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co投資大師﹕未來投資10大要點
掌
管巨額資產的財富管理者正在對投資者發出警告﹐他們引用了聖經中的一句話:“七年飢荒。”(Seven lean years.) 直到2016年﹐美國經濟才會復蘇﹐這是GMO投資公司董事長傑里米•格蘭瑟姆(Jeremy Grantham)幾年前就說過的話﹐GMO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1040億美元。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資產管理規模高達二萬億美元。現在﹐該公司的兩位聯席CEO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和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Mohamed El-Erian)也在引用同樣的聖經警語﹐希望喚醒投資者﹐對緩慢低增長和財政緊縮的未來荒年做好心理準備。不一樣的是﹐Pimco為投資者勾勒出的未來還要黑暗得多──美國經濟要到2022年才會復蘇。
今年夏季﹐大多數投資者完全把注意力放在美國總統競選大劇上﹐對新總統寄予厚望﹐期待股市在競選後會出現一個牛市﹐期待美國政府釋放數萬億的儲備資金﹐刺激經濟復蘇﹐帶動新牛市的崛起。當時﹐路透社(Reuters)、《福布斯》雜志(Forbes)、CNBC財經電視台、彭博社(Bloomber)、《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等各大媒體都對格羅斯和埃爾-埃利安預警“股市走入死胡同﹐高投資回報不再現”的說法不屑一顧。
“死胡同?”2020年美國大選之前看不到經濟復蘇?有一家憤怒的媒體甚至在頭版頭條指責格羅斯對股市“不忠”。原因何在?因為常規思維告訴我們﹐市場起落是有週期的。投資者深信新的牛市現在應該來了﹐但格羅斯和埃爾-埃利安並不這麼看。
2002年﹐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創始人傑克•博格爾(Jack Bogle)首次提出“新常態”(New Normal)的說法﹐即美國經濟未來將呈現緩慢和低水平的增長﹐結果投資者充耳不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格蘭瑟姆、格羅斯和埃爾-埃利安等投資大師發出同樣的警告﹐若再當作耳旁風﹐有苦果也只能自己嚥下了。
“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將下行至一個漫長而緩慢的低水平增長。”這是《時代週刊》(Time)財經編輯拉娜•弗魯哈爾(Rana Foroohar)在《為何股市已死(債市已死透)》(Why Stocks Are Dead (And Bonds Are Deader))專欄文章中說過的一句話﹐這可能是形容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歷史變遷的最佳評語。這篇文章應該成為美國9500萬投資者的必讀作業﹐幫助他們理解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過去和未來──從里根/布什(Reagan/Bush)時代到2008年的銀行崩盤﹐再到下一個十年的黑暗前景。
下文是弗魯哈爾採訪埃爾-埃利安和格羅斯後總結出的未來投資10大要點。
1. 美國痴迷於“金發女孩”經濟
早在2005年﹐Pimco就警告說﹐美國投資者、選民和政客都已迷上了“金發女孩經濟(Goldilocks economy)﹐即期待市場保持一個長期穩定的增長﹐既不過冷﹐也不過熱”。埃爾-埃利安“從不相信全球央行首腦所謂的智慧﹐也不相信新興市場能夠保持似乎永無止盡的經濟增長”。
2. 經濟學家預測3%到4%的年增長是在誤導美國
弗魯哈爾說﹐Pimco“很早就看到﹐2008年後代表著一個以往時代的終結”。難以置信的事情正在發生:“美國在玩債務違約的危險遊戲﹐央行突然無限制地開動印鈔機。”更糟的是﹐“雖然絕大多數專家(包括奧巴馬(Obama)政府的經濟團隊)都在籌劃如何讓美國經濟從衰退恢復到3%到4%的增長”﹐但Pimco已做出結論﹐美國經濟2%的低增長水平可能成為一個新常態﹐“而且不是短短幾年﹐而是一個長達數十年的常態”。
3. 警告:太多投資者、銀行和政客還在拒絕接受現實
許多投資者一方面對自己的投資結果表示失望﹐另一方面卻在拒絕或忽視Pimco發出的警告﹐陷於對未來一廂情願的憧憬﹐期盼近幾十年來常見的短期牛熊市循環能捲土重來﹐而不願直面“新常態”的殘酷現實﹐即消費者支出、就業、政府財政收入、企業盈利、股市、債市、大宗商品市場乃至美國在全世界的地位都將呈現緩慢的低水平增長。
