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不出口 「旱」動小麥期貨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彭博資訊二十九日電】
2009.06.30 03:48 am
阿根廷今年面臨7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小麥收成預估比去年少28%,無法供應出口所需,今年可能將寫下百年來首度沒有小麥出口的紀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29日早盤小麥7月期貨一度上漲1.1%,每英斗報5.40美元。
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經濟學家安區畢達特表示,阿根廷的旱災愈來愈嚴重,到9月前恐怕都無法紓解,2009-2010行銷年度的小麥收成,最多可能減少28%至600萬噸,只夠當地麵粉製造業者使用。
阿根廷1910年起開始出口小麥,如果今年情況確一如預估,該國可能會創一世紀來首度無小麥可出口的紀錄。阿根廷去年是全球第四大小麥出口國。
阿根廷農民通常在5月到8月間開始種植小麥,12月到隔年1月為主要收成期。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資料,阿根廷去年出口1,120萬噸小麥,預估今年會出口450萬噸。
但阿根廷經濟學家指出,巴西每年向阿根廷購買多達500萬噸小麥。拉美最大麵粉生產商Moinho Pacifico公司執行長皮赫表示,阿根廷今年若不出口小麥,巴西可能必須向其他拉丁美洲國家收購達300萬噸小麥。
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在上周發表的周報中,三度下修小麥耕種面積的預估值至290萬公頃,為一世紀來最低,且未來可能繼續下修。
安區畢達特表示,就算旱象提早紓解,今年小麥產量可能還是無法超過800萬噸,仍是1974年至1975年來最低水準。2008-2009年度的產量為830萬噸,只有2007-2008年164萬噸的一半左右,同樣也是受旱災影響。
皮赫預測,即使阿根廷今年小麥產量超過600萬噸,政府也會以囤積糧食為優先考量,因為如果落到還需進口小麥的地步,就會變成一場政治災難。
美國農業部預估,明年5月底止的行銷年度,全球小麥產量將達6.561億噸,是史上第二高。今年小麥庫存量可能增加1.827億噸,為2002年來最高。
【2009/06/30 經濟日報】
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房市景氣6分 張金鶚:陸資無法帶來需求 3都也不會使房價大漲
房市景氣6分 張金鶚:陸資無法帶來需求 3都也不會使房價大漲
鉅亨網記者張智堯
台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今(29)日公布「第1季房地產景氣動向」,房地產景氣對策信號分數為6分,比去年第4季下降1分,連續3季出現藍燈。政大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張金鶚表示,6分是史上最低;領先指標大幅下降是最擔心的,利多都出現在供給面;短期內將陷入盤整,下半年會是關鍵期;陸資來台很難替房地產帶來實質需求,3都升格也不會使房價大漲。
雖然對策信號分數觸底,內政部次長林中森表示,其實政府推出的2000億貸款,以前平均每個月有280億元,最近2個月平均都有450億元;張金鶚認為,如果中低收入戶因為優惠房貸進入市場,未來還是必須依靠實質所得,若遇到失業問題也將增加負擔。
張金鶚表示,對策信號分數為6分,已經是史上最低;曾經在2000年第3季到2001年第4季出現6-7分的谷底盤整;這次從去年第4季開始,已經連續3季在谷底。張金鶚表示,領先指標大幅下降是最擔心的,不利的問題都在基本面,失業人數創新高,但利多都出現在供給面,包括消息面、資金面M1與營建股,代表基本面跟消息面有落差,短期可能呈現盤整趨勢。
張金鶚進一步表示,盤整趨勢可能持續半年到1年,未來半年將是重要觀察期,首先觀察推案量是否成長,以及下半年交屋潮。就算市場反轉,信號分數不會一下子跳上來,因為基本面數據還需要調整:失業率、所得與租金都不是短期可以恢復,房地產是由需求做最後的引導。
張金鶚表示,陸資來台會有多少,也不太可能來台long stay,其實很難替房地產帶來實質需求;陸資來台可能只是希望取得台灣的know how,或是投資後,就獲利了結出場。
張金鶚進一步指出,陸資來台會使特殊商品,例如商用不動產與豪宅看漲,目前也只聞樓梯響;陸資不會使民眾所得增加,陸資行情目前也只代表資金行情。另外,民眾的實質所得還是偏低,其實 3都升格也不會使房價大漲。
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
5月景氣…藍燈賴著不肯走
5月景氣…藍燈賴著不肯走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2009.06.26 02:55 pm
行政院經建會今天下午公布5月景氣概況,雖然景氣領先指標已連續3個月回升,顯示景氣復甦可期,但構成景氣燈號的主要經濟指標與去年同期相較仍明顯衰退,景氣可能亮出這一波不景氣的連續第9顆藍燈。
9項構成景氣對策信號經濟指標,僅貨幣總計數MIB年增率12.95%,已達黃紅燈4分水準,其餘多數指標仍未擺脫藍燈1分情況,例如直接與間接金融年增率0.5%,海關出口值與去年同期相較衰退31.4%,工業生產指數衰退17.9%,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指數衰退2.02%,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減1.55%,股價指數也下跌26%。
影氣燈號從去年9月開始到今年4月連續亮出8顆藍燈,綜合判斷分數字則從今年2月開始擺脫谷底的9分來到10分,3月和4月分別為10分與11分。雖然5月綜合判斷分數有機會較上月增加1分,來到12分;但距離上一級的黃藍燈門檻17分還有一段距離,因此預估5月景氣燈號仍為藍燈。
上一次2000年網路泡沫時代,景氣燈號連續亮出15顆藍燈,這一次百年金融海嘯威力不容小覷,預估到今年底以前,景氣燈號由「低迷」的藍燈轉向黃藍燈的機率不太大。
【2009/06/26 聯合晚報】
總裁看景氣/經濟V型反彈 嘸可能
總裁看景氣/經濟V型反彈 嘸可能
【經濟日報╱記者黃欣、傅沁怡/台北報導】
2009.06.26 03:50 am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25)日指出,全世界各國經濟想在這波金融海嘯後出現「V」型反彈絕對「嘸可能」,他預期台灣經濟至少要2011年才能恢復先前的成長。
彭淮南表示,依據環球透視和摩根大通的預估,台灣經濟要恢復金融海嘯前的成長,要不就是2011年中或年底,同樣都是要到2011年,時間差不到幾個月。
彭淮南的談話顯示,台灣民眾可能還有兩年的苦日子要過。彭淮南指出,美國經濟在2010年底應能恢復金融海嘯前水準。但台灣是小型開放的經濟體,經濟成長高度仰賴出口,復甦要看大型經濟體的臉色,大約兩年後,也就是2011年的年中,國內生產毛額(GDP)才會恢復至金融海嘯發生前的水準。
彭淮南解釋,金融海嘯的禍源是美國,但就各項預估值來看,美國經濟復甦的時程反而領先其他國家,原因是台灣、南韓、新加坡等亞洲國家是小型經濟體,內需不足支撐經濟成長,景氣復甦時程因而落後美國等大型經濟體。
金融海嘯後,各國普遍採以寬鬆貨幣政策救市,彭淮南判斷,第一季已是景氣底部。
儘管國際金融市場回穩,據央行內部預估,各國經濟不可能是快速的V型反轉,恐怕比較接近U字型,但希望反彈時間不要太久。
彭淮南解釋,觀察經濟反轉的轉折點時,透過季節調整後的數字會比年增率準確,當某季經濟成長轉正,就代表已是轉折,但這不表示經濟會馬上回到原先成長幅度,一定要經過一些時間才能完全復原,「復甦的路還很長」。
【2009/06/26 經濟日報】
知名智庫:日版次貸危機 恐引爆
知名智庫:日版次貸危機 恐引爆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9.06.28 02:05 pm
日本著名智庫「東京財團」(Tokyo Foundation)向市場發出警告,日本出口衰退、經濟低迷、加上年中獎金大幅縮水,許多房貸戶繳不出貸款,「日本版」的次級房貸危機恐怕一觸即發。
東京財團相信,房貸市場瀕臨崩潰,將對成千上萬的日本家庭造成影響,「房屋難民」的數量將在六個月內急速攀升。隨著企業破產率的不斷攀升,日本的工業心臟地帶可能成為第一波遭受衝擊的地區,豐田汽車所在的名古屋一帶不久將成「死城」。
東京財團研究員指出,日本版的次貸危機早在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末期已種下禍根,由於政府政策失誤,為了拉抬房市以刺激經濟,降低房貸條件,原本沒有還款能力的家庭也取得貸款。當時這些房貸獲得批准,是假設日本經濟會在10年內完全復甦,企業的薪資與獎金穩定成長、且甚少裁員。
日本時報分析指出,日本企業一向在6月和12月發放獎金,上班族早就習慣把獎金當成薪水的一部分,將近五成的貸款人安排在這兩個月提高房貸償還金額,最多甚至是平時的5倍。
但全球融風暴中,企業主紛紛取消年中獎金,讓貸款戶捉襟見肘。朝日新聞報導一名40歲家庭主婦的困境,他們家35年長期貸款還有20年,平時月付8萬日圓房屋貸款,6月和12月則提高到40萬日圓,由於家裡有一個孩子在念大學、一個念高中,平時根本存不了什麼錢。她說,當初貸款時想都沒想過獎金會是「零」,更糟糕的是,先生還減薪兩成。
日本面臨同樣困境的人比比皆是,房屋業者也認為政府政策錯誤難辭其咎,1998年即埋下房市危機的定時炸彈,當時日本政府把官方貸款機構的房貸自備款由兩成降低為一成,並提供2%的低利貸款,鼓勵原本沒有能力置產的人購屋,創造了一批日本版的「次貸戶」,而這些人在不景氣時往往是首當其衝的裁員、減薪對象。
日本家庭房貸占可用收入的兩成左右,而據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估計,6月份發放的年中獎金將縮水20%,而且看不到快速復甦的跡象。
日本政府顯然低估了問題的嚴重性,甚至沒有房貸違約的官方數據。但有一項數據可見問題的一斑,去年9月到今年3月的法拍屋數量猛增了一倍。而且日本人比美國人更慘的是,日本房貸多屬於保護貸款(Recourse Loan),房貸戶如果付不出貸款,不是房子被拍賣就了事,銀行還可繼續追討欠款。
【2009/06/28 聯合晚報】
日物價暴跌 通縮陰霾罩
日物價暴跌 通縮陰霾罩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09.06.27 03:09 am
日本5月消費者物價暴跌1.1%,跌幅1971年開始這項調查來最深,反映日本重新陷入通貨緊縮的機率升高,並可能阻撓日本走出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深淵。
日本不含生鮮食品在內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連續兩個月下滑0.1%後,5月一舉暴跌1.1%,是史上最深跌幅。就算不計食物和能源價格,上個月的消費者物價仍比去年5 月下跌0.5%,縮幅為22個月最大。
日本銀行(央行)5月時預估,核心物價本會計年度會下滑1.5%,下個會計年度會下滑1%。
法國巴黎銀行經濟學家加藤說,需求持續惡化,商品與服務愈來愈難賣,業者只好降價促銷。根據日經新聞的調查,775家接受訪調的日本零售商中,47%準備在明年3月底止的本會計年度中降價促銷,而在去年的調查中,只有9%打算降價。日本第二大零售商永旺(Aeon)本周已開始調降糖果和飲料等商品的售價。
物價下跌並非壞事,但如果消費者預期物價會持續下滑,就會延緩購物,不但重創企業獲利,也會迫使公司減薪,反過來又傷害消費者的購買力,形成惡性循環。日本2005年時才走出長達10年的通貨緊縮。
日本財務大臣與謝野馨的顧問齊藤警告,日本有重陷通縮的風險,將對經濟復甦帶來沈重的一擊。
他說,通縮預期心理升高,將帶動實質利率,抑制企業投資。
【2009/06/27 經濟日報】
ECB利率將不動
ECB利率將不動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
2009.06.28 04:12 am
歐洲央行(ECB)6月4日把基準利率維持在1%的空前新低,多數分析師預期,歐洲央行本周可望繼續維持相同的利率水準,而且至少明年底前都不會調整利率。
歐洲央行將於7月2日公布最新利率決策,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奧地利成員諾弗尼日前罕見地明確表示,明年前利率都將按兵不動。相較下,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的談話就顯得小心翼翼,他曾表示,央行至少在今年內都可能維持利率不變。
【2009/06/28 經濟日報】
2009年6月26日 星期五
南韓 上修經濟預測
南韓 上修經濟預測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
2009.06.26 04:17 am
南韓25日調高今年經濟成長預測,由先前預估的萎縮2%上修至萎縮1.5%,但表示將維持擴張政策以支撐仍舊疲軟的經濟復甦。
南韓政府也說,將要求南韓銀行在8月前償還外幣貸款。這些外幣貸款是南韓政府提供給中央銀行,用來協助銀行處理全球金融危機,首爾當局要求銀行還錢是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正在回穩的又一訊號。
南韓除了上修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預測,並維持明年經濟成長預測在4%不變。
但首爾當局也表示,未來將隨著經濟復甦的步調,取消因應危機的措施,包括對創造就業的企業提供的財務支撐。
南韓企劃財政部在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經濟衰退已趨緩,許多經濟指標都指向好轉,但復甦仍舊疲軟。我們將維持現有的擴張政策一段時間,因為國內外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直到復甦很明確時,才讓總體經濟政策回歸常軌。」
