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美軍正式撤離伊拉克


美軍正式撤離伊拉克
2011年 12月 16日 11:15
作戰九年、傷亡數萬人(包括4500名美國人死亡)、耗資逾8,000億美元之後﹐美國軍隊週四正式結束在伊拉克的任務﹐準備撤離。

多年來﹐美國駐伊拉克司令在把最高代號“獅子六號”(Lion 6)交給接替者的同時﹐還把那面繡有美索不達米亞人面獅身像的美國軍旗交給他們。但在本週四一場充滿傳統色彩的儀式上﹐在國防部長帕內特(Leon Panetta)注視下﹐現任“獅子六號”、四星上將奧斯汀(Lloyd Austin)卻降下軍旗包裝起來﹐準備運回美國。

帕內特說﹐沒有什麼言語﹐沒有什麼儀式﹐可以向那些讓今天成為可能的犧牲者充分地表達敬意。

美國軍隊現在仍有4,000人留在伊拉克。接下來幾天﹐其中最後一批將跟隨軍旗回家﹐留下不足兩百人參與執行外交任務。

美國軍方在巴格達東部的主要軍事基地“勝利營”(Camp Victory﹐這個名字對很多軍人來說常常有著苦澀的諷刺意味)已經基本關閉﹐最後的儀式是在巴格達國際機場(Baghdad International Airport﹐該機場以拗口的縮寫名稱“BIAP”為開赴伊拉克的100多萬軍人所知)舉行的。

週四結束任務的儀式上﹐奧斯汀回憶﹐八年八個月零26天之前﹐他作為一名助理師長﹐是怎樣下令第三步兵師的先頭部隊進入伊拉克境內的。

Reuters
2004年8月7日﹐一名蒙面的伊拉克什葉派武裝分子沖過巴格達東部郊區的薩德爾城的一條街道。
奧斯汀說﹐命運使然﹐我現在下令把軍旗包裝起來。他所說的是美國軍隊長期以來的一個儀式﹐即各部隊在開赴前線的時候把顯示各自身份的軍旗從包裝里拿出來﹐在收拾回國的時候又把軍旗放進包裝。

包括五角大樓所有高級將領在內﹐伊拉克戰爭已經成為一代軍官的決定性經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四星上將登普西(Martin Dempsey)先前曾在伊拉克服役兩輪。他說﹐這場戰爭是對我們品格的考驗。

登普西說﹐每天我們都要在沖突與同情之間權衡﹐每一個步驟都是體現道德與生理勇氣的一幕戲劇。

美國軍方曾承諾繼續幫助伊拉克﹐官員們週四重申了這一承諾。帕內特說﹐美國將是一個“忠誠的朋友和伙伴”。但這種幫助將以間歇性演習和高層磋商的形式來體現。週四的儀式標志著美國在過去幾年戰爭期間著重進行的日常指導、定期咨詢和密集訓練已經結束。

九年的伊拉克戰爭讓美國民眾和部隊在感情上都經歷了一種坐過山車的感覺。美軍僅用數週時間就摧毀了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的軍隊並完成了向巴格達的推進﹐這讓美國和這支世界上裝備最精良的部隊最初以為伊拉克戰爭可以速戰速決。

但在奪取巴格達的幾個月時間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暴亂事件﹐本以為能迅速取勝的戰鬥變成了持久戰。裝備先進的美軍被用化肥或廢棄炮彈制成的自製炸彈搞得士氣低落。對很多人來說(包括一些美軍)﹐自從2006年2月薩馬拉金頂清真寺(Samara's Golden Mosque)爆炸引發伊拉克宗教殺戮以來﹐伊拉克戰爭似乎就陷入茫然。什葉派敢死隊夜間在巴格達清真寺進行謀殺的事件層出不窮。

Mario Tama/Getty Images
士兵在儀式開始前手舉裝飾有美索不達米亞獅身人面像的美國戰旗。戰旗在該儀式上被收起以準備返回美國。
另一位“獅子六號”、四星上將彼得雷烏斯(David Petraeus)率領的駐伊美軍重新制定了戰略﹐全面修訂了作戰計劃﹐並開始大幅增加部隊人數﹐把士兵和海軍陸戰隊隊員派往極小的前哨站﹐以試圖遏制暴亂。這個美國國內極具爭議的增兵之舉在2007年夏天開始對暴亂起到了打壓作用﹐並最終讓這個一度陷入混亂的國家恢復了些許平靜。

在駐伊美軍兵力最強大的時期﹐美軍人數一度超過17萬﹐這是一個大規模的動員過程﹐很多美軍陸軍士兵要進行長達15個月的派駐﹐而大批海軍陸戰隊隊員則不斷被派往戰區。截至去年底﹐駐伊美軍已減少至5萬。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今年10月曾宣佈美軍將在年底之前撤出伊拉克﹐此後﹐美軍就一直在進行大規模的運輸活動﹐每周向國內遣返數千名士兵﹐關閉幾十個美軍基地﹐運走數百萬件裝備。

伊拉克戰爭的結束讓很多美軍開始反思。戰爭改變了美國軍隊﹐給了他們一個代價不菲的教訓:即使是超級大國﹐對於戰爭的態度也不能是想打就打﹐而對於擺在面前的戰爭則必須要打。伊拉克迫使美軍不得不為自己的卡車、運輸機和士兵穿上更沉重的厚掛甲。

對於當年湧入伊拉克的美軍來說﹐他們驕傲的是自己敏捷的行動﹐而對於目前即將離開伊拉克的美軍來說﹐驕傲的則是自己的耐心。無論是美國士兵、海軍陸戰隊隊員還是飛行員﹐都有一種在力求通過談判而不是武力解決沖突時喝無數杯茶的能力。

美國空軍總軍士長Jerry Delebreau本週說﹐他知道了在談正事之前要先喝茶﹐還知道關係的影響力和炸彈一樣重要。他說﹐伊拉克戰爭讓美軍所有人對如何打仗以及如何贏得戰爭都有不同看法。

他說﹐這場戰爭改變了在伊拉克的每個美國人。

JULIAN E. BARNES / NATHAN HOD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