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York Times China
2012 年 06 月 28 日
德國不得不為歐元買單
如果關注過去幾周來德國發出的聲音,你可能會自然地認為,歐元要完了。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 (Angela Merkel) 在德國議會發表講話時,對彙集歐洲資源,援助陷入危機的地中海國家的提議予以明確駁斥,稱這些提議 會“適得其反”。她強調說,德國的“力量不是無限的。”
對於資助“懶惰”、“揮霍無度”的鄰國,德國選民甚至比他們的領導人更加反感。儘管民調中多數受訪者表示希望保留歐洲單一貨幣,但有近五分之四受訪者希望希臘脫離歐元區,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如果希臘脫離歐元區,會引起葡萄牙、西班牙甚至意大利的連鎖反應。
不過,現在就像歐元道別還為時尚早。儘管柏林不斷地說“不”,回絕了所有針對歐洲危機的嚴肅提議,但是德國政府明白,德國最終必須讓步,掏出錢包來挽救歐洲單一貨幣。
德國對救助南歐國家的頑固排斥,會在本周表露無遺。歐洲領導人本周會再次嘗試拼湊出一個解決歐債危機的方案。他們會討論希臘關於放鬆對它的 2170 億美元援助計劃的條款的請求,也會討論建立區域性銀行業聯盟的提議,以及西班牙為了挽救本國岌岌可危的銀行業而提出的 1250 億美元資金援助的請求。
德國會拖延到最後才出手幫助,這是德國在此次危機中的一貫作風。德國還會提出各種各樣的交換條件。上周,德國財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 (Wolfgang Schäuble) 警告希臘不要期望得到太多同情,還要求雅典遵守財政緊縮政策,並且“動作要快,不要拖延”。
但是,德國最終必須為拯救歐元提供支持,而且無論它提出的條件能不能得到滿足,它都要這麼做。這一點默克爾心知肚明。這樣說有三個理由。第一,歐元令德國受益頗多;第二,救助的成本可能低於多數德國人的估計;第三,或許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歐元區解體對德國造成的損失可能高得無法估量,遠遠超出維繫歐元的成本。
下面逐一討論這些問題。到目前為止,德國在這場危機中的表現相當不錯。從 2009 年德國陷入深度衰退開始,該國經濟增長和就業水平比其他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要好。工資水平正在提高,與危機時相比,出口額出現了強勁反彈,已經超過了 2008 年的最高值。
德國很大程度上應該感謝歐元,正是歐元讓競爭力極強的德國製造業與鄰國不溫不火的經濟綁定在一起。自從歐洲實行單一貨幣以來,德國勞動力成本相對於歐元區國家平均水平,已經下降了超過 15%,與陷入危機的歐元區外圍國家相比,降幅約為 25%。如果德國拋棄歐元,啟用新版德國馬克,那麼德國馬克會迅速升值,拉平這個差距。這就可能會壓垮德國出口,而在過去十年里德國經濟增長很大一部分都來自出口。
那麼,救助的成本又有多高?德國經濟學家一直強調,德國已經為重振歐元耗費了巨額資金,遠遠超出了它應盡的義務。位於德國慕尼黑的 Ifo 經濟研究所 (Ifo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 所長漢斯 - 韋爾納·辛恩 (Hans-Werner Sinn) 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評論版撰寫評論文章稱,德國迄今為止向希臘提供的資金,已經相當於二戰後西德根據馬歇爾計劃 (Marshall Plan) 得到的援助的 29 倍。然而他的分析卻忽略了一點,援助只是馬歇爾計劃向德國提供的幫助的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馬歇爾計劃取消了德國的一大部分債務。
儘管德國已經為了挽救歐元提供了幾千億歐元的資金,但如果取得成功,這些資金還能全部收回。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經濟學家威廉·R·克萊恩 (William R. Cline) 告訴我,要滿足希臘、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到 2015 年的全部融資需求,需要 1.6 萬億美元。
如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提供三分之一,德國和歐元區中的其他富國就需要承擔其餘部分。但是即便德國承擔的份額達到 5000 億美元,這些錢也不會打水漂。畢竟,救助的目標就是避免債務違約。德國甚至還有可能從中獲利。
德國之外的多數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都同意,要想長久維繫歐洲單一貨幣,需要一個永久性的機制來分擔風險,將資源從歐元區經濟強勁的核心國家轉移到經濟較弱的成員國。可想而知,德國不願接受這樣的前景,聲稱這樣做成本過於高昂。然而德國的估算似乎太誇張了。
德國與其花這麼多的精力討論救助歐洲的成本,不如開始針對歐元區解體的代價進行公開辯論。後者可能會更難辦得多。
如果各國贊同西班牙銀行業救助計劃,從 2010 年到現在,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救助資金中直接由德國承擔的金額將超過 1000 億美元。其他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欠德國央行 (Bundesbank) 近 9000 億美元債務。而且德國銀行業還向歐元區外圍國家的銀行提供了數千億美元的貸款。如果歐元區瓦解,而經濟較弱的國家違約,很難預測這些債務到底會怎樣,很有可能很大部分債務無法得到償還。
據報道德國政府的預測,如果歐元瓦解,德國經濟規模將會萎縮 10%。這是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德國經濟萎縮幅度的兩倍。
還有其他更難估量的戰略性成本。
考慮到成本和收益,就很難理解為什麼德國如此倔強地說“不”。德國不僅否決了共同債券的提議,還反對歐洲央行 (ECB) 為陷入危機的銀行扮演最終貸款人的角色。一些人呼籲,為了縮小外圍國家勞動力成本與德國勞動力成本之間的差距,應提高德國工資上漲速度,使其跟上德國生產力提升步伐。但柏林卻嘲笑說,這是試圖遏制德國競爭力的荒唐做法。
默克爾不情願採取行動,而德國在收效甚微的救助措施上附加了不可能兌現的交換條件,還要求將弱國的預算控制權集中到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這些做法都可以理解成是在嘗試說服德國選民,貨幣聯盟的條款能夠按德國的意願重新書寫。
“默克爾會努力攫取回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經濟學家巴里·埃森格林 (Barry Eichengreen) 指出,“她的手段是先拖延,要求預先採取行動,希望對方會先讓步。”
不過,鑒於賭注如此之大,幾乎可以肯定,不管需要多少錢,德國最終還是會出。 一邊是可以管理的成本和明確的收益,另一邊則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出現巨大的災難。作出決定並不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