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貨幣聯盟瓦解的歷史教訓


貨幣聯盟瓦解的歷史教訓
2011/10/18 07:43:39

Stephane Deo / Paul Donovan / Larry Hatheway

下,歐元的存在備受爭議(即便尚未受到直接的質疑),因此我們難免會回顧歷史,看看以往貨幣聯盟瓦解時發生的情況。遺憾的是,對於現代經濟學家,可供參考的、貨幣聯盟瓦解的先例非常少。在下文中,我們列出了一些現代貨幣聯盟瓦解的例子,在考量歐元瓦解時,這些例子或可作為指引。但這一切都不表示我們認為歐元有可能瓦解,歐元瓦解的幾率非常低,因為一旦發生,將是徹頭徹尾的災難。

貨幣聯盟的定義

貨幣聯盟不是貨幣局制度或固定匯率,也不是幾種貨幣同時流通的聯盟。為了解析歐元,貨幣聯盟必須得是從某種角度類似於歐元的實體。這意味著在一個地理區域內採用唯一的貨幣、唯一的貨幣管理機構、唯一的匯率,而且沒有資本管制限制這種唯一貨幣在上述地理區域內的流動。

這種唯一貨幣還得是法幣,也就是說,得是紙幣。允許金幣在一個地理區域內流通並不能成為貨幣聯盟,只代表該地區的民眾了解金幣中黃金的內在價值。

最後,貨幣聯盟在法律上必須有唯一貨幣。貨幣聯盟某組成部分所簽訂的合約中提及的貨幣必須和另一組成部分是一樣的。如果共同貨幣區不同組成部分有不同貨幣,這個貨幣區的瓦解就容易得多──因為就算聯盟瓦解,合約也不會失效。

帶著上述定義,我們現在來回顧以往共同貨幣瓦解的情況。

奧匈貨幣聯盟 (1919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使得奧匈帝國分裂,被佔領地區宣布獨立。奧地利和匈牙利之間自1878年(當時奧匈銀行成立)就有一個法定貨幣聯盟。發行的貨幣克朗,是兩國的法定貨幣。該貨幣也在帝國其他地方使用,不過也有其他貨幣存在。

帝國通過債務貨幣化以及加強資本控制來維護皇冠的國際價值,以此來支持戰爭。戰後,除了奧地利和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王國、波蘭以及羅馬尼亞都有代表在奧匈銀行。這些國家在其所有或部分領域內都接受克朗。

但該貨幣聯盟很快解散。民族情感、雙重貨幣制度以及克朗通脹傾向,導致一種不可抗拒的離心力。自1919年起,各領地創立了自己的貨幣。與奧匈帝國崩潰分拆的進程,可能是我們研究歐元解體前景最貼近的模型。各國獨立行事,舊的奧匈克朗在此進程末期實際已不復存在。主要方式就是加蓋現有票據。

因此,在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王國領域內,所有的奧匈票據都被收回並被加蓋國徽。這就成為了法定貨幣(而未被加蓋國徽的票據不是法定貨幣)。但不幸的是,加蓋國徽很容易被偽造──因此該程序不得不在1919年11月重復上演。有了第二次加蓋,政府保持了20%的票據並將其投資於政府債券(當然是代表這些票據的擁有者)。其余加蓋後的票據之後在1920年以固定匯率兌換成(現有的)斯洛伐克第納爾。該匯率比在維也納克朗兌第納爾的市場匯率更糟糕。

捷克斯洛伐克在1919年也加蓋了票據,票據擁有者也不得不拿出一些現金“投資於”政府債券。這種被迫貸款支付1%的利息(考慮到當今現行的美國財政部債券收益率,這也許並沒有起初看起來那麼糟)。加蓋之後的票據之後被轉換成捷克克朗,一比一的比率旨在結清未償債務。

奧地利也在1919年加蓋票據,凍結了50%的銀行存款作為運作的一部分資金。克朗債務按面值被轉換成了加蓋後的克朗債務。但很多市民都保留著未加蓋的票據,希望能將其轉換成匈牙利或其他貨幣。奧地利的出口(並沒有很多)不得不以外幣來標價。雙重貨幣體系也出現演變(與種族隔離政策下的南非蘭特並沒什麼不同),外國人沒有限制地持有克朗(以外國賬戶),奧地利市民持有的國內賬戶僅能用於國內用途。

