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利豐(Li & Fung)香港總部一間間宛如精品店的商品陳列室,你會感到仿佛置身於西方的購物中心,不過惱人之處在於你無法確定自己究竟身處哪一家百貨公司。之後你終於恍然大悟,利豐是所有這些品牌的供貨商。
如果你曾買過卡爾文•克萊恩(Calvin Klein)或者蔻馳(Coach)的鞋履,DKNY的牛仔褲,美國鷹派服飾(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或是Aéropostale的服裝,以及湯米•希爾菲傑(Tommy Hilfiger)、Helly Hansen、橘滋(Juicy Couture)、凱特•斯貝德(Kate Spade)等品牌的任何產品,那麽你就擁有了一件由利豐組織生產並負責供貨的產品。利豐是全球許多極具知名度的品牌和零售商的供貨商,包括沃爾格林(Walgreens)、沃爾瑪(Walmart)、瑪莎百貨(Marks and Spencer)、森寶利(J Sainsbury)等。當你看到馬克•雅可布(Marc Jacobs)香水瓶上奪人目光的花朵型瓶蓋,或者香奈兒(Chanel)邂逅(Chance)香水瓶身上的金屬環時,可曾想過是誰找到了生產它們的材料?從迪奧(Dior)的睫毛捲燙器到以美元標價的Hello Kitty系列產品,利豐很可能是唯一年銷售額達200億美元、而消費者卻從未聽說過的消費品外包供貨商——即使該公司現已成為市場寵兒,並由於將戰略型思維用於亞洲地區供應鏈管理,而成為備受商學院推崇的案例研究對象。
但投資者對利豐的喜愛正逐漸轉為懷疑。該公司是香港恆生指數(Hang Seng index)過去一年當中表現最為疲軟的成分股——下跌幅度達到30%。該公司本月警告稱,營業利潤可能下降五分之二,其股價則在近三年低點徘徊。此次業績預警是否會像利豐所說的那樣,是由業務結構調整帶來的高昂成本導致的,而這番調整將使該公司未來能夠更好地為其占主要的西方客戶群服務?或者在其背後隱藏了更加嚴重的問題?
利豐與中國的關系
回答以上問題需要對利豐的發展歷程有所瞭解。該公司於1906年在廣州成立,從事瓷器、絲綢、玉石、竹器貿易,1949年後轉型為一家香港出口商,現在則發展成為了囊括15000家供應商的強大網絡。利豐是當今亞洲中間商的典型代表。
當利豐1973年上市時,其創始人馮柏燎(Fung Pak-liu,另一位創始人的李氏家族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賣出了全部股份)的孫輩馮國經(Victor Fung)和馮國綸(William Fung)從哈佛大學(Harvard)學成歸來,幫助父輩打理公司事務。馮氏兄弟現在分別擔任利豐名譽董事長及董事長,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他們一直積極並購,試圖藉此加強及擴大公司的供應鏈網絡並進軍新的業務領域。其中包括生產專賣商品——例如詹尼弗•洛佩茲(Jennifer Lopez)為科爾(Kohl's)百貨商店設計的服飾系列——以及收購碧昂絲•諾裡斯(Beyoncé Knowles)開發的時尚品牌。
利豐的這一系列收購似乎取得了成功,該公司收入和利潤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0%。但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業績應該放在中國崛起成為全球製造業強國的背景下考察。目前利豐仍將一半以上的產品外包給中國內地的企業生產,而美國市場占其銷售額的五分之三。自2002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以來,利豐的年均收入增速為15%,與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速持平。
但美國消費者的購買力目前受到抑制。除此之外,近三年來中國企業進軍美國市場的進程趨於停滯,市場份額穩定在五分之一左右,與此同時它們的成本則顯著上漲,尤其是勞動力成本。中國的平均工資年增長率達25%,幾乎已經回到了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之前的水平。那麽利豐作為中國出口貿易的重要推動者,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答案是,該公司將更加依賴收購,因其希望保持銷售收入持續增長,同時努力將外包服務多元化,並開拓新的業務條線。
收購依賴型增長模式
任何嚴重依賴收購的經營戰略都應引起投資者的註意。利豐收購的不是單純的實體零售店,該公司旗下沒有自己的工廠,也不保有庫存。正相反,該公司的專長在於,瞭解哪些企業有生產能力,並通過收購具有專業技能或者人脈的公司,完成整個供應鏈的構建。利豐僅在2007年以來就進行了50餘次收購,2010年收購的香水瓶配件採購和生產企業Jackel只是其中一例。在那段時間里,利豐在收購方面支出了約500億港元(合64億美元)。近期利豐斥資1.9億美元收購了化妝品集團Lornamead,該集團旗下擁有Lypsyl品牌以及Yardley品牌的美國業務部分。
投資者關註的問題在於,長期以來的收購習慣使得評估利豐的內生增長率非常困難。但總體而言,在該公司自2007年以來實現的高達三分之二的銷售額增幅當中,有一半來自每年進行的收購交易。剔除掉後續年份中被收購企業貢獻的收入增長(假設被收購企業銷售額與收購當年持平),則利豐的核心收入增速僅約為每年3%。必須承認,以上分析沒有考慮利豐商業版圖擴張帶來的成本協同效應或者交叉銷售效應。不過若是假設被收購企業提升了利豐的收入,那就意味著利豐內生業務的表現更為疲軟。
