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出游的意義
作為一個對探究人性感興趣的人,我常常想不通一個問題:為什麽會有人舉家出游?最近,我們帶幾個孩子去意大利南部度假的時候,我再次思考了這個問題。幾乎每天都下雨,這是意料之中的。還有每個家長都很熟悉的事情:比如早上 6 點 20 分,本來筋疲力盡的孩子就已經醒了,吵得你無法繼續睡;比如跟一個三歲的小朋友解釋龐貝古城;又比如晚上我們長途跋涉,來到書中介紹過的餐館,點了菜,卻眼睜睜地看著小朋友們在菜上來之前就倒在桌上睡著了。然而,當易捷航空 (easyJet) 載著我們回到家的時候,我想我已經知道為什麽會有人帶孩子出游了,我甚至理解了他們為什麽要孩子。
全家出游的困難是眾所周知的。就是在家裡,要想跟伴侶和孩子相安無事都夠難了,更別提連著許多天跟他們綁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加拿大滑鐵盧大學 (University of Waterloo) 休閑問題專家蘇珊•M•肖 (Susan M. Shaw) 認為,“家庭休閑”這個說法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她悲觀地寫道:“研究顯示,此類活動基本上不能算理想的休閑活動。”在《奶油茶點、堵車和曬傷:偉大的英國假期》(Cream Teas, Traffic Jams and Sunburn: The Great British Holiday) 一書中,作者布里安•瓦伊納 (Brian Viner) 描述了自己小時候跟父母在海邊度過的一個假期。小瓦伊納跟父母共住一間房間,在那一周里,雨連綿不停,他無聊得剪自己的頭發玩,還挨了媽媽一巴掌。最後,在開車回家的路上,聽到廣播里說,羅伯特•肯尼迪 (Robert Kennedy) 遇刺了。
帶孩子出游或許不是一件樂事。然而,正如我一位經濟學家朋友喜歡說的,人不是為了尋開心才要孩子的。關於幸福感的研究早已得出這樣的結論:有孩子的人比沒孩子的幸福感更低。我那位朋友說,關於人為什麽要孩子的最佳解釋是:這是一種生物本能。人要孩子,不是為了現在,而是為了將來,是為了讓自己的基因在自己生命結束之後繼續延續。同樣,帶孩子出游,也不是為了現在,而是為了將來。
許多家庭都試圖向理想的家庭生活靠攏,而實際情況往往不盡如人意。大多數時候,人們希望為家人創造美好的記憶:為家人留下一些快樂的瞬間,大家各奔東西之後,也有這些瞬間可供追憶。孩子們長大離家之後,家庭實際上就解體了,即便孩子們的父母還在世、還是夫妻。這意味著家長們只有十來年的時間來創造快樂的記憶:從孩子們 5 歲左右會記事起,到他們十八九歲準備離家時止。全家出游是家長創造這種記憶的最好方法。
我們對家庭的許多記憶都來自假期。在度假的時候,我們最能感受到家庭的存在:全家人都在一起,大人不用工作,孩子不用上學,也沒有與外人的社交活動。假期濃縮了家庭的精華,因此,如果假期超過一兩周,就會變得讓人無法忍受。事實上,即便假期不到一兩周,也可能非常要命——你只用看看每年聖誕節後有多少人去看精神科醫生就知道了。
在假期里,你整天泡在家庭氛圍里。那種奇異的假日氛圍在孩子心上留下了印記。假期中拍的那些照片也會加強這個效果。事實上,拍照本身可能就是假期的主要目的:照片將記憶定格,在以後的幾十年裡,看到照片,就會回憶起當年。路易斯•貝格利 (Louis Begley) 最近在《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上撰文,回憶二戰前他的童年時期。“在我對波蘭最早的記憶中,”貝格利寫道,“最清晰的部分就是在一個偏遠的鄉下地方消暑的經歷。祖父母在那有一處小小的房產。”他接著極其詳細地描述了那個夏天的情景。那是在 1938 年的波蘭,當時他 4 歲。在那篇文章上方,有一張他小時候的照片。小貝格利在一張戶外餐桌旁對著鏡頭微笑,身後還有些大人。在照片拍攝後不久,災難就將降臨在這些人身上。
那個夏天是勾起貝格利舊日回憶的東西。幾十年後,如果還有人記得我的話,他們對我的主要印象可能會來自我兒子的記憶——很久以前,在索倫托度假時,我曾推著他盪鞦韆。這就是我組織全家去索倫托的意義:不是為了孩子們那一周的開心,而是為了給他們一份記憶。孩子們的記憶賦予你自己的生活以意義,否則,你不過是在一天天混日子。一位哲學家朋友曾告訴我,如果沒有人記得我們,人生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組織全家出游是為了給日後留下一份回憶。明白了這個道理,旅途中的種種不便也就可以忍受了。我還清晰地記得約 30 年前全家從意大利度假歸來時的情形:漂亮的紅磚房子和門前的冷杉樹再次出現在我們眼前。打開家中大門的時候,母親說:“度假最美妙的部分就是:回家。”那時候,我還不懂這句話的意思。
譯者 / 吳蔚
本文的網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497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