匈牙利是最後一個摒棄奧匈克朗的國家,於1920年加蓋票據。因其是最後一個加蓋票據的國家,且匈牙利貨幣強於加蓋後的奧地利貨幣,因此有跨境套利情況。

理論上講,該解體模型適用於整個歐元區。由於資本控制(以及對跨境人員流動的一些禁令),歐元本身可被加蓋並被轉換成本國貨幣。銀行賬戶首先可被凍結,之後以一種套利匯率(有或沒有被迫貸款)進行轉換。當然,債務被強迫轉換成新貨幣可被視為外國貸款人的違約行為,政府債務也可被視為違約──雖然被迫貸款(實際上是一種財富稅)可能會降低財政政策風險。對加蓋票據的任何預期可導致(認為的)較弱貨幣的銀行擠兌──或者人們囤積未加蓋的歐元票據以期能在另一個地域進行轉換──這是奧匈經驗的一個特征。

奧匈貨幣聯盟解體的先例並非一個全然樂觀的例子。奧地利和匈牙利成了惡性通脹和獨裁政府──且奧地利被迫請求國際聯盟來管理其貨幣,該貨幣最終轉換成一個新名稱先令,持續到1999年。

美國貨幣聯盟(1932/33年)

從多個角度來看,1932/33年美國貨幣聯盟的瓦解在貨幣聯盟歷史上都是個異類。這次瓦解既沒有產生新貨幣(至少沒有正式出現),也沒有真正實現──1933年羅斯福政府對該聯盟進行了改革。

盡管美元仍是美國的單一貨幣而且作為法定貨幣流通(只是和黃金掛鉤),但實際上各州都制定了和貨幣聯盟相悖的法律。1931年銀行業危機期間,過半數的倒閉銀行都屬於芝加哥和克利夫蘭聯儲轄區(按存款規模加權計算)。到1932年底,整個聯盟中的公司都開始把存款從當地銀行轉移到紐約的銀行。這促使各州紛紛宣布銀行歇業──實際上就是要制止資金轉移──反而讓資金加速流入銀行未歇業的地區。密西根州銀行歇業讓局勢進一步惡化。紐約聯儲下調了票據收購價,但由於這只是返還資本而非資本回報,因而未能明顯緩解資金流入壓力。

1933年1月芝加哥聯儲停止為紐約聯儲票據提供貼現業務(即拆借資金)。至此美國貨幣聯盟的統一運作實際上已經終止──各州銀行法規也開始了事實上的資本管制。1933年3月羅斯福上任時美國有35個州宣布銀行歇業,未歇業的州大多也都對取現做出了限制。美元並未消失而且仍是法定貨幣,但除了現金,美元其實已經不能跨州流通(而且取現也越發困難)。以物易物開始取代貨幣-商品交易。

1933年3月的聯邦銀行歇業讓局勢得到緩解──這實際上讓整個貨幣聯盟停止運轉了2周。隨後銀行逐漸開始重新營業,美元再次實現跨州流動。這次事件對歐元區的意義不僅在於它獲得了成功,也在於美國貨幣聯盟沒有真正分裂。勞動力的流動性、銀行業改革和資本重整以及更完善的財政體系讓美國貨幣聯盟以更可行的方式實現了重組。

它在貨幣聯盟分裂方面的教訓是,各州為了實施資本管制而停止銀行系統的運作(或某些州限制提取存款),讓聯盟出現事實上的分裂。如果要退出歐元區,就不可避免地要採取類似的行動。1932/33年美國的情況也可能成為應對希臘違約的有益指南。鑒於不利局面擴大的擔憂集中在歐元區銀行體系上,宣布銀行歇業或在整個歐元區內限制取現並等待從政者拿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可能是個行之有效的過度措施。這當然不是解決方案(其作用不會超過1933年的聯邦銀行歇業),但這會為尋找解決方案贏得時間。

蘇聯貨幣聯盟(1992/93年)

