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新聞分析-外銀上下其手 客戶吃悶虧
工商時報 2009.04.13
新聞分析-外銀上下其手 客戶吃悶虧
陳美君
「球員」兼任起「裁判」,賽事的公平性,還剩下多少?路透社「6165」報價平台上,報的應是「票券市場次級利率」,但參與者除10家專營票券商、2家國銀,這些扎扎實實從事頻繁票券業務的機構外,另還有18家也來報價的業者。其中的3家外銀,本身不具票券商資格;有5家外銀雖具資格卻從未做過票券交易,剩下10家雖有從事票券交易,業務量卻寥寥可數。
這些沒有或很少從事票券業務的機構,專程跑來報價,如從結果來看,的確「善用」了制度的盲點,輕易達到影響利率,並成功作價獲利的目的。
以目前央行緊盯的銀行和客戶操作利率交換「IRS」來說,這本是彼此約定一段期間,一方選擇收取固定利率,付出浮動利率,另一方採取相反交易模式的避險方式。但銀行和客戶承做IRS後,卻跑到平台上聯手作價,壓低或抬高「浮動利率」賺取價差,讓客戶吃了悶虧還不自知。
舉例而言,若交易本金為100億元,每3個月結算一次,假設銀行在結算日當天,聯手壓抑利率5.5個bp,將使交易對手需多支付約140萬元;更嚴重的是,這些銀行選擇的是90天期CP利率去作價,不僅影響到利率商品的定價,因此利率是聯貸案的浮動加碼指標,光債券採浮動利率計息金額,就高達4,322億元,幾bp的上下,就是單一客戶上百萬、整個市場近百億元的價差。
一個商品發展完整的市場,應有公正機構編製的數據,作為交易的依據;參加報價的機構,也理應是常在市場交易,具有一定規模的業者,可這兩部分,在我們的市場都看不到。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