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資訊專欄/安倍經濟學…幸福迷幻藥
| ||
|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稱,日本選民讓他回鍋掌權後,他將讓日本經濟觸底回升。讓我們仔細檢驗他說的是否有理。
過去11年來,日本領導人頻頻更換,自民黨承諾的變革卻始終不曾兌現。安倍上任數周來採取的各項措施,徒然加深我對日本能否扭轉頹勢的懷疑。 他採取的手段包括,施壓要求日本央行以更多具體措施刺激經濟成長。根據彭博的調查,約21%的受訪者認為,日本在未來1年將提供最好的投資機會,另有54%的受訪者對所謂的「安倍經濟學」感到樂觀勝過悲觀。 有2個原因讓我無法輕忽這些數字。首先,我只希望管理我個人退休帳戶的人不是這類日本樂觀派的一員。第2,人很健忘,別忘了安倍2006至2007年擔任日本首相期間的表現並不及格。 安倍所屬的自民黨曾在近20年間興建許多大而無當的基礎建設,而且為了終結通縮而要求日本銀行(央行)挹注日本金融體系流動性,結果導致政府債務占GDP比達到舉世最高,使日本變成有如必須借助助行器的重症病人。 如果我們把日本人口嚴重老化且迄無有效對策的問題納入考量,這個意象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日本財相麻生太郎日前竟說,日本老年人應該「快點老死」,以紓解政府承受的醫療照護負擔。 那麼,安倍政府能否按照舊藥方再試一次,就可促使日本經濟恢復元氣並大步向前? 沒有經濟學家可以列出1990年代至今曾採用過的振興政策與貨幣措施有哪些確屬有效可行。那些藥方不但重疊處太多,而且沒有1項曾達到投資人押注安倍這次能夠締造的成績:為日本帶來可自給自足的復甦。 消費者如果不同意,日本通縮不可能結束。企業若不認為家庭即將擴大開支,不可能增加人力。銀行若認為貸款會淪為呆帳,不可能核批貸款。如果對今年或明年的信心不比去年樂觀,支撐此經濟3大支柱的薪資不可能增加。 安倍的主張可能誤導部分投資人,甚至連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也為他宣傳。日本的GDP的確可能短暫竄高。日圓已經貶值,東京股市上揚。然而日本曾多次見過類似的情況,而且總是在隨後的發展中吃足苦頭。 安倍並未提出任何新藥方。除日圓貶值,他是否已擬妥可有效提振日本競爭力的方案?或者提高日本勞動市場彈性,鼓勵日本年輕人成家立業?還是促使貿易更自由化、提高日本婦女的勞動參與率,和採用核能以外的能源政策?完全沒有。 自民黨不了解的是,日本面臨的挑戰主要在於結構面而不是金融,這正是日本央行總裁白川方明試圖強調的重點。 安倍執意要求日本央行把通膨目標設定在2%,白川方明的回應是「盡可能1年內達成」。到時候白川已經卸職,改由比較可以配合的人士接任。但日銀的反擊提醒世人,當經濟已因機能失靈而搖搖欲墜時,貨幣政策能發揮的功效也已十分有限。 自民黨的政策就像已失去實際功用的僵化教條。世局瞬息萬變,然而日本官員還是昧於事實,認為當年促使日本迅速復甦並蔚為經濟大國的處方仍然有效。這種「只要再一次大支出就能讓日本從此快樂幸福」的信心,已隨著時間逝去和債信下降而變得愈來愈凶險。安倍經濟學實際上是宗教大過於現實。 (作者William Pesek是彭博資訊專欄作家/編譯陳世欽)
【2013/01/26 經濟日報】
|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彭博資訊專欄/安倍經濟學…幸福迷幻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