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保羅.克魯曼專欄-從愛爾蘭經驗汲取寶貴教訓

中國時報  2009.04.21 保羅.克魯曼專欄-從愛爾蘭經驗汲取寶貴教訓 本報國際新聞中心尹德瀚摘譯  一個人問我,「世界經濟最糟的前景是什麼狀況?」我到隔天才想出適當的答案:美國可能變成愛爾蘭。  這樣有多糟?愛爾蘭政府目前預測,今年的國內生產毛額將從巔峰下跌一○%,剛好越過有時被用來區分衰退與蕭條的界線。  糟的還不僅於此:為了滿足緊張不安的借貸者,面對經濟衰退的愛爾蘭被迫增稅和削減政府支出,這些政策將進一步深化衰退。  而我害怕的是這種政策選項的限縮也可能發生在美國。「Erin go bragh」一語通常翻成「愛爾蘭萬歲」(Ireland forever),傳統上被用來對愛爾蘭認同的宣示。我怕的是,它可能也被解讀成對世界經濟的預測。  愛爾蘭怎會落到這種困境?因為它和我們一樣,只是結果更慘。就如英文和它只差一個字母的冰島,愛爾蘭跳進不受監管的全球市場的美麗新世界。「傳統基金會」去年宣布,愛爾蘭是全球自由度第三的經濟體,僅次於香港和新加坡。  愛爾蘭經濟變得特別自由的一塊是銀行業,它利用這個自由提供資金,打造出一個巨大怪物般的房市泡沫,讓愛爾蘭成為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涼快無比版」。  然後這個泡沫破滅。營建市場崩盤導致愛爾蘭經濟急轉直下,房價暴跌致使很多房貸戶欠銀行的錢超過其房屋的價值,結果就如美國,法拍屋暴增,造成銀行嚴重損失。  銀行業出狀況,對愛爾蘭陷入政策桎梏要負大部分責任。在危機爆發前夕,愛爾蘭的情況就財政而言似乎不錯,預算平衡,政府負債水平也低;但政府收入已經越來越依賴房市榮景,一旦泡沫破滅,收入也劇減。  更重要的是,愛爾蘭政府發現它必須為私人銀行的錯誤收拾爛攤子。去年九月愛爾蘭為支撐人民對銀行的信心,由政府出面擔保銀行的負債,讓納稅人承受可能的龐大損失,這些損失可能超過愛爾蘭國民生產毛額的兩倍,換算成美金規模等於卅兆美元。  預算赤字加上可能被銀行虧損連累,使愛爾蘭的長期流動性受到質疑;這從投資愛爾蘭公債的風險貼水(risk premium)逐漸提高及評等機構揚言要降低其評等,已經反映出來。  因此才有這些嚴格新政策。愛爾蘭政府本月稍早宣布一個收購許多銀行不良資產的計畫(致使納稅人承受更多風險),同時也宣布增稅和削減支出,以使借貸者安心。  愛爾蘭政府的做法對不對?就我所看到的愛爾蘭專家辯論內容,他們對其拯救銀行計畫普遍予以批評,不少頂尖經濟學者呼籲暫時實施銀行國有化。這些論點和若干美國經濟學者有關該如何處理美國銀行爛攤子的主張類似。  但對於財政緊縮之必要則少有人辯駁。就因應衰退而言,愛爾蘭似乎真的是別無選擇,只能期望在世界其他國家經濟反彈之後,由出口帶動復甦。  這對愛爾蘭之外的國家有何啟示?目前美國並未受到愛爾蘭式的財政桎梏限制,金融市場仍將美國政府公債評為世界最安全。  但我們不能認定這種情況永遠不變。不幸的是,我們並未未雨綢繆,拜減稅與伊拉克戰爭之賜,「布希榮景」之後的美國在政府負債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高於以往。如果這個比重再上升卅或四十個百分點,我們在債券市場也會面臨問題。  這是我對歐巴馬政府的拯救銀行計畫如此擔心的一個原因。如果納稅人的錢不是被用來解決必要問題,而是提供金融業者發橫財的機會,我們可能會沒錢回頭矯正錯誤。  而愛爾蘭給我們的教訓是,切莫讓自身陷入「為拯救銀行必須懲罰經濟」的處境。  (克魯曼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