另一種方法是分析每名員工創造的銷售額。利豐的人均銷售額並未上升,盡管如果交叉銷售效應確能帶來更高的銷售額,該指標本應有所增長;但這沒有考慮一種可能性,即該公司確實售出了更多商品,只不過商品單價有所下降。以上並不是問題的關鍵。不論究竟是哪種情況,利豐在實現規模擴張的同時未能實現人均銷售額同步增長。事實上,人均銷售額從2009年的700萬港元降至2011年的500萬港元,盡管這部分是由於利豐收購的物流公司IDS雇有大量倉庫工人。
投資者對於利豐的收購戰略應該思考的最後一個問題是,該公司是否有能力如此隨心所欲地大舉收購?毫無疑問,利豐的經營活動現金流與銷售收入之比,相對於PVH和VF Corporation等美國服裝外包集團來說仍然偏低。PVH旗下擁有卡爾文•克萊恩和湯米•希爾菲傑,VF Corporation則擁有North Face、Vans、Timberland等品牌,其中Timberland也是利豐的客戶。利豐能將約5%的銷售額轉化為現金,僅為PVH或VF 的二分之一。這表明,利豐銷售額增長略有放緩就可能導致內部流動性緊張。但該公司認為將約80%的凈利潤用於發放股利非常理所應當——其股利水平至少為同類公司的兩倍——並且幾乎沒有表現出任何調整股息支付率的意向。但這種做法迫使該公司完全依賴外部融資來籌集收購所需資金,進而推動業績繼續增長。有鑒於此,強勁的股價走勢和較高的信用評級對於利豐而言愈發重要。
為收購依賴型增長模式辯護
幸運的是,利豐的股價一直偏高。該公司的融資模式非常簡單:借助自身股票估值較高以及信用評級穩健的優勢,通過增資擴股或者發行債券的方式為收購交易融資。來自資本智商公司(Capital IQ)的數據顯示,該公司過去十年間的平均預期市盈率高達23倍。但高信用評級、募集資金、對外收購,如此往復的循環只有在投資者相信利豐具備獲得高信用評級的資質時才是良性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近期的收購還產生了一項有利影響:有助於提升利豐低得可憐的利潤率水平。
利豐的營業利潤僅為銷售額的約4%,尚不及PVH或VF的二分之一,同時也低於同為香港上市公司的裕元集團(Yue Yuen),該公司為耐克(Nike)、阿迪達斯(Adidas)等品牌代工生產運動鞋。通過採用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剔除掉不同公司之間房產及設備折舊情況不同的影響,可以看到利豐的利潤率水平僅為同類企業的四分之一。雖然目前利豐的業績表現相對來說仍然較為疲軟,但較往年已有顯著提升;過去十年間該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上升了三分之二,營業利潤率則上升了三分之一,這表明規模效應確實存在。從這個角度來說,通過收購實現增長就更具合理性了,例如利豐試圖通過與詹尼弗•洛佩茲以及碧昂絲•諾裡斯的合作,進入利潤率更高的設計業務以及時尚品牌經營領域。亞洲企業不是一直都被教導說,要努力向價值鏈上游發展嗎?
缺乏可比公司但估值偏高
如果說市場對於利豐集團的收購主導型發展戰略褒貶不一,那麽市場對於其估值的看法則高度一致:該公司股價偏高。與利豐相似的企業很少,這使得橫向比較的難度很大。但如果就此認為,該公司應較處於消費品供應鏈中其他環節的公司具有顯著溢價,則似乎缺乏合理性。確實,利豐不用承擔由其負責供貨的零售商的存貨風險,也無需面對其外包生產工廠的房產和設備折舊。該公司同樣也不具備像PVH或VF那樣的品牌集中度。但這兩家公司和快速時尚品牌Zara的所有者Inditex集團以及裕元集團一樣,構成了行業參照系。利豐的企業價值倍數(EV/EBITDA)相對於所有上述企業均顯著偏高。該公司在過去五年中的平均市盈率也遠高於上述企業。
對利豐估值溢價的一種寬容解讀是,這是對該公司在一個競爭高度激烈的行業中實現利潤增長的獎勵,同時還體現了市場對其保持勢頭的信心。另一種較為苛刻的觀點則認為,較快的業績增速以及極高的股息支付率,分散了市場對於該公司依賴投資者提供保持增長所需的更多資金的關註。自2007年以來,該公司已通過募股籌集了135億港元資金,導致股權被稀釋了五分之一,此外舉債規模與之相當。全部融得資金在支付收購活動開支之後,僅剩7.9億港元。
利豐偏高的企業價值倍數不僅不合理,還使該公司目前絕無犯錯的餘地,但供應鏈領域的利潤水平正不斷受到擠壓,並且中國對於西方消費者來說已不再像十年前那樣神秘,中國的製造成本也不再像當時那樣便宜。
因此,如果要在當前的估值水平下買入利豐的股票,投資者還必須對該公司未來持續實現增長的能力充滿信心。該公司進入據稱利潤率水平較高的業務領域的多元化嘗試——例如開發以及運營品牌——從理論上來說足夠精明。但拖累該公司2012年業績的業務結構調整成本來自其品牌業務的美國分公司LF USA。利豐很有信心未來不會再受此類成本影響。但這種看法或許有些過於樂觀。投資者應當記住的是,來自瑞銀(UBS)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年中,該公司曾經兩次超越盈利預期,兩次恰好達到預期,未能實現預期則有七次之多——去年就曾有兩次。要麽利豐的管理層與市場溝通不佳,要麽該公司的業務過於短期化,以至於無法做出準確的長期預測。不論究竟是哪種情況,都不是有利於投資買入的信號。
利豐確有其投資價值——幾乎沒有公司有能力或者有勇氣復制該公司在供應鏈管理領域的技術專長。該公司作為商學院戰略研究寵兒的地位也無損於它在西方投資者心目中的形象。但現實是,精明而清晰的戰略思維以及龐大的供應商網絡,不足以支撐利豐目前的高溢價水平,特別是當公司處在一個低利潤率、低現金流的全球化行業中時。
譯者/馬拉
本文的網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879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