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華夏銀行理財產品暴露中國銀行業隱患


華夏銀行理財產品暴露中國銀行業隱患
2012年 12月 06日 17:52
能威脅中國銀行系統穩定的一個隱患開始浮出水面。

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Hua Xia Bank Co., CN:600015 +1.40% 簡稱﹕華夏銀行)旗下支行出售的總額為人民幣1.4億元(約合2,250萬美元)的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憤怒的客戶在本週早些時候走上上海街頭﹐要求該行給予賠償。週一華夏銀行A股下跌4.2%﹐但在週三有所反彈。

投資者擔心的是﹐華夏銀行的問題只是中國銀行業問題的冰山一角。

目前中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的數量大幅增加。華夏銀行銷售的這款理財產品由向多家小企業發放的貸款為支持﹐承諾收益率高達13%﹐是理財產品中一個極端的例子。不過﹐同類產品的數量在迅速增加。據惠譽(Fitch)的中資銀行分析師朱夏蓮(Charlene Chu)估計﹐到今年年底﹐理財產品餘額可能達到人民幣13萬億元﹐相當於銀行系統人民幣存款規模的14.5%左右﹐也遠遠高於2011年底的人民幣8.5萬億元。

理財產品受歡迎的原因顯而易見。對於客戶而言﹐理財產品的風險通常小於股市﹐收益也較為可觀。10月份發行的理財產品平均回報率為3.8%﹐而1年期存款利率僅為3%。對於銀行而言﹐理財產品是留住儲戶的一種手段﹐而且還可以賺取少量的息差。

但風險同樣也是一目了然的。雖然理財產品對於中國金融系統現代化至關重要﹐但其迅猛增長令人擔憂。很多產品都是短期的﹐但出售產品所得資金很多是用於發放長期貸款。這就要求投資者隨著理財產品的到期不斷對資金進行再投資。此外﹐很多理財產品非常複雜﹐許多客戶似乎沒有意識到其中的風險。

對於單個銀行而言﹐出現像華夏銀行這樣的事情意味著銀行需要用自身的現金來彌補投資者的損失﹐此外銀行的聲譽也將受到影響。據惠譽估計﹐理財產品餘額在存款總額中所佔比例最高的是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Beijing Co., CN:601169 +4.53% 簡稱﹕北京銀行)、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 CN:601328 +0.92% 簡稱﹕交通銀行)、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Co., CN:600000 +0.13% 簡稱﹕浦發銀行)、華夏銀行和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Ping An Bank Co., CN:000001 -0.13% 簡稱:平安銀行)。

不過﹐上述事件給中國銀行業帶來的真正風險是投資者失去信心﹐進而可能引發理財產品遭擠兌。雖然華夏銀行試圖將此事歸咎於一個未經授權的員工﹐但上海金融監管機構已介入要求華夏銀行對此負責。目前還沒有跡象顯示資金大量撤出理財產品﹐但中國銀行業的隱患不會潛伏太久。

Tom Orli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