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社論-周處除三害-各國政府要面對的主要經濟問題
工商時報 2009.06.22
社論-周處除三害-各國政府要面對的主要經濟問題
本報訊
「周處除三害」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周處問家鄉父老:「現在時局平和、又是豐年,大家為何還不快樂呢?」家鄉父老告訴他:「三害未除,怎麼會快樂?」周處追問:「是哪三害?」父老回答:「南山白額虎、長橋下的蛟龍,以及周處您自己。」這個故事除了開場白「現在時局平和、又是豐年」與現在時局不相一致外,其餘內容與未來各國政府要面對的經濟問題,則有互為呼應之處。
在未來幾年中,各國政府要面臨的三大問題,第一是要脫離現在的經濟不景氣,就像前段故事的南山白額虎,來勢洶洶,若處理不當,可能使世界經濟陷入大衰退之中;第二是來自供給面的物價膨脹,就像前段故事中長橋下的蛟龍,捉摸不定,去年第四季原油、基本金屬、農產品價格跌至谷底,但自今年年初至今,景氣雖然還沒回升,價格已經快速飆漲;第三則是2008年金融海嘯及其後經濟不景氣期間,各國政府忙著救金融、救經濟,不計代價地大幅擴充支出,既不敢加稅,又無法發債(除了美國國債有亞洲各國當買家之外),只好靠著增加貨幣供給來支應,未來景氣復甦後,接踵而來的,極可能是需求面的超級通貨膨脹。而最後一點就如前段故事中「周處您自己」一般,那個想要為民除害者,本身卻是肇禍者。
面對著這三大問題,目前多數政府其實沒有餘力處理後兩個問題,針對第一個問題,仍在積極做多,企求景氣不再下滑。尤其是亞洲各國,一向以出口作為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面臨主要市場歐美各國經濟疲弱、需求減緩,因而出口大幅萎縮,經濟陷入困境,宛如遇上凶猛的南山白額虎一般。今年第一季台灣的出口年增率衰退3成以上,經濟成長年增率創下負10.24%的空前紀錄,鄰近各國包括日本、韓國、中國的出口也都大幅萎縮。求人不如求己,不只是亞洲各國,其他國家幾乎都不約而同地以擴大內需作為拯救經濟的主軸。然而,財政紀律良好的國家,反倒受限於年度財政赤字餘額比率、政府負債總餘額比率等法定上限,真正能擴大財政支出的空間有限;有些國家以修改法律作為權宜因應之道,更多的國家則採寬鬆的貨幣政策,企圖以超低的利率,大量貨幣的供給,來刺激民間投資與消費。然而在經濟前景不明之下,投資鮮少因此有效快速提升,倒是各國股市拜資金行情之賜,出現「無『基』之彈」,對於實質經濟能否真有助益?一般多存懷疑。因此,能真正大幅增加財政支出以刺激景氣的國家,例如中國將以4兆人民幣來擴大內需,則被視為未來最有機會率先走出經濟谷底的國家。
至於第二個問題,面對著供給面的物價膨脹,許多政府都束手無策;然而,這供給面的物價膨脹卻將成為未來的長期趨勢。由於開發中國家紛紛工業化,原本屬於供應農產品、基本原料、基本金屬的國家,例如亞洲的越南、印度,歐洲的俄羅斯、烏克蘭等,在工業化的大纛之下,良田變為工廠,稻米、小麥、黃豆、棉花等農產品供應日趨減少;工業化也使得基本金屬銅、鐵、鎳、錫、鉛、白銀等的需求增加,價格居高不下,甚至節節上升。中國原本自產煤、鐵,卻成了全世界煤鐵的最大進口國。至於原油,更不待言,去年第四季曾經跌到每桶40美元附近,最近已經飆漲到每桶逾70美元,一般認為漲到每桶90美元也不為過。因此缺乏原油、基本金屬、農產品等資源的國家,長期可能面對如長橋蛟龍展現「飛龍在天」般的物價膨脹。這又該如何因應呢?中國其實這幾年來已經在全球各地撒下天羅地網,與多個油源國家簽長期購買合約、與全球前三大的鐵礦砂供應商力拓公司,簽訂股權購買合約(雖然功敗垂成),這些動作可以作為資源短缺國家,因應供給面物價膨脹的典範。
最難處理的問題就是「周處您自己」。各國政府(歐盟中少數國家除外),無論財政紀律如何,為了因應前一陣子的金融海嘯及這波的經濟不景氣,在救金融及救經濟兩大目標下,財政支出幾乎都已卯盡全力,在貨幣政策上也無所不用其極地降低利率。無論財政政策或是貨幣政策,都有時間落後效果,現在大家是「恨鐵不成鋼」,急著看到各項政策的成效早日呈現,但三、五年後,也許所有寬鬆政策的景氣刺激效果都同時呈現,而供給面物資短缺情況在景氣復甦時會更嚴重;過多的需求加上相對不足的供給,會是另一個超級通貨膨脹的引燃火苗。歷史故事中的周處,他消滅「周處您自己」這個禍害的方法是改過遷善,拜陸機、陸雲為師,並且「篤志讀書、砥節礪行」;如今在防範超級通膨這個難題上,各國政府應預為尋求「陸機、陸雲」等名師(做規劃),提早「砥節礪行」(拿出行動),才能使超級通膨消滅於無形。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