這項經濟展望報告呼應了近來眾多樂觀的看法。國際貨幣基金(IMF)24日表示,將在一個月後公布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中,調高南韓的展望。
南韓今年第一季躲過GDP連兩季萎縮的經濟衰退命運,主要受惠於政府大舉支出和央行的貨幣寬鬆政策。南韓央行自去年10月以來累計降息3.25個百分點。
南韓第一季GDP比去年第四季微幅成長0.1%,去年第四季則比前季萎縮5.1%。
上修經濟成長預測的消息激勵南韓股市Kospi指數25日收盤上漲2.1%,9月債券期貨收盤下跌36個單位。
早安新韓證券(GMSH)經濟學家李聖權(譯音)說,要是經濟持續以目前的速度回升,政府今年的預測目標並非遙不可及。他說:「國內外的經濟環境已大幅改善,若無意外,國內經濟下半年可能繼續好轉。」他認為南韓央行今年可能都將維持利率在2%的空前底點不變,以刺激成長。
南韓政府並預期,今年出口將下滑16%,明年則會回升11%;進口會劇減24%,明年則增加16%。出口是南韓最大經濟成長引擎;今年的貿易順差可達創紀錄的260億美元,明年則為120億美元;今、明年的經常帳順差可達250億和80億美元。
【2009/06/26 經濟日報】
歐元區工業訂單 溜滑梯
歐元區工業訂單 溜滑梯
【經濟日報╱編譯紀迺良/綜合外電】
2009.06.26 04:17 am
歐元區工業新訂單4月下滑幅度創紀錄,且為連續第九個月走下坡,顯示歐元區經濟復甦之路仍將遲緩。
歐盟統計局25日公布,4月工業新訂單較去年同期陡降35.5%,較分析師預期的32%更為嚴重,且創下1995年以來最大年減幅,和3月相比則衰退1.0%。統計局另上修3月數據,月比數據由下滑0.8%上修至下滑0.2%,年比數據由衰退26.9%上修至下滑26.5%。
由於3月數據顯示衰退趨緩,外界原本預期最壞的狀況已經過去,不料新出爐的4月數據不如預期,令外界憂心歐元區經濟復甦恐有漫漫長路要走。
ING經濟學家維列特表示:「唯一安慰的是近幾個月來,工業訂單月衰退幅度已經由去年第四季的垂直降落明顯趨緩,不過歐元區的製造商在未來幾個月可能還是會發現日子難過。」
數據顯示,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4月工業新訂單年衰退幅度高達39.5%,法國銳減30.9%,義大利也驟降33.8%。
若細分來看,和去年同期相比,4月中間財訂單陡降38.3%,耐久消費財也下滑26%,都創最深年衰退幅度,資本財訂單驟降39.1%,非耐久消費訂單則減少8.9%。
若和3月相比,所有類別訂單都下滑,只有非耐久消費財訂單成長1.8%,是去年6月以來最大單月成長幅度。
根據Markit Economics 23日公布的歐元區製造業與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估6月萎縮速度為九個月來最小,顯示歐元區經濟逐漸觸底。經濟學家認為工業部門應該開始由銷庫存受益。
【2009/06/26 經濟日報】
美耐久財訂單 連二月勁揚
美耐久財訂單 連二月勁揚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外電】
2009.06.25 04:14 am
美國5月耐久財訂單意外連續第二個月大幅上揚,再度顯露經濟衰退已經趨緩的跡象。但被視為房市領先指標的新屋銷售在5月意外下滑,法拍屋拉低成屋售價使新屋缺乏吸引力。
美國商務部24日報告說,5月耐久財訂單比上個月大增1.8%。這樣的數據遠優於彭博訪調分析師預期的減少0.9%。4月耐久財訂單增幅修正為1.8%,雙雙皆創2007年12月美國經濟開始衰退以來的最佳表現。
但商務部24日另外公布的5月新屋銷售數,換算成年率之後,卻意外降至34.2萬戶,比前月下滑0.6%,遠低於彭博訪調分析師預估的增長2.3%,主因是法拍屋大增,削弱新屋價格競爭力,使得消費者傾向購買二手成屋。
耐久財訂單強勁上揚的消息振奮美國股市,道瓊工業指數早盤大漲88點至8,411點,標準普爾500指數與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亦各大漲逾1.5%與2%。
分析師樂觀解讀耐久財訂單的訊號,認為這顯示美國經濟將在第三季恢復成長。巴克萊資本公司分析師馬奇說:「到第三季,由於降低庫存的壓力消減,生產將會再度回增。政府的刺激方案協助穩定收入與消費支出,反應成較佳的訂單狀況。看來衰退已經步入尾聲。」
剔除飛機、汽車等交通工具後,5月美國耐久財訂單強勁增長1.1%,比4月的0.4%增幅再加速。商用飛機訂單在5月暴增68%,使汽車訂單下滑8.1%的狀況下,交通工具訂單仍繼續增長。
新屋銷售比統計簽的成屋銷售更具領先性指標意味,但本次新屋銷售不振,卻可能是受成屋銷售上揚牽連,而非房市惡化。
根據商務部的5月新屋銷售數據,依照中位數計算,5月新屋銷售平均價格為22.16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2.93萬美元僅微幅下滑。而根據美國全國不動產仲介協會(NAR)統計,5 月成屋銷售均價為17.3萬美元,遠低於新屋價格,新屋難與成屋競價。
分析師指出,最近表現相對穩定的數據可能促使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本次的利率決策會後聲明略作修改,以平息經濟復甦可能導致通膨的疑慮。
【2009/06/25 經濟日報】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5月外銷訂單 回升減速
5月外銷訂單 回升減速
【經濟日報╱記者林淑媛/台北報導】
2009.06.24 02:28 am
5月外銷訂單金額為251.7億美元,較上月增加不到1億美元,脫離今年「月月高」的軌道,轉變「月平」,訂單回升不如預期,有些符合近期經濟學者提到的半V型走平的線圖。
經濟日報/提供
外銷訂單的低點出現在今年1月,為176.7億美元,2月為201.2億美元,3月239.4億美元,4月251.3億美元,5月為251.7億美元。回升的速度越來越慢,慢到幾乎停在原點。
5月外銷訂單距離去年5月尚有63億美元的差距,跌幅20.14%,跌幅是近七個月來新低點。
受惠於半導體、面板、石化與鋼鐵等主力產業增產,5月經季節調整後的工業生產指數比上個月增加1.78%,已經是連續第四個月正成長,與去年同期相比衰退18.31%,減幅是近七個月來最低。製造業生產較去年同月減少18.55%,減幅也是近七個月來最低。
經濟部昨(23)日公布外銷訂單與工業生產變動概況,雖然5月訂單較4月增加不多,但統計長黃吉實說:「接單會一個月比一個月好,一季比一季好。」估計6月製造業生產減幅也會持續縮減,第二季減幅會比今年前兩季低。
根據統計,5月來自歐洲地區的訂單金額衰退幅度高達28.01% ,比上個月接單也減少10.49%,顯示歐洲地區的景氣依舊低迷,而美國接單年增率也衰退17.35%,他認為,未來國內接單要恢復每個月300億美元金額的水準,必須等歐美最終消費市場景氣復甦才能達到。
經濟部指出,5月以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比上年同月減少33.13%影響最大,主要是因為去年國際金屬價格居高不下,比較基期較高所致;受到金融風暴拖累,各國投資不振,國內機械業訂單大幅減少,根據統計,5月機械業訂單金額衰退幅仍高達44.23%。
不過,由於中國大陸擴大內需效應持續發酵,加上國際大廠釋單力道走強,半導體與面板等主力產業明顯回溫,電子產品接單金額萎縮情況大幅改善,5月較去年同月只減少11.33%,資訊與通信產品接單同樣只較去年同期減少11.90%。
經濟部公布外銷訂單動向指數為59.32,該指數高於50,顯示廠商認為6月接單會比5月好,官員預期6月訂單應是平穩成長。其中資訊通信產品及精密儀器等動向指數介於50至60間,電子產品超過65,顯示6月上述三項產品接單成長力道相對其他產品樂觀。
【2009/06/24 經濟日報】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傷及海外競爭力 復甦路崎嶇
工商時報 2009.06.22
傷及海外競爭力 復甦路崎嶇
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今年以來,韓元兌美元匯率強勁升值,導致南韓今年迄5月止以韓元計算的出口物價,出現40年最大跌幅,令人擔心南韓未來出口會受到傷害,阻礙經濟復甦。
南韓經濟以出口為導向,出口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達46%。
南韓央行日前表示,今年1至5月以韓元計算的出口物價,比去年同期大跌7.6%,是1971年以來同期間最大跌幅。在2007年1至5月期間,即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前,因韓元貶值,出口物價年增20.4%。
出口物價大跌,主要是韓元兌美元匯率升值,和經濟低迷所致。5月韓元兌美元平均匯率為1,259韓元,比去年12月的1,374韓元,大幅升值8.4%。
換句話說,南韓出口商在去年12月,每出口100萬美元貨品,可收到約13.7億韓元貨款;但現在出口同等值貨品,只收到12.6億韓元,讓出口商的營收因此減少1.15億韓元。
除了營收減少,全球經濟衰退導致海外需求下滑,讓出口商被迫降價來提升競爭力和買氣,又進一步影響獲利。
韓國金融研究院(KIF)指出,如果出口物價下滑,貿易條件和企業獲利將會惡化。儘管出口物價下跌通常能帶動出口量上升,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可能並非如此,因為海外需求不可能在短期內好轉。加上南韓內需仍然低迷,讓復甦之路崎嶇不平。
南韓5月出口比去年同期下跌28.5%至281.4億韓元,是連續第七個月減少。市場擔心由於韓元被低估,未來兌美元匯率還有更大的升值空間,像花旗預估12個月目標在1,200韓元,6個月目標為1,150韓元。一旦如此,南韓出口物價可能因此進一步下跌。
社論-周處除三害-各國政府要面對的主要經濟問題
工商時報 2009.06.22
社論-周處除三害-各國政府要面對的主要經濟問題
本報訊
「周處除三害」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周處問家鄉父老:「現在時局平和、又是豐年,大家為何還不快樂呢?」家鄉父老告訴他:「三害未除,怎麼會快樂?」周處追問:「是哪三害?」父老回答:「南山白額虎、長橋下的蛟龍,以及周處您自己。」這個故事除了開場白「現在時局平和、又是豐年」與現在時局不相一致外,其餘內容與未來各國政府要面對的經濟問題,則有互為呼應之處。
在未來幾年中,各國政府要面臨的三大問題,第一是要脫離現在的經濟不景氣,就像前段故事的南山白額虎,來勢洶洶,若處理不當,可能使世界經濟陷入大衰退之中;第二是來自供給面的物價膨脹,就像前段故事中長橋下的蛟龍,捉摸不定,去年第四季原油、基本金屬、農產品價格跌至谷底,但自今年年初至今,景氣雖然還沒回升,價格已經快速飆漲;第三則是2008年金融海嘯及其後經濟不景氣期間,各國政府忙著救金融、救經濟,不計代價地大幅擴充支出,既不敢加稅,又無法發債(除了美國國債有亞洲各國當買家之外),只好靠著增加貨幣供給來支應,未來景氣復甦後,接踵而來的,極可能是需求面的超級通貨膨脹。而最後一點就如前段故事中「周處您自己」一般,那個想要為民除害者,本身卻是肇禍者。
面對著這三大問題,目前多數政府其實沒有餘力處理後兩個問題,針對第一個問題,仍在積極做多,企求景氣不再下滑。尤其是亞洲各國,一向以出口作為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面臨主要市場歐美各國經濟疲弱、需求減緩,因而出口大幅萎縮,經濟陷入困境,宛如遇上凶猛的南山白額虎一般。今年第一季台灣的出口年增率衰退3成以上,經濟成長年增率創下負10.24%的空前紀錄,鄰近各國包括日本、韓國、中國的出口也都大幅萎縮。求人不如求己,不只是亞洲各國,其他國家幾乎都不約而同地以擴大內需作為拯救經濟的主軸。然而,財政紀律良好的國家,反倒受限於年度財政赤字餘額比率、政府負債總餘額比率等法定上限,真正能擴大財政支出的空間有限;有些國家以修改法律作為權宜因應之道,更多的國家則採寬鬆的貨幣政策,企圖以超低的利率,大量貨幣的供給,來刺激民間投資與消費。然而在經濟前景不明之下,投資鮮少因此有效快速提升,倒是各國股市拜資金行情之賜,出現「無『基』之彈」,對於實質經濟能否真有助益?一般多存懷疑。因此,能真正大幅增加財政支出以刺激景氣的國家,例如中國將以4兆人民幣來擴大內需,則被視為未來最有機會率先走出經濟谷底的國家。
至於第二個問題,面對著供給面的物價膨脹,許多政府都束手無策;然而,這供給面的物價膨脹卻將成為未來的長期趨勢。由於開發中國家紛紛工業化,原本屬於供應農產品、基本原料、基本金屬的國家,例如亞洲的越南、印度,歐洲的俄羅斯、烏克蘭等,在工業化的大纛之下,良田變為工廠,稻米、小麥、黃豆、棉花等農產品供應日趨減少;工業化也使得基本金屬銅、鐵、鎳、錫、鉛、白銀等的需求增加,價格居高不下,甚至節節上升。中國原本自產煤、鐵,卻成了全世界煤鐵的最大進口國。至於原油,更不待言,去年第四季曾經跌到每桶40美元附近,最近已經飆漲到每桶逾70美元,一般認為漲到每桶90美元也不為過。因此缺乏原油、基本金屬、農產品等資源的國家,長期可能面對如長橋蛟龍展現「飛龍在天」般的物價膨脹。這又該如何因應呢?中國其實這幾年來已經在全球各地撒下天羅地網,與多個油源國家簽長期購買合約、與全球前三大的鐵礦砂供應商力拓公司,簽訂股權購買合約(雖然功敗垂成),這些動作可以作為資源短缺國家,因應供給面物價膨脹的典範。
最難處理的問題就是「周處您自己」。各國政府(歐盟中少數國家除外),無論財政紀律如何,為了因應前一陣子的金融海嘯及這波的經濟不景氣,在救金融及救經濟兩大目標下,財政支出幾乎都已卯盡全力,在貨幣政策上也無所不用其極地降低利率。無論財政政策或是貨幣政策,都有時間落後效果,現在大家是「恨鐵不成鋼」,急著看到各項政策的成效早日呈現,但三、五年後,也許所有寬鬆政策的景氣刺激效果都同時呈現,而供給面物資短缺情況在景氣復甦時會更嚴重;過多的需求加上相對不足的供給,會是另一個超級通貨膨脹的引燃火苗。歷史故事中的周處,他消滅「周處您自己」這個禍害的方法是改過遷善,拜陸機、陸雲為師,並且「篤志讀書、砥節礪行」;如今在防範超級通膨這個難題上,各國政府應預為尋求「陸機、陸雲」等名師(做規劃),提早「砥節礪行」(拿出行動),才能使超級通膨消滅於無形。
謝國忠:商品囤積過頭 反彈尾聲
中國時報 2009.06.22
