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從世界主要貿易管理機構傳遞出的信息很明確:官方數據已經不能反映全球經濟的真實情況。
世界貿易組織(WTO)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同樣明確地指出,他們所採用的“附加值”貿易測算方法更為準確,給有關貿易政策的辯論帶來了變化。WTO和OECD在一項歷時一年的研究課題中使用“附加值”方法計算貿易額,這種方法強調產品製造過程的分散性和全球性。這項研究結果為支持開放貿易的觀點增添了砝碼。這是因為,現在產品的供應鏈往往是全球化的,出口商在國際市場上的成功不僅依賴於他們製造最終產品的能力,還依賴於他們為製造過程進口相應原料的能力。
對於生產過程全球化的商品,高關稅及其他進口壁壘都會拖累出口,損害經濟和就業,而不是起到保護作用。OECD和WTO表示:“限制中間產品進口的保護性措施會提高生產成本,從而降低一國產品在出口市場上的競爭力。”
“限制採購外國中間商品和服務的政策,也會損害一國在區域和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英國的歐洲懷疑論者可能會指出,“附加值”貿易數據表明,英國出口商比過去人們以為的更依賴美國消費者,更少依賴歐盟。然而,疏遠與歐洲的關系可能會損害英國對美國的貿易。如果美國人從英國購買的產品是由產自其他歐洲國家的零部件製造而成的,那麽,英國退出歐盟將會提高最終產品的價格。
全球貿易性質的變化對於小企業尤其重要,只要所在國家實行貿易開放政策,靈活的小企業就可以從更加全球化的供應鏈中賺取利潤。該報告指出:“為了在全球範圍內競爭,企業需要在維持低庫存的狀態下對需求做出靈敏反應,如果他們進口的中間產品總是因為不可預料的原因被耽擱在邊境上,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現有的貿易收支測算方法自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時代以來幾乎沒怎麽變過。這位英國經濟學家有一個著名論斷:出口國和進口國都會從貿易中受益,因為各國在提供不同商品和服務方面具有比較優勢。
然而200年前李嘉圖寫出關於比較優勢的論文時,商品主要是由一國內生產的零部件製造出來的。盡管他的理論至今仍是正確的,但生產過程的實際情況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
審視iPhone的生產過程就可以發現,為何最常用的貿易收支測算方法(這種方法僅以商品和服務的貿易總流量為基礎進行計算)不能反映貿易在整體經濟中的作用。
根據經濟學家邢予青的研究,蘋果的產品由包括美國在內的五個國家中的九家企業製造。所有的元件都被運到設在中國大陸的台資公司富士康(Foxconn),組裝成iPhone後再運往美國。
以2009年為例,當時每生產一部iPhone,元件生產企業(沒有一家在中國)合計可以獲得172.46美元,而富士康可以得到6.50美元。然而,在雙邊貿易數據中,每部手機178.96美元的價值卻全部記錄在中國出口項目下。
從賬面上看,富士康參與iPhone生產給中國的貿易收支帶來了20億美元的進賬,盡管這20億美元中多數轉移給了外國公司,其中也包括美國公司——美國的元件製造商從每部iPhone上可以獲得10.75美元。
按照“附加值”測算方法,中國從這一生產活動中獲得的貿易收入只有7300萬美元,這樣一來,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就要相應縮小。
譯者/簡易
本文的網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855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