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中國最稀缺的金融人才:保薦人


中國最稀缺的金融人才:保薦人
2011年 12月 06日 14:32
界各地的銀行在裁員之際﹐也在奮力在中國爭奪一種稀缺商品:具備中國政府認可的股票和債券交易從業資格的銀行業人士。

按照中國證券法規的要求﹐國內首次公開募股(IPO)或債券銷售交易的每一個承銷商﹐在所有進行此項交易的銀行業人士當中﹐必須有兩個合資格的保薦人。這兩名保薦人要全程對IPO負責﹐並且為公司的賬簿和商業方案的簽署負最終的責任。

隨著中國監管機構加強根除上市公司會計欺詐的舉措並嚴格要求承銷商﹐本來就已經很大的保薦人方面的壓力與日俱增。

目前﹐作為全球很多宗最大規模IPO發生地的中國只有約2,000名保薦人。從去年的交易狀況來看﹐這些保薦人的工作都排滿了。中國限定1名保薦人同時處理的交易不得超過兩樁﹐而每樁交易可能要花費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以當地標準衡量﹐保薦人的工資已經很高﹐但隨著各家公司爭奪相對稀少的人才﹐保薦人薪水還在飛速上漲。

為了獲得保薦人資格﹐銀行從業人士必須通過每年一次的書面考試﹐證明自己熟練掌握會計、法律和金融方面知識。據一位通過保薦人考試的銀行業者和幾位資深銀行業者表示﹐考試的通過率只有10%。中國證監會拒絕透露考試通過率數據。銀行業者稱﹐所有通過保薦人考試的都是中國籍人士﹐而且大多數人有海外留學經歷。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亞洲(除日本)股權資本市場部聯席負責人派金(Jonathan Penkin)說﹐基本上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艷羨的職位﹐因為保薦人的數量非常少﹐而且考試也不容易。高盛在中國的合資企業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Goldman Sachs Gao Hua Securities Co.)的14名保薦人都是派金的手下。

中國政府嚴格限制外國公司在中國資本市場的運營﹐並要求這些公司通過設立合資企業的方式開展業務。而在合資企業中﹐外國公司最多只能擁有33%的股權。

銀行若要保住手裡的證券從業執照﹐就要僱用至少4名保薦人。但對一家公司來說﹐交易量若要達到一定規模﹐就需要更多的保薦人。這導致越來越多的西方銀行在中國設立合資企業的過程中爭奪保薦人。今年﹐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花旗集團( Citigroup Inc.)、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 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PLC)等都在中國設立了此類合資企業﹐也都在擴大雇員規模。銀行業內人士抱怨說﹐由於保薦人數量太少﹐中國市場交易量遭遇了瓶頸﹐而且還推高了銀行的成本。

華爾街一家金融機構駐中國的一名銀行家說﹐對保薦人的爭奪非常激烈。

舉一個例子。據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士丹利目前正在著手從摩根大通的合資企業招聘一個20人的團隊﹐其中半數都是合資格的保薦人。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說﹐這一轉變可能會令摩根士丹利在上海的合資企業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Morgan Stanley Huaxin Securities)加速實施在深圳和北京增設辦公室的方案。

通常來說﹐一名保薦人的年薪(包括分紅在內)大約為200萬元(約合30萬美元)﹐對於本土銀行業內人士來說﹐這一數字已經相當高了。由於市場需求旺盛﹐保薦人的年薪還在上漲。上述銀行業內人士說﹐中資投行開出的年薪有時能超過外資投行﹐因為中資投行的薪酬制度是以傭金為基礎的﹐如果市場行情較好﹐那麼保薦人的底薪可能會翻倍。

一家華爾街金融機構駐中國的負責人說﹐一旦獲得了保薦人資格﹐你後半生就高枕無憂了﹐就算你不做交易也沒關係。

儘管如此﹐保薦人的工作並不輕鬆。一位30歲的保薦人說﹐他常年生活在焦慮之中。他說﹐要在監管機構規定的時限內從規模龐大、結構複雜的中國國有企業得到詳細的答復並不容易。在一些快速成長的企業當中﹐有關記錄並不完整﹐企業所有權也不透明。

中國證監會網站公佈的相關法規規定﹐如果工作疏忽﹐保薦人可能受到的處罰包括談話提醒、失去保薦人資格、被處行政處罰以及追究刑事責任。

銀行從業人士抱怨說﹐年輕的從業人士書讀得很好﹐但缺乏經驗﹐當前的體制讓這些人承擔了過多的責任﹐他們可能無法識別某些欺詐行為。有些人甚至抱怨說﹐監管機構故意限制保薦人的數量﹐這樣就能夠更容易地控制IPO的數量和節奏。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拒絕就此置評。

眼下﹐新上任的中國證監會主席正在加大對證券業的監管力度。據國內媒體報道﹐今年10月履新的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已經揭開了一系列證券業調查。中國證監會在官網上說﹐2011年以來﹐證監會在對各類線索核實的基礎上﹐共立案調查案件82起﹐其中內幕交易39起。對35家機構(包括1家期貨經紀公司)分別進行了行政處罰。郭樹清曾任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董事長。

中國證監會認為﹐具體追究個人責任可以防止欺詐和會計醜聞。中國證監會在2003年底推出了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美國的規定是﹐除非涉及欺詐﹐否則就由投資銀行而不是個人對錯誤承擔責任。

儘管做空者指責中國企業存在會計欺詐行為﹐但大多數此類案件發生在利用所謂“反向收購”赴美上市的中資企業身上﹐而這一過程並不需要合資格的保薦人的參與。

今年11月﹐中國證監會撤銷了平安證券兩名保薦人的資格﹐稱保薦人對湖南勝景山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勝景山河)的盡職調查工作不完善、不徹底。今年早些時候﹐因招股說明書存在重大遺漏﹐中國證監會撤銷了此前做出的允許勝景山河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行政許可。

英國富而德律師事務所(Freshfields)上海分所執行合伙人博海納(Heiner Braun)說﹐證監會此舉的目的是提醒從業人員﹐如果在上市過程中出現了重大錯誤﹐他們是無法躲到所在機構身後逃避責任的。

ALISON TUDO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