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中國對外投資失敗該怪誰?


中國對外投資失敗該怪誰?
2012年 02月 24日 07:43
THILO HANEMANN

國國家副主席、預計將升任主席的習近平上週訪美期間﹐雙邊投資是一個重要議題。儘管外界的注意力大都集中於夢工廠(DreamsWorks)與中方達成的一項拓寬外國電影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之路的協議﹐但中國對美國的投資仍是一個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在這方面﹐中國自己對其命運的決定作用其實比人們想象的更大。


目前流入美國的2.3萬億美元外國直接投資中﹐中國佔比不到1%。未來幾年中國對美投資很可能還會增加﹐但其增加速度是否與中國企業能夠輸出的資本數量相稱﹐是否與他們對美投資的商業願望相稱﹐目前還不清楚。考慮到一些爭議和帶有政治色彩的交易﹐中國官員常常將中國對美投資較少歸咎於美國國內的政治阻力。但歸咎於過去的爭議不得要領。中國本身需要更好地鼓勵國內企業在成熟的市場化經濟體投資﹐並讓它們為在這些經濟體中做生意做好準備。

有一個問題是﹐中國潛在投資者常常誤判美國的政治形勢。少數投資爭議備受關注﹐掩蓋了順利進入美國的投資數量。自2009年以來﹐中國投資者在工廠和其它直接投資項目上投入超過120億美元﹐目前在美國38個州都有投資。只有少數投資需接受國家安全審查﹐而來自中國的投資雖然引發了激烈的爭吵﹐但大多數最終還是獲得通過﹐涉及的行業包括石油和天然氣開採、發電以及航空業。

中國官員應該提醒國內企業﹐只要能妥善管理投資程序﹐到美國投資還是能夠成功的。但事實上﹐中國官員很容易只關注那些失敗案例。

除了這種態度的轉變﹐中國還需要徹底改變對外投資中最最重要的環節。中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仍然面臨資本管制和冗長繁瑣的流程。對外投資的審批流程涉及多個擁有不同利益和偏好的政府部門﹐其中包括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以及各類行業監管機構。

中國投資者常常陷於官僚機構的權限之爭當中。這使他們在競標發達經濟體的資產時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地。很多時候交易失敗是因為國內監管機構以國內產業政策之名否決了相關交易﹐比如2010年騰中重工收購美國汽車品牌悍馬(Hummer)以及2009年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收購法國私人銀行洛希爾(Rothschild)股份的交易都是如此。中國想要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放鬆產業政策對企業的管制、讓企業在海外享有更大的實驗空間是很有必要的。

深化國內政策改革也將有助於提高對外投資。強化公司治理規則、遵守國際商業慣例﹐將使企業更容易在發達國家實現擴張。企業的這種透明不僅會緩解投資目的地揮之不去的政治擔憂﹐也會使中國企業能夠更好地與管理水平很高的外國企業競爭。

中國司法體制的一些獨特特徵﹐也是企業跨境經營、遵守國外規章的重大障礙。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就是國家秘密法﹐它禁止審計機構向海外監管機構出具某些金融信息。通過加快國內相關領域改革﹐使自己的制度與成熟經濟體更加兼容﹐中國可以為其跨國企業將來在國際上取得成功奠定基礎。

北京還需要考慮進行海外投資的公司種類。國有企業一直主導著對外投資﹐但在對發達國家的投資中﹐民營企業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中國對美國的全部直接投資裡面﹐它們的佔比已經超過七成。但這些公司在中國當前制度中處於極大劣勢。不管是國內投資還是國外投資﹐國有企業都享有更有力的政治支持、更暢通的融資渠道和更快速的投資審批。

最後﹐中國發揮更積極作用、幫助保持全球投資環境開放的時機已經成熟。隨著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接受的中國投資越來越多﹐要求待遇互惠的呼聲也會增加。中國必須為進一步開放本國經濟、為外企提供公平競爭平台做好準備。在中國新的國家安全審查框架中﹐“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全”都是駁回外商來華投資的理由﹐這是朝著錯誤方向邁出的一步。

中國對外投資將給本國經濟帶來好處﹐正如它將給接受投資的國家帶來好處。通過走出去﹐中國企業將學會怎樣與外國企業競爭﹐而其中的很多經驗教訓在國內也會同樣適用。北京不能放棄對美國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希望﹐也不能不在國內實施有利於這種投資的改革。

(作者是紐約經濟咨詢公司Rhodium Group的研究總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