謝國忠:商品囤積過頭 反彈尾聲
何信彰/綜合外電報導
壓寶全球經濟即將復甦,中國官方和民間近來大肆搶料囤積商品,導致全球原物料價格迅速推升,但在庫存過剩、金融危機未見結束的情況下,包括陶冬、謝國忠在內的多位經濟學家認為,這波由中國引發的商品反彈,很可能已經接近尾聲。
分析師指出,從去年底以來,中國原物料買家眼見商品價格和運費低廉機不可失,大量購買原油、煤、銅及各種主要原物料,業者向銀行貸款的金額隨之爆增。對於此一現象,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謝國忠表示,將銀行貸款用來囤積商品充滿風險,尤其是在沒有需求的時候。
市場未見需求 商品投機盛行
謝國忠在接受於廿二日出刊的大陸《財經》雜誌專訪時指出,中國放出的貸款大部分並沒有變成投資,而是流入了資本市場,商品投機活動正嚴重損害中國經濟,更多的銀行貸款可能導致商品價格上漲,甚至帶來停滯性通膨的威脅。
中國「成都威爾鑫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商品分析師楊易君指出:「去年第四季時,商品價格變得相當便宜,中國從那時起開始囤積。」楊易君表示:「不過,大規模的採購正逐漸步向終點,中國的儲備幾乎已達滿水位。」
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陶冬廿日,也在個人的部落格中指出:「市場在好壞參差的經濟數據中尋找春芽,不過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全球復甦未必是V型的,於是美元反彈、商品價格回落。」
儲備近滿水位 油價出現警訊
去年底以來,不僅中國官方的「國家物資儲備局」積極備料,民間的製造商、經銷商、投機客也趁機囤貨搶料,期望在全球經濟復甦時,能帶動商品價格回升而大賺一筆。
過去三個月,隨著中國提高商品購買量,標準普爾GSCI全球商品價格指數上漲二六.五%,其中,油價大漲三九.六%,銅價更飆升四五%。
陶冬也認為:「全球經濟出現V型復甦的可能性很小。」而「石油價格近來曾以較長時間站在七十美元以上,但周五卻失守大關」,正是市場逐漸意識到這點所造成的。
此外,中國官方也已下令銀行減少放款給鋼鐵業者和鐵礦砂進口商,過去一周,交易商擔心中國囤貨動作減小,導致銅和其他的商品價格出現回跌。
央行貨幣政策 從管價→管量
央行貨幣政策 從管價→管量
【經濟日報╱記者黃欣/台北報導】
2009.06.22 04:51 am
中央銀行本周四(25日)將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議,據了解,考量國內物價相對平穩,但景氣尚未完全復甦,央行擬維持重貼現率1.25%不變。
相關官員指出,央行目前貨幣政策操作由管價轉向管量,即代表價格的利率不動,轉為控管市場資金流量來維持物價和經濟成長間的平衡。
重貼現率
擬維持1.25%
官員指出,市場資金如果過多,可能助長物價上漲;要是資金供應不足,又會衝擊經濟成長,央行的職責就是維持「鬆緊適中」的資金量,透過公開市場操作發行存單調節,讓資金處於合理水位。
目前央行未到期存單餘額已近5兆元,官員形容,未到期存單就像是市場資金的蓄水池,資金過多時,央行可多發行存單收回游資;要是市場缺錢,這5兆元未到期存單也可隨時釋出,穩定利率。
央行3月暫停降息後,金融業隔夜拆款平均利率自5月初來已連續一個月呈現「一直線」,利率波動僅介於0.095%至0.099%,除顯示央行嚴控資金量穩定利率,也可看出銀行普遍預期新台幣利率短期可能靜止不動。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王儷容便指出,油價上揚幅度還不至於讓國內產生通膨危脅,加上經濟前景未明朗,央行本次理監事會將維持利率不變。
學者提醒
年底可能升息
市場人士分析,其他主要國家都未宣布升息,預期央行不會貿然開出全球升息的第一槍,加上出口依然衰退,股市行情近日也回檔整理,市場沒有過熱的現象,央行還沒到需要升息的階段。
但學者提醒,這波全球經濟下滑速度既猛又快,未來要是市場因資金行情啟動反彈力道,首當其衝的必定是物價,如經濟情勢真的可於第三季全面反轉上揚,不排除央行今年底或明年初會反向升息來預防通膨,目前利率應該已是谷底。
【2009/06/22 經濟日報】
閱報秘書/陳長文條款
閱報秘書/陳長文條款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
2009.06.22 04:51 am
稅捐稽徵法第28條在98年1月6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針對政府機關因適用法令錯誤或計算錯誤,導致納稅人溢繳稅款時,納稅人可拿回的退稅款,不再受最長只有五年的限制。
這個「政府課錯稅,退稅無期限」的修正案,也被稱之為「陳長文條款」。
稅捐稽徵法第28條得以修正,肇因於知名律師陳長文一筆登記在太太名下的自用住宅,長達15年的時間,被台北市稅捐機關誤植為營業用房屋,課徵較高的房屋稅。後雖經稅捐處主動發現錯誤,依法卻只能退還其中五年的稅款。
陳長文認為政府課稅錯,卻不願全額退稅,是對人民權益極大的侵害,因而提起行政訴訟。但受制於修正前稅捐稽徵法明令只能「退稅五年」敗訴,引起社會嘩然,並促使立委提案修法。
「陳長文」條款生效後,財政部清查全國共有1.64萬件政府課錯稅案件,錯課稅額達2.7億元,均需全額賠付。
【2009/06/22 經濟日報】
違憲課稅 掀連鎖退稅效應
違憲課稅 掀連鎖退稅效應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2009.06.22 04:51 am
大法官會議661號解釋直指,財政部對客運業偏遠路線虧損補助款課徵營業稅違憲,已對國庫產生連鎖退稅衝擊效應。財政部並確認違憲課稅屬「政府錯誤」,適用「陳長文條款」,退稅期不能設限,粗估退稅款恐破4億元,創下課錯稅的最高退稅紀錄。
661號解釋認為政府右手給錢,財政部左手課稅,有違補助款的精神。聲請釋憲的是台西客運,但估計大有、大南、首都與台北四家客運業者都會收到退稅款。
根據661號解釋精神,財政部也清查其他可能觸及違憲的相關課稅解釋,發現包括公路客運的老殘票價補助,以及油價上漲對客運與計程車業的差價補貼,可能也有違憲之虞。
「陳長文條款」是指稅捐稽徵法第28條,凡可歸責於政府的錯誤,退稅期不再設限,該修正條款於今年1月23日生效。客運業補助款案是首宗因大法官會議解釋違憲,導致政府必須採取無限期退稅措施的案例。
原以為「陳長文條款」的威力只限於房屋稅這種小型個案,畢竟政府會課錯稅的案子很少,沒想到竟然出現大規模的通案。財政部擔心,「陳長文條款「已成為國庫緊箍咒,未來遭指違法課稅的案例,政府都必須面對無限期退稅的壓力,「一紙661號解釋就引爆逾億元退稅賠付款」,往後國庫衝擊難以預期。
財政部已行文交通部,要求提供客運、船舶經營偏遠路線的虧損補助金額,以便退稅。不過,為避免退稅範圍擴及過大,財政部傾向將退稅範圍限制在屬於虧損的補助。即領取政府補助原因若非來自虧損,原則上將不予退稅。因此包括老殘票價、油價差額補貼,仍將維持課徵5%營業稅不變,亦不涉及退稅。
661號解釋針對財政部民國86年發布行政命令,就受領政府提供偏遠路線營運虧損補助款的汽車及船舶客運業者,按其補助款課徵5%營業稅,大法官認為違反憲法第19條規定,即日起不予適用。
由於這號解釋完全沒有緩衝空間,大法官會議6月做出違憲決議後,財政部必須立即採取必要處理措施。86年解釋至今已逾12年,財政部已確認此案可歸責政府,可不受五年退稅限制,「不管課錯多久,都要退稅」。
聲請釋憲的台西客運自86到90年間領受交通部補助款共8,200萬元,補助公民營大眾客運業偏遠路線虧損,因未報繳營業稅,由稅捐處在92年援用財政部86年課稅解釋以漏稅理由要求台西客運補稅,並處以三倍漏稅罰鍰。估計連補帶罰營業稅逾千萬元。
【2009/06/22 經濟日報】
課稅權 不再無限上綱
課稅權 不再無限上綱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
2009.06.22 04:51 am
「陳長文條款」的時代來了,稅捐機關必須相信,拿著雞毛(課稅解釋)當令箭的時代,真的已經過去了。「陳長文條款」開始發酵,政府再也沒有做錯課稅解釋的轉圜空間。
大法官會議第661號解釋,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對於長期藉由課稅解釋令,加諸人民課稅負擔的財政部而言,從此必須謹慎拿捏課稅權。無法與時俱進,或挾國庫稅收做為捍衛課稅權的強勢作風,只怕得付出無窮代價。
稅捐稽徵法第28條被外界形容是「陳長文條款」,它的無限期退稅威力,財政部原本並不擔心,甚至認為政府課錯稅,最多只會出現在房屋、地價或使用牌照稅等零星、微小的案件上。縱使面臨無限期退稅,也不致造成國庫重大賠付損失。
6月間,大法官會議做成661號解釋後,徹底推翻財政部對「陳長文條款」的假想。大法官對財政部課徵客運業偏遠路線虧損補助款的作為,祭出違憲的解釋文,也將未來政府無限期退稅的適用範圍,一舉跨出底冊稅。
661號解釋涉及稅目為營業稅,將來,舉凡所得稅、貨物稅、遺產及贈與稅等中華民國17種稅目,只要政府一個不小心,做錯了課稅的法令,日後就要有面臨無限期退稅風險的準備。
做錯課稅解釋,是不應該被原諒的。被錯誤法令課錯稅的納稅人,必須耗費多少心力與金錢,才能掙得遲來的退稅正義;反過來說,政府課錯稅,國庫負責賠付,用的也是全體納稅人的錢。做錯課稅解釋的官員又該承擔何種責任?一紙661號解釋,代價上億元。財政部必須認知人民不會乖乖忍受不合理的課稅待遇。就法論法,課稅解釋的作用只是用來解釋母法,不論精神與實質,都不能無限上綱。
【2009/06/22 經濟日報】
漲過頭 抗通膨公債失寵
漲過頭 抗通膨公債失寵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綜合外電】
2009.06.22 10:36 am
很多投資人認為美國抗通膨公債(TIPS)最近漲過頭,紛紛賣出獲利,減持部位,凸顯近期通貨膨脹預期轉趨和緩,抗通膨公債因而失寵。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聯合投資公司(Federated Investors)等大型投資機構最近幾周內,賣出若干抗通膨公債,其他投資人也考慮賣出部分部位,把資金配置在傳統公債上。
抗通膨公債獲利賣壓和近期通膨展望和緩、經濟復甦問題揮之不去、美股反彈力道漸減、傳統公債價格反彈直接相關。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升息時機不確定,又採取抽回龐大貨幣刺激的作法,加重了抗通膨公債市場的困境。
本月1日到16日間,抗通膨公債下跌1.16%,高於傳統公債1.1%的跌幅,抗通膨公債本月的跌勢造成這種公債今年以來的漲幅縮減為4.5%,表現仍然勝過下跌4.6%的傳統公債。
PIMCO公司實質報酬率基金經理人伍樂說:「過去幾周裡,我們全面減持抗通膨公債部位,獲利落袋,但長期而言,我還是看好抗通膨公債。」。
最近有關通貨膨脹的報導、包括17日公布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創下將近60年來最大降幅的報導,都加強了近期美國物價壓力有限的看法。包括石油在內的商品價格強力反彈,因為房租、食品與服裝價格下跌而抵銷。因為美國失業人數繼續增加,目前工資上揚的可能性也相當小。
抗通膨公債給付的本金會隨著通貨膨脹定期調整,彌補投資人承受的通貨膨脹風險,因此在物價壓力升高時,債券價格會上漲。相形之下,傳統公債、特別是長期公債會因為通貨膨脹侵蝕固定利息給付的收益,價格通常會下跌。
通貨膨脹預期的變化反映在10年損益兩平利率上,也就是表現在10年期抗通膨公債和10年期傳統公債殖利率的利差上,今年初,10年損益兩平利率利差在接近0%的水準上起伏,到本月初,利差升到200個基點,是去年9月以來最大的差距。
但過去幾周內,抗通膨公債表現不如傳統公債,損益兩平利差因此縮小,17日縮小到176個基點,代表投資人認為未來十年內,通貨膨脹年率為1.76%。
【2009/06/22 經濟日報】
美國降低乳牛數量 乳製品飆高
美乳牛爆殺劫 乳製品喊飆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彭博資訊二十二日電】
2009.06.23 03:15 am
由於飼料價格上漲,加上全球牛乳供應過剩,美國酪農營運不敷成本,未來幾個月將屠宰逾10萬隻乳牛。市場預期,明年牛奶期貨價將創下空前紀錄,奶油和起司等乳製品身價也將一飛沖天。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
加州酪農基亞高馬斯的家族乳業公司已有百年歷史,今年2月他忍痛屠宰100隻乳牛,相當於牛隻總數的11%。他說:「同業都很驚慌,大家投入上百年打造酪農事業,但心血在一年內幾乎化為烏有,真的讓人很難受。」
飼料費用攀升加上全球牛奶產量過剩,酪農每生產10美元牛奶,就得付出17美元成本,現在他們準備將痛苦轉嫁給消費者。未來幾個月,全國生乳生產者連盟(NMPF)將資助酪農宰殺10.3萬頭乳牛。
富國銀行資深經濟學家史璜森指出,這波屠宰將導致美國乳牛數量出現1989年來最大降幅。他並預期,明年牛奶期貨價將上漲一倍至每100磅23美元,創歷史新高。明年9月交割的牛奶期貨價格,目前已比現貨價高出56%。
美國農業部也預測,屠宰潮將使美國今、明兩年的牛乳產量下滑,為40年來首見的連續兩年產量萎縮,明年奶油、牛奶和起司價格也將水漲船高。
今年前四個月美國牛乳出口銳減26%,飼養牛隻的玉米每英斗又漲了將近4美元,在供應過剩與成本激增的雙重打擊下,酪農不得不大舉屠殺牛隻,以免損失擴大。
批發牛乳價格過去一年跌了51%,19日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每100英磅9.93美元。美國農業部預估,今年牛乳現貨價將下跌34%,跌幅創該部門1980年追蹤價格以來最深。
銀河乳品公司總經理蓋利說:「我們在存亡邊緣掙扎,很驚訝沒有更多人宣告破產。」他指出,小牛需要24個月的照顧才能成熟泌乳,期間飼養成本高達1,600美元,但如今一頭成年乳牛的價格已跌到1,200美元。
經濟成長刺激全球對乳製品的需求,導致過去十年來酪農積極擴產。據統計,截至去年底,美國牛乳產量已破紀錄增至1,900億磅,乳牛數量超過930萬頭,12年來最高水準。
然而,隨著全球牛乳價格開始走跌,酪農業者紛紛上街頭示威,要求政府紓困。
【2009/06/23 經濟日報】
林毅夫:南韓將快速復甦
林毅夫:南韓將快速復甦
【經濟日報╱國外組/綜合外電】
