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到底何謂“最後貸款人”?


到底何謂“最後貸款人”?
2011年 11月 24日 16:34

來有很多分析師和策略師發表評論說﹐解決歐元區債務問題的惟一出路是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充當起“最後貸款人”的角色。

不幸的是﹐外界對於“最後貸款人”究竟意味著什麼似乎還存有許多困惑。

此外﹐還有一些人似乎認為﹐歐洲央行充當“最後貸款人”就是將歐元區主權債務貨幣化﹐但實際上絕非如此。

讓我們從頭開始講起:英國商人沃爾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在19世紀提出﹐出現恐慌時﹐貨幣當局應慷慨地向流動性不足但具備償債能力的銀行提供貸款﹐但可以徵收懲罰性利率。

此外﹐貨幣當局應該事先說明﹐銀行必須提供優質抵押品才能獲得貸款。

在眼下的歐洲﹐這意味著歐洲央行應該向那些缺乏現金但基本上能持續經營的銀行提供貸款﹐而不是那些只有在其所持歐元區週邊國家(如希臘)發行的政府債券沒有貶值時才具有償付能力的銀行。目前這類債券的實際價值只有其票面價格的五成或六成。

紐約梅隆銀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的梅勒(Neil Mellor)說:雖然歐洲央行此前曾多次買入歐元區週邊國家債券﹐但日漸清晰的是﹐歐洲央行是否成為最後貸款人的問題必須徹底解決(如果它打算通過“隱身”來避免承擔這一角色的話)。一旦解決﹐歐元區歷史上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一個真正關鍵的時刻將會到來。

英國券商Monument Securities的劉易斯(Stephen Lewis)說的更直白。他指出﹐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和其他領導人敦促歐洲央行購買歐元區政府債是因為沒有其他人願意持有這些債券﹐而歐洲央行被呼籲充當“最後貸款人”﹐還說這聽起來很合理﹐因為“最後貸款人”的角色正是中央銀行應該承擔的職責。

然而劉易斯說﹐這一概念被濫用了。他說﹐在市場不正常的情況下﹐中央銀行可以成為具備償債能力的金融機構的“最後貸款人”。在這些金融機構能夠提供優質抵押品的情況下﹐中央銀行可以向他們注入流動性。“最後貸款人”的責任並不延伸到不具償債能力的金融機構﹐也不包括向政府提供的央行貸款﹐即通常所說的公共債務貨幣化。

事實正是如此:公共債務的貨幣化就是我們俗稱的“印鈔票”﹐這種做法沒有考慮隨之而來的通貨膨脹。

正如劉易斯所說:歐洲央行大規模購買不受私人投資者歡迎的政府債券的做法正是公共債務貨幣化的一個明顯的例子。這會令市場質疑有關歐元的安排是否有財政準繩。而這可能會導致比當前決策者所面臨的情況更為危險的危機。

David Cott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