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

理財產品可能為中資銀行帶來風險


理財產品可能為中資銀行帶來風險
2012年 01月 31日 11:23
去﹐中國銀行家的生活是圍著3、6、3轉。他們向儲戶支付3%的存款利率﹐向借款人收取6%的貸款利率﹐下午三點前在KTV中K歌。

現在不再如此了。理財產品的迅速興起意味著銀行家們現在被迫通過提供高於基準存款利率的利率爭奪存款。這可能擠壓銀行的盈利﹐還可能導致中國金融體系中風險的積聚。

這類理財產品向投資者提供的收益率高於監管規定的存款利率。通過表外工具﹐這類產品實際上允許投資者更直接地參與貸款。銀行能夠從利差中獲利﹐也可以通過安排這類交易收取高額費用。

這類理財產品越來越受歡迎:據惠譽(Fitch)中資銀行分析師朱夏蓮(Charlene Chu)說﹐2011年第三季度﹐理財產品相當於銀行存款的10%。這個比例較2010年底的約7%有所上升。去年10月銀行存款的下滑表明﹐資金繼續流出銀行體系﹐尋找更高回報──至少是為避免經通貨膨脹調整後出現負回報。

最近﹐在2011年全年信貸供應不足的情況下﹐銀行一直能夠將傳統貸款和理財產品的價格定得較基準利率高很多﹐進而保持盈利。不過﹐這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在較寬鬆的貨幣環境下﹐對有限信貸的爭奪將減弱。這將損害銀行在貸款上的定價能力。銀行將可能面臨更低的利差﹐進而使利潤受損。

在這種情況下﹐損失最嚴重的可能是工商銀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這類固守3-6-3舊模式的機構。這類銀行龐大的分支網絡在吸納存款方面提供了優勢。此外﹐與國有企業的強大聯繫意味著﹐這類銀行可以首當其衝地發放有利可圖但利潤並非很高的貸款。

民生銀行(China Minsheng)等較小的私營銀行可能有機會大放異彩。該行大刀闊斧地為理財業務吸引資產﹐並通過向小企業提供貸款抵消了吸引存款的更高成本。2011年前三個季度﹐民生銀行利潤增長64.4%﹐相比之下﹐工商銀行增長27%。

不過﹐理財產品日益受到歡迎也可能帶來風險。這類產品與商業票據產品類似。儘管這類產品在美國已經使用了數十年﹐在危機醞釀的過程中﹐它們與類似的結構性投資工具(SIV)一起任由槓桿在金融體系中不被人察覺地構建起來。

當投資者拒絕延續在這類產品中的投資時﹐很多情況下﹐銀行被迫插手。這就使銀行持有這類資產﹐有些情況下﹐銀行還會遭受巨額損失﹐最知名的例子是花旗集團(Citigroup)。

中資銀行通常沒有類似的法律義務﹐不必保證通過理財產品發放的貸款的表現。不過﹐與一些美資銀行一樣﹐如果中資銀行希望保持與貸款人和借款人的關係﹐它們可能別無選擇﹐而只能插手。

中國看起來尚未接近這樣的危機區域。目前﹐表外理財產品的積聚可能給銀行帶來一種不同類型的挑戰。

由於這類表外工具從一定程度講實際上是利率的自由化﹐隨著存款流出銀行體系、尋找更高的回報﹐表外工具可能侵蝕中國老派銀行的盈利支柱。如果那些仍堅持3-6-3模式的銀行家不適應這種結構性變化的話﹐他們K歌時可能最終要唱起憂傷的藍調。

Tom Orli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