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羅比尼專欄/QE的10項潛在成本…

羅比尼專欄/QE的10項潛在成本…
 
大部分觀察家將量化寬鬆(QE)等非傳統貨幣政策,視為提振今日低迷景氣的必要方法。但QE的功效和風險已開始引發質疑。這類政策附帶10種潛在成本,尤須加以注意。
第一,儘管戳破資產和信用泡沫的純撙節作為可能導致衰退,但QE政策過份拖遲公民營機構必要的去槓桿化,可能產生殭屍大軍:殭屍金融機構、殭屍家庭和殭屍企業,最終至殭屍政府。所以,QE在一段時間後必須逐步退場。
第二,重覆實施QE,收效恐愈來愈小,因為注資至真正經濟活動的管道可能受到阻塞。當債券殖利率已低,債券管道失效;當銀行囤積流動性,信用管道失效。由於信用緊縮,借得到錢的(優質企業和家庭)不想或不須借,有需求的(高槓桿操作和非優質家庭)卻借不到。
此外,若經濟成長未能有效復甦,會在QE之後導致資產再膨脹的股市管道僅短期有效。而且,在開放式QE實施之際,透過預期通膨升高,來降低實質利率,有引爆通膨預期的風險。
第三,如果各主要央行同時採取QE,QE傳導機制的外匯管道-貨幣寬鬆帶動的貨幣貶值-會失效。這使得QE變成零和遊戲,結局是「QE戰爭」變成「貨幣戰爭」。
第四,先進經濟體的QE導致過多資本流入新興市場,後者面臨艱鉅的政策挑戰。沖銷式外匯干預使國內利率維持高檔,更加速資本流入。但非沖銷式的外匯干預或調降國內利率,將增加太多流動性,可能助長通膨或者資產和信用泡沫。
在此同時,放棄干預並允許貨幣升值,會侵蝕外部競爭力,導致危險的外部赤字。但對熱錢實施資本管制極為困難,且難以周全。對信用成長實施總體審慎管控措施有其效果,但當低利持續支撐大量流動性時,有時又不足以阻止資產泡沫。
第五,QE遲不退場恐導致實施QE的國家,和有外溢效果的國家出現資產泡沫。這種泡沫可能發生在股市、債市、房市、商品市場和信用市場。
疲弱的經濟成長雖讓QE情有可原,但將利率摜壓得太低、太久,終將助長這些泡沫。這就是2000-2006年的狀況,美國聯準會(Fed)當時大幅調降聯邦資金利率至1%,以因應2001年的衰退和後續的疲弱復甦,然後維持利率在低檔,從而助長信用/房市/次貸泡沫。
第六,QE有道德危險問題,因其降低政府追求經濟改革的誘因。QE也可能推遲必要的財政撙節措施。
第七,QE退場很棘手。如果退場太遲、太慢,可能導致通膨或資產/信用泡沫。如果出售QE期間買入的長期資產,利率遽升可能阻撓復甦,長期債券持有人將產生巨額金融損失。如果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利率,央行資產負債表恐蒙受重大損失。
第八,拉長實質負利率期間,意味收入和財富重分配,由債權人和存款人流向債務人和借款人。債務貨幣化的作法非常不民主,退休族和退休基金等將受重創。
第九,QE和其他非傳統貨幣政策恐有始料未及的嚴重後果。最終恐引爆高通膨,或者信用成長減緩而非加速(如果銀行嫌相對於風險的報酬不夠高的話)。
最後,可能有難以重返傳統貨幣政策道路的風險。部分國家正放棄通膨目標,邁進未知領域。美國的QE已從第一輪、第二輪,進入現在的第三輪。官員現在熱烈討論負政策利率的優點。而隨著QE效益遞減,決策者已邁向高風險的信用寬鬆政策。
(作者Nouriel Roubini是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編譯季晶晶)
【2013/03/0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