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 |||
拆分歐元區勢在必行
與
很多人的看法不同的是﹐全球最大的宏觀經濟不平衡並不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的不平衡﹐而是歐元區內各國家之間的不平衡。這只是匯率和競爭力扭曲造成的後果之一。這種扭曲則是由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所稱的經濟和貨幣共同體的“共同命運”造成的。歐元區經常賬戶失衡是一種不穩定因素﹐遲早都要消除掉﹐而消除的方法就是把歐元區拆分成債權國和債務國兩個集團。 以德國為中心成立的歐元區債權國集團應接受貿易加權匯率20%的升值幅度。這可能令出口企業叫苦不迭﹐咬牙切齒﹐但消費者和進口商則會因貿易條件的明顯改善而獲益匪淺。這將是歐洲為減少全球經濟最大的一個不確定性來源所做出的建設性貢獻。 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提出過這個解決方案﹐即把歐元區拆分為強弱兩個集團﹐但總有人說該方案不切實際且過於天真。但如今﹐人們似乎越來越意識到﹐這一方案已經漸行漸近﹐觀察一下國際債券市場一塌糊塗的混亂狀況就可以得出這一結論。 很顯然而且很令人遺憾的是﹐單一貨幣並不足以彌合歐元區的經濟和結構性差異。歐元區北部債權國的幣值被大幅低估﹐而與此同時﹐陷入困境的南部債務國的貨幣卻被高估﹐令各國的處境雪上加霜﹐這種狀況表明﹐歐元的估值對所有歐元區國家來說都是不合適的。 對於債權國﹐我們看到這些國家擁有大量國際貿易盈餘﹐而且由於進口商品價格相對較高﹐這些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出現了上升的態勢。 對於債務國﹐情況則恰好相反:儘管為抑制多年超額赤字不得不持續實施緊縮政策﹐經常賬戶逆差仍持續顯現。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透露﹐以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去年至少有七個歐洲國家實現了與中國、日本和俄羅斯差不多甚至更高的經常賬戶順差。這七個國家中包括歐洲經濟貨幣聯盟(EMU)的三個成員國:德國、荷蘭和盧森堡。此外﹐還包括非歐元區成員的丹麥和瑞典(這兩個國家的貨幣雖一直相對堅挺﹐但幣值仍被低估)以及兩個屬於“特殊案例”的國家:挪威和瑞士。 上述七個國家的經常賬戶順差佔本國GDP的比重均超過5%。在日本﹐這一比例為3.6%﹐俄羅斯為4.8%﹐中國為5.2%。 要想以無限擴張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的資產負債表的方式使這種脆弱的局面維持下去﹐可能性微乎其微。若歐洲沒有一種強烈的政治共識、沒有債權國納稅人的聯合擔保﹐大概除了在債券市場上順暢地開展業務之外﹐對歐洲央行也不能抱什麼指望了。 歐元未能通過這次極為嚴苛的考驗。要想結束這種煎熬﹐現在就要採取有創意、有政治雄心的行動來拆分歐元區。而且要趕在一切已經無法挽回之前。 本文作者David Marsh是官方貨幣與金融機構論壇(Offici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um)的聯席主席。 本文譯自MarketWatch |
===================================================
拆分歐元區我認為困難度極高。
目前歐元區的北方國家因為歐元弱勢而獲利,所以不願意放手;
南方國家需要外界(他們的北方鄰居)援助,所以更不願意放手。
我相信IMF也不希望歐元區分解,因為如此一來,IMF需要獨自處理這爛攤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