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亞洲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仍處於發展的較早期階段,但中國內地、香港和韓國等地的ETF市場,發展的勢頭卻很猛。
晨星亞洲(Morningstar Asia)的數據顯示,以今年迄今新上市ETF的數量來衡量,香港在亞洲位居榜首,具體數字為30只;若以資產管理規模來衡量,中國內地的增長最為強勁,增速約為60%。
晨星亞洲ETF策略師蔡俊傑(Jackie Choy)表示:“香港是通向中國內地的大門,中國內地ETF監管的最新進展對香港和中國內地ETF市場的發展起到了支持作用。”
蔡俊傑表示,今年7月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 ETF的推出就是上述進展之一。這些ETF產品在香港上市,直接投資於中國A股。他表示:“以前,只有合成ETF才提供A股敞口。”
iShares亞太區主管梁雪真(Jane Leung)表示,RQFII產品的發展一直因流動性問題而步履維艱。她表示,構建流動性需要時間,對一些產品而言,可能需要兩三年。
梁雪真說:“RQFII產品的日交易量(單只)已降至100萬份。”
其他促進該地區ETF市場增長的舉措包括新設立的港股ETF,它們在中國內地上市,直接投資於在港上市的股票。蔡俊傑表示,這些ETF將很快上市。
此外還有新的跨市場ETF,它們將在中國內地上市,投資於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蔡俊傑表示:“此前,在中國內地交易所上市的ETF僅追蹤某一市場的股票,要麽是上海交易所,要麽是深圳交易所,而不會兩個市場都追蹤。”
另外他還表示,有報道稱,債券ETF和黃金ETF將很快在中國內地推出。
華夏基金管理公司(China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數量投資部總經理王路表示,中國證監會為指數或ETF產品的申請開闢了一條特別通道,以縮短備案程序所需時間。
王路說:“證監會還專門為創新型產品設置了一段保護期,例如跨市場ETF、跨境ETF和大宗商品ETF,以進一步加快產品創新。”
今年迄今推出的最為成功的兩只ETF都是在中國內地上市的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Huatai-PineBridge CSI 300 ETF)融資28億美元,嘉實滬深300ETF (Harvest Shanghai and Shenzhen 300 Index ETF)融資23億美元。
上海澤奔商務咨詢(Z-Ben Advisors)研究主管張浩川(Howhow Zhang)表示,這兩只ETF的成功可以歸因於監管放鬆所釋放出的潛力。
他表示:“以往由於缺乏監管支持,設立包括不同交易所的證券的ETF幾乎是不可能的。”他補充稱,證監會新任主席郭樹清一直致力於消除這些障礙。
張浩川預計,中國內地的ETF市場將繼續增長。目前,ETF占全行業總資產的不到4%,他預測,未來10年,這一數字將逐漸升至6%上方,接近全球均值。
韓國是另一個ETF市場迅速增長的國家。該國於2002年推出首只ETF產品。
韓國三星資產管理公司(Samsung Asset Management) ETF部門的Michael Seo見證了ETF數量從4只升至122只、提供商數量從4家增至15家的過程。
他表示:“ETF在韓國的強勁增長受到幾個因素的推動,包括低成本、流動性和ETF免稅機制、以及持續向投資者和顧問傳授關於ETF的知識。”在ETF投資群體中,散戶投資者占到44%。
他說:“展望未來,我們認為韓國市場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截至今年5月,ETF僅占股票型共同基金市場的14%。”
根據三星資產管理公司的數據,盡管截至今年6月亞洲只占全球ETF市場的6.6%,但亞洲ETF提供商的數量卻是全球各地區中最多的,具體數字為98家。
元大寶來證券(香港)有限公司(Yuanta Securities (Hong Kong))資產管理處執行董事陳至勇表示,國際ETF提供商面臨的一項挑戰是,亞洲國家的國內市場目前由本土提供商主宰。
他表示,除了在香港和新加坡,國際ETF提供商很難在亞洲任何一個ETF市場躋身前三名。
陳至勇表示,國際ETF提供商要想發展,最好的辦法是通過組建合資公司或簽訂委外顧問(sub-advisory)協議與本土提供商合作。
譯者/梁艷裳
本文的網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65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