4. 投資就像沖浪﹐錢潮宛如浪潮﹐可能瞬間潰散
沖浪是格羅斯著名的投資比喻:可以將投資者的觀點看作翻湧的浪潮﹐推動股價上下起伏。無論是沖浪還是投資﹐投資者必須“騎在浪尖”﹐感受到波峰的位置﹐同時要始終保持清醒﹐知道“再好的沖浪者﹐最終也會倒下”。格羅斯說過:“當浪頭砸下的時候﹐沖浪者會被砸翻﹔如今﹐財富的浪頭可能就要砸下來了。”
5. 股市是個“龐氏騙局”﹐現在趕緊走人
弗魯哈爾表示﹐事實上﹐“格羅斯近期用龐氏騙局(Ponzi scheme)來形容股市﹐令市場為之震驚。格羅斯警告投資者﹐說他們不再會看到6%的股市實際回報率﹐能拿到3%就算走運了。更糟糕的是﹐投資者將為美聯儲(Fed)現在提供的便宜資金支付高昂代價:通貨膨脹﹐經濟增長遲滯﹐借貸成本飆升﹐房地產、股票價格和消費者支出等全線下跌。”弗魯哈爾說:“全世界最棒的兩個沖浪高手都在說﹐‘趕緊上岸。’”就是現在。
6. 貝南克(Bernanke)的便宜資金正在扼殺美國的長期復蘇前景
弗魯哈爾說﹐“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央行已開始動用低利率政策和向市場大舉注入資金來平滑、拉平和延展經濟週期。”當時﹐政客們火上澆油﹐“為選民提供了一個輕鬆的搭便車機會”﹐導致大眾“大肆舉債買入股票和房地產﹐期待其價格不斷上漲﹐好讓他們用新增的財富購買更多的東西。”
7. 貝南克難以繼續支撐經濟泡沫
Pimco警告說﹐美國依靠連續三輪的量化寬鬆政策﹐“一直站在錢潮的浪尖之上﹐這是年初美國股市上漲的原因之一。”格羅斯和埃爾-埃利安也是美聯儲便宜資金的受益者:Pimco的旗艦產品“完全收益基金”(Total Return Fund)近五年來的業績都超越同類基準﹐今年的投資回報為9.7%﹐超越基準近三個百分點。
8. 政客扮演愚蠢的經濟學家﹐令緩慢的增長變得更緩慢
無能政客是個大問題。Pimco表示﹐“共和黨和民主黨都沒有真正搞明白﹐信貸作為推動資本主義發展的燃料﹐基本上快要用光了。”弗魯哈爾將其形容為“雞和蛋的死結:金融危機要求美聯儲向系統注入更多資金﹐避免出現經濟蕭條﹔但本該制定經濟刺激計劃共同解決經濟問題的華盛頓政府卻處於僵局之中﹐進退兩難”。
9. 國會預算辦公室提出警告:2022年前的美國年均增長僅為2.4%
華盛頓的政治僵局將令聖經故事成為現實:格羅斯說﹐這是一個“七年豐收七年飢荒的格局。而我們此前經歷了二三十年的好光景。”在黨派之爭中保持獨立的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預測﹐在2022年之前﹐美國的年均增長率可能只有2.4%。埃爾-埃利安對弗魯哈爾說﹐低於3%的經濟增長“會長期制約國家實力和社會福利的發展。當下這一代美國人很可能是首次出現‘日子沒有父母過得好’的一代。”
10. 防御型投資:壞消息市場的騰挪之道
在一場可能惡化為蕭條局面的經濟衰退中﹐該如何投資?格羅斯和埃爾-埃利安把Pimco打造二萬億財富管理帝國的最佳策略傳授給了弗魯哈爾。首先﹐記住這一點:格羅斯說:“未來無論我們做什麼﹐都不可能獲得以往那樣的高收益。”兩位數的投資回報率已經作古﹐用不了多久﹐美聯儲的零利率政策也將隨風而去。
那麼﹐Pimco把錢賭在哪裡了?接下來﹐記住這一點:“整個股市可能就是一場龐氏騙局”﹐但“藍籌股已經成為一種新意義上的債券﹐而且可口可樂(Coca-Cola)、寶潔(Procter & Gamble)和IBM等跨國公司能在全球範圍分散經營風險﹐同時提供一個足以抵抗通脹的3%的股息率。”此外﹐“有些成長型公司也不錯﹐它們資金實力雄厚﹐但因處於陷入困境的市場﹐股價被低估”。舉例而言﹐西班牙的桑坦德銀行(Santander Bank)就存在這樣的投資機會。
避開政治風險高的長期政府債券﹐但可以考慮“墨西哥和巴西等國的高收益債券”。格羅斯和埃爾-埃利安偏好“房市和任何與房市相關的東西”﹐如建築承包公司和木材公司等。兩人挑選的證券包括:大宗商品、抗通脹的債券、高投資等級的市政債、非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券等。他們擯棄的是美國、英國和德國等發達大國的銀行和金融股、高收益債券和長期債券。
最後一點﹐弗魯哈爾表示﹐Pimco投資策略的關鍵是“安全至上”。Pimco的掌舵者將“持續籌措、規劃和投資於新常態市場﹐觀察錢潮的頂峰位置﹐希望能在浪頭潰散於沙灘上之前﹐在浪尖之上呆得稍久一點。”
(本文作者Paul B. Farrell曾擔任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投資銀行家﹐他著有“The Millionaire Code”、“The Winning Portfolio”等書。現為行為經濟學專欄作家。)
本文譯自MarketWat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