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美國經濟比你想的還要糟糕

美國經濟比你想的還要糟糕
2011年 06月 10日 07:46

Martin Feldstein


巴馬政府推出的各項政策導致了美國經濟的疲軟:來年的經濟增長率充其量將低於歷史平均水平,令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留在高位或繼續走高。


Chad Crowe
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長率從去年四季度的3.1%下降到僅為1.8%的水平,但這樣的降幅還是低估了衰退的程度。在這1.8%的增量中,三分之二是企業庫存,而不是消費者或其他最終買家的消費額。這意味著,折合年率計算,最終銷售增長率僅為0.6%,實際季度增長率僅為0.15%──這幾乎等於沒有增長。經濟持續擴張無法建立在存貨投資的基礎上,只有最終銷售才能促使企業雇傭工人並進行投資。

如果我們考察更多細節,那麼這幅圖景就更加悲觀。月度GDP估計數據表明,2011年一季度只有2月到3月實現了增長。在3月短暫上漲之後,經濟在4月又再次下滑。實際工資,耐用品訂單,制造業產出,成屋銷售,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均出現下滑。而領先指標指數4月下挫也就不足為奇了,這是該指數自2009年春季上升以來第二次下滑。

5月份的經濟數據即將出爐,情況甚至比4月份還要糟糕:就業人數增長率大大降低;失業率走高;制造商報告訂單和產出增速放緩;連鎖店銷售疲軟;消費者信心急劇下降。

奧巴馬政府到底做了什麼才導致經濟無法實現強勁且可持續的復蘇?

奧巴馬政府最明顯的錯誤在於其財政政策失當:給購車者提供的舊車置換補貼;給首次購房者減免稅收;推出了8,30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舊車置換補貼只是暫時刺激了汽車產量,但對經濟沒有持續影響;給首次購房者提供的稅收減免也僅僅是暫時刺激了房屋需求。

而刺激計劃的規模和結構都不足以抵消總需求的巨大降幅。2008年底家庭財富的巨大縮水使得年消費支出量減少了5000多億美元。住宅開工量的下降又令GDP減少了2,000億美元。所以GDP總損失超過7,000億美元。奧巴馬政府在2009年首次推出的刺激計劃不足3,000億美元,2010年這一數字達到最高4,000億美元。就算刺激計劃中的每一美元都能等額提振GDP,上述規模仍然不足以填補7000億美元的年度GDP缺口。

事實上,刺激計劃中的每一美元給GDP帶來的增量遠遠小於一美元。經驗表明,最具成本效益的臨時財政刺激措施是政府直接支出。2009年想要這麼做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維修和替換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使用的軍事裝備。這項工作最終都要進行,但奧巴馬政府的刺激計劃中並沒有撥給國防部的預算。相反,總統奧巴馬讓國會中的民主黨領導人制定了一份像大雜燴一樣的刺激計劃,其中包括向州和地方政府進行財政轉移支付;增加對個人的轉移支付;給低收入納稅人臨時減稅等。其結果就是赤字增加但經濟卻沒有增長。

經濟持續疲軟的另一個原因是奧巴馬重視提高稅率。雖然奧巴馬勉強同意在2011年和2012年延續小布什政府的減稅政策,但奧巴馬今年的預算方案也呼應了他要求對高收入個人和跨國公司課以重稅的論調。有了這片漂浮在頭頂的加稅疑雲,個人和企業均不願進行創業投資也不願擴大經營規模就不足為奇了。經營規模的擴大能夠成就經濟的堅實復蘇。

第三個問題源自奧巴馬政府缺乏應對未來預算赤字和不斷膨脹的國家債務的明確方案。這就令未來的增稅和利率政策充滿了不確定性。利率水平是影響家庭支出和企業投資的重要因素。今年國家債務佔GDP的比例上升至69%,而2008年這一比例還只有40%。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估計,本世紀第二個十年結束時這一比例將高達85%,此後還將繼續上升。現實情況更加糟糕,單單ObamaCare一個項目在實施的頭十年就將耗費超過1萬億美元的資金。奧巴馬信誓旦旦地保証他的醫保立法不會給國家債務增加一毛錢的負擔──除非提議設立的新稅種能獲通過,用於老年人的醫保支出(Medicare)能夠減少,否則奧巴馬的保証無異於天方夜譚。

最後,奧巴馬政府在美元匯率政策上的立場前後不一。美國財政部反復重申這句口號:強勢美元對美國有利!但他們卻眼睜睜地看著美元實際價值在去年跌去了7%,同時還敦促中國允許美元加快兌人民幣的貶值速度。在匯率政策上缺乏前後一致的立場增加了不確定性,也限制了企業投資和雇工的積極性。

除非出台一項連貫有利的經濟政策,否則經濟還將繼續疲軟。這意味著在不提高邊際稅率的同時控制長期預算赤字。具體做法是縮減政府支出,限制取代政府直接支出的稅收支出。這意味著降低企業和個人的稅率以刺激創業和投資。這也意味著改革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制度,以保証未來退休人員的生活標準,同時限制未來納稅人的成本。

所有這些措施都是可行的,但奧巴馬政府卻一項也未實施,也沒有跡象表明他們未來會採取這樣的措施。

(編者按:費爾德斯坦是裡根政府時期的國家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現任哈佛大學教授,同時也是《華爾街日報》的特約撰稿人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