2009.06.23 03:14 am
世界銀行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22日在首爾說,受惠於穩固的總體經濟結構和與中國密切的經貿關係,南韓將成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中,經濟復甦最快的國家。
林毅夫出席世界銀行發展經濟學年會時說,儘管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南韓今年經濟將負成長3%至3.5%,但隨著世界經濟逐漸回暖,南韓經濟有望強勁回升,2011年成長率將達到4%至5%。
今年第一季南韓各項經濟指標均回升。他說,從中期來看,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將嘉惠南韓、日本和台灣等東亞經濟體相關產業的生產和出口。
雖然目前金融體系已出現一些好轉訊息,但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因此,當務之急是採取措施強化金融體系,以及各國攜手採取措施以刺激需求。他在聲明中說:「整頓銀行體系的必要性,以及高收入國家開始收回擴張性政策,將導致全球反彈難以加速。」
【2009/06/23 經濟日報】
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
Fed 23日開會 將澆熄升息臆測
Fed 23日開會 將澆熄升息臆測
【經濟日報╱編譯紀迺良/綜合外電】
2009.06.21 04:12 am
美國聯準會(Fed)將在23日至24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預料決策小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將維持現行超低利率不變,並可能利用會後聲明澆熄今年可能升息的臆測。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費羅里預期,聯準會可在24日的聲明強調,就業市場和美國製造業持續萎縮,會降低通膨率、削弱復甦力道,必須維持夠低的借款利率方能促進持久復甦。
Wrightson ICAP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克蘭道爾也表示:「有許多種方法可以強調他們預期低利率,又無須過度承諾。」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經理人麥考利(Paul McCulley)更斷言,聯準會規劃的金融危機退場機制中,將不會包括升息,且2011年以前都不太可能升息。他甚至表示,對今年聯準會可能升息的臆測「很蠢」。
由於外界預期聯準會的決政小組將維持現行的0%至0.25%低利率不變,並有意願購買1.75兆美元的公債、不動產抵押證券等,因此投資人更想知道的是,FOMC對經濟的評估以及公債殖利率飆升的看法。
巴隆金融周刊指出,央行應該不太可能加速購買證券,以迫使長期利率下降,尤其是過去一個月來已大幅攀升的貸款利率。費羅里認為,聯準會可以更有彈性地調整其債券組合,以「有效促進民間信用市場的整體狀況」。
市場想知道的是聯準會的最後手段,但聯準會可能不會透露。在柏南克等聯準會官員表示,他們預測超低利率將維持一段長時間的同時,金融期貨市場卻已經開始預期升息。
分析師馬爾他在報告中寫道:「我們預期聯準會將利用本周的聲明表示,市場價位反映出投資人太高估聯準會升息的機率(今年12月升息的可能性被估為48.8%,明年4月升息機率為99.5%)。」
當政府準備花大錢時,成為政府的承包商是件好事。現在隨著政府借款節節上升到無法想像的地步,美國公債承銷業務成為華爾街少數成長的產業。
上周Jefferies公司加入成為標售美國公債的承銷商之一,這是三年來第一次增加,使得承銷商數目增至17家。
由於90年代末期預算盈餘,因此公債業務萎縮,主要承銷商的數目近年來已經減半。但現在政府借款爆炸,意味將有無窮盡的公債標售,也給承銷商機會從中獲利。
美國公債價格19日反彈,使上周殖利率水準變動不大。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收3.79%,30年期公債殖利率收4.52%。本周美國將再發行1,040億美元的公債,金額再創紀錄。
【2009/06/21 經濟日報】
失業率不降… 升息有得等
失業率不降… 升息有得等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
2009.06.21 04:12 am
在美國總統歐巴馬身邊擔任重要經濟幕僚的羅默女士(Christina Romer)表示,依照大蕭條時期的歷史教訓,失業率是經濟能否恢復健全的重要指標,擴張性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不可過早撤離。
羅默擔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與擔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的桑莫斯同為左右歐巴馬政策的首席顧問。她的上述看法暗示,在美國失業率預估仍將繼續惡化到明年的情況下,美國的貨幣與財政寬鬆措施也將維持一段很長的時期。
羅默在最近一期的《經濟學人》署名發表文章,《經濟學人》的文章一般都不具名,署名的客稿非常罕見。
羅默與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一樣,都是研究1930 年代經濟大蕭條的重量級學者,她的這篇文章便以〈1937 年的教訓〉為題。
羅默說,當年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新政」,其實是以驚人的速度出現巨大的成效。
在羅斯福1933年上任後的四年內,美國失業率從25%急速降至14%,經濟年成長率高達9%。這樣的經濟表現只比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略為遜色。
但接下來,羅默指出,美國政府犯下過早「退場」的錯誤。憂慮財政赤字,美國在1937年開徵社會福利稅,1936年發放的一戰退伍軍人福利金也沒有後繼,這些財政緊縮政策估計減少了2.5%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赤字,卻也對經濟造成巨大的緊縮壓力。
貨幣政策同步緊縮更雪上加霜。聯準會在1936年開始討論到「退場機制」,隨後把銀行的準備率提高一倍。財政與貨幣政策聯袂緊縮,造成1937年到1938年間的「人為」經濟蕭條,失業率隨即回升至19%。
羅默引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Milton Friedman)與史瓦茲女士(Anna Schwartz)的經典研究指出,聯準會緊縮貨幣政策是造成大蕭條惡化的禍首。柏南克看法相同,他曾在傅利曼的紀念會上說:「您是對的,我們(聯準會)當年錯了,我們不會重蹈覆轍。」
因此,長期寬鬆的政策看來已是白宮共識。美國財長蓋納在本月曾說,現在談「退場機制」言之過早。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周強調,目前9.4%的失業率很可能繼續上揚。
【2009/06/21 經濟日報】
2009年6月19日 星期五
經濟學人:台灣GDP衰退 央行可能續降息
經濟學人:台灣GDP衰退 央行可能續降息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2009.06.18 02:59 am
英國經濟學人(EIU)發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估台灣今年經濟將萎縮6%至7%,EIU並表示,為積極提振國內景氣,台灣央行今年可能持續降息動作。
台灣央行自去年9月26日以來已7度降息,降息幅度累計達2.375%,6月底理監事會議是否降息,備受矚目。不過金融界人士揣測,由於大舉降息釋出資金已經在市場上造成原物料上漲,通膨蠢蠢欲動,央行6月降息機率不高,也可能保持利率不動。
EIU也同時指出,全球經濟雖然可能已經觸底,但未來不排除走「W型」復甦,各國政府必須在抑制通膨與寬鬆貨幣政策中做出選擇。
EIU在報告中指出,台灣受到歐美先進國家經濟疲弱的重創,第一季出口銳減37%,4月、5月的出口衰退雖然趨緩,但幅度並不大;而中國大陸的振興方案對台灣的幫助可能也不多,因為大部分的振興方案,如營建等的進口需求不高,所以EIU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GDP)將衰退6%至7%。
EIU強調,由於出口對台灣經濟非常重要,因此短期內兩岸關係好轉的正面效益,不足以彌補出口衰退所帶來的衝擊。
也因此,台灣央行為刺激經濟回穩,可能一直到今年底都將維持降息格局。
EIU表示,目前出爐的若干經濟領先指標持續好轉,這意味著全球景氣最壞的狀況「可能已經結束」,但是不太可能回復到近幾年的水準。
此外,EIU說,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全球經濟有可能呈現W型復甦,在前景不甚明朗的情況下,各國政府必須在抑制通膨與寬鬆貨幣政策中做出選擇。
【2009/06/18 聯合報】
管中閔:將脫離實體經濟危機
管中閔:將脫離實體經濟危機
【經濟日報╱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
2009.06.19 04:14 am
中央研究院院士管中閔昨(18)日表示,台灣早已進入實體經濟危機,目前差不多要告一段落了,也就是處於即將脫離實體經濟危機的階段。
此時政府應針對先前提出的振興經濟政策,隨時調整施政次序與力度。
管中閔說,現在講實體經濟危機是個假議題,因為台灣早已經歷實體經濟危機,去年底開始出口值大幅衰退、工業生產指數滑落、外銷訂單大幅萎縮,這些都是實體經濟危機的表徵,台灣現在已在即將脫離實體經濟危機的階段。
管中閔指出,就各種經濟指標觀察,目前不太需要擔心會出現螺旋性下降、不知伊於胡底的恐怖狀況,現在大家比較關心的是經濟成長的逐季變化、2009年表現會不會比較好等問題,一般預測第四季恢復正成長,但如果從季的變化來看,第四季很可能比第三季還要差。
管中閔表示,目前只有經建會有季對季的比較資料,他建議主計處在公布年對年比較的同時,也應該公布調整後季對季的資料,由此可觀察相對於前一季的狀況,了解經濟的確實走向,才不會有失真的數據出現。
對於未來經濟走向與政府施政,管中閔表示,馬蕭競選總統時曾提出很多的政見,但上任後不久因為金融海嘯,有很多無法實施,馬政府一直在因應金融危機,如今經濟衰退減緩,在景氣即將進入另一階段的時候,政府應該針對先前提出的振興經濟措施,隨時調整其次序與力度。
【2009/06/19 經濟日報】
2009年6月18日 星期四
名家觀點/美國貨幣政策面臨難題
名家觀點/美國貨幣政策面臨難題
【經濟日報╱鄭貞茂】
2009.06.18 04:38 am
隨著各項經濟數據露出曙光,美國可望成為G7國家當中經濟最早復甦的國家,日前甚至連最悲觀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也承認,美國經濟衰退若在今夏結束,他也不會覺得意外。經濟情勢好轉,除了股票市場已先行反映之外,最近美國利率也開始大幅揚升,先前有些人解讀長債利率上升是反映市場憂慮美國財政赤字惡化壓力,但隨著油價突破每桶70美元,又有人覺得長債利率上升代表美國景氣回升與通膨壓力上揚。最令人感到意外的,則是短天期國庫券利率上揚,腦筋動得快的人立刻解讀美國聯準會最快將在今年下半年升息。
但就實際狀況而言,即便美國經濟在第三季回到正成長,但這絕大部分可能是受到政府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刺激效果。民間部門製造業產能利用率仍低,顯示產出缺口仍然存在,加上個人消費支出受到負財富效果與所得前景不佳的影響,成長力道也不是很強勁,因此除了加油站汽油價格再度回到每加侖2.5美元之上,消費者物價年增率至今仍為負成長,核心物價也維持低檔,因此通膨壓力尚未浮現,充其量只能說通縮壓力稍微舒緩而已。翻開美國過去歷史,幾乎不曾在景氣剛復甦、通膨壓力尚未成形之際就開始升息。
那麼為何利率市場要如此快速地反映聯準會升息這個題材呢?回歸問題本質,在這次金融大海嘯當中,聯準會除了將聯邦資金利率調降至幾乎為零的水準之外,今年3月更祭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藉由購買長天期政府公債,希望壓低公債利率,幫助市場利率維持低檔,讓貨幣市場與信用市場早日回到正常運作狀態。經過幾一、兩個月之後,聯準會的量化寬鬆政策逐漸發酵,市場開始充沛資金,股市開始回升,金融業拆款利率也逐漸下跌,似乎市場資金緊俏的情況開始化解。
我們必須承認,儘管金融市場迅速改善,但經濟基本面改善速度較慢。
經濟學中有一條非常有名的公式稱為交易方程式,亦即MV=PY,其中左邊M代表貨幣數量,V代表貨幣流通速,等式右邊P為價格,Y為產出,因此PY即可代表名目國內生產毛額。聯準會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目的,其實就等於多印鈔票,只要貨幣流通速度不變,名目所得將隨著貨幣增加而上升,而且在物價不變的情況下,名目所得上升即代表實質所得也會增加。
但是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隨著金融機構運作逐漸恢復正常,等式左邊一如預期增加,但等式右邊卻發生變化。我的同事對此提出一個妙喻,他假設整個經濟體是一部車子,經濟成長率代表車子前進速度,貨幣是油缸裏的汽油,消費者是這部汽車的駕駛,聯準會則是加油站工人。當景氣好時,路面非常平坦,駕駛人也想踩油門加速,這時候一部加滿汽油的車子將可以跑得很快;但是當景氣不佳時,亦即路面崎嶇,駕駛人並不想快速前進,有時候甚至還要踩倒檔,這時候就算油缸加滿油也沒有用,車子還是不會前進。
當金融市場因為充斥金錢而大幅上揚,但實質基本面卻沒有改善時,這其實就是一個泡沫。最近兩個月來股市大幅回升,投資人風險偏好回籠,其實都是各國寬鬆貨幣政策的結果,但是對實質產出的改善效果卻非常有限。
換句話說,等式右邊的實質所得並未明顯上升,於是造成物價便蠢蠢欲動,這也是為何國際油價又開始上揚的原因之一。固定收益市場參與者抓住這個題材,於是迅速將利率拱上去。
