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誰在扼殺日本的電子產業


誰在扼殺日本的電子產業
2012年 04月 06日 08:02
Richard Katz

本的電子產業幾乎天天都有壞消息。除了佳能(Canon)這樣的少數特例之外﹐業內其他巨頭在本財政年度的虧損預計會達到170億美元。標普(S&P)已經將索尼(Sony)和夏普(Sharp)的信用評級降至BBB+﹐僅比垃圾級別高兩級。

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1979年,索尼第一款Walkman隨身聽上市。
電子企業的高管們旋即將責任歸咎於日圓走強﹐但這只是一個為自己開脫的借口。日圓最近的高面值並不能解釋索尼公司電視業務連續八年──包括日圓疲弱的時候──的虧損﹐也無法解釋為什麼這些曾經向我們推出晶體管收音機、隨身聽、CD機和錄像機的企業似乎已經江郎才盡。

日本電子產業過去10年的大幅衰退著實讓人震驚。從2000年到2010年﹐日本電子行業的產量銳減了47%﹐出口下跌了27%﹐行業貿易順差陡降了68%。單單統計高收入的經合組織(OCED)國家的出口數據(這樣可以避免計入中國的影響)﹐日本電子產品及服務出口的全球市場份額從1996年的19%下降到2009年的10%﹐折損近半。而在此期間﹐德國的市場份額從8%上升到11%﹐韓國則從6%增長到9.2%。

問題的直接原因在於錯誤的產品策略。日本政府和企業對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傳授的兩大要義都未予以重視。第一﹐隨著各國的成熟﹐它們的競爭優勢資源也會發生改變。充足的熟練工人、廉價的資本與價格一度是競爭力的關鍵﹐到後來產品和工藝的創新成為了競爭力的核心。第二﹐產品策略不僅僅指企業能提供什麼樣的產品﹐它也包括企業不提供什麼樣的產品。

日本企業將這些要義棄之一旁﹐試圖在廉價資本和製造技術方面而非通過產品創新與三星(Samsung)這樣的新貴進行比拼。他們繼續製造著過去領先世界如今卻連年虧損的產品。日本生產的電子產品中仍有40%是消費類視聽產品和半導體產品。

此外﹐當公司或產品經營失敗時﹐日本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合併重組﹐有時還會得到政府資金的扶持。其理論依據是規模經濟可以使綁在一起的三個輸家變成一個贏家。爾必達(Elpida)公司就是這種失策想法的一個縮影。2月份提出破產申請之前﹐爾必達是日本最大的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芯片製造商﹐它是由日立(Hitachi)、日本電氣(NEC)和(後來的)三菱(Mitsubishi)三家公司的DRAM事業部合併而成。

由於沒有從商品化芯片市場中退出﹐在世界半導體製造商20強中﹐日本的市場份額從1990年的55%萎縮到2010年的24%。日本人常常將責任歸咎於三星﹐但真實的情況是美國在同一時期的市場份額從31%升至了51%﹐因為英特爾(Intel)和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這樣的企業為了集中力量開發能設立行業標準的必備品而放棄了以價格為關鍵要素的商品化產品。

日本生產的全部電子產品中﹐77%是零部件﹐這些零部件常常被組裝到其它公司產品中。然而﹐對蘋果公司(Apple)的iPod、iPad和三星公司的安卓(Android)智能手機進行的成本分析表明﹐真正賺錢的不是零部件生產商﹐而是產品的研發者。日本企業在本該與蘋果、英特爾和微軟(Microsoft)公司博弈的時候卻在與三星競爭。

視聽產品時代讓日本創造一個又一個革命性產品的理念和技能在數字時代不再靈驗。無論在個人電腦、智能手機還是軟件領域﹐日本企業都不再是龍頭老大。

部分原因在於日本企業制度的特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企業花錢執行糟糕的保命計劃﹐致使新項目開發的資金不足。他說﹐在所有的國家﹐企業的行為經常像一名輸了錢的賭徒﹐不把錢贏回來就不離開賭桌。而企業高管直到自己走人的時候才會讓企業的虧損浮出水面。

美國企業和日本企業在公司結構上存在差異﹐正是這種差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美國﹐新興技術的桂冠往往都是被新建企業摘取﹐它們在經濟上和情感上都與老舊技術沒有瓜葛。大部分引領電視或中型計算機時代的企業甚至已經不復存在。如今的美國電子產品製造商前21強中﹐有八家在1970年時尚不存在﹐還有六家在十年前規模很小﹐上不了《財富》(Fortune)500強排行榜。

在日本﹐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沒有一家新企業進入最大電子產品製造商行列。每當新技術出現的時候﹐松下(Panasonic)、索尼、夏普、富士通(Fujitsu)或日本電氣公司這些企業就會成立新的部門﹐因此公司就在過去和未來之間徘徊猶豫﹐放慢了創造性破壞的步伐。

在某些產業領域﹐比如汽車﹐日本的做法可能被證明十分優越﹐但是在日新月異的數字電子技術世界並非如此。看看吧﹐有多少日本年輕人蜂擁至東京的蘋果專賣店﹐而索尼商店則鮮有人問津。

================================
通常我們會去思考「做什麼」,但有時候「不做什麼」可能是更重要的議題。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