蘇聯貨幣聯盟的解體在很多方面都和奧匈帝國相似。二者都先後經歷了政治和經濟分裂。其過程也都包括貨幣本國化、使用另一種貨幣以及經濟和政治沖突。1991年蘇聯解體,15個獨立的央行代替了原來的蘇聯中央銀行。俄羅斯央行壟斷了盧布發行權。

蘇聯解體後一段時間內,貨幣市場幾乎陷入混亂。俄羅斯掌握了印鈔權,但各個央行並沒有在貨幣政策領域展開協作。部分國家的信貸擴張給銀行系統帶來壓力。為應對這樣的局面,1992年俄羅斯縮小了盧布發行規模(試圖通過限制狹義貨幣供應來控制廣義貨幣的增長是個相當極端的做法)。跨國支付系統也受到限制(實際上制約了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間的盧布兌換)。

俄羅斯減少貨幣發行的主要影響是有幾個國家出現了現金短缺的不利局面。它們因此開始採用平行貨幣(其中烏克蘭最早,1991年11月就推出了代金券;白俄羅斯也在1992年5月開始使用代金券)。

1992年下半年俄羅斯開始擴張信貸,貨幣聯盟的解體就此開始。克朗成為愛沙尼亞的平行貨幣,隨後變成了唯一的法定貨幣。其他波羅地海沿岸國家也隨之而動。烏克蘭的平行貨幣在1992年11月成為法定貨幣。

隨後俄羅斯加快了貨幣聯盟瓦解的步伐(同時為了防止大量貨幣回流)──1993年7月,俄羅斯宣布1993年之前發行的貨幣將不再作為法定貨幣使用。俄羅斯民眾可將一定數量的93年之前發行的貨幣兌換為新幣。超過該限額的部分將存入銀行,鎖定6個月(在當時的情況下,這種做法無異於通貨膨脹稅)。

1993年發行的盧布一直在俄羅斯國內流通,這實際上讓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持有的盧布變得毫無價值。

鑒於當時金融體系的成熟程度和政治結構,蘇聯解體和當前歐元區的情況幾乎沒有類似之處。但在貨幣聯盟內部發行代金券(就像蘇聯貨幣聯盟解體前那樣)是個值得關注的思路。加利福尼亞州政府也曾有過類似措施──把借條作為“代幣”。

捷克斯洛伐克貨幣聯盟(1993年)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的解體過程相對穩定,只是雙方的政局走勢有所不同(斯洛伐克政府在隨後一段時間內變得較為專制)。捷克和斯洛伐克都經歷了兩次貨幣聯盟瓦解──1919/20年和1993年,這可能會讓它們看上去有些不可靠。

1992年大選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政策方向,捷克和斯洛伐克隨即同意各自為政。貨幣聯盟即將分裂的預期促使資金從斯洛伐克流入捷克;人們對後者未來的經濟政策更有信心(而且認為捷克的貨幣終將升值)。92年10月捷克和斯洛伐克宣布,將從1993年1月1日起至少將貨幣聯盟(實際上就是原聯盟的延續)保持6個月。暫時保持這樣的聯盟當然只會讓資金更快地逃離斯洛伐克(目的是在局面失控之前脫身)。

捷克-斯洛伐克貨幣聯盟並不理想(歐元區當然也好不到哪去)。跨境流動的勞動力較少,而且盡管作為統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存在了很長時間,但二者的經濟體系相互獨立。因此,一旦失去統一的財政體系(由於在政治上一分為二),貨幣聯盟在經濟意義上的停轉就變得非常有可能。

當人們發現貨幣聯盟的瓦解不可避免時,逃往捷克的資金就變得勢不可當。雙方的邊境遭到封鎖,以防范現款轉移;金融交易暫停;從銀行取現受到限制;貨幣再次像奧匈帝國分裂時那樣被加蓋國徽,這種局面讓人感到有些詭異。和前文所述的情況一樣,可兌換新幣的舊幣數量受到了限制。超過該限額的舊幣都存入了銀行。

對歐元區來說,捷克-斯洛伐克解體的教訓似乎是不能提前宣布解體,因為這只會加速投機(人們可能認為這一點相當明顯而且應當預見的到。)在現款已經開始全面轉移的情況下,限制銀行取現(美國部分地區當然也也採取了這種措施)也很重要