這對聯準會的貨幣政策造成一個困擾,原本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目的在引導利率下滑,但目前市場利率反而比先前更高。如果不繼續實施量化政策,讓利率持續走高,恐怕將不利於經濟復甦。但進一步實施量化政策又恐怕陷入油缸持續加油車子卻不跑的窘境,到時候反助漲通膨隱憂。因此聯準會當前的貨幣政策真的是如履薄冰,而聯準會官員也只能寄望講一些安慰人心的話,並祈禱美國經濟能夠早日復甦。
(作者是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2009/06/18 經濟日報】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主計處:通縮遠離 通膨也很遠
主計處:通縮遠離 通膨也很遠
【經濟日報╱記者徐碧華、何孟奎/台北報導】
2009.06.16 03:35 am
兩、三個月前擔心通縮,現在擔心通膨,轉眼間物價情勢出現了重大變化?主計處第三局管物價的科長吳昭明昨(15)日說:「台灣離通膨太遠,也已經脫離通縮現象,目前出現從未有過的經濟現象,還待定義。」
吳昭明說,當前經濟大衰退,經濟負成長幅度史上未有,按各種數字研判,物價應該下跌,物價卻出現僵硬性。所以,出現反向的通膨預期。
經濟兩位數負成長,工資大跌,失業率上升,但物價沒跌,實質薪資負成長,經濟上出現「停滯性通膨」痛苦現象,購買力下降、失業率升高…。吳昭明這樣描述新經濟現象。
吳昭明認為,兩端的擔憂都不符合實情,台灣不可能出現通膨,也沒有通縮。
吳昭明說,物價下跌是通縮定義之一,但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已經連漲三個月,物價下跌現象並不存在。2月指數是102.84,3月是102.96,4月103.75,5月上升到104.19。指數月月高,說明「台灣已經脫離通縮現象。」
但通膨又離得太遠,吳昭明說,起碼要先看到物價上漲,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要轉呈正值。去年下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在106、107的水準,今年內要看到指數上升到108應該不容易。
從各種指標推斷,物價應該下跌,需求下跌、躉售物價下跌、工資下跌、租金下跌,不管從成本面、從需求面看,物價應該跌的。尤其和去年同期相比,躉售物價下跌幅度達兩位數,大跌時間長達半年以上,零售物價應反映上游物價。
預期零售物價下跌而未跌,這是目前急需解釋的命題,吳昭明指出,主計處在找尋物價出現僵硬性的原因,也歡迎各界指教。通縮說之後,快速出現通膨說,他個人判斷,並不是物價情勢出現重大變化,而是對同一個經濟現象,出現不同解讀,學者各自從不同角度,看到他們認為該擔心的事。
【2009/06/16 經濟日報】
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美國憂通膨!財經專家不太悲觀
美國憂通膨!財經專家不太悲觀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09.06.13 02:38 pm
摩根士丹利的兩位全球經濟專家說,半世紀來最嚴重的全球衰退已接近尾聲,但美國可能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回復正常的成長水準。
伯納 (Richard Berner)曾經擔任美國聯準會的資深經濟學家,他接受彭博公司訪問時說:「金融逆境依舊存在,未來幾年的支出成長將相當遲緩。」伯納和他的同事葛林洛 (David Greenlaw)列舉的長串風險,足以讓最樂觀的人士為之沮喪。
汽油價格的反彈會抵銷振興方案的減稅優惠;遭到新法規約束的銀行業為避免風險,將繼續緊縮信用;失業率升高會抑制所得;房屋價值仍然下跌;過剩產能將迫使企業縮減支出;國家與地方政府都將縮編;遲緩的全球成長限制出口的擴增;利率的攀升可能讓復甦整個熄火。
在1950年代以來最差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表現之後,美國的經濟復甦將疲弱無力。勞工部的資料顯示,衰退對勞工市場的傷害,將使美國就業人口與總人口比率降到59.7%,是1984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伯納與葛林洛預測,美國經濟會到今年最後一季才開始成長,2010年的GDP成長率可達2.2%,大約只有過去40年平均成長率的三分之二。
伯納說,成長緩慢意味即使燃料價格攀升,通貨膨脹率也不會太高,也就是說投資人已高估通貨膨脹的風險。
伯納在6月8日的研究報告中寫說:「未來幾個月的通貨膨脹景象,或許會讓市場大感意外。」他說,聯準會年底前可能逐漸取消緊急放貸措施,第一次升息在2010年中以前不太可能出現。
【2009/06/13 聯合晚報】
Pimco:買股長抱 掌握三原則
Pimco:買股長抱 掌握三原則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
2009.06.14 04:01 am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imco執行長埃里恩(Mohamed El-Erian)建議採取新的「買股長抱」策略,依據長期觀點、景氣循環觀點與風險管理等三大原則,建立可攻可守的投資組合。
Pimco經理人葛洛斯(Bill Gross)曾說,經濟「新常態」將全盤改寫資產管理策略。埃里恩解釋說,這不代表推翻「買進長抱」的策略,但必須根據新常態加以修改。
埃里恩說:「金融體系正經歷去槓桿化、去全球化與再管制化。」換言之,未來將面臨低成長和高失業的時代,政府在企業界將扮演要角,消費者花錢更小心,對金融與監理機關失去的信任要花很長時間重建。因此,他建議投資人依據三大策略建立資產組合,包括長期觀點、景氣循環觀點,以及明確的風險管理。
長期觀點是指前瞻性觀點,尤其是在「資產配置與地緣政治曝險」方面。景氣循環觀點策略,認為未來市場波動更大、更難預期,應根據景氣循環趨勢來配置投資組合。他說:「前途顛簸進一步挑戰買股長抱的投資人,因為道路愈崎嶇,愈容易在錯誤的時機賣出。」「因此,投資組合必須針對較短期的景氣循環與技術趨勢調整。」
明確的風險管理是針對舊的分散投資策略。以往買股長抱的投資人認為,只要分散風險,投資就萬無一失,但「現在不再是如此」。埃里恩說:「分散風險是必要但非充分條件。」光是分散投資還不足以降低風險,因為復甦可能需好幾年時間,所有資產幾年內可能都毫無起色。長抱型投資人必須配合更積極的風險管理。
根據上述三大策略建立的資產組合,應該只有部分是長期投資,而所謂長期最多是三至五年,因為更長期就難以預測了。
針對金磚四國近來頻頻對美元出招,展現經濟實力,埃里恩說:「經濟強權重新洗牌不只是事實,而且正升高動能。投資人不可再拘泥過時的傳統思維。」
埃里恩建議,指數化可能不再管用,在不確定的環境下,「積極管理核心產品很重要」。此外,不要單獨投資美國,因為美國的成長將比別國慢。此外,沃爾瑪與麥當勞等藍籌股是接下來幾年的要角,但不會像以前那樣獨占市場。通膨威脅投資組合,最好的辦法是投資美國的抗通膨公債(TIPS),也可以買不動產保護組合,但TIPS更能對抗通膨,保障更可預測。
【2009/06/14 經濟日報】
德國防範通膨再起 寧勒緊褲帶
德國防範通膨再起 寧勒緊褲帶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
2009.06.14 04:01 am
即便承認美國的經濟復甦將比歐洲快而且猛,德國財長史坦布律克依舊把焦點放在如何終結刺激性的經濟政策。頑固的德國人似乎寧願勒緊褲帶,也不願讓赤字有些許失控的機會。
史坦布律克說,美國與新興市場的經濟復甦應是「V型復甦」,意味著在快速滑落後又快速回彈的經濟走勢。而歐洲與德國將是「V型與L型的混合」,顯示更為緩慢、微弱的復原道路。即便如此,他還是主張,務必要及時避免通膨發展成棘手的問題。現在大舉發債印鈔票救經濟的作法,顯然讓他頭皮發麻。
德國人對赤字經濟的恐懼根深柢固。在威瑪共和時期,印馬克救經濟的作法引發了超級通貨膨脹,摧毀掉德國的民主政體,導致納粹的上台與二次世界大戰的悲劇。
但在歷史情結之外,德國人對赤字經濟的擔憂還有實際的債信結構問題。
愛爾蘭的主權債信評等今年已連續被降兩次,歐盟各國的債信將參差不齊,傷害歐元區的一體性。
歐元區也缺乏像美國那樣單一、龐大的公債市場,沒有「超級避險市場」那樣的吸納力。這使歐元相對於美元有結構上的弱點,歐洲各國更容易受到債信評等調降、發債成本竄高的傷害。
因此,為了保護歐元匯價,避免劇烈貶值與通膨失控的風險,德國人寧願採取更強硬的態度,向市場保證債務與赤字不會失控。
儘管現在經濟局勢看來才剛剛冒出一些火苗,史坦布律克已經在擔心祝融之禍,急著擬定斧底抽薪之計。
【2009/06/14 經濟日報】
經緯線上/脫鉤 新興國家的迷思
經緯線上/脫鉤 新興國家的迷思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
2009.06.15 02:30 am
今年新興市場經濟體急速回春,先進國家卻繼續沈淪,中國大陸帶動亞洲與拉丁美洲若干國家經濟止跌回穩,脫鉤理論──開發中國家可以擺脫先進國家影響,自行快速成長──的聲勢因此再度高漲。
去年9月雷曼兄弟倒閉,造成全球市場崩盤後,2008年初盛極一時的脫鉤理論遭到大多數分析師揚棄,最近卻在創造「金磚四國」(BRIC)一詞的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歐尼爾鼓吹下,重新大放異彩。
歐尼爾指出,投資人認清新興經濟體成長可能勝過已開發國家,資金流入新興市場資產,形成相當明顯的脫鉤效應。而且中國特別可能領導世界經濟走出陰影,因為中國經濟成長對國內市場的依賴日漸加深,對出口市場的依賴降低。
巴克萊資本公司資產配置策略部門主管龐德認為,在全球化時代中,應該沒有徹底脫鉤的可能性,但新興國家和工業國家掛鉤的情形的確不如以前密切。
中國是最近情勢好轉背後的主要動力,去年11月,中國宣布龐大振興經濟計畫,對新興市場產生很大的心理影響,引發新興股市漲勢,進而支持中國取代美國的傳統地位,帶動世界走出經濟頹勢的說法。
樂觀看待中國經濟成長的看法引發商品市場漲勢,對眾多商品生產國特別有利,因為商品生產占這些國家經濟產值一半以上。
從中國宣布振興經濟計畫以來,流入新興市場基金的資金增加了105億美元,從先進國家基金流出的資金高達467億美元,新興股市因此比工業國家股市提早四個月回升,回升幅度遠超過先進國家股市。新興經濟體公債與外匯之類的其他資產,也都大幅翻升。
但除了中印兩國外,很多新興經濟體展望卻好壞參半,中歐、東歐國家情勢特別暗淡,過度依賴外債的匈牙利、拉脫維亞和烏克蘭甚至必須請求國際貨幣基金(IMF)紓困,顯示這些國家根本無法和西方國家脫鉤。
亞洲與拉丁美洲國家表現比較優異,經濟繼續成長,但阿根廷、厄瓜多和俄羅斯例外,如果不是油價回升到每桶70美元,俄羅斯經濟今年肯定會很難看。
反對脫鉤理論的人指出,新興經濟體依賴出口是脫鉤不成立的主因,包括中國在內,沒有一個採用出口導向成長策略的新興國家,能夠大幅擺脫先進國家的影響。
中國也不例外,中國經濟十分依賴出口,也十分依賴美國市場,出口占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高達32.5%,其中19%輸往美國。亞洲其他國家如新加坡和香港對出口的依賴更深,例如,新加坡出口總值占GDP的234%。
因此貿易關係是反證脫鉤理論無效最有力的證據,世界經濟情勢還是受美國消費者影響。
這種關係可以從全球股價指數中看出來,從2002年1月以來的89個月中,富時全世界新興股市指數和富時全世界已開發國家股價指數有75個月同步波動,相關性高達84%,證明兩大市場大致同步起伏,也證明脫鉤理論只是迷思。
(綜合外電)
【2009/06/15 經濟日報】
2009年6月12日 星期五
6/10參加聚陽(1477)股東會紀錄
時間:2008年6月10日 9:00
地點:雙連教會七樓禮堂
股東會舉辦地點就在聚陽公司的對面,隔一個中山北路就到了,剛好在台泥大樓的隔壁,讓我想起5月27日才在台泥大樓參加達和航運(6701)的股東會。
為了參加這個股東會,我還特地背著老婆,跟公司請了半天假。自從堂堂出生之後,特休假都要優先排給他,諸如:預防注射、回羅東探望外婆等,假單都要先請示老婆大人。希望老婆大人不會發現我偷請了這半天假去行使股東權利。
為了不使老婆發現,我按照正常作息時間出門上班,進了公司之後,經理還特地問我怎又進公司來了。我笑著回答:「等會才要去辦事」。(不過開股東會算是正事嗎?)把電腦開機,登入MSN製造在公司上班的假象後,就出門去了。
股東會場相當樸實,現場參加的人不少,不過感覺都是聚陽的員工(可能剛好公司就在對面吧!)。除了我之外,還有二女一男穿黑色正式套裝的投資人,我想應該是外資法人的代表吧。
沒想這麼多,很快地入座之後,翻閱「議事手冊」,先看看裡頭的「營業報告書」果然還是把去年(2008)業績的衰退歸罪於金融風暴(看來每家公司都一樣)。很快地就開始開會了。
議程相當順利,各項議案都由會場後方某人帶頭鼓掌後順利通過。不過我對於本次股東會的二個議案不是很滿意。
- 補選獨立董事的背景與資格。這個獨立董事似乎是學建築的,除了擔任某投資公司之董事之外,似乎並無商業、紡織、法律等相關背景。很快地翻翻年報,看看其他獨立董事的資歷,看到一位獨立董事有政大金融系教授資格,我就不想再發言提問了。
- 承認資產減損案。議事手冊中並未列明哪些資產或業務發生減損,但由於是報告事項,所以我想等到臨時動議時再發言詢問。
- 資產減損發生的原因。
周財務長答覆:資產減損之主要原因有三,分別是去年終止自有品牌業務、柬埔寨與中國產區之產能縮減,減損金額分別為。
- 近期發行可轉換公司債的用途。
周財務長答覆:受到金融風暴衝擊,歐美主要客戶面臨消費緊縮之困境,紛紛要求延長付款期限,因此加重營運資金之需求,此為發行可轉換公司之原因一。二為危機入市,儲備資金尋找潛在併購對象。
- 請公司恢復公告每月自結盈餘。
周財務長答覆:自本月開始恢復於公開資訊觀測站上公告上月自結盈餘。因此最快在6月20~25日即可於公開資訊觀測站上看到聚陽今年5月的自結盈餘。
會後,聚陽的IR(Investor Relationship,投資人關係)部門邱經理,過來跟我要股東編號,以便於登載在股東會議紀錄上。也跟邱經理要了一張名片,方便日後直接去電詢問。在交換名片的同時,董事長周理平先生也下來跟我握手,還直說感謝我的好問題。(大概是感謝我的問題沒有太刁難吧!)
