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沒有人敢大聲說出這一點,但是許多發達國家現在所需的,是借助銀行杠桿推動一場小規模信貸繁榮。目前全球銀行業經歷的整頓,旨在防止另一場金融危機。然而,這與經濟停滯期間所需要的,恰恰相反。
例如,歐洲銀行管理局 (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 EBA) 的觀點就反映了這種現狀。歐洲 27 家銀行共籌得 940 億歐元的新資本,以達到 9% 的核心一級資本率,此舉被視為一個成功。EBA 主席安德烈•恩瑞亞 (Andrea Enria) 認為“歐洲的銀行現在處於更強有力的位置,應當能為向實體經濟放貸提供支持”。這種說法在理論上就是錯誤的,歐洲經濟也繼續不景氣。
擁有更高資本充足率的銀行,其實是更弱的銀行。沒錯,在持續虧損情況下,充足的資本金能有所幫助。但除非出現虧損,否則保持高資本充足率只會讓銀行更弱,而非更強。減少杠桿意味著規模更小的潛在資產負債表、更低的凈利潤和股本回報,貸款受到抑制。即使是像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這種健康的銀行,其 2012 年一季度貸款總額也處於兩年前的水平。同樣,摩根大通 (JPMorgan) 上周業績報告顯示的商業貸款凈額,也跟 2009 年水平相似。
當然,沒有人主張要回到往日那種有形普通股權益比率 (TCE) 極端化的日子。但降低資本充足率要求(而非如 EBA 最近所威脅的,9% 的風險加權資產比例,可能成為對一級核心資本的永久、而非臨時標準),至少可以提供一些促進增長方面的思路。如果出現另一個信貸泡沫,很好。那可以在將來通過再次提高該比率而輕松解決。目前,在某些經濟體似乎很難被點著的環境下,需要的是一個火花。現在急於提高銀行的安全性,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政策制定者認為另一場危機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如果是這樣,那他們應該更坦率一些承認。
Lex 專欄是由 FT 評論員聯合撰寫的短評,對全球經濟與商業進行精闢分析
譯者 / 艾卜
本文的網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555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