)。僅2011年第一季度﹐這個金額就達人民幣3600億元(約合550億美元)。

但是﹐這個決定所帶來的影響幾乎與經濟民族主義背道而馳。不清楚國務委員們(一般他們都不是學經濟出身的)是否意識到了這一點。人民幣在海外的需求量越大﹐這種貨幣面臨的升值壓力就越大(儘管這可能給中國的出口商帶來打擊)﹐中國政府設定人民幣匯率的能力就越弱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Jun Ma)預計﹐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高將削弱政府在其他方面的控制力﹐包括政府設定幾乎所有利率的能力。在五年之內﹐人民幣將實現完全可兌換﹐這將削弱中國對資金流入和流出的控制能力。

中國的領導人尚未批准進一步的自由化﹐實際上也從未正式批准人民幣成為SDR一籃子貨幣之一﹐正如周小川在文章中指出的那樣﹐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IMF和美國堅決主張﹐中國要讓人民幣實現完全可兌換才可具備這一資格。中國領導人的這種猶豫態度可能從另一個方面表明﹐當領導人支持旨在提高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構想時﹐他們將其視為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提升的一個標志﹐但或許沒有意識到這個決定可能帶來的那些變化

Bob Davis



======================================
中國提高了人民幣的影響力,但相對地也會失去對人民幣的控制力。
如同美元利率有很大一部份是由大西洋對岸的倫敦銀行業所決定的(LIBOR)。
從目前人民幣的離岸市場發展看來,也許未來人民幣利率會是由香港的銀行業者所決定的。

美國5月製造業PMI降至53.5 增速大幅放緩

美國5月製造業PMI降至53.5 增速大幅放緩
2011年 6月 1日 22:30
國供應管理學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美國製造業增速大幅放緩。當月價格壓力緩解。

5月份供應管理學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4月份的60.4滑落至53.5。

此前接受道瓊斯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調查的經濟學家曾預計﹐5月份製造業PMI將降至57.0。

分類指數的表現喜憂參半。

5月份新訂單指數從4月份的61.7降至51.0﹔生產指數從63.8降至54.0。

當月就業指數從62.7降至58.2。

當月庫存指數從53.6增至48.7。

當月價格指數從4月份的85.5降至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