整個股東會就在祥和的氣氛中結束了(也許在教會辦,有受到天主的加持吧)。前後大概只花三十分鐘左右吧。
經過這二場股東會(另一場是達和航運),我鼓勵大家應該抽空親自面對這些經營階層,看看他們如何面對小股東,另一方面也實踐股東行動主義,畢竟我們的財富是寄望在這些人的努力上。
雙率雙低 面臨考驗
雙率雙低 面臨考驗
【經濟日報╱記者傅沁怡/台北報導】
2009.06.12 03:44 am
中央銀行高層決策官員昨(11)日指出, 貨幣政策從採行到效果顯現會有時差,因此央行制定貨幣政策時會考量物價走勢,但目前國內物價低且穩定,且央行若因應油價等成本因素推升的物價而採取緊縮政策,將付出產出縮減、影響經濟成長的代價。
央行將在本月25日召開第二季理事會討論利率政策,據了解,央行內部傾向暫維持重貼現率1.25%不變。但央行官員強調,貨幣政策並非一成不變,央行向來重視物價穩定,如果國內有出現通膨壓力的隱憂,央行也會適時採取必要政策因應。
央行決策官員指出,近年不少國家央行採行通膨目標機制(inflation targeting),證明物價是央行最關心的事,但物價有很多種,央行關心的是剔除蔬果及能源價格的核心消費者物價,主要是考量蔬果價格受天候影響,油價則易受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影響,在短期大幅波動。
官員表示,物價是由總需求與總供給決定,央行的貨幣政策只是影響總需求的因素之一,且物價上漲有時是由需求帶動,有時是由成本推動,例如進口油價上漲,貨幣政策對需求帶動的通膨比較有抑制效果,對成本推動的通膨採行緊縮貨幣政策,可能付出產出縮減的代價。
金融人士則認為,央行為提振景氣,先前採行低利率、低匯價的雙低政策,但若進口物價上漲帶動國內物價走高,央行勢必要讓新台幣匯價升值才能平抑進口物價,這波油價反彈可能對央行貨幣政策形成衝擊。
【2009/06/12 經濟日報】
====================
Tim said:
面臨輸入性通貨膨脹,台灣央行除了將'匯率升值之外,並無較佳之解決方式。
但台幣升值又會影響出口產業,衝擊經濟成長。
因此,未來可能將出現「低成長高物價」的「停滯性通貨膨脹」環境。
Fed褐皮書:最壞的衰退已過去
Fed褐皮書:最壞的衰退已過去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09.06.11 03:11 pm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10日公布「褐皮書」,顯示今年春季美國經濟出現零星復原的跡象,但整體條件仍然疲弱,好消息則是有些地區下滑減緩,最壞的衰退階段可能已經過去。
褐皮書指出,從4月中旬到5月,聯準會管轄的12個地區中,有五個地區的下滑勢頭有「溫和化」跡象。另外幾個地區的遠景有所改善,但經濟活動「到年底仍然難有實質性的增加」。
總體而言,這次的調查結果似乎比4月中旬公布的報告好一些。10日的褐皮書將是聯準會6月23-24日利率會議的重要依據。觀察家認為,聯準會將繼續以超低利率、大量挹注流動性等積極措施來協助提振經濟。
聯準會前此已宣布投入3000億美元來降低房貸利率與其他消費債務,專家並估計聯準會將會繼續增加購買國庫債券。
褐皮書顯示,大多數地區製造業不是持續下跌,就是滯留低水平,但亞特蘭大與堪薩斯地區跌幅減緩;紐約地區趨穩;達拉斯地區出現趨穩跡象。
針對引發衰退的房地產危機,聯準會表示,住宅房地產持續疲軟,但紐約、費城、克利夫蘭、芝加哥等八個地區的銷售量上升。
就業市場仍然普遍疲軟,工資非持平即下跌,而且製造業的就業率特低。零售業就業市場好壞參半,波士頓與克利夫蘭地區趨穩,但里奇蒙地區繼續裁員。
褐皮書說,作為經濟生命線的消費者支出也「持續疲軟」。紐約、明尼亞波利斯與達拉斯報告零售溫和成長;波士頓、舊金山、費城、亞特蘭大、克利夫蘭、堪薩斯銷售情況「持平或好壞摻雜」,其他地區仍在下跌。新車銷售在12個地區都呈跌勢。度假者厲行撙節,導至旅遊業業績也不佳。
【2009/06/11 聯合晚報】
一年來首度停降 紐西蘭利率不變
一年來首度停降 紐西蘭利率不變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09.06.11 03:11 pm
紐西蘭央行11日宣布維持去年7月實施至今的2.5%利率。紐西蘭房市出現上揚的跡象,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衰退可能逐漸走向尾聲,因此沒有必要繼續降息。
雖然不再降息,但升息的時機也還沒到。央行總裁波拉德表示:「我們預期紐西蘭經濟在今年底才會再度開始成長,因此貨幣政策可能必須繼續提供一陣子支撐。」波拉德預測,紐西蘭經濟可能第二、第三季還是萎縮,第四季恢復成長。
有些經濟學家表示,波拉德的聲明暗示沒有迫切再度降息的必要,如果經濟持續正面發展,紐國央行甚至會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升息。
但波拉德重申,央行2010年後半才會升息。他宣布維持2.5%利率後表示,國際經濟雖然已有穩定化的跡象,國際經濟條件也有好轉的走向,但國內經濟活動仍然不利,目前不宜升息。
紐西蘭去年首季陷入衰退,而且衰退持續至今,是紐西蘭30 多年來最長期的萎縮,央行放鬆銀根因應情勢,從7月開始連續調降利率,總共砍掉5.75個百分點,從衰退之初的8.25%降到2.5% 。
根據專業調查,紐西蘭企業界5月轉趨樂觀,是八個月以來首度恢復信心。消費者信心則是去年9月以來最強的。
【2009/06/11 聯合晚報】
日本首季 經濟萎縮14.2%
日本首季 經濟萎縮14.2%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09.06.11 03:11 pm
日本內閣府11日公布的修正數字顯示,出口與企業投資萎縮造成日本經濟上季以14.2%的年率萎縮,但跌幅比上月估計的15.2% 縮小。
內閣府同時也將去年第四季的萎縮年率從14.4%修正為13.5%。由於中國的需求協助穩定出口,加上製造商提高生產以補充庫存,預料日本經濟本季將開始擴張。
不過,閒置的工廠產能仍多,企業獲利也持續下滑,很多公司更相繼削減投資與裁員,復甦能否持久延續仍引起懷疑。
東京瑞士信貸集團的首席經濟學家白川說:「我們會看到出口、生產與工時的回升,這也意味經濟上揚。然而,庫存擴充帶動的回升10月左右結束後,經濟能否持續成長則大受懷疑。」
上周公布的報告顯示,日本企業第一季削減資本支出25.4%,是1955年開始編纂紀錄以來的最大減幅。同一報告也指出,企業獲利萎縮69%。
不過,日本還是顯現若干衰退放緩的跡象。例如,4月的消費者信心升到10個月來的最高水準;政府上月推出鼓勵消費者購買環保產品的計畫以來,電子產品的銷售已升高約20%。此外,省油車稅率下降,也協助本田汽車過去兩個月的銷售大幅成長。
【2009/06/11 聯合晚報】
連續第四個月 南韓維持利率不變
連續第四個月 南韓維持利率不變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09.06.11 03:11 pm
愈來愈多證據顯示,低借貸成本與財政激勵措施已逐漸拉拔經濟回升,韓國銀行(南韓央行)11日宣布,連續第四個月維持基準利率在2%的空前低谷不變。
南韓央行總裁李成太和他的決策小組11日決定,將七天期的附買回利率維持在2%不變,此舉和經濟學家的預期相符;央行去年10月將基準利率從3.25%一路下調。
首爾股市的KOSPI股價指數今年來已上揚26%,市場揣測經濟已度過最壞的時機,也促成韓元對美元匯價在最近三個月攀升五分之一。
亞太地區央行如今都在評估從全球衰退中復甦的情況,紐西蘭央行11日維持基準利率在2.5%的水準不變,泰國上個月也已終止連串的降息措施。
首爾東埔證券公司的分析師朴宇淑說:「許多跡象顯示金融危機已度過重要的考驗,經濟下滑也逐漸放緩。央行在探尋更多復甦的徵兆時,年底前可能都會維持利率不變。」
南韓靠著低利率與政府支出的刺激,成功地克服出口重挫的衝擊,第一季經濟小幅成長,避免因連續兩季萎縮而陷入技術性衰退。
【2009/06/11 聯合晚報】
降幅超過預期 巴西降息1個百分點
降幅超過預期 巴西降息1個百分點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09.06.11 03:11 pm
已陷入經濟衰退的巴西10日宣布降息一個百分點,降幅超過分析師預期。
巴西央行將所謂的Selic利率從10.25%降到9.25%,降幅超過分析師預測的0.75個百分點。巴西央行今年來的四次利率會議之後,每次的降息幅度都超過一個百分點。
巴西國內生產毛額(GDP)去年第四季萎縮3.6%,今年第一季又比前一季下滑0.8%,已陷入2003年以來首見的經濟衰退。根據巴西央行6月8日做的調查,巴西經濟今年可能會創下19 年來的最大縮幅。
穆迪公司的Economy..com公司拉丁美洲區主任庫提諾說:「巴西央行積極想拉抬經濟成長。」巴西央行今年來已將基準利率從13.75%的高峰降到現今的水準。
央行決策委員會的聲明說:「委員會同意未來的貨幣寬鬆必須更謹地進行,在下次會議之前,我們會密切注意通貨膨脹的發展。」巴西5月份的通貨膨脹年率已降到5.2%,是最近12個月來的最低水準。
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本周說,企業正加速生產以應付需求擴增,經濟成長可能在第二季反彈。
【2009/06/11 聯合晚報】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日本躉售物價下降5.4% 創22年最大跌幅
下降5.4% 日本躉售物價創22年最大跌幅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9.06.10 03:04 pm
日本央行10日公布,5月躉售物價比去年同期下降5.4%,創下近22年來的最大降幅紀錄。衰退幅度超過市場預期的5.1%,比4月份修正後的負4%擴大,也是連續五個月同比下降,引發日本將再度陷入通貨緊縮的憂慮。
日本央行在初步報告中指出,躉售物價下降的原因是汽油和煤產品價格下挫,最近國際商品價格雖然有回升趨勢,但日本國內經濟疲軟,致使企業不敢漲價。
日本上次躉售物價衰退5.4%是在1987年3月。日本官員表示,目前雖然無法斷言日本經濟步向通貨緊縮,但以企業商品價格來說,呈現暴跌趨勢。央行曾預估,本會計年度的躉售物價將下跌7.5%。
經濟惡化帶來的需求衰退,引發商品價格明顯下挫,通縮壓力進一步加大,可能影響企業銷售額,而對日本經濟復甦造成拖累。日本在1990年代房價泡沫化後,有數年時間陷於通縮,央行被迫降息到接近零利率。
另據內閣府今天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4月份企業機械訂單比前一月下降5.4%,遠高於分析師預估的0.6%,連續兩個月下降。4月份企業機械訂單總額為6888億日圓,是1987年4 月份6746億日圓以來的最低紀錄。這項數據顯示,日本企業最近雖然出現生產復甦跡象,但對設備投資仍持謹慎態度,製造業的機械訂單減少9.4%、非製造業則減少8.8%。
【2009/06/10 聯合晚報】
中國5月CPI跌1.4% 連續第四個月下降
