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第三季 內外需都冷到不行

第三季 內外需都冷到不行
 

主計總處八月預估全年GDP可達2.31%,但九月出口不如預期,十月在黑心油品事件影響下,內需消費更冷,全年GDP難保二。食安風暴衝擊,民眾在賣場選購油品更為小心謹慎。
記者王騰毅/攝影
第三季GDP出爐,較預測少近一個百分點,全年恐難保二;經濟部官員根據經濟部發布的商業活動營業額(含批發、零售、餐飲)統計表示,攸關內需熱度的零售、餐飲業數字,今年以來都僅是「一直溫溫的」。
外銷表現也快進入冬天,主計總處指出,化學品、電子產品,與塑橡膠及其製品等第三季出口雖增加,但礦產品及光學器材出口轉為衰退,按美元計價的商品出口較去年第三季減少百分之○‧七八,加計服務輸出並剔除物價因素後,輸出實質成長為百分之一‧六八,也不如八月預測的百分之三‧六六,內外皆冷,台灣經濟恐提早進入冬天。
今年以來,商業營業額僅一、四、九月成長,其餘月分皆陷衰退;九月商業活動表現中止五月以來衰退,漸露回溫訊號。
但官員說,食用油問題爆發後,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原本年底向來是衝刺內需時機,「好像什麼都不能吃」,可能拖累內需成長力道。
過去政府拚經濟的老路數,就是看外銷的大電子廠;但現在連年營業額不到四千億的餐飲業,也找來商業發展研究院把脈,希望能再多加溫,尤其商發院統計,單一家餐飲店的平均年營業年年成長,有機會多貢獻一些GDP。
去年餐飲營業額超越三千八百億後,原本看好今年有機會挑戰四千億大關,但接二連三的食品安全問題,讓這行業表現持平。
經濟部統計,近五年來,國內餐飲業不僅年營業額逐年上升;截至去年底,國內外餐飲展店數新增逾三千家,新增就業人數約二點一萬人,促進民間投資金額近一百五十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第三季成長率走低,反觀韓國、新加坡卻表現強勁,因為政府帶頭推動大型公共建設和實施加薪補貼計畫,成長亮眼,分別成長百分之五點一和百分之三點三。
官員表示,這對台灣是「極大警訊」,必須重新檢視調整產業政策,陣痛期難免,但不只為拚經濟,更是為未來對外開放的準備。

圖/聯合報提供
【2013/11/01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