貨幣聯盟瓦解的四大趨勢

我們認為,歷史情況表明貨幣聯盟的瓦解有四大共同趨勢。

一、資本外逃

當人們預計貨幣聯盟將分裂時,一個明顯趨勢是普通民眾非常善於把現金轉移到他們認為實力最強的成員國中。奧匈帝國瓦解時這種趨勢就非常清晰,當時人們都不把克朗兌換為當地貨幣,而是持有那些未加蓋國徽的克朗並打算把這些鈔票帶到實力較強的地區,去加蓋那裡的國徽。美國貨幣聯盟分裂時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民眾相信在紐約的美元比在芝加哥更有價值(至少把錢存進銀行時是這樣)。另一個例証是大量資金從斯洛伐克流入捷克。蘇聯解體時資金的流動不那麼明顯,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在短時間內無法斷定哪種貨幣的前景更好。

對歐元區來說,這些情況表明如果決定進行自殺式的解體,首先感受到壓力的將是銀行系統。目前在實力較弱的歐元區成員國中,人們還沒有為了提現而在銀行外面排起長龍,這可能是個有利跡象,對歐元區將瓦解的預期也是個反擊。如果出現預示著貨幣聯盟解體的惡性循環,歐元區可考慮對銀行提款做出限制。

二、奪取民間資金

另一個共同趨勢是貨幣聯盟瓦解是奪取民間資產的良機(當然是為了更大的利益)。奧匈帝國政府要求超過新、舊幣兌換限額的資金購買債券以及俄羅斯政府要求兌換限額以上的資金存入銀行都清楚地展示了政府讓自己獲得廉價資金或對所轄民眾征稅的過程。當然,美國貨幣聯盟分裂時沒有奪取銀行存款──但一些州將存款凍結了相當長的時間。美國所做的是奪取民間鑄幣(金幣和金條),鑒於當時美國實行的是金本位制,再加上這些鑄幣後來貶值為國有黃金,這樣做與征稅無異。捷克斯洛伐克貨幣聯盟即將分裂時曾對現金兌換數額做出限制。

三、實施資本管制,奪取外國人的資金

貨幣聯盟的分裂會帶來資本管制,這一點相當明顯。資本外逃和對民間現金及其他資產征稅意味著打算退出貨幣聯盟的經濟體在實施資本管制的同時,可能對外國人資產征收更多稅負。顯然,以國內政治和社會成本衡量,這樣做的不利影響較小。而且比較容易實施,因為資本管制將使資金無法離境。蘇聯解體時,俄羅斯實際上就採取了這樣的措施,辦法是拒絕承認外國人持有的發行時間較早的鈔票。奧匈貨幣聯盟瓦解時,外國人和本國人統統被區分開來。

四、社會動盪或更糟的局面

如果貨幣聯盟解體涉及法定貨幣,就可能造成嚴重的社會動盪。這種情況也許無法避免。法定貨幣的立足基礎是對政府作為唯一貨幣發行人的信任。如果對貨幣的信任不復存在,那麼對政府(政府體制)的信任也可能面臨同樣命運。由於成本過高,貨幣聯盟瓦解時經濟環境往往變得極為嚴峻。

這就是說,至少一部分地區可能出現社會動盪。同時,政府的專制程度可能上升,而且實際上過去一百年間貨幣聯盟解體時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此外,由於貨幣聯盟瓦解往往會讓政治統一性受到質疑,還存在爆發內戰的可能。

例証不足的缺憾

由於經濟、社會和政治成本過於巨大,貨幣聯盟的解體並不多見。也許,能說明貨幣聯盟解體後果的最理想例証並不是以往解體的那些貨幣聯盟(這種例子少之又少),而是與之類似的情況。

在《歐元瓦解的後果》這篇報告中,我們把2001年阿根廷比索和美元脫鉤作為案例研究的對象。說到法定貨幣不再受到信任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另一個和歐元區解體類似的情況可能是陷入惡性通貨膨脹的津巴布韋或魏瑪共和國。從經濟增長受影響的程度而言,當時津巴布韋或魏瑪共和國的情況和我們設定的歐元區解體情境相差無幾。

(本文摘編自瑞銀証券10月14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報告《貨幣聯盟瓦解簡史》,文中所述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