中國5月CPI跌1.4% 連續第四個月下降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9.06.10 03:04 pm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三公佈,中國5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同期下降1.4%,是連續第四個月下降。同時5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較上年同期下降7.2%,為連續第六個月下降。
中國上游和下游物價指數繼續連續下降﹐顯示經濟不振和需求疲軟的狀況仍在延續。不過,假日因素和國際原油價格的飆升則使得零售物價的降幅略有收窄,物價未來大幅反彈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三公佈,5月份CPI較上年同期下降1.4%,降幅小於4月份的1.5%,不過這是連續第四個月出現下降,當然也使得中國連續第七個月保持正利率局面。CPI上一輪出現下降是2002年12月份出現下降0.4%。
中國1月份CPI較上年同期增長1.0%,2月份CPI出現1.6%降幅,3月份則下降了1.2%。
今年1到5月累計,CPI較上年同期下降0.9%,降幅大於1到4月的0.8%,而官方全年CPI的調控目標則為增長4%左右。
中國2008年全年CPI較上年同期增長5.9%,增速大大高於2007年的4.8%,也高於2008年官方設定的4.8%的目標,並且刷新了1996年以來的最高增速紀錄。2008年CPI月度增速最高為當年2月份的8.7%,最低為受游資外逃和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12月份的1.2%。
統計局同時公佈﹐5月份PPI較上年同期下降7.2%﹐降幅大於4月份的6.6%﹐為連續第六個月下降。
中國1月份PPI較上年同期下降3.3%,2月份下降4.5%,3月份下降6%。
今年1到5月累計PPI較上年同期下降5.5%,降幅高於1到4月的5.1%。
中國2008年全年PPI則較上年同期增長6.9%,增速高於2007年的3.1%。中國PPI增速曾在2008年8月份創下10.1%的公開數據中的10年新高。中國PPI公開數據僅從1998年11月開始。而2008年PPI最低月度增速則為12月當月出現的下滑1.1%。
中國的PPI又稱工業品出廠價格,是CPI的領先指標。
中國5月上游和下游物價指數繼續連續下降,顯示經濟不振需求疲軟的狀況仍在延續。
【2009/06/10 聯合晚報】
2009年6月10日 星期三
舊金山聯銀:美國或將重現失業型的復甦
舊金山聯銀:美國或將重現失業型的復甦
中央社
美國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研究員表示,美國經濟可能會出現失業型復甦的情況,因為跡象顯示,失業者找到工作的機會將比以往景氣擴張期少。
根據彭博報導,這份研究報告表示:「企業主運用現有人力而不增聘員工的情況,將比以往衰退過後的經濟復甦期更明顯。」暫時解雇的偏低,非自願從事兼職工作人數的增多,使得經濟出現「類似1992年的失業型復甦」。
上週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5月就業人口減少34.5萬人,小於4月上修後的減少50.4萬人,失業率升至25年來高點的9.4%。
報告指出,「分析結果大體上支持勞動市場持續疲軟的預測」,在多數預測專家看好失業率將隨景氣復甦而下滑之際,報告作者自認「他們對勞動市場的展望更為悲觀」。
美國1992年的失業型復甦期出現在1990年7月至1991年3月的八個月衰退期之後。當時的就業人口在衰退結束後幾個月內繼續減少,且在1992年8月以前均未曾出現10萬人以上的月度就業人口增長。
5月失業者與未充分就業者所佔比例合計16.4%。未充分就業者包含希望全職工作而屈就兼差職務的民眾。
舊金山聯銀上月的報告曾表示,美國可能需要維持零利率政策好幾年,民眾的致力減債則可能導致消費支出減速。(譯者:安原良)980609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日經常帳順差 連降14月
日經常帳順差 連降14月
【經濟日報╱編譯周子渝、于倩若/綜合外電】
2009.06.09 04:35 am
日本財務省8日公布的資料顯示,日本4月經常帳順差比一年前銳減逾一半,主因是全球經濟衰退持續重創出口。另一方面,日本5月企業破產件數則出現12個月以來首度下滑,同時商家信心指數升至一年來新高,顯示經濟衰退情況有好轉跡象。
財務省表示,4月經常帳順差劇減54.5%至6,305億日圓(63.9億美元),是連續第14個月下滑,去年4月的經常帳順差則為1.3859兆日圓。
但分析師說,經濟復甦的希望並未動搖,近來公布的數據顯示生產已逐步增加,各國政府推出的振興經濟方案可望解救全球經濟脫離苦海。
4月經常帳順差大幅縮水主要受出口衰退拖累,4月出口比去年同月大減40.6%至3.9151兆日圓,進口則減少37.8%至3.7308兆日圓。其中對美國出口減少46.3%,比3月的下滑51.4%略有改善;對中國出口則滑落25.9%,優於3月的減少31.6%。
好消息是,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4月出口衰退速度已較前幾個月趨緩,3、4月出口的衰退幅度各為46.5%和50.4%。新光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宮川說,日本出口暫時可望持續緩步好轉。
另據東京商工研究機構的統計,日本5月企業破產件數比去年同期減少6.7%,共1,203家企業宣告破產。日本內閣府公布,5月景氣觀測指數由4月的34.2升至36.7,為去年3月以來最高水準;景氣展望指數也升抵43.3,是連續第五個月上揚,為2007年9月以來最高。市場認為經濟復甦將帶動對日本資產的需求,造成日圓升值。
【2009/06/09 經濟日報】
【經濟前瞻】-慎防「停滯性膨脹」的到來
工商時報 2009.06.09
【經濟前瞻】-慎防「停滯性膨脹」的到來
吳惠林
近日,一些經濟指標數據多空交戰,呈現撲朔迷離之局。總括來說,就是金融資金面欣欣向榮、實質生產面悽悽慘慘,前者以股市的熱絡為代表,後者由經濟成長率和失業率見端倪。
行政院主計處在馬政府上台周年次日(5月21日)公布最新的國民所得統計及國內經濟情勢展望,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為負10.24%,不僅較2月中旬預估的負6.51%差很多,且較去年第4季負8.61%還糟,是史上單季最大衰退幅度。而且,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也由上次估計的負2.97%,再下修至負4.25%,也是創下史上最大衰退幅度。
此外,今年民間投資預估將衰退29.02%、出口成長率負21.81%,進口成長率負28.53%,都創下歷年最大衰退幅度。
實質經濟指標創新低
在經濟持續大幅衰退下,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失業率也維持高檔,4月份平均失業率5.76%,雖較上月微降0.05個百分點,是近1年來首度下滑,但經季節因素調整後的失業率5.77%,仍較上月升0.05個百分點,是連續13個月上升,關廠歇業失業者及中高齡失業人數都續增。至於平均薪資和經常性薪資都創下史上最大減幅,今年1至3月實質平均薪資更回到15年前的水準。由104人力銀行5月發布的準畢業生調查,近7成最希望收到的畢業禮物竟然是「一份工作」,即可印證就業市場的嚴峻程度。
就在實質經濟指標數據創新低的同時,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布2009年世界競爭力調查,台灣下降10名,降至第23。另外,由於1年來政府財政迅速惡化,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除了已經調降台灣主權評等為負向外,未來也可能連降5級。值得注意的是,列入IMD評比的全球57個經濟體,有26個國家排名下滑,9個持平,20個上升,排名驟降逾10名的只有哥倫比亞、希臘、愛沙尼亞和台灣4個經濟體。
台灣在「總體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基礎建設」4大分類指標全下滑,分類指標下各5大中項指標,總共20個中項指標中有高達16項衰退,顯然競爭力在1年內流失嚴重,可說是全面性衰退。
過去一直是台灣最具優勢的「企業效能」,也從第10降到22名。影響該項指標最劇的是去年台灣勞動生產力(實質每位勞工GDP)、製造業單位勞工成本,分別下滑28名與20名。應提醒的是,競爭力大幅下滑會影響長期經濟表現。
金融面支撐以免景氣下滑
在實質生產面數據呈現衰退、甚至蕭條之際,行政院經建會5月27日按時發布最新的4月份景氣概況,景氣對策信號持續第8個月亮出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但綜合判斷分數卻較上月增加1分,達11分,這1分係貨幣總計數M1B的貢獻,各項實質面指標仍然續跌。值得注意的是,貨幣總計數增加,正好與股市蓬勃相互輝映。
5月份台股大漲897點,連破520和端午節變盤魔咒。在發布悽慘的實質經濟指標數據的利空訊息時,也擋不住上升趨勢,所謂的「無基之彈」鮮活指出這純然是資金行情,雖然有論者認為股市是先期指標,經濟成長率是股市的落後指標,但資金氾濫引發股市熱絡卻被深深憂慮著。
已有論者指出,崖上的資金就像滾下山的雪球,力道又急又猛,也會愈滾愈大,失控的熱錢造成的傷害不可不防。有識者示警,熱錢來台是撈一筆,撈夠了就走,股市、房市不健康的成長就像泡沫,惡化通貨膨脹、貧富差距,泡沫破了負作用更大;相對地,投入建設、生產、提升產業水準的長期資金才是健康的,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引導崖上的資金流向正確的途徑,不然就會摧毀正在苦苦從崖下爬上坡的台灣經濟。
問題是,不讓經濟體質復原,實質性的投資生產是不可能出現。更加氾濫的游資免不了再興風作浪,而資產膨脹(股市、房市泡沫)和通貨膨脹是最有可能的後果。
我們知道,全球各國這段日子以來都紛紛「印鈔救市」,讓原本滿溢的資金更為氾濫。以美國為例,歐巴馬上任後,今年美國預算赤字就增加2兆美元,美國聯準會開始購買政府債券,今年第一季也注入約1.2兆美元到金融市場。加上布希時代,救金融、救經濟投入的11.7兆美元,美國短短2年半就砸了近15兆美元的現金,而其聯邦債務總額65.5兆美元,已經大於全球的GDP。近日已有知名投資人警告,聯準會若不升息,美國可能出現類似辛巴威的惡性通膨。
停滯性膨脹山雨欲來
就在世界各國都在與經濟衰退、通貨緊縮戰鬥時,歐盟中央銀行已發出警訊,認為通貨膨脹即將來臨,要求各國小心注意。早在3月,各國央行已打開水閘,放水救經濟,當時就有學者撰文指出央行「再度吹金融泡沫」。
世人應猶記,去年上半年全球原油價格一路飆升、原物料一再狂漲,經濟景氣過熱、「通貨膨脹」的陰影廣泛籠罩,沒想到金融海嘯一夕爆發,經濟衰退、蕭條接踵而至,竟急速轉成「通貨緊縮」的疑懼揮之不去。如今好不容易陸續傳出經濟止跌訊息,即將有望復甦,以及消費者物價尚低迷的當兒,通貨膨脹山雨欲來的蕭瑟之氣再度瀰漫。
此外,台灣的電價、油價,以及交通費率等公用事業價格在此時一齊上調,不正是在裝滿汽油的倉庫中劃上火柴,星星之火燎原怎不會發生呢?停滯性膨脹局面怎不可能出現?
