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盛行 漸成中資銀行隱患
中
國儲戶日益將資金從傳統的銀行存款向回報更高的理財產品轉移,這一趨勢給中國的銀行系統帶來了新的風險。
Imaginechina/Zuma Press
隨著理財產品在中國的盛行,中國的存款增長率已降至 20 世紀 90 年代晚期有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圖為光大銀行在上海的分支機構。
惠譽國際評級 (Fitch Ratings) 的計算顯示,截至今年 3 月底,理財產品的規模超過人民幣 10.4 萬億元(約合 1.595 萬億美元),這大致相當於中資銀行存款總額的 12%。2010 年底,理財產品的總量為人民幣 4.4 萬億元,大致相當於銀行存款總量的 6%。而 2009 年底這一數字只有人民幣 2.3 萬億元,相當於銀行存款總量的 3.8%。由此可見,理財產品的規模出現了大幅上升。
分析師說,對銀行而言潛在風險在於,銀行將理財產品的銷售所得投資到期限長於理財產品自身的証券中。在正常情況下,當理財產品到期時,銀行或是說服客戶續期,或是利用新產品的銷售所得支付客戶的到期收益。但如果客戶對新的理財產品的需求下降導致銀行沒有足夠的資金向客戶支付已到期收益,那麼上述策略可能會適得其反。
惠譽國際評級中資銀行評級主管朱夏蓮 (Charlene Chu) 說,中資銀行的償付能力可能會出現嚴重問題。任何可能降低投資者對理財產品需求的因素都是風險的來源,其中包括股市反彈這樣的良性因素,因為這會吸引儲戶將資金從理財產品轉移至股市。
銀行現在發行的期限在一至六個月的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大約為 4.5%,遠高於中國央行設定的三個月 2.85% 的存款利率和六個月 3.05% 的存款利率。中資銀行向儲戶提供的存款利率不得高於中國央行設定的基準利率的 1.1 倍。
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投向債券、回購協議和銀行同業貸款。部分資金則借給企業。在數據提供商普益財富 (Cnbenefit) 的分析師曾雲交(音)看來,借給企業的這部分資金所佔比重可能在上升。
中資銀行將募集的所有資金放到一個資金池中,而不是單獨管理每一款理財產品。銀行會在它們認為存在合適投資機會時將這些資金進行投資。將所有資金放到一起管理意味著資金池中的現金流不僅來自投資收益,同時來自新產品的銷售所得。銀行利用新產品的銷售所得向那些贖回產品的客戶支付收益。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銀行必須投資長期資產以獲得其承諾客戶的投資收益,且銀行無法承受每當一只理財產品到期時客戶變現導致其投資資金短缺的情況。
理財產品的激增已經開始給中國部分銀行造成問題。截至今年 4 月份的一年,存款增長率已降至 20 世紀 90 年代末有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在銀行只可貸出 75% 存款的情況下,存款增長放緩使貸款已經接近這個上限的小銀行更難在北京指望它們幫助提振經濟之時發放新的貸款。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安徽監管局去年 7 月份發給銀行的一則通知說,“(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持續攀升引發銀行間惡性競爭”。這則通知同年 11 月公布在銀監會網站上。通知警告銀行不要“追求理財規模過快增長而忽視業務發展的審慎穩健等”。
嚴格地講,如果理財產品回報達不到宣傳的收益率,銀行應該是沒有責任的,而且理財產品文件上也說了有可能虧錢。不清楚現實中如果發生虧損,銀行會在多大程度上讓客戶承受損失。但分析師和客戶說,銷售人員有時候會讓人覺得這些產品是沒有風險的。
25 歲的 IT 從業者賈文龍(音)說,他有八成左右的積蓄都是投資於理財產品。他說,我已經不像以前那樣一行一行地讀說明了;目前為止我持有的理財產品表現相當不錯,雖然其中沒有哪只是有保障的。
盡管今年 1 月 1 日生效的規定要求銀行更加詳細地披露理財產品的風險,但銀行披露的信息仍微乎其微。理財產品說明書往往列出了資金可能投資的一系列領域,如債券、貨幣市場、存款、債務、信托貸款、股票等,但很少標明各個領域各投資多少資金。6 月中旬央行副行長劉士余警告說,銀行理財產品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風險提示不足的情況。
讓監管機構擔憂的是銀行將理財產品的資金放在一起進行管理的方式。
去年 8 月,銀監會向全國銀行下發內部通知,要求它們對不同理財產品分別管理。但分析師表示銀行仍然是將資金放在一起管理。
江蘇銀行負責風險合規的副總經理王凱寧和風險經理崔建國在 3 月下旬發表於國家外匯管理局官方雜志《中國外匯》的一篇文章裡說,銀行不具備足夠復雜的會計系統或計算機系統來單獨管理理財產品。他們警告銀行不要用長期資產為短期投資產生回報。
文章說,在部分銀行通過發行新產品或利用自有資金緩解支付客戶到期收益壓力的情況下,這帶來了流動性風險;這使銀行業風險大幅增加。
DINNY MCMAHON
感覺這有點像是老鼠會,把新會員的錢當作利息支付給舊會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