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理財的三大心理誤區

理財的三大心理誤區
2013年 07月 31日 07:15
理財方面,你有沒有某種“痼疾”呢?花錢太多?給啥也不會幹的孩子太多錢?一直磨磨蹭蹭,不願寫(或更新)遺囑?

也許這些問題全都源於你的大腦。真的。

理財顧問和治療師已經發現了許多基於心理的理財誤區。

Greg Clarke
紐約的心理治療師卡羅爾•沃德(Karol Ward)表示:“你的心理會決定你怎樣對待……金錢。”沃德的客戶中有一些是年薪達六位數的人,他們幫助其他人賺錢,卻發現很難管好自己的錢。

以下是人們在理財方面最常遇到幾個心理問題──我們還將談到如何克服這些問題:

1. 亂花錢

沃德曾為一位年輕女士做過咨詢,這位女士想建立戀愛關系,但童年時遭受的“深切傷痛”導致她無法信任別人。沃德回憶道,這位女士晚上下班後大都在逛商店,購買她並不需要的衣服。

當她來找沃德咨詢時,她想擺脫債務,把她的錢管理好。在治療中,她發現了自己的恐懼和孤單與亂花錢之間的聯系。

沃德說,亂花錢通常與傷痛情緒管理不當、對自己應有生活方式認識扭曲以及購物沖動和購物實際結果錯位等因素有關。

她說:“許多亂花錢的人並不需要他們購買的東西──他們只是覺得非買不可。”

芝加哥的理財規劃師蒂莫西•麥格拉思(Timothy McGrath)見到過許多花錢無度的客戶,因為他們想擁有與鄰居或同事相似的生活方式,卻沒能認識到每個人的財務狀況都是不同的。

麥格拉思說:“客戶通常意識不到,購物超出承受能力會影響長期理財規劃。”

沃德說,客戶一旦對自己的行為有了意識,就能夠採取措施去改變行為。她說,買東西之前可以問問自己“我的真實感覺是什麼”,或者“我為什麼想買這個東西”。

芝加哥理財心理學家馬蒂•馬丁(Marty Martin)對客戶的建議是,如果感覺有必要花錢買東西,但當時情緒處於沖動狀態,那就等一等再作決定。

他說:“可以通過冥想、祈禱、投入某項體育活動或者做一些與購物決定無關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2. 過度接濟

夏威夷利胡埃(Lihue)的理財心理學家布拉德•克朗茨(Brad Klontz)稱,想要為長期面臨財務問題的成年子女提供幫助的父母常常會落入過度接濟的陷阱。

克朗茨曾為一名75歲的女士做過咨詢,這位女士曾在五年裡給52歲的兒子總計15萬美元資金,供他做各種各樣的生意,所有生意都考慮不周,並以失敗告終。盡管儲蓄逐漸減少令她自己的財務安全面臨風險,但當兒子一次又一次索要五萬美元時,她卻很難開口說不。

克朗茨說:“把錢給別人去做毫無價值的事只會產生更多毫無價值的事。”

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Columbia)的理財規劃師勞拉•沙爾-貝科夫斯基(Laura Scharr-Bykowsky)見過許多祖父母為幫孫輩支付學費或供他們度假而背負了巨額信用卡債務,或者用盡了最後的存款。

沙爾-貝科夫斯基說,他們可能想去寵愛兒女或孫輩,想贏得他們的注意,不想背棄財務狀況較好時許下的承諾,或者為不能常與他們見面而感到內疚。

克朗茨說,如果接濟的行為已經持續多年,那麼就很難突然戒斷。接濟者應該認識到,他們對別人的幫助其實會產生事與願違的後果,或者加劇對方的依賴。

克朗茨說,設定取消財務支持的最後期限也很重要,比如六個月,此外,還可以探尋其他援助方式,比如為一項理財計劃以及聘請職業生涯顧問或治療師埋單。

沙爾-貝科夫斯基建議客戶減少對子女的資助,並在子女找到有酬工作後完全停止資助。她說,之後父母可以進行定期性贈與,但前提是成年子女要負起財務責任。

沙爾-貝科夫斯基說:“他們應該使用的最重要的詞是‘不’,否則就會使自己的權益受損。”

3. 否認現實

聖迭戈(San Diego)的理財規劃師佩格•埃迪(Peg Eddy)曾碰到過幾位試圖否認自己的財務狀況、認為“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客戶。

埃迪稱:“這些人的想法很奇怪,他們認為等自己到了65歲、只有社會保險可以依賴時會有‘金錢仙女’來搭救他們。”

這種否認現實的思想再加上懶惰,就會導致一些人不做任何規劃,但他們之後可能會成為子女或家人的負擔。

她認為,否認現實還有一種表現形式,這就是沒能制定或更新遺產計劃。

埃迪的一位客戶就是這種情況,這位男士不想更新遺產計劃,後來在54歲的時候突然去世了,給他的妻子和兒女留下了一大堆難題。

路易斯安那州卡溫頓(Covington)的理財規劃師勞倫•林賽(Lauren Lindsay)表示,人們可能因為認為考慮寫遺囑的事太傷心,或者不知道把誰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因此而沒有遺產計劃。

她說:“問題在於,如果你沒有計劃的話,國家會有一個計劃,而且這個計劃可能不會遵照你的意願。”

她解釋說,國家不會在遺產處置方案中考慮慈善捐贈,也不知道你想把哪一位直系親屬排除在繼承人之外。

亞特蘭大的心理學家瑪麗•格雷沙姆(Mary Gresham)表示,在談論金錢問題方面的“社會禁忌”通常導致家庭成員不願在某些事情發生之前,在仍有機會聽取每個人的意見、並把他們列入計劃中時開誠布公地討論繼承或遺產問題。

她說,要想讓這類對話容易一些,可以這樣引入話題,可以說,“我想談一件不太好說的事情”,這樣對方就會知道這不僅僅是隨隨便便的對話。

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Albuquerque)的理財顧問朱迪•勞倫斯(Judy Lawrence)讓客戶“邁進一步,面對真實財務狀況,面對其中的數字”。勞倫斯稱,這樣一來,他們就能根據真實的收入來制定計劃,擬出一種逐步償還債務、為退休儲蓄的方案。

埃迪建議客戶接受人終有一死的事實,為緊急事件、殘疾或死亡做計劃。他們可以從制定妥善的遺產計劃著手,之後可以更新受益人名單,如果擁有公司,可以在有生之年持續制定退出策略。

埃迪說:“到最後,誰都沒法活著離開這個世界。”

VERONICA DAGH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