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摩根大通銀行 (JPMorgan Chase) 被曝出在自家首席投資官辦公室的直接管轄下,布魯諾•伊克希爾 (Bruno Iksil),一名地處倫敦的交易員,因利率互換交易給摩根大通銀行帶來二十億美元的損失。消息傳來,整個華爾街都為之一震。
在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後,無論是金融機構的損失額,還是對沖基金和對沖基金經理的收入,都從過去以百萬計算,迅速升級到了以十億計算的規模;所以摩根大通這次的損失規模,在過去幾年金融市場的潮落潮起中,並不能算是什麽大事。
這起事件之所以引人關註,部分在於事件發生在摩根大通銀行,這家在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中,幾乎毫發無傷,並且一躍成為全美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該行的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 (Jamie Dimon),不但在過去幾年多次被各項媒體評為全美最成功的首席執行官,更是因為在過去幾年的全球金融監管體系改革中少有的強勢和反對沃爾克規則(Volcker’s Rule),而成為全美,乃至全球銀行業高管心目中的英雄。
在過去數年,戴蒙都試圖用摩根大通的成功經驗向全世界的監管層和投資者表明,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已經可以允許銀行,至少是像摩根大通這樣被成功管理的銀行,在不傷及股東權益的同時,進行復雜的自營交易——用每次金融危機前大家常用的說法,就是“這一次真的不同了”(It is different this time).
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當然不會放棄這樣絕好的攻擊大銀行們的機會。他在紐約時報撰文說“(摩根大通的交易)到底做錯了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此重要的系統性銀行根本不應被允許進行如此高風險的交易,特別是不能用納稅人的錢”。
筆者倒是認為,除了金融機構的貪婪和道德風險(moral hazard)之外,摩根大通的這次損失還暴露出甚至有可能是更重大的風險管理中的問題,那就是管理者的盲目自信。1998 年的長期資本管理,2007 年的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全球阿爾法基金,次貸產品和全球房地產危機,最近的金融危機,哪一次不是由“天才”們創造的“天才想法”導致的呢?風險管理的最大敵人,有些時候恰恰是那些把全身心都投入到風險管理中的專家們。就在戴蒙“風險盡在掌握之中”話音未落之際,大洋彼岸就傳來了二十億美金巨虧的噩耗。日益精進的風險管理技術,有時會誘使聰明人承擔他們原本不敢想象的巨大風險,甚至可能直接導致風險的積累和危機的爆發。
由此想開,《論語•為政》早在幾千年前就講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其實是道出了當代金融風險管理里最大的挑戰:越是成功的企業,管理層就越是自信。越是自信的高管,就越是想冒更大的風險以博取更高的收益。擲硬幣的次數多了,難免幸運,連續擲出數次正面。重大公司決策,其實也有類似之處,一時的成功未必可以服人。正確地區分投資中的技能(skills)和運氣 (luck),也就接近於不可能的任務。投資如此,人生何嘗不是呢?如果公司高管或是首席風險官,都不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對風險的認知還存在哪些盲區或誤區,他們又怎能放出“風險盡在掌握之中”這樣的豪言壯語呢?
反觀國內很多企業,面臨著風險管理中的另一種難題。國內很多企業在運營中,逐漸意識到自身受某種風險的影響巨大,因此開始進行不同方式的套期保值(hedging),以期達到掌控風險的目的。不幸的是,因對金融知識和實踐缺乏瞭解,這其中不乏套保失敗,導致巨額損失的案例。監管層則以此為例,終止企業的各種套期保值行為。殊不知風險管理可以叫停,風險卻不會因此乖乖地偃旗息鼓。在風險管理上被束縛手腳的國內企業,是很難在國際市場上和那些無拘無束的國際同行競爭的。因為從事套期保值而蒙受損失的企業確實不在少數,但那些更多的,沒有從事套期保值和風險管理的企業,難道就因此成為他人學習的楷模嗎?
摩根大通以自己的損失又一次向世人表明,再成功的風險管理手段也不能抹平交易中的突發損失。與此同時,再初級和謹慎的風險管理實踐,也不能完全規避風險。這本是由風險的本質所決定的,並不為幾次成功的賭博或失敗的風控操作所改變。
所以,風險管理的專家們每每自問一個古老的問題:知道風險而不能控制,和根本不知道風險在何處,哪一個更有風險呢?
(註: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本文責任編輯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本文的網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475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