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埃里恩專欄/掌握六要點 拆解財政地雷

埃里恩專欄/掌握六要點 拆解財政地雷



【經濟日報╱埃里恩】 2010.03.22 03:36 am


每隔一段時間,全球經濟就會出現一開始遭到忽視的新發展趨勢,讓政府、企業以及家家戶戶猝不及防。

過去十年來,我們已經看過幾個這樣的例子。例如,中國興起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主力,衝擊世界各地的物價、就業以及財富流動。我認為美國與英國的住宅與金融產業過度擴張、終至崩潰,也屬於這種一開始被忽略的重大發展。

現在,我們應該關注一項新的局勢演變:許多先進國家正同時陷入嚴重的財政惡化。目前我們狹隘地只注意希臘的發展,但到頭來,我們會發現這其實代表著先進經濟體的板塊變動,影響深遠。要提前掌握這項演變,我們必須謹記六個要點。

第一,這種狀況是近年來資產負債表引發問題的最新發展。2008到2009年間,政府必須介入處理房市、金融與消費的同時崩盤。現在世界必須面對這些急救作法的後果。

美國的主權負債比率在兩年內急速攀升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0%,是先前難以想像地高。即便美國經濟以最樂觀的預估速度成長,美國負債相對於GDP的比率,仍將在未來十年內繼續上揚,因為負債總額已經太高了。

許多指標都可以顯示公共財政的集體惡化程度,我最偏愛的是花旗首席經濟師布伊特(Willem Buiter)的指標。現在,全球GDP有逾40%落在那些財政赤字高達GDP 10%以上的國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先進國家。而過去30年來,負債這麼嚴重的國家所佔的全球GDP比例一直都只有0到5%之間,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發展中國家。

其次,這波公共財政的衝擊已經模糊掉傳統的分野,像是我們所認定發展中與已開發國家的區別。現在,已開發國家的經濟與財政前景愈來愈糟,而發展中國家卻反而愈來愈好。

第三,問題不在先進經濟體會不會對這種狀況做出調整,他們終將調整;問題在於調整的步伐是有序還是失序,調整的時機,以及所帶來的整體衝擊。

政府自然會希望靠經濟增長以及民間部門持續持有國債,來漸進處理掉負債問題。但是全球異常的高失業率、經濟成長動能熄火、財政赤字居高不下以及新法規體制的不確定性,都為這種緩進作法帶來嚴重阻力。

因此,各國政府將被迫提高稅率,降低支出。而如果沒有及時採取這些辦法,後果恐怕將是訴諸通膨來降低負債,或者直接倒債,甚至沒收私人財產。

第四,政府的行動將衝擊到國內經濟的其他部門,因為政府可以分配或佔有經濟資源。受影響的產業則更難靠移出或跨境交易來避掉這些衝擊,因為政府財政惡化已成為全球性的現象。

第五,國際因素將使先進國家面對的經濟調整挑戰更為複雜。一國財政的重建效果不只要看一國政府的意願與能力,還受到其他國家重建決策的影響。

以上五點都顯示,資產負債表問題所帶來的衝擊,跨越各種產業與市場類別。可是現在,主流意見仍以為資產負債表的衝擊是局部、暫時性的,而且可以逆轉。

這讓我們得到第六也是最後一個要點:政府與民間部門將會太慢面對現實,帶來更多傷害。當新的系統性挑戰來臨時,通常沒有可以參考的辦法,於是人們常用舊的經驗去分析新的狀況,結果是根本忽略掉新局勢出現的事實。

更複雜的是,及時認清現狀還不能解決問題,必須要提出正確的作法。而歷史教訓告訴我們,政府與企業實在很難擺脫舊日的思維與承諾。

這使我們面臨什麼局面?我們的看法是大家尚未充分認知到先進國家的公共債務問題,但隨著時間逼近,終將證實是個關鍵問題。愈早認清這個局面,就愈可能跑在危機之前,而不是被危機所害。 (作者Mohamed El-Erian是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Pimco)執行長/編譯陳家齊)

【2010/03/2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