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專家傳真-開放─境外人民幣中心的必要條件

中時理財

專家傳真-開放─境外人民幣中心的必要條件

  • 2012.09.07
  •  
  • 【劉光卿外資金融機構】
     最近金融業的熱門話題,是台灣能否成為香港之外的另外一個境外人民幣中心?由於香港起步較早,許多討論都圍繞著台灣「還有沒有優勢」?
  金融中心的形成要件,包括活絡的初級與次級市場其範圍包括外匯、貨幣及資本市場(固定收益與權益證券),且除了現貨市場,尚須輔以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從市場參與者的角度來看,未來台灣的境外人民幣市場必須提供優於其他中心的產品或服務,除了吸引本地DBU及OBU的客戶外,亦能吸引真正境外的參與者,才有可能逐步變成金融中心。 
 台灣需要以更開放的條件與國外競爭,吸引本國與外國業者來台從事金融活動如投資、籌資、避險、資金調度、外匯交易、有價證券發行與銷售等。否則在資本市場與金融商品不發達的狀況下,金融機構吸收大量的存款仍須往外尋求出路,台灣繼續做為國際金融機構的商品銷售據點。例如,保險公司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保單,需固定收益商品作為避險,倘國內無此類商品,則須向國際市場尋找 。當這些投資活動甚至銷售活動不發生在國內,對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的貢獻就不大。所以存放款,匯款與外匯交易是基本條件,政府須放寬資本市場及金融商品限制,鼓勵本國或在地的外資金融機構積極創新並擴大業務範圍,如此台灣或可與周邊的金融中心競爭。
  兩岸貨幣清算備忘錄簽訂,台灣有機會成為另一個離岸人民幣市場,市場簡稱為CNT,有別於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CNH的代號。CNT與CNH可能會有什麼不同?個人認為,DBU承作人民幣外匯交易後,須與他行DBU、OBU或國外銀行拋補,在外匯交易自由無套利機會的狀況下,CNT匯率應等於CNH。至於貨幣市場,在無特殊規定下,銀行間資金可自由存放,銀行間CNT利率應趨近於CNH。當兩者實為同一種東西的狀況下,比較金融效率,商品多樣性,獲利性、安全性及流動性等因素下,CNT會獲得投資者或籌資者的青睞嗎?
  香港在人民幣貿易清算額、點心債券發行、存款存單,銀行放款等業務均已累積相當規模,其人民幣發展程度遠高於台灣。以台灣長期處於利率低迷、游資過剩、投資管道及商品缺乏的狀況下,可能的狀況是本地銀行吸收大量的人民幣存款,但沒有相關的人民幣資產業務(有價證券或放款),這些存款只能轉存於中銀台北或香港的金融機構,或透過外匯換匯兌換為其他貨幣。倘外匯、借貸、債券股票發行與買賣等諸多業務都在香港承作,台灣在此磁吸效應下,香港則進一步鞏固其境外人民幣的中心地位。  
雖說目前兩岸的貿易額高達1,700億美元, 往後台灣銀行業可以人民幣計價從事貿易融資、存款、匯兌等業務。不過這些業務早以美金或其他幣別的方式在進行,另考慮台幣對外幣(包括人民幣)匯兌、外幣遠匯及衍生商品的相關限制,倘台商繼續以香港作為人民幣的調度、避險或投資的中心。台灣能爭取到多少人民幣業務,仍尚待觀察。  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將在CNT扮演清算行的角色,可以參與中國境內外匯市場、貨幣及債券市場,清算行除貨幣結算外,可扮演資金流動性的惿供者,或作為外匯交易的造市者,因此台灣要成為境外人民幣中心,某種程度上,需要盡量協助中銀台北分行壯大,鼓勵其擴大資產負債規模,發行人民幣債券或存單等,吸收其他地區的銀行如紐約、倫敦等地的銀行以其作為清算行,使人民幣業務勝過中銀香港,則台灣成為境外人民幣中心的可能性就更大。  倘台灣的目標要變成境外人民幣中心,其不二法門就是卻除保護心態並採取開放政策。當管制減少,市場深度與廣度增加,金融活動由境外轉回境內,外資來台參加台灣金融市場,台灣才可能免於淪為周邊金融中心的附庸,從而逐步建立 屬於自己的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