此時我的腦際不禁響起已故的智者亨利.赫茲利特(Henry Hazlitt)的名言:解決通貨膨脹的良方只有一個,就是「不要有通貨膨脹」。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利曼(M. Friedman)的「通貨膨脹終究是貨幣現象」警言更不可或忘。那麼,怎可放任貨幣氾濫呢?(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Fed官員:殖利率上揚可能是通膨恐懼訊號
Fed官員:殖利率上揚可能是通膨恐懼訊號
中央社
美國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總裁葉連 (Janet Yellen)表示,決策官員必須準備好面對「巨大衝擊」,且公債殖利率的攀升恐怕是一種對通膨恐懼「感到不安」的訊號。
葉連在華府聯準會主辦的小組討論會上表示,「近來的事件提高了大緩和時期 (Great Moderation)已經結束的可能性,因此我們必須準備好面對巨大衝擊。」
「大緩和時期」一詞用來形容美國等主要工業國家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經濟相對穩定的情況,但不包括日本。
聯準會下次決策會議預計在6月23日和24日舉行,可能考慮是否擴大其1.45兆美元房貸相關債務以及3000億美元長期國庫券的購買。
葉連在答覆聽眾提問時表示,倘若她必須寫下一個理想的長期通膨目標,她的答案是2%,這也是多數聯準會決策官員的目標。她並表示,希望能有這方面更多的評估和研究。
葉連表示,她之前的通膨目標為1.5%,但「這個議題,我抱持開放態度。」
國庫券價格今天大跌,兩年期殖利率升抵8個月高點,市場開始臆測聯準會今年稍後可能升息。
根據BGCantor Market Data的報價,指標性兩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34個基本點,或0.34個百分點,至1.29%,創去年9月19日大漲47個基本點以來最大增幅,當時聯準會主席柏南奇與布希政府的財長鮑爾森聯手宣佈後來變成7000億美元TARP(問題資產紓解計畫)的金融紓困計畫。
指標性10年期公債殖利率觸及3.8972%,為11月4日以來高點。自聯準會3月宣佈將收購長天期公債以來,這項殖利率已上揚1個百分點以上。
殖利率的上揚使得聯準會振興經濟任務變得複雜。葉連指出,倘若殖利率的上揚反映的是市場對通膨的疑慮以及聯準會有效從緊急紓困措施退場的能力,那麼殖利率的攀升將「令人不安」。
葉連有關殖利率的談話溢出兩天前主席柏南奇(BenBernanke)的範疇,柏南奇在國會作證時表示,殖利率的上升可能反映對經濟樂觀心理的轉濃,也可能反映對聯邦龐大預算赤字的關切。(譯者:劉淑琴)980606
波羅的海貨幣 恐掀競貶潮
波羅的海貨幣 恐掀競貶潮
【經濟日報╱編譯紀迺良/綜合外電】
2009.06.06 03:24 am
拉脫維亞央行誓言捍衛拉脫維亞貨幣緊釘歐元政策,力保拉幣不貶值,但波羅的海地區最大銀行瑞典銀行(Swedbank)5日表示,已做好因應拉幣貶值的準備,使拉幣貶值疑慮再度升高。
包括瑞典銀行、SEB、Nordea等瑞典的銀行,在拉脫維亞以歐元大量放款,但貸款客戶賺取的薪資是拉幣,一旦拉幣貶值,許多人將難以償還債務。瑞典銀行執行長沃夫(Michael Wolf)表示:「無論拉脫維亞政府的決定如何,我們的準備工作相當完善。」
由於憂心貸款違約率恐隨拉幣貶值上升,瑞典克朗四天內三度下挫,本周兌歐元已貶值2.3%。
分析師估計,拉幣與歐元聯繫匯率一旦失守,兌歐元恐重貶25%至30%,以使該國經濟重整,但也會使拉脫維亞計畫在2013年以前加入歐元區的計畫告吹。
但弱勢拉幣會強化出口競爭力,此外由於在拉脫維亞逾90%的債務是以歐元計,因此通貨膨脹率也會隨債務清償成本升高而上升。
波羅的海區內貿易占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三國的15%至20%,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席爾表示:「一旦一國失守,其他兩國貨幣也會跟著貶值,因為他們的匯率都過度高估。」
理論上歐盟、國際貨幣基金(IMF)及在波羅的海地區曝險最嚴重的瑞典,會力求管制貨幣貶值,以保護愛沙尼亞、立陶宛、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及匈牙利等國的貨幣,不過恐怕不容易,因為這些國家都面臨經濟成長崩跌、大量外幣貸款、公共財政疲弱及聯繫匯率脆弱等類似的問題,一旦拉幣失守,可能造成波羅的海地區貨幣競貶。
【2009/06/06 經濟日報】
滙豐 面臨第二波次貸危機
滙豐 面臨第二波次貸危機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道瓊社倫敦五日電】
2009.06.06 03:24 am
備受美國次貸風暴打擊的滙豐控股公司(HSBC)恐怕面臨第二波次貸危機。
華爾街日報5日報導,滙豐旗下的消費金融部門HSBC Finance 公司持有巨額高風險美國消費貸款,儘管滙豐已提列逾400億美元相關減值損失,但根據經濟和住房數據評估,美國還將有更多消費者發生貸款違約,研究機構CreditSights公司分析師史蒂爾(Adam Steer)認為,這將導致滙豐龐大的損失。
滙豐2003年收購貸款機構家庭國際公司(Household International),進入美國次貸市場,成為承作次級房貸業務的最大機構之一。截至今年3月31日,滙豐帳上把這些資產的價值估為900億美元,但預計出售這些貸款只能獲得575 億美元。
滙豐的理由是,雖然目前的整體形勢看來可能很糟,資金短缺的投資者也對購買這類貸款戒慎恐懼,然而客戶還是很有可能最終還清貸款。滙豐發言人說,滙豐比市場更瞭解這些貸款的價值,因為銀行每天都能看到貸款者的還貸情況,事實上也有絕大部分人確實在歸還貸款。
不過史蒂爾對此說法存疑。他與同事韓德勒在研究報告中指出,HSBC Finance修訂條款(即降低違約貸款的還款額度,拉長還款期)、或修改還款時間(勾消貸款者拖欠繳款的紀錄,將欠款計入餘額)的房貸數量穩步增加中。
截至3月31日,滙豐已重訂總額288億美元的貸款,較去年年底增加12%,相當於此類貸款總額的41%。
然而,已有很高比例的貸款者拖欠重訂後的貸款。截至3月31 日,自2007年1月以來修訂或改期的貸款有24%再次出現拖欠60天以上的情況,其中有3%已經沖銷。
原則上,萬一美國子公司出現重大損失,滙豐未必會受影響。HSBC Finance是獨立企業,擁有750億美元的長期債務,最終這些債權人可能會承受損失。但引水人豐管理層已經表示將會支持美國子公司。
不過,瑞銀 (UBS)分析師萊恩比較樂觀,他估計HSBC Finance 這三年總損失將為170億美元,低於他3月時預測的200億美元。他指出,今年第一季不良貸款僅略增,是損失正在觸頂的證據之一。
收購家庭國際公司的失誤已引起股東的不滿。滙豐上個月在倫敦召開的年會上,股東質疑董事會當時的判斷力,要求董事長葛霖(Stephen Green)道歉。
【2009/06/06 經濟日報】
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英國歐洲央行 利率不變
英國歐洲央行 利率不變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09.06.05 04:28 am
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ECB)4日一如市場預期,各自維持基準利率在0.5%和1%的空前新低,也維持原來的收購資產計畫。
ECB總裁特里謝在記者會上表示,ECB並無立即的計畫要加碼收購資產。他說,歷經一段穩定期後,季成長率預估到明年中就可望由負轉正。
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4月零售銷售比3月成長0.2%,是五個月首見;和去年同期相比萎縮2.3%,但優於預期。
但ECB官員下修歐元區今、明兩年經濟預測,今年經濟萎縮幅度從3月預估的2.7%擴大到4.6%,明年從停滯變成萎縮0.3%。今年通膨率約為0.3%,明年為1%。
特里謝說,目前的利率水準很「恰當」,代表近期內ECB將按兵不動,但他不願表明利率已降到最低或在必要時會擴大收購資產。上個月ECB宣布要收購600億歐元債券。
他說,7月起到2010年6月間,ECB會在歐元區16國的主要和次級市場上,收購信用等級在BBB以上的擔保債券(covered bond),主要是3到10年期的證券。
在ECB公布利率政策前不到一小時,英國央行宣布基準利率維持在0.5%的空前新低,並重申收購1,250億英鎊(2,060億美元)公司債和政府公債的計畫不變。
阿姆斯特丹富通銀行(Fortis)經濟學家寇尼斯表示,英國經濟回穩力道仍有疑慮,但速度比預期快,央行在觀望是否需要採取更多措施。英國最大房貸業者哈利法克斯銀行(Halifax)資料顯示,英國5月房價意外增加2.6%,增幅為2002年10月來最大。
特里謝在記者會上還強調,經濟復甦一旦確立,ECB必定立刻收回貨幣刺激政策,歐元區各國政府必須規劃類似且「迅速」的退場策略。
【2009/06/05 經濟日報】
搶撈油水 摩根大通租船儲油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彭博資訊四日電】
2009.06.05 04:28 am
船舶經紀商說,美國存款第二多的銀行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已租下一艘全新的超大型油輪在馬爾他(Malta)外海貯存取暖油,希望從未來油價上漲獲利。
據總部在奧斯陸的SeaLeague公司,和總部在雅典的Optima船舶經紀公司的報告,摩根大通租用超大型油輪Front Queen號九個月。倫敦摩根大通發言人拒絕發表評論。
根據彭博的資料,過去五年從未租用油輪的摩根大通,現在加入花旗集團Phibro部門和英國石油(BP)等公司的行列,雇船在海上貯存原油或石油產品。這些公司都看好油價會更上層樓。
奧斯陸Fearnley顧問公司分析師史文寧說:「摩根大通看好這次有獲利的機會,我不認為租船儲油會成為固定或新型態的交易。」
彭博的資料顯示,西北歐的取暖油現貨價每公噸報553美元,8月期貨價則是580美元。
Optima主管瓦伐波羅斯表示,超大型油輪通常不會被用來貯存取暖油,因為必須先把油槽的原油清乾淨。新造的油輪因為從不曾載過貨,所以沒有這個問題。
瑞士最大船舶經紀商Riverlake貨運公司指出,Front Queen號約可載運27.3萬噸取暖油,比傳統Long Range 2型油輪多出逾三倍。
根據經紀商的報告,摩根大通以每日3.5萬到4.1萬美元的價格租用Front Queen號。光是要完全沒載貨的Front Queen號從新加坡駛往歐洲,摩根大通就得支付160萬美元。
Riverlake貨運公司說,租用Long Range 2型油輪儲油,每天約得支付2.5萬美元。
超大型油輪基準費率已自去年7月的高峰重挫87%,主要受到石油生產商減少供給及船商擴大全球船隊規模拖累。
總部在巴黎的國際能源總署(IEA)預期,今年將是全球石油需求連續第二年下滑,為1983年來首見。
瓦伐波羅斯說,運費下滑鼓勵許多交易商也想從事和摩根大通一樣的交易。
【2009/06/05 經濟日報】
日企上季資本支出 銳減25%
日企上季資本支出 銳減25%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
2009.06.05 04:28 am
日本官方數據顯示,日本企業今年第一季的資本支出較去年同期大減25.4%,創54年來最大減幅,凸顯全球需求疲軟嚴重侵蝕獲利,導致企業削減設備與工廠的支出。但分析師樂觀預測,資本支出已在第一季觸底。
日本財務省4日公布的資料說,第一季不含軟體在內的資本支出比一年前劇減25.4%,創1955年政府開始這項調查以來最大降幅。企業獲利則縮水69%,幅度也創紀錄。
避險基金顧問業者日本TRJ Tantallon研究公司執行長柯爾說:「沒人蓋新工廠,在可預見的未來,資本形成不太可能推動經濟成長。」
不過,東京巴克萊資本公司首席日本經濟學家森田恭平指出,從Panasonic到柯尼卡美樂達(Konica Minolta)的製造商都大幅裁員、關閉廠房或縮減支出計畫,以因應前所未見的出口衰退,但生產和出口自上季以來已逐漸好轉,下半年企業將開始增加支出。
森田說:「資本投資可望從第三季開始恢復成長,但成長腳步緩慢,經濟主要成長動力將是出口,尤其是對中國出口。」
大和研究所資深經濟學家渡邊也認為,資本支出已在上季觸底,隨著銷售和獲利回升,資本支出將逐漸復甦。
日本預定11日公布上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修正值,首季企業資本支出數據將是政府修正GDP的依據之一。初估GDP顯示,日本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上季以15.2%的年率萎縮,是逾半世紀來最深的萎縮幅度。分析師認為,修正值應與初估值相差無幾。
日本財務大臣與謝野馨3日表示,經濟可能在本季恢復成長。
官方上周公布的報告顯示,日本4月工業生產出現56年來最大增幅,許多企業表示會在5、6月增產。4月出口則比去年同期減少39.1%,但已比3月45.5%的減幅改善。
出口大幅減少,促使大企業紛紛裁員、關廠或大舉減少資本支出。Panasonic上個月表示,計劃關閉20座廠,並執行2月宣布的裁員1.5萬人計畫。柯尼卡美樂達日前也表示,將以裁員、減少研發經費等方式節省330億日圓(3.45億美元)的支出。
【2009/06/05 經濟日報】
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南韓出口 連七月萎縮
南韓出口 連七月萎縮
【經濟日報╱編譯周子渝/綜合外電】
2009.06.02 04:03 am
南韓知識經濟部1日表示,南韓5月出口衰退28.3%,貿易順差減少至51.5億美元。南韓央行總裁李成太表示,南韓實際經濟情況並未出現任何好轉跡象。
南韓5月出口比去年同期減少近三成,超過分析師預估的減少23.2%,是連續七個月萎縮,為2002年來僅見;進口減少40.4%,也超過分析師預期的36.3%。
南韓知識經濟部說:「由於去年的比較基期過高,進出口雙雙下滑看似不可避免,但如果油價和韓元匯率穩定,衰退幅度可望減緩。」
南韓5月每日出口額連續第四個月增加,但增幅是2月來最低水準。野村證券分析師權英善(音譯)說:「全球經濟在大規模經濟刺激方案下逐漸穩定,需求在某些程度上出現好轉,但離復甦還差的遠。」
受韓元升值、全球油價上漲,以及5月工作天數較少影響,南韓貿易順差從4月57.9億美元的歷史高點,滑落至5月的51.5億美元。政府預估,韓元和油價走高將導致6月貿易順差再縮小。
分析師預估,南韓央行會繼續將利率維持在2%的歷史低點。大宇證券經濟學家吳裕善(音譯)說:「直到今年底,利率都會維持在目前水準。雖然有人擔心流動性過剩,但促進經濟復甦是第一要務。」
南韓央行總裁李成太說,南韓的實際經濟活動並未出現任何好轉的跡象。他說:「主要原因是,海外需求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打擊中缺乏復甦跡象。」他說,國內需求因為失業率高漲而不振,也傷害了南韓經濟。
南韓出口預計將持續衰退,但由於6月的工作天數較多,出口衰退幅度預料將減緩。南韓財長尹增鉉說:「6月出口表現會比5月好。」他說,和海外競爭對手相比,國內出口商的表現「相對出色」。另一項獨立調查顯示,由於經濟衰退持續拖累出口,南韓企業認為經濟不會在短期內好轉。
【2009/06/02 經濟日報】
雙卡利率下修上限 問題更多?
雙卡利率下修上限 問題更多?
【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台北報導】
2009.06.02 03:17 pm
保護消費者的前提下,美國、加拿大上周不約而同宣布信用卡監管新措施,擬透過監理革新、保護消費者。但兩國政府都否決設置利率上限,認為市場已提供各種利率供持卡人選擇,政府不該插手干預利率、大開經濟自由化倒車,此舉也讓目前正在立法院修法擬下修的雙卡利率,再次引人注目。
美國總統歐巴馬上周簽署信用卡改革法案,受到各界注目,美國從消費者權益調整出發,而非以管制利率的方式修法干預自由經濟;同樣反對設置利率上限的加拿大,該國財政部長Jim Flaherty也認為,各家信用卡公司已提供多元利率供消費者選擇,利率管制並無必要。
從已實施利率上限的國家經驗可知,管制利率將使地下金融愈發猖獗,許多借款人不蒙其利,反受其害。以法國與德國為例,調查數據顯示實施利率管制政策後,因地下金融猖厥導致犯罪率增加;日本的經驗也顯示,調降利率上限後,民眾受地下錢莊迫害的數字創新高,小型企業破產家數也大幅上揚。
以保護消費者為名進行的信用卡監理改革雖蔚為潮流,但從國際經驗來看,貿然實施利率上限管制,將引發更嚴重的社會問題,無法達到扶助弱勢的初衷。台灣目前也出現雙卡利率檢討的聲浪,但其實銀行早就已針對不同評級的持卡人,提供不同的利率,信用佳的民眾,甚至可獲得2.74%的低利率。
有了德國、法國與日本的前車之鑑,台灣在利率調降的議題上,不可不慎。甚至憂心雙卡利率上限下修將嚴重衝擊台灣經濟,不利產業發展,三大工商團體日前也罕見地發表聯合聲明,呼籲政府及立法部門,應審慎評估後再予處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