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香港股票經紀業僧多粥少


香港股票經紀業僧多粥少
2011年 10月 27日 15:19
道是責人須先正己。香港的股票分析師經常不厭其煩地就中國大陸股票經紀業飽和風險發出警告,但其實他們應該更多地關注香港股票經紀業的飽和問題。

這幾年香港股票經紀業發展迅猛。2009年時,倫敦、紐約及其他西方金融中心紛紛陷落,裁員和業務關閉現象屢見不鮮,而香港卻成了業界的一個安全港。當時一些大型投資銀行紛紛在香港市場攻城掠地擴充業務,而巴克萊(Barclays Capital)等中型機構以及Jefferies這樣的較小機構也開始分搶香港這款蛋糕。韓國、日本和台灣的競爭者亦蜂擁而至或是提高在香港的市場佔有率。

以紐約和香港作比較,自2008年1月以來僅紐約市的証券行業就減少了22,000個就業崗位,監管當局預計2012年年底前就業崗位還將減少10,000個。而在香港,直到2010年該行業的招聘廣告還打得火熱,新成立的公司紛紛以高薪從競爭對手處挖人。

這其中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歐美市場在危機之後不斷萎縮,而亞洲卻擁有最強勁的增長前景。以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為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稱,第三季度亞洲市場開展IPO交易138宗,籌集資金135億美元,超過了北美和歐洲之和。

投行追逐利益本無可厚非。但是隨著股票經紀市場變得越來越擁擠,在費用收入上就顯得有些僧多粥少了。裡昂証券(CLSA)的交易和執行主管Andy Maynard稱,買方公司支付的傭金一般有80%為前十大經紀公司所獲。如果有人想了解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1398.HK, 簡稱:工商銀行)的前景,那麼可有48家不同機構的研究部門供其選擇。這種局面意味著一些人可能會失業。

熊市時間拉長也意味著費用收入空間收窄。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的次年,香港交易所的交易量較上年下降了36%,IPO融資額下降了66%。目前香港市場的增長前景看上去仍好於歐美,這也是大家紛紛轉戰東方市場的原因。然而沒有人去想一想2012年市場飽和的問題。

Greenwich Associates的股票專家John Feng表示,當傭金收入縮水時,一些大型機構往往會謀求提高市場佔有率。業務遍布全球的全方位服務公司能夠比多數公司更好地避開這場風暴。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BOCI), 簡稱:中銀國際)這樣的中資機構則擁有大陸客戶作後盾。而日子最不好過的就是那些美國和亞洲其他地區的二、三流機構。

一些機構已經感覺到山雨欲來風滿樓。2011年8月Knight Capital宣布將退出香港市場,其進入香港市場的時間是在2009年1月。如果熊市延續到2012年,那麼退出香港市場的將不只是Knight Capital一家。

Tom Orli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