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逢低買進真的是投資良策嗎?


逢低買進真的是投資良策嗎?
2011年 09月 29日 07:26

市場下挫時,看漲人士愛提醒投資者“逢低買進”,不過,這種策略雖然從邏輯上說行得通,但實際運用起來效果卻沒那麼好。

憑感覺來看,逢低買進確實是講得通的。投資無非就是低買高賣。當價格突然下跌時,市場會立馬給你帶來一個逢低買進的機會,為什麼不抓住機會呢?

Christophe Vorlet
上周四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在盤中低位一度下跌近500點,看到這種情況,至少有一部分投資者在盤算著逢低買進。隨後,上周五股市收盤上漲,抄底的投資者很快便賺到了一筆錢。

但如果我們作些更加深入的觀察和思考,就會發現逢低買進似乎沒那麼誘人。

先從下定義開始。究竟什麼叫“低”?它是指一個市場指數的值下降2%,還是下降5%或者更多?下跌的時間段是一天、一周還是更長時間?由於投資者只是跟著感覺走(如果市場跌幅之大令人恐懼,這就是“低”),而缺少統一的定義,所以很難判定逢低買進策略是否有效。

還有一個問題:如果股市長期回報像多數投資者所期待的那樣為正,那麼逢低買進可能並不會增加你的回報。在市場逐步間歇上漲的過程中,你也許能抓住偶然出現的下調機會,但平均而言,後續下調時的股價往往比你開始入場時更高。

此外,Vanguard Group的投資策略分析師小弗蘭西斯•肯尼瑞(Francis Kinniry Jr.)指出,許多下調行情都出現在市場接近紀錄高位時。“低於紀錄高位”與“便宜”恐怕不是一個概念。

標準普爾500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在2007年10月9日觸及絕對高位1565.15點。Birinyi Associates數據顯示,2007年下半年,股市九次出現跌幅至少為2%的下調,而標普指數均在1400點或其上方。上周五標準普爾500指數收盤報1136.43點,遠低於當年的回調水平。

為考察逢低買進策略在實際中如何發揮作用,我請投資經理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用Vanguard 500指數基金(Vanguard 500 Index Fund)來回顧過去10年的狀況。伯恩斯坦任職於總部位於康涅狄格州伊斯特福德的投資顧問公司Efficient Frontier Advisors。Vanguard 500指數基金是衡量美國股市整體走勢的常用指標,因為它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

假設你恰好在10年前買進了這只基金,你當時應該是為每份基金支付了77.22美元(經派息因素調整後)。假如標準普爾500指數單日跌幅每一次達到2%時你都會買進該基金,那麼十年中你應該能抓住137次這類下調機會,但這些下調行情中的平均購買價格為82.82美元。如果你把“低”定義為單日跌幅達5%,那麼你有13次“廉價”買進機會,但即便在這種較為劇烈的回調中,平均購買價格仍為78.39美元,你為逢低買進而花的錢最終還是比一開始投入的要多。

伯恩斯坦說,事實與直覺大相徑庭。他估計,一開始進行的一次性投資可以讓你獲得3%的年平均總回報率。在單日跌幅為5%時買進會讓你的年平均回報率減少0.1個百分點,在單日跌幅為2%時買進則會使你的年平均回報率減少0.8%。

Vanguard的肯尼瑞指出,大幅回調可能會“密集出現”。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008年9月29日下跌了8.8%,創歷史第八高跌幅,在八個交易日之後,該指數又下跌了7.6%,為歷史第16高跌幅。四個交易日以後該指數出現了歷史第五高跌幅,下跌9%。

另外一個問題是,除非你能在高位賣出,否則逢低買進沒什麼好處。

投資組合再平衡操作(即賣出一種價格已經上漲的資產,買進另一種價格走低的資產)往往確實能使回報逐漸增加。肯尼瑞發現,在過去十年裡,在下跌2%的時候逢低買進的策略結合定期股票和債券投資組合再平衡操作,能讓年均回報率提高0.3%左右。

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斯普林斯的投資顧問公司Wealth Logic的理財規劃師艾倫•羅思(Allan Roth)也計算出,如果一位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有40%為美國股票、20%為海外股票、40%為美國債券,在年底進行再平衡操作,那麼過去十年裡年投資回報率能達到5.6%,而僅僅採取買進並持有策略的投資者只能獲得4.9%的回報率。

逢低買進也許能讓你感覺好一點,這就像在百貨商場打折時購物感覺良好一樣。不過,別誤認為逢低買進一定能增加你的投資回報。
Jason Zweig

====================================
我不得不承認,「低於歷史高點」與「便宜」通常是二回事。
因此,價值投資人應該要有能力去評價來確認價格是不是真的「便宜」,
而非見到股市重挫就急忙進入股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