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陸經濟轉型 成長恐減速

陸經濟轉型 成長恐減速
 
北京大學教授黃益平
特派記者林則宏/攝影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指出,從經常項順差明顯縮小、收入分配改善,及消費占GDP比重上升等三個跡象來看,大陸經濟結構可能從2008年起就進入調整階段。若調整持續,大陸經濟成長率將會下降,經濟周期也會變得日益震盪。
黃益平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一場經濟座談會中表示,大陸前總理溫家寶經常提到,大陸的經濟增長模式不可持續,原因是投資占GDP比重太高,消費占比則不斷下降;收入分配惡化;經常項順差過大,對外部市場依賴過度等等。
但若從一些初步證據來看,大陸經濟結構可能在2008年左右就出現調整。第一個證據是,經常項順差近年來已明顯縮小。
2007年大陸經常項順差占GDP的10.8%,過去兩年已降至3%以下。黃益平說,未來若能保持在3%左右,代表大陸外部再平衡過程已基本結束。這也是為何大陸央行官員近來經常提出,人民幣匯率離均衡匯率已經不遠的主因。
資料來源:整理自黃益平演講內容
其次是,收入分配逐步改善。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底公布的數據,大陸基尼系數在2008年以前不斷惡化,但2008年以後就開始改善。黃益平表示,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基尼系數數字準不準確可以討論,但大陸收入分配在2008年以後確實是有所改善。
第三是消費占比逐漸恢復上升。2000年大陸消費占GDP比重62%,但之後一路降至2010年的47%,十年內降了15個百分點。黃益平說,「這是很令人擔憂的(現象)。」
不過,若從社會零售總額來看,2008年已經開始上升,而且08年以後,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也從先前的40%提高到50%以上,2012年大約是53%,這似乎意味著消費比重正在上升。
黃益平表示,大陸經濟結構是否開始進入轉型階段,仍需更多數據支持。但如果確實如此,代表未來大陸經濟將會出現六個突出現象:經濟增長下降、通貨膨脹壓力上升、收入分配改善、經濟結構更加平衡、產業升級換代加速、經濟周期愈來愈震盪。
黃益平指出,大陸經濟結構在2008年起進入調整階段,並非完全由政府主導,例如勞動工資調整就是由市場推動。但下一階段調整如資金與能源價格調整,更大程度必須取決於政府推動的改革,這也是何以外界對於預計在今年秋天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高度期待的原因。
【2013/05/1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