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名家觀點/沒必要把石化業趕出台灣

名家觀點/沒必要把石化業趕出台灣


【經濟日報╱林建山】 2010.06.15 03:33 am

兩岸北京商談就ECFA架構協議文本達成共識,早收清單比例是5比2,汽車被排除,紡織、石化及機械則待再折衝。但據了解,最具產業關聯效應的石化業,已初步被打六折。對台灣而言,外銷中國市場最大宗的五大泛用塑膠及四大化纖原料石化產品,確定不會得到更多「讓利」,無異是對台灣石化產業的一次重大排擠與打擊。

更直接地講,這樣的初步結果,頗有讓石化產業在台灣「無法活下去」的意味,不啻也是兩岸產業經濟戰爭的一個新局面。

其實,石化產業在台灣,多年以前就一直面對一個十分困窘的難局。自從80年代電子資訊高科技產業崛起並成為經濟發展主流之後,政界、學界及社會民粹就已經廣泛倡言:石化產業是高耗能、高汙染的夕陽產業,不應繼續留在台灣發展。

高耗能、高汙染的「原罪」、「印象」,使得台灣的石化產業早就在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名單中被除名,自90年代以來,幾乎再也沒什麼特殊獎勵措施。地方政府方面,更是動輒就看到聚眾驅趕或抗阻石化產業駐留與投資。

例如中部彰雲地區總投資額4,000億元的指標投資案「國光石化園區」,歷經四年六個月以上的環評程序纏絆,加上「白海豚生態廊道」300億元等的外加300項新增要求,弄得民間股東喪氣;但與國光石化案同時起步、在新加坡設廠的歐美大廠殼牌與艾克森美孚案,今年5月就已經正式營運供銷了。

面對這樣的局面,政府似乎應該冷靜慎重地思考:石化產業是不是應該從台灣經濟結構中切除?這是政府施政上一個關鍵的經濟政策課題。

儘管石化產業在國內愈來愈得不到政府、學研菁英與社會的青睞,但在高度重視生態與公民生活福祉的國際先進社會,石化產業迄今仍然扮演關鍵部門角色。石化產業的總產值占全球GDP的1.8%,其生產布局有34%在西歐、25%在美國、10%在日本,全球最大的石化廠座落在世界金融服務中心的比利時,而全球最強調環保的荷蘭,仍然以石化產業作為該國第二大出口產業。

從當前全球產業經濟與長期發展戰略變遷來看,石化產業都不應該也不可能從產業結構或世界經濟體系中退場。但在台灣,所有主流產業評價,都轉向「去」石化產業或「空」石化產業。當此之際,竟又碰上中國大陸利用ECFA的讓利策略槓桿,加速使石化產業在台灣「失去活下去的條件」。衹要此策奏效,很自然就可以把整個台灣石化業連根拔起,全盤移植到福建泉州石化專區或廣東佛山石化園區。針對這樣的產業經濟戰爭陽謀,主政當局尤其要明察。

誠摯建議決策當局,未來整個國家的對外實力,仍然要大大倚賴堅實的產業經濟,軟體經濟須有足量的硬體經濟、尤其是基礎產業經濟的支撐,面對台灣長期骨幹產業的未來,應有長程提高產業層次的思維,當下尤其要用高規格的製程標準與科技創新為規範,協助台灣石化業的升級與綠色營運,讓石化產業能夠與先進經濟社會齊肩平行,保有更高的產業吸引力與國家競爭力,接上永續發展的軌道,才是馬政府經濟施政的當急要務。此時此刻,真的沒有驅趕石化產業出境的理由。

(作者是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2010/06/15 經濟日報】
========================================
Tim say:
面對來自台灣本土的推力與對岸政府的吸力,台灣石化業者如何自處?
對岸的石化業在國際大廠的加持之下,已發展出完整之產業鏈了,是否還會需要台灣業者?
屆時,台灣業者恐將面臨進退失據的窘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